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学》期末复习题下篇
更新时间:2024-01-07 03:3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电工电子学》期末复习题(下篇)
本复习题使用说明:复习题内容是按照知识点编写的非按章节编写请同学们阅读时注意!
第Ⅱ大部分:下篇
一、客观题(选择题)单项选择题部分:在下列各题中,将唯一正确的答案
代码填入括号内 (一)、二极管三极管
1、17、 电 路 如 图 所 示,二 极 管D1、D2为 理 想 元 件, 则 在 电 路 中( (a) D1起 箝 位 作 用,D2起 隔 离 作 用 (b) D1起 隔 离 作 用,D2起 箝 位 作 用
(c) D1、D2均 起 箝 位 作 用 (d) D1、D2均 起 隔 离 作 用
D1V0D2V2uOR?V12
2、45、 电路如图所示,二极管 D1,D2,D3 均为理想元件, 则 输 出 电 压 uO=( (a) 0V (b) -6V (c) -18V
?18V6k?D1?6V+0VuOD-2?6VD3
。。 )
)
3、51、电 路 如 图 所 示,二 极 管 D1,D2 均 为 理 想 元 件, 则 电 压 uAO=( )。
(a) 12V (b) 0V (c) -15V
D1D2+3k?-15V+-12V+uAO-
4、33、 电 路 如 图 所 示,二 极管 为 理 想 元 件,ui=6sin?t V,U=3V,当?t =?
2瞬 间, 输 出 电 压 uO 等 于( )。
(a) 0 V (b) 6 V (c) 3 V
D++ui-R+uO-U-
5、35、 电路如图所示,D 为理想 二 极管,则输出电压的最大值 uOM = ( )。 ui= 6sin?t V,
(a) 6 V (b) 3 V (c) ?3 V
D++ui-RU3VuO-+-
6、37、电 路 如 图 所 示, 二 极 管D 为 理 想 元 件, 当 输 入 信 号 ui=12sin?tV 时, 输 出 电 压 的 最 大 值 为( )。
(a) 12 V (b) -6 V (c) 0 V (d) 6 V
D++ui-10k?-7、49、电路如图所示, D1,D2 均为理想二极管, 当输入电压 ui > 6V 时, 则uO=( )。
(a) 6V (b) 3V (c) ui
?6VR1+D1ui-
8、53、电 路 如 图 所 示, D1,D2 均 为 理 想 二 极 管, 设 U1 =10 V,ui = 40 sin
ωtV, 则 输 出 电 压 uO 应 为 ( )。 (a) 最 大 值 为 40V,最 小 值 为 0V (b) 最 大 值 为 40V,最 小 值 为 +10V (c) 最 大 值 为 10V,最 小 值 为 -40V (d) 最 大 值 为 10V,最 小 值 为 0V
D1+R2ui-
9、55、 电 路 如 图 所 示, 若 忽 略 二 极 管 D 的 正 向 压 降 和 正 向 电 阻,则 输 出 电 压 uO 为( )。
(a) +12V (b) +6V (c) +2V
-+6VuO
+D2R23V+--
uOD2R1U1++-uO-
10k?+D1+2VD2++ui?12 V-uO-6V- 10、57、 电 路 如 图 所 示,D为 硅 二 极 管, 根 据 所 给 出 的 电 路 参 数 判
断 该 管 为 ( )。
-(a) 正 偏 (b) 反 偏 (c) 零 偏
?12V15k?20k?D15k?10k?
11、71、 晶体管处于截止 状 态 时, 集 电 结 和 发 射 结 的 偏 置 情 况 为( )。
(a) 发 射 结 反 偏,集 电 结 正 偏 (b) 发 射 结、集 电 结 均 反 偏 (c) 发 射 结、集 电 结 均 正 偏
12、73、已 知 某 晶 体 管 处 于 放 大 状 态, 测 得 其 三 个 极 的 电 位 分 别 为
(d) 发 射 结 正 偏,集 电 结 反 偏
6V、9V 和 6.3V, 则 6V所 对 应 的 电 极 为( )。
(a) 发 射 极 (b) 集 电 极 (c) 基 极
13、77、 当晶体管的集电极电流 IC 超过其最大允许值 ICM 时, 其 后 果 为( )。
(a) 晶 体 管 一 定 损 坏
(b) 不 一 定 损 坏、但 ? 要 下 降 (c) 不 一 定 损 坏、但 ? 要 升 高
14、87、在 计 算 低 频 小 功 率 晶 体 管 输 入 电 阻 rbe 时, 有 三 位 同 学 用 了 三 种 方 法, 而且计算结果 差 别 很 大, 请 指 出 正 确 的 表 达 式 是 ( )。
(a) rbe =
UBE?UCE26mV (b) rbe = (c) rbe = 300?+
IBmAIB?IB15、89、 所 谓 晶 体 管 输 出 特 性 曲 线 中 的 线 性 区 域 是 指( )。
(a) 放 大 区 (b) 饱 和 区 (c) 截 止 区
