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乡土文化资源--深化素质教育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更新时间:2023-05-02 03:19: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开发乡土文化资源深化素质教育的研究》
课题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课题提出的背景
陆郎中心小学虽然是一所街道中心小学,过去,学校的办学硬件条件比较简陋,但多年来,陆小以艰难的办学条件创造了较为优质的教育,素质教育喜结硕果,办学效益彰显。近年来,陆小乘着我区创建“教育名区”的大好春风,经过各类创建的历练,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教育功能逐步提升。面对这难得的契机,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立于本乡本土“特色”打造的校本课程,将极大地推动学校今后的可持续发展。
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有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这场改革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每一位教师都应找准自己的位置,掂量自己的分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做出教改的积极回应。
我们曾对教育发展的态势、教育面临的改革、农村学校的小学生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怎样打造陆小教育的特色“面孔”等一系列教育问题做过深入的分析与理性的思考。
于是,我们想到了乡土文化。
徐特立先生认为:“最原始的、最基本的、最唯物的教材,就是乡土教材”。我国各地民风迥异,不同的地域形成了不同的乡土文化。这些乡土文化,经过千百年的积淀,有着丰富的内涵。
正是基于家乡陆郎这块土地独有的乡土文化资源,《开发乡土文化资源深化素质教育的研究》便应运而生了。因此,学校将通过各种活动挖掘家乡乡土文化资源,将家乡独特的乡土文化资源与小学学科的教育教学有机结合,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形成学校自己的办学特色。
2、课题研究的价值
1
(1)、通过课题研究,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拓展课程资源,结合学科教学,合理地开发利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文化发展。通过《开发乡土文化资源深化素质教育的研究》这一课题,丰富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内涵,为学校教育改革推波助澜,打造学校办学特色和育人理念。
(2)、通过课题研究,提高师生的资源意识、责任意识、创造意识,提高师生的道德水准,陶冶情操、丰富情感,探索出可供开发利用的乡土文化资源,并在乡土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利用上创新。
(3)、2004年南京“高考之痛”,素质教育成了千家万户议论的热门题。选择与其相关的课题,符合当前的教育趋势,能为当前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具有实践价值。本课题的研究,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健全和发展,为他们学会生活,提高生活品味,学会生存,增强生存能力,学会创造,实现自我价值提供基础;并对孩子今后的成长,走出家乡对家乡文化的传播,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4)、通过研究,挖掘一系列有特色的乡土素材,有利于我校校本课程的积累编制,便于形成课程化、正规化、校本特色化的学校教育“个性面孔”。
二、课题界定与理论依据。
1、课题界定
(1)、“开发”,是以多种自然资源为对象进行劳动,以达到利用的目的。
(2)乡土文化资源
本乡本土的地域特色、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地名沿革、历史变迁、社会发展及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名人轶事,语言文化等,都在以一种“无声”的文化形式影响和熏陶着周围的人们。这种资源拥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显著的地方特色。
(3)、开发乡土文化资源,是将家乡洋溢着乡土文化气息的多种资源作为研究思考的对象,并施以体力和智力的劳动,以期能更好地利用、拓展、延伸。对于学校而言,是将这种“乡土资源”最终转化为“教育资源”,实现“育人”的目的。
(4)深化素质教育
2
“深化”一词的本义是(使)事物向更深的阶段发展。
素质教育是充分发挥每个人潜能的教育,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如何有效推进、深化素质教育?渠道有很多,手段也很多,方法却不一。开发乡土文化资源,将是一个富有地方特色的“土”文化的研究。以往我们的素质教育,往往注重校内、课堂的教育,有很多的局限性。
