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篇目索引(2009)

更新时间:2023-03-08 04:47:36 阅读量: 高中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中语文篇目索引(2009)

由上海市甘泉外国语中学图书馆提供

高考作文题要大气/叶永烈等//语文学习(上海).—2009,no.1.—P.8

高考作文当尽快走出思辨误区/梁晓斌//语文学习(上海).—2009,no.1.—P.10 诗歌不能除外/杨孟芳//语文学习(上海).—2009,no.1.—P.14 从比喻到隐喻/徐默凡//语文学习(上海).—2009,no.1.—P.24

《相信未来》的颜色/谢莉(江苏宿迁市马陵中学)//语文学习(上海).—2009,no.1.—P.32 指鹿为马 何谓典范——论教材中应用文的“失格”现象/陈旭升(甘肃庄浪县水洛中学)//语文学习(上海).—2009,no.1.—P.34 一篇文不对题的议论文/俞敦雨(上海进才中学)//语文学习(上海).—2009,no.1.—P.35

对《论语·子夏问曰》课本注释的质疑/强光伦(安徽繁昌一中)//语文学习(上海).—2009,no.1.—P.39 关于《套中人》的几个问题/王富仁//语文学习(上海).—2009,no.1.—P.46

高考现代文阅读命题语言刍议——以2008年高考语文试题为例/徐默凡(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语文教育研究中心)//语文学习(上海).—2009,no.2.—P.4 朱熹对“涵泳”的阐释/苑青松//语文学习(上海).—2009,no.2.—P.9

《鸿门宴》的座次是谁安排的/曹玉龙(山东烟台建文学院文史教研室),李小菲(山东烟台芝罘区福安中学)//语文学习(上海).—2009,no.2.—P.31 《过秦论》之“树上开花计”/刘秀云(广东清远市华侨中学)//语文学习(上海).—2009,no.2.—P.34 《〈琵琶行〉并序》寓意发微/寇安炳(陕西紫阳中学)//语文学习(上海).—2009,no.2.—P.35 从叙事心理看《祝福》的批判指向/孙文辉(浙江慈溪中学)//语文学习(上海).—2009,no.2.—P.44

《荷塘月色》是写景散文还是抒情散文?/文贵良(华东师大中文系语文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语文学习(上海).—2009,no.2.—P.52 高中语文教材建设中古文的取舍与阐释/雷实(华中师范大学)//语文学习(上海).—2009,no.3.—P.8 语文教学视野中的“意向”和“意境”/古风(扬州大学文学院)//语文学习(上海).—2009,no.3.—P.13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课堂实录/成旭梅(浙江温州中学)//语文学习(上海).—2009,no.3.—P.28 品味词语的包孕意《我与地坛》课堂教学片断/孙晋诺(江苏苏州中学园区校)//语文学习(上海).—2009,no.3.—P.31 为“难于直说”一辨——读《野草· 题辞》/李效钦//语文学习(上海).—2009,no.3.—P.34 叙事学视角下的《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解读/俞秀玲(浙江宁波中学)//语文学习(上海).—2009,no.3.—P.37 《“植杖”释义勘正》的勘正/杜广学(黑龙江哈师大附中)//语文学习(上海).—2009,no.3.—P.39 解读晓红的《回忆鲁迅先生》/孙绍振//语文学习(上海).—2009,no.3.—P.46

高考文言翻译题答案商榷/宋桂奇(江苏常州戚墅堰实验中学)//语文学习(上海).—2009,no.3.—P.70 文学是光明磊落的隐私——贾平凹访谈录/贾平凹,章学峰//语文教育与研究(武汉).—2009,no.1.—P.6 大通生活与写作的甬道/戴国平(浙江绍兴)//语文教育与研究(武汉).—2009,no.1.—P.28

议论文也可以写得美丽/季娟(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硕士)//语文教育与研究(武汉).—2009,no.1.—P.29 观察应与创造性思维结合/肖庆祝(湖北麻城)//语文教育与研究(武汉).—2009,no.1.—P.30 回首湖北高考“流浪狗”/肖炎方(湖北荆州)//语文教育与研究(武汉).—2009,no.1.—P.39 《五人墓碑记》的结构分析/杨长荣(湖北襄樊)//语文教育与研究(武汉).—2009,no.1.—P.41 《包身工》的数学艺术/吴先进(广东肇庆)//语文教育与研究(武汉).—2009,no.1.—P.42 高考语文阅读探究题之探究/莫立刚(江苏赣榆)//语文教育与研究(武汉).—2009,no.1.—P.64

阅读考试中观点分析题的题型分析/高满生(江苏建湖)//语文教育与研究(武汉).—2009,no.1.—P.66 语文课要坚守简约/戴继华(江苏通州)//语文教育与研究(武汉).—2009,no.1.—P.68