16、91、 如 果 接 在 电 路 中 某 晶 体 管 的 基 极 与 发 射 极 短 路, 则( )。
(a) 管 子 深 度 饱 和 (b) 管 子 截 止 (c) 管子工 作 在 放 大 状 态
17、93、根 据 图 中 已 标 出 各 晶 体 管 电 极 的 电 位, 判 断 处 于 饱 和 状 态 的 晶 体 管 是 ( )。
2.4V12V?6V2V3V0V2.6V4V0.3V(a)(b)(c)
18、95、工作在饱和状态的PNP 型 晶 体 管, 其 三 个 极 的 电 位 应 为( )。
(a) VE >VB,VC >VB,VE >VC (b) VE >VB,VC< VB,VE >VC (c) VB >VE,VB< VC,VE >VC
19、97、某 工 作 在 放 大 状 态 的 晶 体 管,测 出 其 三 个 极 X,Y,Z的 电 位 分 别 为:VX = ?9V,VY = ?3.8V,VZ = ? 4V, 则( )。
(a) X 为 基 极,Y 为 集 电 极,Z 为 发 射 极 (b) X 为 发 射 极,Y 为 基 极,Z 为 集 电 极 (c) X 为 集 电 极,Z 为 基 极,Y 为 发 射 极
20、99、电 路 如 图 所 示, 晶 体 管 处 于( )。
(a) 饱 和 状 态 (b) 放 大 状 态 (c) 截 止 状 态
?12VRCTRE
(c) 提高带负载能力
18、85、设差动放大电路对共模输入信号的电压放大倍数为AVC,对差模
输入信号的电压放大倍数为AVD,则该电路的共模抑比KCMRR等于( )。
(a)
AAVC (b) VD (c) AVCAVD AAVDVC19、88、差动放大电路中所谓共模信号是指两个输入信号电压( )。
(a) 大小相等,极性相反 (b) 大小相等,极性相同 (c) 大小不等,极性相同
20、91、在差动放大电路中,共模反馈电阻RE的作用是( )。
(a) 对差模信号有很强的负反馈,使放大倍数稳定 (b) 对共模信号有很强的负反馈,抑制零点漂移 (c) 对任何信号均无负反馈,它可限制发射极静态电流
21、103、在多级放大电路中,功率放大级常位于( )。
(a) 第一级 (b)中间级 (c)末级或末前级
22、109、某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状态如下图所示,静态工作点Q靠近截止区,这种情况称为( )。
(a) 甲类工作状态 (b) 乙类工作状态 (c) 甲乙类工作状态
iCQOuCE
23、112、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若设置静态工作点使两管均工作在乙类状态,将会出现( )。
(a) 饱和失真
(b) 频率失真 (c) 交越失真
(三)、集成运算放大器
1、8、开环工作的理想 运 算 放 大 器, 同 相 输 入 时 的 电 压 传 输 特 性 为( )。
?uO(sat)uOuI0?uO(sat)(a)?uO(sat)uO?uO(sat)0uOuI?uO(sat)0?uO(sat)(c)uI(b)
2、16、理 想 运 算 放 大 器 的 开 环 差 模 输 入 电 阻 rid 是 ( ) 。
(a) 无 穷 大 (b) 零 (c) 约 几 百 千 欧
3、40、 比例运算电路如图所示,该电路的输入电阻为 (
)。
(a) 零
(b) R1
RF
(c) 无穷大
R1uiR-+∞+uo
4、20、 电 路 如 图 所 示,RL 为 负 载 电 阻, 则RF 引 入 的 反 馈 为( )。
(a) 并 联 电 压 负 反 馈 (b) 串 联 电 压 负 反 馈 (c) 并 联 电 流 负 反 馈 (d) 串 联 电 流 负反 馈
uIi1++-iOuORLR1RFR2
5、28、运算放大器电 路 如 图 所 示,RL 为 负 载 电 阻, 则RF2 引入的反馈为 ( ) 。
(a) 串 联 电 流 负 反 馈 (b) 并 联 电 流 负 反 馈 (c) 串 联 电 压 负 反 馈 (d) 正 反 馈
RF1uIR1-∞++iLRLRF2R2
6、36、图1至图4的电路中,符合u? =u??0 (即虚地) 的电路是 ( R2uiR1+∞uOu+iR1+∞-R2+uO-RFR3(a)(b)RFR1∞u-RuOi+uiR1∞+-u+O+R2(c)
(d)
7、44、 电路如图所示,其电压放大倍数等于 ( )。
(a) 1 (b) 2 (c) 零
) 。
-ui+∞+uO
8、48、电路如图所示,能够实现uO??ui 运算关系的电路是 ( ) 。
(a) 图1 (b) 图2
(c) 图3
RRR-∞ui++uO-∞+R/2uuiR+O图1图2RR-∞++uuOiR/2图3
9、60、 电路如图所示,已知 R1 =10 k?,R2 =100 k?,若 uO = 6 V,则 ui = ( (a) 6 V (b) 3 V (c) 6/11 V (d) 3/11 V
R2+∞uOuiR1+-R1R1
10、68、 电路如图所示,当可变电阻RP = 0 时,输出电压 uO为 ( (a) ( 1+R2 /R1 ) ui (b) -( 1+R2 / R1 ) ui (c) -( R2 / R1 ) ui
