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古代名人

更新时间:2023-03-13 07:3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关龙逄

关龙逄(?~公元前1767) ,陕人,夏朝大夫,死谏开先第一人,夏朝末年的贤臣。 夏桀是一个残虐暴戾,荒淫无度的昏君。他不问国事,整天于肉林酒池之间,金碧瑶台之上,通宵达旦,饮酒作乐,关龙逄常引黄图(是用黄色丝帛画出桀以前历代帝王勤俭工作,以教育后代不要忘了勤俭创业,好好治理天下之图画)以谏,立而不去。一日,桀坐在瑶台上,以观看炮烙酷刑杀人取乐,并问关龙逄:“你看了觉得快乐吗?”龙逄难过而违心地说:“快乐!”夏桀又问:“人都有恻隐之心,你看了炮烙杀人,不觉痛苦反而为乐呢?”龙逄真诚地说:“天下苦之,而君以为乐。臣为君之股肱,不敢不乐啊。”夏桀听出龙逄的话有异意,就又说:“我听你谏,谏的好了,我改正,谏的不好,我可要用刑。”龙逄胸怀正气,慷慨陈词说:“以我看,君的头上好象压着一块大石头,君的脚下踩着春天薄薄的冰层。未有冠危石而不压,履春冰而不陷。”夏桀听后冷笑说:“我就是今天死,叫你也活不成,你只知我亡,而不知你亡,我今天就要看着你上炮烙之刑???.. ”关龙逄看劝君不醒,还想以死悟君,遂赴火而亡。归骸河南本郡。葬于灵宝市函谷关镇孟村之西原,冢大数亩。唐太宗东巡致祭,唐开元十三年(725)立碑,大书“夏直臣关公之墓”,俗称“相国墓”,讹传为相公墓。宋朝绍圣四年(1097)始建祠堂于灵宝县城东关(旧址已被三门峡水库淹没)。历代过往官员必到墓前拜谒,沿为习俗。清末民初,墓前还有陵庙。现仅存一座一丈多高的土冢。

(贾同然) 伊 尹

伊尹,名挚,号阿衡或保衡,夏末商初时期莘(今卢氏古莘地)人。以其生于伊水之上,官职为尹,史称伊尹。

伊尹精于烹饪,关心时政,总想寻找机会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他认为:“与其处畎亩之中以乐尧舜之道,不如使是君为尧舜之君,使是民为尧舜之民,不如吾亲身见之。”先知者应该觉后知,先觉者应该觉后觉,以天下为己任,立志改造社会的思想油然而生。以致“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妇有不被尧舜之泽者,若己推而内(纳)之沟中”. 《史记·殷本纪》记载:伊尹想求见汤却没有途径,恰好汤求婚于有莘氏女,伊就去做有莘氏女子的陪嫁男仆,背着饮饭用的鼎俎来见汤,用烹调滋味的例子向汤游说,使汤致力于王道政治。也有人说,伊尹本是有才德而不肯做官的隐士,成汤曾派人去聘迎他,前后去了五趟,他才答应前来归从,向成汤讲述了远古帝王及九类君主的所作所为,成汤于是举用了他,委任他管理国政。伊尹曾经离开汤到夏朝去,看到夏桀灭德作威、暴虐荒淫后,便又回到了亳,毅然决然地和汤一起举起了义旗,伐桀灭夏。

伊尹辅汤以后,整军经武,扩展地盘。史书上有“汤一征,自葛始,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的记载。讨伐从葛国开始,因葛伯借口没有米和肉祭祀祖宗,汤使遗牛羊作为牺牲,又使众代为耕以供粢盛,葛伯反而为夺取饭食把给代耕者送饭的孩子杀掉了,这样就激起了公愤。成汤说:“我曾讲过人照水面可以看到自己的形貌,观察民众的状况就能知道国家治理与否。”伊尹说:“英明啊!能够听取别人的意见,治国之道就会取得进展。国君能够爱护民众,有德行的人就会齐聚朝堂。勉励吧,勉励吧!”汤对葛伯说:“你不敬顺天命,我就要重重地惩罚你,绝不宽赦。”伊尹积极参加了讨伐葛伯的战争。他在成汤向外扩张的斗争中,为商罗致了不少有用的人才。汤在征服了附近几个小国后,乘灭掉夏在东方的韦、顾两个小国之势,继续进攻在洛阳的夏桀,桀迎战于鸣条,失败后逃到昆吾,汤又灭了昆吾,桀逃,死于南巢。伊尹向诸侯通报战况,诸侯全部归服,汤登上天子之位。伊尹在辅汤伐桀过程中,

