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素养
更新时间:2024-02-17 19:32:02 阅读量: 经典范文大全 文档下载
篇一: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复习资料
媒介素养的意义
四个理由提醒我们必须正视传播媒介的相关问题
一、传播媒介及活动深入社会各角落,每个人,每天都要耗费时间、精力、金钱来使用媒介及消费媒介所负载的讯息。
二、媒介本身只是一个空容器,需要人去填充内容。传播内容无可避免携带着制作者的意识形态。
三、媒介内容产业快速壮大,经营管理究竟是采用商业模式还是公共服务模式,都会影响媒介的内容及其与服务对象的关系。
四、大众传播媒介报道公共事务,监督政府作为,是民主社会在行政、立法、司法之外的第四权。
美国“亚斯平协会”界定“媒介素养”为:
以多种形式去近用、分析、评估、制作媒体的能力。
美国一个民间团体“媒介素养中心”的定义,目前广被引用:
“媒介素养是二十一世纪的教育之路。它提供了一个框架,用来近用、分析、评估、创制讯息,不拘媒介形式? ?从印刷到影视到电脑网络。民众的媒介素养基础,在于了解媒介的社会角色,并拥有民主社会公民所需要的质疑和自我表达的基本能力。”
批判思考和不间断的质疑是媒介素养者必须的修炼。
核心概念与核心问题
第一个核心概念
所有的媒介讯息,都是经过建构产生的。
? 第一个核心问题
? 谁制作了这则讯息?
? 这个问题包括了一些小问题,如,作者是谁?有多少人制作这则
讯息?他们的职务名称是什么?这则讯息属于那一类“文本”?类似的其它文本有什么异同之处?制作时使用了什么技术?包括了哪些成分?遗漏了什么没有?
第二个核心概念
媒介讯息的建构,都会使用一套自成规则的制作语言
? 第二个核心问题
? 讯息里曾使用了什么制作技术来吸引你注意?
?可以继续往下问的小问题,包括你注意到讯息有哪些颜色、形状、
声音、动作、符号?摄影机的位置及摄影视角?音乐、文字、叙事、对话、音效如何?故事如何铺陈?使用了什么感性诉求和说服手法?是什么使讯息看起来像“真的”一样?
第三个核心概念
同一则媒介讯息,个人的体验因人而异
? 第三个核心问题
? 其他人对同一讯息的理解,为何与我不同?
? 相关的小问题还有:此一文本在多大程度上符合你的个人生活经
验?体验这项媒介文本之后,你对自己有什么认识?你从别人的观看反应和经验认识了什么?可能有多少个其他不同的诠释?其他观点跟你的观点一
样站得住脚吗?等等
第四个核心概念
媒介包藏着价值和观点。
? 第四个核心问题
? 此讯息再现(represent)了或省略了什么生活形态、价值、观点? ?可以继续追问的问题有:讯息传达了什么政治或经济价值观
念?对个人的社会关系有何判断或陈述?讯息的脉络或世界观为何?如何描写人?呈现了哪些行为后果?什么人或什么事不在其中?
第五个核心概念
大多数的讯息是用来博取利润或权力的。
? 第五个核心问题
? 为什么这则讯息会被送出门?
? 进一步可以继续追问的问题包括:是谁控制了讯息的制作和传
送?讯息在贩售什么?谁得利,谁付费?讯息制作、呈现、传送,是否受到金钱和政治考量的影响?
