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古诗多样学

更新时间:2024-01-19 04:4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魅力古诗多样学

洛阳市实验小学 杨林艳

魅力古诗多样学

洛阳市实验小学 杨林艳

古诗,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无论是形式,声韵还是意境,都具有其他体裁的文学作品无可比拟的美感。小学语文教材中精选了40余首文质兼美的古诗,这些诗篇意境深远,音韵优美,对于增进儿童知识、发展儿童语言、陶冶儿童情操,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对于小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现有的古诗教学大多采用“知道诗人,解释诗题——抓重点词,明白诗意——展开想象,领会诗情”的三步走模式,这有利于学生“举一反三”。但窃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如何让古诗所特有的艺术魅力在孩子心里生根发芽,更是我们要上下求索的。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指出: “ 学生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他们对学习的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 ”。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驱使学生去学习的强大内部动力,浓厚的学习兴趣会使学生感到学习有极大的吸引力,能带动学生主动愉快地去努力求知,乐而不倦地勤奋钻研。教学中,我尝试运用多种方法激趣导学。

一.音乐法

音乐是开启人们感情闸门的钥匙。古诗中有不少本身就是广为流传的千古绝唱,诗与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必然联系。在教学中把复杂多变的情感与悦耳动听的音律沟通起来,尽可能地将古诗中的“情”

化为可作用听觉的青律,有利于学生披文入境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妙。如教学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厂陵》,这是首送别诗,诗人与故人的离情别绪,完全寓于天水一色的景色之中。在教学中我选用了与所教古诗的诗意相协调的古筝乐曲《送别》,那舒缓。轻悠的旋律拔动了学生的心弦,唤起了学生丰富的想象,使他们如闻其声,如见其物,如临其境。那深情的乐曲很自然地将学生带入一千多年前的长江之滨,黄鹤楼下,他们仿佛看到一代诗仙李白与老友握手话别后,一直伫立江边,虽然船帆的影子已消失在天水之间。

二.故事法

故事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之一。在古诗的教学过程中,运用故事调动和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效果颇佳。例如,《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故事做为开头:老师给小朋友们讲一个故事,好吗?(学生顿时眼睛发光,精神饱满)有一个蓬着头发的小男孩,拿着钓鱼竿来到了小河边,他想学习钓鱼。他侧着身子坐在一块长满青苔的石头上,可是他的个子实在是太小了,四周的草儿都快把他都盖住了。他可不管这么多,眼睛盯着鱼竿一动也不动的,他多认真啊!这时,有一个过路的人经过这里,看见了他,想去问个路。这小男孩连忙摆摆手,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略作停顿,让学生参与故事的创作,适时给以鼓励)同学们真聪明啊,他是怕鱼逃走才不理他的。这小男孩可爱吗?(学生再次参与讨论,使小男孩的形象在小朋友头脑中鲜活起来。)这一极富意趣的情境被唐朝的一个诗人胡令能看见了,就用诗的形式把它写了下来,题目是《小儿垂

钓》…… 这时,学生已经进入了非常积极的状态,后面的教学就会显得非常的轻松。

三.课件法

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如果教师能将抽象、凝炼的语言与具体的形象实物联系起来,将古诗中的“形象”化为可作用于视觉的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那么教学往往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多媒体集图片,文字,声音,动画于一体,在渲染气愤,创设环境,再现情景等方面具有传统媒体不可替代的优势,它的内容都源于学生们的亲身经历和平时的耳闻目睹,或展现优美的画面,或展现感人的瞬间,或展现活动的过程,这样极易唤醒学生的情感,打开记忆的阀门,产生不吐不快的表达需要。如《鹅》这首诗,包含了丰富的信息,有鹅的色彩、形象、动作等等。由于课堂条件有限,如此丰富的信息仅凭口头讲解是不易表达完整透彻的,故此根据诗意我制作了课件。画面上:亭台楼激,杨柳依依,岸边一位老翁翁嘻嘻地持着胡须,一个儿童正在不断地向湖里那群“嘎嘎”欢叫的大白鹅抛散谷粒。图中白鹅的颈部、红掌部均可活动。教学时诗画对照,相映成趣,为学生想象活动提供了丰富、鲜明的表象信息,学生很轻松地踏入了诗的意境之中。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结合画面说说、生动活泼、天真可爱的白鹅形象,学生就不难表达了:那长着一身洁白的羽毛,有看两只红红的脚掌的鹅,在清澈浅绿的湖水中悠闲自在地拔掌前行,欢快的引颈高歌。此时水波荡漾,荷叶轻摇,荷花飘香…… 这意境是多美啊!

四.表演法

表演意在鼓励学生体悟诗句的言外之意,进行联想、补充和创造,鼓励学生创新。它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这心理过

程的作用,还原再现诗中描绘的场景,使学生进入诗境,解决了时空跨越度大这一难题。在教学《送孟浩然之广陵》时,组织指导学生演一演李白是怎样送别老朋友的。一位学生在久久注视“天边”之后,忽然用袖拂面,并作举杯喝酒状,还以指代笔在空中“画”了起来。问他在干什么?他解释说李白送别老朋友时,想起这一别后不知何时方能相见,心中自然伤感,会忍不住流下眼泪,所以用袖子擦眼泪。又因为李白是个豪放的诗人,心中有感,自然马上要喝酒写诗了。这样的表演不是好看,而是让学生对诗句进行深入地阅读,展开了联想,继而进行了有创意的表演,真正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另外,我还尝试运用了手指游戏法 .网络教学法.想象法 .品词法等多种方法,富予了古诗形象感和情趣性。培根说:“读诗使人灵秀。”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我们的学生一定能吸取古诗营养,探索古诗真谛,充实起来,“灵秀”起来。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bx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