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体育习惯

更新时间:2024-06-21 20:4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改变学习方法,养成体育习惯

一.一个问题读课标,一本课标六个字

在体育教学一线工作十几年,最高兴的事是看见学生们课余时间都在操场上运动、嬉戏;最讨厌是每冯与人闲聊时有人说,现在的学生体质下降太多,比起欧美、日韩的同龄人差距多么大,就好像我们国家学生基础教育水平多么高都是他们的功劳,而学生体质下降就是我们体育老师做的不好似得。面对学生体质下降这个问题,很多专家给出过各种各样的分析与对策,比如应试教育原因、网络信息发展原因、家庭教育溺爱原因、学校课时分配与师资配备原因、运动场所缺乏等等,看过后颇有收获,但既然有了这么多分析结果为什么学生体质提高并不明显呢?我发现这些对策往往是希望学校、体育教师、家长、社会各界如何如何,其中包括一些硬性规定,比如每天必须锻炼一小时、中考体育考试、体质健康测试、必须参加的课间广播操、跑操(大课间练习慢跑)短期内起到了一定作用,可一旦离开了学校规定的时间、场所,学生自主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竟然还是少的可怜。如何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乃至全民的体质呢,为了给自己解惑,我再次翻开《课标》,想在这本现阶段唯一指导体育教学的指挥棒中,寻找答案。这次阅读之后,我心中最后只剩下6个字:健康、终身体育。

课标前言提到:体育与健康课程要遵照“健康第一”指导思想,通过??,为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炼奠定基础。

课的性质指出:这是一门??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

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

课程基本理念前两条: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培养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

课程目标中:第一方面“运动参与”指出,小学形成参与意识(我理解应该是主动的),中学形成锻炼习惯。

包括后面整本课标,都在重复说明一件事情:提高学生健康水平是目的,养成终身体育是途径,学校体育教育和体育老师要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形成学生“终身体育”这种习惯。如果我们能解决了这个问题,那么“体质下降”等一系列针对我们体育老师、体育教育的负面影响,都会不攻自破,于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点就落在了:“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上。

二.习惯是个什么玩意

关于“健康”“终身体育”的概念大家都很熟悉,想让学生养成“终身体育”习惯我们就得先了解什么是习惯、习惯的作用以及养成的方法有哪些。《现代汉语词典》对“习惯”一词的解释,“常常接触某种新的情况而逐渐适应;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 我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朱智贤教授认为,习惯是学习的结果,是条件反射的建立、巩固并臻至自动化的结果。细想想,我们每个人一天中所有的行为,90%都是你各个习惯的不同组合,习惯会形成人格,人格决定你的命运,所以习惯的作用不容小觑。能够主动养成好习惯的人,就能掌控自己的人生。如果我们对自

己、对自己子女、学生的现状不满意、起因不了解,就从习惯上找找原因吧。这里给大家推荐:查尔斯?杜希格《习惯的力量》一书,发现自己的“习惯模式”,彻底改变自己的事业和生活!

巴金说过: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作为教师、家长,我们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责任就是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家庭教育研究者孙云晓对于儿童行为习惯养成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出版了《习惯决定孩子一生》《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懂方法的父母:成就孩子一生》等多部著作,提出习惯培养的六个步骤:

第一步:引导孩子对养成某个习惯产生兴趣、认同和信心。也就是在快乐的体验中养成好的习惯。

第二步:明确行为规范,让孩子对养成某个良好习惯的具体标准清清楚楚。我们很多学校都在诵读《弟子规》,这里面就说明了很多好习惯的标准。

第三步:适时进行榜样教育,让孩子对养成某个良好习惯产生亲切而向往的感情。树立一个榜样远远比纠正学生错误更有利于教育,好比体育课上我们尽量多引导学生感悟什么是对的,哪些同学是对的而不要总强调他们错在了哪里,这是一种“关注点”习惯的养成。