针对乡土资源的研究、开发,由研究校内向校外拓展,由课堂走向课外,视野面广,内容丰富;渠道宽了,路径多了。学生在“乡土”大课堂中练兵“得到的”,必将推动学校素质教育向更深的阶段发展。总之,乡土开发是渠道,是手段;深化利用是主旨,是根本。
2、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生活教育”理论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体系。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不用死的书本。他要运用环境里的活势力,去发展学生的活本领——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活本领。他其实要叫学生在征服自然、改造社会上去运用环境的活势力,以培植他自己的活本领。活的乡村教育,要教人生利。
(2)、素质教育理论
素质教育就是通过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教育途径,充分发挥其天赋条件,提高人的素质水平,并使其得到全面、充分、和谐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的教育空间具有开放性。课堂已不再是单纯地灌输知识和机械地强化训练的场所,而是灵活安排与适当组合的生动活泼的开放性教育场所;教育不再局限于课堂和书本知识,而是积极开拓获取知识的来源和获得发展的空间,重视利用课外的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与和谐发展。
(3)、新课程改革理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教材内容的选择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需求;教
3
材内容的组织应多样、生动,有利于学生探究,并提出观察、实验、操作、调查、讨论的建议。学校应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包括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以达到深化素质教育的目的。
(4)、学校特色文化建构理论
特色文化是具有稳定特色的学校文化,是学校成长的灵魂与标志。学校文化,它反映了一个学校长期被社会所公认的品格、素质、精神、作风以及对外的一种形象和文化积淀。
一般说来学校文化包括三个层面的内涵:物质文化建设层面、制度文化建设层面、精神文化建设层面,三者互为递进和补充。精神文化建设层面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内容,也是最高层次,学校的形象、个性、风貌往往由此体现出来。实施精神凝聚、点线面一体化是调动团队成员接受、融入学校文化后,推动学校文化的整体变革,形成健康向上学校文化氛围的客观必然、核心内驱动力和最终的价值归宿,也是一种逐步走向成熟的谋略与思考。
3、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
早期的全面发展思想是以马克思的个人全面发展理论为基础的,《素质教育问题研究》曾深刻指出:素质教育的实质就是全面发展教育。我国的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在美国、日本、法国等国家起步较早,也都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国内也有许多学校重视活动教学,有的学校开设了综合实践课,都十分重视研究性学习,强调学习的目的性、实践性、开放性,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20世纪80年代,在欧美等国,建立学习档案袋,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均衡发展就以成为趋势,并逐步形成规模体系,代表作品有《自主课堂》、《教育的55个细节》、《构建主义理论》等。
目前对素质教育的研究已不足新鲜的课题,以往的研究主要是对教育教学的研究,而我们将在此基础上,借助已有的研究成果,注重于对教学对象及开发课程资源的研究,试图通过挖掘乡土文化资源来深化素质教育的内涵,探究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总结出带有普遍想律的东西,以进一步的指导实践,促进学生
4
对不同知识的整合、提炼,归一,让他们“快乐学习,健康全面成长!”
三、研究的目标、对象与内容要点。
1、研究的目标:
(1)、通过研究,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乡上文化资源,并加强不同学科、不同知识间的交流与联系,让学生快乐地生活,开心地学习,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感受乡情之浓、乡艺之乐、乡仪之美,从而达到乡土文化育人的目的,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入。
(2)、通过研究,锻炼打造一支科研队伍,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的科研水平和能力,加快“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步伐。
(3)、通过研究,开发乡土文化资源,深化学校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2、研究对象