媒介与真实
?“媒介真实”与“现实”的差异产生
? 首先:新闻是被选择出来的(具有新闻价值的)
? 其次:新闻是被“制作”或“重组”出来的。这其实就是一种讯息产制
的过程。而制作的过程,充满了人为的因素。
? 第三:阅听人对新闻的解读可以是主观的
? 受到人的自主意识、个别的喜好、个人的价值观或独特的经验背景影响。
每个人可以有自己看新闻的看法,谁也没有办法强迫所有人只用单一的角度去看同一则新闻。
? 身处于传播媒介发达的现代社会,我们经常穿梭在三种不同的真实情境
之间。
? 第一种:社会真实(social reality),即事件本身的真相。
? 第二种真实是媒介真实(media reality),指媒体所呈现的事件情境。 ? 第三种真实是主观真实(subjective reality),即个人对于事件的主观
认知。
? 框架一方面提供人们或媒体机构对社会上的人、事、物主观的思考架构,
是了解外在客观世界的基础。另一方面,框架却也是刻板印象或意识形态等“偏见”的主要来源。
? 框架源于人们最根本的价值观或信仰,因此我们可以把它视作传播行为
的核心。
? 读者从理论与实例的探讨中,理解媒介与社会真实之间,必然存在某此
差异。
? 我们生活在一个文化多元的社会,也就是多种框架并存的社会,各个媒
体机构也必然有其组织之框架。
? 读者在依赖媒体提供讯息的同时,仍要保留些思辨的空间,接纳同一社
会真实有多样再现的可能性。
根据媒介生态学的观点:媒介是一种环境。
? 媒介生态学重要人物之一波兹曼曾这样定义媒介生态学:
? 媒介生态学研究传播媒介如何影响人的感知、理解、情感和价值;以及
我们与媒介的互动如何促进或阻碍我们生存的机会。生态学这个字眼隐含对种种环境的研究:这些环境的结构、内容和对人的影响。究竟而言,一个环境是一个复杂的讯息系统,在人身上强加特定的思考、情感和行为方式: ? 环境构造我们能够看和说的是什么,从而也构造我们所能行为的内容。 ? 环境分派角色给我们,并强调我们必须扮演的方式。
? 环境指定容许和不容许我们去做的事物。有时候,例如在法庭、教室、办公
场所,这些指定内容是明确且正式的。
这个定义清楚指出一件事:媒介会塑造我们的感知、情感和价值观。
? 首先,媒介生态学将一种(或任何)环境视为结构。结构的独特性在于管制
内部行为的外部规律或规则。
? 其次,根据媒介生态学, 任何一种(社会)环境就是一个复杂的人际互动传通
系统,其内在的符号结构能够并确实从总体上定义或决定的不仅仅是信息的产生,还有该环境中人们的行为。
? 从部落的社会和生活形态的描述,我们可以归纳出口语媒介的几项特性: ? 1、口语的传播有空间限制,这源自人类的生理局限。
? 2、声音的时间物质是“瞬间即逝”,说过的话立刻消散于空中,在录音
技术出现之前,人们无法捕捉声音。
? 3、既然声音有立即消逝的特性,便逼得人类要尽量记住说过的话。 ? 4、口语的场合是互动和参与的,人们聚在一起聆听或参与对话。 ? 5、口语媒介不单只是嘴巴和声音,它还有高度的躯体配合。
? 口语媒介的这些特征都和听觉、触觉及情绪息息相关,麦克卢汉称口语媒介
所塑造的是一个协调各种感官的“音响空间”。
网络
? 网络便完全取消了虚实的界限!也让传统媒介所依赖的准则实行起来更
加困难。
? 电脑演变成多媒介并透过电话线连结成网络,这是作为媒介表现形式,
但是网络吸引人的最关键的还在于它的互动性(interactivity),这点和电视完全不同。
? 网络是双向互动且是即时的,和口语一样。
? 人们被网络吸引的原因还在它提供了一个摆脱现实局限的空间:一个虚
假空间。
? 所谓虚假,指的是网络的内容是一个纯粹数位资料构成的世界,缺乏物
质性,人们在网络中可以摆脱肉身的局限,变换不同的身分,塑造不同于现实世界的自己。
? 但是,在网络中,和我们互动的另一个人,只是他或她宣称的样子,我
们无法像面对面互动那样立即证实真假,这是网络“匿名性”的根源。 ? “网络中身分无法确定”是网络技术的一部分。
? 另一项网络技术也强化了匿名特性,那就是网络的去中心化特性。在网
络架构中,每一个节点都是制造和传播信息的中心,这一项特性也对电视和
报纸这些大众传播造成冲击。而且,这个多中心的分散传播方式是跨越国界的。
? 互动性、匿名性和无中心性结合成网络这项新媒介的特色,既吸引人又
充满危险。
? 现在,人们几乎可以从网络中获得生活所需一切资讯,但也陷阱重重,
稍不小心就会受到伤害。
? 也许,面对蓬勃发展的网络,当务之急不是乐观地描绘前景或消极地管
制,而是确确实实地探讨网络心理学。