始终是成汤的老师和左右手,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孟子说:“汤之于伊尹,学焉而后臣之”; 《尚书·汤诰》中也说:“聿求元圣,与之戮力。”就是说:为了灭夏,我专门请教了元圣伊尹,与他共同努力,才完成了大功。

商汤死之后,其太子太丁未立而亡,伊尹就先后辅立太丁弟外丙、仲壬。仲壬死后伊尹复辅立太丁之子太甲为帝。

太甲元年,为使太甲成为一名合格的帝王,伊尹作了《伊训》、《肆命》、《徂后》。他用夏桀失天下的教训来儆戒嗣王说:“惟兹三风(巫风、淫风、乱风)十愆,卿士有一于身,家必丧;邦君有一于身,国必亡”。正是“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他特别指出:我们商得天下固然托福于上帝的保佑,但上帝是靠不住的,“惟上帝无常,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不要以为好事太小不值得去做,即使是小好事,做得多了也会“万邦维庆”;也不要觉得坏事不大,做一点没关系,须知小坏事干得多了足以“附厥宗”。谁知太甲刚愎自用,根本不听伊尹劝告。 太甲帝临政三年之后,昏乱暴虐,违背了成汤的法度,背乱德义,伊尹就采取断然措施,把他流放到汤的葬地桐宫。而后他自己代行政务,主持国政,朝会诸侯。

太甲帝在桐宫住了三年,乃痛改前非,重新向善,伊尹便将其接归复位,还以国政。从此,太甲修行德政,诸侯都来归服,百姓也因此得以安宁。

伊尹要归养乡里了,写《咸有一德》一篇,作为最后的礼物奉献给嗣王。这里他十分强调咸有一德的“一”,有以下三层意思:照今天的话讲,就是要一心一意地为百姓办好事(德惟一,动罔不吉;德二三,动罔不凶);办好事要始终一贯地坚持不懈(终始惟一,时乃日新);要让一切人都过上幸福生活(匹夫匹妇不获自尽,民主罔与成厥功).

太甲卒,子沃丁继位。沃丁临政之时,伊尹去世了。在亳地安葬了伊尹之后,为了用伊尹的事迹垂训后人,咎单作了《沃丁》一篇。伊尹的一生,是无私奉献的一生,为后来人树立了光辉榜样,所以,当公孙丑问及伊尹放太子甲于桐的往事时,孟子说:“有伊尹之志则可,无伊尹之志则篡也。”对伊尹的高风亮节,做出了高度评价。 伊尹的道德功业、治国才能,为历代所推崇:《尚书》尊之为“元圣”,韩非子誉之为“至智”,孟子称他是“圣之任者”,后人常将他和西周贤相吕尚(姜子牙)并列,杜甫颂扬诸葛亮时,就写下了“伯仲之间见伊吕”的名句。

(李啸东 常林静) 召 公

召公,亦作邵公、召康公,西周初年人。姬姓,名奭。因他采邑在召(今陕西岐山),故称召公。以功封于北燕,为燕国始祖,实由其子就封地。周武王灭商后建立了西周王朝,两年后,因病而死,其子姬诵继位为西周王朝第二代国王--成王。周成王当时13岁,由于年幼,天下初定,叔父周公亲自摄政。当时,周公和召公是朝中重臣,国家政事由周公和召公代管。周、召以陕塬为界分治天下,陕塬以东由周公主管,陕塬以西由召公主管,“周召分陕”,即源于此,《公羊传》鲁隐公五年(公元前718年)载:“自陕而东者周公主之;自陕而西者,召公主之。”

