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结合的思考_刘艺书

更新时间:2023-05-18 16:33: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图分类号:C91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621(2001)04-0068-05

关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结合的思考

□刘艺书

(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著作出版基金办公室,北京100044)

摘 要:伴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文社会科学正在得到长足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人文价值也正在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转化而凸现出来,成为当今时代的一大特征。本文力图从学理上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划分与整合进行尽可能详细的描述,肯定了知识系统中不同知识门类的发展、演化和交叉、融合过程;并通过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互结合、不可或缺的实证分析,给人们以启迪:摒弃知识门类偏见,迎接一个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交融统一的世纪。关键词:科学;学科;科学精神;人文精神

一、学理的描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划分与整合1、学科的发展与演化

科学,应该包括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对这一定论似乎应该不再有什么异议了。我国的社会科学工作者们在强调社会科学的重要性时,往往引用一个比喻: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比作“鸟之两翼,车之两轮”,以强调二者缺一不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社会科学正在得到长足的发展。社会科学起着自然科学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而科学技术的人文价值也正在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转化而凸现出来,成为当今时代的一大特征。但是,关于科学与人文的关系问题,关于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定位问题,即围绕着相对于自然科学的另一半,或说是在知识系统中与科学技术并立的另一大类,到底如何界定,如何指称,则长期在国内外学术界讨论不休。

在西方,迄至18世纪,当科学,亦即自然科学的性质得到清晰的界定后,与之对应的那种知识形式一直不很明确,人们甚至在给它起一个什么名字上都从来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它有时被称为文科,有时被称为人文科学,有时被称为文学或美学,有时被称为哲学,有时甚至被简单地称为“文化”,            

 收稿日期:2001-04-05

在德文中则被称为“精神科学”。由于社会科学这种知识形式的尴尬状况,致使只有自然科学家享有对自然界知识领域的独占权。到了19世纪,随着知识的学科化和专业化,现实被合理地分成了一些不同的知识群,多元学科由此开始创立。但是,社会科学仍面临着各种问题,人们对学科的结构方式也从学术上提出了异议。社会科学能否在某种意义上被看成是“介于科学与文学之间”的“第三种文化”,人们一直不清楚。直到目前为止,这种种争议,可以说一直没有停止。

依照西方一些学者的理解,把“科学”仅限定为狭隘的自然科学和少数具有自然科学特征的学科。他们认为:一个学科只有达到了对象的可重复性、描述的客观化、形式化和定量化、知识的可积累性等一些自然科学的特征,才属于科学。因而仅承认现代的经济学、社会学等少数社会学科是科学,而把史学、法学、文学、艺术、教育、新闻乃至哲学等统统排除在外,或称之为“人文学科”,而不叫“科学”。但是,随着学科的丰富和发展,现代西方学者在以具体学科划界时却发现这种划分仍不确切。这是因为,一方面,一些传统的人文学科正在被人们用典型的科学的方式进行研究,而对于科学史、科学哲学的研究采用的却是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另一方面,随着科学的发展和应用,特别是大量实验

 作者简介:刘艺书(1950-),女,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著作出版基金办公室副主任。

手段的运用,改变了某些学科的原有属性,如心理学;而原有的人文学科的分支又有逐渐变化成自然科学的,如建筑学。一些学科的多方面的重合产生出了双重的后果。无论是依据研究的对象,还是依据处理数据的方法,要想找出几门学科明显的分界线越来越困难;由于可接受的研究对象有了范围上的扩大,每门学科也变得越来越不纯粹。

回顾科学的发展和深化历程,不难看出,由于客观世界的多样性和相关性,科学内部结构发展的主要方向是学科的分化。由于研究的对象不同,区分为不同门类的科学。在各门学科继续分化的同时,多门自然科学交叉,乃至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交叉的应用科学应运而生。而以研究人类认知规律的认知科学和研究复杂系统为主要对象的系统科学等都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交叉和综合。由于多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出现,社会科学的某些部分正朝着更具综合性的方向汇合,这是一条创造性的途径,它已经产生出了丰富的多学科成果,因而值得进一步推进和发展。尽管有一些人对“跨学科”的形式心存疑虑,但主要是从这些学科的重建考虑,对这一大的学科走向不容怀疑。社会科学目前的状况和未来前景问题,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关系问题,已经被国际上的一批学者、社会组织和基金会所关注,他们甚至将其作为涉及全球性的大课题和寻求更美好的社会共同目标来探索和研究。

