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人大华师大社会学试题集精

更新时间:2024-04-11 22:1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华东师范大学期末试卷(样题1) 课程名称: 《西方社会学理论》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 学 号:____________ 专 业: 社会学 年级/班级:

课程性质:公共必修、公共选修、专业必修、专业选修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1、社会事实: 2、工具合理性行动 3、齐美尔(G.Simmel)

二、概念辨析(每题10分,共30分) 1、社会动力学和社会静力学 2、现实性冲突与非现实性冲突。 3、价值中立与价值介入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西方社会学理论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与思想背景。 2、简述默顿功能主义思想的主要贡献及其特征。

3、与霍曼斯的交换理论相比,布劳的交换理论有什么特征? 4、简述符号互动理论的方法论特征。 四、论述题 (15分)

试比较科塞和达伦多夫在社会冲突理论的异同。

华东师范大学期末试卷(样题1)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课程名称: 《西方社会学理论》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 学 号:____________

专 业: 社会学 年级/班级:

课程性质:公共必修、公共选修、专业必修、专业选修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1、社会事实:是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提出的一个概论。涂尔干认为,一切行为方 式,不论它是固定的还是不固定的,凡是能从外部给予个人以约束的,或者换句话 说,普遍存在于该社会各处并具有其固有存在的,不管其在个人身上的表现如何, 都是社会事实。(3分) 其显著性特征是:客观性、强制性和普遍性。(2分) 2、工具合理性行动:是韦伯在分析社会行动的类型中提出的一个概念。又称目的 合理性行动。(2分)是指通过对外界事物的情况和其他人的举止的期待,并利用这 种期待作为“条件”或者作为“手段”,以期实现自己合乎理性所争取和考虑的作为 成果的目的的行动。(3分) 3、齐美尔(G.Simmel):齐美尔是德国古典时期的社会学家,开创了形式社会学 的研究。其代表作是《货币哲学》、《社会学的基本问题》等。 (2分 ) 他认为社 会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社会交往的形式,而社会交往形式是“个人之间交往的方式, 通过或者说在这种方式中,交往成为社会现实”。此外,他在文化社会学方面也非常

具有影响。 ( 3分)

二、概念辨析(每题10分,共30分) 1、社会动力学和社会静力学

答: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是社会学创始人——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孔德提出 的社会学思想。孔德将社会学的基本内容划分为社会动力学和社会静力学两个部分。 (2分) 社会动力学综观的是人类理性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先后必要阶段,它主要是 从社会纵的方面,动态地研究社会的变化和进步。(4分) 社会静力学是研究各种社 会的基本秩序及某个特定整体的各个机构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就是说,社会静力学 旨在揭示人类社会的基本秩序。它是从社会的横断面,静态地考察人类社会的结构 和制度,寻找确立和维护人类社会的共存和秩序的原则。(4分)

2、现实性冲突与非现实性冲突。

答:科塞在他的冲突理论分析中将社会冲突的类型分为:现实性冲突和非现实性 冲突。现实性冲突就是为达到某种目标而作为手段的冲突;(3分)非现实性冲突则 是指至少冲突中的一方为“释放紧张状态的需要”而发起的冲突。(3分)现实性冲 突与非现实性冲突的区别在于:对于现实性冲突来说,冲突不是目的而是达到目的 的手段,对于非现实性冲突来说,冲突本身就是目的,除了冲突对象可以变换以外, 冲突本身没有其他的互动形式可以替代,冲突高于一切。(4分)

3、价值中立与价值介入

答:价值中立要求在社会研究过程中注重事实判断,防止将研究者个人的价值观 和主观判断带入研究过程中,强调要像自然科学研究一样尽可能保持科学的、客观 的研究立场,它往往是实证主义研究所倡导的。 5分

价值介入是人文主义社会学研究所倡导的,他们认为研究者在研究之前选择什么 样的课题研究和研究结论得出等问题上,不可避免地会打上“价值”的烙印,会体 现研究者的价值倾向。因此,他们强调应该在研究中应该尽可能站在被研究者的立 场去思考问题。 5分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西方社会学理论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与思想背景。 答:

(一) 社会历史条件 3分

(1)工业革命导致的社会结构变迁。

(2)市民社会的危机: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和德国纺织工人起义 (3)自然科学方法的影响: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规律、生物进化论 (二)思想背景 6分

(1)英国功利主义传统。是一种个人主义的理论,“经济人”。 (2)法国实证主义传统。强调经验性研究。

(3)德国历史主义传统。注重对特定文化及其所经历的历史阶段得研究。 (4)美国实用主义传统。讲求实用和个人主义。 根据考生叙述情况可酌情给1-2分。

2、简述默顿功能主义思想的主要贡献及其特征。 答:

默顿对功能分析的突出贡献主要有三点:一是强调区分负功能(dysfunction)和正

功能的存在。二是区别了显功能和潜功能。三是提出了一整套功能分析的范式。 (5 分)

默顿的功能分析范式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把结果层次的功能分析转变为方 法层次的功能分析。二是把功能分析中的理性主义的、抽象的方法转变为更具有经 验性指导的方法。三是把社会的静止图景转变为动态图景,并突破了传统功能主义 在认识论上的三个错误假定。 (5 分)

根据上述主要观点和考生叙述情况可酌情给分。

3、与霍曼斯的交换理论相比,布劳的交换理论有什么特征?

答:第一,布劳反对霍曼斯的心理还原论立场,布劳认为由人际关系产生的社会现象 具有突生性质,不能简单地从个体心理进行解释,复杂的宏观社会结构应有自己的 分析单位和概念。( 5 分 )

第二,霍曼斯的理论基本上是一种静态的描述,它只说明了社会是由交换关系构 成的。而布劳则通过分析支配着个体和群体之间的社会过程来帮助人们了解社会结 构,力图揭示社会结构中的内在矛盾、对抗和重组的过程,从而把社会变迁的分析 引入了社会交换理论。 ( 5 分 )

根据上述主要观点和考生叙述情况可酌情给分。 4、简述符号互动理论的方法论特征。 答:

符号互动论者倾向于自然主义的、描述性的和解释性的方法论,偏爱参与观察、 生活史研究、人种史、不透明的被脉络化了的互动片断或行为标本等方法,强调研 究过程,而不是研究固定的、静止的、结构的属性;必须研究真实的社会情境,而 不是通过运用实验设计或调查研究来构成人造情境。( 5 分 )

符号互动论者不运用正式的数据搜集法和数据分析法,而代之以概括性的和一般 的方法论的指令,这些指令要求对被调查的对象采取“尊重”态度。布鲁默曾声称, 这种研究需要或至少应该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考察”,调查者着重了解

他想要研究的社会情境的第一手资料。目的是把在其中生活的人们所理解、所适应 的世界照样描绘出来,主要用参加者的语言来表达。第二阶段,即“检验”阶段。研究 者集中注意环境中的“分析因素”,这些因素要在理论指导下进行观察才可能获得。 对于多数符号互动论者说来,这一阶段在辨认、描述和解释基本的社会过程如社会 化、整合、协商时已开始了。( 5 分 )

只要考生大体回答了上述核心观点均可酌情给分。 四、论述题 (15分)

试比较科塞和达伦多夫在社会冲突理论的异同。

答:科塞和达伦多夫都是社会冲突理论的代表性人物。

达伦多夫的思想主要是吸收了马克思的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并结合了韦伯的权

力、权威的思想,是一种以“权威关系”为基础的辩证冲突论,而科塞的冲突论主 要是建立在齐美尔的社会冲突思想之上的。(3分)

达伦多夫的冲突论主要研究了冲突的根源,但科塞却很少从制度上去探索、寻求 冲突的根源而是着重分析冲突造成的后果。(3分)

达伦多夫认为冲突的结果能够直接导致社会变革,而科塞则认为冲突的功能具有 双重性,既可使社会发生变革,又可使社会趋向稳定。(3分)

达伦多夫把冲突的根源归结于权力分配不均,而科塞则归结为人性等多方面的原 因。(3分)

达伦多夫着重分析了冲突的特征,科塞则详细论述能使冲突双方发展为分裂或联 合的条件。(3分)

考生可以根据上述要点展开分析,只要基本观点回答准确均可酌情给分。

北京大学1997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社会学方法 考试时间:1997年1月25日上午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 深度访问 间接观察法 同期群研究 深度效度 层次谬误 理想类型法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分导体抽样与整群抽样的分类原则有何不同,为什么? 2.试说明研究课题具体化与操作化的主要内容。 三、论述题(16分)

试比较详析模式中,条件关系分析与变量关系检验的异同。

四、为了解某地今年人民的生活比去年是否有所改善,随机抽查8户人家。结果有7

户生活有改善,1户生活下降了。试用符号检验法,推论该地人民的生活是否比去年有所提 高(X=0.05)

写出: 1)原假设 2)备择假设 3)检验过程 4)推论结果(2=0.05) (20 分)

五、若根据列联表1: n11 n21 n31 n12 n22 n32

计算出用于检验的统计量 ΣΣ(n_{ij}-E_{ij})^2

x^2 = ------------------------------ E_{ij}

(注:x^2表示x的平方;E_{ij}表示ij为E的下标) 那么,根据列联表2: Kn11 Kn21 Kn31 kn12 kn22 Kn32

计算出用于检验的统计量X2应等于什么? (注意:表2中所有格值都是表1相应格

值的K倍)。(20分)

北京大学1998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社会学研究方法 考试时间:1998年1月17 日上午 招生专业:各专业(社会学) 研究方向:各方向

一、名词解释(每个4分,共20分) 1.命题和假设 2.社群图 3.抑制度量 4.典型实验设计 5.客观陈述法

二、简答题(每个8分,共16分) 1.简述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2.分层抽样与面额抽样有何异同? 三、问答题(每个54分,共10分) 1.设总体X服从正态分布M(从s2),其中已知,s2未知,设X1,X2,X3是取自总体X 的一个样本,试指出: (1)x1+x2+x3 (2)x2+2u (3)x1

(4)max{x1,x2,x3} (5)x32 (6)ux1

(7) Σ(Xi2/σ2) (8) (x3-x1)/2 (9) x2+2σ

(7) (8) (9)见图片

1.哪些是统计量?哪些不是统计量?为什么?

2.为调查某地高校毕业生对求职的意向,从中抽查了200名应届毕业生。问总体、个体、 样本、样本容量各指什么?

四、详答题(每个12分,共24分)

1.试比较社会研究中的因果分析与结构功能分析。 2.试说明三种变量关系检验模式的区别。

五、为研究体制改革前后企业生产效益的变化,随机抽查了6家企业,结果表明它们中有4 家 效益增加了,其余为下降。试用一检验方法指出上述抽样结果能否推论到总体,认为改 革后 企业效益增加了(X=0.01)(本题10分) 六、设有以下两个二元重复情况下的方差分析: A

A1 A2 A3 B

B1 1 7 13

2 8 14

B2 3 9 15 4 10 16 B3 5 11 17 6 12 18 A A1 A2 A3 B

B1 1 13 7 2 14 8 B2 3 9 15 4 10 16 B3 5 11 17 6 12 18 问:

(1)两表中哪些离差平方和相同?

