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学前教育春季高考幼儿心理学习题集—王振宇版(部分)——练

更新时间:2024-05-03 08:3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5-11-2,百度文库,做题,自己做,习题版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心理与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研究人自身的学科门类。

2.心理过程:一个人生活在特定的环境之中接受环境的刺激,在大脑中产生一个反映现实的过程,这个过程叫做心理过程。

3.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其中核心是思维。 4.情感过程:人在认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内心体验,如喜怒哀惧等。

5.意志过程:人在活动过程中为实现目标而对自己行为的自觉组织和自我调节。 二、填空

1.心理现象是每个人都具有的 最普遍 、 最熟悉 、 最真切 的现象,但也是 最复杂 、 最深奥 、 最难以捉摸 的现象。 2.心理学是研究 心理现象 及其 发展规律 的科学。

3.在心理学史上,一般把 1879 年 冯特 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的心理实验室视为心理学独立的标志。

4.心理学将心理现象分为 心理过程 和 个性心理 两大类。 三类。

6.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属于 认知 的过程。 7.人在认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内心体验是 情感 过程。

8. 意志过程 是人在活动中为实现目标而对自己行为的自觉组织和自我调节。 9.个体的遗传、社会、文化因素以及心理活动特点等相互作用,最终整合成一个人总的 精神面貌 ,心理学称为 个性 。 三、选择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D )。

A.心理过程和认知过程 B.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C.认知和个性D.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2.人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统称为( B )。 A.个性心理 B.心理过程 C.心理现象 D.个性倾向性

四、判断

1.心理学是了解你在想什么的科学。( N ) 2.人人都有心理,因此,人人都是心理学家。( N ) 3.心理学有漫长的过去,但只有短暂的历史。( N ) 4.心理学是从华生开始独立的。( N )

5.发展心理学是研究社会发展规律的学科。( N ) 6.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类。( Y ) 7.在认知活动中情感具有调控作用。( N,意志过程 )

8.心理活动表现在人们的物质活动中。( N,也表现在人与人的社会交往活动 ) 9.幼儿心理学就是发展心理学。( N ) 五、简答

在心理过程中,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答: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共同组织成一个统一的心理过程,其中认知过程是基础,情感过程是动力,意志过程具有调控作用。

第二节 心理的基本特性

一、填空

1.人脑是 的器官,心理是 的机能。

2.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人脑的 越来越复杂,而 越来越完善。

3.脑的进化过程不是强拆重建,而是不断 、 、 和 的过程。

5.大脑的主要机能是 、 、 、 和发布各种信息。

6.大脑分为四个机能区,其中枕叶与 有关,颞叶与 有关,顶叶与 有关,额叶与 有关。

7.大脑皮层上绝大部分部位不承担具体感觉和运动机能,集中用于处理 ,如 。

8.儿童出生后脑的发展主要表现为 和 。

9.新生儿的大脑两半球表面占成人大脑皮层的 ,7岁达到 。 10.心理不是物质,而是一种 ,没有客观现实,人脑酒无从反映。 11.人脑对现实的反映是 、 的反映,与照镜子不是一回事。

12.人脑对现实的反映受 和 的影响,同时,还对人的行为有调节作用。 二、选择

5心理学将人的心理过程划分为 认知过程 、 情感过程 和 意志过程 4. 神经信息传导的时速是 公里,也就是每秒 米。

1

1.人的大脑可以划分为( )个机能分工的叶。 A.3 B.2 C.4 D.5

2.儿童出生时,皮层的结构分化水平,特别是对( )的分化水平已发展得相当高。 A.感觉信息 B.触觉信息 C.知觉信息 D.体觉信息

3.儿童到( )岁时,大脑皮层已变得相当成熟,大脑皮层区表面的大小占成人皮层区表面大小的80%-90%。 A.10 B.8 C.5 D.7

4.比较而言,( )对人类心理的作用尤为重要。 A.物质环境 B.社会环境 C.自然环境 D.家庭环境 5.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 )。

A.主观能动的 B.消极被动的 C.客观主动的 D,积极主观的 三、判断

1.人脑也是一种器官,心理就是它的机能。( ) 2.大脑两半球的机能是对称的。( )

3.大脑左半球主管逻辑思维,右半球主管形象信息。( ) 4.心理不是一种物质的东西,而是一种反映,( ) 5.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与镜子反映镜像是一回事。( ) 6.人类生活的环境分为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 ) 7.人脑对环境的反映是客观的,有什么就能反映什么。( ) 8.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是带着主观色彩的。( )

9.儿童刚出生来到这个世界时,其大脑如同一张白纸。( ) 10.婴幼儿具有朴素理论。( ) 四、简答

心理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4.年龄特征: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指的是某一特定年龄特定年龄阶段中最稳定、最普遍、最典型的本质心理特征。 二、填空

1.幼儿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 3-6 岁的儿童。 2.儿童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只是近 200 年的事。

3.洛克摈弃了传统观念,提出儿童的心理最初只是一块 白板 ,它的变化取决于后天的 学习 和 经验 。

4.卢梭认为儿童有他特有的 看法 、 想法 和 感情 。 5.王守仁(阳明)指出,儿童“ 乐嬉游 而惮拘检”。

6.儿童心理学的诞生是以德国人 普莱尔 发表《 儿童心理 》一书为标志的。

7.年龄特征是指特定年龄阶段中 最稳定 、 最普遍 、 最典型 的本质心理特征。

8.我们习惯上将婴幼儿期称为 学前期 。 三、简答

1.幼儿心理学的任务是什么?

答:(1)阐明婴幼儿的心理特征和发展趋势;(2)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机制。 2.学习幼儿心理学课程对我们的专业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1)认识教育对象,培养科学的儿童观; 第一,幼儿心理学为幼儿的教育提供心理学依据。

第二,儿童心理学为儿童的心理健康、医疗和保健提供必要的知识,有助于宣传普及“优生优育”的先进理念,维护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有利于评定儿童心理发展的水平,诊断和治疗心理方面的疾病,尤其是对儿童智力发育不全和神经、精神病方面的诊断和治疗有着积极的作用。 (2)探索婴幼儿心理发生和发展的规律,充实儿童心理发展理论体系,促进心理科学的发展。

第四节 研究幼儿心理的方法

第三节 幼儿心理学概述

2015年11月4日星期三

一、名词解释

1.实证研究: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其主要特点就是采用规范的方法收集实际材料、数据、事实,再从这些材料、数据、事实重归纳出普遍性的结论来。

2.横向研究:在同一时间对某一年龄组或者几个年龄组的儿童心理的发展水平加以观察,求出某种心理水平的代表值,或求出几个年龄组儿童的代表值加以比较。

一、名词解释

1.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心理发生发展的趋势和规律的学科。 2.幼儿心理学:是儿童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对象是3-6岁儿童,是研究人在婴幼儿阶段的心理特征和发展趋势的学科。 3.学前期

2

3.纵向研究:对一个或一组儿童进行定期的、系统的随访观察(即追踪)找出心理发展过程的系统特点。

4.观察法:是有计划、有目的地观察儿童在一定条件下言行的变化,做出详细的记录,然后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判断他们的心理活动特点的方法。

5.实验法: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事先拟定周密的设计,把与研究无关的因素控制起来,让被研究者在一定的条件下引发出某种行为,从而研究一定条件与某种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此实验法是一种由计划、有控制的观察。

6.儿童心理的发展理论:是对发展趋势、发展阶段、发展模式、发展因素等的概括和总结。 二、填空

1.心理学是一门强调 实证 的学科。实证材料必须通过 规范 的方法得到,这就是科研方法。 关系。

3.研究方法按时间取向,可分为 横向研究 和 纵向研究 。

4,观察法是有 计划 、有 目的 地观察儿童在一定条件下言行的变化,做出详细的记录,然后进行 分析处理 ,从而判断他们 心理活动 特点的方法。 5.从时间上分,观察法分为 长期观察 和 定期观察 。 6.从范围上分,观察法分为 全面观察 和 重点观察 。 7.从规模上分,观察法分为 群体观察 和 重点观察 。

8.从观察者的参与程度上分,观察法分为 参与性观察 和 非参与性观察 。 9.从工具上分,观察法分为 直接观察 和 间接观察 。

10.从设计程度上分,观察法分为 结构性观察 和 非机构性观察 。 11.从观察目的上分,观察法分为 验证性观察 和 探索性观察 。 12.调查法包括 谈话法 、 问卷法 、 测量法 、 作品分析法 等方法。

13实验法是实证研究中 最严密 、 最客观 的方法。 14.科学的目标是 理论 而不是 材料 。

15.在科学研究中,我们必须坚持哲学方法论的指导,也就是必须坚持 唯物辩证法 。 三、选择

1.幼儿园里最常用、最实用的研究方法是( C )。 A.调查法 B.实验法 C.观察法 D.谈话法

2.儿童心理的发展理论,是对发展趋势、发展阶段、发展模式、发展因素等的( D )。

A.描述和解释 B.分析和归纳 C.预测和控制 D.概括和总结 四、简答

观察法有哪些不同的类型?

答:观察法是有 计划 、有 目的 地观察儿童在一定条件下言行的变化,做出详细的记录,然后进行 分析处理 ,从而判断他们 心理活动 特点的方法。 从时间上分,观察法分为 长期观察 和 定期观察 。 从范围上分,观察法分为 全面观察 和 重点观察 。 从规模上分,观察法分为 群体观察 和 重点观察 。

从观察者的参与程度上分,观察法分为 参与性观察 和 非参与性观察 。 从工具上分,观察法分为 直接观察 和 间接观察 。

从设计程度上分,观察法分为 结构性观察 和 非机构性观察 。

2015年11月3日星期二

2.一个变量变化,另一个变量也发生变化,这两个变量之间可能有 因果 关系或 相关

3

2.婴儿对物体的触觉探索有两个重要的器官,它们分别是嘴 和 手 。

第二章 幼儿认知的发展

第一节 认知的概述

一、名词解释

1.认知:就是认识和知识,认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知识是这个过程的结果。 2.习惯化:当一个刺激反复出现时,刺激产生的反应会逐渐减弱,这就叫做习惯化。

3.去习惯化:与习惯化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当儿童感知到出现一个新刺激,它不同于已习惯化了的刺激时,就会做出新的强烈反应,原有的习惯化就终止了。 二、填空

1.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心理活动是 认知 。

2.认识是一个 动态 的过程,知识是这个过程的 结果 。 3.人的一切心理活动中,都有 认知 的成分。 解决问题 的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生变化。

5.近几十年来,心理学家采用 习惯化 和 去习惯化 的研究方法,在婴幼儿心理研究方面取得大量新成果。

2015-11-4

第二节 婴幼儿感知和注意的发展

一、名词解释

1.感觉:客观事物具有许多个别属性,这些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就是感觉。 2.知觉:心理学上把人对作用在感觉器官上的内外刺激的整体反映,叫做知觉。 3.视敏度:是指从一定距离处感知两个临近点的能力。 4.深度知觉:是指对自身与物体之间距离的感知。 5.可知度:就是知觉行为的可行程度。

6.自我效能感:是对自己的行动与某种结果之间联系的理解。 7.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8.无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做意志努力的注意。 9.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的目的,在必要时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的注意。 二、填空

1.感觉和知觉的区别在于,感觉指人脑对作用在感觉器官上的客观事物 的反映,而知觉指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 整体反映 反应。