2、我国学者的跨学科研究意识和社会科学的广义性研究

长期以来,我国学术界中也存在着否认社会科学的科学性、客观性等片面的倾向。由于社会科学的重要作用日益显露,社会转型时期人们对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渴求,近年来,不少学者开始围绕社会科学的科学性、社会化和广义性进行研究,并且注意把这些课题置于国家创新体系和科学的人文导向等大背景下,进一步探索。研究者或站在哲学、史学、科学哲学、社会学等学科立场,或从研究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视角出发,或以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不同从业身份进行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我国学者在经历了热烈的讨论后,试图冷静地对各门“科学”进行科学的描述。可归纳为:其一,“科学当然包括社会科学”。因为科学的实质在于“理性地处理感性材料”,在于通过实事求是的研究去追求认识结果的真理性,凡符合这一实质的研究活动及其成果,就属于科学范畴。因而哲学和各门

社会科学也应该是科学。在学科层面上,努力实现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综合,逐渐循着社会科学的“社会化”途径,向着“这将是一门科学”的方向发展。其二,从学理上界定,“科学”与“人文”两个范畴是有区别的。科学,作为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是以强调事实、理性、知识性描述和真实性、真理性为主旨的规范体系。“人文”的概念一般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含有“人本、人道和文化、文明的”意思,其核心内容是构成一定社会意识形态的“价值”。“科学”与“人文”的区别不在于对象是自然界、是社会或是人和人的活动,而在于研究的方式、性质和直接目的。因此,“不宜以‘科学’和‘人文’作为外在的标准,去机械地划分学科分类,而应以‘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作为一切思想和知识的内在要求,并用它们来

[1]

反映各门学科的发展特点和程度”。其三,讨论不应停留在称谓的统一与否,关键是相对于自然科学的另一大类,其内涵和在知识系统中所担当的“角色”与“使命”如何。沿用“哲学社会科学”(突出哲学是自然知识和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的综合功能)或“人文社会科学”的提法均无不可;有人为了避开争论,则以“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为统称。有学者在讨论中提出,要注意“学科”与“学说”的区别,二者不能划等号,说“人文学科是科学的”,是指这些学科领域的总体和实质而言,不等于在其领域内的任何一种观点或学说体系都一定是科学的。其四,仅仅把哲学和人文社会学科当作科学是不够的,它还有超过一般科学的意义和功能,即人文价值体系。我们要以大科学的高度和广度为立足点,以哲学的方式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及其当代特点。马克思主义是在历史和科学的前进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科学,“把马克思主义当作僵死的教条,是错误的;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认为马克思主义‘过时’而盲目崇拜资产阶级某些哲学和社会学说,

[2]也是错误的”。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

主义,是新时期党和人民群众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它的丰富内涵不仅包含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创新精神、开拓精神,也包含着尊重实践、尊重知识的科学精神,对于社会科学的研究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研究者普遍认识到,社会科学自诞生之时,就是与自然科学观念和方法紧密相联的,最后逐步地发展为独立的概念和方法论体系。在对人类行为研究的过程中,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尽管研究视角不同,但其方法论有很大的共性。现代社会

的一条创造性途径正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交融与整合,形成包含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在内的当代大科学体系。科学研究一方面正向着专门化、精细化、微观化的方向发展,形成了庞大复杂的现代科学体系;一方面又朝着交叉学科、多学科和跨学科的广度发展,深度分化与综合统一正在成为当代大科学发展的一种趋势。同时,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社会科学,在其大门类下的各个学科及其研究方法也在相互渗透,相互交融。除此以外,从广义上研究社会科学,并强调社会科学的社会化,已成为20世纪与21世纪交替之际的学术亮点。从人类认识世界的主客体层面上,从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从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程度的全面提高等方面,可以充分认识到社会科学在人类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其对于人类社会进步所起到的不容替代的作用。不同学科的学者共同探讨广义上的社会科学题目,也形成新的学术氛围。

总之,科学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不仅对国际开放,也对未来开放;这种开放不仅体现在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的学科之间,也存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合作与交流是科学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实践的启迪:转型社会呼唤科

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

1、科技发展的人文环境与知识的人文化趋势

从古至今,科学技术没有脱离过哲学世界观的影响和制约,没有离开过赖以生存发展的人文环境。回顾上两个世纪的科学技术发展史,特别是在过去的100年里,科学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科学的发展,技术的进步,离不开科学家自身思维方式的变革,离不开民族文化传统和社会价值观念的导向作用。19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是人类认识史和思想史上的伟大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成为推动科学技术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今天,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不少科学家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指导自己的科学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除哲学学科对科学技术发展所具有的巨大推动作用外,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道德基础的伦理学,直接影响到科学工作者的科学信念、意志和品质、责任和学风,是科学家取得成功的动力和不竭源泉。同样,作为人文学科的艺术学、法学和教育学等也在各自领域内,为科学技术发展营造出有效、和谐的人文环境,发挥着强