第四步:坚持不懈的行为训练,让孩子由被动到主动再到自动,养成某个良好习惯。美国学者研究,初步养成一个习惯用21天,坚持90天就会形成一个成熟的、稳定的习惯。帮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关键在前三天,决定在一个月。当然孩子自制力差,会有反复,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父母也要反复抓。(自己晚上不吃饭的例子)

第五步:及时评估和奖惩,让孩子在成功的体验中养成良好习惯。 第六步:形成良好的环境或风气 ,让家庭生活和学校环境乃至社会风气成为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支持力量。身教重于言传,我们想想自己在孩子面前的表现、家长们在孩子面前的表现,别让良好的“校风”“学风”“班风”被“家风”毁掉。

孙云晓认为: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体育应该是一切教育的前提,是一切教育的基础。父母如何重视孩子的体育锻炼,选择适合孩子的运动方式?他教育建议是:

★如果您发现孩子不太合群,不习惯和同伴交往:您可以建议孩子选择足球、篮球、排球以及接力跑等集体项目进行锻炼。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孩子逐步改变孤僻的习性,适应与周围的群体交往。

★如果您发现孩子有些胆小、做事怕风险、容易害羞:就可以建议孩子选择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项目进行锻炼,如游泳、轮滑、拳击、摔跤、单双杠、跳马、跳箱、平衡木等活动,这些活动大多要求人不断克服害羞、胆小等心里障碍,战胜困难。

★如果您发现孩子经常犹豫不决、优柔寡断:那么就经常带孩子参加一些例如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拳击、跨栏、跳远、跳高、击剑等活动,这些项目对于锻炼人的果断性具有很大作用。

★如果您发现孩子性情急躁,爱冲动:最好能多带孩子参加下棋、打太极拳、慢骑自行车、射击等需要考验控制力的活动,这些活动有益于人稳定情绪。

★如果您发现孩子的自信心不够强:可以带孩子参加一些跳绳、

俯卧撑、徒手体操等活动。坚持锻炼一个时期以后,您会发现,孩子的自信心得到了增强。

★如果您发现孩子做事不能正常发挥,容易紧张:就多带孩子参加一些公开的、激烈的体育比赛,锻炼孩子冷静沉着应对比赛的能力。

★如果您发觉孩子好逞强、爱自负:可以选择一些难度较大、动作较复杂的技巧、跳水、体操、马拉松等项目进行锻炼,也可以给孩子找几个对手,让孩子懂得“天外有天”的道理。

以上是家庭教育者对习惯形成的一些观点,我想对于我们体育教育者会很有启示,下面回到课标上,看看课标是如何指导我们体育老师养成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在课标的第三部分:课程内容里,仅说出“学生将能够??”,和“如何评价学生行为的方法”,而对教师的具体做法指导,留下了无数空白。细读这些评价要点、方法,里面的内容如:让学生说出??给了我一些的提示,即注重学生的体验和课堂语言表达。在第四部分教学建议中,建议老师“教法与学法的创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关于教学方法,经过教育工作者多年研究与总结,相信每位教师都能结合自己工作说出很多种,再想创新,无非和我们突破一项全国体育比赛记录一样有难度。而关于学生学习体育的学法,我们又能够说出几种呢?新课程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富有个性的学习,是本次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看到这里,我发现了打破原有桎梏,促进学生“终身体育”习惯养成的一个突破口:让学生掌握学习体育的方法,换个思路教体育。

三.学习方法之我见

课改的核心任务是转变学习方式,方式和方法有什么区别呢?方式与方法的关系类似于战略与战术的关系,学习方式要稳定,学习方法要灵活。课改提倡发现式学习,把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发现、探究等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成为发现问题、提出质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种学习方式的应用下,形成了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法。其实这些学习方法已经不是新生的了,美国学者、著名的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1946年发现并提出了“学习金字塔”(Cone of Learning)的理论,就说明了学习方法的一些规律。

爱德加·戴尔提出,学习效果在30%以下的几种传统方式,都是个人学习或被动学习;而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我尝试对照了一下,看看我平时的体育课中,都给学生创造了哪些的学习机会,相应的两周之后,学生还会记住多少我教的内容,结果是让自己很不满意的。