)。)。
R2R1ui-+∞+uOR1RP (a) ui
(b) 2ui
R
11、72、电路如图所示,输入为ui ,则输出 uO 为 ( ) 。
(c) 零
uiR-+R∞+uOR
压 uO 为 ( )。
12、76、电路如图所示,R1 = R2 = R3 = R4 , ui1=2 V,ui2=-2 V,则输出电
(a) 4 V (b) -4V (c) 0 V (d) -6V
R2R1ui1ui2-+R4∞+R3uO
13、88、电路如图所示,该电路为 ( ) 。 (a)比例运算电路 (b) 比例—积分运算电路
RFuIR1CF(c) 微分运算电路
-+∞+uOR
14、92、微分电路如图所示,若输入ui=sin?t V, 则输出uO为 ( )。
(a) RFCcos?t V (b) -RFCcos?t V (c) -RFCsin?t V
RFuiC-+R∞+uO 等于( )。
15、116、如图电路,理想运放的饱和电压为?UO(set),当Ui< UR 时,UO
(a) 零 (b) +uO(set) (c) -uO(set)
ui+R1R2-uR+∞+uO-
16、120、电路如图所示,运算放大器的饱和电压为?12V,稳压管的稳定电压为6V,设正向压降为零,当输入电压ui=-1V时,则输出电压uO等于 ( )。
(a) - 12 V (b) 6V (c) 零
uiR1-∞+R3DZuO+R2
17、132、稳压管DZ的稳定电压为?uZ,且UZ值小于运放的饱和电压值UO(sat), 当uO 由+UZ翻转到-UZ时,所对应的输入电压门限值为 ( )。
(a) 零
(b) ?R1UZ R2uODZ(c)
R1UZ R2-uI+R1R2∞+R0
18、140、稳压管DZ的稳定电压值为?UZ,且UZ值小于运放的饱和电压值UO(sat),当ui=?UZ 时,uO的值为 ( )。
(a) +UZ (b) ?UZ
(c) ?R1U
R1?R2ZuODZuiR-+∞+R3R1
R2
19、144、运算放大器如图所示,ui=10sin?tV,双向稳压管DZ的稳定电压 uZ=?6V,运 算放大器的饱和电压为?12V,输出电压uO 的波形为( )。
uI/VuI105O?tuiR1R2+5V--+∞+R3DZuOuO/V+6(a)O-6?tuO/V(b)+6O-6uO/V+6(c)?tO-6?t
20、148、电路如图所示,运算放大器的饱和电压为?12V,稳压管DZ的稳定电压为8V,设正向压降为零,当输入电压ui=1V时,输出电压uO等于 ( )。
(a) -12 V (b) -8V (c) 零
DZuiR1R-+∞+uO
21、164、电路如图所示,双向稳压管DZ的稳定电压为?UZ,且UZ小于运放的饱和 电压值UO(sat),当ui=+1 V时,uO等于 ( )。
(a) 零 (b) + UZ (c) -UZ
DZuiR1R2-+∞+uO 22、172、电路如图所示,运算放大器的饱和电压为?12V,晶体管T的?=50,输入电压 uI 的波形如图2所示,则灯HL 的情况为 ( ) 。
(a)亮1s,暗2s
(b) 暗1s,亮2s (c)亮3s,暗2s
+12VuI/VHLuIR1R2+2V4-+∞+100k?TO12图234t/s
(四)、门电路和组合电路
1、45、逻辑图和 输 入 A,B 的 波形如图所示, 分 析 在 t1 时 刻 输 出 F 为( )。
(a) “1”
AB&
-图1
(b) “0”
AFB(c) 不 定
t1
2、55、逻辑图和输入 A,B 的 波形如图所示, 分 析 在 t1 时 刻 输 出 F 为 ( )。
(a) “1” (b) “0”
A(c) 不 定
AB≥1FB
t1
3、60、“异或”门 的 逻 辑 式 为( )。
(a) F=AB + AB
(b) F=AB + AB (c) F=AB?AB
4、65、逻 辑 图 和 输 入 A,B 的 波 形 如 图 所 示, 分 析 当 输 出 F 为“0”的 时 刻 应 是( )。
(a) t1
(b) t2
(c) t3
ABA=1FB
5、110、 下 列 逻 辑 式 中,正 确 的“ 与”逻 辑 式 是( )。
t1t2t3(a) 1?A?1
(b) 1?A?A (c) 1?A?0
6、115、 下 列 逻 辑 式 中,正 确 的逻 辑 公 式 是( )。
(a) A+B=AB
7、120、F?(b) A+B=A?B (c) A+B=AB
A?B 的“ 与 非” 逻 辑 式 为( )。
(b)
(a) F?AB F? A?B
(c)
F?AB
8、125、 逻 辑 式
F?A BC+AB C+ABC+ABC,化 简 后 为( )。
(b) F?B
(c) F?AB
(a) F?A
9、130、逻 辑 式F?ABC+ABC+AB C,化 简 后 为( )。
(a) F?AB+BC (b) F?AC+AB (c) F?AC+BC
10、135、 逻 辑 式
F?A?B?A?B?ABAB,化 简 后 为( )。
(c) F?ABAB
(a) F?0