(2)两表中哪些离差平方和不同? (本题20分)

99社会学方法 一、名词解释4/24

1、个案调查2、证伪理论3、(不好意思,试卷不清楚,看不出来)4、客观陈述法5、语义差异量表 6、幅度检查 二、简答题7/21

1、简述社会学的三种研究范式;

2、简述社会计量法的特点和分析方法;

3、试距离说明对“外在变量”和“抑制变量”的检验; 三、设计题15 试设计一份调查问卷(8-12项问题),并说明你的研究目的,研究假设和问卷设计的框图(变量关系 图)

四、统计题 1、设某企业职工收入都在1000元以下,下面是收入分析直方图:(图略)试问收入在500-800元之

间的直方图高度应是多少?(10)

2、设某单位共有10名员工,根据上级指示,年终奖金可供选择发放的标准有三档:100,200和300 元。问:

(1)如果平均奖金为200元,标准差为0,那么该单位选择的奖金是哪几档?每档奖金各有几人?

(2)如果平均奖金为200元,标准差为100元,那么该单位选择的奖金是哪几档?每当奖金各有几 人?

(3)如果平均奖金为200元,能否设计是标准差超过100元的奖金方案?每档奖金各有几人?(10 分)

00社会学方法 一、名词解释

探索性社会调查;分层抽样;框图法;投入理解法;间接观察;内含变量 二、简答题

1、简述一项调查研究课题的具体化与操作化。 2、举例说明社会学研究的主要研究层次。 3、简述比较研究法的主要类型。 三、论述题

试距离说明参与观察的时候司过程和方法论意义。 四、选择题

1、如果有两个估计量同时满足参数估计“无偏”的评价标准,但我们选择了方差小的估计量,这

是因为在置信度相同的情况下,参数估计的—— (A)置信区间小;(B)置信区间大;(C)可靠性好;(D)显著性小;(E)把握大 2、当样本容量增加时: (A)总体方差增加;(B)样本方差增加;(C)样本方差减小;(D)样本方差标准误减小;(E)

样本方差标准误增大;

3、如果拒绝了原假设,犯第一类错误(以假当真)的概率是 (A)1;(B)1/2;(C)0;(D)∞;(E)说不定

4、为了解某村改革开放近10年来的变化,对该村10年前随即抽样所得的样本进行了重访调查。

这样的比较研究属于 (A)独立样本;(B)个案样本;(C)随机样本;(D)典型样本;(E)配对样本; 5、研究人员为了说明调查结果的信息有很好的代表性,他应指出: (A)较大的差异比例;(B)较小的差异比例;(C)较小的极差;(D)较大的方差;(E)较小 的方差 六、计算题

根据已有资料,缺碘儿童占某村儿童总数的50%,经过补碘,随即抽查400名,缺碘儿童 为168名,问补碘是否收到成效(显著水平0.05) 写出:

(1)样本统计量及其观察值; (2)样本统计量极其观察值;

(3)样本统计量的临界值(显著水平α=0.05) (4)检验过程及其结论 (5)原假设及备择假设

01社会学方法 一、名词解释

典型调查;拉扎斯非尔德;理想类型;典型实验设计;常人方法论(ethnomethodlogy);社群图

二、简答题

1、简述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体系;

2、试述测验法与民意测验的异同; 3、试举例说明4种测量尺度及数学性质 三、论述题

试举例说明详析模式的分析方法 四、判断题

(每一选项都必须做正误判断,在右侧横线处用∨表示正确,用×表示错误) 1、可以根据定序变量的取值来进行

(1)计算平均值_____;(2)对案例进行分类_________; (3)比较等级差别_______(4)比较确切差距__________

2、根据下面所提供的相关系数,判断相应的回归方程是否正确 (1)r=0.7,Y=-35-0.5X (2)r=0.7,Y=-35+0.5X (3)r= - 0.5,Y=0.7-0.25X (4)r= - 0.5,Y= - 0.7+0.25X

3、要保证更大的置信度,可以通过以下方式: (1)缩小置信区间;(2)减少偏差(3)扩大样本规模(4)提高精度 4、一个自变量的回归系数的统计性很显著,说明 (1)该自变量对因变量有很大的实际影响; (2)该自变量对因变量很可能影响; (3)该自变量对因变量很可能没有影响; (4)该自变量对因变量根本没有影响; 5、无偏估计,指的是:

(1)样本规模越大,抽取一个样本的统计值越接近总体参数 (2)所抽某个样本的统计值正好等于总体参数 (3)所有可能样本的估计的平均数等于总体参数 (4)处于总体参数两侧一定区间之内的样本估计 五、在下表划线处计算填空,并判断x2检验的结论:(由于试卷看不清楚,图表会有出入) 随机样本的观察频数分布为: A1 A2 Σ B1 132 168 B2 48 156 Σ 240 324

期望频数分布为:

A1 A2 B1 43.6 B2 115.6 40.4

x2=3.675,其自由度df=________;

对应这一自由度的临界值x20.05=3.041 请判断以下每项结论的正确与否:

(1) x2检验在α=0.05水平统计显著___________; (2)x2检验在α=0.02水平统计显著___________; (3)x2检验在α=0.05水平统计不显著___________; 如果扩大样本规模2倍,那么

(1) 得到新的x2统计值大约是现在的2倍_______ (2) 得到新的x2检验自由度是现在的2倍________ (3) 得到新的统计显著水平α大约是现在的2倍_______

02社会学方法 一、名词解释

1、研究范式2、证伪理论3、抽样框4、外在变量5、时间序列设计 二、简答题

1、简述典型调查的优缺点。

2、为什么要区分调查量表与测验量表 3、简述影响调查样本代表性的主要因素 三、论述题

1、试论述详析模式的方法和主要作用。 四、判断题

抄录各题号及选项于答题纸上,并在各选项之后标志你的判断。 1、增大观测样本规模n,

(1)有时是为了保证抽样分布可以近似看作正态分布; (2)有时是为了提高估计精度;

(3)在所有条件下都能减少估计的误差 (4)在所有条件下都能减少估计的偏差

(5)在所有条件下都能取得精度上的边际收益

2、已知两个非标准化的定距变量Y和X之间的相关系数等—0.5,用Y作为因变量X的简单回归时。

(1)决定系数等于0.25 (2)回归系数肯定等于正值 (3)标准回归系数肯定为正值

(4)标准化回归系数值与回归系数值肯定不同

(5)如果相关系数统计性显著回归则回归的统计性肯定也显著

3、当检验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是否显著时,如果采用x2(平方)检验时,通常表明: (1)两个变量都是定类变量

(2)两个变量都是定序变量 (3)两个变量都是定距变量

(4)一个定类变量,一个定序变量 (5)一个定类变量,一个定距变量

4、在估计总体参数时,说某种估计具有一致性是指: (1)这种估计的抽样分布与总体分布的类型相同 (2)这种估计的期望值等于总体参数 (3)这种估计的标准小于总体的标准差

(4)当观察频数增加时,这种估计的偏差会越来越小 (5)当观察频数无限增加时,这种估计的标准误等于0 五、统计计算与分析

2003 研究方法

一 社会学方法论单选(30) 二 简答(16)

1 理论分析与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区别 2 实证主义方法论观点 三 名词(24)

1 配额抽样 2 双盲实验 3 个案研究 4内在无效度 5 忘了 6 社会指标 四 论述24

1 变量关系解释中对因果关系和相关关系的异同(举例说明) 2 在推论中,分析单位造成的两类错误(举例说明) 五 统计学单选(30) 六 计算(30)

1 列联表 (和2000年的类似)

2 最后一题,是两个2元回归方程的比较,但可化成一元的方程,收入与教育年限,城乡。 不难.

总的来说,出题思路有一定变化,多元回归以前从来没考过,选择中也有, 所以大家统计 一定要全面复习,基本原理很重要,选择题出的很有水准,有谢很迷惑。 今年的 理论比去 年简单,人口和劳动没考,没有偏题,方法强调基本原理的理解,不用记太多公式

2004 社会学研究方法: 一、名词解释:(20)

1、民意测验;2、测量的信度;3、结构式访问;4、分析单位;5、试验组与控制组 二、判断题(16分) 三、方法选择题(14分) 四、简答题:(24)

1、趋势研究和同期群研究的异同 2、指标与量表的主要不同点 3、抽样调查的基本原理 五、论述题:(16)

统计调查与实地研究的异同,并每个各举三个研究题目,注意适用 六、统计学选择题(30)

七、统计分析题(30):

1、假设检验题:成数检验,拒绝时犯第一种错误的概率 2、回归分析题,照搬了去年的最后一题,改了一下问题

方法的记得不全算了/听师姐说今年丘则齐老师出题。所以还是多看看巴比的书

2005年北京大学社会学研究方法考研试题 一 概念:

历时研究,分类法,解释性研究, 定类尺度, 选择问题答有问题设计的各类错误的,分析单位的,四种测量尺度的,间接观察的,回溯性研究的等等.

二 判断题。难度不大,考察了回溯研究的定义和问卷实际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等。 同时有一道关于分析单位的小问答题。 三 简答: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关系 间接观察的两种主要类型

举一个例子说明什么是问卷设计中的关联式问题 举一个例子说明定比定量的主要策略 四 论述:

实验的逻辑和调查研究的逻辑是什么,并各举一个例子

统计 10道选择题,关于标准误的,卡方分析的,回归自变量的单位变化的,显著度含义的(这几个好象近

年每年都考),消减误差比例的,t检验的,自由度问题的,列联表,无偏估计,回归判断 ,方差判断,各

种判断系数的区分,拒绝域

选择问题答有问题设计的各类错误的,分析单位的,四种测量尺度的,间接观察的,回溯性研究的等等.

方差分析题20分,能计算三个方差和,自由度,和F值,能知道过程和结果的含义就可以了。是关于方差

分析的输出表格的数据填充,很简单只要理解方差分析基本很容易口算得出结果。并且有一些关于这

些数据意义的解释理解。

统计10道选择题,关于标准误的,卡方分析的,回归自变量的单位变化的,显著度含义的(这几个好象近年每年

都考),消减误差比例的,t检验的,自由度问题的,还有三道不记得了。

回归分析题10分,整体检验显著,单个自便量检验不显著的问题.

方差分析题20分,能计算三个方差和,自由度,和F值,能知道过程和结果的含义就可以了。 总的来说,方法今年有所变化,开始比较注重实际运用;统计没明显变化,不注重计算,只注重理解和逻辑.

最后一道试题是10分的关于多元回归方程检验的。问题是:在方程整体检验不显著而各系数检验显著

的情况下,说明了什么,应该怎样处理等。

总的来说,方法今年有所变化,开始比较注重实际运用;统计没明显变化,不注重计算,只注重理解和逻辑.

06年社会研究方法 概念:

一 历时研究,分类法,解释性研究, 定类尺度,

二 选择问题答有问题设计的各类错误的,分析单位的,四种测量尺度的,间接观察的,回溯性 研究的等等.