(1)、在家乡丰富的乡土资源中,我们反复研究论证可利用的乡土文化资源大体有:抗日故事、“茶竹”文化、“食”文化、淳朴民风等,并确立了以研究“抗日故事”为切入点《挖掘乡土文化资源,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的研究》和《“茶竹”文化与学生学习的研究》的核心子课题,以“食”文化、淳朴民风、“寻访古迹”等几类研究为兴趣附带;以品德、语文学科为主要实验学科,并向其它学科拓展延伸,形成网状辐射的课题研究网络。
(2)、突出创新理念,体现人本思想,探索学生、学校、家乡“三结合”教育的新体系。
3、研究的内容:
(1)、家乡区域乡土文化资源现状的调查研究。
(2)、陆郎小学学生学习实际情况的调查研究。
(3)、挖掘乡土文化资源,培育学生品德之花。(子课题)
(4)、乡土文化资源在小学学科教学中的渗透研究。(子课题)
①“茶”、“竹”文化与学生语文学习的研究。
②田园生活与数学教学的研究。
5
③乡土文化资源与英语教学的研究。
④乡土文化资源在艺体活动课程中的渗透研究。
(5)乡土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整合的研究。(子课题)
4、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现在的学生很多时候只是把精力放在知识学习上,而忽视了周围很多的事情,真的成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可怜的”读书人了。通过研究,开展活动,和现代生活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在乡土生活中的参与意识,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联系自己的学科学习收集资料,关注自己周围的生活。
(2)结合小学生学习比较被动的一些现象,重视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应该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进行自行设计和组织,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自主、独立的学习习惯和能力。
(3)构建出全面发展学生素质与家乡乡土文化资源相互渗透的新模式,开发建设校本课程,打造学校教科研的品牌特色。
四、主要观点及可能的创新之处。
1、主要观点:
(1)乡土文化资源拥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显著的地方特色,对于周围的人们有着深刻的影响和熏陶。乡土文化资源是多样的、开放的,它包括各种有形和无形资源。开发乡土文化资源,要“重视利用儿童自身的兴趣、经验和活动中的发现、体验作为活动资源。”
(2)我们选择《开发乡土文化资源深化素质教育》这一课题,主要基于家乡的独有资源,包括田园生活、人情风俗、人物励志、历史积淀等十分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通过乡土文化资源的开发,加强其在各学科教学中、学校各种活动中的渗透,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提高学生学习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情感,从而深化素质教育的内涵。
(3)学习动机理论。动机理论认为,小学生存在着各自不同的发展水平与特点,但又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如果能够通过开发乡土文化资源,让他们在丰富的生活实际中得到熏陶和感染,使他们能成就正确动机,逐步提高。
6
(4)综合小学学科的课程标准,我们不难发现: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乡土课程的资源。学校要充分认识学校周围环境的价值,因地制宜,利用本校的环境资源。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习的意识,从而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能力。
2、可能的创新之处:
(1)研究视角新:别人的研究一般局限在校内的教育改革,我校将此课题的研究拓展到社区、乡村,开发和利用乡土文化资源来深化素质教育。
(2)研究触角新:社区有四个“三”资源,即三万亩山、三万亩水、三万亩田、三万人口,有着厚重丰实的历史,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包括自然风光、田园生活、风土人情、人物励志、历史积淀,尤以源远流长的“茶”、“竹”文化,“食”文化等都是其它的研究课题难以触及到的。
(3)研究思路新:通过调查挖掘乡土文化资源,掌握第一手素材;与此同时搜集文献,组织理论学习,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然后确立课题,设计研究方案;再组织实施课题研究,由理论到实践,在此基础上搜集资料总结课题,由实践上升到理论;最后进行推广,接受实践的检验。
(4)研究目标新:别人的研究是立于城市或发达地区这一基点,而我们的课题研究是面对广阔的农村山区。通过研究,深化我校的素质教育,也可以为同类地区对深化素质教育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五、研究方法与过程:
(一)研究方法: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并辅之以文献法、调查研究法、比较法、问卷法、经验总结法、个案探究法等