召公勤于政务,经常巡视民间,了解民情,深得百姓拥戴。召公在陕地巡视时,就在甘棠树下决断刑狱,处理政务,夜晚则于树下搭盖草屋而居。地方官吏让百姓腾出房子供他休息,烧茶备饭招待他,都被召公制止,他说:“不劳(我)一身而劳百姓,非吾先君文王之志。”当时陕地漫山遍野都生长着甘棠树,召公处理政务之余,摘吃棠梨果子解渴充饥,夸赞其“酸甜适口”,吩咐地方官吏:“要好好保护,不要随意砍伐。”正因为召公勤政爱民,

其管辖的这一区域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盛赞召公体恤民情,广施惠政,深得民心,并编成歌谣,广为传颂,后收入《诗经·召南》。其诗为:“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蔽芾甘棠,勿剪勿败,召伯所憩。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伯所说”。意为多么繁茂的甘棠树,不要砍伐它,召伯曾在这里居住。多么繁茂的甘棠树,不要使它凋谢,召伯曾在这里休息。多么繁茂的甘棠树,不要折断它,召伯曾在这里教化人民。\

成王崩逝,召公率诸侯与太子见于先王庙中,告诫他先祖成就王业不易,一定要勤政为民,专志诚信,节俭廉洁,不可有过高的欲望。尔后太子钊继位即康王。继位后,遵先辈所行,清正廉明,励精图治,所以天下太平,一切刑罚放在一边,40年派不上用场。这些与召公的辅佐是分不开的。

后人为感念召公的恩德,在陕州古城捐资兴建召公祠,栽有甘棠树,并有“古甘棠”、“召公遗爱”等碑刻,使召公载誉天下,流传百代,后毁于兵燹。1999年,三门峡市民营企业家吴启民先生,投资1200余万元兴建甘棠苑,使召公精神,永留人间。

(杜丙铎 刘安璋)

杨 震

杨震(?~124) ,字伯起,东汉弘农华阴人。自幼好学,明经博览,当时的诸儒称他为关西孔子。虽如此,却未有功名,因而不答州郡礼命数十年。后客居湖城(即阌乡县后并入灵宝)。其世祖晋伯侨,周王封为杨侯,得知六经将有厄运,就将书藏于湖城董社原。后人找不到藏书的所在地。传说杨震的父亲靖节先生杨宝,梦见伯侨对他说,我是你的世祖伯侨,所藏书在某处,而今你的儿子是名儒,取出藏书正是时候。杨宝命杨震去搜求,果然得到藏书。书是蝌蚪文字,并且磨灭难认,于是在该地筑堂校书(地处今灵宝市豫灵镇杨家村)。当时学生云集。一天,有鹳雀衔三条鱣鱼飞集讲堂前,主持讲学的将鳣鱼取来对杨震说:蛇鱣者,卿大夫之服象也,数三者,法三台也,先生自此升矣。这便是“三鱣书堂”之由来。 杨震在50岁始举茂才,汉安帝时,四迁荆州刺史,复迁东莱太守。一日,路过昌邑(今山东省金乡县),邑令荆州茂才王密谒见。到了晚上,王密怀揣黄金十斤,送于杨震,以报知遇之恩。震拒收,王密说:“暮夜无知者。”震说:“天知、神知、我知、子知、可谓四知,怎么能说无知者?”王密羞愧而去。这便是历史上“四知”典故的由来。后来,震任涿郡(在今河北省涿县境)太守,故旧或欲令为开产业,震曰:使后世称你们为清白吏子孙,这就是最丰富的遗产啊!

到了延光二年(123) ,震至太尉。当时,安帝刘祐乳母王圣及中常使樊丰等,贪侈骄横。震则性刚言直,多次上书切谏。其忠直不为权贵所容,被樊诬陷,诏遣归本郡。行至洛阳西夕阳亭,饮鸩而死。安帝死后,顺帝即位,念其遭谮,诏令改葬。门人汝南陈炽等立杨震碑,世传为名碑。杨震之子杨秉、孙杨赐,均官至太尉,称为东汉杨氏三太尉,弘农杨氏就成为东汉有名的世家望族。