三 判断题。难度不大,考察了回溯研究的定义和问卷实际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等。 同时有一道关于分析单位的小问答题。 四 简答:

1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关系 2 间接观察的两种主要类型

3 举一个例子说明什么是问卷设计中的关联式问题 4举一个例子说明定比定量的主要策略 五 论述:

1 实验的逻辑和调查研究的逻辑是什么,并各举一个例子 统计

一 10道选择题,关于标准误的,卡方分析的,回归自变量的单位变化的,显著度含义的(这几个 好象近年每年都考),消减误差比例的,t检验的,自由度问题的,列联表,无偏估计,回归判断 , 方差判断,各种判断系数的区分,拒绝域

方差分析题20分,能计算三个方差和,自由度,和F值,能知道过程和结果的含义就可以了。 是关于方差分析的输出表格的数据填充,很简单只要理解方差分析基本很容易口算得出结 果。并且有一些关于这些数据意义的解释理解。

最后一道试题是10分的关于多元回归方程检验的。问题是:在方程整体检验不显著而各 系数检验显著的情况下,说明了什么,应该怎样处理等。

总的来说,方法今年有所变化,开始比较注重实际运用;统计没明显变化,不注重计算,只注 重理解和逻辑.统计学基本上就是重点知识点的考察

2007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一选择题

题目设定了一个情景,然后下面有三四道题让你选择

1:情景中的自变量与因变量的陈述形式是:条件式?差异式? 2:情景中的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是:相关关系还是因果关系? 3:调查内容:状态?意向性?行为? 二判断题

主要考分析单位,如:开展一项老年人的生活调查,访问了老人的妻子,儿女等,请问它的分析单位 是?

07方法题:

名词解释:抽样误差,个案研究,截面研究,内在效度 回答:1,找出以下陈述中的分析单位 2,忘了

选择:偏相关,统计显著性,对称关系,变量层次,样本估计参数值的三个标准等概念 简答:1,样本代表性的含义。 2,简述问卷缺损值的来源。 论述:详析模式的作用以及举例说明几种主要的分析方法。

计算:1,课本中的原题,关于大样本均值的检验。以及犯第一种错误的概率

07年社会学研究方法试题 一 名词解释(5×4)

内在效度 抽样误差 个案研究 截面调查 二 单项选择题(2×8) 1测量的主要内容是

A客体的属性与特征 B测量规则的制定 C数字或符号 D 3 4

题目大意:某个研究发现,一个学校女生比例越高,则举办舞会的次数越多。 5上题研究的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A女生比例与舞会频次 B C D

6女生比例是

A定类变量 B定序变量 C定距变量 D定比变量 7上题中两变量间的关系是 A对称关系 B不对称关系 C相关关系 D 8

三 简答题(2×7)

四 论述题(20×1)

详析模式的作用是什么?试举例说明详析模式的几种主要的分析方法。 五 简答题(10×2)

1样本“代表性”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2样本缺损值的主要来源有哪些? 六统计选择题(3×10)

偏相关,统计显著性,对称关系,变量层次,样本估计参数值的三个标准等概念 1回归方程中两变量简单相关系数为正,偏相关系数为负。下面说法哪个正确? A 两变量负相关 B

C两变量还受其它因素的影响 D 2 X可以解释Y的81%的变动,则 A 决定系数为0.81 B

C r为0.9 D 共变差为81%

3 如果使用方差分析,则一般情况下表明两变量

A都是定类变量 B一个是定类变量,一个是定距变量

C 一个是定序变量,一个是定距变量 D两个都是定距变量 4 对一个分布进行线性调整,则

A 斜率不变 B 显著度会发生变化 C截距不变 D 解释力下降 5 显著度α

A 表示正确拒绝H0的概率 B表示α是否定域占总面积的比例 C 错误地接受H0的概率 D 6 中心极限定理表示

A当n→∞时,样本观测值的分布是正态分布 B 当n→∞时,样本观测值等于总体均值 C D

7抽样分布的含义是

A 是总体值的理论分布 B 是样本观测值的实际分布

C 总体中观测值的概率分布 D 样本中观测值的概率分布 8接受区间

A 是以总体假设值为中心的 B 就是置信区间 C D

9如果一个量的估计值等于其总体均值,那么,这个值 A叫做无偏估计 B C D 10

七 计算题(15×2)

1 根据居民楼100户的抽样调查,居民用于食品的支出平均占家庭总支出的比例为30%,标准差为20%.问:

(1)有关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例,平均为25%的说法是否成立?写出具体计算过程(α=0.05)(10)

(2)如果拒绝了食品指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例为25%的说法,则可能犯错误的概率为多少?(5)

2 对同一数据研究”收入”,建立了两个多元回归分析模型.设y=收入,x1=受教育年限, 当x2=0时表示城市,当x2=1时,表示农村.得到以下结果: 第一模型: y=40+6x1-5x2

第二模型:y=36+7x1+4x2—2x1x2

① 分析第一模型所揭示的两变量的作用,指出城乡差异所在;并说明两个模型的理论假设有什么不 同。(10)

② 画出两个模型的相应的简单图示。(5)

(3)比较分析两个模型关于收入与教育的关系假设在城乡之间有何不同

启用前机密 北京大学200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社会学研究方法和分支学科研究方法 考试时间:2008年1月20日上午2:00-5:00 招生专业:社会学 研究方向:社会学各方向

------------------------------------------------------------------------------------------------------------

一、名词解释:5×4=20分

历时数据 典型调查 归纳逻辑 访谈调查 二、选择题:1×10=10分

1、社会研究中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体现了: A 理论 B研究 C D

2、使两个变量之间关系扭曲或隐藏的变量是: A抑制变量 BCD

3、调查研究中的五个环节是:

A确定研究目的--设计研究方案--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总结报告 BCD 4、社会地位的若干类型

5、定比与定距量相比,定比的优势是: A可以研究比例关系 BCD 6、史蒂文森调查研究属于 A定类B定比 C定序D 7、误差大小体现了:

A样本代表性的大小 BCD 8、相关关系与因果关系

9、社会计量法主要用于研究:

A.小群体的人际关系结构研究 BCD 10、测验与问卷调查

三、判断题:2×10=20分 1、样本代表值与集中量 2、简单分组与统计表

3、间接观察只包括累积物观察和磨损物观察. 4、访问法评估 5、区间谬误 6、问卷设计

7、实地审核指的是边收集资料边整理资料. 8、结构式观察 9、调查报告 10、社会行为

四、简答题:10×2=20分

1、什么是跟踪调查,它在实际中面临的困难是什么.

2、如果要研究教育与经济收入,试从个体层面说明数据的搜集方法. 五、论述题:20分

社会研究中\解释\的类型主要有那些. 六、选择题:3×10=30分 1、无偏估计:基本定义

2、下列那些不具有消除误差比例的性质: A判定系数,B相关系数, CD

3、列联表中卡方检验显著说明: A不太可能是处于变量的偶然性因素BCD

4、t检验

5、极限与样本规模

6 在多元回归中,整体检验显著但单个自变量检验都不显著,可能是因为: A变量之间有高度的线性相关BCD 7、正态分布与双尾检验 8、回归分析 9、XY相关

10、t分布的性质

七、计算题:15×2=30分 1、样本均值

区间估计、单正态总体均值检验

2、方差分析(需将表格抄于答题纸上)

下面是有关一些名族地区与经济发展水平的方差分析表: 来源 数值 自由度 F值 显著度 组间 ( ) 16 0.030 组内 220 ( ) 总的 1640 29 一.(6分)

除了填出表中的括号,还需要补充其他需要填的内容 二.(9分)

1.指出题目中原假设是什么 2.指出分析中的因变量是什么 3.自变量的作用是什么 4.可能犯那一种错误 5.犯错的概率是多少 6.样本规模是多大 7. 忘记了

方法基本上不是很难,在复习时要把袁方的书狠过,巴比的书也很重要,把两本书对比着看,最好把笔记

落实在纸上。统计也简单,主要是卢的社会统计学和郭的量化方法,卢的书是基本的,郭的书主要得看懂

多元部分就可以,不要被抽样那几章吓倒。

2009方法与统计试题分析

一、名词解释(5分×4 = 20分)抽样误差 扩展个案研究法 结构式访谈 表面效度 二、多选题 以下几个选项中有2-5项是正确的(1.5分×8=12分) 1 调查研究的环节包括:

A 确定研究目的 B 设计研究方案 C 观察 D 资料整理与分析 E 总结报告 2 下列属于问卷中常见错误的是:

A 提问敏感问题 B 问题有倾向性 C 问题有双重含义 D 概念抽象 E 问题含糊 3 下面属于纵贯研究的是:

A 人口普查 B 趋势研究 C 同期群研究 D 追踪研究 E 回溯研究

4 影响样本规模的因素有:

A 研究课题 B 人力物力财力 C 精度要求 D 总体性质 E 抽样方法

8 一般说来,两个人的社会交往频率与二人的感情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是: A 非对称关系 B 对称关系 C 因果关系 D 相关关系 三、判断改错题(2分×10 = 20分)

1 内容效度需要对同一概念的两种测量法,准则效度只需要一种测量法 2 描述性研究一般是从观察入手的,而不是从理论假设入手的 3 抑制变量只能用来判断相关关系为假而不能判断关系为真,外在变量只能判断关系为真而不能判断 关系为假 4 典型调查

四、简答题(10分×2 = 20分)

1 多点专题小组(焦点小组)的注意事项

2 如果你的研究生,北京大学学生会劳动信息部需要用问卷法了解09年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初次找工

作情况,请你写出资料收集方案五、论述题(20分)实地研究与调查研究的逻辑,并各举一社会学

的题目加以说明六、统计单选题(3分×10= 30分) 1 置信区间用于 A 参数估计 B 假设检验 C D 2 下列关于非参数检验说法正确的是: A 非参数检验一般用于定类-定序变量 B 卡方检验是一种非参数检验

C 非参数检验的灵敏度比相关参数检验高 D 忘记了

3 方差分析用于:

A 一般自变量为定类变量 因变量为定距变量 B 一般自变量为定距变量因变量为定类变量 C D 4 估计量的有效性是指:

A 抽样分布的标准差小 B C D

5 下列那些不具有消除误差比例的性质:

A 相关系数r B 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 C 列联相关的系数 D 忘记了 6 如果X与Y为相关关系,则:

A X是自变量 Y是因变量 B X是因变量 Y是自变量

C X与Y的关系有可能是其它变量所引起 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7 极限定理说明

A 随着样本规模的增加抽样分布的标准误减小

B 随着样本规模的增加抽样分布越来越接近总体分布 C D 七、统计计算题(第1题20分 ,第2题 10分)

1 平均家庭规模Famisize 受两个变量影响 一个是城乡属性urban(城市=1,乡村=0)另一个是少

儿人口比 children 平均家庭规模 Famisize标准差为0.5 以上三个变量的多元回归方程为: Famisize = 3.85 - 0.28urban + 0.05 children 标准偏回归系数(β) 0.00 0.4 0.3 问:

1)如果以上数据均统计显著,请对以上回归方程做全面的分析(16分) 2)根据以上数据求出少儿人口比的标准差(写出计算过程)(4分)

2 专家说大学生的平均智商为120,现有一随机抽样数据得观测值为123,抽样规模为100 问:

1) 对专家的说法进行检验(α=0.05)(5分)

2) 如果我们否定专家的说法,犯错误的概率是多少(5分)

北京大学1997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社会学理论 考试时间:97年1月25日下午 试题:

一、解释概念(每题4分,共32分)

社会物理学 镜中自我 社会事实 吴文藻 社会解组 社会结构 交换理论 边陲国家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试述行动者与社会角色(规范)的关系。

2、什么是社会制度?试述制度的社会功能及制度变迁的原因。 3、试述韦伯的社会学方法论的主要观点。 三、论述题(每题19分,共38分)

1、什么是二元结构理论?试述近40年来我国城乡社会二元结构的特征及其变化,并分 析这种变化的意义。

2、试评拉尔夫·达伦多夫的辩证冲突理论。 北京大学1997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综合考试(一) 考试时间:97年1月26日上午

一、试论本世纪我国乡镇级政权组织的结构与功能变迁,以及这些变迁中所反映的我国 农村基层社会结构的变化。(18分)

二、试论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居民管理体制的变化以及返些变化与城市中其它体制 改革之间的关系及相互影响。(18分)

三、试述中国传统社会中婚姻制度的主要特征及导致这些特征的因素。

四、最近,极端常常利用在一些公共场合(如车站)志愿者的热情服务被拒绝的报道, 试对这类现象进行社会心理学的分析。(10分)

五、什么叫职业流动?试述改革前后农村劳动者职业流动的特点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六、试述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原因、趋势与对策。

北京大学1998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解释名词(每个4分,共32分)

1.情境(景)定义 2.差序格局 3.社会趋同论 4.精英循环 5.卡尔·曼海姆 6.社会解组 7.社会静力学 8.《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试择“仓禀实,则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牧民) 2.试述索罗金的“文化类型”说。

3.简述布鲁默的符号互动理论与功能主义的区别。

三、论述题(每题19分,共38分。一般考生答1.2题;单独考试考生答1题,并在2.3两

题中任选一题)

1.试析韦伯与杜尔克姆(迪尔克姆)在社会学方法论上的主要区别。

2.什么是社会制度?试用制度功能、制度变迁理论分析我国体制改革的必要性,渐进 式改革策略的意义及其效果。

3.试述改革以来我国农村城市化的状况。当前我国城市化道路有哪些观点?其根据何 在?你的观点如何,请说明。

北京大学1998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改革以来我国农村乡(镇)、村基层组织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对农村经济、 社会、文化有什么影响?(18分)

二、以某一大城市为例,试比较老城E街道、居委会组织与新居民“小区”社区组织和 功能方面的主要差别。(18分)

三、试联系中国当前城乡家庭变迁的实际,评述“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这一观点。 四、什么是劳动关系?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关系的变化,原因及影响。(18分) 五、马尔萨斯人口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你对此作何评论?(18分) 六、试述我国民工潮形成的原因、现状、趋势及其城乡社会发展的影响。(18分) 七、结合实际说明减少认知失调的方法。(10分) 注:一般考生一、二、三、四、五、七题

单独考试考生可在一、二、三、四、五、六中任选5题,并回答第七题。

北京大学1999年社会学考研试题全集 社会学理论

一、解释名词5/30 《群学肄言》;《地位相悖》;“社会人”假设; 芝加哥学派;情景定义;社会结构(彼得.布劳) 二、简答题10/30

1、试述默顿“手段-目标”论的内容,并举例说明之; 2、试述非正式群体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组织运行的影响; 3、试述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定义 三、论述题

1、什么是社会现代化?试述现代化的社会趋同论的内容。并联系我国社会现代化的实际对该理论进 行评论。

2、试比较韦伯和迪尔凯姆关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理论。

99综合考试

一、试分析本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城乡居民之间的结构性差异,并分析形成这些差异的原因。(18)

二、当前,关于我国城市发展的策略(如大、中、小城市的优先顺序)有哪些不同的观点,其理由何 在?(18)

三、试述9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社会变迁导致的农村家庭变迁的基本趋势(18) 四、什么是人口转变理论?试述发展中国家人口转变的特点;(18)

五、目前我国存在大量下岗人员,试分析其原因,并探讨下岗现象的发展趋势。(18) 六、怎样用认知失调理论来解释态度改变中的“以少致多效果”(less-leads-to-more effect)*

北京大学2000年社会学考研试题全集 社会学理论

一、解释名词5/30 人性的“自然秩序”(罗斯);单位制;社会资本;哈罗得.加芬克尔;中程理论;镜中自我; 二、简答题10/30

1、什么是社会角色?试述角色扮演中的角色塑造与角色创造的关系; 2、什么是二元结构?试述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特征。 3、简述韦伯的政治社会学理论; 三、论述题20/40

1、试就帕森斯”社会行动”理论的内容比较帕森斯与韦伯的”社会行动”概念的异同; 2、试对依附理论的内容进行评述,并从全球化的角度分析这一理论的得失。 00综合考试

一、试分析下一世纪中国农村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及其主要特点,并与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农村

现代化进程相比较; 二、试从城市的产业结构、人口构成与空间布局分析当代社会与经济发展中城市的功能与发展前景;

三、试根据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转型导致的社会变迁这一背景分析中国城市家庭功能可能的演变趋 势。 四、什么是风险社会?什么是可持续性发展?中国面临的人口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是什么? 五、试述改革以来中国劳动关系变迁的特点及这种变迁对于劳动就业的影响。 六、人们何时会遵从资讯性的社会影响?如何抵制它的消极的社会影响 北京大学2001年社会学考研试题全集社会学理论 一、解释名词

初级社会群体;社区;市民社会;《乡土中国》;中程理论;结构化理论 二、简答题

1、什么是人的社会化?简述青少年社会化的特点及网络发展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2、什么是社会组织?试比较组织管理中的“经纪人”假设和“社会人”假设 3、简述曼海姆知识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三、论述题

1、什么是越轨行为?试结合社会学理论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某些领导干部严重越轨的原因。

2、试评马克斯韦伯的宗教社会学研究的成就与不足;

综合考试

一、试说明差序格局概念的涵义,并联系我国乡村社会关系的现状进行评议(18分 二、试论城市社区与传统农村社区之间的差别,以及这种差别在社区研究方法所具有的含义(18)

三、试概括90年代城乡社会转型与家庭变迁的“城乡一体化”假设(18) 四、说明沙克特的感情二因论是怎样界定爱情的?(10) 五、什么是职业流动?试分析改革前后我国城乡劳动者职业流动的差异及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18)

六、试论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发展有哪些主要的正面和负面影响。(18) 北京大学2002年考研社会学试题全集 社会学原理 一、解释概念

1、理性2、结构性压力(斯梅尔塞)3、无讼4、精英循环5、齐美尔6、《文明的进程》 二、简答题

1、什么是社会?什么是市民社会?简述我国当前市民社会的发展状况?

2、什么是情境定义?什么是人们在互动过程中的“内部解释”?并简述这种“内部解释”对于社会互动的 意义。

3、简述涂尔干关于社会分工的思想。 三、论述题

1、什么是社会现代化?什么是现代社会结构?你认为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社会结构会产生何种影

响?并说明其根据。

2、试述现象学社会学的基本观点及其在社会学研究中的意义 综合考试(一)

1、试分析下面一段话的论证逻辑,并对此逻辑加以评论

“依据对近100个国家发展过程的分析,城镇化水平始终超前于工业化。20年来,我国工业化进展迅

速,但城镇化却滞后。目前,我国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40%,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力占社

会劳动力总数的50%以上,而城镇化水平仅约为30%。因此必须加快城镇化的进程。” 2、运用你所掌握的社会学知识,对我国城乡之间存在的某一种社会差异加以评述。 3、试分析“家庭策略”研究视角在家庭社会学研究中的应用和意义。

4、什么是劳动关系?试分析改革以来中国劳动关系变化的主要层面及其对劳动者的影响。 5、人口出生性别比一般为105-106(男)比100(女),中国1990年普查报告的汉族出生性别比为

111.9(男)比100(女),试分析出现这样偏高的出生性别比数字的主要原因。 6、科尔伯格道德社会化理论评价。

名词(30)

1 社会角色 2 家庭生命周期 3 标签理论 4社会事实 5 单位制 6 纪律 (韦伯) 简答(60)

1 精英循环与精英再生产的区别 2 依附理论与世界体系论的区别 3 离土不离乡与都市化的区别 4 “传统与现代”理论模式的特点 5 契约对家庭成员关系的影响

6 米德的‘自我“概念中的“主我”与“宾我”的区别与联系 \\ 论述(60)

1 德治与法治在传统中国社会与现在中国社会的不同作用 2 新功能主义理论观点及对结构功能主义的发展 3 中国城市当前社会分层的变化特点及原因

2004 理论: 一、名词解释:

1、价值理性行动;2、显功能和潜功能;3、先赋角色;4、亚文化; 5、形式社会学;5、沟通理性 二、简答:

1、简述功能论和冲突论在社会分层问题上的对立; 2、简述社会问题认定上的不同观点; 3、你是怎么理解场域和惯习的 三、论述:

1、论述社会化和社会控制在秩序的形成和维持中的不同作用

2、请从布劳的社会交换论的基本概念出发,论述一下其特点及对社会学研究的影响。 四、综合题:

1、简述城市“家庭养老”的未来趋势;

2、简述改革开放之后劳动就业制度的变革及影响,它对劳动者有什么影响 3、死因分析所能提供的对社会发展水平和社会结构的影响的信息

4、请以孔子和老子为例论述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理想社会模型,并评述之 5、试分析偏见和歧视的形成机制及解决策略

2005年北京大学社会学原理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共30分,每小题6分)

1.《不平等与异质性》2.失范3.文化相对主义4.非正式制度5.结构性贫困 二、简答题(共30分,每小题10分) 1.简述布迪厄关于“文化资本”的理论 2.简述初级社会群体的特征

3.简述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单位制度的特点及功能 三、论述题(共40分,每题20分)

1.参照列维等人的看法,试论“后发展”国家现代化过程的特点

2.试述韦伯与帕森斯的“社会行动”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分析其对社会研究的意义。

四、简述题

1.简述城市家庭目前代际关系的特征及影响此特征的因素

2.试说明使用“生命表”方法来计算人口出生预期寿命的理论假设。 3.试概述群体生活的辨证法(多数人的影响与少数人的影响。) 4.试述墨子民本思想的表现和其局限性

5.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城镇劳动者的职业流动有何特点?你认为可以从哪些视角对此进行研究?

6.试说明女性学中自然性别与社会性别的联系与区别。

06社会学理论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形式社会学 2.科层制 3.初级群体 4.代沟 二、论述题(每题20分,共80分) 1.试述社会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默顿对功能概念的界定和分析,简述社会制度的功能。 3.布迪厄的“符号权力“及其认为对社会学研究的意义。

4.舒茨的“手头的库存知识”概念,并就其对社会学研究的意义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三、简述题(每题10分,共50分)

(报考其他方向的回答1-5题,报女性学方向的回答1、2、3、4、6题) 1.试分析当前农村家庭结构的特点及其可能的趋势。

2.什么是城市化,一般分几个阶段,简述1949年后中国城市化的过程及特点。 3.什么是人口过渡理论,试述中国人口过渡的特点。 4.什么是态度,分析态度对行为的影响。

5.什么是工会?市场化转型过程中工会遇到什么样的挑战?这些挑战对工会转变角色有何影响? 6.