古典诗歌中鸿雁意象内涵初探/卢映云/(江苏海安)/语文教育与研究(武汉).—2009,no.1.—P.73 将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陈平原访谈录/陈平原,王颖//语文教育与研究(武汉).—2009,no.2.—P.6 高考成语辨析题复习指南/吴细云(浙江苍南)//语文教育与研究(武汉).—2009,no.2.—P.36 《荷花淀》课堂教学实录/谈幼珍(湖北黄石)//语文教育与研究(武汉).—2009,no.2.—P.48 写作实际上是虚与实的较量——苏童访谈录/苏童,姜广平//语文教育与研究(武汉).—2009,no.3.—P.6 语趣文味 旨在妙语/兰家勇(湖北武汉)//语文教育与研究(武汉).—2009,no.3.—P.13 作文教学中人文性的缺失/胡直(湖北沙市)//语文教育与研究(武汉).—2009,no.3.—P.34 高考作文应该回归本质/陈国林(江苏扬州)//语文教育与研究(武汉).—2009,no.3.—P.60 高考语文与有效教学/丁家顺(湖北沙市)//语文教育与研究(武汉).—2009,no.3.—P.62

现代文阅读主观题解题策略初探/李兆兵(江苏扬州)//语文教育与研究(武汉).—2009,no.3.—P.64 2009年高考语文阅读与写作复习专辑/赵宪宇主编,蒋洪兴统稿//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西安).—2009,no.1-2. 吕叔湘先生的一次重要讲话/陈金明(首都师范大学)//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9,no.1.—P.4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整体感知/陆精康(江苏省南通市第三中学)//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9,no.1.—P.40 倾听那一声婉曲而深沉的叹息——《秋声赋》末段细读/时剑波(浙江省宁波中学)//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9,no.1.—P.43 关联词语位置的四种情况——兼谈两道高考题的正误/严建军(江苏省洪泽外国语中学)//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9,no.1.—P.53

语文高考“怎么考”——谈整合、要求、命题构思/潘新和,郑秉成(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9,no.1.—P.58 从考纲和试卷的变化看新课程高考语文的走向/张新强(浙江省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员)//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9,no.1.—P.62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以诗词名句点亮高考作文/卢吉增(北京市丰台二中)//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9,no.1.—P.68 《赤壁赋》:自然之乐与历史之忧/孙文辉(浙江省慈溪中学)//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9,no.2.—P.40 品味其细节 丰满其形象——《段太尉逸事状》教学一得/李绪平(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高级中学)//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9,no.2.—P.42 新课程高考不应与课程标准错位——兼评2008年语文高考广东卷选考试题/杨先武(广东省深圳市北师大南山附中)//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9,no.2.—P.56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设计/巩智敏(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9,no.3.—P.53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王礼平(湖南省永兴县高亭中学)//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9,no.3.—P.55 研究高考《考试大纲》科学编写《考试说明》/陈志国(北京教育考试院)//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9,no.3.—P.60

降低难度 明确导向——还原高考语基客观性试题的应有面貌/张杰(天津市第四十二中学)//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9,no.3.—P.63 走出高考阅读教学的几个误区/李哲峰(河北省邯郸第一中学)//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9,no.3.—P.65 《赤壁赋》:虚实相生的空间张力美/田小华(广东开平市开侨中学)//中学语文(武昌).—2009,no.1.—P.34

文本解读需要普适性和现实性——《病梅馆记》的阅读教学内容选择例说/梅其涛(湖北巴东一中)//中学语文(武昌).—2009,no.1.—P.36 《寄扬州韩绰判官》的一种解读/何伟(江苏扬州市新华中学),张锐(江苏盐城市明达中学)//中学语文(武昌).—2009,no.1.—P.37 高一语文诗歌教学集体备课实录——在武汉市武昌教研会上的集体备课展示/东湖中学高一语文备课组(武汉东湖中学)//中学语文(武昌).—2009,no.1.—P.45 语文美育与个人成长/王昌雷(江苏扬州大学文学院)//中学语文(武昌).—2009,no.1.—P.53 “涵泳”的阐释/苑青松(河南周口师范学院)//中学语文(武昌).—2009,no.1.—P.54

高超的煽情艺术——《陈情表》课堂教学应贯穿一个“情”字/龙建(湖州常德市一中)//中学语文(武昌).—2009,no.1.—P.58 中学语文教学与命题应该坚守文学阵地——从《高考现代文阅读命题语言刍议》等争鸣文章说开去/单学文//语文学习(上海).—2009,no.4.—P.9

不同版本高中语文新课标教材文言文编排的比较思考/童志斌(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语文学习(上海).—2009,no.4.—P.12 追求课程视野、教材视角和教学视域的融通/徐志伟//语文学习(上海).—2009,no.4.—P.20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流”/孙建军(江苏无锡市洛社高级中学)//语文学习(上海).—2009,no.4.—P.28 抓住核心,抽丝剥茧——《春江花月夜》教学精彩片段/夏云陶(浙江湖州中学弁山校区)//语文学习(上海).—2009,no.4.—P.32 关于《五人墓碑记》的两大训诂问题/黄岳州//语文学习(上海).—2009,no.4.—P.34

关于《白莽作〈孩儿塔〉序》的两个问题/诸慧(华东大松江实验高级中学)//语文学习(上海).—2009,no.4.—P.35 “咸与维新”是“多读多义”类成语/李冲(江苏滨海中学)//语文学习(上海).—2009,no.4.—P.48