(二)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2006年8月—2007年3月)研究准备阶段
1、调查研究,完成《陆郎社区资源的调查研究报告》;
2、成立课题组织机构,确定研究人员;
3、组织研究人员培训,学习相关理论,提高研究人员的业务水平;
7
4、正式申报课题,撰写《课题申报评审书》;
5、聘请专家进行开题论证;
6、确定研究思路,确定研究方案,制定研究计划,同时制定有关研究制度。
在这一阶段主要采用调查研究法:课题组成员通过走村串户进行调查了解获得第一手资料;采用问卷法:制定问卷调查学生及家长和社区有一定文化知识的“名人”,搜集一定的信息;运用文献研究法:到区档案馆、街道文史馆查阅史料记载,同时利用学校的图书和网络资源,对课题需要的重要文献进行搜集、检索。利用学校网络为课题成员搭建学习和交流的平台,通过文献检索,整合出具有学校和地方特色以及个人专长的乡土文化资源。
第二阶段(2007年4月—2009年8月)研究实施阶段运用行动研究法,通过理论学习和专业知识培训有机结合,开发乡土文化资源;运用调查研究法、比较法等方法完善课题研究目标,落实课题研究内容,按计划全面实施研究方案。通过搜集整理本地有关风景、古迹、文化、风俗、人物、历史、经济等七个方面的资料,采用比较法:制定校本教材的编写方案,对比其他学校编排的同类校本教材,取其精华为我所用;完成校本教材《乡韵》的编写工作,教师并且撰写一定数量的研究论文,,撰写中期研究报告。
这一阶段我们主要做了以下研究工作:
1、校社联动,全员参与挖资源
早在上世纪20年代,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陈鹤琴等就明确提出了“学校活动要以大自然、大社会为活教材”、“生活即教育,教育是从生活中来,从生活中展开”的观点这使我们认识到:我们必须树立大教育观,更新教育资源观,让教育跨越学校围墙,为学生创设更为开放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在自主、开放的氛围中,构建健全的人格,促进全面发展。因此,协调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沟通学校与社区的交往,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来开发校本课程是课题研究的首要工作。
如何挖掘开发社区乡土文化资源呢?首先,应该了解、挖掘社区内有什么样的资源,鼓励家长及社区其他人员主动参与课题研究活动,并为课题研究提供有效的教育资源。我们利用绘图的形式进行统计分析,形成社区资源分布图,其中
8
涵盖了社区的各种资源,并标明了具体位置,使教师们能清楚掌握这些资源,也使家长能进一步明白资源的来源以及自己可以为学校提供的资源。课题研究开始时,我们将调查社区资源的一封信发出去之后,社会反响极大,许多社会人士纷纷提供信息或参与写作,退休老教师齐正求是有名的地方通,知道我们开展这一课题研究后,经常和我们一起交谈,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原始资料。街道文化站工作人员也协助课题研究,成为课题的编外研究成员。
为了准确了解陆郞人民的抗日历史,负责此项研究的学校德育处老师带着孩子们深入群众当中,走访抗日见证人、询问知情者与当地农民。两年多时间的调查、走访、考实、核对,搜集整理了比较全面的素材。为了搜集校对烈士名单,他们一边到区档案馆、街道党史馆查阅资料,一边又仔细地查阅地方志,记录史实。当然。这仅仅是我们课题研究中一个精彩而又动人的“视点回眸”,类似的其它走访调查还有很多很多。面对搜集出的各种资源,要进行分类整理,并对资源进行需要评估。通过分类整理,形成不同的资源库,分析资源中所含的价值所在,分析资源中最具有教育价值的是什么?并对资源进行必要的加工或重组。我们将搜集来的大量资源逐步进行归纳整理,形成了风景古迹类、民俗风情类、特产美食类、名人成长类、抗日史实类、经济发展类等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了“茶文化、竹文化、抗日文化”三大重点乡土主题,编撰了校本教材《乡韵》(茶韵竹韵气韵)、德育教材《抗日烽火燃陆郎》、学生乡土文选《乡音——唱给妈妈的歌》。
2、走出课堂,开展活动寻资源
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研究性学习课以及学科大课堂活动等多种形式,组织师生到社区开展活动,积极开发乡土素材(1)寻访古迹,榜样激励。带领学生实地调查,了解“娘娘坟”的由来,花塘一带关于“红楼遗迹”的传说;以家乡名人为榜样,追寻家乡名人成功之路,探讨人生价值;(2)今昔对比,感受“福”气。走访调查社区今昔经济变化,体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来的新面貌;品家乡美食、尝家乡名茶、听地方名曲,体会古老民族的传统风情(3)建立基地,实践体验。我们牵手相关部门,为孩子们建立了四大基地。以“神山头古文化遗
9
址”、“陆郎后阳烈士墓”、“江宁滨江敬老院”为德育基地,教育学生不忘历史,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学会关爱帮助孤寡老人,践行“爱的教育”;以“省农科教示范基地”陆郎黄龙岘林场为实践基地,上竹山参观,参加竹器加工生产,砍竹子,编竹篓,了解竹子的生长特点和价值,领悟竹子的高贵品质;春、秋季是采茶的时节,我们又带领学生参观学习茶文化,让学生参与茶叶采摘,到车间看茶叶加工、制作,品香甜可口的清茶;让学生开动脑筋设计茶叶包装盒,师生共同为林场生产的无公害绿茶冠名“龙毫、龙针、龙冠”,社会反响强烈。