“三鱣书堂”的建筑多有变化,唐时已成为寺院,明代成化二十三年(1487)仍有僧守之。清乾隆十二年(1747) ,知县梁溥访其遗址,只得有上书《关西夫子杨伯起校书处碑记》石碑一块,并就用其原地复筑堂三楹。道光八年(1828)加以扩充。光绪九年(1883)重加修葺。何年废毁,已不可考。

为了传承杨震的清廉家风,纪念这位忠臣贤士,灵宝市在豫灵镇杨家村修建了杨震祠,在市区弘农春秋園修建了大型石雕《三鱣书堂》艺术雕像。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建立了弘农杨氏研究会,2005年又承办了全球董杨氏恳亲大会,使杨震的思想在海内外得到发扬光大。

(贾同然)

成 瑨

成瑨 (?~166) ,字幼平,东汉桓帝时弘农人。少年好学,崇信仁义之说。被荐举为孝廉,拜郎中,升任南阳太守。至南阳上任后,闻岑晊高名,请来任为功曹,委事之,时有“南阳太守岑公考,弘农成瑨但坐啸”之语。时郡内多豪强。中官黄门盘踞境内,瑨在任时,肃振严威,震慑群豪。汉桓帝乳母中官贵人之外亲张子禁,依恃权贵,不循法纲,瑨将其捕之付狱,打杀之,为民除害。桓帝闻知,将成瑨下狱致死。

(贾同然) 王 濬

王濬 (206~285) ,字士治,弘农湖县(原阌乡县城内)人,西晋名将,家世二千石。博涉坟典,恢扩有大志。常起宅,开门前路广数十步。邻人问此举何故?濬答:我想使这里能容下长戟大幡。众听后皆笑之。后王濬果为襄阳镇守使征南大将军羊祜参军。时羊祜都督荆州诸军,对他非常赏识,举荐他作巴州剌史,旋迁益州(今四川省成都一带)剌史。 晋武帝司马炎统一了北方之后,南方只剩下一个东吴政权,全国统一乃大势所趋。但晋朝廷中,有人主战,有人主和。王濬向晋武帝列举了三条讨伐有利的理由:(一)孙皓荒淫凶逆,宜速征战。一旦皓死更立新主,则强敌也;(二)臣造船七年,日有配败,若迁延时日,则前功尽弃;(三)臣年七十,死亡无日。这三条一旦有变,东吴就难平定了。晋武帝览奏后,才下了平吴的决心。

实际上,从晋武帝泰始八年(272)起,至咸宁五年(279)七年间,王濬就在做伐吴的准备。他深知东吴凭借长江天险,金陵城龙盘虎踞,要平定东吴,必须要有强大的水军。他令人造了很多的大舰船,最大者纵横竟达120步,可以载2000名水军。战舰以木为城,城高数层,四面有门,可以在上面纵马奔驰。

咸宁五年(279)王濬受命进兵,顺流而下伐吴。孙皓也想了一些办法抗拒:他命工匠造了很多大铁索,每环重数十斤,放在南津关之西的三峡之中,选择江面狭窄流急之处,将铁索横截于长江之上;又放置了一些丈余长的大铁锥于水面之下,认为王濬的战船,不是被连环铁索绊翻拦阻,就是被水下铁锥逆流撞破。 王濬得知这一敌情后,召集部属想出了对策:他命工匠造大竹筏数十方,上面缚草为人,披甲执丈,立于大竹筏之四周,沿江顺流放下。吴兵远远望见,不辨真假,望风而逃。这些大竹筏凭着顺流而下的江水冲击力,碰着水中的大铁锥,尽数挂提裹携而去。