“龙子幡”是什么样的旗帜/陈明学(贵州安顺学院附中)//语文学习(上海).—2009,no.4.—P.50 教什么,你准备好了吗——听教学《想北平》有感/杨仕威(浙江青田中学),郭平(浙江青田温溪高中)//语文学习(上海).—2009,no.4.—P.54 训释有法 考订求真——汪少华、沈蘅仲古诗词训释摘编//语文学习(上海).—2009,no.4.—P.57 考场作文,离学生的本真写作和语文素养有多远——关于考场作文的调查分析/孙如明(浙江临海大田中学)//语文学习(上海).—2009,no.4.—P.65 “身教”和“言教”的结合——一次难忘的“作文教育”/金志浩//语文学习(上海).—2009,no.4.—P.67 语言训练要结合生活实际/邱兼顾(江苏教育学院附属高级中学龙江校区)//语文学习(上海).—2009,no.4.—P.73 也说“春来草自青”/王玉强,谢宪起//语文学习(上海).—2009,no.4.—P.74

迟早要被他们逼疯——质疑高考现代文阅读题/王雷(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语文学习(上海).—2009,no.5.—P.9

简说部首的“识字”功能/刘志基(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语文学习(上海).—2009,no.5.—P.17 他们这样看《祝福》/吴非//语文学习(上海).—2009,no.5.—P.20

定位、整合、设计——以《渔父》为例谈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陆红华(江苏南京市人民中学)//语文学习(上海).—2009,no.5.—P.30 左光斗为何《微行入古寺》——《左忠毅公逸事》一处细节的解读/汤立宏(上海虹口教师进修学院)//语文学习(上海).—2009,no.5.—P.43 《子路、曾西、冉有、公西华侍坐》释译文字辨析/陈玉明(安徽歙县中学)//语文学习(上海).—2009,no.5.—P.44 “企”与“跂”两字是什么关系?/冯允之//语文学习(上海).—2009,no.5.—P.49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语出何处?/查正贤(华东师大中文系语文教育研究中心)//语文学习(上海).

—2009,no.5.—P.49

注意“相关链接”在教学中的运用——《登岳阳楼》教学片段赏析/黄丽君(浙江吴兴高级中学)//语文学习(上海).—2009,no.5.—P.52 《西洲曲》叹赏/西渡//语文学习(上海).—2009,no.5.—P.56 中外名人谈读书//语文学习(上海).—2009,no.5.—P.63

远近高低各不同——由两岸同诗异读测试题说开去/袁源(江苏南京市第九中学)//语文学习(上海).—2009,no.5.—P.71 让“语文试题”真正“语文化”/王科威(浙江宁波市北仑中学)//语文学习(上海).—2009,no.5.—P.73 也谈主宾置换问题/陈锋(江苏如皋中学)//语文学习(上海).—2009,no.5.—P.78

作文教学的“这一课”与“下一课”——从郑桂华《类比性作文构思》观摩课说开去/唐丹(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9,no.4.—P.28 作文讲评要从写后清算转移到再写指导/唐建新(广东市深圳市南山区教研室)//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9,no.4.—P.31 推敲《阿Q正传》书名的修辞方法/许锡强(江苏省东阳中学)//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9,no.4.—P.41

只是当时已惘然/夏坚(扬州大学附中)//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9,no.4.—P.45

摒弃浮华空泛 崇尚深刻透辟——高考议论文写作亮点的五种呈现方式/靳贺良(江苏省南京市第十二中学)//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9,no.4.—P.59 善哉,直译!——关于高考古文翻译答案的商榷/宋桂奇(江苏省常州市戚墅堰实验中学)//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9,no.4.—P.62 “解放天足”与“削足适履”的博弈——谈“新课标”高考作文的命题与阅卷/王大绩(北京朝阳区陈经伦中学)//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9,no.5.—P.55 开锁之管——古文实词意义推断训练的探究与实践/张清(北京教育学院附中)//中学语文教学(北京).

—2009,no.5.—P.66

讲理与思辨——关于议论文写作的对谈/李卫东(北京市教科院基教研中心),王桂宏(河北省沧州师范学院中文系)//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9,no.6.—P.32 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个“问题”——苏教版《〈史记〉选读》教法研究之四/蔡建明(江苏省南京市第五中学)//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9,no.6.—P.39 《寡人之于国也》三问/郭敬宏(山东省邹城市实验中学)//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9,no.6.—P.60 高考作文:莫让学生猜哑谜/邓木辉(贵州省福泉中学)//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9,no.6.—P.71 《拿来主义》两人教/执教:金晓涛(浙江瑞安中学),陈益林(浙江东阳中学),点评:蔡伟(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9,no.4.—P.18 侍萍的情感历程——重读《雷雨(节选)》有感/韩雁冰(江苏徐州是沛县职教中心)//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9,no.4.—P.38 少煽点情,多讲点理/吕宪华,张修江(黑龙江泰来汤池中学)//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9,no.4.—P.42 优化高三写作指导有讲究/黄务海(江苏盐城中学)//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9,no.4.—P.44 叙事曲折美之六技法/曹志正(江苏如东高级中学)//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9,no.4.—P.46 反复诵读 准确识记——2009年高考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预测及备考指津/曹公奇(陕西宝鸡市教研室)//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9,no.4.—P.50 把握考情,轻松应考——2009年高考名句名篇题命题趋势管窥/邢小雷(山西阳城一中)//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9,no.4.—P.52 2009年高考文言文考查趋势蠡测/周晓天(浙江衢州第一中学)//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9,no.4.—P.54 知己知彼 应考诗词——近三年高考古诗词考试研究曁2009年古诗词考查蠡测/金传富(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赵俊芳(北京市江文中学)//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9,no.4.—P.56