3、回归课堂,学科整合用资源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各科教学在制订教学计划时都与地方文化紧密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有机渗透。语文活动课上“茶竹文化”进课堂。吟读朗诵文人墨客描写茶、竹的诗词对联,讲述动人的民间传说,学生导游们绘声绘色地向人们介绍家乡陆郎;美术活动课上指导对家乡树、花、亭、阁等的素描、未来的家乡想象画及茶竹工艺品的制作;主题班会上举行“我爱你——陆郎”、“说说我的家乡”、“最美不过家乡山水”、“后阳烈士——陆郎儿女”等主题活动,这样把涉及社区资源的文化教育序列渗透到各科教学之中,突出了素质教育的个性化和综合性。
4、开展研讨,课堂延伸赏资源
开展个案研究法,以某一成功的研究案例为切入点,共同研究、采集优势、取长补短。如:在“品特色美食感悠悠乡情”(美食篇)主题时,将学生带到郊外进行实地野炊,让学生说家乡的美食,动手做家乡的特色饭菜,感悟劳动给自己带来的成功与快乐,培养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动手、学会创新、学会合作”的品质,将“大语文教育”的理念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从教室延伸到社区。“茶干、羊糕、乳竹笋、臭豆腐、草鸡、野味”堪称“陆郎六绝”,为此我们组织学生进行“设计加工家乡的特产美食”系列主题活动;以“感受家乡新变化”为主题,组织学生到滨江开发区指挥部、朱门万亩良田、滨江旅游大道实地考察,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图片感受家乡发展巨变,并让学生献计献策,设计如何开发家乡旅游方案。通过一系列活动,师生在品味社区资源中感悟到乐趣。
10
正在阅读:
开发乡土文化资源--深化素质教育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05-02
乡村人家作文500字06-29
二浸法处理聚脂涤纶线绳技术05-22
卓顶最新2019年保险公司高管资格考试综合题及答案08-24
淮北市鼓励外来投资优惠政策03-29
2014年甘肃公务员考试成绩排名丨面试时间 (34)08-16
国际经济法学习心得体会03-23
预备党员思想汇报第二季度范文五篇08-16
谈电子游戏作文800字06-24
2017继续教育-智慧城市考试试题04-23
- 教学能力大赛决赛获奖-教学实施报告-(完整图文版)
- 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分析报告
- 2017上海杨浦区高三一模数学试题及答案
- 招商部差旅接待管理制度(4-25)
- 学生游玩安全注意事项
-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文档模板供参考)
- 叉车门架有限元分析及系统设计
- 2014帮助残疾人志愿者服务情况记录
-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 中国食物成分表2020年最新权威完整改进版
- 推动国土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
- 给水管道冲洗和消毒记录
- 计算机软件专业自我评价
- 高中数学必修1-5知识点归纳
- 2018-2022年中国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发展趋势(目录)
- 生产车间巡查制度
- 2018版中国光热发电行业深度研究报告目录
- (通用)2019年中考数学总复习 第一章 第四节 数的开方与二次根式课件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说数课件粤教版
- 上市新药Lumateperone(卢美哌隆)合成检索总结报告
- 结题
- 文化资源
- 研究课题
- 乡土
- 素质教育
- 深化
- 报告
- 开发
- 大学英语四级单词 Microsoft Word 文档
- 全套工程施工资料表格完整版
- 字处理软件word,excel,ppt,acrobat最常用技巧(原创)
- 2019年河道保洁工作实施方案
- 重庆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审查要点
- 成本会计作业(附答案2)
- 2012高中地理 2.3 大气环境 第1课时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学案 湘教版必修1
- 幼儿特殊教育课题 基于感统失调幼儿的融合教育课程新样态探索
- 最简单的古诗40首
-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8课 城乡改革不断深入 教学设计
- 财务管理复习题及答案
- 高考志愿填报指南:考生家长问题汇总答疑(二)只是分享
- “济阴之贾人”阅读答案
- 街道办事处职能及设置
- 最优化方法考试试的题目
-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期末试卷及答案
- WTO给中国外贸企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 长庆油田分公司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办法
- PROE工程图BOM表(明细表)制作详解
- 警用执法记录仪品牌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