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当代课后思考题答案-新

更新时间:2023-10-23 05:1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后思考题

第二讲 当代发展问题

1.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是认识当代发展问题的思想前提与理论基础。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对于认识当代发展的基本内涵、基本理念以及重大问题,具有哪些当代意义与价值?

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范畴之一。当代发展问题是人类面临的极为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为把握当代发展问题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根本上讲,马克思主义学说就是指引人类社会朝着更加繁荣、文明、进步的方向发展的学说。马克思主义有着丰富的发展理论,它是把握发展概念基本内涵的理论基础,也是认识当代发展理念、发展问题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形成了关于发展的一系列重要思想。这些思想集中体现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之中。

发展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共同课题。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这是头等重大的事情,关系到国家与民族的生死存亡。当代中国的发展是在经济全球化、科技信息化、竞争国际化的时代背景下展开的,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建设在内的复杂系统。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使中国国人民认识到中国的主要目标是发展,是摆脱落后,使国家的力量增强起来,人民的生活逐步得到改善。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自己的发展,我们要利用机遇,把中国发展起来,我们所做的可以概括为一句话:要发展自己。

2.人类发展的实践,既要满足人的需要,又要保护自然;既要满足当代人的发展要求,又要维护后代人生存发展的有利环境与条件。针对当代发展的重大问题,谈谈如何理解选择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践与历史根据?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称为可持续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

1

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既有联系,又不等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人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心体;可持续长久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传统的发展模式给我们人类造成了各种困境和危机,它们已开始危及人类的生存。如资源危机、土地沙漠化日益严重、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物质灭绝和森林面积大量减少等。当代发生的各种危机,都是人类自己造成的。传统的西方工业文明的发展道路,是一种以摧毁人类的基本生存条件为代价获得经济增长的道路。人类已走到十字路口,面临着生存还是死亡的选择。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人类选择也必需选择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的,是要使社会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使人类在地球上世世代代能够生活下去。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模式。自然系统是一个生命支持系统。如果它失去稳定,一切生物(包括人类)都不能生存。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因此,对资源的节约,就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基本要求。它要求在生产和经济活动中对非再生资源的开发和使用要有节制,对可再生资源的开发速度也应保持在它的再生速率的限度以内。应通过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来解决经济增长的问题。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体型转变,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从注重眼前利益、局部利益的发展转向长期利益、整体利益的发展,从物质资源推动型的发展转向非物质资源或信息资源(科技与知识)推动型的发展;我国人口多、自然资源短缺、经济基础和科技水平落后,只有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才能实现社会和经济的良性循环,使各方面的发展能够持续有后劲。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不足,就业压力大,生态环境突出,因此,对可持续发展问题非常重视。

3.《共产党宣言》预言:未来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

2

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一预言对于深刻理解当代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及其内在统一性,有何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共产党宣言》以“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来界定社会主义,深刻地表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从根本上把社会主义同一切旧社会区别开来。从某个具体特征来界定社会主义,即使这一特征很重要,也只是说明社会主义的某个侧面;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则说明社会主义的终极价值和最高目标,那类具体特征只不过是达到这一终极价值和最高目标的一个阶段或手段。在这个“联合体”中,“个人以整体的生活为乐事,整体则以个人的信念为乐事”,是充满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快乐的状态。个人是作为个人参加共同体,个人的存在摆脱了对人与对物的依赖,成为独立的、有个性的个人。这里,马克思不仅阐明共产主义条件下每个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本质特征,而且根据唯物史观,根据对历史、特别是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具体阐明实现这一人类理想的前提、条件和道路。可以说,这是迄今为止对“每个人的自由发展”的成熟的表述。 中国共产党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发展理念的里程碑。它标志着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回到了《宣言》的基本思想上来,标志着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新的起点。这个新起点就是从过去片面地偏重于物质财富的增长,转向更为自觉地重视人的发展。邓小平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认为这一句话也包括:“国富民穷”也不是社会主义。像中国这样落后的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尽快发展生产力,应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的根本任务。但这里有一个发展的目的问题。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主要不是生产力发展速度,而是发展的目的。资本家发展生产,是为了利润;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为了人本身的发展,“以人为本”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建设的最高目标,是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即使实现了“国富民富”,达到小康水平,也只是走了一小步,离实现最高目标路途还相当遥远。“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解决了人本身当前发展的需要,同时又是为实现最高目标添砖加瓦,创造条件。

坚持“以人为本”,不是一个空洞口号,在不同情况下应有不同要求,在今天就是围绕着人的发展,特别是农民和困难群体的发展,关注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把效率与公平辩证地统一起来,使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处于一种共生和谐状态。“以人为本”是解决当前各种矛盾的有力武器,但从根本上