温故知新,深入浅出——2009年高考古诗词鉴赏命题预测及复习策略/兰瑞平(北京市二十中)//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9,no.4.—P.58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滕王阁序》教学简案/虞晔如(江苏南京大学附属中学)//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9,no.5.—P.18 “必”“选”结合,科学备教——苏教版必修教材写作内容与选修教材《写作》的融合/李小慧(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9,no.5.—P.35 帕里斯的悲剧意味——重读《罗密欧与朱丽叶》有感/任欢(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9,no.5.—P.37 “义士”苏轼——《苏轼传》中的劝降与拒降/赵晓非(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9,no.5.—P.39 无限趋近而永远不可能达到——对《逍遥游》中“逍遥”境界的解读/赵勇(河南郑州外国语学校)//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9,no.5.—P.40 “他日”辩释/黄晓明(安徽马鞍山市六中)//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9,no.5.—P.41

思维训练:写作教学的有效支点——系统开展写作思维训练的实践与思考/陈国林(江苏扬州中学)//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9,no.5.—P.44 对话描写“四忌”/陈召彬(四川威远新场中学)//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9,no.5.—P.46 高中作文评改模式初探/汪文龙(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9,no.5.—P.48

明确五大走向 关注三大焦点——2009年高考散文考查选文与设题规律蠡测/赵仲春(江苏赣榆高级中学)//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9,no.5.—P.54 稳定中有变化 借鉴中现特色——2009年高考现代文阅读命题前瞻/徐冰(江苏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人文系),幸兴(江西南昌金太阳教育研究所)//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9,no.5.—P.56 千举万变,其道一也——2009年高考文学作品阅读命题预测/冯岩(黑龙江哈尔滨市第三中学),刘晨涛

(辽宁葫芦岛市兴城一中)//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9,no.5.—P.58

2009年高考作文命题基本趋向/周晓天(浙江衢州第一中学)//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9,no.5.—P.59 2009年高考作文命题趋势蠡测/池英范(江苏连云港外国语学校)//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9,no.5.—P.61 《太史公自序》教学简案/(江苏南菁高级中学)//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9,no.6.—P.17 灌溉不是为开花——“豪放飘逸的李白诗”教学简案/王屹宇(安徽铜陵三中)//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9,no.6.—P.20 专题教学:选修课教学的最佳方法——《杜甫与杜诗》教学实录/朱诵玉(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9,no.6.—P.23 我的课堂我做主——李清照《声声慢》教学实录/董宝礼(山东阳信县第一中学)//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9,no.6.—P.26

游沙湖,话苏轼——读《游沙湖》及苏轼/孙永河(辽宁东北育才学校)//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9,no.6.—P.29 冲淡下品悟 不羁中隽永——中国古代散文的“文无定格 贵在鲜活”单元阅读指导简案//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9,no.6.—P.32 《哲理思辩》教学简案/肖家芸(上海华东师大二附中),葛伦芬(上海华东师大张江实验中学)//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9,no.6.—P.50

在观点与材料间搭起逻辑的桥梁——议论文局部的修改与完善/张俊峰(内蒙古包头市三十三中)//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9,no.6.—P.56 《边城》说课/余映潮//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西安).—2009,no.4.—P.15

走近鲁迅 认识鲁迅——苏教版《鲁迅作品选读》介绍/周春梅(江苏南京师范大学附中)//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西安).—2009,no.4.—P.18

