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湖南孟姜女调查报告

更新时间:2023-10-06 14:2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湖南“孟姜女”调查报告

贾国辉 袁铁坚 杜平 巫瑞书

湖南的孟姜女故事(包括歌谣、说鼓、民间戏曲等)蕴藏非常丰富,很有地方特色。长

期以来,是我国“孟姜女”传播的重点地区之一。

为了深入调查和发掘这一宗重要的民族文化遗产,准备参加第二次孟姜女故事学术讨论会,在有关方面的重视下,我们四个同志成立了一个调查组,先后在湖南省图书馆、有关县、市档案馆查阅资料,并且分赴澧县、津市、石门、沅陵、吉首、花垣、保靖、永顺、桑植、大庸、怀华等县、市进行调查和采录,所得资料甚多,经过梳理,概括为以下四个部分,简略报告如下:

一、湖南“孟姜女”历史沿革概述

从有关史籍记载的情况看,湖南孟姜女故事直到明代中叶才开始“露脸”,至今已有四百余年。

明弘治十二年(1499),澧州进士李如圭撰文论述孟姜女为湖南澧州人,他声称:“自秦至今千余年,澧人称诵不衰,往往形之歌咏”。到了嘉靖十三年(1534)湖南巡抚林大辂倡修澧州孟姜女祠,李如圭亲自撰写《贞烈祠记》,这是湖南孟姜女故事见诸于文字的最早载述。由此,湖南孟姜女故事得以登上文人歌诗文赋的大雅之堂,澧州的孟姜女故事的影响也因此进一步扩大,并且向着纵深发展,孟姜女故事出现了,诸如山歌、小调、说唱戏曲各种民间文学体裁。不仅如此,而且孟姜女故事还渗入到了湖南各民族、各地区的习俗、礼仪之中。尤其是澧水、沅水流域的澧县、沅陵一带,婚丧寿诞和一些祭祀活动,都流行着演唱孟姜女谣曲、戏文的习惯。较之明代更值得注意的是,清代文人运用孟姜女故事作为素材进行创作,或者写下较有影响的著述。这里,要着重提一下的是,清同治六年(1867),郭青写序(修纂)的《孟姜山志》,虽然带着浓厚的宗教色彩,但在客观上却保存了与孟姜女故事有关的大量资料,并且把这一传统民间故事进一步“澧州化”了。

在国民党反动派统治时期,湖南孟姜女故事几乎默默无闻,可以说是处于完全停滞的阶段。

解放以来,由于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巨大变化,传统的民间文学也随着有了重要的发展。各种不同体裁孟姜女作品不断得到挖掘,湖南的孟姜女故事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和重视。 二、与湖南“孟姜女”有关的风俗习惯

长期以来,湖南孟姜女故事渗入到了当地人民群众生活深处,形成一些古朴而奇异、荒诞却可理解的风俗习惯。这些习俗,使湖南孟姜女故事的根扎得更深,也伸展得较远,当然,湖南多种形式的孟姜女作品的广泛传播,也使一些有关的习俗显得更为活跃、生动。正是在这样相互影响之下,湖南孟姜女故事获得了非常深广的社会基础,同时,也有着不同于其它地区同

类作品的某些显著特色。

与湖南孟姜女故事有关的风俗习惯大体上可以概括为“还傩”、节令和日常生活三个方面。这里,择其要者简述。

(一)“还傩”、傩原是祭祀神鬼的驱疫,由巫祝主持的一种古老的风俗仪式。后来,这种宗教性的祭神活动逐渐演变成为寓宗教于歌舞娱乐之中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旧社会,湘西、湘北好些地方的群众笃信傩神,遇到灾难或不遂心的事时,就到傩神面前(供奉在家里的一种木雕的半身或全身像)去许愿。一旦出现吉兆或者到一定时候,即请巫师来家举行还傩仪式,并且演唱傩戏,以酬神娱人。这就叫“还傩愿”(也称“还傩”)。

1、禳灾祈福:旧时,湘西山区缺少药,缺乏科学知识,人有病痛,常许傩“愿”。正如有关古籍记载的:“凡病皆曰有鬼,必延巫祈祷。”这是所谓“禳灾”。与此相似的,求子、求寿、祈求六畜兴旺,也常许“傩愿”,请巫师来做法事,保佑全家清泰平安,即所谓“祈福”。禳灾祈福,“还傩愿”时,大多要演唱傩戏《姜女下池》。这一带的群众把姜女作为傩神敬奉,把她当作为地方上最灵验的“保护神”顶礼膜拜。故谚云:“姜女不到愿不了,姜女一到愿勾销”。由此可见“孟姜女”与这里群众的生活关系的密切。