(b) F?1
11、140、逻 辑 电 路 如 图 所 示, 其 功 能 相 当 于 一 个( )。
(a) 与 门
A
1(b) 与 非门
&(c) 异 或 门
≥1&FB1 12、145、图 示逻 辑 电 路的 逻 辑 式 为( )。
(a) F?A?BAB
AB&(b)
F?ABAB (c) F? (A?B)AB
&1&11F
13、150、逻辑图和输入 A,B 的波形如图 所 示, 分析 在 t1 时 刻 输 出 F 为( )。
(a) 0
A1 (b) 1 (c) 不 定
AF&B1Bt1
14、155、逻 辑 图 和 输 入 A,B 的 波 形 如 图 所 示, 分 析 当 输 出F 为“0”的 时 刻 应 是( )。
(a) t1
(b) t2
(c) t3
ABA&1FBt1t2t3
15、160、逻辑图和输入 A,B的波形如图所示,分析当输出F为“0”的时刻应是( )。
(a) t1
(b) t2
(c) t3
AA=11FBBt1t2t3
16、165、图 示逻 辑 电 路 的 逻 辑 式 为( )。
(a) F?A?B?C
(b)
F?A?B?C
(c)
F?ABC
1A1&BF1C
17、170、图 示 逻 辑 电 路 的 逻 辑 式 为( )。
(a) F?ABAB (b) F?ABAB (c) F?ABAB
&AB&F1&1
18、175、二 进 制 数X? 01000,Y ?01001 则X?Y? ( )。
(a) 10001 (b) 10010 (c) 11001
(c) 73
19、180、与 二 进 制 数10000111 相 应 的 十 进 制 数 是( )。
(a) 87 (b) 135
20、190、半加器逻辑符号 如 图 所 示, 当 A?“1”,B?“1”时,C 和 S 分 别 为( )。
(a) C?0 S?0 (b) C?0 S?1 (c) C?1 S?0
AB∑COSC 21、195、全加器逻辑符号如图所示,当A,B,Ci?1?“0”时,C i和Si分i?“0”i?“1”别为( )。
(a) Ci?0 Si?1
(b) Ci?0 Si?0
∑(c) Ci?1 Si?1
AiBiCi -1
SiCICOCi
22、200、全 加 器 逻 辑 符 号 如 图 所 示, 当A,B,Ci?1?“1”i?“1”i?“1”时,Ci?1和 Si 分 别为( )。
(a) Ci?1 Si?0 (b) Ci?0 Si?1 (c) Ci?1 Si?1
∑AIBICI?1
SICICOCI
23、215、逻 辑 电 路 如 图 所 示, 由 其 逻 辑 功 能 判 断 应 为( )。
(a) 二 进 制 编 码 器 (b) 二进 制 译 码 器
B&&(c) 十进 制 编 码 器
A11Y3Y21Y11Y0 (五)、触发器和时序逻辑电路
1、8、逻 辑 电 路 如 图 所 示, 分 析 RD ,SD 的 波 形,当 初 始 状 态 为“1”时,t1 瞬 间 输 出 Q 为( )。
(a) “0” (b) “1” (c) 不 定
SDQRDSD\1\\1\\0\RDQt1
2、12、下 图 逻 辑 电 路 如 图 所 示, 分 析 RD ,SD 的 波 形,当 初 始 状 态 为“0”时,输 出 Q 是“1” 的 瞬 间 为 ( )。
(a) t1 (b) t2 (c) t3
\1\SDRDQRDSDt1t2t3Q
3、20、逻 辑 电 路 如 图 所 示,当 A=“1”,R=“0”时, RS 触 发 器( )。
(a) 具 有 计 数 功 能 (b) 置“0” (c) 置“1” (d) 保 持 原 状 态
\1\SDSCRRD&AQQ\1\
4、24、逻 辑 电 路 如 图 所 示,A=“0” 时,RS 触 发 器( )。
(a) 具 有 计 数 功 能
A≥11\1\\1\(b) 置“1”
SDSCRRD (c) 置“0”
5、28、逻 辑 电 路 如 图 所 法, 当A=“0” 时,RS 触 发 器( )。
(a) 具 有 计 数 功 能 (b) 置“0” (c) 置“1”
A&1\1\SDSCQQ\1\RRD
C 脉 冲 来 到 后 JK 触 发 器6、52、逻 辑 电 路 如 图 所 示,A=“1” 时,( )。
(a) 具 有 计 数 功 能 (b) 置“0”
\1\& (c) 置“1”
A\1\\1\SDJCKRDQQ
C 脉 冲 来 到 后 JK触发器7、56、 逻辑电路如图所示,A=“1” 时,( )。
(a) 具有计数功能 (b) 置“0” (c) 置“1”
\1\SDJCKRD&AQQ
\1\
(c) 置“1”
8、60、逻 辑 电 路 如 图 所 示,A=“0” 时,C 脉 冲 来 到 后 JK触 发 器( )。
(a) 具 有 计 数 功 能 (b) 置“0”
\1\SDJCKRDA≥11QQ\1\
C 脉 冲 来 到 后 JK触 发 器9、64、逻辑电路如图 所 示,A=“0”,B=“1” 时,( )。
(a) 具 有 计 数 功 能 (b) 置“0” (c) 置“1” (d) 保 持 原 状 态
B1A&≥1\1\1\1\SDJCQQKRDQ
