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期中复习资料

更新时间:2023-10-24 13:4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期中复习

(第四单元第一章至第四单元第四章第二节) 第一章人的由来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一、起源

1、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曾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分布最多.

2、人类与猿的主要区别:①运动方式不同②制造工的能力不同③脑发育的程度不同 二、人类的进化过程 树上生活现代类人猿 森林古猿

下地生活前肢解放制造工具、从事劳动大脑发达语言文字人类社会 人的生殖

一、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1)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睾丸: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男性主要的性器官)附睾:贮存和输送精子 输精管:输送精子精囊腺和前列腺:分泌黏液阴囊:保护睾丸阴茎:排精、排尿 精子:小,似蝌蚪,有长尾,能游动。 2)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卵巢: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是女性主要的性器官)子宫:胚胎、胎儿发育的场所 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受精的场所阴道:精子进入,月经流出,胎儿产出的通道 卵细胞:球形,人体内最大的细胞,细胞质中的卵黄为胚胎初期发育提供营养。 生殖过程

1、受精: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受精场所:输卵管。 2、一个人的发育起始于受精卵的形成。

受精卵在移入子宫的过程中,不断分裂发育成胚泡。移入子宫以后,植入子宫内膜,这个过程称为怀孕

3、胚胎的发育和营养:

睾丸精子输卵管输卵管子宫内膜子宫分娩

+ 受精卵胚乳胚胎胎儿婴儿 卵巢卵细胞结合细胞分裂细胞分裂分化继续发育 4、胚胎的营养:

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液体——羊水中,胚胎发育初期所需要的营养来自卵黄;胚胎在子宫里的发育所需要的营养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中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胎儿每时每刻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 8周成胎儿(出现人形)38周(266天)分娩

青春期——人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一、青春期发育的特点(青春期形态发育的显著特点是身高和体重迅速增长) 形态特点:身高、体重迅速增长 大脑

功能特点心脏结构、功能完善化 肺功能

性器官的发育:性发育和性成熟是青春期发育的突出特征,主要受到性激素的 性发育调节。

第二性征的发育:除性器官以外的男女性各自所特有的征象,主要受到性激素 的调节。

青春期形态发育的显著特点是身高和体重迅速增长; 青春期发育的突出特征是性发育和性成熟。 二、青春期的心理变化

1、有强烈的独立意识,遇到挫折又有依赖性 2、性意识开始萌动 三、青春期的卫生

1)遗精:男子进入青春期以后,在睡梦中精液自尿道排出的现象。 2)月经:女子进入青春期以后,每月一次的子宫出血现象。 形成原因:卵巢和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有关

形成过程: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使子宫内膜增厚,血管增生,卵细胞发育成熟从卵巢排出,若未受精雌性激素分泌减少子宫内膜坏死、脱落出血(脱落的子宫内膜碎片连同血液一起从阴道流出)形成月经。 人体的营养

一,各类营养物质

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六大营养物质:糖类、蛋白质、脂肪、水、无机盐、维生素。

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促进人的生长发育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

糖类: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也是构成细胞的成分。

脂肪:供能物质,单位质量释放能量最多;但一般情况下,脂肪作为备用的能源物质,贮存在体内。(人体内主要的储能物质)

维生素: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提供能量,含量少,对人体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 (课本24页表2)维生素A:缺乏时,皮肤粗糙,夜盲症、干眼症 维生素B1:缺乏时,神经炎,脚气病、食欲不振 维生素C:缺乏时,坏血病,抵抗力下降 维生素D:缺乏时,佝偻病、骨质疏松症

水:约占体重的60%~70%,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人体内的水能溶解和运输营养物质及废物。

无机盐:如:钙:儿童缺乏导致佝偻病,鸡胸,O型腿,中老年人会骨质疏松。 (课本23页表1)磷:缺乏导致厌食、肌无力、骨痛。 铁:构成血红蛋白,缺乏导致贫血

缺碘:甲状腺肿大或者儿童智力发育障碍 缺锌:生长发育不良、味觉发生障碍。

2、病人不能正常进食时,往往需要点滴葡萄糖液,这是因为葡萄糖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3、病人几天吃不下东西,身体明显消瘦了,这是因为储存在体内的脂肪等营养物质消耗多而补充少。