3.儿童辨别方向时,先会辨别 上下 ,然后是 前后 ,最后才会辨别 左右 。

4.多通道感知既包括双向接触,也包括不同感觉之间的 相互影响 。 5.多通道感知说明幼小的婴儿就已具备良好的 信息组合 的能力。 6.促进儿童自我效能感产生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是 跨通道感知 。 7.自我效能感是儿童日后形成 自我认识 和 自我意识 的基础。 8.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 指向 和 集中 。 9.注意分为 无意注意 和 有意注意 两种。

10.一般说来,儿童的年龄越小, 无意 注意的作用就越大。婴幼儿的 无意 注意占主导地位, 有意 注意开始迅速发展。

11.3岁儿童能集中注意 5-7 分钟,4岁儿童可集中注意 15 分钟,5岁儿童可集中注意 20 分钟,6岁儿童集中注意的时间可达 25 分钟,7岁儿三、选择

1.现代儿童心理学证明,儿童早在( A )就已经具备人类基本的感觉和知觉。 A.新生儿期 B.婴儿晚期 C.幼儿初期 D.先学前期 2.幼儿期对颜色的辨别往往和掌握颜色的( A )结合起来。 A.名称 B.明度 C.色调 D.饱和度 3.人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是( A )。

A.感觉和知觉 B.感觉和记忆 C.知觉和记忆 D.记忆和想象 4.“视觉悬崖”可以测查婴儿的( A )。

A.深度知觉 B.方位知觉 C.大小知觉 D.形状知觉 5.儿童掌握方位知觉的顺序是( D )。 A.上下、左右、前后 B.左右、前后、上下 C.前后、上下、左右 D.上下、前后、左右 6.新生儿视觉的最佳距离是( C )。

A.20厘米 B.25厘米 C.30厘米 D.35厘米

7.在方位知觉的发展中,儿童在( B )能够正确辨别前后。 A.3岁 B. 4岁 C.5岁 D.6岁

8.学前儿童的颜色视觉(辨色力)在何时发生?( A ) A.出生后三四个月 B.1岁 C.6个月 D.2岁

9.3岁儿童已经能正确辨别上下方位,4岁儿童能正确辨别前后,部分5岁儿童开始能以( C )

4.我们说人的认知能力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也就是说人 获得知识 的能力和 童可集中注意 30 分钟。

4

为中心辨别左右。

A.父母 B.同伴 C.自身 D.他人

10.儿童知觉行为的可知度既依赖于环境的直接提供,也依赖于具体情境中( C ) A.成人的指导 B.对象的特点 C.儿童的目标 D.儿童的身体条件 11.注意的两个主要特点是( A )。

A.指向性和集中性 B.鲜明性和选择性 C.清晰性和指向性 D.清晰性和集中性 12.儿童一进商场就被漂亮的玩具吸引,儿童在这一刻出现的心理现象是( A )。 A.注意 B.想象 C.需要 D.思维 13.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特征是( A )。

A.无意注意占优势 B.有意注意占优势 C.两者都占优势 D.两者都不占优势 14.天空中过往飞机的轰鸣引起儿童不由自主的注意,这是( B )。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两者均有 D.选择性注意

15.儿童不被窗外其他孩子玩耍的笑声所吸引,努力控制自己,专心画画,这是( A )。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两者均有 D.选择性注意 16.幼儿在上课时低头搞小动作,老师发现后,最好是( D )。

A.叫他的名字 B.叫他站起来 C.马上叫他站一边 D.走到他身边轻轻地拍拍他 17.下列现象属于有意注意的是( B )。 A.窗外一声巨响,大家不约而同地把头转向窗外 B.幼儿自始至终认真听老师讲故事 C.万绿丛中一点红

D.造型独特的、会动的玩具引起幼儿的注意

2015年11月5日星期四

四、判断

1.各种感觉在儿童出生后逐步产生,最先产生的是视觉。( N ) 2.人对事物的认识是从感知觉开始的。( Y ) 3.研究发现,胎儿已有听觉反应。( N ) 4.儿童年龄越小,视敏度越高。( N ) 5.新生儿没有痛觉。( N ) 6.新生儿对人脸比较感兴趣。( N )

7.儿童的视觉敏感度比正常成人要好一些。( N ) 8.男孩子的辨色力比女孩子强些。( N )

9.儿童方位知觉发展的顺序是上下、左右、前后。( Y )

10.俗话说:“小孩的眼睛亮,耳朵灵。”这说明儿童年龄越小,视力和听力越好。( N )

11.多通道感知表明感知觉是一个统一的过程。( Y )

12.儿童被动地接受环境中的信息,从而了解自己的行为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N ) 13.自我效能感就是儿童对自己的能力(能干什么)和兴趣(喜欢什么)的认识。( N ) 14.早期教育归根结底就是教育要趁早。( N )

15.好动、注意力分散的儿童一定患有“多动症”,应请医生治疗。( N )

16.新颖、鲜艳的东西容易引起幼儿注意,所以教师上课时的穿着打扮应新颖、鲜艳,使幼儿有新奇感。( Y )

17.无意注意不如有意注意好。( N )

18.注意只是一种心理现象,它本身并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 Y ) 19.有意注意的产生与外界刺激物无关。( N )

20.无意注意的产生既与客观刺激的特点有关,也与个体的主观状态有关。( Y ) 21.无意注意就是不注意。( N )

22.在儿童注意发展的过程中,有意注意占主导地位。( N ) 23.小班幼儿的注意可稳定地集中10分钟左右。( N ) 24.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自始至终维持幼儿的有意注意。( N ) 25.儿童出生后就出现注意现象。( Y )

26.强刺激一定比弱刺激更容易引起无意注意。( N )

27.为了引起幼儿的注意,幼儿园活动室的环境布置得越鲜艳、越突出、越多变越好。( N ) 五、简答

1.视知觉有哪些功能?

答:空间知觉,差异辨别,背景辨别,视觉填充,对象再识。 2.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有哪些?

答:第一,客观条件。首先与刺激物的强度有关,刺激物之间的对比,也引起人的无意注意。最后,新异的刺激容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

第二,主观条件。首先是人的需要和兴趣,其次是人的情绪和精神状态,再次是人的知识经验会影响无意注意。

3.引起和维持有意注意的条件有哪些?

答:对目的和任务的理解;动用意志,排除干扰;把智力活动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培养间接兴趣。

2015年11月12日星期四

第三节 幼儿记忆的发展

5

第三章 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

第一节 情绪和情感概述

一、名词解释

1.面部表情:这是情绪在面部肌肉上的表现。 2.体势表情:这是情绪在身体动作和姿态上的表现。

3.言语表情:这是情绪在语言、语调、语速和节奏等方面的表现。 二、填空

1.人对内外环境的变化产生的体验叫作 情绪 和 情感 。

2.愉快、欣喜属于 积极 情感,恐惧、愤怒、悲伤属于 消极 情感。 3.情绪是 情感 的具体形式和 直接体验 , 情感 是情绪经验的概括。4.情绪是 情感 的外部表现,情感是 情绪 本质内容。

5.人的表情主要有 面部表情 、 体势表情 和 言语表情 。

6.新生儿借助面部表情及动作能 引起 、 维持 、 调整 与成人的交流。7.儿童在掌握语言之前,主要是以 表情 作为交际的工具。 8.情绪特征是 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选择

1.情绪和情感反映的是 ( D )

A.客观事物的基本属性 B.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 C.客观事物的整体面貌 D.客观事物与个人之间的关系 2.“知之深,爱之切!”说明( C )是情感产生的基础。 A.意志 B.需要 C.认识 D.个性 四、判断

1.情绪是消极性体验,情感是积极性体验。( N ) 2.情绪和情感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N ) 3.情绪受到情感的制约和调节。( Y ) 4.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的。( N )

5.从个体发生的过程来看,先有情感,后有情绪。( N ) 6.情绪具有情境性,情感具有暂时性。( N ) 7.在实际生活中很难区分情绪和情感。( N )

8.儿童早期的情感创伤对个性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Y )

2015年11月16日星期一

五、简答

你是怎么认识情绪与情感之间的关系的?

答:第一,密切相关的。情绪是情感的具体形式和直接体验,情感是情绪经验的概括。一方面,情绪要受情感的制约和调节;另一方面,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的,同时又通过情绪表现出来。

第二,区别在,1.从发生的过程来看,情绪发生较早;2.情绪就有情境性和暂时性的特点,它往往随着情境的改变而改变;而情感具有稳定性和深刻性,是人对事物稳定态度的反映;3.情绪就有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则比较内隐,情感更多的是内心的体验,不轻易流露出来。

2015年12月4日星期五

第二节 早期情绪的发生

一、名词解释 1.陌生人焦虑 2.分离焦虑 二、填空

1.新生儿啼哭的原因主要是饿、冷、痛、 和 。

2.人的情绪多种多样,其中 是最基本的积极情绪表现,哭和 是最基本的消极情绪表现。

3.新生儿的皮肤受到 时,嘴角有类似微笑的反射。

4.婴儿出现真正的微笑是在第 周,出现社会性微笑是在 个月。 5.引起婴儿最初恐惧的两大因素,一是 ,二是 。 6.从 个月左右起,婴儿出现了与 相联系的恐惧, 7.六七个月的婴儿开始 ,对 刺激物产生恐惧反应。

8.儿童的焦虑主要与环境中的 有关,集中表现在 和 。 9.婴儿的陌生人焦虑从 个月开始表现,到 个月时最为严重, 岁以后强度逐渐减弱。

10.大部分孩子从 个月起明显表现出分离焦虑。

11.儿童的分离焦虑通常经历 、 和 三个阶段。 12.分离焦虑容易引起儿童的 下降。 三、选择

1.原始情绪包括( )。

A.怕、喜、哀 B.喜、怒、爱 C.怕、怒、爱 D.怒、怕、笑

11

2.新生儿的第一声啼哭具有重要的( )价值。 A.报到 B.生理 C.心理 D.社会

3.怕生这种情绪一般在婴儿第( )个月开始出现。 A.3 B.6 C.8 D.10 4.分离焦虑的第二阶段是( )。

A.对抗阶段 B.失望阶段 C.哭泣阶段 D.出走阶段 四、判断

1.新生儿的怕是因为看不到母亲引起的。( ) 2.限制新生儿的活动会引起新生儿发怒。

3.四个月左右的婴儿就开始出现对亲近的人的选择性微笑了。 4.六七个月的婴儿开始怕生。

5.分离焦虑对儿童具有重要的适应意义。 6.长时期的分离焦虑能锻炼婴儿的独立能力。 五、简答

1.婴儿的哭有哪几种类型?