刻板印象:简单来说,就是人们对于社会中某一群体的人,他们的行为和特质有一套固定的看法。这种看法未必是正面或负面的,但是因为已经形成一种固定的印象,所以很难改变。
刻板印象的影响
尽管有此人认为刻板印象未必一定是负面的观感或评价,但是这种看法却往往造成了整体社会某些负面的现象,其中比较重要的影响包括偏见、歧视以及种族中心主义。
偏见
偏见:是人们对某一个团体的评价,或是主要以一个人所属的团体身分为基础,而对此人做的评价。
换句话说,就是不经过客观评介地喜欢或是讨厌一群具有某些特征的人,不管这些特征是真实的或想像的社会特征,像是种族、宗教、民族、职业等。
歧视
偏见还只是一种心理的态度,歧视就已经到了实际行为的程度了。
种族中心主义
当不同的种族或是民族团体接触时,他们通常会认为自己的生活方式(包括他们的行为、信仰、价值观、规范等)是唯一正当的,并且以自己的这种标准来判断别人的生活方式,这种过程称之为“种族中心主义”。
媒体对特定族群的呈现,当然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刻板印象,重要的不是刻板印象究竟对不对,而是只用刻板印象就让我们将特定的标签贴在某些人身上,会不会过于草率?会不会忽略了个体的差异?更值得注意的是,去替他族群贴标签,这个动作本身就已经隐含了某种霸权的意味。我们的媒体,常常强化了这种权力结构的不平等,作为一个阅听人,不能不注意这个意涵。
所谓的框架(frame),简单来说,就是一套人类处理资讯、组织事件的心理原则和主观过程。
人们接触到外在世界的万事万物,都需要一套脑海中的架构图,去把各色各样的事件组织起来,分门别类,才能够去辨识以及形成有系统的知识事件。
有了这样的基础之后,我们才能用来了解事件、指认我们所接触到的事物,并且决定该如何处理接触到的资讯。
也就是说,要能将外在事物变成我们可以辨识的东西,必须透过符号的转换,才能成为我们内在的心理能够产生关联的主观认知,这个转换的过程,需要的心理基础就是我“框架”。
框架是人们将外在的社会真实转换为主观思想的重要凭据,框架让我们时时刻刻面对外在世界时,能够架构出对这个世界的认识。
或者我们应该说,没有框架,世界对我们而言只是一堆混乱而没有意义的符号。
过去传播的研究显示,虽然我们常常认为我们就处于真实的世界中,但其实社会中有不同的真实:客观真实符号真实主观真实
客观真实所指的是不需要经过我们认定,客观存在的真实
符号真实则是表达客观真实的任何具体形式,像艺术、文学、新闻报道等,这样我们才能接触和了解到客观真实
主观真实就是个人透过客观真实和符号真实,形成自己心中对于世界的认知。
值得注意的是,这三个真实并不必然是相同的。
从客观真实转换成符号真实,再从符号真实转换到主观真实,不同真实之间经过转换和再转换的过程,过程中包含了“选择”、“重组”的步骤,形成了“再现”。
选择和重组的人,也就是把关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框架,他们面对一个客观真实时,会用自己的框架去选择一部分素材,再用自己的框架重组这些素材,形成了符号真实。
只要用自己的框架去“框”社会事件,必然会涉及自己的主观认知,所以往往会形成“偏见”。
每个人框架的形成,与所处的环境有密切关系。我们每个人的框架,都是从小到大慢慢学习而成的,当然会因人而异。
就整个社会而言,社会真实是客观真实社会、媒介所建构的符号社会,以及阅听人个人的主观真实“共同建构”而成的。
同时,社会价值其实是会变动的,因为社会中对某一事物各种不同的框架一直在互相流动、彼此竞争,每一种观念的框架,都努力透过再现的过程,试图让人们去接受他们所认定的框架。
用框架理论来检视媒体工作者的工作过程,就不难理解他们为什么会去复制刻板印象,因为这样最简便,也最符合他们过去的想像以及既有的框架。
媒体在刻板印象的形成中扮演的角色,就是强化刻板印象的既有框架,让大家的刻板印象更为稳固,因此,会不断地重复差异,让这些类目标签化。
一、媒体及媒体工作者的素养
1、报道时,检视一下自我的新闻框架,有没有因为某些框架,有没有刻板印象,而产生”想当然“。这样的思维稍保留一下,不要太快地下定论,而是直接去面对新闻事件的本身,探究事件真正的始末和来龙去脉,是消除刻板印象的第一步。
2、媒体工作者应该对所报道的对象,进行更深入的了解,避免直接用刻板印象去揣测,妄下定论。即使来自第一手资讯,也要有辨识其真伪的能力。
二、阅听人的素养
1、要对媒体对新闻事件当事人的报道,抱持一种比较审慎的态度,尤其是涉及当事人的族群或社会团体身份时,更要仔细地评估:这样的报道会不会太武断?