4、儿童、青少年以及伤病员为什么多吃一些奶、蛋、鱼、肉?原来,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人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一、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

消化系统物质等。

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分泌消化液。 1、消化道由上到下依次是:

(1)口腔——牙齿的咀嚼磨碎食物,舌的搅拌使食物和唾液混合 (2)咽和食道——食物的通道,没有消化作用。

(3)胃——通过蠕动,使食物和胃液混合,并初步消化

(4)小肠——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的起始部位为十二指肠) (5)大肠——使食物残渣推向肛门(大肠的起始部位为盲肠) (6)肛门 2、消化腺

(1)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淀粉麦芽糖) (2)胃腺——分泌胃液,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3)肠腺——分泌肠液,能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4)胰腺——分泌胰液,能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5)肝脏——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能乳化脂肪。

注意:唾液腺、胰腺、肝脏位于消化道外,胰腺和肝脏分泌的消化液注入到十二指肠后与食物接触。胃腺和肠腺位于消化道内。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胆汁,参与脂肪消化。(胆汁不含消化酶但可以通过乳化作用增大脂肪与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消化。) 3、小肠的结构特点:

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特点:(1)最长;(2)内表面具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3)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绒毛壁和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的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种结构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4)有各种消化液,消化液的含量最多。

二、食物的消化: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 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 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 唾液淀粉酶酶(肠液、胰液) 淀粉的消化(口腔、小肠):淀粉麦芽糖葡萄糖 酶(胃液、胰液、肠液) 蛋白质的消化(胃、小肠):蛋白质氨基酸 胆汁(肝脏)酶(肠液、胰液) 脂肪的消化(小肠):脂肪脂肪微粒甘油+脂肪酸 营养物质的吸收:

1、概念: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 2、消化道各段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胃:吸收少量的水、酒精(非营养物质) 小肠(主要的吸收场所):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大部分脂肪成分从小肠绒毛的毛细淋巴管(淋巴管血液循环)吸收;其他从小肠绒毛的毛细血管吸收。被吸收后,随即由内壁毛细血管吸收氨基酸和葡萄糖等营养物质运往全身。 大肠: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一部分维生素 第三节关注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 一、合理营养

1、按时进餐,一日三餐,早、中、晚餐的能量应当分别占30%、40%、30%左右

2、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

3、均衡摄入五类食物(平衡膳食宝塔):以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吃适量的肉类及奶制品,少吃脂肪多的食物,吃清淡少盐的食物。 二、食品安全蔬菜瓜果必须清洗干净

不吃有毒的食物(馊饭菜、发芽的马铃薯) 买经检疫合格的食品 保持厨房和炊具的干净

三、绿色食品:指无污染、安全、优质的食品。 第三章人体的呼吸

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1、呼吸道的组成:

呼吸道:由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是呼吸系统气体进出肺的通道,清洁、湿润、温暖吸入的气体。 肺:气体交换的场所

痰的形成:气管和支气管内表面有纤毛,能不停的尘粒、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 肺

(1)位置:胸腔内,左右各一

(2)结构:肺泡外面包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和毛细血管的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适于气体交换。 (3)功能:气体交换

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一、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1、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动作。

2、人在平静呼吸时,肋间外肌、膈肌、肋骨、胸骨、胸廓和肺的变化:

肋间肌肉 肋骨 胸廓 膈肌

膈顶部 肺

肺气压 气体 吸气

收缩

向上向外 扩大 收缩 向下 扩张 减小 进入 呼气 舒张 向下向里 缩小 舒张 向上 缩小

扩大 排出

3、原理:呼吸肌收缩和舒张 胸廓扩大和缩小二、体内气体的交换

1、原理:气体的扩散作用

二氧化碳

2、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血液肺泡 氧气

肺被动地扩大和回缩吸气和呼气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ac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