2.幼儿的分离焦虑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第三节 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一、名词解释

1.情绪动因:引发儿童情绪反应的原因。

2.道德感:是人所持有的一种高级情感,它是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对别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道德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3.理智感:是指人对认知活动产生的情感体验,是人类所特有的高级情感之一,它与人的求知欲、认识兴趣、解决问题的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

4.美感:是人对事物审美的体验,它是根据一定的美的评价而产生的。

5.适应性调控:是以社会能够容忍或接受的方式,来表达或延续表达某种情绪。情绪调控的过程就是适应社会环境的过程,要求人的情绪反应具有灵活性,应变能力,表达适度。 6.功能性调控:这类调控服从于个人的目的,以有利于自身的存在和发展。每个人对自身情绪强度和持续时间的调控,往往与实现个人的目的有关。

7.特征性调控:从调控特征来看,往往是为了调控一种情绪,就需要激发和调动另一种活动,而且情绪调动不可避免地涉及生理的、认知的、行为的诸方面。特征性调控主要反映个体对情绪的调控手段。

8.情绪掩蔽:在现实生活中,有时由于受到条件的限定、利益的冲突人们会采取某种策略,使外部的情绪表现与内心的情绪体验并不一致,这就叫情绪掩蔽。

二、填空

2015年11月16日星期一

1.幼儿情绪和情感发展的趋势和特点主要表现在 社会化 化、 丰富和深刻 化、 自我调节 化。

2.儿童表情社会化的发展主要是 理解辨别 面部表情的能力和 运用 表情的能力。 3.在3岁以前,儿童情绪反应的动因主要是 生理需要 。

4.儿童交往中的微笑可以分为自己玩得高兴时的微笑、对教师微笑、对小朋友笑,其中后两类微笑属于 社会 性微笑。

5.在幼儿园 中大 班幼儿中,情绪和情感的社会动因作用越来越大。 6.小班幼儿的道德感主要指向个别行为,往往是由 成人评价 而引起。 7.幼儿幽默感的萌芽表现为幼儿会 。

8.中班幼儿爱告状,是由 道德感 激发出来的一种行为。

9.幼儿情绪和情感的深刻化主要表现为 幼儿高级情感 的发生和发展,如 道德感 、 理智感和美感的发生。

10.适应性调控就是按 社会能够容忍或接受 的方式来表达或暂缓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 11.功能性调控是为了服从 个人的目的 ,以利于自身的存在和发展。

12.幼儿情绪调控的发展主要表现为 冲动性 逐渐减少, 稳定性 逐渐提高,情绪情感从外显到内隐。

13.幼儿已经具备了三种情绪调控策略,它们是 建构性 策略、 回避 策略和 破坏 策略。

14.幼儿情绪掩蔽受 规则驱动 和 情境驱动 两个因素的影响。 15.影响幼儿情绪调控的因素有 父母 、 同伴 和 教师 。

16.在幼儿园的环境中,教师可用 认知策略 、 行为策略 和 情感策略 来帮助幼儿提高情感能力。 三、选择

1.认知需要得到满足时的情感体验是( B )。 A.道德感 B.理智感 C.美感 D.成就感

2.幼儿在玩智力游戏时,如果问题得到解决,就会感到极大的满足,否则就会不高兴,这表现了幼儿( C )。

A.情绪的冲动性 B.道德感 C.理智感 D.美感

3.幼儿常会因争夺玩具而打架,在地上撒泼,体现了他们情绪的( A )。 A.易冲动性 B.不稳定性 C.外露性 D.易受感染性

4.幼儿常有脸上挂着泪水又笑起来的情况,即破涕为笑,主要是因为( C )。

12

A.幼儿的情绪还是由生理需要控制着 B.幼儿的情绪易外露 C.幼儿的情绪不稳定 D.幼儿的情绪易外露

5.幼儿在看图书时,指着“坏人”说“坏蛋、坏蛋”,这种现象表明幼儿的( A )开始发展起来了。

A.道德感 B.理智感 C.美感 D.是非感

6.“一朝遭蛇咬,十年怕井绳”,反映的是一种与( C )相联系的情绪体验。 A.思维 B.注意 C.记忆 D.感觉 四、判断

1.学前儿童是无忧无虑的。( N ) 2.儿童告状是其道德感发展的表现。( Y ) 3.拆卸玩具的行为是儿童求知欲的表现。( Y ) 4.幼儿很会掩饰自己的情绪。( N )

5.儿童的哭与笑是同时发生的,都是出生时就有的。( N ) 6.恐惧属于消极情绪,它只会给婴幼儿带来消极作用。( N ) 7.儿童运用表情的能力高于理解表情的能力。( N ) 8.婴儿刚出生就能哭,说明人生来是痛苦的。( N )

2015年11月17日星期二

五、简答题

1.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幼儿情绪和情感发展的趋势和特点主要表现在社会化、丰富和深刻化、自我调节化。 2.2015年12月4日星期五如何正确评价幼儿情绪情感的自我控制能力? 答: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对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越来越强。

第一,情绪的冲动型减少。幼儿对自己情绪的控制,起初是被动的,即在成人的要求下,由于服从成人的指示而控制自己的情绪。到幼儿晚期,对情绪的自我调节能力才逐渐发展。 第二,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婴儿的情绪是非常不稳定和短暂的;幼儿的情绪不稳定,与情境的变化关系密切,容易受外部因素的感染。幼儿晚期情绪比较稳定,情境性和受感染性逐渐减少。

第三,情绪和情感从外显和内隐。婴儿期从幼儿初期的儿童,不能意识到自己情绪的外部表现。幼儿调节情绪的外部表现的能力比调节情绪本身的能力发展得早。幼儿晚期,调节自己情绪的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

第四,幼儿情绪调控的手段。出现了最为常见的建构性策略。回避策略的出现,标志着幼儿社会化的进步。还出现了第三种策略,破坏性策略。

2015年12月4日星期五

13

第四章 幼儿的社会化

第一节 社会化的概述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化:是指儿童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逐步独立地掌握社会规范、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妥善自治,从而客观地适应社会生活的心理发展过程。

2.内化:是指来自外部的社会规范逐渐过渡到意识方面,并在行动中重新表现出来,变成一种自觉的规范行为。

3.自我: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包括对自己的认知、对自己的情感、对自己的评价三个方面,从社会化角度来看,完整的自我包括角色系统和能力结构两方面。

4.角色系统:每一个人都肩负着各种不同的社会角色。一个自我发展完善的人能在不同情境中担任不同的角色,不会出现错误的角色行为。

5.能力结构:自我中的能力结构是指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实际能力,如表现在外部的交往技巧、语言的选择、表情的流露、遵守规则等,还有表现在内部的对特定情境的感知、适度自控、及时决策、准确反馈等。 二、填空

1.心理学的社会化着重研究 社会条件 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2.社会化是个体在社会中对各种 反映的结果。

3.社会化研究人际关系对儿童的心理影响,这些人际关系包括 亲子关系 、 同伴关系 、 师生关系 等。

4.儿童掌握社会规范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 内化 过程。

5.内化就是由外部的社会规范逐渐向 意识 过渡,并在行动中重新表现出来,变成一种自觉的规范行为。

6.社会化不是消灭个体,也不是消除 个体差异 。

7.一个人的社会化程度越高,对 社会生活 的适应性也就越强。 8.儿童社会化的前提是 认知发展 。

9.儿童社会化的目标是形成 完整自我 ,从而使儿童在将来的社会生活中能正常地发挥应有的作用。

10.自我,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包括 对自己的认知 、 对自己的情感 、 对自己的评价 三个方面。

11.完整的自我包括 角色系统 和 能力结构 两个方面。 三、选择题

1.社会化研究与人面对面的心理关系,即( D )。 A.亲子关系 B.同伴关系 C.师生关系 D.人际关系 2.每个儿童都以自己特有的( B )进行社会化。 A.需要、兴趣和智力 B.风格、速率和程度 C.遗传、环境和教育 D.民族、文化和信仰 3.社会化的前提是( D )。

A.教育 B.道德 C.文化 D.认知 4.能力包括( C )。

A.文字能力和操作能力 B.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 C.实际能力和潜在能力 D.智商和情商 四、判断

1.儿童社会化是一个被环境塑造的过程。( N )

2.社会化就是不要固守个人观点,按社会规范做人。( N ) 3.人际关系包括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等。( N )

4.独立地掌握社会规范,自觉地遵守社会规范,是儿童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成果。( Y ) 5.有什么样的认知发展水平,就有什么样的社会化。( N ) 6.认知是社会化的前提,情感是社会化的动力。( N )

7.角色系统就是一个人能够在不同的社会情境中自如地转换不同角色行为的能力。( N ) 8.儿童的角色系统就是孩子、同伴、学生的总和。( N ) 9.角色系统和能力结构的整合,构成完整的自我。( Y ) 五、简答题

1.情感对社会化有什么重要价值?

答:情感在认知和社会化过程中具有动力作用,能调节人的行为。 2.社会化的目标是什么?

答: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儿童社会化的目标是形成完整的自我,从而使儿童在将来的社会生活中能正常地发挥应有的作用。

3.认知、情感、社会化三者的关系是什么?

答:认知、情感、社会化三者密不可分,认知是社会化的前提,社会化丰富了人的情感和认知,情感推动着认知和社会化,共同构成人的心理过程的发展。

2015年11月19日星期四

第二节 幼儿语言的发展

一、名词解释

1.积极词汇:指既能理解又能使用的词。

14

2.消极词汇:即或者对词义不十分理解,或者虽然有些理解但却不能正确使用的词。 3.语用能力:是指儿童运用语言进行人际交往的能力,这是儿童语言水平的重要标志。 4.自我中心语言:这种语言主要是自己与自己交流而用的,对自己的行为具有调节功能。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重复、独白、集体独白。 二、填空

1.儿童从不会讲话到能够使用语言表情达意,是要经过一个语言发生的准备阶段的,这个阶段我们称之为“ 前语言时期 ”。 语法 、 语用能力 等方面。

3.儿童掌握词的类型由少至多,体现了一定的顺序。一般先掌握 实词 ,再掌握 虚词 。 4.在儿童的语言发展过程中,哪些既能理解又能使用的词被称为 积极词汇 。 5.儿童早期的语言就具备 表达情感 、 意动 和 指物 三个功能。

6.儿童语言的表达从最初的 单词句 到 双词句 ,再到 简单句 ,最后出现完整句。 7.语言是一套社会化的、规范的符号系统,而 言语 是个人运用语言的具体行为。 8.对于儿童来说,用语言来交流首先根据 所处情境 以及 听者的特点 决定说话的内容和形式。有研究指出, 4 岁的幼儿已经能达到这一点。 9.从 5 岁开始,儿童能独立连贯地复述一个故事。

10.从1—2岁儿童语言的习得策略上看,有 指物策略 和 表现策略 两类。 三、选择

1.婴儿对语音,尤其是对母亲的语音偏爱发生于( B )时期。 A.胎儿中后期 B.新生儿期 C.婴儿期 D.幼儿期 2.儿童是在( A )过程中逐步掌握语法结构的。 A.听和说 B.听和模仿 C.听和想 D.想和说

3.儿童习得语言的过程,不仅有个别差异,还有( D )差异。 A.地区 B.民族 C.经济 D.性别 四、判断

1.婴儿对语言的知觉是从名词开始的。( N )

2.9—12个月的婴儿能将听到的各种语音转换成音素。( Y ) 3.4岁以上的儿童一般能够掌握本民族语言的全部语音。( N ) 4.词汇的发展是语言发展的重要标志。( Y ) 5.积极词汇就是讲好话的词汇。( N )

6.消极词汇就是不理解词义或不能正确实用的词汇。( N )

7.儿童最初的语言具有情感、意动和指物功能,但单词句只有指物功能。( N )

8.语用能力是儿童运用语言进行人际交往的能力。( Y ) 9.儿童的自我中心语言就是内部语言。( N )

10.儿童语言的习得有性别差异,通常是男孩好于女孩。( N ) 五、简答

1.什么是儿童语言中的积极词汇和消极词汇?

答:在儿童语言发展过程中,有很多积极词汇,指既能理解又能使用的词;也有一些消极词汇,即或者对词义不十分理解,或者虽然有些理解但却不能正确使用的词。

答:第一,从浑然一体到逐步分化;第二,句子结构从简单到复杂;第三,句子结构从不完整到完整;第四,句子长度由短到长。 3.幼儿良好的复述能力表现出哪些特性?