3

说它不是暂时的政策措施,更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共产党宣言》核心命题在实践中的运用,直到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这一运用都不会终止,其里程碑意义正在于此。

4.根据科学发展观以及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结合中国解决发展问题的实践,深入分析与理解可持续发展、全面发展、科学发展之间的关系。

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发展理念和模式,必须与这个国家的国情和性质相适应。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人多地少、底子薄的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到人心向背、事业兴衰。我们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首先,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国际战略。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身,同时通过自身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坚持这一道路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和改革创新,也要实行对外开放。要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努力实现与各国的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中国和平发展的不懈追求是,对内求发展、求和谐,对外求合作、求和平。具体而言,就是通过中国人民的艰苦奋斗和改革创新,通过同世界各国长期友好相处、平等互利合作,让中国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并为全人类发展进步作出应有贡献。这已经上升为中国的国家意志,转化为国家发展规划和大政方针,落实在中国发展进程的广泛实践中。实现国家现代化和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和平发展的总体目标。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中国和平发展的中长期目标。实现“十二五”规划是中国和平发展的近中期目标。

其次,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其特点是既具有雄心壮志,又坚持实事求是;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注重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并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再者,中国积极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最后,中国积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邓小平同志在1988

4

年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这一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学说的重大发展。是对当代世界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和趋势的新概括。也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科技是生产力的重要因素,但它不是独立的实体性要素,而是智能性要素。科学技术一经渗透到生产力各实体中,就会转化为直接的现实力。 世界上根本没有也不可能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因此,不能以某一种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为标准来评判其他国家发展实践的优劣。任何一国都不能脱离本国国情和实际,盲目照搬他国的发展道路和模式。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总体水平达到小康,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推进,国家政局稳定,56个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显著提高。这充分证明,我国选择的发展理念和发展道路是正确的。

第三讲 当代社会建设

1.结合当代世界发展,谈谈社会建设的重要性和着力点。

进入新时期以来,关于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问题日益突出,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贫富差距持续扩大,官民关系、劳资关系等社会阶层关系矛盾显化,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企事业改制等引发的社会不稳定问题增多,使得经济社会稳定问题日益突出。中国新阶段的任务,是在继续抓经济建设的同时,进行社会体制的改革,重点进行社会建设。 社会建设是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应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

而发展,从实际出发,社会建设重点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一)发展社会事业,保障和改善民生。社会事业的发展与人民的幸福安康息息、相关。社会建设要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重要目标,就要大力推进社会事业的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的关键在于改革社会事业体制,使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二)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社会保障制度是现代国家经济社会基本制度的重要组织部分,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 (三)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维护社会安定团结.计划经济体制下,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是社会建设的一项主要内容。(四)培育监管

5

社会组织,增强社会协同能力.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健全社会建设的主体,增强社会协同能力,充实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是社会建设的当务之急。(五)优化社会阶层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谐社会建设,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继续深化改革,优化社会结构,创新社会政策,努力减少不同群体的差异性,及时化解不同阶层间矛盾和纠纷,构建与经济结构相适应的社会结构。(六)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统筹协调各利益主体的关系.统筹协调社会阶层利益关系机制,应从三方面着手:一是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表达机制。二是建立科学有效的利益调处机制,及时、合理地处理利益矛盾\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社会利益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阶层之间、行业之间、地区之间的利益差距不断扩大。(七)加强社区建设,实现城乡居民自治.完善社区建设和丰富社区生活是一个国家社会生活建设的基本内容,也是国家和社会走向成熟的标志。

2.为什么社会风险治理必须重视防患于未然,必须有着眼于长远的风险意识和标本兼治的切实举措?联系中国实际,讨论如何应对各种社会风险。

社会风险是社会发展中始终存在的问题,既关乎到国家的稳定和繁荣,也关乎到个人的生活和命运。在全球化时代,社会风险甚至和整个人类的前途和兴亡直接相关。社会风险是与生存实践相伴相随的普遍现象,人类社会发展的逻辑预设内蕴了风险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具体的生存实践活动构成了风险的现实根基,只要人们进行实践活动就必定存在风险。

社会风险问题的一般性研究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社会风险的治理。研究我国风险的治理首先要从我国当前存在的特殊社会风险入手,进而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特殊进程,结合改革开放所处的时代背景,找出当前社会风险高发的原因,在总结我国目前风险治理的成果和不足的基础上,找出风险治理的新思路和新措施,改进和提高我国风险治理水平。 我国正处在由传统伦理型社会向现代法制型社会转变的历史性阶段,国家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同时也正进行着制度上的改革和转轨,由此也带来了大量的社会风险,在这特殊的历史时期国家无论是在反应速度上还是处理风险能力上都还有着明显的不足。