C 脉 冲 来 到 后 D 触 发 器10、68、逻 辑 电 路 如 图 所 示,A=“0” 时,( )。 (a) 具 有 计 数 器 功 能
&A(b) 置“0” (c) 置“1”
DCQQ
C 脉 冲 来 到 后 D 触 发 器11、80、逻 辑 电 路 如 图 所 示,A=“1” 时,( )。 (a) 具 有 计 数 器 功 能
A& (b) 置“1” (c) 置“0”
QDCQ
12、84、逻 辑 电 路 如 图 所 示, 它 具 有( )。
(a) D 触 发 器 功 能
SDJ(b) T 触 发 器 功 能
Q(c) T ' 触 发 器 功 能
CKRDQ
13、88、移 位 寄 存 器 与 数 码 寄 存 器 的 区 别 是 ( )。
(a) 前 者 具 有 移 位 功 能, 后 者 则 没 有 (b) 前 者 不 具 有 移 位 功 能, 后 者 则 有 (c) 两 者 都 具 有 移 位 功 能 和 计 数 功 能
14、116、 某 计 数 器 最 大 输 入 脉 冲 数 为 12, 组 成 该 计 数 器 所 需 最 少 的 触 发 器 个 数 为 ( )。
(a) 2 (b) 3 (c) 4
15、100、时 序 逻 辑 电 路 如 图 所 示, 原 状 态 为“0 0”, 当 发 出 寄 存 和 取 出 指 令 后 的 新 状 态 为( )。
(a) 1 1
Q11 (b) 1 0
Q01 (c) 0 1
&QSD&RDQSD取 出 指 令RD清 零&&
16、104、如 图 所 示 时 序 逻 辑 电 路 为( )。
(a) 同步二进制计数器 (b) 移位寄存器 (c) 异 步 二 进 制 计 数 器
数码 输 入 端d1\1\d0\0\寄 存 指 令Q1DiQ0Q1J1K11Q0Q0J0Q1K0CRD
17、144、如 图 所 示 逻 辑 电 路 为( )。
(a) 同 步 二 进 制 加 法 计 数 器 (b) 移位寄存器 (c) 异步二进制减法计数器
Q0Q1J0CQ0J1Q1K0RDQ0K1RDQ1RD
18、96、如 图 所 示 时 序 逻 辑 电 路 为( )。
(a) 同步二 进 制 计 数 器
(b) 数 码 寄 存 器 (c) 移 位 寄 存 器
Q1Q0Q1D1Q0D0DFF1C1FF0C0Q1RD1Q0RD0CRD
19、124、计数器如图所示, 原状态为“0 1”, 送 一个C 脉冲后 的 新 状 态 为( (a) “1 0” (b) “1 1” (c) “0 0”
Q1Q0Q1D1Q0D0C1C0CQ1Q0
20、136、计数器如图所示 , 原状态为“1 0”, 送 一个C 脉冲后的新 状 态 为( (a) “1 1” (b) “0 0” (c) “0 1”
Q1Q0Q1D1Q0D0CQ1Q0
21、128、计数器如图所示, 原状态为“0 1”, 送 一个C 脉冲后 的 新 状 态 为( (a) “0 1” (b) “1 0” (c) “1 1”。。。 )
)
)
Q1Q0Q1J1K1Q0D0Q1Q01C
22、132、计数器如图所示 , 原状态 为“0 0”, 送一个C 脉冲后的新状态为( )。
(a) “1 1” (b) “1 0” (c) “0 1”
Q1Q0Q1J1Q0D0Q1K1Q01C
23、140、计数器如图所示 , 原状态为“0 0”, 送一个C 脉冲后 的 新 状 态 为( )。
(a) “1 1” (b) “0 1” (c) “1 0”
Q1Q0Q1J1Q0J0K0CQ1K1Q0
24、120、计数器如图所示, 原状态为“11”, 送入一 个 C 脉 冲 后 的 新 状 态 为
( )。
(a) “1 1”
Q1(b) “0 0” (c) “0 1” (d) “1 0”
Q0Q1Q1J1K1Q0J0K0\1\Q0C
25、112、计 数 器 如 图 所 示, 原 状 态 为“01”, 当 送 入 一 个 C 脉 冲 后 的 新 状 态 为( )。
(a) “0 1”
Q1(b) “1 0” (c) “1 1”
Q0 (d) “0 0”
Q1Q1J1K1Q0Q0J0K0\1\C
(六)、模拟量和数字量的转换
1、T 形 电 阻 网 络 D/A 转 换 器 是 由( )组 成。 (a) T 形 电 阻 网 络 和 集 成 运 算 放 大 器 (b) T 形 电 阻 网 络 和 触 发 器 (c) T 形 电 阻 网 络 和 振 荡 器
2、 数 字 系 统 和 模 拟 系 统 之 间 的 接 口 常 采 用 ( )。
(a) 计 数 器
(b) 多 谐 振 荡 器 (c) 数 / 模 和 模 / 数 转 换 器
3、某 数/模 转 换 器 的 输 入 为 8 位 二 进 制 数 字 信 号(D7 ~ D0),输 出 为
0~25.5V 的 模 拟 电 压。若 数 字 信 号 的 最 低 位 是“1” 其 余 各 位 是“0”,
则 输 出 的 模 拟 电 压 为( )。
(a) 0.1V
(b) 0.01V (c) 0.001V
4、某 数/模 转 换 器 的 输 入 为 8 位 二 进 制 数 字 信 号(D7 ~ D0), 输 出 为