答:独立性、完整性、逻辑性和语言的生动流畅性。 4.自我中心语言和社会化语言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答:自我中心语言:重复、独白、集体独白。

社会化语言:适应性告知,批评和嘲笑,命令、请求和威胁,问题与回答。

2015年11月19日星期四

第三节 幼儿的亲子关系 一、名词解释

依恋:是儿童对养育者(通常是母亲)形成的持久的、稳定的情感关系。 二、填空

1.亲子关系本质的情感模式就是 依恋 。

2.依恋是儿童对养育者形成的 持久的 、 稳定的 情感模式。

3.安思沃斯通过“ 陌生情境 ”实验研究,发现依恋有安全依恋和不安全依恋两类。 4.依恋分安全依恋和不安全依恋两类。其中,不安全依恋又包括 回避型依恋 和 矛盾型依恋 。

5.绝大部分儿童( 70 %)的依恋属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的儿童约占 10 %,矛盾型依恋占 20 %。

6.儿童不同的依恋类型的形成通常与 母亲的教养方式 和 婴儿的气质 有关。

7.一般说来,容易照看型儿童通常形成 安全型 依恋,难以照看型儿童容易形成 矛盾型 依恋,缓慢发动型儿童容易形成 回避型 依恋。

8.婴儿气质与教养方式对依恋形成的关系,本质上是 环境 和 遗传 对心理发展的关系。

9.依恋对象的存在是为婴儿提供一个探索环境的 安全基础 。

2.儿童掌握语言是一个连续发展、从量表到质变的过程,主要表现在 语音 、 词汇 、 2.2—6岁儿童的语法结构的发展趋势如何?

15

10.依恋对今后的亲子关系具有预测作用,也对儿童的 认知 、 情感 和 社会行为 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选择

1.依恋形成以后,会发生( C )的行为。 A.听见声音就及时反应 B.分离时不出声 C.主动寻求依恋对象 D.与依恋对象重逢时哭闹 2.回避型依恋的儿童与母亲在一起时( A )。

A.一般不会主动要妈妈抱 B.怕陌生人C.一般不喜欢独自游戏 D.比较爱哭 3.矛盾型依恋的儿童与母亲重逢时可能表现出( D )。 A.喜欢和活跃 B.平静和欣慰 C.激动和拥抱 D.哭闹 四、判断

1.依恋一旦形成,儿童与依恋对象分离时就会紧张。( N ) 2.儿童与依恋对象重逢时会哭。( N ) 3.安全型依恋儿童具有很强的探索欲望。( Y ) 4.回避型依恋儿童容易跟陌生人走。( N ) 5.矛盾型依恋儿童在父母身边很自如。( N ) 6.儿童依恋父母,父母依恋儿童。( N ) 7.儿童的气质是依恋形成的物理学基础。( N ) 8.回避型依恋的儿童容易出现攻击性行为。( Y ) 五、简答

什么是依恋?依恋的类型有哪几种?

答:依恋是儿童对养育者(通常是母亲)形成的持久的、稳定的情感关系。一般分为安全型依恋,不安全依恋分为回避型依恋和矛盾型依恋。 依恋一旦形成,会有以下行为发生:

(1)主动寻求依恋对象;(2)在与依恋对象分离时会表现出紧张;(3)会主动寻求依恋对象,对依恋对象发出的声音会产生及时反应;(4)与依恋对象重逢时表现出轻松和愉悦。

2015年11月19日星期四

第四节 幼儿的同伴关系

一、名词解释

1.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之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之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 2.交往策略: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儿童所呈现的交往策略,亦即作为一种社会技能,是儿童社会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标志。

3.受欢迎儿童:是因为他们具有外向的、友好的人格特征,他们擅长双向交往和群体交往,而且在活动中没有明显的攻击行为。

4.被拒斥儿童:在同伴交往中是比较笨拙的和不明智的,经常表现出许多攻击性甚至是反社会行为。

5.被忽略儿童:在同伴交往中的行为更加笨拙的,他们往往逃避双向交往,而将更多时间花在更大的群体中。 二、填空

1.同伴关系与亲子关系是 相互平行 、不可替代的,对儿童社会化的意义更加重大。 2.儿童能在同伴关系中汲取同伴的经验,包括 游戏规则 、 物理经验 、 学习方法 乃至 性知识 。

3.同伴交往是儿童获得 归属感 的源泉,是儿童得到 爱 和 尊重 的前提。

4.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儿童所呈现的 交往策略 ,亦即作为一种社会技能,是儿童社会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标志。

5.同伴关系在心理上是 平等 的,这有助于让儿童体验内在的尊重感。

6.幼儿偏好于同性别的小朋友玩,这种现象被称为“ 性别分离 ”现象,儿童在 2-3 岁时就出现这一现象,6岁时尤为明显。 7.幼儿的交往策略主要发生在 自由 中。

8.幼儿的交往策略一般采用 协调 、 给予 、 顺从 、 支配 及 逆反 。

9.在人为障碍条件下,幼儿与成人的交往采用 支配 、 协商 、 顺从 及 逆反 。

10.幼儿之间的交往倾向于 互惠性 的策略,而与成人交往时倾向于 服从性 策略。

11.受欢迎的儿童是因为他们具有 外向 、 友好 人格特征,他们擅长 双向交往 和 群体交往 。

12.行为特征与认知能力是相互影响的。社会认知技能决定了 社会交往 ,支配着不同的 社会技能 ,也决定着 交往活动 的成败。

13.在幼儿阶段,有 10-24 %的幼儿属于受欢迎型,而 10-22 %的幼儿是被拒绝型的, 12-20 %的幼儿是被忽略型的。

14.一个儿童在教师心目中的地位,会间接地影响到 同伴 对这个儿童的评价。 三、选择

1.同伴关系与亲子关系是( B )的,不可替代的。

16

A.重叠 B.平行 C.交叉 D.互补

2.同伴关系或团体之间的归属感,有利于儿童克服( D )引发的焦虑。 A.紧张和恐惧 B.孤独和无聊 C.独立和无助 D.孤独和无助

2015年11月5日星期四

四、判断

1.亲子关系可以替代同伴关系。( N )

2.同伴关系是一种平等关系,那是因为他们身高差不多。( N ) 3.同伴之间的情感宣泄和表达有利于形成归属感。( N ) 4.归属感有利于克服焦虑,增强自我的信心和力量。( Y ) 5.交往技能主要是学会什么时候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 N ) 6.幼儿园是发展幼儿之间同伴交往的唯一课堂。( N ) 7.游戏和强化对同伴交往有重大作用。( N )

8.幼儿人际交往中的“性别分离”现象是从4岁开始表现的。( N ) 9.幼儿自由活动是发展同伴交往的重要条件。( N ) 10.幼儿交往策略就是交往技能的表现。( N ) 11.幼儿以貌取人是家长教育的直接结果。( N )

12.在幼儿交往中,外向、友好的人格特征比较容易受欢迎。( Y ) 13.不受欢迎的儿童难以发动活动。( N ) 五、简答

1.同伴关系的作用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第一,发展社会认知;第二,满足归属需要;第三,培养积极性格。 2.幼儿在出生的头两年里在社会交往方面主要获得哪些技能?

答:第二年,幼儿的社会性技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与玩伴协调行为的能力;模仿同伴行为和意识到被模仿;遵守次序,包括观察同伴——对同伴做出反应——观察和等待——对同伴的反应等相互交流的次序;表现出帮助和分享行为;根据同伴的性格做出恰当反应的能力等。 3.幼儿交往的特点是什么?

答:第一,练习社交技能;第二,强化交往行为;第三,积极投入游戏;第四,幼儿的人际出现“性别分离”的现象。

4.有效的社会交往技能包括哪些方面?

答:美国学者认为,有效的社会技能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能力: 第一,在生活生活中,能敏感地判断什么事情将会发生的能力; 第二,在游戏中,能够理解其他儿童需要并与之共同活动的能力; 第三,能想象出多种行为方向并选择出最佳方向的能力。

5.受欢迎的儿童有哪些行为特征?

答:积极、快乐的性情;外表吸引人;有许多双向交往;高水平的合作游戏;愿意分享;能坚持交往;被看做好领导;缺乏攻击性。

2015年11月12日星期四

第五节 幼儿的社会行为与道德发展

一、名词解释

1.亲社会行为:通常是指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分享、合作、助人、安慰、捐赠等。它是个体帮助或打算帮助其他个体或群体的行为趋向。 2.移情:是体验他人情绪情感的能力。 3.攻击行为 4.观点采择能力

5.他律:就是按外在的、主要是成人的标准进行道德判断。 6.自律:就是根据自身内在的主观价值进行道德判断。 二、填空

1.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包 合作 、 分享 、 助人 、 安慰 、 公德 等。这些行为都是指向他人或社会的有益行为。

2.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主要指向 同伴 ,很少指向老师。

3.一项关于分享的研究表明, 33% 的4—6岁儿童采用利他分法;到了6—7岁,百分比上升到 69% 。可见,分享行为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4.整个幼儿期,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大多指向 同性 性别伙伴。 5.幼儿的分享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而 发展的 6.儿童的认知加工与制约人际互动的 的认知关系密切。

7.儿童亲社会行为的情感基础是 移情 ,也就是必须要有体验别人情感的能力。 8.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包括 工具性侵犯 和 敌意性侵犯 两种形式。 9.社会认知的 缺陷 和 歪曲 会增加儿童的攻击性。

10.社会贫困、 资源分配不均 、 教学质量低劣 以及成人社会的暴力,会导致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增加。

11.电子游戏机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具有更大的 强化 作用。

12.当儿童用攻击性行为维护自我价值时,这是一种 维护自我的防御 手段。

13.成人不要用粗暴的方式压抑儿童的攻击性行为,而应该找出原因,及时 疏导 、 化解 儿童的心理压力。

14.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受 认知水平 的制约。 15.游戏,尤其是 角色 游戏,对儿童的道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7

16.树立榜样,本质上就是让儿童通过 观察学习 ,习得和表现良好的行为。

17.他律不仅表现在儿童的道德判断上,也表现在对 游戏规则 的态度上,认为规则不可修改。

18.科尔伯格发现,不同发展阶段的人对道德问题的 判断 、 推理 有着质的区别。 三、选择

1.儿童的行为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影响儿童行为的内在因素是( A )。 A.观念 B.信仰 C.规则 D.道德

2.自己喜欢,就以为别人也喜欢;自己不喜欢,就以为别人也不喜欢,这就是( D )的表现。

A.自说自话 B.自私自利 C.自以为是 D.自我中心

3.研究表明,在3—9岁年龄段中,儿童的( A )攻击较为稳定。 A.报复性 B.敌意性 C.言语性 D.身体

4.研究表明,身体受过虐待的儿童在( B )岁就开始出现社会认知偏差。 A.3 B.4 C.5 D.6

5.处于他律阶段的幼儿往往根据( C )来判断行为的好坏。 A.最初动机 B.行为时机 C.成人态度 D.实际后果

2015年11月13日星期五

四、判断

1.亲社会行为就是不要酬报的行为。( N ) 2.观点采择能力就是接受别人观点的能力。( N ) 3.移情,就是用自己的情感去感动别人。( N ) 4.工具性侵犯,就是使用工具打人。( N )

5.敌意性侵犯就是企图伤害别人或故意破坏财物。( Y )

6.如果从一次攻击性行为中尝到甜头,就可能会促进攻击性行为的频频发生。( Y ) 7.有攻击行为的儿童自尊普遍较低。( N )

8.电视暴力降低了儿童对暴力的敏感性,引发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N )

9.他律阶段的死守规则与自律阶段的修改规则,是两种不同质的发展水平。( Y ) 五、简答

1.我国学者研究发现幼儿在幼儿园的亲社会行为有什么特点? 答:第一,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主要指向同伴,极少数指向教师;

第二,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指向同伴伙伴和异性伙伴的次数存在年龄差异,小班儿童指向同性和异性同伴的次数接近,而中班和大班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指向同伴伙伴的次数不断增加,指向异性伙伴的次数不断减少;

第三,在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中,合作行为最为常见,再次为分享行为和助人行为,安慰行为和公德行为较少发生。

2.幼儿亲社会行为有什么影响因素?