6什么是性别气质,试述大众传媒对性别气质的塑造。

北京大学200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理论和方法) 名词解释 (每题5分)

1、詹姆斯、科尔曼 2、再社会化 3、非逻辑行动 4、社会分化 ?社会问题

二 论述题(20分)

1、试述帕森斯的模式关系变量思想,并作简要述评(1、什么是模式变量理论及其对社会学 研究的意义。)

2、试述吉登斯现代性的思想,并作简要述评

3、论述初级社会群体的主要功能及其在现代社会的变迁 4、试述社会流动的主要模式和影响社会流动的主要因素 三

简答题(社会学方向)(每题10分) 1、性别比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2、群际冲突的定义和消除群际冲突的策略。 3、全球化对我国城市化的影响。

4、我国当前农村家庭关系的现状和特点。 5、非农化对农村家庭关系的影响。

1、什么是模式变量理论及其对社会学研究的意义。

2、请就吉登斯对社会的“现代性”分析作出你的评价。 3、试述社会初级群体对社会的作用和功能。 4、关于再社会化的 三、简述题(5*10)

1、什么是人口性别比?影响人口性别比的因素有哪些?

2、试述20多年来中国社会职业结构的变化以及今后发展的趋势。

3、请谈谈在“非农化”背景下中国农村家庭的发展的“非农化”趋势。 4、简述全球化这一趋势对现代社会城市发展的影响。 5、什么是群际冲突?谈谈缓和或消除这种冲突的策略。 6、7、8、9题为报考其它方向考生考题。

08北大理论分支真题回忆 名词解释(20分,每题5分)

价值中立 等级制度 群体凝聚力 生活世界殖民化 论述题(80分,每题20分)

1.阐述福柯关于权力的核心理论,并评述其对社会学研究的意义 2.涂尔干区分了哪些社会类型,论述各自的特点

3.精英再生产和精英循环理论,并结合我国社会转型实际说明在中国适用情况 4.论述关于贫困的几种理论 简答题(50分,每题10分)

1.现在农民工大量进城打工产生了大量留守家庭,谈谈这一现象对留守家庭功能的影响 2.谈谈当前我国城市面临的流动人口方面的主要问题 3.人际行动和群际行动的区别

4.城市社会学那道似乎是论述城市人文生态学和新城市社会学(马克思城市社会学)的异同 5.谈下你熟悉的劳动社会学的著作(国内国外皆可),阐述主要观点并说明意义。

08北大社会学理论和方法真题(回忆版) 社会学理论 二、论述题:

1.简述福柯的权力理论主要观点,举例说明并评述.

2.假设要研究中国城市社会流动中的人口问题,应该注意那些核心问题? 3.简述贫困理论的类型

4.简述涂尔干的社会类型理论 三、简答题:

1.简述人际关系与群际关系的异同

2.写出一本你熟悉的劳动社会学著作(国内国外均可),写出主要观点并做评述 3.马克思主义城市社会学与新城市社会学的异同,并评述

4.针对大量农民工外出打工的现象,试说明农村留守家庭在家庭功能方面的变化 5.试述当前我国城市面临的流动人口的主要问题 6.女性学

09真题分析

㈠ 理论试题分析

一、名词解释(5×4 = 20)情境定义 索引性 社会行动 显功能与潜功能 二、论述题(20×4 =80) 1、从阶级视角和社会分层视角分析中国当前的不平等状况,以凸显这两种视角各自的特点? 2、霍曼斯交换理论的基本命题及其对实际的意义

3、试述布迪厄的“社会资本”理论及其对社会学研究的意义 4、试述“社区”的涵义,并谈谈 “社区建设”对于社会的意义 三、简答题(10×5 = 50)

1、就你对家庭社会学感兴趣的一个问题并谈谈你的研究思路 2、试评述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的文化特异性路径

3、举例说明城市社会的群体消费不平等现象及其对城市社会发展的影响 4、试述人口老龄化对中国城乡社会的影响

5、如果需要你对中国劳动与异化进行经验研究,你将如何考虑或设计

理论我一直自认为复习的不错,可是我考的并不高,今年的题目总体上难度适中,只有社会心理学那题不好答以外,没有什么怪题。教程的几道题显得比往年稍微活了一些,从书上并不能直接找到答案,得自己结合理解概括。名词解释比较简单,论述题考到了长期没有考到的现代理论流派的人物,霍曼斯的交换理论,这说明其他理论象符号互动论等都有可能考到。而布迪厄的这道题沿袭了北大社会学对布迪厄的关注与重视,当代理论在复习时有些不好懂,不过你要找准复习的方法就没有什么问题的,而且当代的知识点考过以后,一般情况是不会重复考查的,至少近几年考的几率不大,那么真正需要掌握的理论就不是很多了。分支里社会心理学的那道最不好答,这题出自方文老师《转型心理学:以群体资格为核心》这篇论文中,其他的稍微简单一些,特别是老龄化和家庭那道题。

2010年

一、名词解释 1、城乡二元结构 2、新功能主义 3、初级社会群体 4、社区 论述

1、孔德的认识三阶段理论

2、评述吉登斯的现代性特征理论

3、文化、社会化、社会互动、社会群体四个概念之间的联系 4、群体越轨行为的原因、条件及其预防机制。 综合

1、民工潮从八十年代开始,后来逐渐加速,从农村的角度谈原因 2、论述给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城市化的特点 3、城市实际人口(或者功能意义的角度)和城市

统计人口之间的区别。说明他门梁上的不同(答出 要点即可) 4、社会转型的谁心理学意涵 5、简述劳动力二元市场思想

北京大学200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5×4 = 20)

情境定义 索引性 社会行动 显功能与潜功能 二、论述题(20×4 =80) 1、从阶级视角和社会分层视角分析中国当前的不平等状况,以凸显这两种视角各自的特点? 2、霍曼斯交换理论的基本命题及其对实际的意义

3、试述布迪厄的“社会资本”理论及其对社会学研究的意义 4、试述“社区”的涵义,并谈谈 “社区建设”对于社会的意义 三、简答题(10×5 = 50)

1、就你对家庭社会学感兴趣的一个问题并谈谈你的研究思路 2、试评述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的文化特异性路径

3、举例说明城市社会的群体消费不平等现象及其对城市社会发展的影响 4、试述人口老龄化对中国城乡社会的影响

5、如果需要你对中国劳动与异化进行经验研究,你将如何考虑或设计

欣程点评:

今年的理论总得来说是让人出乎意料 具体来说有三点: 一、重实际

论述题的第1、4题,简答题的第3题 二、重能力

简答题的第1、5题 三、反常命题

论述题的第2题,与往年能出现在北大社会学理论考卷上的理论大家相比,霍曼斯绝对是一无名小辈,可今年就是考了

论述题的第3题,从往年看,00年04年 05年 06年 均考过布迪厄 但是也是考查的布迪厄的不同的理论 可今年就考了00年考过的内容

总之,08年分支的家庭社会学、劳动社会学已显露出重视实际与能力的迹象,但今年只能用overwhelming来形容

华东师范大学期末试卷(样题1) 课程名称: 《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

课程性质:公共必修、公共选修、专业必修、专业选修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24分) 1、福柯 2、布迪厄 3、《社会的构成》(The Constitution of Society) 4、身体体现(embodiment)

二、概念辨析(每题10分,共20分) 1、场域与惯习

2、客观世界、主观世界和社会世界 三、简答题(每题12分,共36分)

1、简述吉登斯对“现代性”的基本认识。 2、简述新功能主义的主要理论观点。 3、简述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的主要观点 四、论述题(共20分)

试在叙述后现代社会学理论基本观点的基础上,简要做出评价。 华东师范大学期末试卷(样题1)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课程名称: 《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

课程性质:公共必修、公共选修、专业必修、专业选修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24分) 1、 福柯

福柯是法国当代最为著名的哲学家、社会学家,被称为“20世纪法兰西的尼采”,也是20 世纪西方知识界最引人注目的反对派核心人物(3分)。福柯的思想和理论虽然涵盖了西方哲学

思想中非常广泛和丰富的内容,是西方思想发展的脉络在当代的重要表征。其思想主要涉及知识

考古学、谱系学、话语分析、权力分析、后现代思想等(3分)。 2、布迪厄

皮埃尔·布迪厄是当代法国最具国际性影响的思想大师之一,曾任巴黎高等研究学校教授, 法兰西学院院士。布迪厄早年学术生涯一直未能摆脱结构主义的阴影,他试图以索绪尔为基点发展一种“普遍的文化理论”(3分)。在他批判性地重新思考了索绪尔的理论命题之后,尤其是思考了作为实践和言语对立面的文化和语言之后,他放弃了这一计划,并开始探索一种有关文化实践的理论。他几近百科全书式的作品完全无视学科界线,从人类学、社会学和教育学到历史学、语言学、政治科学、哲学、美学和文学研究,他都有所涉猎。布尔迪厄向当今的学科分类提出了多方位的挑战。他在涉及范围极广的不同领域中提出了很多专业性的质询:从对农民、艺术、失业、教育、法律、科学、文学的研究,到对亲属关系、阶级、宗教、政治、体育、语言、住房问题、知识分子、国家等的分析(3分)。 3、《社会的构成》(The Constitution of Society)

《社会的构成》是英国著名社会学家吉登斯的著作,在这本著作中,他建构了他的结构化 理论,其目的是试图克服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整体论与个体论、决定论与唯意志论的二元对立,用结构的二重性(duality of structure)来说明个人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3分)。结构化理论的要点是:结构就是一再组织起来的规模和资源,外在于时间和空间,是主体不在场,而结构不断涉入其中的社会系统则是主体在场且由其种种活动构成的。分析社会系统的结构化过程,意味着研究系统在其中得以通过互动而被生产和再生产出来的方式,这些系统建立在特定响动主体的具有理解力的活动基础上,行动主体在其丰富多样的行动条件下创造出各种规则和资源。可以认为,结构化理论的核心是试图说明行动和结构的二重性的辨证互动。行动与结构不是彼此分离孤立的,它们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一切社会行动皆包含有结构,而一切结构皆有社会 行动涉入(3分)。

4、身体体现(embodiment)

身体体现是身体社会学的一个专业术语。身体体现是一种成就,一个社会行动者可以由此接 受一系列的性情倾向,实践和策略,并就此自得地享有一种独特的惯习。(3分)身体体现就是从感觉上和实际上生产出生活世界中的在场。身体体现是感官身体或主观身体的活生生的经验。活生生的感官身体是日常社会关系背景中一种实际的成就,但也是体现身体社会实践队活生生的世界的积极形塑。(3分) 二、概念辨析(每题10分,共20分)

1、 场域与惯习

场域与惯习是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首创的词。“场域”是指由许多社会位置间的关系所构成 的一个网络,它是由依附于某种权力或资本形式的各种位置间的一系列客观历史关系所构成的。