横溢矫健之气,蕴含精巧之理/纪勇(浙江宁波中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西安).—2009,no.4.—P.30 一斑而见全豹 一发而现全身/孙宗良(上海复旦中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西安).—2009,no.4.—P.31 不起眼处见至情/孔立新(安徽芜湖市教科所),严景东(安徽师范大学附中)//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西安).—2009,no.4.—P.33 写了什么 怎么写 为什么写/柯望,陈明芳//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西安).—2009,no.4.—P.35 不完整中得完整 于无言处意无穷——《雷雨》“逃脱”艺术漫谈/杨守国(陕西)//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西安).—2009,no.4.—P.39 “隐藏视角”设疑 解读小说之弦外音——以《桥边的老人》教学为例/王磊(浙江嘉善中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西安).—2009,no.4.—P.43 教学,离不开学生的个体经验和感受——《林黛玉进贾府》教学例谈/莫如彪(贵州都匀二中)//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西安).—2009,no.4.—P.50 文人士夫:仕与隐的两难之境——高中语文课堂中的一个教学点/王希明(复旦大学附属中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西安).—2009,no.4.—P.59 不曾预约的精彩——《与朱元思书》的课堂生成/汪德怀(浙江上虞市竺可桢中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西安).—2009,no.4.—P.60 是“层峦”,还是“层台”/董鸥(浙江舟山市普陀中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西安).—2009,no.4.—P.60 无限趋近而永不可能达到的境界——我对《逍遥游》中“逍遥”境界的解读/赵勇(河南郑州外国语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西安).—2009,no.5.—P.51 高中写作教学序列化设计初探/周晓天(浙江衢州第一中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西安).—2009,no.5.—P.55 分值和题型:静悄悄的实质性突破——评2009年高考作文题/孙绍振//语文学习(上海).—2009,no.7-8.—P.4

新材料作文四岁了/张村田,殷超英//语文学习(上海).—2009,no.7-8.—P.8 强调理性思考 发展探究能力/方芳//语文学习(上海).—2009,no.7-8.—P.12

全国卷Ⅲ作文题评析/李纪镜(海南省海南中学)//语文学习(上海).—2009,no.7-8.—P.15 认识自我 有利成长/伊道恩//语文学习(上海).—2009,no.7-8.—P.22

“时尚”的高考表达和另一种思考/曹勇军(江苏南京市第十三中学)//语文学习(上海).—2009,no.7-8.—P.37

让思想有点力度/胡勤(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语文学习(上海).—2009,no.7-8.—P.41

平实也是一种绚烂——2009年福建省高考作文题评析/陈茜茜(福建省厦门集美中学)//语文学习(上海).—2009,no.7-8.—P.50 探寻回归写作本源的命题之路/王道信//语文学习(上海).—2009,no.7-8.—P.54

尝试中浸润着的文化理性——广东2009年高考作文试题的价值指向浅说/唐建新//语文学习(上海).—2009,no.7-8.—P.70 让词语在心灵深处蓬勃生长/段增勇//语文学习(上海).—2009,no.7-8.—P.77

从学“答”走向学“问”——以《鸟啼》教学为例/朱唤民(江苏如东县教育局教研室)//语文学习(上海).—2009,no.7-8.—P.100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课堂实录/郑桂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语文学习(上海).—2009,no.7-8.—P.103

关于一句话重音的讨论/侯喜君(河北正定中学)//语文学习(上海).—2009,no.7-8.—P.108 《荷塘月色》注释商兑两则/孙富中(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语文学习(上海).—2009,no.7-8.—P.111 “愧杀”、“愧煞”二词读音探寻/何亚兵(江苏江都市仙城中学)//语文学习(上海).—2009,no.7-8.—P.111 “面如桃瓣”应是“脸若桃瓣”/萧兴国(湖北武汉中学)//语文学习(上海).—2009,no.7-8.—P.115

细读《班长志》和《丹柯》——与深入中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时剑波(浙江宁波中学)//语文学习(上海).—2009,no.7-8.—P.116 老栓夫妇为啥没有被传染?/凤媛(华东师大中文系语文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语文学习(上海).—2009,no.7-8.—P.124 掌握比较方法 认清因果关系——《烛之武退秦师》解读中的思维品格培养/徐江(南开大学文学院)//语文学习(上海).—2009,no.7-8.—P.127 爱情体验与人生经验的相互融通——李商隐《无题》诗的细读还原批评/徐克瑜(甘肃陇东学院中文系)//语文学习(上海).—2009,no.7-8.—P.130 学一点西方近现代哲学常识/杨文极(陕西师范大学哲学系)//语文学习(上海).—2009,no.7-8.—P.134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语文学习(上海).—2009,no.7-8.—P.148

《金轲刺秦王》一则注释商榷/黄仲舒(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语文学习(上海).—2009,no.9.—P.37 “却”之误注二例/宋桂奇(江苏常州戚墅堰实验中学)//语文学习(上海).—2009,no.9.—P.39 “谂知”是“深知”吗?——兼谈同义复词现象/何伟(江苏扬州市新华中学)//语文学习(上海).—2009,no.9.—P.40 《说“木叶”》标点符号辨正/李殿林(内蒙古扎贲特旗一中)//语文学习(上海).—2009,no.9.—P.42 中学文言文词类活用辨析两例/吕志峰(华东师大语文教育研究中心)//语文学习(上海).—2009,no.9.—P.47 课堂,情牵千千结——《沂水春风》教学案例反思/朱琴英(浙江宁波鄞州咸祥中学语文组)//语文学习(上海).—2009,no.9.—P.55 2009年高考语文上海卷命题意图/申晓言//语文学习(上海).—2009,no.9.—P.67

现实与思辨 文学与文化——2009年高考语文上海卷带给教学的若干思考/詹丹(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语文学习(上海).—2009,no.9.—P.71 语文实践与语法学习——从胡适“五四”前后对“文法”的认识说起/蔡可(中央教育科学研究院所博士