2、我们应该加强多元文化的教育。
3、最根本的办法是让我们抛下媒体,不要依赖媒体的再现来认识不同的事件,而是尽可能直接去接触。
一、社会的瞭望哨——监测环境
篇二:【媒介素养】期末论文
“微博时代”手机网民媒介素养的构建
摘要:2012年7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增长速度更加趋于平稳;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88亿,手机首次超越台式电脑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中国网民互联网接入的方式呈现出全新格局。用户使用手机终端在线看视频的习惯正在逐步养成,而微博成为使用率最大的手机应用。
微博的迅速崛起,使每一个手机网民都兼具传者和受者的双重身份。因此,手机网民媒介素养的建构对维护公民与媒介、社会的协调发展,探求网络舆论空间健康发展的路径,以及营造良好网络生态环境的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媒介素养 网络传播 手机网民 微博
一、“微博时代”手机网民的特性
“微博时代”,手机网民对信息的需求日益呈现多样化和个性化、而手机终端技术的不断发展则促进了信息的实时化、控制的互动化和内容的私密化。
1、手机媒体的高度定向性,决定了手机网民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
截至2012年6月底,微博在手机网民中的使用率提升5.3个百分点至43.8%,目前使用微博的手机网民基本定位于受教育程度较高、经济条件较好、喜好紧跟科技潮流与时尚潮流的商务人士、成功人士、白领及部分在校大学生等消费人群,而这类人群思维活跃、视野开阔、主观意志较强,对微博内容具有明确的个人意向,而微博中无所不包的内容分享满足了手机网民多样性的个性化诉求。
2、信息要求实时化
微博快速的更新速度要求手机终端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将个性化订阅的内容发送到用户手中,并具有100%的有效到达率,保证较高的时效性,大部分的手机网民使用微博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微博传递信息的具有较高的时效性而且可以随时发布更新自己的状态,与他人互动。
3、手机网民有控制交互的强烈意愿
手机是一种随身携带的“口袋”终端,具有屏幕小、待机时间有限等特点。
人们使用手机往往是在移动的公交车上或工作、学习的间隙,而微博能随时上传发表自己的观点,能随时了解其他用户的反馈,满足了手机网民与他人互动交流的意愿。
二、网络环境与手机网民素养的问题
以“微博”为代表的的自媒体时代是媒介融合发展的新阶段:由所有人面向所有人进行的传播,“人人皆记者”、“人人皆媒体”。自媒体改变了长期以来的新闻传播由传者到受者、由点到面的“广播”模式,代之以传者与受众改变角色、由点到点的“互播”模式,其核心是基于普通民众对信息的自主提供与分享。
手机客户端的发展与微博的推广是紧密相关的。伴随着微博的快速发展,“网民”一词逐渐引起关注,微博上一次次地曝光重大新闻,网民无疑扮演了重要角色。
1、把关:微博时代到来,“把关人”大众化
“新的媒介技术使个人拥有了把个性化的体验向广大公众传播的力量,在其不断以各种形式向社会渗透的过程中,私人空间变成了公共性的,而部分公共空间又被私人化了”。①(①胡泳.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59)无论是机构媒介组织的一些从业人员在微博的私人空间里延续公共空间未尽的话题,还是一些普通手机网民利用微博里散布的信息通过记者编辑之手在公共空间迅速放大演变为新闻事件,都说明了对于手机网民媒介素养的建构刻不容缓。
当前,智能手机功能越来越强大,移动上网应用出现创新热潮,手机价格不断走低,对于庞大的流动人口和农村人口来说,使用手机接入互联网是更为廉价和便捷的方式。这些因素都降低了移动智能终端的使用门槛,从而促成了普通手机用户向手机上网用户的转化。不断前进着的即时微博给网络媒介带来巨大冲击的同时,也使“把关人”的角色大众化,这种变化的出现使得信息把关和事实审核难以保证。
2.传播:手机网民盲目跟风,导致网络舆论暴力事件
“媒介素养就是关于媒介如何对社会产生功能的知识体系,其侧重点是信息如何传输。”②(②徐瑾.2006上海高校媒介素养调查报告[R].上海: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6。)由于微博用户的快速增长,每天海量的信息势不可挡地向手机网民涌来,然而网络信息的大爆炸对并不是对手机网民最大考验,如何在这目不暇视、耳不暇听的信息世界中明辨真伪、区分良莠才是真正的挑战。近年来,在政府层面的强力打压之下,网络色情和暴力的生存空间迅速萎缩。相对而言,网络谣言更具隐蔽性,甚至披着伪善的外衣。