0~25.5V 的 模 拟 电 压。若 数 字 信 号 的 最 高 位 是“1” 其 余 各 位 是“0”,
则 输 出 的 模 拟 电 压 为()。 (a) 1V
5、 数/模 转 换 器 的 分 辨 率 取 决 于 ()。
(b) 12.8V
(c) 13.8V
(a) 输 入 的 二 进 制 数 字 信 号 的 位 数, 位 数 越 多 分 辨 率 越 高 (b) 输 出 的 模 拟 电 压 的 大 小, 输 出 的 模 拟 电 压 越 高, 分 辨 率 越 高 (c) 参 考 电 压 UR 的 大 小,UR 越 大, 分 辨 率 越 高
6、 逐 次 逼 近 型 A/D 转 换 器 的 转 换 精 度 与 输 出 的 数 字 量 位 数 之 间 的 关 系 是()。
(a) 输 出 的 数 字 量 位 数 越 多 转 换 精 度 越 高 (b) 输 出 的 数 字 量 位 数 越 少 转 换 精 度 越 高 (c) 转 换 精 度 与 输 出 的 数 字 量 位 数 无 关
7、 逐 次 逼 近 型 A/D 转 换 器 转 换 开 始 时, 首 先 应 将 ( )。
(a) 移 位 寄 存 器 最 高 位 置1 (b) 移 位 寄 存 器 的 最 低 位 置1 (c) 移 位 寄 存 器 的 所 有 位 均 置1
8、某 模 / 数 转 换 器 的 输 入 为 0 ~10V 模 拟 电 压, 输 出 为 8 位 二 进 制 数 字 信 号(D7 ~ D0)。 若 输 入 电 压 是 2V , 则输出 的 数 字 信 号 为( )。
(a) 00100011 (b) 00110011
(c) 00100001
9、某 模/数 转 换 器 的 输 入 为 0 ~10V 模 拟 电 压, 输 出 为8 位 二 进 制 数 字信号(D7 ~ D0)。 则该模/数 转 换 器 能 分 辨 的 最 小 模 拟 电 压 为( )。
(a) 0 V (b) 0.1 V (c)
2 V 51 10、模/数 转 换 器 的 分 辨 率 取 决 于( )。
(a) 输 入 模 拟 电 压 的 大 小,电 压 越 高,分 辨 率 越 高 (b) 输 出 二 进 制 数 字 信 号 的 位 数,位 数 越 多 分 辨 率 越 高 (c) 运 算 放 大 器 的 放 大 倍 数,放 大 倍 数 越 大 分 辨 率 越 高
二、非客观题部分(计算题) (一)、单管放大器
1、电 路 如 图 所 示 ,已 知 晶 体 管 的??80,r.k?,UBE?0.6V,be?13RB1?150k?,RB2= 47 k?,RC?33.k?,RE1?200?,RE2?13.k?,RL?51.k?,
要 求:
(1) 计 算 静 态 工 作 点 IB,IC,UCE; (2) 画 出 微 变 等 效 电 路; (3) 计 算 输 入 电 阻ri 和 输 出 电 阻r0;(4) 计 算 电 压 放 大 倍 数Au。
UCCRB1C1++RC+C2?20V+RE1ui-RB2RL+CEuo-RE2
2、电 路 如 图 所 示,已 知 晶 体 管 的 rbe = 2 k?,?= 75,输 入 信 号
RS?6 kuS?5sin?t?mV,?,RB1?270?k?,RB2?100?k?,RC?51.?k?,RE1?150??,
RE2?1?k?。 要 求:(1) 画 出 微 变 等 效 电 路; (2) 求 电 路 的 输 出 电
压Uo; (3) 若 调 节 电 路 参 数 使 基 极 电 流 IB?16?A, 试 分 析 说 明 当
时,电 路 输 出 电 压 会 不 会 出 现 截 止 失 真,为 什 么? uS?50sin?t mVRB1C1+BERSRE1uoRC?12VC?+C2+RB2RE2uS-++CE-
3、电 路 如 图 所 示, 已 知 晶 体 管T 的β= 50,UBE = 0.7 V,RB1 = 24 k?,
RB2 =15 k?, RC = 2 k?,RE = 2 k?,RL =10 k?,要 求:
(1) 估 算 静 态 工 作 点 Q;
(2) 推 导 分 别 自M,N 两 端 输 出 时 的 电 压 放 大 倍 数 的 表 达 式; (3) 当 ui?形。
?10VRB1C++BREET+RLRC+N+RLuo2-UCCM+uo1-2sin?t V 时, 近 似 计 算uo1,uo2,, 并 画 出 ui ,uo1,,uo2, 的 波
u1-RB2
. k?, ??60,rbe=18
4、具 有 负 反 馈 的 共 发 射 极 放 大 电 路 如 图 所 示, 已 知 晶 体 管 的
试 求: (1) 当RE1?100 ? 时, 放 大 电 路 的 输 入、 输 出 电 阻 和 电 压 放 大 倍 数;(2) 设 信 号 源 内 阻RS?0,US?15 比 较 放 大 电 路 在 开 关 S 打 开 ?mV,
和 S关 闭 两 种 情 况 下 的 输 出 电 压Uo;
(3) 设 信 号 源 内 阻R.?k?,US?15?mV, 当S 闭 合 时 放 大 电 路 的 输 S?085出 电 压Uo??