后工作站)//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9,no.7.—P.13

从景语到情语——古典诗歌意向把握谈片/李秀红(广西柳州市外国语高级中学)//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9,no.7.—P.17 语文课堂上的“探究”应该探究什么/张超(广东省广州市知用中学)//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9,no.7.—P.19 “花”间曼舞——《唐诗宋词选读》教学札记/仲玉梅(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9,no.7.—P.35

以赛促学 以写促读——把《论语》教学当成一个系统工程/方双寿(安徽省东至二中)//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9,no.7.—P.37 杜甫《旅夜书怀》通解/王俊鸣(北京第十二中学高中部)//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9,no.7.—P.43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朱新敏(安徽省桐城二中)//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9,no.7.—P.50 高考作文试题为何普遍别扭/唐建新(广东省深圳市南山教研室)//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9,no.7.—P.61 李白《行路难》通解/王俊鸣(北京第十二中学高中部)//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9,no.8.—P.48 无中写“有”,有中写“无”——也读《明湖居听书》/杨小波(河北省唐山师范学院滦州分校)//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9,no.8.—P.51 青春作伴好读诗——高一诗歌起始课教学设计/孙立权(东北师大附中)//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9,no.8.—P.56

课改成效 人文意蕴 命题导向——2009年高考语文浙江卷评析/黄孟轲(浙江省慈溪中学)//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9,no.8.—P.67 突出能力 重视教材——辽宁高考语文试卷的特点及复习教学的策略/孟庆欣(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学)//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9,no.8.—P.71 言不能不慎——质疑2009年高考语文(上海卷)试题/思乎//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9,no.8.—P.72

励志陶情 滋兰树蕙——“屈原专题”研究性学习的思考与实践/吴泓等//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9,no.8.—P.74 “描述”与“论说”辨/刘占泉(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9,no.9.—P.4 从高考作文命题改革看中学生作文教学思想转变/张伟明(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9,no.9.—P.7 一次对命运的突围——从西方“原罪”文化看《项链》中的人物形象/张兰(江苏省江阴市长泾中学)//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9,no.9.—P.29

不一样的“闲愁”——《唐诗宋词选读》教法研究之一/蔡建明(江苏省南京市第五中学)//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9,no.9.—P.31 从意向间的关系看《乡愁》的主题/何元俭(重庆市渝中区教师进修学院),陶健(重庆市复旦中学)//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9,no.9.—P.35 李商隐《锦瑟》通解/王俊鸣(北京市第十二中学高中部)//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9,no.9.—P.42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占淑红(安徽省桐城市第二中学)//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9,no.9.—P.46 再论《论语》和《归去来兮辞》的“植杖”——与《“植杖”释义勘正》商榷/颜春峰,汪少华(浙江省杭州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9,no.9.—P.49 《孔雀东南飞》札记二则/郑丽萍(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9,no.9.—P.51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2009年高考“新课改”语文试卷一瞥/王大绩(北京市朝阳区陈经伦中学)//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9,no.9.—P.52 作文,每个选手的奥运——以2009年高考试题为例/周京昱(北京教育学院玄武分院二部)//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9,no.9.—P.56 平实朴素,回归根本——2009年全国各地中考作文题试评/苏盛葵(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9,no.9.—P.64

“鲜明的观点是议论文的灵魂”教学实录/蔡明(江苏张家港市教育局教研室),徐树忠(江苏江都市丁伙中学)//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9,no.7-8.—P.47 “选择议论的角度”教学实录/曾宪一(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学院),陆志平(华东理工大学附属中学)//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9,no.7-8.—P.51 “论据的选择和使用”教学简案/党红英(河南焦作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9,no.7-8.—P.55 “论证的方法——比喻论证”教学简案/张显彬(黑龙江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9,no.7-8.—P.59 “横向展开议论”教学简案/连中国(北京四中)//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9,no.7-8.—P.62 “纵向展开议论”教学实录/吴欣歆(北京市顺义区第一中学)//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9,no.7-8.—P.66 “了解反驳的途径”教学简案/蒋念祖(江苏扬州中学)//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9,no.7-8.—P.70 “做一点辩证分析”教学简案/赖玉能,吴泓(广东深圳市新安中学)//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9,no.7-8.—P.74 “文学短评写作”教学简案/张悦(浙江宁波效实中学)//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9,no.7-8.—P.92 中学语文教学四误区/傅书华//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9,no.9.—P.1

童话式的道德观——《边城》内蕴浅探/邵欣(安徽宿松县华阳河中学)//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9,no.9.—P.33

孤独的城——《百年孤独》与《边城》之比较/蔡少阳(四川大学望江校区文学与新闻学院),梁娟(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9,no.9.—P.37 换个角度看《情真意切释猜嫌》/张锐(辽宁大连开发区一中)//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9,no.9.—P.40 2009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卷巡礼/姜有荣(江苏阜宁中学)//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9,no.9.—P.52