那么体育老师到底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来上体育课呢?我们先看看那些成功学校的做法,比如山东杜郎口中学等一些全国教改名校,无论人们对他是盲目崇拜还是尖刻攻击,他们的很多做法非常适合我们体育学科借鉴。

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是说课堂自主学习三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自主学习三模块:预习、展示、反馈;课堂展示六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参与为特色,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老师仅用极少的时间进行“点拨”。他们把这种特色叫做“10+35”(教师讲解少于10分钟,学生活动大于35分钟),或者“0+45”(教师基本不讲),充分引导学生,营造以学生自学为主,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简单谈访学见闻)

如果像他们这么做,会不会一放就散,很多学习杜郎口的学校经历过一些尝试,并纷纷结合自己学校实际形成了很多成功案例。比如江苏的新知中学,形成“自学.交流”学习模式,江西宁达中学“自主式开放型课堂”,安徽铜都学校“三模五环六度”课堂机制等等,他们共同的地方就是:发现目标或问题——预习、自学探究——合作探究——展示、质疑、评价——总结归纳。课堂的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让大多数甚至每个人都能在课堂上有所表达,教师从“主演”变成“编剧”“配角”。

按照这条规律,我对体育教学进行了一些设想。

第一步:设置教学目标,学生尝试学习。因为我们学科不可能给

学生布置预习任务,所以在课堂开始时让学生先当堂自学,如果学生会了教师就不要再浪费时间,提高目标难度或进行下一节的教学进度。如果学生学习效果不好,引导进入下一步。

第二步:引导学生探究、对学、群学。想要学习体育技能或形成一定的身体素质,最好还是让他们形成学习、练习团队,组间同质,组内异质,把体优生和体差生均分到各组,学生在学习时有交流、有帮助、团队荣誉感。每个人都要有任务,可以是不同方面的,就算是体能、技能最弱的学生也要有学习任务,不能保持在原有的沉默接受状态。

第三步: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这里要注意的是不是泛化的表演,而是要有一种“教给别人学习”的形式展示。展示的成员也要慎重选择,小组中组长是组织能力强的,学习骨干是本组体优生,语言阐述者应该是本组最弱的,而动作展示者最好是体能技能水平处于中、下位置的学生。

第四步:根据学生暴漏出来的问题,进行全班大诊断。如果上一步展示的效果很好,那么就表扬吧,让学生在收获中形成成就感、幸福感,养成这种学习习惯;如果出现一些问题,那么就全班会诊,组织有序的分析、讨论甚至辩论,这是最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做好主持人的工作好了。

第五步:学生总结归纳学习成果,形成“体育笔记”。控制好上一步“会诊”的进程,教师做知识技能的总结。鼓励学生谈学习体会,就课堂的某一环节、某一事件,而不是“我今天学会了??”就结束,

要养成学生把感受表述出来的能力和习惯,给他们信心,培养敢说、会说的那种心理体验。让各组尝试一下课后记录“体育课堂笔记”,记录的内容也许是他们学习的过程,也许是学习过程中每个人的观点、表现,也许是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感悟、联想,如果可能,也许会有一些新兴的体育项目、运动技能会在这里诞生。每个期末,我们也办个“体育笔记”展,让学生们回想一学期的体育课都有哪些收获,巩固他们学过的内容。

既然想把课堂还给学生,那么我们就大胆一些,准备活动轮流领、放松活动轮流带,学生越早锻炼,效果越会明显。教为学服务,教学就是教学生自己去学,教是为了不教。老师们,课改最大的困难不是理念的解读、不是经费、物资的缺乏,而是我们教师自己原有的教学习惯难以舍弃,换个习惯教学生,也许你会觉得更清爽。

以上是我对终身体育习惯形成的一点认识,不当之处欢迎大家和我交流。如果我今天的想法能对您有点点启发和帮助,就是我最大的幸福,如果您想要进行一些尝试或研究,更希望您能告诉我一声,我将和您一起对一些具体教材、课例进行深度探索,或许,您教会我的将会更多。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9h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