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应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社会风险的治理进行可持续调控。(一)提高国家的综合治理能力。在对社会风险治理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突破

6

政府主体的常规,合理降低有组织的不负责任。一是避免社会运行制度的失效,完善政府运行的制度体系。二是改善政府服务职能,提高政府信任度。三是建立社会风险的预警机制和应急机制。(二)提高全民应对风险的能力。一是提高全民认识风险和规避风险的能力。二是提高公民的组织能力和自我防范能力。三是培养社会整体稳定性,提高民众对风险的承受度。 (三)突破国家单一治理的限度。当前,我国处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单靠单一的治理模式已经不能解决我国现阶段社会风险的治理问题,我们必须转换思路,将单一治理转变为复合治理,切实保障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顺利进行。我国在推现代化、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中所面临的诸多风险,都具有明显的跨国性、关联性。因此,对我国社会风险的分析和治理必须放在全球视野上,树立开放与合作的风险治理理念,有效维护了国家的利益。

3.结合各国发展的经验教训,说明为什么必须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我国正处于结构转型与体制转轨同步启动的特殊历史时期,社会转型的速度、广度、深度、难度均前所未有,社会矛盾冲突日益复杂化并进入多发期,社会稳定面临巨大挑战,维稳成为政府治理的常态。这迫切需要提高社会管理能力,解决影响社会稳定源头性、基础性、根本性的问题。因此,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增强体制内容纳、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稳定的环境,是当前面临的重大问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的阶段性特征,决定了我们必须通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妥善处理各种社会问题,应对各种社会风险,以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社会管理承载了党和政府的殷切期望,从某种程度上说,我国社会管理体制能否及时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和谐稳定的发展局面,决定了中国未来十年甚至更长时期的发展前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深入推进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系的完善,维护社会稳定,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在实施这一工程的过程中,现行的社会管理理念、主体、重心、方式、领域都需要进行转变,同时这种转变也是社会管理创新必须坚持的发展方向。

7

第四讲 当代生态环境问题

1.如何理解“人类与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的关系?为什么说只有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同人与人的关系联系起来,才能真正解决环境问题?

在人类面临的千千万万问题和复杂纷纭的矛盾中,马克思、恩格斯高度概括指出了人类社会面临的两大根本任务,即实现“两个和解”, 体现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观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社会三者关系的创新和最高价值追求。 首先,“人类同自然的和解”。就是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即天人关系,也就是人类面对的环境问题。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这种“和解”在本质上是人与自然界之间的互动过程。 其次,“人类本身的和解”。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社会关系问题。唯物史观认为,人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是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人类本身的和解”昭示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互动关系,其实践基础是物质交往活动,表现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制度或体制的建构与完善过程。 “两个和解”是内在统一的。“人类同自然的和解”是“人类本身的和解”的物质基础,“人类本身的和解”则是“人类同自然的和解”的社会前提。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研究中,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彼此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的关系同人与人的关系互为前提。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不断处理、调控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马克思、恩格斯将自然界、人类和社会历史统一于人类实践活动之中进行考察,改变了以往把人同自然界对立起来的自然观念,把对自然的理解融入对历史、对社会实践的理解之中。他们认为“我们不仅生活在自然界中,而且生活在人类社会中,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也有自己的发展史和自己的科学”“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密切相联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然是历史的前提,历史是在自然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历史不能脱离自然,自然史是人类历史的延伸。自然史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史反映的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发生关系时,总是以社会的形式出现,只要存在着人类历史,就必然存在着人和自然的相互制约关系。在马克思看来,“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这就明确告诫我们,人类社会的

8

历史活动离不开自然界,自然界不仅为人类社会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前提,而且也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永恒基础。

2.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强调,“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结合全球环境问题,谈谈自然界的“报复”效应及其深刻教训。

进入二十世纪,人类进入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过对资源的过度利用,促进经济的飞速发展,

同时也造成了诸多的环境问题。

如大对资源的过度开采,也造成了一系列的污染问题。保护环境成为人类发展的重要问题。人类必须对如何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分配资源的问题作出取舍,在其中任何一方面增加资源的投入,在短期必然会减少另一方面资源的投入。对资金短缺的发展中国家