(3分)而“惯习”是由积淀在个人身体内的一种主观精神结构,其表现形式为知觉、评判和行动的各种身心图式。(3分)场域与惯习的关系首先是制约关系,其次是认知建构关系,且后者取决于前者。而实践是场域与惯习之间辩证关系的产物。在具体研究中,研究者首先要了解各种

“场域”及其资源配置状况,其次就是要重新引入行动者的直接体验,揭示其“惯习”。在社会实践中,实践受到惯习的指引,人们在惯习的指引下,运用各种可得资本,通过实践不断形塑、建构起“场域”,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同时也不断地创造和再生出惯习本身。而惯习又受到场域的

制约,是场域在个体主观世界中的内化,场域通过塑造惯习而制约着实践,故实践既是能动的又是受动的。因此,布迪厄认为社会学研究的首要对象就是实践。在社会实践中,主观与客观、结构与行动、微观与宏观等二元对立其实都是虚幻的,都掩盖了人类实践的基本特点。(4分)

2、 客观世界、主观世界和社会世界 客观世界、主观世界和社会世界是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集中论述的概念。(1分)“客观世界” 是指真实存在的“客体”世界;(3分)“社会世界”是合法化的个人关系的“总体”,实际指规范、

价值及其他被认识到的社会期望;(3分)“主观世界”是指人们“自发的经历”总汇成的世界。

(3分)

三、简答题(每题12分,共36分)

1、简述吉登斯对“现代性”的基本认识。

吉登斯对现代性做出的是一种制度性分析。他认为必须从制度层面上来理解现代性。但这 种制度性分析与过去的“一元制度分析”不同,吉登斯对现代社会进行的是“多元制度分析”。他认为不应该对现代社会作某种单一的、占主导地位的制度性阐释,不能把现代性单一地归结为资本主义或工业主义,认为每一方都包含着一种化约论。(6分)现代性在制度性的层面上应该是多维的,每一个被各种传统详细说明的要素都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应该从资本主义、工业主义、监督、军事力量四个维度对现代性进行明确区分。现代性的特征是外延性和意向性的交互关联性、断裂性、全球性和双重性。(6分) 2、简述新功能主义的主要理论特点。

新功能主义(neo-functionalism)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美国社会学界兴起的一股力图综合当 代最新研究成果以重新建构T.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传统的流派或理论发展趋势。“新功能主义”这一术语是由美国社会学理论家J.亚历山大于1985年在其编辑的论文集《新功能主义》中首次使用的。(3分)与其他流派相比,新功能主义具有以下 3个特点:①对帕森斯理论传统持批判继承态度,既强调与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的承续关系,又强调从内部批判帕森斯理论的必要性。其中,亚历山大批判了帕森斯理论的实证主义认识论基础,主张在“后实证主义”科学观的基础上重建多维度的理论框架。新功能主义者还重新解释了帕森斯理论,以此矫正反功能主义的偏颇。(3分)②对70年代的各种反帕森斯理论流派持开放态度,力图在功能主义理论传统基础上整合上述理论。针对符号互动论、社会交换论、常人方法学等理论的微观分析,新功能主义力图

通过重建帕森斯的行动理论来综合其理论洞见,并探索微观个体行动和宏观社会结构及制度

的连结环节。对宏观社会学领域的冲突理论,新功能主义主张在保持帕森斯“规范秩序”的前提下,强调对权力、战争、强制、冲突等问题的分析,并把社会变迁分析纳入帕森斯的“分化”理论中。“新功能主义”还打破帕森斯曾为社会学划定的只研究社会系统问题的界限,对80年代以来盛行的“文化社会学”给予高度的重视,并力图在功能主义框架内解决文化与社会及人格系统的关系问题。(3分)③新功能主义尚未具备统一的理论形态。被归在新功能主义名下的社会学家,老一辈的有R.N.贝拉、A.英克尔斯、N.J.斯梅尔塞等人,新一代的有亚历山大、S.N.艾森施塔特、N.卢曼、W.施卢赫特等。他们除了具有共同的理论传统外,在许多问题上持有不同甚至对立的观点。新功能主义只能说是以超越战后社会学发展之第一阶段和建立新的综合理论为目标的尝试。 (3分)

3、简述哈贝马斯对交往行动的基本看法。

交往行动(也译作沟通行动)是一种主体之间通过符号协调的互助,并以语言为主要媒介,通过 对话沟通,达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一致。在交往行动中行动者才同时涉及客观、社会及主观世界三个领域。(3分)因此,交往行动比其他几种行动在本质上更具合理性,因为它考虑所有这三种世界。同时也因为在交往互动中人们的语言互动遵守着三项有效性要求:(一)在涉及客观世界时,互动者的陈述必须是真实的,使听者能分享说话者的知识。(3分)(二)在涉及社会世界时,互动者的陈述必须是正确的,也即其陈述须符合一定情境和背景。(3分)(三)在涉及主观世界时,互动者表达自身意向必须是真诚的,能使听者对说话者予以信任。在交往行动中达成三项有效需求可以借助于讨论而无需求助于强力和权威。(3分)

四、论述题(共20分)

试在叙述后现代社会学理论基本观点的基础上,简要做出评价。

总体而言,后现代社会学理论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倾向性特点:第一,反对实在论,注重话 语分析。第二,反对总体化趋势,提倡微观分析。第三,反对现代主体,关注“他者”的生活。

第四,反对中心论和一元论,主张价值的多元化。第五,反对表象论,要求终结表象秩序。第六,反对本质主义,探寻现象之间的差异。第七,反对理性主义,追求人性的普遍解放。第八,反对传统的历史观,置换现代的时间和空间。第九,反对现代的真理观和理论观,企图实现没有现代真理和理论的生活。第十,反对现代方法,以解构和直观的阐释作为其主要的方法。(10分)

后现代社会学想以一种解构主义的方式进行理论化,以系谱学的分析取代理论建构的种种努 力,从而重新引入道德和政治关注,以作为中心论题。如果说现代社会学理论的最典型代表就是寻求普遍化和追求客观性的社会学理论的诞生的话,那么,后现代社会学理论则更像是一种文化理论,它是通过文化批判,从微观层次上去解构现代社会,以便把人从社会(制度、结构、实践、话语)的结构化和压制中解放出来。(5分)当然,犹如其它任何一种理论都存在着自身难以克服的盲点一样,后现代社会学在理论与方法上也暴露出了一些弊端,并招致了大量批评和攻击,这些批评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其理论基础,另一方面是说它对既有理论提供了大量抽象的批评,但却极少有实际上能取代这些既有理论的发现。(5分)

根据考试回答情况,可以酌情调整分数与评分标准。 社会学试题大汇集

社会学试题大汇集名词解释

试题检索

杜克海姆的“集体意识”(南开2000,社会学)  “社会交往形式”(齐美尔)(人大1996,社会学)  “报酬类型”(布劳)(人大1999,社会学)  “权威结构”(达伦多夫)(人大1999,社会学) 

“戏剧论”(戈夫曼)(人大1997,社会学)  文化堕距(奥格本)(人大1998,社会学)  “挑战与应战”(汤因比)(人大1999,社会学、人类学)  “精英”(帕雷托)(人大2000,社会学) 

需要层次(马斯洛)(人大2000,社会学、人类学) 

《群学肄言》(南开2000,社会学;北大2000,社会学、社会保障)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北大1998,社会学)  米尔斯的“权力” (南开2000,社会学)  费孝通(南开2000,社会学) 

卡尔•曼海曼(北大1998,社会学)  吴文藻(北大1997,社会学)  社会控制(复旦1998,应用社会学)  社会控制的规范性(复旦1997,应用社会学)  人际沟通(南开2000,社会学)  社会解组(北大1997、1998,社会学) 角色失调(人大1997,社会学)  文化控制手段(人大1997,社会学)  社会结构分化(人大1997,社会学)  社会整合(人大1999,社会学)

社会权力(人大1999,社会学)  社会设置(人大1999,社会学)  社会静力学(北大1998,社会学)  关联主义(吉大2000,社会学) 中轴原理(吉大2000,社会学) 离散数据(人大1997,社会学) 

社会唯名论和社会唯实论(人大1998,社会学)  亲属称谓制(人大1997,社会学) 晕轮效应(人大1998,社会学) 

社会性别与生理性别(人大1998,社会学)  零和博弈(人大2000,社会学、人类学)  跨文化心理学(南开2000,社会学)  目标体系(南开2000,社会学)  福利性物价政策(南开2000,社会学)  大社会学理论体系(南开2000,社会学)  非对抗性阶级冲突(南开2000,社会学)  地位群体(南开2000,社会学)  “中间变量法” (南开2000,社会学)  社会物理学(北大1997,社会学)  交换理论(北大1997,社会学) 精英循环(北大1998,社会学)  群体凝聚力(人大1996,社会学) 

扩展家庭(人大1996,社会学)  题器(人大2000,社会学) 

通婚圈半径(人大1996,社会学;1999,社会学、人类学)  结婚投入(人大1996,社会学)  代偿(人大1997,社会学)  家族(人大1997,社会学)  事实婚姻(人大1997,社会学) 

社会经济地位量表(SES)(人大1998,社会学)  应激(人大1998,社会学)  姻亲(人大1998,社会学) 

泛灵信仰(人大1999,社会学、人类学)  隐私屏障(人大1999,社会学、人类学) 不平等指数(人大2000,社会学、人类学)  人口性别比(人大2000,社会学、人类学) 主文化与亚文化(人大1999,社会学)  库拉圈(人大社会学、人类学1999) 组织结构(复旦1997、1998,应用社会学) 文化模式(复旦1997,应用社会学) 生活方式(复旦1998,应用社会学)  群体(复旦1998,应用社会学) 

地位相悖(北大1999,社会学、社会保障;人大2000,社会学)  “社会人”假设(北大1999,社会学、社会保障;人大2000,社会学) 社会性资源(吉大2000,社会学) 

社会唯名论(复旦1997,应用社会学)  人类生态学(复旦1998,应用社会学)  家庭生命周期(复旦1998,应用社会学) 

中国社会学恢复重建的方针(复旦1998,应用社会学)  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吉大2000,社会学)  刚性结构(吉大2000,社会学)  迟发展效果(吉大2000,社会学)  成就动机(人大1996,社会学)  文化相对主义(人大1996,社会学)  图腾崇拜(人大1996,社会学)  认知判断(人大1997,社会学)  制度文化(人大1997,社会学)  地位一致(人大1999,社会学)  内群体(人大1999,社会学)  “天职观”(人大1999,社会学)  正式组织(人大2000,社会学)  相对剥夺(人大2000,社会学)  机会均等(人大2000,社会学、人类学)  职业声望(人大2000,社会学、人类学)  异化劳动(吉大2000,社会学)  普遍化的他人(吉大2000,社会学) 平等互惠准则(吉大2000,社会学) 

群体持续性(吉大2000,社会学)  利他行为(南开2000,社会学)  偏见(南开2000,社会学)  暗示(南开2000,社会学)  自我(南开2000,社会学) 