大的功能。

现代社会是一个知识和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经济的发展正在给人们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知识和技术创新成为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泉。知识经济不仅意味着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而后发生的一种新的技术发明,而且意味着知识概念自身含义的改变。文化市场的发展也日益成为知识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高科技所激发、所推动,商品中知识含量特别是人文知识含量的增加,企业中具有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的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包含在知识密集型产业中的高文化产业等等,使人们看到的是高技术与高文化联姻的经济。如在环境和能源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人文资源的运用和开发正方兴未艾。包括“高文化产业”在内的“知识密集型产业”正在构成发达国家GDP的主要部分。在高技术产业内部,人文知识含量高的部门日益受到更多的重视。对于个人来说,知识总量的增长,研究领域专门化的局限,已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和创新体系的需求,知识的人文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有人将此称之为“知识经济中的人文化”,意味着在知识经济中不仅有技术和经济的向度,而且有知识、经济和社会的人文化倾向。同时,由于当代科学知识的增长方式已经开始由“智力密集型”转向“资本密集型”,这种变化使得科学与经济、社会的关联越来越紧密。另外,由于知识管理、创新行为都不再单纯是一种技术过程,人文因素正在起着前所未有的作用,因此,在美国、德国、荷兰、芬兰、澳大利亚等国家创新系统的文件中,都一致强调了知识流动对创新的重要作用,加强知识管理,重视知识的流动性,成为大家研究的新课题。

未来科学技术发展的人文环境,有赖于包括哲学、史学、法学、伦理学、文艺学、语言学、教育学等在内的人文社会科学的普遍繁茂;有赖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传统和丰富的文化积淀;有赖于科技工作者的人文素养和社会价值观念。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文资源将成为创造更高价值、更具战略性的可开发资源。

2、社会转型时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社会转型是指社会从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过渡的进程,是社会中的传统因素与现代因素此消彼长的进化过程,是社会的结构性变革和整体性发展。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之中,结构转型与体制转轨同步进行,并交织在一起。20多年来的改革实践充分显示,中国社会转型过程是一个既充满希望,又饱含痛苦的复杂过程。从社会科学各门学

科的研究视角出发,看到转型社会中的问题研究,是个几乎囊括一切的大课题。对于转型中的中国社会结构,人们都承认它包含着新旧两种文化的交织与并存。我们在回顾社会转型成果的同时,要看到中国社会结构的变革仍面临许多问题。学者们普遍感到,转型期的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结合,更需要植根于人文精神这块沃土上的人类关怀。研究这种转变,迎接这种挑战,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责任。结合转型时期现实社会的种种特征,理论界围绕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作出了种种回应,其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呈现出多元化趋势。

关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研究涉及方方面面,既包括本身的定义,又包括二者的结合。有人从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在于它的真理性这一论点出发,提出科学的行为规范和科学精神的形成是与科学的本质相联系的,它又成为科学得以健康发展的保证,并随着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有人提出创新精神是科学精神的应有之义,认为科学创新必须解放思想,不为传统和已有知识所束缚。还有人认为科学精神就是价值观念。这种价值观念是科学家的优秀品格,也是获得科学成就的重要条件。正确的价值观念不仅对科学家的科学活动方向有重要影响,同时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源泉。具有科学精神的科学工作者,不但以自己的科研活动奉献国家和人民,而且会关注世界和平与正义,崇尚民主与自由,崇尚社会公平和公正,主张人类与自然的和谐与平衡,并以自己的科学道德为人类精神文明作出自己的贡献。

所谓人文精神,应当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或者说是整个人类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它以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本身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有学者从这一论点出发,提出“作为整个人类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科学活动,它所体现的精神就是一种人文精神,更确切地说,是人文精神的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可以说科学精神本身就是一种人文精神。根据我国的历史和现实的国情,我们需要弘扬的是包括科学精神在内的人文精神。那种将人文精神等同于艺术精神或等同于道德精神的观点,将人文精神局限在对知识和理性的追求之中、甚至想从根本上否定科学精神和理性精神的观点都是片面的和错误的,只会导致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对立。

人们普遍认为,在包含有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大科学的广袤领域里,在建设有中国

[3]

特色的社会主义和现代化建设中,除应大力发展科学技术,还应该积极发展和繁荣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文学艺术等事业。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但科学技术不可能解决人类社会