扫除了暗锥之后,王濬还令人在大竹筏上做大火炬,火炬长10余丈,大10余围,灌满麻油,点燃之后,沿江放下。筏凭水力,火仗风势,所有铁索,均被熔断。他的8万水师,克西陵,破荆门,袭乐都,占江陵,扬帆而下,锐不可挡。将过三山,风波甚急,郭将劝他下令等候风势较小时再挥师东进。他为了不给敌人喘息之机,反而下令擂鼓而进,直捣金陵(今南京市)城下。吴主孙皓率文武大臣到王濬军前投降,吴国宣告灭亡,晋朝统一了中国,从而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三国分裂的局面。太康初年,濬以平吴有功,拜辅国将军,又封马襄阳郡侯,加特进散骑常侍,官至龙骧将军,抚军大将军。 太康六年(285) ,王濬病逝,谥号“武”。陵墓在灵宝市大字营村北。后人赞词曰:湖城地灵,生此士治,坟典素风,旗幡大志,长炬绵连,舳舻千里,平吴定功,王浑知耻。因此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在《西塞山怀古》一诗中写下了“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之名句。

(贾同然)

董景道

董景道,字文博,西晋时后汉弘农人。少好学,千里从师,昼夜诵读诗文,不与人交往。曾精读《周易》、《尚书》、《春秋》和韩诗,皆精究大义。对“三礼” (《仪礼》、《周礼》、《礼记》)的精义,以东汉郑玄的主张为专遵。所著《礼通》、《论非》,较其它儒士发展了郑玄的理学。永嘉中(约310) ,天下将乱,遂隐居于商洛山。以树皮树叶为衣,以树果为食,终日弹琴歌笑。后汉王刘渊、刘聪,屡次邀请其出仕,皆不从。刘曜继位(319年)改国号为前赵,董出山结庐居于渭河湾。刘曜征其为太子少傅,董依然不从,寿终草庐。

(贾同然)

李洪之

李洪之,本名文通,北魏弘农人。少曾为僧,晚乃还俗。北魏太平真君时(约445) ,为狄道护军,赐爵安阳男。相交永昌王拓跋健,随魏太武帝拓跋焘南征。帝得元后姊妹二人,洪之暗送饷食餐之,遂结为兄妹。得知元后在南兄弟名叫珍之,乃改名为洪之。元后入宫后,受宠于文成帝拓跋濬,生献文帝拓跋弘。元后临死,太后问其亲人,元后言洪之为其兄,遂召洪之,与元后相叙经日。元后俱条列在南诸兄弟名,付于洪之。乃号洪之为献文帝亲舅。太安年间(约457) ,珍之等兄弟至京都,与洪之相见,叙说元后生平,又按长幼排了行次。不久,洪之以外戚授河内(在今河南省沁阳县)太守,进爵任城(在今山东省济宁县)侯,威仪如同刺史。河内北连上党,南接虎牢(在今荥阳县汜水镇),地险人悍,数为劫害。洪之至郡,劝勤务本,严设科防,斩贼者便加重赏,诛锄奸党甚为酷虐,盗贼止息。后洪之任怀州(治在今河南省沁阳县境)刺史,封汲郡(在今河南省汲县西南)公,拜内郡大官。 河西羌胡部落反叛,献文帝亲征,命洪之与侍中东郡王陆定总统诸军。献文帝车驾至并州境(在今山西省永济县东南),诏令洪之为河西(黄河以西)都将,征讨羌胡。胡人以地势险要为屏障,抗拒之。于是,洪之於石楼、南白等地筑垒以对。当时,诸将领皆欲进攻,洪之令勿攻,对羌胡开诚布公,晓以利害,胡人遂降。献文帝嘉奖之,迁拜尚书外都大官。后为使持节安南将军,秦(在今甘肃省天水市西南)、益(在今甘肃省成县)二州刺史。 在秦、益任时,洪之设禁奸之制,凡带刃行者,罪与劫同,处罚轻重各有条章。设大宴,请州中豪杰长老至,公布之。于深夜密遣骑兵,分伏于诸要害之地。发现有犯禁者,捉拿送州,宣告斩决。其中被枉斩者不下百人。

赤葩、渴郎之羌人,居深山中,虽受朝廷统辖,但官府之人未能至境。洪之凿山为道,率数十骑至其村闾,山人惊骇。洪之抚慰,问其疾苦,资其财物。众羌喜悦,请求入军,洪之兵力遂增十倍。洪之善御戎夷,颇有威誉。而用刑刻狠,则闻于朝野。

