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试卷

更新时间:2023-08-13 12:40:01 阅读量: IT计算机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XX学校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命题人:XX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50分)

1.下列各点,既位于西半球又属于低纬度的是( )

A、120°E、65°N B、30°E、29°S C、40°W、25°N D、10°W、58°S

2. 某点以西是西半球,以东是东半球,以南是南半球,以北是北半球,该点是( ) A、经度0°、纬度0° B、经度180°、纬度0° C、160°E、纬度0 ° D、20W°、纬度0°

若A、B两点都位于60°N纬线上,且A、B间经度相差20°,据此回答3~4题。

3. 一辆汽车从A点出发,沿60°N纬线到达B点,行驶的距离约为( ) A、2220km B、1110km C、555km D、3000km

4.若汽车在赤道上行驶相同距离,则关于起点和终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纬度相差约10° B、经度相差约10° C、纬度相差约20° D、经度相差约20°

冬至日(12月22日)凌晨4点(地方时)一架飞机从甲地 (60ºN、100ºW)起飞,沿最近航线匀速飞行,8小时后抵达乙地 (60º N、80ºE)。根据题意选择回答5-6题: 5.飞机出发时的航线

A.朝北 B.朝南 C.朝西北 D.朝东北 6.飞机途中航向

A.一直不变 B.先朝东北后朝东南 C.先朝西北后朝西南 D.先朝北后朝南

图1-1-16是一幅经纬网格图,据此回答7-9题: 7.A点的地理坐标是 A.(10ºS,170ºE) B.(10ºN,170ºW) C.(10ºN,170ºE) D.(10ºS,170ºW) 8.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西半球的点是

①A点 ②B点 ③C点 ④D点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9. B点所处的时区是

A.西十二区 B.西十一区 C.东十二区 D.东十一区

据我国1 000多年前的古文字记载:古人把财宝藏于“右岸,自飞瀑右行八百步”(注:古时八百步相当于现在1 108 米)。经现代考证该地岩石为比较容易被侵蚀的砂岩组成。下图为目前该瀑布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图示区域地势

(

)

A.东南高、西北低 C.东北高、西南低

B.西北高、东南低 D.西南高、东北低

( )

11.宝藏最可能埋藏的地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2.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河流的流向为东北向西南 B.②山峰的海拔高度可能为675 米 C.③④两个居民点间距约为3 000米 D.⑤处的地形部位为鞍部

下图示意我国黄土高原某地林木的分布状况,图中相邻等高线之间高差均为30米。读图,回答13~14题。

13.林木生长与土壤水分条件相关,图中林木密集区位于 A.鞍部 C.山脊

B.山谷 D.山顶

( )

( )

14.图示区域内东、西两侧最大高差可能是 A.156米 C.220米

B.178米 D.255米

2004年10月25日,中国第21次南极内陆冰盖昆仑科考队登上“雪龙”号船从上海起航,向南极出发,并于当地区时2005年1月18日0时16分找到了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80°23′S,77°21′E)。读图1,完成15-17题。

15. 当中国昆仑科考队找到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时,北京时间为

A. 17日21时16分 B. 18日3时16分 C. 17日11时16分 D. 18日13时16分

16. 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位于中山站(69°22′S,76°23′E)的

A. 西南方向 B. 西北方向 C. 东南方向 D. 东北方向

17. 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与中山站之间的距离约为

A. 1250千米 B. 440千米 C. 880千米 D. 1100千米 右图中, ①、②、③、④、⑤表示某区域地形类型中的山脊

和山谷,点a、b、c对应的海拔分别为900米、600米、300米。

读图完成18~19题。 18.其中表示山谷的有( )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⑤ D.②、③、④

19.①、②、③、④沿线坡度最平缓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右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20~21题。

20.丁地位于丙村的方向( )

A.正北 B.西北 C.东北 D.正南

21.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不能看到丙村的地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2.有回归线穿过的大洲组成正确的是( )

A.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 B.非洲、南美洲、亚洲、大洋洲 C.亚洲、南极洲、大洋洲、南美洲 D.南美洲、非洲、大洋洲、欧洲

23.位于两大洲之间的海峡有( )