韦伯的“感召权威”(人大1999,社会学史)  韦伯的“权威”(南开2000,社会学)  韦伯的“新教伦理” (人大1997,社会学史)  韦伯的“普遍合理化” (人大1998,社会学史) 韦伯的“目标合理性” (人大2000,社会学史)  “镜中我”(库利)(人大1999,社会学、人类学)  匿名理论(人大1997,社会学)  标签理论(人大1998,社会学)

帕森斯的“行动” (南开2000,社会学)  模式变量(帕森斯)(人大1998,社会学)  “ 进化共相”(帕森斯)(人大1996,社会学)  “ 反常分工”(杜尔克姆)(人大1996,社会学)  多元分层空间(布劳)(人大2000,社会学) 

“反功能”(默顿)(人大1997,社会学;人大1999,社会学、人类学)  安全阀(科塞)(人大1998,社会学)  边陲国家(北大1997,社会学各专业)  世界体系论(吉大2000,社会学) 

二元社会结构(人大1996,社会学)  西方中心主义(人大1997,社会学)  早发内生型现代化(人大1997,社会学)  社会趋同论(北大1998,社会学各专业)  依附论(人大1996,社会学)

社会风险(南大1995,社会学;南大1999,社会学) 社会行为(南大1995,社会学;南大1997,社会学) 性别角色(南大1995,社会学)

文化反哺(南大1995,社会学;南大1996,社会学;南大1997,社会学;南大1999,社会学)

侵犯(南大1995,社会学) 参照群体(南大1995,社会学)

社会角色(南大1995,社会学;南开2000,社会学;浙大2000,社会学) 时尚(南大1995,社会学;南开2000,社会学) 民族性格(南大1995,社会学)

边际人(南大1995,社会学;南大1998,社会学) 印象整饰(南大1996,社会学) 旧固(南大1996,社会学)

挫折—侵犯假说(南大1996,社会学) 认知平衡理论(南大1996,社会学) 角色冲突(南大1996,社会学) 时髦(南大1996,社会学)

代沟(南大1996,社会学;南大1997,社会学;人大2000,社会学)

基本人格结构(南大1997,社会学) 民意(南大1997,社会学) 社会运动(南大1997,社会学) 人口素质逆淘汰(南大1997,社会学) 老龄化社会的指标(南大1997,社会学) 离土不离乡(南大1997,社会学) 标定主义理论(南大1997,社会学) 非现实冲突(南大1995,社会学) 透视法则(南大1995,社会学) 广义交换媒介(南大1995,社会学)

社会安全阀定律(南大1995,社会学;浙大1999,社会学) 炫耀消费(南大1998,社会学) 腐败(南大1998,社会学) 家户(南大1998,社会学)

失业、待业与下岗(南大1999,社会学) 亚当•斯密问题(南大1999,社会学) “离土不离乡”与“离土又离乡”(南大1999,社会学) 市场性流动方式(南大1999,社会学) 集群行为(南大1999,社会学)

城市人口集中度及其测量指标(南大2000,社会学)  基尼系数(南大2000,社会学;人大1996,社会学)  人缘(南大2000,社会学)

 家族企业及其转化(南大2000,社会学)  交易(南大2000,社会学)  血缘关系(北师大2001,民俗学)  文化丛(北师大2001,民俗学)  城市化(北师大2001,民俗学)

 社会流动(北师大2001,民俗学;复旦1998,应用社会学)  社会保障(北师大2001,民俗学;浙大2001,社会学)  去个性化(南开2001,社会学;人大2001,社会学)  刻板印象(南开2001,社会学)  流言(南开2001,社会学)  冒险性转移(南开2001,社会学)  类语言(南工2001,社会学)

 韦伯的“理想类型”(南开2001,社会学)  杜克海姆的“社会事实”(南开2001,社会学)

 科层制(南大1995,社会学;浙大2000,政治学理论)  社区发展(南大1996,社会学;复旦1998,应用社会学)  中间阶层(南大1996,社会学)  未组织的集团(南大1996,社会学)  社会学想像力(南大1996,社会学)  功能普遍性(南大1997,社会学)

 社层流动(南大1997,社会学;浙大2001,政治学理论)  情境文化(南大1997,社会学)

 剧本期望(南大1997,社会学)  社会有机体论(南大1998,社会学)  社区效率(南大1998,社会学)  单面社会(南大1998,社会学)  生活世界(南大1998,社会学)  自控性社会(南大1998,社会学)  符号价值(南大1999,社会学)  反社会化(南大1999,社会学)  现实性冲突(南大1999,社会学)

《江村经济》(南大1999,社会学;南开2001,应用社会学)  权力精英(南大1999,社会学)  社会(南大2000,社会学)  “白领阶层”(南大2000,社会学)

 社会结构(南大2000,社会学;北大1997,社会学;北大1999,社会学、社会保障;吉大2000,社会学)

 模式变项(南大2000,社会学)  功能替代(南大2000,社会学)  后工业社会(南大2000,社会学)  失业人员(南大1998,社会学)  资本主义精神(南大1998,社会学)  社会化(浙大2001,政治学理论)  “蓝领”(浙大2001,政治学理论)

 心理上断乳(浙大2001,政治学理论)

 社会事实(北大1997,社会学;南开2001,应用社会学)  参与观察(南开2001,应用社会学;人大1997,社会学)  参照群体(南开2001,应用社会学)

 默顿(Robent K.Menton)(南开2001,应用社会学)  社会心理(浙大2000,社会学)  制度化(浙大2000,社会学) 《社会学年鉴》(浙大2001,社会学)

 托马斯的“情境定义”(浙大2001,社会学;南开2000,社会学)  “AGIL”功能图式(浙大2001,社会学;浙大2000,社会学)  贝尔的“中轴原理”(浙大2001,社会学)

 社区(浙大2000,政治学理论;浙大1999,政治学理论)  社会变迁(浙大2000,政治学理论)

 芝加哥学派(北大1999,社会学;浙大2000,政治学理论;浙大1998,政治学理论)  兴趣(浙大1999,政治学理论)

 初级群体(浙大1998、1999,政治学理论;北师大2001,民俗学)  集体意识(浙大1999,政治学理论)  经济制度(浙大1999,政治学理论)  社会阶层(浙大1998,政治学理论)

 社会制度(浙大1998,政治学理论;复旦1997、1998,应用社会学)  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浙大2000,社会学)  形式社会学(浙大2000,社会学)

 首属群体(浙大2000,社会学)  社会指标(浙大1999,社会学)  参照群体(浙大1999,社会学)

 米德的“主我”与“客我”(南开2001,社会学;人大2001,社会学)  默顿的“正功能”与“负功能”(南开2001,社会学)  米尔斯的“权力精英”(南开2001,社会学)

 社会工作(南开2001,社会学;浙大2000,社会学)  社会政策(南开2001,社会学)  宏观社会工作(南开2001,社会学)  弱势群体(南开2001,社会学)  社区服务(南开2001,社会学)  矫治社会工作(南开2001,社会学)  “福利国家”(南开2001,社会学)  接纳他人(南开2001,社会学)  案主自决(南开2001,社会学)  小组工作(南开2001,社会学)

 文化模式(本尼迪克特)(人大2001,社会学)

 差序格局(人大2001,社会学;北大1998,社会学各专业)  解构(人大2001,社会学)  亲子连名制(人大2001,社会学)  核心家庭(人大2001,社会学)

 三元犯罪原因说(菲利)(人大2001,社会学)

 面子(人大2001,社会学)  霍桑实验(人大2001,社会学)  象征符号(人大2001,社会学)  文化资本(人大2001,社会学)  合作(人大2001,社会学)

 “法理权威”(韦伯)(人大2001,社会学)  “行动系统”(帕森斯)(人大2001,社会学)  “印象管理”(戈夫曼)(人大2001,社会学)  技术革命(浙大1999,社会学)  意识形态(浙大1999、2001,社会学)  结构性流动(浙大1999,社会学)  迟发展效应(浙大1999,社会学)  社会失范(浙大2001,社会学)  本土方法论(浙大2001,社会学)  社会分化(浙大2001,社会学)

 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浙大1999,社会学)  理想型(浙大1999,社会学)

 镜中自我(北大1997,社会学;浙大1999,社会学)

 情境定义(北大1998、1999,社会学;北大1999,社会保障;浙大1999,社会学)

简答题 试题检索

 韦伯社会学的主要思想。(复旦1998,应用社会学) 

简述韦伯的“社会行动类型”及其理论功能。(人大1996,社会学)  简述韦伯的社会学方法论的主要观点。(北大1997,社会学)  简述布鲁默的符号互动理论与功能主义的区别。(北大1998,社会学)  集体行为的形成条件。(复旦1998,应用社会学)  分析强制性退休的社会意义。(南开2000,社会学) 

简述非正式群体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组织运行的影响。(北大1999,社会学、社会保障)  简述默顿对帕森斯理论的发展。(南开2000,社会学) 

简述霍曼斯的交换论与布劳的交换论的区别。(南开2000,社会学)  简述“模式变量”(帕森斯)在现代化研究中的意义。(人大1996,社会学)  简述“精英循环论”及其借鉴意义。(人大1997,社会学) 

马克思与达伦多夫在分析社会冲突上观点的异同。(人大2000,社会学、人类学)  简述索罗金的“文化类型说”。 (北大1998,社会学)

什么是社会制度?试述制度的社会功能及制度变迁的原因。(北大1997,社会学)  “后工业社会”。 (复旦1997,应用社会学)  社会现代化的一般特征。(复旦1998,应用社会学)  制约人口的社会因素有哪些?(复旦2000,社会学、人口学)  简述转型期社会化问题的特征。(人大1999,社会学、人类学)  简述发明在现代社会变迁中的意义。(人大1999,社会学、人类学) 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存在哪些不一致?(复旦2000,社会学、人类学)  发达国家现代化走过了哪几个阶段?(复旦2000,社会学、人类学) 

简述默顿的“手段—目标论”的内容,并举例说明之。(北大1999,社会学、社会保障) 怎样理解孔德的这句话:“实证主义哲学与神学的和形而上学的哲学不同,它具有使那些看起来绝对的思想变成相对的倾向。”(吉大2000,社会学)

 米德怎样论述社会组织的心理基础。(吉大2000,社会学) 

简述布迪厄关于惯习“habitus”的基本观点。(吉大2000,社会学)  马克思主义社会观的基本内容。(复旦1998,应用社会学) 

美国社会学家A英克尔斯在《社会学是什么?》一书中重点介绍了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哪几种意见?(复旦2000,社会学、人口学)  杜尔克姆为什么要研究自杀?(南开2000,社会学)

 简述齐美尔关于文化的内在矛盾的思想。(南开2000,社会学)

 简述杜尔克姆倡导的“控制比较法”在经验性社会学研究中的作用和意义。(人大1997,社会学)

 简述斯宾塞的“有机社会进化论”对西方社会学的影响。(人大1998,社会学) 简述本尼迪克特的文化模式概念。(人大1998,社会学)

 简述齐美尔关于“社会交往形式”的思想。(人大1999,社会学)  简述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人大1999,社会学、人类学)  简述海德的认知均衡理论。(人大1999,社会学、人类学) 