这一矛盾尤其尖锐。但是从长期看,环境保护与经济

发展并不一定是矛盾的。环境的改善可能有助于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发展则能为环境保护提供资金和技术。 从客观上来分析,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是彼此依托、互相推动的。一方面21世纪所提倡的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将环境作为经济成本的一个部分,因而环境保护成为了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经济发展速度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依赖于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和持续生产能力,因而保护和改善环境提供了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条件。发展经济必须保护环境是发展经济的本质要求。发展经济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在我国发展经济是为了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可持续发展的提出,为经济发展与环境的保护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战略。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以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首先,自然资源的存量和环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这种物质上的稀缺性和在经济上的稀缺性相结合,共同构成经济社会发展的限制条件。其次,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当代人不仅要考虑自身的利益,而且应该重视后代的人的利益,既要兼顾各代人的利益,要为后代发展留有余地。可持续发展是发展与可持续的统一,两者相辅相成互为

9

因果。可持续发展战略追求的是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最佳兼顾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全面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涉及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意味着社会的整体变革,包括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等诸领域在内的整体变革。发展的内涵主要是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中国已经把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一项国策来实行,只有在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的同时,与保护环境联系起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保证中国的不断崛起与不断强大。

3.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发达国家应尽快拿出诚意补偿环境欠债,发展中国家也要审时度势减缓环境损失,但落实这个原则,从观念到行动困难重重。你认为怎样才能走出困境?

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包括两层含义:一方面是基于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性、全球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以及导致全球环境退化的各种不同因素,世界各国乃至全人类均应当共同承担起保护和改善环境以最终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责任,另一方面是在责任的领域、大小、方式、手段以及承担责任的时间先后等方面应当结合各国的基本国情而予以区别对待。它指的由于地球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导致全球环境退化的各种不同因素,各国对保护全球环境负有共同但是又有区别的责任。它包括两个相互关联的内容,即共同的责任和区别的责任。

为了更好地实施“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首先, 发展中国家以发展为先。 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人民还在为满足基本的温饱需求而挣扎,他们根本无暇顾及臭氧层消耗、、物种灭绝等问题。因此,对于发展中国家,发展是首要任务,只有具备一定的经济和科技实力,才能顾及到环保问题,也才能承担起保护全球环境的责任。 其次,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使贫困国家处于恶性循环的境地,也把人类推到了环境危机的边缘,所以,解决环境问题最根本的还是要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和新的全球伙伴关系,实现一种“代内的公平”。这就要求发达国家改变其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将财富和技术以非商业性的条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以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减轻地球的负担。而发展中国家应选择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避免重蹈发达国家的老路,对环境造成更加巨大的损害。 最后,加强国家合作,合理分担责任 。鉴于地球

10

环境所承受的压力大部分仍来自于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应该率先行动起来。率先削减其污染物的排放量,率先在生产和消费方式上做出实质性的改革,这对于扭转地球环境恶化趋势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同时,发达国家应对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的、不附加商业性条件的资金和技术以帮助它们提高环境保护的能力。而对于发展中国家,首先应大力发展经济,增强环境保护的能力,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总之,要保护地球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需要世界各国的通力配合,精诚合作,合理地分担责任。“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为确保发展中国家最广泛地参与全球环境保护提供了一个必要条件,也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合作提供了一个公平的契机。同时,也希望通过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使该原则更具有可操作性,并能够逐渐上升为一种国际习惯法,使其对国际社会更具约束力。

第五讲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1. 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的内涵各是什么?

科学精神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活动及其成果的精神积淀,包括尊重科学、重视技术的理性精神,实事求是、尊重规律的严谨态度,奋发向上、开拓创新的进取意识等。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无可替代的促进和推动作用。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科学精神就是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它一方面约束科学家的行为,是科学家在科学领域内取得成功的保证;另一方面,又逐渐地渗入大众的意识深层。其具体内涵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继承基础上的创新精神是科学精神的核心内容;(2)实事求是是科学精神的基本要素;(3)辩证的怀疑和批判意识是科学精神的内在要求;(4)协作精神是科学精神的构成要素。

人文精神是对人的生命存在和人的尊严、价值、意义等的理解和把握,包括对道德人格、理想信念的追寻,对自由、平等、正义等的渴望,对生死、信仰、幸福、生存意义等问题的反思和对人类的终极关怀,等等。和谐社会建设是以人为主体来展开的,又是为实现人的自身价值服务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还要倡导和培育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

11

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人文学科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人文精神不仅是精神文明的主要内容,而且影响到物质文明建设。它是构成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个性的核心内容;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一个国家的国民人文修养的水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教育中人文教育的地位和水平。

2. 当前我国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缺失的主要表现有哪些?其造成的社会影响与危害又有哪些?