答:第一,社会认知水平。年幼儿童最初是十分自我中心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交往活动的增加,儿童在与社会互动的过程中逐渐发现已有的认知模式不再能够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因此新的认知模式开始形成。儿童慢慢学会以别人的观点来看周围的事物,以别人的立场来考虑问题。 第二,移情作用。移情是体验他人情绪情感的能力。移情既是一种情感体验的过程,也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的方式。在移情训练对培养和提高儿童亲社会行为水平的效果方面。 第三,家庭引导方式个。家庭的影响主要通过奖励和示范在起作用。 3.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答:第一,儿童的教养环境。家庭的情感氛围与教育方式对儿童攻击性行为有极大的关系。 第二,社会认知的缺陷和歪曲。这样会增加儿童的攻击性。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往往对攻击性行为的后果有一种错误的认知。

第三,交流及文化倾向。当儿童与同伴关系紧张、或同龄人群体的氛围不融洽、竞争激烈、不友好、难以合作的时候,攻击性是更有可能发生的。社会贫困、资源分配不公、教学质量低劣、以及成人社会的暴力,都会导致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增加。 4.幼儿道德发展的特点和影响因素是什么?

答:幼儿道德发展具有:具体性、他律——自律、情绪性、模仿性等特点。

影响因素是:第一,家庭及其父母。家庭式幼儿接触到的第一个社会环境,社会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以及各种社会化的目标在第一时间都是通过父母传递给儿童的,并且,家庭中的各种因素和父母本身的特点都会全面和直接地影响幼儿道德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游戏及其活动。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尤其是角色游戏在幼儿社会性认知和社会能力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015年11月12日星期四

18

第五章 幼儿个性有关因素的发展

第一节 个性的概述

一、名词解释

1.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是在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社会意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系统。

2.个性倾向性系统:包括需要与动机、兴趣、志向、世界观等要素,它是推动个性发展的动力因素,决定着一个人的活动倾向性、积极性,集中地体现了个性的社会实质。

3.自我意识系统:是一系列自我完善的能动结构,它充分地反映着个性对社会生活的反作用,是人的心理能动性的体现。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监控三个方面。 4.个性心理特征系统:是个体独特性的集中表现,包括气质、能力、性格等心理成分,反映一个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二、填空

1.个性是一个人的整体 精神面貌 。

2.个性是一个人的 心理发展到成熟阶段 后形成的心理产物。 3.个性是具有 社会意义的 、 稳定 的心理特征系统。 4.个性不是天生的,而是在 心理 发展到一定水平才得以形成的,

5.当一个人的认知发展到 抽象逻辑思维 水平、情感发展到 稳定可控 水平、社会化发展到 完整的自我 水平后,便最终整合成为个性。

6.个性具有 稳定性 、 整体性 、 社会性 、 个别性 四个特征。 7.个性的稳定性表现在一个人所有的 活动 和 行为 之中。 8.个性的整体性首先表现为各因素之间是 相互联系的 。 等所有的心理活动中。

10.个性的整合水平越高,个性也就越 成熟 。

11.社会既是心理发展的 条件 ,也是心理发展的 内容 。个性的本质是 社会的 。 12.个性的个别性突出地表现为人的 气质 、 性格 和 能力 的差异。

13.个性倾向性系统包括 需要 、 动机 、 兴趣 、 志向 、 世界观 等。 14.自我意识包括 自我评价 、 自我体验 、 自我监控 三个方面。 15.个性心理特征系统包括 气质 、 能力 、 性格 等心理成分。

2015年11月23日星期一

三、选择

1.以下关于个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个性是天生的B.穿着打扮与众不同就是有个性

C.个性是一个人整体的精神面貌D.个性非常稳定,无法改变

2.个性是稳定的,但在( B )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时,个性是可能有变化的。 A.身体健康状况和心情 B.社会、生活和教育 C.居住和出行 D.经济和收入 四、判断

1.个性就是与众不同的特点。( N ) 2.个性是与生俱来的。( N )

3.个性是心理发展到一定水平后才形成的心理特征系统。( Y ) 4.个性具有稳定性,一经形成就不再变化。( N ) 5.个性反映在一个人所有的心理活动中。( Y ) 6.个性的本质是社会的。( Y )

7.个性倾向性系统是推动个性发展的动力。( Y ) 8.自我意识系统就是自己对自己的认识。( N )

9.个性心理特征系统反映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Y ) 五、简答

心理学讲的个性与你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个性概念有什么不同? 答:日常生活中,提到的个性是当做特点鲜明、与众不同来用的。

心理学的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是在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社会意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系统。个性不是天生的,是在心理发展到一定水平后才得以形成的。这“一定水平”就是指认知发展到抽象逻辑思维水平,情感发展到稳定可控水平,社会化发展到形成完整的自我水平。当这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心理过程在人的活动中变得相对稳定和完整后,便整合为一个人整体的精神面貌,也就是形成了个性。

2015年11月25日星期三

第二节 幼儿的气质

一、名词解释

气质:人的心理活动中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动力特征。 二、填空

1.气质是人的心理活动中比较稳定的、独特的 动力特征 。

2.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指心理活动的 速度 、 强度 、 稳定性 和 指向性 。 3.各种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联系和组合,就构成了个人的 气质类型特征 。 4.气质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 先天遗传 因素的影响。

5.传统的气质类型分为 胆汁质 、 多血质 、 粘液质 、 抑郁质 四类。 6.托马斯将婴儿气质分为 容易抚养型 、 难以抚养型 和 缓慢发动型 三种类型。

9.个性形成后,表现在一个人的 认知特点 、 交往风格 、 情感色彩 、 意志品质

19

7.根据托马斯的测定,容易抚养型的婴儿约占 40 %,难以抚养型的婴儿约占 10 %,缓慢发动型的婴儿约占 15 %,另有 65 %属于混合型。 8.凯根将儿童气质划分为 抑制型 和 非抑制型 两类。

9.面对新环境,行为抑制型的儿童属于 敏感 的孩子,行为非抑制型的儿童属于 适应 的孩的孩子。

10.杨丽珠将3—9岁儿童的气质划分为 活泼型 、 专注型 、 抑制型 、 均衡型 、 敏感型 五类、

2015年11月23日星期一

三、选择

1.心理活动的指向性是指( B )。

A.正向与负向 B.外向与内向 C.好向与坏向 D.上向与下向

2.某人,易冲动,急躁,待人热情,直率,精力旺盛,言语动作急速而难以自制,头脑灵活,对学习内容理解快,但常粗枝大叶,不求甚解。他的气质属于( A )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3.有一个孩子,平时较少有欢快和愉悦;在新环境里很少对事物发生探究行为,总是不开心;别人跟他玩,他就躲在妈妈身后,不敢露面;平时也不太说话。这孩子的气质很可能属于 ( C )。

A.容易抚养性 B.难以抚养型 C.缓慢发动型 D.混合型

4.气质是稳定的,但在特殊条件下也可能有一定的变化。气质改变的生理基础是( A )。 A.神经系统的可塑性 B.神经系统的网络性 C.神经系统的传导性 D.神经系统的复杂性 四、判断

1.气质使人的全部心理活动染上个人的独特色彩。( N ) 2.“禀性难移”说的就是气质难变。( N )

3.有35%的婴儿的气质很难归类,因为他们没有气质特征。( N )

4.根据凯根的观点,儿童的气质特点,在面对陌生情境的头15分钟就能加以确定。( N ) 5.家长常常把非抑制型的孩子称为胆小的孩子。( N )

6.托马斯认为,气质并不直接决定幼儿个性因素的发展,关键是教养方式要符合儿童气质的特点。( Y )

7.如何及时了解和掌握孩子的气质特点,对家长很重要,对教师则是另外一回事,( N ) 五、简答

1.根据托马斯的研究,婴儿的气质分几类?各有什么行为特征? 答:婴儿的气质分为容易抚养型、难以抚养型和缓慢发动型。

四、判断

1.外倾型性格的人重视外部世界。( N ) 2.内倾型性格的人无视外部世界。( N ) 3.一个人的表情就是一个人的性格。( N ) 4.气质使性格蒙上各自独特的色彩。( N ) 一、名词解释

熟悉的人,他们的情绪一般积极愉快,看到生人经常笑。 2.中国学者对气质研究有什么新见解?

2015年11月25日星期三

容易抚养型:这类婴儿的吃喝睡等生理机能有规律,容易适应新环境,也容易接受新事物和不

子;面对一群人,行为抑制型的儿童属于 害羞 的孩子,行为非抑制的儿童属于 好交往 答:我国的学者杨丽珠等人根据情绪性、活动性、反应性、社会性、专注性这几个方面,将我

国3-9岁儿童的气质类型划分为活泼型、专注型、抑制型、均衡型和敏捷型5种。

第三节 幼儿的性格

性格:对外部事物稳定的态度和习惯的行为方式,就是一个人的性格。 二、填空

1.性格是一个人对外部事物 稳定 的态度和 习惯 的行为方式。 2.性格反映一个人整体的 心理发展水平 。

3.性格作为个性特征的重要因素,在 学前期 就有所表现。 4.性格形成的生理学基础是 气质 。

5.性格是 后天 养成的,是 社会性的 ,具有 可塑性 。性格具有好坏之分。 6.凯根认为,性格最重要的指标是儿童适应 新环境 的难易程度。 7.研究或评判一个儿童的性格,不能脱离他的具体 生活环境 。 8.俗话说,孩子的行为表现是 父母亲性格 的一面镜子。 三、选择

1.在普通心理学中,最有影响的性格分类是( C )提出的内、外倾性格概念。 A.皮亚杰 B.弗洛伊德 C.荣格 D.班都拉 2.性格形成的生理学基础是( D )。 A.神经系统 B.大脑皮层 C.神经类型 D.气质 3.分析儿童性格最重要的指标是看他能否( D )。 A.参加游戏 B.富有创造性 C.热爱学习 D.适应环境

4.根据我国心理学家的研究,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性格上( A )明显的差异。 A.不存在 B.存在 C.存在不大 D.存在很不

2015年11月23日星期一

20

5.情感抑制型性格容易出现平衡方面的困难,走路老摔跤。( N ) 6.情感非抑制型性格乐于接受环境的变化。( Y ) 7.情感抑制型儿童在学前期容易出现道德内化。( Y )

8.婴儿的气质影响父母的教养方式,而父母的教养方式最终影响儿童性格的形成。( N ) 9.儿童是带着稳定的性格来到幼儿园的,教师要适应儿童的性格。( N ) 五、简答

1.性格与气质的关系是什么?

答:联系:第一,先天的气质,是性格形成的生理学基础;第二,某一气质会比另一气质更容易促使个体形成某种性格特征;第三,性格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盖和改造气质。

区别:气质主要是先天获得的,是生理性的,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也无好坏之分;而性格主要是后天养成的,是社会性的,具有可塑性。性格特征可以按照一定的社会评价标准分为好的性格或坏的性格。

2.情感抑制型与非抑制型性格有什么主要表现?