2、“渡关”:解放前,湘西、湘北的澧县、临澧、桃源、石门、慈利等县流行一种古老的渡关习俗。男孩十二岁时,要请巫师“渡关”,表示这孩子已经进入成年,这也是较为普遍的“还傩愿”的风俗习惯之一。因为小孩生下以后,算命先生如果算定命里有“关煞”(诸如“四季关”“百日关”“短命关”“鬼门关”等)的话,就要许“傩愿”。在孩子三、六、九岁时,分别请巫师渡“小关”(又称“花树关”);十二岁,则渡“童子关”(只渡男孩,女孩不渡)。“渡关”,主要是通过巫师举行仪式祈求傩神(姜女)保佑孩子平安地渡过这些关煞,消灾免祸,长命富贵。不论是渡“小关”或渡“童子关”,都分别有一套繁琐的宗教仪式,尤其是“童子关”更为隆重冗长,从讨百家米开始,到唱《姜女下池》以及“勾愿”结束,历时长达半年之久(举行仪式时间一般为三天,准备工作在半年前就做起)。这中间最为值得注意的是举行仪式的最后一天(从第二天夜里到第三天上午)的唱“土地戏”和演傩戏《姜女下池》。“土地戏”,主要是表现三个“土地婆”,轮番非难一个“土地佬”,虽然没有什么故事情节,却因集当地土话俚语之大成,显得非常诙谐风趣。如果说“土地戏”只是“开场白”的话,那么,《姜女下池》就是主戏,也是整个“渡关”的“压轴”。这出(折)戏主要内容为,孟姜女下池洗澡,发现水里有两个影子,抬头一望,看见因受不了劳役之苦从长城逃跑出来、躲在池边杨柳树上的范喜郎,两人互相盘问,戏谑,发展到互表衷情、倾慕,终于结为夫妻。唱完这出戏后,主家把准备好的纸笔拿来,由扮演姜女的演员写一个“还”字,扮演范喜郎的演员写一个“愿”字,主家大放鞭炮,巫师念诵“勾愿”文、疏。整个“渡关”仪式至此告终。这种古老奇异的习俗,解放后好些地方早已消失,只交通不大发达的石门县某些山区(如燕子山、磨岗隘、三圣、所街等地)仍然残存着。

3、“游傩”:从清代嘉庆、道光年间至解放前夕,湘北岳阳及湘西石门一带流行过“游傩”

的风习。嘉庆《巴陵县志》载:“今邑中又有傩案,刻木肖像为神甚多。乡村聚众而居者轮年供奉一岁而迁,名曰坐案??岁首有游傩之戏,秋成有钞化之事。”当时流传着“巴陵有四十八洞,洞洞有案,案案有戏的说法。在演出的诸戏之中,《孟姜女》是主要的剧目之一。岳阳的兰田、簧口等地,每年六月初六唱一本《孟姜女》,酬神(兰田酬谢杨泗将军,簧口酬谢似天大帝)。据戏剧工作者研究,这些地方世代承袭演唱的傩愿戏、花鼓戏《孟姜女》,是从澧沅师道戏(傩愿戏)移植过来的。湘西北澧州还傩愿的习俗以及傩戏《孟姜女》,早在清代就影响到湘北的岳州。而湘西北澧州石门县也有“游傩”的习俗,叫做“沿门土地”。旧社会,正月初一到十五间,由演唱者二人,一扮土地公公,一扮土地婆婆,到各村各户去演出,内容多为恭贺新禧之类的赞词、颂词,也有演唱姜女寻夫的。

(二)节令。根据有关古籍记载以及口头流传资料看,在湘西、湘北广大地区,孟姜女故事渗入到当地岁时、节令习俗中,影响是颇为深广的。

1、祈蚕:《孟姜山志》卷三“风俗志”载,正月十五日“谒孟姜祠、祈蚕”。关于祀神祈蚕的习俗《荆楚岁时记》《续齐谐记》等古籍早有记载,可见此风习之古老,长期以来在荆楚沅湘之间流行不衰。不过,所祀的蚕神则因时代、地区的不同而随之有所变异(从紫姑神演变到姜女娘娘)。根据《孟姜山志》(清同治年间编纂)记载每年新春正月,许多妇女络绎不绝地涌向姜女祠,虔诚地祈求姜女娘娘保佑她们蚕茧丰收。祈蚕前后,她们当然津津乐道地传播着孟姜女的传说故事。