当前我国科学精神缺失的主要表现有:功利主义的科学观、现行科技管理体制的弊病以及教育行政化等。首先,功利主义科学观对社会有极大的消极影响。“功利主义的科学观注重科学技术的经济价值而忽视科学技术的生态、伦理和审美价值。”具体表现在国家的科学政策偏重于应用性规划研究,对基础性探索研究重视不足。在这样的国家科技环境下,某些科技工作者在许多不正当的物质享受、权力诱惑前,出卖了自己的科学良知,导致科学精神的逐渐流失。 其次,现行科学管理体制的弊病已经成为提升我国科学精神环境的现实障碍。目前我国科技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明显制约着国家科技创新目标的实现。 科技工作者作为个体社会人存在,很容易受到外在科技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当前我国的科技考评制度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缺乏合理的科学评价体系和办法,缺乏良好的监督和制约机制,更缺乏学术民主和学术争鸣的学术氛围。如何改革我国科技管理体制,建设良好学术环境,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理论与实际问题。 最后,教育行政化对国家科学精神的影响深远。事实上教育行政化造成了一种教育系统的结构性腐败,大学的功能就是科学以及科学精神的传承,包括教学和科研两项主要的工作。现有大学的管理体制体现出浓厚的行政化色彩,将大学的教师和管理人员按照行政级别的层次进行了严密的划分。一代又一代的大学生在行政化的教育环境中被熏陶和培养,造就了他们趋炎附势、缺乏独立精神的品性。这样的大学环境与当前的科学管理体制衔接在一起,为功利主义的科学观

12

提供了成长的土壤和表演的舞台,逐渐和科学精神背离。

当代中国人文精神的缺失对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导致了理想主义弱化、实用主义盛行、道德的缺失、社会风气的堕落; 导致国民文化素质的现状令人担忧, 并成为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建设人文精神的严重障碍。一是中国的人文精神缺乏系统、专门的理论体系。回顾中国人文精神发展的历史,从来没有建立过向西方社会那样系统、专门的科学理论体系,造成中国人文精神理论的缺失和理论体系的不完备。正是由于理论体系的不完备,致使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个功利心态占主导地位的社会现象。二是中国的传统人文精神始终是和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相一致的。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是在自然经济和农业文明的基础上产生和生长的。由于儒家思想长期占据主导地位,致使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显得过于入世,缺乏一种超越的批判意识。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与人文精神的张扬相互游离。市场经济注重人的个体价值,这有助于培养人的个体意识,增强人的自尊、自强的精神。但是,这也容易导致人们倾向于以自身物质利益为出发点,当个人与他人、局部与整体发生利益冲突时,往往可能牺牲后者而保护前者,由此而产生极端利己主义和本位主义。伴随着改革开放与社会转型,中国社会出现了诸多有悖人文理想的现象:如物欲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膨胀起来,并成为某些人的人生哲学和价值准则,人文精神意识的逐渐淡薄乃至消失,使得对于体现人文精神的智慧和终极关怀的追求失去了内在的支撑力和深层次的动力,造成金钱比终极关怀更加使人激动人心。

3. 如何认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怎样实现二者的融合?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虽然是两个具有不同特色的概念,它们是人类两种不同的内在精神,共同构成了人类把握世界的两种基本方式,成为人类认识世界和观察世界的两种基本方法及角度,成为现代社会的文化基础。但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不是彼此隔绝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人类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是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两者相互区别又统一互补。 一方面,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互独立、彼此有别。它们在理论内涵、方法原则、价值取向、思维模式等方面存在不同;另一方面,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又相辅相成、统一互补。科学精神以人文精神为导向,人文精神以科学精神为基础,二者实现融合有内在的根据。要想

13

真正地认识世界,必须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结合起来,使用综合交汇的方法和视线,这样才能达到追求真理、讲究价值的完美统一。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内在的一致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并在时代的发展中越来越为人们所自觉地推动,成为文化发展的历史潮流。正如马克思在一个半世纪之前所预料的那样:“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分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已引起了人们的反思,为了人和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必须在发扬科学精神的同时,大力弘扬人文精神,促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通。首先,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只有社会生产力的全面提高,才能将人们从物质匮乏的窘境中解放出来,从而也才能为人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并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创造前提条件。 其次,重建和传衍人文传统之根与凸现人文精神特有的否定精神和批判连续是现代化进程中人文建构的生长点,在创新文化的精神理念和价值层面应当充分体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最后,加大人文学科的资金投入,推进人文科学和人文教育,加强日常生活的人文导向,发挥知识分子的人文导引和示范作用,倡导人的均衡发展。

1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b3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