2009年高考名句名篇考查分析研究/桑哲(《现代语文》执行主编)//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9,no.9.—P.54 呼唤文言文试题题材的多样性——近六年全国卷文言文试题选文分析/岳海燕,何华堂(山西省康杰中学)//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9,no.9.—P.56 2009年高考诗歌鉴赏试题述评/葛炜玮,陆精康(江苏南通市第三中学)//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9,no.9.—P.57 2009年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综评/郭家海(江苏常州高级中学)//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9,no.9.—P.58 立足文本信息 透视考测理念——2009年全国18套试卷阅读题综述/鄢文龙(江西宜春学院)//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9,no.9.—P.60 假如不高考:我怎么教语文?/黄厚江//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西安).—2009,no.7.—P.1

关于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实施的几点思考/李树泽(黑龙江省教育学院高中教研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西安).—2009,no.7.—P.14 暗示性——因为意象而突出/李宗学(贵州正安县第一中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西安).—2009,no.7.—P.36 大美:由自然风光到人文内涵的转变/肖亮(浙江吴兴高级中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西安).—2009,no.7.—P.40 寻觅“切入点”探究 引领“个性化”阅读——现代文内容探究“切入点”漫谈/胡涛海(山西阳泉市城区教研室)//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西安).—2009,no.7.—P.42 浅谈高中传记文本选修课教学的有效阅读/钟玉兰(广东广州市南海中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西安).—2009,no.7.—P.46 成如容易却艰辛——“生命像什么”写作训练实录及反思/杨建民(江苏张家港高级中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西安).—2009,no.7.—P.48

“焉”字疑难用法辨析/全得胜(湖北郧西三中)//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西安).—2009,no.7.—P.52 “背影”背后——重读朱自清的《背影》/廖鹏飞,赵敏(西南大学文学院)//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西安).—2009,no.7.—P.53 《灯下漫笔》的解读视角——从文中的生活小事说起/郑莉萍(山西运城康杰中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西安).—2009,no.7.—P.54 “弟走从军阿姨死〉句意释析/韦兴正(甘肃民勤四中)//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西安).—2009,no.7.—P.55

《伶官传序》注释标点献疑/石礼义(安徽宿松县复兴中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西安).—2009,no.7.—P.56 2009年全国高考作文试题述评/史绍典//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西安).—2009,no.7.—P.57

我的高考作文感觉/石买生(广东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西安).—2009,no.7.—P.65

高考文学阅读探究题的深入探究/周道宝(江苏泗洪中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西安).—2009,no.7.—P.66 意味深长的“半旧的”——细读《林黛玉进贾府》中的一处环节描写/卢秀丽(河南许昌市第二高级中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西安).—2009,no.8.—P.20 《记念刘和珍君》互动教学设计/梁秀英(山东滕州市第一中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西安).—2009,no.8.—P.28

《说“木叶》教学设计/王珏,李新(吉林永吉实验高中)//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西安).—2009,no.8.—P.29 “冷雨”中的忧思、眷恋与失落——《听听那冷雨》的文化解读/谈胜轶(广东深圳市光明新区高级中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西安).—2009,no.8.—P.36 特定的视角 创新式承继——浅议《林黛玉进贾府》主要人物的眼睛描写/李峰(陕西西安市七十中学)//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西安).—2009,no.8.—P.38

话说郁达夫的悲凉——《故都的秋》赏析/王萍(湖南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西安).—2009,no.8.—P.39 “温和”与“微笑”魅力探微/侯喜君,李红亚(河北正定中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西安).—2009,no.8.—P.41 《诗经·黍离》——不忍回首的沧桑/常文艳(河北任丘市华北石油第二中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西安).—2009,no.8.—P.42

“宁静”下流动的“热闹”——重读《荷塘月色》/师晨潇(山西临汾第一实验中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西安).—2009,no.8.—P.43 从互文、并提与对文看中学文言文修辞教学/王林喜(江苏铜山县铜山镇中心中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西安).—2009,no.8.—P.49 高中三年语文教学规划的思考/何显山(江西南康中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西安).—2009,no.8.—P.53 “乌鸡”如何变成“金凤凰”——一篇“偏题作文”到“高分作文”的修改/陈蒙(江苏梁丰高级中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西安).—2009,no.8.—P.58 远树绿色的呼吸——学习沈从文先生的写作教学/王玉强(山东淄博市教研室)//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西安).—2009,no.8.—P.60 文有情思意自丰——高三作文教学的思考和尝试/张延英(陕西西安阎良区武屯中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西安).—2009,no.8.—P.62 “三人行,必有我师”正解/缪玉喜(江苏泰州市苏陈实验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西安).—2009,no.8.—P.66 自主命题的素质教育导向——兼评2009年高考语文江西卷/王道信(江西南昌十七中)//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西安).—2009,no.8.—P.70

沉重的追问——《祝福》 实录片段/严景东(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8,no.10.—P.21 “生成性模仿”在高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付雨霓(天津市实验中学)//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8,no.10.—P.24 高中语文选修教学的作业设计/杨志芳(江苏省宜兴一中)//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8,no.10.—P.36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中“黑白片”新解/魏本亚(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8,no.10.—P.42