2、庆庙,这是湘西黔阳一带行傩的大型活动。黔阳县罗公山上有座闯王庙(“文革”浩劫时期毁掉),是当地乡民为纪念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而建。每年农历二月初二(相传为闯王生日)和十月初二(据说是闯王遇难日)为庆庙日子。届时,乡民们虔诚地前来朝拜,祈求闯王为他们赐福,各路巫师、傩戏艺人、阳戏艺人、傀儡艺人,纷纷赶来献艺。于是,罗公山上,锣鼓铿锵、唢呐高奏,巫歌傩舞,诸戏纷陈,既为祀神、酬神,也是娱人、娱己。在傩戏里面,有一出常演的戏,就是《孟姜女》,演唱得颇为缠绵而富于诗意,很受观众赞赏。 3、中秋:据《孟姜女》记载,明清以来澧州一带,中秋节夜,“击鼓赛神,歌迎神送神之曲。于是秋风萧瑟,砧杵凄清,闾巷皆讴吟孟姜女之事”。其讴唱谣曲有云:“孟姜女,梦魂不到关山难,孟姜女,金支翠旗光有无。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人民大众深深的怀念着曾在家乡故土演出一场悲欢离合的惨剧的孟姜女主人公,并且为她的不幸洒下同情之泪。

4、重九:相传为孟姜女的诞辰,澧州远近人民前来孟姜山姜女庙祭祀祝词有曰:祝秋兰,楚江干,祝秋菊,楚山曲。秋兰秋菊此终古,江山千年载歌舞。说明孟姜女在当地人民群众心灵上是永远磨灭不了的。

5、冬至:清代《直隶澧州志》载:“冬月冬至日,始傩。击鼓铙镯以迎诸神,逐疠疫,舞者歌孟姜故事,享以牲礼,俊其余,乃罢。”可见当时澧州一带,冬至这天盛行巫舞傩戏,扮演孟姜女故事,沿袭成俗。

此外,还有农历二月十五姜女庙求子(湘北),三月三日的祭祀(澧县)、六月六日晒衣、“洗毒”(所谓“洗掉毛虫毒”,湘中宁乡县湘北石门县等均有之),七、八月的酬神(湘南衡阳一带) (三)日常生活。湘西、湘北的一些地方,孟姜女传说故事甚至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1、婚丧寿诞:据调查。湘西沅陵县山区曾经有过结婚仪式上唱《孟姜女》的习惯。丧葬仪式上唱有关孟姜女的谣词鼓(歌)的地方就更多了,湘北的澧县、石门、湘西的黔阳、桃源、湘南瑶山以及湘中一带等地均有之。旧社会,贫苦人家死了人,雇不起道士们做法事,只好请一个巫师打丧鼓(又名“打夜鼓”),从天黑打到次晨、唱丧鼓词。丧鼓词的最后一段,叫做“送歌郎”。据说,“歌郎”就是范三郎(范喜郎)。唱的内容是孟姜女与范三郎池边定情后,范郎被抓去筑长城,孟姜女远道寻夫,哭倒长城。在这里,范三郎成为了替死者“超度”、在冥中寻觅幸福的引幡者和保护人。另外,湖南以往有些地方祝寿、添丁,也要请人唱傩戏《孟姜女下池》,以示庆贺。

2、妇女回娘家:湘北某些地方流行妇女回娘家、妻子走前、丈夫在后的习俗。传说孟姜女哭倒长城后,滴血认出夫骨,就把范三郎的残骨用包袱包好,挂在雨伞把上,背在背后,返回家乡。一路上,孟姜女泪眼汪汪,艰苦跋涉。看见的人们无不感动。从那以后,为了纪念孟姜女,在乡间就形成了这样的习俗:妇女回娘家,女前男后。

此外,湘西、湘北一些地方,修建新屋,甚至猪婆下崽,也要唱戏(酬谢姜女娘娘)。 三、湖南“孟姜女”民间作品概貌

湖南孟姜女故事全省许多地区都有,形式丰富多彩,最有社会价值的则是民间戏曲,以湘西、湘北较为突出;民间说唱和歌谣中,也有一些孟姜女作品。这里,分为故事类、歌谣类、说唱类,分别略述它们的概貌。

(一)故事类。在湖南境内流传的孟姜女传说故事,以传统的为主,也有少数新的作品。 1、传统故事:明清以来,《湖南通志》《直隶澧州志》《安福(今临澧)县志》《澧县县志》《孟姜山志》,以及其它有关府志、县志,分别载述了不少关于孟姜女的传说故事。其中以《直隶澧州志》和《孟姜山志》中记载的最有代表性。

《孟姜山志》卷九“史传部”扼要地记述了明清以来流行于湖南澧州一带这个故事的梗概:“??女姓姜,楚澧人,行一,故曰孟姜。秦始皇筑长城,夫范郎往赴其役,久不归。女制寒衣躬往送之,至则范郎已死??哭城崩,沥血求夫骨归。行至同官山,力竭卒。士人葬其二骸,立祠以祀??”基本上保持了民间创作的原貌,蕴含着对苦役致死及寻夫劳累亡故的孟姜女夫妇的同情,具有一定的人民性。

