安装工程量计算与编制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10-12 09:5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开关盒数量=开关数量+插座数量

二、接线盒数量=灯头盒数量+规范规定[⑴无弯管路不超过30m;⑵两个接线盒之间有一个弯时,不超过20m;⑶两个接线盒之间有二个弯时,不超过15m;⑷两个接盒 之间有三个弯时,不超过8m;⑸暗配管两个接线盒之间不允许出现四个弯]

三、接线盒,每个明装配电箱(暗配管)的背后都用一个接线盒(先配管)。 接线箱一般的配电箱都是接线箱

接线端子箱一般里面只有接线端子,没有元器件,如分支接线箱、等电位接线箱 接地端子板是接地端子箱的一个端子板

LEB是局部等电位连接箱,一般很小,里面的端子板也很小,端子也很少 接地跨接线是用在比如桥架各节段、电线管之间的断接口电气辅助联通用的 起传导电位的作用,正常时不通过电流 断接卡是用在防雷接地上的,一般用在人工接地极的引入线上,主要是为了测接地电阻时把人工接地极与接地网断开,从而方便准确的测出这个人工接地极的接地电阻

一、电缆头按制作安装材料又可分为热缩式(目前最常用的一种)、干包式和环氧树脂浇注式

现在的70mm2以上电缆普遍采用热缩式,其实就是用到热缩头,一个热缩头在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就是所谓的“手套”形状像手套一样,把电缆外保护层剥开,套上热缩头,然后用喷灯加热,使之附着在电缆头上(压铜鼻子我就不详说了)

干包式就是采用高压自粘式胶布和电工胶布缠绕制作电缆头。一般临时用电较多用到。 70mm2以下用干包式。 二、电缆头的区别

电力电缆头分为终端头和中间接头,按安装场所分为户内式和户外式,按照电缆头制作材料分为干包式、环氧树脂浇注式和热缩式等三类

1.户内干包式电力电缆头,干包电缆头不装 \终端盒 \时,称为 \简包终端头 \,适用于一般塑料和橡皮绝缘低压电缆。

2. 户内浇注式电力电缆终端头,浇注式电缆头主要用于油浸纸绝缘电缆。

3. 户内热缩式电力电缆终端头,热缩式电缆头适用于 0.5 ~ 10.0kV 的交联聚乙烯电缆和各种电缆。

三、三个电缆头的工艺区别:

1.户内干包式电力电缆头:剥保护层及绝缘层,清洗,包缠绝缘,压连接管及接线端子,安装、接线。

2. 户内浇注式电力电缆终端头:锯断,剥切清洗,内屏蔽层处理,包缠绝缘,压扎锁管和接线端子,装终端盒,配料浇注,安装接线。

3. 户内热缩式电力电缆终端头:锯断,剥切清洗,内屏蔽层处理,焊接地线,压扎锁管和接线端子,装热缩管,加热成形,安装,接线。 四、

1)干包,在一些要求不高或者为了省钱的项目上,低压电缆接头使用干包的比较多,由于低压电场可以忽略不记,所以特别是那些安装公司为了省钱使用干包。高压干包电缆目前国内似乎没人做,国外偶也只见到3M公司有干包电缆附件(通常都是中间接头)。

2)热缩,热缩电缆附件相对干包的费用高,但目前在10KV及以下等级使用热缩电缆附件是比较经济的,一般适用于新建工程、施工时不要求防火等普通供电系统

3)浇注电缆附件,基本淘汰,主要使用油浸绝缘电缆上,自从热缩油浸电缆问世以后基本上就淘汰了。目前3M等低压电缆还有浇注式电缆接头。.

4)冷缩电缆接头,目前正在大力推广的电缆附件,特别适用与石油化工等禁止明火施工的

环境,而且减少人了人为的因素,更安全,缺点是价格比较昂贵。常用电缆的特性如下

CEF——乙丙橡胶绝缘氯丁橡胶护套,船用阻燃电力电缆。 CVV——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船用阻燃电力电缆。 氧舱电线常采用BV,BX,RV,RVV系列电线,其中:

BV——铜芯聚氯乙烯绝缘电线,长期允许温度65℃,最低温度-15℃,工作电压交流500V,直流1000V,固定敷设于室内、外,可明敷也可暗敷。

BX——铜芯橡皮绝缘线,最高使用温度65℃,敷于室内。

RV——聚氯乙烯绝缘单芯软线,最高使用温度65℃,最低使用温度-15℃,工作电压交流250V,直流500V,用作仪器和设备的内部接线。

RVV——铜芯聚氯乙烯绝缘和护套软电线,允许长期工作温度105℃,工作电压交流500V,直流1000V,用于潮湿,机械防护要求高,经常移动和弯曲的场合。

电缆常见型号

VV表示:聚氯乙烯绝缘(第一个V),聚氯乙烯护套(第二个V)

YJV22表示:交连聚氯乙烯绝缘(YJ),聚氯乙烯护套(V),钢带凯装(22) 型号加“ZR”或“FR”的为阻燃电缆(电线)。加“L”为铝线 电线的型号较简单:

BVV--聚氯乙烯绝缘和护套铜心线, BV--聚氯乙烯绝缘铜心线, BVR--聚氯乙烯绝缘铜心软线, BX--橡皮绝缘铜心线,

RHF--氯丁橡套铜心软线。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cq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