特别是近年来一些“网络水军”开始频繁地利用微博上传发布大量虚假信息,对个人、社会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引起各界高度关注。在这个过程中,手机网民媒介素养的问题突出的显现出来,一部分媒介素养水平较低的手机用户往往对于微博信息的转发和评论不加思考和分析,甚至加入谣言进一步传播的队伍中去,导致网络舆论暴力事件的发生。【例子】
3、互动:手机网民互动随机性强,缺乏有效的舆论引导
手机网民使用微博不仅仅是为了获取信息,更主要的是通过获取信息而发布信息。手机用户可以借助微博的交互性传播制造舆论,影响网络媒体的职业把关行为,从而间接地行使把关职能。
“传播者通过反馈信息调整、修改、补充下一次传播的内容、方式、渠道、时间和形式,以加强针对性,使传播内容更易为受众所接受,从而收到更好的传播效果。”③(③袁世全,丁乐飞,郝维奇等《公共关系大辞典》 [M],西安:中国知识出版社,1992-2:214)手机用户可以通过对某些内容进行删改和评论对信息进行“二次传播”,手机网民的意见经过互动形成“滚雪球”效应,缺乏正确有效的舆论引导机制,以成为微博热点话题的“杜甫很忙”事件为例,以往专业传媒设置大众议题的时代已经逐渐远去,手机用户正在利用微博来表达自己的观点,选择自己觉得有价值的事件进行讨论。
手机网民在微博互动中的表现往往折射出其自身媒介素养水平的高低。作为“个体把关人”,手机网民的转发、评论通常具有随意性和攻击性,他们可能仅图一时之快,对异己之见口诛笔伐,或者仅仅为了娱乐而转发,缺乏规范性、组织性和理性思维,这更说明了对于手机网民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意义。
三、手机网民媒介素养的建构
微博时代,传统的大众传播模式、观念和规范发生了重大变化,职业“把关人”的信息特权遭遇挑战,普通公众的非职业把关迅速崛起。这种多元把关的现象势必将在很长时期内存在,并且有强化的可能。除了政府制度层面规范建设、网络供应商的技术约束外,推进媒介素养教育工程,增强媒体人的职业道德水平,特别是提高公众的媒介素养,增强对信息的批判性解读能力,对构建绿色健康的网络生态环境至关重要。
( 一) 职业“把关人”的地位依旧不可替代
丹尼斯·麦奎尔( Denis McQuail) 指出: “关于供过于求( 信息‘过剩’和信息超载) ,还有一个看似矛盾的后果,即受众对把关服务的需求增加了。”[5]与普通网民相比,职业“把关人”经过专门训练,掌握专业的新闻传播知识,具备信息高效搜索和传播能力,遵守统一的行业服务规范和职业操守,其把关效率和质量都是普通网民无法企及的。因此,在网络时代,他们依旧是“把关人”群体的重要成员,是构建网络生态平衡的重要力量。
增强职业“把关人”的媒介素养,主要是增强他们的职业道德素质,强化“把关人”的社会职责。在网络信息自由流通的情况下,一改传统以“堵”为主的把关行为,尽快完成从“控制者”向“引导者”、从“把关人”向“清道夫”、从“把关人”向“意见领袖”的角色的嬗变。当普通公众在纷扰复杂的信息世界中难辨真伪、手足无措之时,职业“把关人”要以其深厚的专业底蕴和公信力,引导大家选择规范信息,抵制不良内容的传播,为大众网络用户提供一种价值是非判断的参考标准,以促进网络传播的有序发展。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培养公众批判性思维,重塑“意见领袖”的权威形象。
(二) 非职业“把关人”的作用日益凸显
在网络传播环境中,传统“把关人”的能力受到很大程度的削弱。网络受众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已经不是信息匮乏的问题,而是对信息的有效选择、理性认知和正确传播。网络传播的把关角色正由传统的“组织行为”向“个人行为”侧重,由“他人把关”向“自我把关”转变。“自我把关”是信息选择权、解读权、编辑权和传播权向受众倾斜后,网络传播主体利用其主观能动性对传播活动的自主选择和再创造,这种把关必须是建立在良好的网络媒介认知和网络生态环境基础之上,是信息把关机制由组织向个人转化的必然结果。
在这场网络革命中,公民“自我把关”除了强调道德修养之外,重点是增强自身媒介素养,即对信息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地反映