当然,封建文人、官吏在史籍,方志中载述孟姜女故事,许多时候不可避免地要打上封建统治阶级的烙印,把民间创作的孟姜女形象纂改为宣扬封建礼法,伦理观念的“孝女贞妇”式的“楷模”。《孟姜山志》卷四“女士志”中的《孟姜女列传》,就是如此。兹节录两段,以见一斑:据孟姜故宅碑云,孟姜,秦人。母家澧水之东,宅前有陂泽,岁收鱼千担。古俗三月,

桃花水下,执兰招魂续魄,祓除不祥。姜幼,其父携往观之,至途而返。谓其父曰:“男女溷杂,何观焉?”父曰:“吾姜族得奇女子矣。自是足不出户,邻里罕见之。”这表明孟姜自幼就是一个深知封建礼法,孤傲不群的望族名媛。“??又闻榆林卫即得其骨处,其城屡修屡圯。乾隆间复修,朝廷嘉其节烈,就补筑处为立祠,以识而祀之,自是城不复崩。”封建统治阶级把孟姜作为妇女中节烈表率 树立之,孟姜的阴魂也就安然了。“自是城不复崩”,可谓“一语泄漏天机”。显然,这里的孟姜女与民间创作中的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孟姜女已经面目全非。

湖南孟姜女故事除少量的见之于典籍外,更多的则是在广大群众口头流传,世代相承。解放后,采录整理出来不少。其中颇有代表性的,如《嘉山的孟姜女》(程稼记录)《澧县的孟姜女》《澧县孟姜女的来历》(杜平搜集整理)《孟姜垸》《孟姜竹》(李志民整理)《华容县的孟姜女》(张少雄搜集整理)等。这些民间故事中的孟姜女突出的特点是对封建统治有着强烈的反抗斗争精神。它不但表现在对秦始皇逼婚的机敏而无畏的斗争上面,而且与范郎缔结良缘也非常巧妙、大胆。有的故事(如《嘉山的孟姜女》)甚至说他们是在劳动中认识并产生感情而恋爱结婚的。劳动群众把他们心爱的故事主人公涂上较为浓厚的理想化的色彩,并且劳动人民化了(故事里说范喜郎是个牧童,孟姜女到河边洗衣服,相遇在一起,由相互淘气到对唱山歌以致产生爱情)。传统民间故事流传到新社会,增添了新的生活内容和新的时代精神,同时,地方(或民族)色彩更浓郁浓厚了,这是不难理解的。

2、新民间传说。三四十年代,湖南澧县姜孟女山一带产生过两个孟姜女的新传说。一个是1944年(民国三十三)年,日本鬼子轰炸湘北,在澧县新洲镇附件丢了二十多颗炸弹,却没炸倒一间屋,也没炸死一个人,简直是奇迹。当晚,姜女娘娘托梦给新洲人说:“日本人丢炸弹时,我用衣袖遮过了,保护了你们,我的衣袖被烧焦了。”第二天一早,人们都不约而同地到庙里志看,姜女娘娘的衣袖上果然有一大片烧糊的地方,另一个新传说讲述,国民党34军和35军内讧,在新洲附近打仗。当时,35军驻新洲镇,34军扎在孟姜山上。军队一进庙,当官的就头痛,肚子痛,直吐白沫。他们放炮攻打新洲镇,连发十多颗炮弹却没响一声。正当纳闷时,有个士兵偶尔回头一看,发现姜女娘娘的“隐身”(偶像所在)活了,满脸流汗,她突然对这个士兵说:“要是你们炸死一个老百姓,我就叫你们一个也下不了(孟姜)山。”说完,就隐去了。当官的暴跳如雷,下令烧掉姜女庙。但火总是点不然,没烧成。两个新传说的讲述人易善荣(71岁),涂可福(63岁)等,都是新洲镇附近的农民。他们讲述的并不是毫无根据的。较长时期以来,湘西、湘北好些地方的人民大众,一直把孟姜女当作他们的保护神。这两个新作品也是如此,姜女成为他们生活中遭受劫难时逢凶化吉的庇护者,充满着人民的善良愿望和艺术上的浪漫主义色彩。据说,“四人帮”浩劫时,打砸抢的“造反”头头去孟姜女庙破“四旧”时,也产生过类似的传说故事,可惜只传播于口头,未能及时记录下来,以致自生自灭了。

(二)歌谣类。湖南不少地区的山歌小调、仪式歌、生活歌中有一些讴唱孟姜女的内容。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c7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