答:情感抑制型的儿童在应对环境的变化时,容易出现平衡上的困难,表现出较强的恐惧和对行为的控制。这类儿童通常的感知水平比较高,因而对杂乱、忙碌、不可预测的环境表现出更为强烈的反应。在陌生或紧张的气氛中,这类性格的儿童往往徘徊于是趋近还是逃避的冲突之中,难以作出决定。

情感非抑制型性格的儿童对新环境具有强烈的兴趣和自信,表现为乐于接受环境的变化,乐于在新环境中进行探索和交往,总能在新环境中发现乐趣和结交新朋友,敢于冒险等。 3.影响儿童性格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第一:家庭:亲子关系、家庭结构、家庭气氛、父母的榜样; 第二:幼儿园。

2015年11月25日星期三

第四节 幼儿的自我意识与性别化

一、名词解释

1.自我认识:是自我意识的认知部分,是个体对自己身心特征和活动状态的认知和评价。 2.自我体验:是自我意识的情感部分,是个体对自己所持有的一种态度。

3.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的意志部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调节和控制。 4.物质自我:是指自己的身体外貌、衣着装束、言行举止以及所有物的认识和评价,也包括自己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成员等。

5.心理自我:是指自己的智力、情感与人格特征以及所持有的价值取向和宗教信仰等。 6.社会自我:是指在人际交往中对自己所承担的角色和权利、义务、责任等,以及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声望与价值的认知和评价。

7.性别认同:是指儿童对自身性别的自我界定。

8.性别稳定性:是指儿童对自己的性别不随年龄、情境等的变化而改变的这一特征的认识。 9.性别恒常性:是指儿童对一个人不管外表发生什么变化,而其性别保持不变的认识。 10.性别角色

2015年11月23日星期一

二、填空

1.自我意识是一个 多维度 结构。

2.从形式上,自我意识包括 自我认识 、 自我体验 和 自我调控 。 3.从内容上看,自我意识包括 物质自我 、 心理自我 和 社会自我 。

4.3岁儿童开始区分“愿意”和“应该”,也就是说开始懂得了 愿意 要服从 应该 。 5.4岁儿童开始能根据要求来 管理 自己的活动。

6.儿童开始用“ 我 ”来替代自己的名字,就意味着从行动中实际地成为主体了。 7.自我意识的核心是 自我评价 。 8. 4 岁儿童可以进行非常具体的自我评价。 9. 6 岁儿童能从多方面进行自我评价。

10.儿童在作自我评价时往往不从事实而是从 情绪 出发。

11.儿童自我体验中的各因素发展是不平衡的, 愉快 和 愤怒体验 发生较早, 委屈 、 自尊 和羞愧发生较晚。

12.性别概念包括 性别认同 、 性别稳定性 和 性别恒常性 。 13.性别认同发展正常的儿童能掌握自己的 性别属性 。

14.儿童在 3-4 岁时开始认识到一个人的性别在一生中是稳定不变的。

15.儿童在 6 岁到 7 岁之间形成性别恒常性的认识,这是性别认知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16.儿童对性别角色的掌握有赖于 性别认同 的确立,最终有赖于认知的发展。

17.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经历 生物取向阶段 、 社会取向阶段 和 心理取向 三个阶段。

18.在儿童性别化过程中, 父母 的作用是巨大的、不可替代的。 三、选择

1.检测婴儿是否认识自己的整体形象的实验叫( C )。 A.视觉悬崖 B.点红测验 C.三山实验 D.双生子爬楼梯实验

2.当3岁儿童开始懂得( D )时,表明他们对自己的心理活动产生了意识。 A.“必须” B.“愿意” C.“应该” D.“我想”

3.当儿童的自我评价与成人的评价不一致时,( D )岁儿童会提出申辩。

21

A.3 B.4 C.5 D.6

4.幼儿的性别取向主要以( A )为依据。 A.外表特征 B.面部表情 C.生理器官 D.第二性征

2015年11月25日星期三

四、判断

1.自我概念是自我意识的认知成分之一。( N ) 2.自尊是自我体验的重要体现。( Y )

3.自制、自立、自主、自我监督和自我控制是自虐的根源。( N ) 4.3岁儿童说“宝宝饿了”,表明有了对自己身体内部状态的意识。( N ) 5.总的说来,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弱。( Y )

6.事物之间的差异是绝对的。在两性之间,心理的性别差异要比共同点多。( N ) 7.儿童的性别认同出现于2—3岁之间。( Y )

8.性别的稳定性是从时间的纵轴来看的,性别恒常性则是按横坐标来看的概念。( Y ) 9.性别角色是由社会规定的。( N )

10.父母是儿童性别化的第一任老师。( Y ) 五、简答

1.自我意识包括哪些方面?

答:自我意识是一个多维度结构,从形式和内容上两方面来认识。 从形式上看,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 从内容上看,自我意识包括物质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 2.幼儿对自己身体的认识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答:第一阶段:不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第二阶段:开始认识到自己身体的各个部分;第三阶段:认识到自己的整体形象;第四阶段:意识到身体内部状态;第五阶段:名字和身体联系。 3.幼儿对自己行动的认识,反映出哪几个水平?

答:第一水平:区分动作和动作的对象;第二水平:出现了最初的独立性;第三水平:支配自己的动作。

4.儿童的自我评价的特点?

答:第一,从依从性评价发展到对自己个别方面和多方面进行评价;第二,从对自己外部行为的评价到对内心品质的评价;第三,从主观情绪性评价到初步客观的评价。 5.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答:生物取向阶段,社会取向阶段、心理取向阶段。

2015年11月26日星期四

22

第六章 幼儿的心理健康 第一节 心理健康概述

一、名词解释

心理健康: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时表现出的一种稳定状态,如人际关系中平衡的心态,稳定的情绪、需要和认知,真实的自我稳定的个性特征等。 二、填空

1.健康包括 身体健康 、 心理健康 和 社会适应良好 三个方面。 2.健康是一个 动态 的概念,不是一层不变的。

3.一个健康的人,总是 身体 、 心理 和 社会适应 三方面的动态平衡。

4.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生活适应过程,是 认知 、 情感 、 社会化 的均衡发展过程,是 个性结构 的和谐状态。 行为问题 和精神疾病。

6.马斯洛认为,心理健康的人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出 恰当的 评价。 7.马斯洛认为,心理健康的人能保持 人格即个性 的完整和和谐。 8.马斯洛认为,心理健康的人情绪的表达要 适当 并能 控制情绪 。

9.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应该得到满足,但前提必须是在 不违背社会准则 的情况下。 三、简答

1.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标准中哪几项与心理有关?

答:第一,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工作和生活而不感到疲劳和紧张;第二,态度积极,敢于承担责任,不论事情大小都不挑剔;第三,精神饱满,情绪稳定,善于休息,睡眠良好;第四,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应变能力强;第五,自我控制能力强,善于排除干扰。

2.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答:(1)有充分的安全感;(2)充分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出恰当的评价;(3)生活目标符合实际;(4)能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能保持人格(即个性)的完整与和谐;(5)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6)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7)情绪表达适当并能控制情绪;(8)在集体允许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9)在不违背社会准则的前提下,能努力使个人的基本需要得到适当满足。

2015年11月24日星期二

第二节 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志及其影响因素

一、名词解释

1.动作常模:发展心理学将大多数儿童的某一行为模式发生的时间,称为动作常模。一个健康

的婴幼儿,其动作发生的时间,基本上与常模是一致的,或者是接近的。

2.家庭因素:通常包括家庭结构、家庭教养方式、家庭气氛、家庭生活条件(如经济、文化和社会地位)等。

3.生物性焦虑:对子女的人身安全很容易变成家长关注的核心,一旦关注变成弥漫的恐惧感,就成了内心的焦虑。

4.成长性焦虑:每一个孩子从小到大,都需经历相同的发展历程,完成各个发展阶段的任务,为走向成熟打好基础。但很多家长并不了解这一点,他们把儿童成长的责任彻底地揽在自己身上,采用催赶的方式,加速儿童的成长。

5.目标性焦虑:许多家长对孩子寄托过高的期望,不仅仅是远期目标过高,而且近期目标也很高。

6.社会性焦虑:是受教育的浮躁的影响,是一种社会焦虑的强化。 1.动作总体符合 常模 ,是婴幼儿心理健康的第一个指标。 2.常模是发展水平的 平均数 ,不等于 发展标准 。

3.儿童运用语言,必须与 语言环境 相符合,这是心理健康的另一个指标。

4.游戏对婴幼儿至关重要。一个心理健康的儿童会倾其全力 参加游戏 、 发现游戏 和 体验游戏 。

5.情绪明朗就是无论是哪种情绪,就是 清晰易辨 和 表情典型 的。 6.心理健康的儿童比较善于用 语言 来表达自己感受。

7.心理健康的幼儿,其 思维 、 语言 和 行为模式 都带有与其年龄相适应的特点。 8.失去年龄特征的儿童,其心理是 不健康的 。

9.心理健康的儿童在新环境里能很快调整自己的 心态 和 行为方式 。 10.儿童的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 基本保障 。 11.家庭教养方式是家长 价值观 的直接反映。

12.家庭教养中的焦虑包括 生物性焦虑 、 成长性焦虑 、 目标性焦虑 和 社会性焦虑 。

13.生物性焦虑反映 缺乏自信 ,成长性焦虑反映 忽视规律 ,目标性焦虑反映 渴望补偿 ,社会性焦虑反映 教育的浮躁 。

14.当前家庭教育中最普遍的问题是 保护过度 和 期望过高 。

15.一个人的性格结构和人格结构的 稳定性 和 灵活性 ,是决定心理健康的关键因素。

2015年11月24日星期二

三、选择

1.马斯洛认为,心理健康的人具有充分的( B )感。

5.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不仅能发挥最佳心理效能,还能进行 自我保健 ,自觉减少 二、填空

23

A.性 B.安全 C.自豪 D.成就

2.马斯洛认为,心理健康的人具有从( D )中学习的能力。 A.经验 B.书本 C.他人 D.游戏

3.马斯洛认为。心理健康的人在集体允许前提下能( A )地发挥个性。 A.最大限度 B.最小限度 C.适度 D.有限度

4.儿童的动作发展要总体地符合常模。常模指的是发展水平的( C )。 A.平均规格 B.平均标准 C.平均数 D.平均百分比

5.家长对孩子要求过高,是通过孩子的目标实现弥补自己的失望,反映的是一种( C )焦虑。

A.生物性 B.成长性 C.目标性 D.社会性 四、判断

1.常模是一把尺子,用来衡量发展是否达标。( N )

2.一个幼儿说起话来“滴水不漏”,办起事来“左右逢源”,说明他成熟了。( N ) 3.古人说,业精于勤荒于嬉。嬉者,游戏也。因此,放任儿童游戏会影响成才。( N ) 4.成人教什么,孩子就能学会什么,不用顾忌。( N ) 5.维护婴幼儿的身体健康是维护其心理健康的基本保障。( Y ) 6.游戏是婴幼儿的主要活动方式,也是其心理健康的指标。( N ) 五、简答

1.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具有什么特点?

答:第一,动作发展总体符合常模;第二,语言的运用符合语境;第三,热爱游戏,善于游戏;第四,情绪明朗,善于表达情感;第五,年龄特征明显;第六,很快适应环境的变化。 2.影响婴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哪些?