能力”。[6]([6]张开. 媒介素养概论[M]. 北京: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94.)一方面,要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建设,提高政治觉悟和欣赏品位,拒绝不良信息的侵蚀。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网络提供的便利,扩大有用信息特别是知识性信息的接触范围,不断学习、积累,传播普及科学知识,充分借助这一现代科技促进个人、社会全面健康发展。要在学校、家庭、社会等多个层面开展媒介素养教育。通过开展媒介流行文化的解读与超越、日常新闻事件的剖析与批判、网络文本的解构与再创造等各类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使网民了解网络传播特征,提高运用网络知识的兴趣,塑造网民追求真善美的品格,培养其批判性解读信息的能力,掌握有关网络生活的知识和社会认知技能,促进网民自律意识和自律行为的形成”。[7]([7]陈晓云. 韩国网络治理现状及启示[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 6) : 23 - 28.)全面提升公民媒介素养不但能够彰显社会文明的进步,同时关乎媒介公信力发展,并且为人类意识的观照提供语境。
网络技术的普及,宣告传统全知型、全能型“把关人”时代的终结和“全民把关”新世纪的到来。在这场颠覆和超越进程中,需要更多的“把关人”来维护网络安全、网络公德以及网络秩序。除了国家有关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网络服务商要加强行业自律之外,职业“把关人”要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和专业水平,变监督为主向引导和监督并重转变,为公众提供更优质的把关服务。更关键的是,普通网民要树立“自我把关”的意识,不断提高媒介素养,真正体现网络传播者的把关作用,净化网络生态环境。这既是网络时代赋予普通公众的一项权利,亦是一项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价能力、创造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则是指导网民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具有正确选择、准确理解、合理评价的能力并能成为有创新性的传播者的教育。具体内容分为以下三方面:
(一)培养网民对媒介的认知能力
媒介素养是一种对各种信息进行获取、分析、评价和传播的能力。在现代社会中,媒介几乎可以说是人们社会生活中的第一信息来源,获取信息成为人们行动的基础,几乎没有人在生活中不依赖于媒介所提供的信息,作为信息主要来源的媒介也因此体现出其重要性。
不过,在当今这样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方式去解读这些信息,那么,这些信息对人们不但没有帮助,有时甚至会有害,2006年的“网络暴民”现象便是生动的例子。因而对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价,事实上构成了媒介认知能力的核心。
(二)培养网民对媒介及信息的理性批判能力
对媒介及信息的批判性意味着我们要分清正确的和错误的或有用和无用的媒介行为和信息。网民对媒介及信息的批判意识,主要体现在网民对媒介的意识形态及传播内容的批评,这种批评是公众从媒介的基本知识和认识其意识形态功能入手,从而建构公众的批判意识和觉悟。
在“网络暴民”事件中,最初的网民都是从维护公众利益及现有的规范秩序出发对当事人进行谴责、批判,但由于网络中并没建立起严谨的道德风范,更多的却是无所顾忌和玩世不恭的处世态度,如在“虐猫”和“范跑跑”事件中网民将对当事人道德上的谴责化为诅咒、谩骂的语言暴力。
因此,培养网民对媒介及信息的理性批判不仅是网络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民主社会的重要特征。尤其是伴随着电子传播时代的技术升级,媒介文化也在不断变革,这两者的平行发展意义显得尤为重要。
(三)培养网民运用媒介以实现自身发展的能力
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人的发展。信息时代,网民素质的全面提高,包括网民的个性化程度的提高,以及其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的协调发展,乃至人格与创造力的全面发展
当今社会,媒介素养教育正是为达到这一目标的最好实践方式之一。在了解的基础上正确使用媒介,把媒介素养落实到个体观看行为和使用行为上,不断提高自己对信息的认知水平、语言能力和社会经验,把媒介素养与其他素养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四、网民媒介素养教育的路径
国内较早关注媒介素养教育的学者卜卫教授把媒介素养教育归纳为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媒体宣传三种基本的途径。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国内外学者和媒介素养教育实践者的相关论述,笔者认为,我国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应就不同的人群采取多种方法、多种途径,简述为以下两点:
(一)媒介素养教育成为学生的基本课程
网民媒介素养教育是~个社会化的全过程。对于在校学生,要指导和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媒介的性质、学会利用和使用媒介获取信息并正确看待所接触到的各种各样的媒介内容。这种思想是与当今世界上所提倡的通识教育与全人教育的理念相一致的。通过学校教育系统地普及、提高学生对媒介的知识和认识,是对这一群体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最有效的途径。
对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关键是要注意方式和方法,我国台湾地区在这方面已经走在大陆的前面。不同层次的学生特点不同,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重点和方式也应有所区别。比如小学生,关键要让他们知道,媒介所呈现的世界和真实的世界是有差别的,从媒介中所接触到的现象和看法只不过是很多现象和可能的观点中的一部分而已,学会用自己的生活感受来欣赏、理解所看到的内容。对于大学生已经具有较强的比较、批判能力,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帮助他们如何解读媒介内容,培养批判意识和审美能力,并懂得如何利用媒介满足自己在学习、生活、工作中的多方面需要。
理论上,每一位网民都需要接受学校教育,所以,通过这样的媒介素养教育应该能让他们对媒介有基本的认识。所以,通过学校教育体系来进行媒介素养教育,从长远看是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
(二)采用多种教育形式提升网民素养水平
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普及,主动式媒介消费将变得越来越重要。网民离开学校终身学习的主要方式将是利用公共信息平台进行自学和相互学习,社会上各种各样的学习社区、特别是虚拟学习社区将成为人们学习的主要场所。
因此,通过包括媒体在内的各种公共信息平台向公众普及和推广媒介知识、提供相互交流的平台将是公众提高媒体素养的主要途径。随着社会化、民主化程度的提高,一些独立于政府和商,“业利益的第三方力量将组织和推动媒介素养教育并提供相关的资源和指导,而政府和部分媒体也将可能以其独特的方式参与到社会整体的媒介素养培养体系中来。
在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今天,面对全球化和商业化,浪潮席卷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特别是面对蕴含着各种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信息和媒介内容的大量涌入,由“网络暴民”现象生发的网民媒介素养教育的问题已经变得紧迫而严峻。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要维护网民与媒介、社会的和谐发展,媒介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篇三:媒介素养课的感想
当代人不可或缺的媒介素养
XXX级专业X班
学号;
姓名;
当代人不可或缺的媒介素养
在当下经济文化各个方面迅速的时代,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当代人要努力跟紧时代的脚步,不落后于时代浪潮之后,当然,在二十一世纪的各种媒介迅速发展的时候,对于个人媒介素养的培养也是不可或缺的。
媒介素养就是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能力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辩的反应能力。媒介素养是传统素养(听、说、读、写)能力的延伸,它包括人们对各种信息的解读能力,除了现在的拥有的听、说、读、写能力之外,还应具备批判性的观看、收听和解读影视、广播、网络、报纸、书刊、和广告的能力,还有大众媒介信息的制作能力。
媒介素养的概念属地地道道的舶来品,据学者鲁宾分析,主要有三个层面,即能力模式、知识模式和理解模式。就能力模式而言,指公民所具有的获取、分析、评价和传输各种形式信息的能力,侧重的是对于信息的认知过程。知识模式观点认为,媒介素养就是关于媒介如何对社会产生功能的知识体系,其侧重点是信息如何传输。而理解模式的观点声称,所谓媒介素养就是理解媒介信息在制造、生产和传递过程中受到来自文化、经济、政治和技术诸力量的强制作用,侧重的是对于信息的判断和理解能力。