的所有问题。社会的全面进步离不开人文社会科学,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是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志,只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了,才是社会的全面进步。为此,社会在这一时期就应更加提倡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面对社会转型带给各行各业的种种冲击,知识界特别是人文知识分子开始作出理智思考。

——教育界有人提出社会转型时期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定位问题,认为“当务之急是发展科学技术,教育培养超功利的、敢为真理而献身的科学精神”。教育的价值取向应是在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之间保持必要的平衡,要立足于偏重科学精神,又不偏废人文精神,使两者处于一种合理的状态,以与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相适应。

——历史学者提出,从现代科学的走向来看,“人人可感知的生活经验应该成为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内容,这是21世纪文化产业崛起的社会文化基础,也是人文社会科学在当代发展的一个重要领

[5]

域”。面对文化产业化的冲击波,科学工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亟需从现代科学发展的趋势来把握文化研究的潮流,及时调整规划和人才机制,这才是人文社会科学的改革之道。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1997年提出“文化自觉”概念,认为高等院校在世纪转折过程中,“应担当起文化自觉的任务,这就是应通过人文学与社会科学的长期性探索,达到对文化的‘自知之明’的目标,在急剧变迁的世界文化格局的框架中认识自身文化的地位,以中华民族‘兼容并包’的深厚底蕴来推动世界上不同文化之间的‘美美与

[6]

共’”。这一概念的提出,引起中外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历史学家从不同角度作出呼应,并认为是21世纪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面临的新使命。

——从事科学哲学研究的学者冷静地提出:科学并不是万能的,“不要将科学精神等同于科学主义和功利主义”,而同人文精神对立起来。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对立起来,不仅是人为的,而且是有害的。同时指出要警惕科学技术的市场化或商品化,避免科学技术的异化。

此外,科普工作者提出应建立“公众理解科学”的现代科普理念,在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史、科学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与伪科

[7]

[4]

学、科学前沿进展和基本科学知识等方面使公众对科学文化有更多更深的理解,提高国民整体科学素质。科学精神的传播是现代科普的核心,那种认为掌握了具体的科学知识就会获得科学的方法,也就具备了科学精神的认识是错误的。把科学精神注入民族文化是当代科普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当代世界进入了一个知识经济成为主流的世纪:一个人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世纪;一个东西方文化激荡融合的世纪;一个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交融统一的世纪。在今年召开的“两会”上,与会代表、委员们认为,新世纪需要的人才应具备六种主要的能力:“具有全球化、国际化的语言、文化、知识、视野;能够更新知识结构,掌握新的学习与科学工作方法,把握科学技术发展前沿和不断更新的社会需求;必须具备学习、创新、创业与服务的精神和能力;善于吸取和融合世界各民族文化的精华;追求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注重环保;能够将科学精神、科学方法与人文精神和人文艺术方法结合起来,使科学技术的应用更有利于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达到人与自然的协调进化。”面对新世纪的机

[8]

遇、挑战和社会转型期出现的种种冲击,知识界应摒弃知识门类偏见,积极倡导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作出不懈的努力。参考文献:

[1]李德顺.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定位[J].新华文摘(北

京),2000,(8).

[2]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20.

[3][7]孟建伟.科学技术哲学研究[M].北京:东方出版

社,1998.212;219.

[4]毛亚庆.从两极到中介——科学主义教育和人本主义教

育方法论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19.

[5]刘志琴.人文科学应有怎样的改革思路?[N].北京日报

(北京),2001-02-19.

[6]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中国社会学年鉴

(1995-1998)[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400.

[8]侯振威.高等教育走向普及[N].北京晚报(北京),

2001-03-20.

(责任编辑 高寿仙)

Abstract Humanisticsocialscienceisprogressingbyleapsandbounds,accompaniedbythedevelopmentinsociety,sci-enceandtechnology.Thehumanisticvalueofscienceandtechnologyisalsoemergingalongwiththeirdevelopmentandisbecominganotablefeatureofthemoderntimes.Thisarticleintendstogiveanaccountasdetailedaspossibleofthedemar-cationandintegrationofnaturalscience,socialscienceandhumansciencefromatheoreticalperspective.Itaffirmsthede-veloping,evolving,intersectingandfusingprocessofdifferentsubjectsintheknowledgesystem,andthroughapositiveanalysisoftheinterdependencebetweenscienceandhumanism,itattemptstoinspirepeoplewiththeideathatweshoulddiscardtheprejudiceagainstknowledgesubjectstoembraceanewcenturyintegratingthescientificandhumanisticspirits.Keywords science;subject;scientificspirit;humanisticspirit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ak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