答:第一,遗传与疾病;第二,家庭的教养方式;第三,社会文化;第四,个体因素。

2015年11月24日星期二

第三节 积极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

一、名词解释 1.信任感:

2.分离焦虑:是幼儿在与养育者分离时产生的强烈负面情绪,具体表现为害怕、退缩、哭泣、胡思乱想等。

3.移情:是体验别人情感的一种心理能力。 4.自尊:是对自我评价的接受程度。

5.特殊儿童:是指在一个或多个方面具有与一般儿童有着显著不同特征或特质的儿童。 二、 填空

1.婴幼儿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有 情绪 发展的任务。

2.1岁半之前的儿童的发展任务是获得 信任感 ,克服 不信任感 ,体验着 希望 的实现,具体表现为 依恋 的形成和发展。

3.1岁半至3岁的儿童的发展任务是获得 自主感 ,克服 羞怯感 ,体验着 意志 的实现,具体体现在 如厕 的训练,儿童习得对 大小便 的控制。

4.3—6岁的儿童的发展任务是获得 主动感 ,克服 愧疚感 ,体验着 目的 的实现,具体表现为幼儿能 独立行动 ,对周围环境的探索和对 人际交往 感兴趣。 5.幼儿入园时,教师应该对幼儿的 情绪 有一个敏锐的觉察。 6.教师与幼儿之间形成 依恋 ,有助于幼儿适应新环境。

7.最容易引起儿童心神不宁和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是 紧张 和 焦虑 。 8.维护儿童注意力的最有效手段是 游戏 。

9.教师要善于从幼儿的活动中 观察 幼儿的情绪反应,尤其要对儿童的 特殊行为 多加观察和分析。

10.在对幼儿的生命教育中, 死 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议题。要鼓励幼儿追忆故去的亲人,抚平他们的心灵。

11.在教育幼儿分享时,首先要让他们体会到自己的 权利 得到了保护,才会有分享的意愿。 12.高自尊的人承认自身的 能力 和 价值 ,相信别人对自己的 友好 和 信任 。 13.年幼儿童的自尊,首先来自于 周围人 的评价,特别是 父母 的评价,其次来自 幼儿教师 ,再次来自 同伴 。

14.幼儿教师要树立尊重 的观念和承认 的工作方法。 15.建立儿童自尊的首要方法是 肯定 和 认可幼儿 。

16.在幼儿园里热衷于竞赛评比可能导致获胜者的 膨胀 ,而失败者的 受挫 。

17.尊重儿童,也就是尊重儿童的 游戏权 、 选择权 、 体验权 、 知情权 等权利。 18.对特殊儿童,不要 过分保护 ,也不能 疏于照看 ,不要 期望过高 。

2015年11月25日星期三

三、选择

1.3—6岁幼儿的发展任务,体验着( D )的实现。 A.兴趣 B.动机 C.意愿 D.目的

2.儿童身上的情绪问题,往往与( C )有着密切的关系。 A.温饱 B.家庭 C.游戏 D.环境

3.儿童期多动症是一类以( A )为最突出表现的儿童行为问题。 A.注意力缺乏症 B.多动 C.语言障碍 D.情绪易变 4.培养幼儿移情的有效手段是( D )。

24

A.结构游戏 B.观看表演 C.大声唱歌 D.角色扮演 四、判断

1.成人的标准定得多高,儿童的发展水平就有多高。( N ) 2.过严的要求会限制幼儿的想象力和探究行为。( Y )

3.教师应该使幼儿形成新的依恋,有助于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新生活。( Y ) 4.保证幼儿足够的游戏时间和空间,有助于儿童注意力的发展。( Y ) 5.家长过晚接孩子回家引起的分离焦虑比早晨分离时的焦虑更加强烈。( Y )

6.对于单亲家庭的孩子,教师要表明同情和支持哪一方的家长,使孩子有认同感。( N ) 7.在生命教育中,要强调生命的存在和价值,不要对孩子讲死亡的事。( N ) 8.肯定和认可是提升幼儿自尊最有效的方法。( N ) 9.水、沙、泥巴等物品可以用来舒解儿童的心理压力。( Y ) 10.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也是表达感受的方式。( Y ) 五、简答

1.幼儿教师如何帮助幼儿掌握社会性技巧?

答:第一,培养幼儿的情绪;第二,帮助幼儿积累分享的经验;第三,帮助边缘儿童提高社交技巧。

2.维护幼儿的自尊,教师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第一,接纳和关心所有幼儿;第二,肯定和认可幼儿;第三,尊重幼儿。 3.如何关注幼儿的情绪健康?

答:第一,注意幼儿情绪发展的任务要与年龄阶段相适应;第二,形成新的依恋;第三,帮助幼儿集中注意力;第四,多与家长沟通。 4.如何帮助幼儿克服情绪危机?

答:第一,妥善处理分离焦虑;第二,敏锐觉察幼儿的情绪;第三,关心单亲家庭的幼儿;第四,帮助幼儿了解死亡。 5.如何爱护特殊儿童呢?

答:第一,帮助注意力障碍的儿童发展自控能力;第二,指引情绪障碍的儿童度过纷扰;第三,善待攻击性的儿童。

2015年11月25日星期三

25

第七章 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几种主要理论

第一节 儿童心理发展理论概述

一、名词解释

1.发展理论:儿童心理发展理论是论述儿童心理如何发展和为什么发展的理论,简称发展理论。 2.心理的实质:就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揭示人的本质。

3.社会取向:从社会取向来看,儿童心理的发展,离不开特定的社会因素,包括特定的社会条件、社会关系,还包括儿童使用的心理工具——语言。 4.质变:(心理)就是指心理的结构和组织发生了变化。 二、填空

1.描述儿童心理发展全过程的资料来自 观察 和 实验 。

2.任何一个学术流派都只能反映在自己的 研究取向 和 研究范围 的认识成果。 3.学习发展理论,首先要把握理论的 核心概念 ,理论的 本质 和 发展沿革 ,发掘理论的价值,寻找它们之间的 内部联系 。 4.心理的实质就是从 心理学 的角度揭示人的 本质 。 5.机械论把人看作是一部 机器 ,只有受到外力才能运动。

6.机体论认为,生命是一个 整体 ,具有内在活动和 自我调节 的功能。

7.机械论认为儿童的发展,就是对刺激的反应量,如 反应次数 、 反应速度 、 加工容量 不断增加,并不涉及质的变化。

8.机体论认为发展包括量和质两方面的变化,而质变是指心理的 结构 和 组织 发生了变化。

9.如今,在遗传和环境的问题上,人们更倾向于认为两者是 相互作用 的。 三、选择

1.儿童心理发展理论是认识儿童的( A )。 A.重点 B.终点 C.出发点 D.中点

2.没有观察和实验的大量资料和数据,任何理论都是( D )。 A.童话 B.神话 C.箴言 D.谎言

3.机械论把儿童当做一个容器,反映在教学中就是( A )。 A.满堂灌 B.启发式 C.开放课堂 D.预设课堂 4.儿童使用的心理工具是( D )。 A.玩具 B.动作 C.哭泣 D.语言 四、判断

1.在幼儿园里研究幼儿的行为,局势一种社会取向。( N )

2.机体论认为,刺激对人的心理行为起决定性的作用。( N )

3.在遗传和环境、量变和质变的关系上,学术届的认识重点在不同时期会有变化,表现出明显的钟摆现象。( Y ) 五、简答

1.机械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答:机械论的儿童心理观点认为,儿童是一块原料,可以被成人的愿望或环境的因素任意地塑造;或认为儿童是一个容器,外部的知识可以通过灌输注入。

机械论还强调外部环境、外部刺激对认得心理行为的决定性作用,所谓心理的发展,就是对刺激的反应量,如反应次数、反应速度、加工容量不断增加,并不涉及质的变化。 2.机体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答:机体论认为人的本质是活动的、有组织的、不断变化的整体。反映在儿童心理的问题上,则认为儿童能在活动中主动地根据经验建构知识。

机体论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不仅包括量的增加,也包括质的变化。所谓质的变化,就是指心理的机构和组织发生了变化。 3.什么是遗传决定论?

答:发展理论中认为遗传是主导心理发展的内容动力。 4.什么是环境决定论?

答:认为环境是决定儿童心理发展的根本动力。不同的生活环境和不同的教育条件造就不同的儿童。离开了环境的作用,就谈不上儿童心理的发展。

2015年11月26日星期四

第二节 成熟学说

一、名词解释

1.成熟学说:强调基本顺序规定着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理论。 2.准备状态 二、填空

1.格塞尔认为, 基因 的成熟顺序是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2.成熟学说认为,儿童发展的主要动力是 成熟 。 3.成熟学说认为,学习的最终效果,取决于 成熟 。

4.发展具有方向性,即 由上而下 、 由中心向边缘 、 由粗大动作向精细动作 发展。 5.婴儿出生时带有 天然进度表 ,这是人类长期进化的成果。 6.尊重孩子的实际水平,就是说,在孩子尚未成熟时,要 耐心等待 。 三、选择

1.格塞尔认为,儿童的成熟是由( )决定的。

26

A.大脑 B.皮层 C.基因 D.细胞

2.行为周期的完成,最终使儿童心理达到良好的( )。 A.结合 B.水平 C.局面 D.平衡

2015年11月26日星期四

四、判断

1.成熟学说非常重视基因程序对成熟的作用,也就是强调生理对心理的基础作用。( Y ) 2.对于成熟学说来说,基因程序是决定性的,教育是次要的。( Y ) 3.双生子实验室格塞尔学说的重要实验依据。( Y ) 4.脱离了成熟的条件,学习也能推动发展。( N ) 5.儿童心理的发展不是呈直线状的,而是呈圆弧状。( N ) 6.体罚可以加速儿童发展,达到家长预设的目标。( N ) 7.成熟规律具有固有的智慧和力量。( N )

8.家长和教师应该为孩子确立发展的阶段和目标。( N ) 五、简答

1.儿童心理发展的波动性对教育实践有哪些启示?

答:格塞尔揭示的行为周期,为父母和教师客观理解儿童行为的阶段特征和采取正确对待的方法提出了要求。当儿童处于发展质量较高的阶段时,对他们应要求严格些;而当他们处于发展质量较低的阶段时,应现实地看待他们的表现,耐心地等待他们度过这一阶段,不要急躁,不要肆意惩罚,避免伤害他们。 2.格塞尔学派对家长的忠告有哪些?