媒介素养主要包括受众利用媒介资源动机、使用媒介资源的方式方法与态度、利用媒介资源的有效程度以及对传媒的批判能力等。
传统媒介主要包含印刷媒介:报纸,书籍,杂志等;电子媒介:电影,广播,电视等。而相对于传统媒介,新媒介的便应运而生,当下使用范围很广的互联网络及手机等便是其队中的主力成员。
我认为当代人不可或缺的媒介素养不仅要包括报纸,杂志,书籍,电视等传统媒介,也要包括互联网络,手机等新媒介。此外,新媒介和传统媒介还可以实现全方位互动,手机、网络、报刊互动,视频、文字、图片互动,技术、内容、经营互动,信息、服务、广告互动,集团、所属各报、各报互动。现在,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是不可能完全屏蔽某一种媒介或者是只接触一种媒介的,因为现在的各种媒介,不管是传统媒介还是新媒介,在日常生活中都是无处不在的,即使不是主动性的接触的,在与人交往中,如果其他人有在做,或者是其他集团有在做那么都是无法避免的,在绝大部分情况下会出现被动接受的情况。
既然不管是传统媒介,还是新媒介都是需要具备的媒介,当然对于一些专业要求较高的媒介素养不一定是每个人都需要具备,只需要一些专业的认识进行专业学习,那么就先从传
统媒介和新媒介中,选取一种或者几种进行举例说明。
首先,以传统媒介中的报纸和传统媒介与新媒介互动的产物手机报为例,报纸从1605年出现至今,在几百年的发展时间里它的地位在不断上升,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成为获得实时信息、了解新闻的主要途径。随着各种电子媒介的出现,例如电视,或者是新媒介,互联网络,是人们获得信息的途径更加宽广,相对来说报纸的地位有所下降,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至少在现在人们还是离不开报纸的,报纸可以让在家不出门的人尽快了解到新鲜事,可以让着急上班的人在公车上知道时事发展,也可以为查找之前资料的人们提供可靠的文献资料。可以说虽然有其他途径可选,但是随着报纸的多样化和多彩化,报纸电子版以及手机报,它依然很活跃在舞台上。如果说一个人不会看报纸,就相当于缺少一项基本技能。所以说这是当代人必须具备的媒介素养之一。
通过对媒介素养的学习,让我在媒介环境中学会甄别、选择和反思媒介内容,促进我塑造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我面对大众传播媒介的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辨性回应能力。
在课上,我记得老师讲了手机媒介,网络媒介,报纸媒介等,这些在生活中机会是必不可少的,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联系的纽带除了face to face(面对面)的交流,其他就是主要通过这些媒介,通过这些媒介,不仅可以了解外界信息还可以让外界来了解自己,在这种信息与信息的交互之中便形成了社会。
我记得有一故事,或者说是一个案例,把一个人放在一个山洞里,洞里备有足够一年吃喝的物质,环境相对来说也还好,但是这个人要和外界断绝一切的联系,信息交流,就这样半年之后这个人从山洞出来不仅面无血色,就连反应和语言表达能力也下降许多,这就足够来说明交流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而现代人的交流主要是依靠于各种媒介,假设说在山洞里隔绝的人可以有手机或者互联网络与外界进行交流,那么结果就不会是能力的丧失,或者还会因为有空闲时间反而获得了很多技能,这就是交流的重要性,当然这也凸显了媒介对于现代交流的重要性。此外,我们不仅拥有大众化的媒介,也有专业性的媒介,就像是摄影师和摄像师,他们都是在专业学习之后,通过镜头向我们表达世界,只不过是一个通过图片,一个通过影像罢了。
在这次的媒介素养课,我了解了许多专业之外的东西,之前中学在学各种基础知识,对于比较社会性的东西接触的少之又少,大学专业又是机械,就接触到的可以培养的媒介对于我们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在这次媒介素养课之后,我看到了很多培养当代人的媒介素养的重要性,当生活在当下这样一个信息社会时,媒介素养的培养是迫在眉睫的。
正在阅读:
媒介素养02-17
2016-2022年中国IT运维管理市场发展现状及市场评估报告01-07
幽默童话故事02-08
国发〔2017〕2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02-20
经济学课程论文04-14
2016-2021年中国净水机行业市场研究及投资战略预测报告07-21
案例分析04-03
“你就像烟火的美丽”02-14
毕业生的自我鉴定范本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