试释“仓禀实则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牧民》)(北大1998,社会学)  评孔子的“不患贫而患不均”的思想。(南开2000,社会学)  简评春秋战国时期隐者社会思想之特点。(南开2000,社会学)   简评孟子与荀子人性论之异同。(南开2000,社会学)  评董仲舒的“仁”与“义”之辨。(南开2000,社会学)  评李觏的社会控制思想。(南开2000,社会学)

 用有关社会学理论分析朱熹的“修身”思想。(南开2000,社会学)  社会群体有哪些基本特征?(吉大2000,社会学)  社会组织科层制的内部动因是什么?(吉大2000,社会学)  社会不协调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吉大2000,社会学)

偏差行为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吉大2000,社会学)  试述行动者与社会角色(规范)的关系。(北大1997,社会学)  简述初级社会群体的基本特征及其社会功能。(人大1996,社会学)  简述权力与权威的联系与区别。(人大2000,社会学)

 简述个体心理与群体心理的联系和区别。(人大1996,社会学)  简述文化人类学对社会心理学的历史贡献。(人大1996,社会学)  简述家庭与一般社会群体的异同。(人大1997,社会学)  简述文化人类学田野工作的特点。(人大1997,社会学)  简述“人的现代化”理论的基本内容。(人大1997,社会学)  简述社会地位与社会角色之间的关系。(人大1998,社会学)  简述家内关系的性质、特征与构成要素。(人大1998,社会学)  简述“进步”、“进化”、“现代化”等概念的异同。(人大1998,社会学) 简述交换婚姻的形式及其社会意义。(人大1999,社会学)  群体的特征。(复旦1997,应用社会学)

 社会学研究社会化的角度。(复旦1997,应用社会学)  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基本点。(复旦1998,应用社会学)  社会变迁的原因。(复旦1997,应用社会学)  宗教的本质与功能是什么?(南开2000,社会学)  简述冲突与调适的相互转换。(南开2000,社会学)  简述态度改变的过程。(南开2000,社会学)  简述沟通的类型。(南开2000,社会学) 

实验法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作用和局限。(南开2000,社会学)

 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有哪些?(南开2000,社会学)  文化的特征是什么?(复旦2000,社会学、人类学)  社会行为形成的条件是什么?(复旦2000,社会学、人类学)  群体有哪些功能?(复旦2000,社会学、人口学)  社区发展的原则是什么?(复旦2000,社会学、人口学)

 简述城邦社会学的主要学术贡献及局限性。(吉大2000,社会学)  社会学创立的条件是什么?(复旦2000,社会学、人口学)  社会控制的实现途径是什么?(复旦2000,社会学、人口学)

 简述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具有哪些特点?(人大2000,社会学、人类学) 社会学中国化的任务。(复旦1997,应用社会学)  中国城市化的特点。(复旦1997,应用社会学)

我国过去的社会流动有哪些特点?(复旦2000,社会学、人类学)  我国家庭关系的特点是什么?(复旦2000,社会学、人类学)  简述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意义。(北大1999,社会学、社会保障)  西方社会学的实用化趋势。(南大1995,社会学)  现阶段我国宗教延续的社会原因。(南大1995,社会学)  默顿关于政党机关隐性功能的论述。(南大1995,社会学)

 丹尼尔•贝尔关于技术鉴定的社会学化方式的论述。(南大1995,社会学)  现阶段我国家庭功能的变迁。(南大1995,社会学)  竞争的意义与社会作用。(南大1996,社会学)  如何稳定与发展夫妻关系。(南大1996,社会学)  后工业社会的危机。(南大1996,社会学)

 彼得•布劳关于社会价值与社会结构关系的论述。(南大1996,社会学)  如何认识我国现阶段的城市化趋势。(南大1996,社会学)  现阶段我国离婚率升高的原因与后果。(南大1997,社会学)  非正式组织的负面功能。(南大1997,社会学)

 达伦多夫关于社会冲突与社会结构变迁关系的论述。(南大1997,社会学)  霍曼斯社会交换论的理论来源与理论目标。(南大1997,社会学)  生活质量及其评价标志。(南大1997,社会学)

 简述城市发展的“需求指向”理论和“供给基础”理论。(南大1998,社会学)  简述价值中立原则。(南大1998,社会学) 

简述结构—功能主义经济社会学的贡献和局限。(南大1998,社会学)  简述集群行为与社会运动及其两者的联系与区别。(南大1998,社会学)  简述现代市场经济的文化(伦理)的基础。(南大1998,社会学)

 什么是农村贫困的区域性特征?这一特征对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有什么样的影响?(南大1999,社会学)

 参照群体有哪些基本功能?如何理解这些功能?(南大1998,社会学) 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有何必要性和可能性?(南大1999,社会学)

 近二三十年来,民族性格研究呈现出哪些主要趋势?(南大1995,社会学;南大1999,社会学)

 简述小组工作有哪些一般性技巧。(南开2001,社会学)

 简述美国学者罗斯曼1979年提出的“社区工作三大模式”的基本内容。(南开2001,社会学)

 简述社会行政的基本功能。(南开2001,社会学)

 简述现阶段我国儿童社会工作的基本内容。(南开2001,社会学)  简述家庭治疗方法的重要内容。(南开2001,社会学)

 简要分析社会工作可以从哪些方面介入城市反贫困行动。(南开2001,社会学)  简要说明“社会角色”这一概念之所指。(北师大2001,民俗学)

 与其他社会手段相比较,文化控制手段有哪些特征?(北师大2001,民俗学)  “社会”概念的基本含义,一般认为是什么?(北师大2001,民俗学)  试述城市社区的特点。(浙大1998,政治学理论)  试述社会问题的一般特征。(浙大1998,政治学理论) 试述科层制的特点。(浙大1998,政治学理论)

 孔德是怎样论述人类知识进步的规则以及社会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的?(浙大2001,社会学)

 试述韦伯的“社会行动类型”理论。(浙大2001,社会学)

 墨顿对于他之前的功能分析方法作了怎样的批评与补充?(浙大2001,社会学)  试述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对“启蒙精神”的反省与批判。(浙大2001,社会学)  简述社会角色的扮演过程。(浙大2001,社会学)

 简述社会控制过程所包括的具体环节。(浙大2001,社会学)  简述社会设置的构成要素。(浙大2001,社会学)

 简述社会学研究社会化的三种角度及其区别。(浙大2001,社会学)  简述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相对独立性。(浙大2001,社会学)  试述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论。(浙大2000,社会学)

 试述涂尔干(E.Durkheim)关于“自杀”的研究。(浙大2000,社会学)

 滕尼斯怎样论述社区(Genceinschaft)和社会(Gesellschaft)?(浙大2000,社会学)

 简述我国农村贫困的区域性特征。(南大2000,社会学)  简述社会文化变迁中的边际人现象。(南大2000,社会学)

 文化反哺在什么样的社会中才能出现,试分析这个社会的特点。(南大2000,社会学)  有关经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学术界存在着怎样的分歧?(南大2000,社会学)  经济社会学经历了哪几个演化阶段?各阶段的基本特征为何?(南大2000,社会学)  简述社会心理学的三种主要取向的异同。(南大1995,社会学)  简述社会刻板印象的形成与影响。(南大1995,社会学)  简述暗示、模仿和感染的异同。(南大1995,社会学)

 简述斯米尔塞关于集群行为的价值累加理论。(南大1995,社会学;南大1997,社会学)

请说明“文化”与“社会”的联系与区别。(南大1996,社会学)

 简述社会心理学的三大直接来源、代表人物及基本观点。(南大1996,社会学;南大1999,社会学)

 请用标签理论解释越轨行为。(南大1996,社会学;南大1999,社会学)  简述影响社区归属感的主要因素。(南大1996,社会学)

 接受者听到传闻后再传播时,为什么会对原有信息加以夸张歪曲?(南大1996,社会学)

 简述社会学取向的几种社会心理学理论与符号互动论的理论渊源。(南大1997,社会学)

 用印象整饰理论解释中国人的“脸面”。(南大1997,社会学)  简述态度与行为关系。(南大1997,社会学)

 简述有关中国社会代沟研究的基本概况。(南大1997,社会学)

 简述当前对处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关系的四种不同思路。(南大1997,社会学)  动用“推拉理论”简述我国民工潮产生的原因。(南大1997,社会学)  80年代以来我国不同种类的扶贫战略及其效果评估。(南大1997,社会学)  简述我国当前腐败现象蔓延的原因。(南大1997,社会学)  简述“社会网”的独特研究视角。(人大2001,社会学、人类学)

 简述社会交换论对群体结构及权力的生成所作的解释。(人大2001,社会学、人类学)  简述“挑战—应战”范式在现代化研究中的意义。(人大2001,社会学、人类学)  简述“科层制”的特征及其局限性。(人大2001,社会学、人类学) 

简述唯实论和唯名论在个人与社会关系问题上的不同立场。(南开2001,应用社会学)  人类婚配模式有哪些共同特点?(南开2001,应用社会学)

 不平等在社会分层结构中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南开2001,应用社会学)  文化传播如何影响社会变迁?(南开2001,应用社会学)

 为什么说社会化不足和社会化过度都会妨碍个人成为胜任的社会成员?(南开2001,应用社会学)

 简述韦伯关于新教伦理的思想。(南开2001,社会学)

 简述齐美尔关于主观文化与客观文化的矛盾的思想。(南开2001,社会学)  简述布鲁默对米德思想的发展。(南开2001,社会学)  简述达伦多夫的冲突理论。(南开2001,社会学)  孔子礼治思想的社会学分析。(南开2001,社会学)  评墨子的社会组织论。(南开2001,社会学)  五符的社会整合思想。(南开2001,社会学)  谭峭的社会冲突论。(南开2001,社会学)

 张载社会理想的特点。(南开2001,社会学)  李贽的欲望论。(南开2001,社会学)  归因偏差。(南开2001,社会学)  认识失调理论。(南开2001,社会学)  角色冲突。(南开2001,社会学)  挫折—侵犯理论。(南开2001,社会学)  集群行为。(南开2001,社会学)

 简述社会工作者的一般特征。(南开2001,社会学)

 当代社会中,社会工作有哪些基本的功能?(南开2001,社会学)

 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规定社会工作者对当事人有哪些伦理责任?(南开2001,社会学)  请列举西方社会工作有哪些主要理论。(南开2001,社会学)

 简述玛丽•芮奇蒙德(Many Richmond)对社会工作发展的贡献。(南开2001,社会学)

 试述阿尔诺对大众文化的批判。(浙大2000,社会学)  “人生产社会”与“社会生产人”(浙大2000,社会学)  集合行为及其基本特点。(浙大2000,社会学)  社会角色理论的主要来源。(浙大2000,社会学)  社会现代化过程的主要特点。(浙大2000,社会学)

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关于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浙大1999,社会学)  社会学中关于社会变迁的几种主要理论模式。(浙大1999,社会学)  社会分层及其标准。(浙大1999,社会学)

 试述R.默顿关于越轨行为的论述。(浙大1999,社会学)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99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