?12V120kΩC1
+RE1100k?RE23.9k?+?C2S+RS40kΩ+RL3.9k?+CEuouS-2k?-
(二)、运算放大器
1、电 路 如 下 图 所 示, 求 输 出 电 压 uO 。
20k?10k?-+R∞A1+20mV10k?uO130k?10k?-+20mV∞A2+10k?-+A∞A3+uO2uO
2、电 路 如 下 图 所 示 , 求 电 路 中 的 电 压 uO1,uO2,uO 以 及 电 阻 R。
0.5V-0.4V0.9V20k?5k?5k?-5k?∞+10k?5k?R+uO1-+∞+uOuO2-+0.5V∞+
3、电 路 如 图 所 示, 求 输 出 电 压 uO与 输 入 电 压 uI1,uI2 之 间 运 算 关 系 的 表 达 式 。
2RRRuI1-+∞+uO1R-R?∞+uO+uI2RR
4、某 电 子 装 置 前 置 放 大 器 电 路 如 图 所 示, 图 中Rp 用 来 调 节 电 压 放 大 倍 数, 求 该 电 路 电 压 放 大 倍 数 的 变 化 范 围。
3.9k?uI1+A1uO13.9k?+-+∞A3+100k?-3.9k?uO3+-A4+uO47k?3.9k?1k?Rp?100k?470k?47k?uO25k?+-A2+
uI2
5、电 路 如 图 所 示, R1=6k?, R2=4k?, R3=12k?, R4=3k?, R5=24k?, R6= 4
k?, R7 =2k?,R8 =12k?,R9=6k?,且 输 入 电 压 uI1 =1V,uI2 =2V,uI 3 = ?3V, 求
输 出 电 压 uO 为 多 少?
R1R3uI1uI2R2+R-∞A1+R8R9uO1-+∞A3+uOR4uI3+R5A2-∞+uO2R6R7
6、电 路 如 下 图 所 示, 求 电 路 中 的 输 出 电 压 uO 。
60k?30k?-4V20k?-2V∞+60k?30k?+-∞+uO160k?+uO30k?20k?-+∞+30k?uO2
2V20k?
7、电 路 如 图1 所 示 ,DZ 的 稳 定 电 压 为 6 V, 若 忽 略 其 正 向 压 降。 求:
(1) 当uI =0.6 V 时,uO1 ,uO2,uO3 及uO 各 等 于 多 少 伏? (2) 当uI 的 波 形 如
图2 所 示 时, 画 出uO 的 波 形 图。
4RRR-R++∞+R-∞++2RuO1R/2RuIuO2R/2-+∞+-4RuO3100k??DZuO 图1uI/ V1t-1 图2
8、电 路 如 图 所 示, 已 知 运 算 放 大 器 的 最 大 输 出 电 压 幅 度 为?12 V,稳 压 管 稳 定 电 压 为6 V, 正 向 压 降 为 0.7V, 要 求:(1) 运 算 放 大 器 A1,
A2,A3 各 组 成 何 种 基 本 应 用 电 路;
(2) 若 输 入 信 号 uI = 10sinωt V, 试 画 出 相 应 的 uO1,uO2, uO3 的 波 形,
并 在 图 中 标 出 有 关 电 压 的 幅 值。
R1R1uI/V?t-+R∞A1+uO1R2uI-+R2∞A2+RuO2-+DZ∞A3+0uOuO1/V?t0uO2/V 图1?t0uO/V0 图2?t
9、电 路 如 图 所 示, 写 出 输 出 电 压
uO 与 输 入 电 压 uI 之 间 运 算 关 系
3?F的 微 分 方 程 。
R3uIR120k?R2R40k?∞50k?-A1+uO1R4+R?C-+∞A2+uO40k?R630k?∞-+A3+R5R??10k?uO3
(三)、组合逻辑
1、逻 辑 电 路 如 图 所 示,分 别 写 出 两 图 的 逻 辑 式, 并 化 简 之。
&A&&≥1=1≥1FABC&&≥1BF&
2、逻 辑 电 路 如 图 所 示,分 别 写 出 两 图 的 逻 辑 式, 并 化 简 之。
A≥1B&&1F1C≥1&DA1≥11&B&F2
3、已 知 逻 辑 图 和 输 入A,B,C 的 波 形 如 图 所 示, (1、)写 出 逻 辑 式并化简; (2、)试 画 出 输 出F 的 波 形。
AA&BBC1&F≥1FC
4、逻 辑 电 路 如 图 所 示,分 别 写 出 两 图 的 逻 辑 式, 并 化 简 之。
AB&&1&11F
≥1≥1A
F&≥1&BC1
5、试化简逻辑式:F?ABC?ABD?ABC?CD?BD 6、试化简逻辑式:F?ABC?ABC?ABC?B(A?B?C) 7、试化简逻辑式:F?(AB?AB?AB)(A?B?C?ABC) 8、试化简逻辑式:ABCD?ABD?BCD?ABC?BD?BC
(四)、触发器、计数器
1、已 知 逻 辑 电 路 图 及 C,RD,SD 的 波 形, 求:
(1、)列 出 逻 辑 状 态 表,(2、)画 出 输 出Q0,Q1 的 波 形, (3、)说 明 其 逻 辑 功 能 (设Q0,Q1 的 初 始 状 态 均 为“0”)。
Q0Q1?SDCQ1JK??Q0Q01D0CRDSD\Q0Q1oQRD1??