《苏轼转》注释商兑/孙富中(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8,no.10.—P.46 “蹈其背”怎么理解/戴建华(北京市第十二中学高中部)//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8,no.10.—P.47 语文高考“怎么考”——以开放性、交互性题型为主/潘新和,郑秉成(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8,no.10.—P.54 2008年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管窥/高森(北京铁路第二中学)//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8,no.10.—P.58 庄子审美观与中学语文审美教育/田芸(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8,no.11.—P.17 法律不公与民族宗教歧视——《威尼斯商人》实录片段/郭建华(江苏省宝应县翔宇实验学校新教育研究中心)//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8,no.11.—P.22 《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张明(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十四中学)//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8,no.11.—P.50 “皇天后土”如何解/罗献中(湖北大学文学院)//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8,no.11.—P.52 “毁于随”的误解/刘庆俄(首都师大文学院)//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8,no.11.—P.53 语文高考“怎么考”——三类“时文评说”题型解析/潘新和,郑秉成(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学语文教学(北京).—2008,no.11.—P.54

原).—2008,no.10.—P.39

写作教学,想说爱你不容易——第四届新课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研讨会参加有感/郭毅,张华军(山东乐陵市第一中学)//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8,no.10.—P.40 真实的写作与“幻城”的营构/钱华(浙江上虞市崧夏中学)//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8,no.10.—P.42 作文之基点:涵养丰沛情感/范玲玲(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8,no.10.—P.45

2008年高考作文题述评/张悦群(江苏扬州市邗江区教研室)//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8,no.10.—P.50 从高考作文看作文教学/黄活汉(广东罗定中学)//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8,no.10.—P.53 关注生活才能提升品位——2008年上海卷高考作文题评析/李建生(上海市崇明中学)//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8,no.10.—P.56

湖北卷高考作文题评析/梅其涛(湖北巴东一中)//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8,no.10.—P.57 2008年高考作文题汇集//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8,no.10.—P.61

文学教育改姓什么?——从阿Q身世揭秘谈起/高伟毅(首都师范大学语文报刊社)//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8,no.11.—P.12 《道士塔》两人教/赵杰,葛惠惠(安徽鞍山市红星中学)执教;郭惠宇(安徽马鞍山市第二中学)点评//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8,no.11.—P.18

教学对话中的“求异存同”/费颖(浙江吴兴高级中学)//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8,no.11.—P.22 一曲“生命衰亡”的颂歌——关于《故都的秋》主题的思考/汪嘉宾(安徽枞阳县三中)//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8,no.11.—P.33 《泪珠于珍珠》主旨索隐/于伟章(河北泊头市此二中学)//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8,no.11.—P.35 刘兰芝缘何被遣?/李亚鹏(陕西秦岭中学)//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8,no.11.—P.37

“但为君故”中的“君”指谁?——对《短歌行》的另一种理解/赵文汉(安徽阜阳市第三中学)//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8,no.11.—P.38 吴妈不像是“看客”/陆婧暐(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8,no.11.—P.39 荷塘月色下的朱自清/倪修山(安徽无为襄安中学)//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8,no.11.—P.40 我国语文考试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唐建新(广东深圳南山区教研室) //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8,no.11.—P.52 关注高考成语新题型/曹国宾(江苏姜堰二中) //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8,no.11.—P.58

高考扩展语句题解题指导/刘高伟(安徽界首市顾集中学) //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8,no.11.—P.59 立足语法 分类细化 归因强化 语感综合/金新宇(浙江海宁市高级中学) //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8,no.11.—P.61 回归我们的开放式阅读传统——“左图右史”与“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蒋寅(中国社会科学院)//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8,no.11.—P.63

对语文评价方式的反思/刘凤岭(浙江温岭中学)//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8,no.12.—P.9 文言文的学科属性及学科指导/吴永忠(浙江桐乡高级中学)//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8,no.12.—P.10

对一朵花微笑,为一片草驻足——苏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必修一“象山那样思考”专题备教策略/袁卫星(江苏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8,no.12.—P.26 项伯——一个不容忽视的关键人物/毕泗建(山东泰安一中)//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8,no.12.—P.31 “鸿门宴”刘邦逃走探微/吴春来(湖南永州市第一中学)//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8,no.12.—P.32 《五人墓碑记》一处译文辩正/宋桂奇(江苏常州戚墅堰实验中学)//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8,no.12.—P.33 《劝学》补注二则/洪玉双(浙江宁波效实中学)//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8,no.12.—P.35

高考名句名篇题备考之我见/杨培明(江苏南菁高级中学) //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8,no.12.—P.46 2009年高考考古诗文阅读备考建议/贾铖虎(山西长治市一中) //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8,no.12.—P.48 古诗赏析题常见失误与对策/严维民(江苏南通市天星湖中学) //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8,no.12.—P.50 古诗词鉴赏四大题型透视/王周平(陕西三原县南郊中学) //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8,no.12.—P.52 文言实词释义的设误角度分析/周敏(湖北宜昌市夷陵中学) //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8,no.12.—P.5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a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