A.麦哲伦海峡 B.英吉利海峡 C.马六甲海峡 D.土耳其海峡

24.近年来我国已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将石油从波斯湾运至上海港,循最近的航线要依次经过( ) A.霍尔木兹海峡、曼德海峡、马六甲海峡 B.曼德海峡、马六甲海峡、台湾海峡

C.马六甲海峡、霍尔木兹海峡、琼州海峡 D.霍尔木兹海峡、马六甲海峡、台湾海峡

25.世界海上重要的交通咽喉自西向东的排列是( ) A.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巴拿马运河 B.苏伊士运河、马六甲海峡、直布罗陀海峡、巴拿马运河 C.巴拿马运河、马六甲海峡、直布罗陀海峡、苏伊士运河 D.巴拿马运河、直布罗陀海峡、苏伊士运河、马六甲海峡

答题卷 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二、综合题(50分)

26.读图1-1-15,完成下列要求:(10分)

(1)从A到B再到C,方向先向 ,再向 。 (2)若D处的经度为150ºE,则E点的经度为 ,F点的经度为 。 (3)当D点为5月11日0点时,F点为5月 日 时,此时北京时间为

日 时。

(4)A、B、C、D四点中,A点与 点地方时相同。

(5)某人从D点出发一直向北行进,是否可能回到原地? 。

27、读“太阳光照图”(阴影表示黑夜,非阴影表示白天),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 图中EF线的名称叫______________。(晨线、昏线) (2) 该图表示北半球的节气为__________________, 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此时此刻,A、B、C、D四点中太阳高度小于0的是 ,等于0的是 。

(4) 该日A、B、C、D四点中,正午太阳高度 最小的是_______,白昼时间最长的是_____。 (5) 此时此刻,A点的地方时是___________, D点的日出时间是_______。这一天C点的昼长 是_______。

28.如图为我国东部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1分)

(1)填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名称。(4分) B ,C , E ,F 。

(2)河流AD段的流向为 。(1分) (3)B处海拔最高可能的范围是( ) (1分)

A.[150 m,200 m] B.[250 m,300 m) C.[200 m,250 m] D.[250 m,300 m]

(4)若G、H两地图上距离为3.6 cm,则两地实地距离为 ;G与H的相对高度为 。 (2分) (5)拟在A~H处建一水坝,应选择在 处,理由是 。 (2分)

29.一艘由太平洋驶向大西洋的船经过P地(图中左上角)时,一名中国船员拍摄到海上落日景观,洗印出的照片上显示拍照时间为9时0分0秒(北京时间)。据此判断(1)-(4)题。(8分) (1)该船员拍摄照片时,P地的地方时为

A.22时 B.14时 C.20时 D.16时

(2)拍摄照片的当天,漠河的夜长约为

A.16小时 B.14小时 C.10小时 D.12小时 (3)该船即将进入

A.巴拿马运河 B.麦哲伦海峡 C.德雷克海峡 D.直布罗陀海峡 (4)此时世界各地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

A.美国中部小麦黄熟 B.中国江淮流域干热 C.地中海北岸连日阴雨 D.拉普拉塔河正值枯水期 30. (11分)不同的风向产生不同性质的气团,不同的气团相遇产生不同性质的锋面系统,不同的锋面系统造成的天气现象又不一样。阅读下面天气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近地面大气直接和主要的热源是 ;图中对应的代码为 。 (2)图中A为 气团,此图为 锋示意图。

(3)A、B、C三地中气压最高的是 属于阴雨天的是 ,B、C两处相比,白天

处气温较高。

(4)C地未来天气变化趋势是:

锋面过境前:天气晴朗,气温较高,气压较低;

锋面过境时: ; 锋面过境后: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二:综合题

26、(1)东南、西南

(2)150 ºW 、30ºE (3) 10、16、10、22 (4)C (5)否

27、(1)晨线

(2)冬至 、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3)D、C B (4)C 、B

(5)12、6、8小时

28、 (1)B:陡崖 C:鞍部 E:山谷 F:山脊 (2)自西北到东南 (3)B

(4)7.2KM 50M

(5)A 位于峡谷,工程量小,储水多

29、 (1)C (2)A (3)B (4)C

30 (1)地面辐射 3 (2)冷

(3)A B C

(4)阴雨,大风天气 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ch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