2、逻 辑 电 路 图 及C 脉 冲 的 波 形 如 图 所 示 , 试 画 出 触 发 器 输 出Q0,
)。 Q1的 波 形 (设 Q0,Q1的 初 始 状 态 均 为“00”
Q0 ? C ? J Q Q C 0 0 ? D C Q Q 1 1 Q1
K C 0 Q1
t
Q2
t
3、逻 辑 电 路 如 下图 所 示,各 触 发 器 的 初 始 状 态 为“0”, 若 已 知C 和
t A 的 波 形。 试 画 出Q0,Q1 的 波 形。
Q0&DACCCQ0Q1JCQ0Q1oKQ1oCAQ0Q1
4、已知下示逻辑电路图及其 C 脉冲波形。 (1)写出三个触发器的驱动方程?(2)写出输出端Q2,Q1,Q0的状态表, (3)画出触发 器 输 出 Q0,Q1,Q2 的波形, (4)并
说明其逻辑功 (设 各 触 发 器 的 初 始 状 态 均 为“ 1”)。
Q2J2Q2J1Q1Q1J0Q0Q0CK2Q2CK1Q1CK0Q0CCQ0Q1Q2
5、逻辑电路如图所示, 已知第四个C 脉冲后各触发器Q0,。 Q1,Q2,Q3 的状态为 “0110”(1)(1)写出四个触发器的输入方程?(2)试列出第五个C 脉冲后的Q0,Q1,Q2,Q3 的
状态表。 (3)并说明第几个 C 脉冲到来后计数器各Q 端均为 “0”。
≥1≥1≥1J0C0CQ0J1C1Q1J2C2K2Q2J3C3K3Q3K0Q0K1Q1Q2Q3
C 0 4 5 6 7 8 9
Q3 Q2 Q1 Q0 C 10 11 12 13 14 15 16 Q3 Q2 Q1 Q0
6、已 知 逻 辑 电 路 图 及C 脉 冲 波 形, (1)写出四个触发器的输入方程(2)写出输出端Q3 ,Q2,Q1,Q0的状态表,(3)试 画 出 输 出Q3 ,Q2,Q1,Q0的 波 形,(4)说 明 它 是 几 进 制 计 数 器?同 步 还 是 异 步? 加 法 还 是 减 法计数?( 设Q3 ,Q2,Q1,Q0 的 初 始 状 态 为“0”)。
Q3&Q3J3C3K3Q2Q2Q2Q1Q0J2Q1Q1J1C1K1Q0J0C0CC2K2Q3Q0K0CQ0Q1Q2Q3
7、逻辑电路如图所示,已知C 脉冲波形。 (1)写出四个触发器的输入方程(2)写出输出端Q3 ,Q2,Q1,Q0的状态表,(3)试画出输出Q3 ,Q2,Q1,Q0的波形,(4)说明它是几进制计数器?同步还是异步?加法还是减法计数?( 设Q3,Q2,Q1,Q0 的初始状态为“0”)。
Q0Q1Q2Q3CJ0C0Q0J1C1Q1J2Q2J3Q3C2Q1C3Q2K0RDRDQ0K1RDK2RDK3RDQ3C
C 0 1 2 3 4 5 Q3 Q2 Q1 Q0 C 6 7 8 9 10 Q3 Q2 Q1 Q0 8、逻辑电路如图所示,已知C 脉冲波形。 (1)写出四个触发器的输入方程(2)写出输出端Q3 ,Q2,Q1,Q0的状态表,(3)试画出输出Q3 ,Q2,Q1,Q0的波形,(4)说明它是几进制计数器?同步还是异步?加法还是减法计数?( 设Q3,Q2,Q1,Q0 的初始状态为“0”)。
&FCDCQ0DCQ1DCQ2Q2DCQ3Q3Q0Q1C
C 0 1 2 3 4 The End
Q3 Q2 Q1 Q0 C 5 6 7 8 9 Q3 Q2 Q1 Q0
正在阅读:
《电工电子学》期末复习题下篇01-07
青岛大学生宣传手册04-09
2018年最新通用党委(党支部)党务工作流程图汇总指导手册(涵盖37项日常工作)11-29
欧姆龙ORG指令的应用04-04
厦门大学远程教育2016-2017 英语2 复习题11-01
鼓励作文600字02-05
谢师感言(拜师活动总结)05-18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召开纪念“5·12”国际护士节暨深入推进优质护理08-06
HCNA-VC V1.0考试题库05-27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复习题
- 电子学
- 下篇
- 期末
- 电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