答:(1)不要认为你的孩子成为怎样的人完全是你的责任,你不要抓紧每一分钟去“教育”他。 (2)学会欣赏孩子的成长,观察并享受每一周、每一月出现的发展新事实。 (3)尊重孩子的实际水平,在尚未成熟时,要耐心等待。

(4)不要老是去想“下一步应发展什么了”,应该让你和孩子一道充分体验每一个阶段的乐趣。

2015年11月27日星期五

第三节 行为主义发展理论

一、名词解释

1.反射: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就是反射。所谓刺激,是外部环境或身体内部的任何变化;而反应则是由刺激引起的肌肉和腺体的变化。用符号表示就是:S-R,其中S是刺激的缩写,R是反应的缩写。反射是构成反应系统的基本单位。

2.刺激:所谓刺激,是外部环境或身体内部的任何变化。 3.反应:反应则是由刺激引起的肌肉和腺体的变化。

4.操作行为:当动物或人在主动发出一个行为后,如果能得到强化,那么这个行为发生的次数

就会增加。这种行为就叫操作行为。

5.强化:所谓强化,就是对一个行为的肯定或奖励。

6.正强化:是在规范行为发生后给予肯定或奖励,促使行为再次发生。

7.负强化:也叫消极强化,是当规范行为不出现时,就不予奖励,以促进规范行为的再次发生。 8.观察学习: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和强化的学习,叫做观察学习。这种学习不需要儿童自己直接作出反应,也不需要自己体验强化。

9.运动复现:儿童将头脑里保存的视觉表象或符号,运动的行为表现出来。最初的运动表现可能不太准确但经过练习和调整,就能变得越来越准确。 二、填空

1.行为主义认为,心理学是研究 外部行为 的科学。人与动物的心理并没有本质区别。 2.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华生 、 斯金纳 和 班杜拉 。 3.华生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都是用来 适应环境 的反应系统。 4.反应系统是由 刺激 和 反应 联结而成的。

5.华生认为,习惯就是 一系列反射的联结就构成了人的 。 6.斯金纳认为对于人和动物来说,最常见。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是 。 7.操作行为的获得,关键是需要 强化 。

8.华生认为,影响儿童习惯形成的因素,第一是 年龄 ,第二是 练习的分配 。 9.强化分 正强化或积极强化 和 负强化或消极强化 。 10.斯金纳认为, 强化 是推进习惯形成和巩固的唯一措施。 11.一种行为不再得到强化,就会慢慢 消退 。

12.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和强化而习得行为的学习,叫作 观察学习 。

13.观察学习包括 注意 、 保持 、 运动复现 以及 强化和动机 四个过程。 三、选择

1.刺激与反应的联结称为( D )。 A.神经系统 B.反射弧 C.腺体 D.反射 2.反射是构成反应系统的( C )。 A.基础 B.因素 C.基本单位 D.核心

3.斯金纳认为,( D )是比应答行为更普遍、更有效的学习方式。 A.亲社会行为 B.攻击行为 C.分享行为 D.操作行为

4.班都拉认为,观察学习并不一定非要自己经过( A ),也能学习新行为。 A.强化 B.实践 C.体验 D.复现 四、判断

1.行为主义认为,研究人与研究小白鼠是一回事。( Y )

27

2.行为主义认为,S—R就是人的全部心理活动。( Y ) 3.肌肉活动是对刺激的反应,腺体活动不属于反应。( Y ) 4.一个行为发生后如果能得到强化,行为就可能再次发生。( ) 5.分散学习效果比集中学习效果好。( N )

6.行为发生后给予奖励是正强化,行为发生后给予批评,就是负强化。( N ) 7惩罚属于负强化。( N )

8.通过观察学到的行为并不一定全都表现出来。( Y )

2015年11月27日星期五

第四节 认知发展理论

一、名词解释

1.客体永久性:在5-6个月之前的婴儿面前放一个物品,他们会伸手去抓;但当物品离开视线后,他们并不寻找。6-8个月期间,婴儿开始寻找脱离他们视线以外的物品。这表明他们的头脑中,保留着隐去物品的表象。

2.延迟模仿:即能模仿出早先观察到的动作。

3.象征性游戏:即用一个物体去替代另一个物体,或自己假装成两一个角色;能用笔涂出一个自己加以命名的对象等。

4.不守恒:儿童最典型的思维特点。当外部物体的形态、空间位置发生变化后,儿童就会认为物体的数量发生了变化。

5.自我中心:是指儿童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动作或观点上的现象。自我中心不仅表现在外部行为上,也表现在儿童的语言、表象和逻辑中。 二、填空

1.皮亚杰认为,成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 必要 条件,也就是说,没有成熟不行,但光有成熟不足以推动发展。

2.经验是通过与 外部环境 接触而获得的知识。 3.社会环境影响主要指 语言 和 教育 的影响。

4.语言是个人思维和表达的 工具 ,也是 文化 的载体。

5.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 平衡化 ,它是 认知机构 的固有功能。 6.认知结构的调整,就是不断追求 平衡化的自动调节 的过程。

7.感知运动阶段的儿童用已经掌握的动作在新情境中解决问题,表明儿童出现了 直觉行为思维 。

8当一个物体脱离了儿童的视线,儿童依然在寻找,说明他已经具备了 客体永久性 。 9.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出现一系列以 表象 为工具的思维活动,

10.前运算阶段的儿童最典型的思维特点是 不守恒 。 11.皮亚杰认为,儿童思维的核心特点是 自我中心 。

12.思维的自我中心反映在幼儿分不清自我与 客体 的界限,分不清想象与 现实 的关系。 13.在人的一生中,不断解除 自我中心 是认知的发展任务。 三、选择

1.幼儿通过玩石子发现无论怎么排列,数量都不变。这是一种( D )经验。 A.动作 B.物理 C.直觉 D.数理逻辑

2.当物体的排列形式发生变化后,儿童认为物体的数量没有变化,这叫作( B )。 A.不守恒 B.守恒 C.可逆性 D.自我中心 3.在道德判断中,幼儿注重行为的( B )。 A.原因 B.动机 C.结果 D.分享

4.10岁以前的儿童的道德判断处在( C )阶段,也就是以外在的标准作为评判标准。 A.自律 B.具体运算 C.他律 D.前运算 四、判断

1.皮亚杰认为成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必要条件。( Y )

2.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数理逻辑经验。( N ) 3.语言和教育只有被儿童的认知结构所接受,才起作用。( Y ) 4.儿童出现智慧动作,标志着逻辑思维的萌芽。( N )

5.儿童认识中的不守恒,表明他们的思维受到知觉形象的束缚。( Y ) 6.幼儿评判谎言的大小不是看说谎的动机,而是看与真实之间的距离。( N ) 五、简答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包括了哪几个阶段? 答:第一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 第二阶段,前运算阶段,2-6、7岁; 第三阶段,具体运算阶段,6、7-11、12岁; 第四阶段,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以后。

2015年12月2日星期三

第五节 维果茨基的高级心理机能学说 一、名词解释

1.低级心理机能:是指感觉、知觉、不随意注意、形象记忆、情绪、冲动性意志、直观的动作思维等。

2.高级心理机能:就是指观察(有目的的知觉过程)、随意注意、词的逻辑记忆、抽象思维、高级情感、预见性意志等。

28

二、填空

1.低级心理机能是指 感觉 、 知觉 、 不随意注意 、 形象记忆 、 情绪 、 冲动性意志 、 直观的动作思维 等。

2.高级心理机能是指 观察 、 随意注意 、 词的逻辑记忆 、 抽象思维 、 高级情感 、 预见性意志 等。 概括的 、 抽象的 。

4.就实现过程来看,低级心理机能是 直接的 ,不需要 语言 作为中介的;高级心理机能则是 间接的 ,必须由 语言 作为中介。

5.就起源而言,低级心理机能是 种系发展 的产物,是 自然发展 的产物;高级心理机能则是 人际交往 的产物,受 社会规律 所制约。 的过程中发展的。

7.维果茨基认为,对一个具体的儿童来说,他的心理发展既包括 种系的发展 的成分,也包括 历史发展 的成分。

8.维果茨基认为, 是发展的源泉。

9.维果茨基认为,儿童的可能发展水平称作 最近发展区 。

10.维果茨基认为,3岁前的儿童是按照“ 自己的大纲 ”进行学习的,这种类型的教学具有4.心理工具的使用使人的心理机能发生质的变化,使人完全脱离了动物界。( N ) 5.幼儿园的教学处在自发型与反应型之间。( Y ) 6.维果茨基认为,儿童学习是有最佳时期的。( N ) 7.儿童的发展,最本质的是发展学习能力。( N )个性 五、简答

答:(1)这些心理机能都是不随意的、被动的、由外部事物引起的;(2)就反映水平而言,它们是感性的、形象的、具体的;(3)就它们实现过程的结构而言,它们都是直接的、不需要语言作为中介的;(4)就心理机能的起源而言,它们是种系发展的产物,是自然发展的产物,因而它们都受生物学的规律所支配;(5)它们是伴随着神经系统的发展而发展的。 2.高级心理机能有哪些特性?

的反映水平而言是概括的、抽象的,这些所有高级的心理机能中,都有思维参与;(3)就它们实现过程的结构而言是间接的、必须经由语言作为中介的工具;(4)就其起源而言,它们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受社会规律所制约;(5)从个体发展来看,高级心理机能是在人际交往活动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

2015年12月4日星期五

第六节 中国儿童心理学家的发展观点

年龄特征:是与年龄相适应的本质的、一般的、典型的心理特征。 二、填空

1.1982年,陈鹤琴题词“ 一切为儿童 、 一切为教育 、 一切为四化 ”,成了他一生的写照。

2.陈鹤琴认为,“游戏可以给小孩子 快乐 、 经验 、 学识 、思想和健康”。 3.陈鹤琴认为,“儿童的社会性,其真正的意义,应当在于社会的 组织性 的活动的建立。” 4.陈鹤琴认为,儿童的社会性教育,首先是养成儿童“ 做人的习惯 ”。 5.陈鹤琴认为,儿童成长的环境包括 游戏 、 艺术 和 阅读 三大类。

6.朱智慧贤认为,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只有通过后天的 环境 和 教育 ,才能转变为发展的事实。

7.朱智贤认为,儿童发展不是由外因决定的,也不是由内因孤立进行的,而是由 内因 的某些外部因素,主要是 教育 决定的。

8.儿童心理发展,经历着一系列由 量变 到 质变 的过程。 9.儿童心理的质变,就是 年龄特征 的变化。

3.从反映水平看,低级心理机能是 感性的 、 形象的 、 具体的 ,高级心理机能则是 1.低级心理机能有哪些特性?

6.低级心理机能伴随着 神经系统 的发展而发展,高级心理机能则是在 人际交往活动 答:(1)这些机能都是随意的、主动的、由由主体按照预定的目的而自觉引起的;(2)就它们

很大的 自发 性,称为 自发型 教学。幼儿园的教学处在 自发型 与 反应型 一、名词解释 之间,可称为 自发-反应型 教学。

11.维果茨基认为,幼儿教育的根本任务就在于如何帮助儿童从“ 按照自己的大纲学习 ”换变为“ 按教师的大纲学习 ”,进而再发展为“ 按自己的大纲学习 ”。 三、选择

1.低级心理机能有简单和复杂之分,复杂的低级技能如( C )。 A.情绪记忆 B.动作思维 C.象征性游戏 D.自我中心

2.维果茨基认为,人的心理比动物的心理复杂,就是因为使用了( D )这一重要的心理工具。 A.表象 B.判断推理 C.人际关系 D.语言 3.最近发展区是一个(D)的概念。 A.平衡 B.静止 C.重复 D.动态 四、判断

1.高级心理机能必须使用心理工具,如语言。( Y ) 2.没有人际交往就没有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 Y ) 3.个体的心理发展即是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 N )

29

10.朱智贤认为,中国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应该强调 整体发展 的研究。 三、判断

1.陈鹤琴认为儿童与成人有七个方面是不一样的。( N ) 2.儿童的好动是学习的结果。( N ) 3.好奇是儿童获得知识的动力。( Y ) 4.游戏是幼儿的工作。( N ) 5.儿童游戏是顽皮的表现。( N )

6.游戏可以培养儿童的助人和合作能力。( Y )

7.陈鹤琴认为,在儿童成长的环境中,阅读至关重要。( N ) 8.朱智贤认为,教育是决定性的外部因素。( N ) 四、简答

陈鹤琴认为儿童在哪些方面与成人不一样?

答:好动心、模仿心、好奇心、游戏心、合群心、情绪性、环境要求。

3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cj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