洪之素非清廉,多有受贿。当时魏孝文帝法禁止严峻,令人将洪之押至京都,并亲临太华庭,集群臣数列洪之之罪行,令其在家自裁。妻张氏,又刘芳。

李神,洪之之子,刘芳所出。少有胆略,以气尚为名。早年从征役,频有军功,累封安康(在今陕西省汉阴县西)郡开国公,加封五百户。北魏普泰元年(531)进骠骑大将军。永熙年间(约533)卒。东魏天平元年(534) ,赐使持节侍中、骠骑大将军、司徒公和冀州剌史。

(张一) 杨尚希

杨尚希(533~590)南北朝时弘农(今河南灵宝境)人。其父承宾,为商、直、浙三州刺史,早丧。尚希龆龄而孤,11岁时,辞母受业长安。涿郡(今河北涿县境)人。卢辩见

而奇其才,遂送尚希入太学,尚希专精不倦,同辈皆推服。周太祖宇文泰置爵于神前祭先圣先师时,尚希年18,令讲《孝经》,词旨可观,太祖奇之,擢为国子博士。仕明、武世,历太学博士、太子宫尹、计部中大夫,赐爵高都县侯、东京司宪中大夫。北周宣帝时,令抚慰山东、河北。后曾领宗室兵3000人镇守潼关。

隋文帝杨坚继位,拜度支尚书,进爵为公。岁余,出为河南道行台兵部尚书,加银青光禄大夫。尚希见天下州郡僚吏过多,上表谏其“存要去闲,并小为大,国家则不亏粟帛,选举则易得贤才”。帝览而嘉之,遂罢天下诸郡。寻拜瀛州刺史,除兵部尚书,旋转礼部尚书,授上仪同。

尚希性情弘厚,兼以学业精通,为朝廷所重。尚希有足疾,皇上谓之曰:“蒲州出美酒,足堪养病,屈公卧治之”。于是拜为蒲州刺史。任期间,甚有惠政,引瀵水,立堤防,开稻田数千顷,民蒙其利,政绩卓著。开皇十年(590) ,卒于任所,谥号“文”.

(蔺万盈)

张士贵

张士贵, (584~657)本名忽峍,字武安,唐虢州卢氏(今河南卢氏)人。隋文帝开皇四年(584) ,出生于一个武官世家。少有膂力,能开一百五十斤弓,左右射无虚发。隋末,张士贵在家乡聚集豪杰,攻城略地,远近官府都很害怕,称之为“忽峍贼”。崤渑之间,老百姓扶老携幼都来投奔,成为一支强大的反隋力量,自称大总管、怀义公。 隋大业十三年(617)七月,李渊太原起兵。八月,到达绛郡(今山西新绛),派使者招降张士贵,归附后,被拜为右光禄大夫。他肃清了崤渑一带的反隋力量,镇守陕州。率部东进攻打熊州(治今河南宜阳),打败了王世充的刺史郑仲达。李渊赏赐他缯缎千百余段,名马五匹并金装鞍勒。

隋义宁二年(618)正月,李渊派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领兵七万,东讨洛阳,张士贵被授予第一军总管先锋。当他押运粮草至渑池时,被王世充部将郭士衡偷袭,张士贵临危不惧,奋勇迎战,杀的敌军大败而逃。李渊建唐后,割据在金城(今甘肃兰州)一带的薛举、薛仁果父子先后称帝,屡此出兵威胁关中。秦王李世民挂帅讨伐薛仁果。张士贵从征,身先士卒,第一个攻上敌城。战事结束后,朝廷赏赐奴婢八十口,绢彩千余段,金一百三十挺。 武德三年(620)七月,李世民率军东征洛阳王世充,命令张士贵督运军储。他出色地完成任务,还主动参加战斗,“投盖先登,挥戈横刀,屠城斩邑,涉血流肠”,冲锋在前,屡建功勋。李世民派殷开山、杜如晦携金银四百挺去慰劳,他把金银全部分给了部下。平定王世充、窦建德后,论功行赏,“录其前后战功,以为众军之最,除虢州刺史。”高祖谓之曰:“欲卿衣锦昼游乎!”虢州,本张士贵家乡,做虢州刺史,衣锦还乡,这是何等荣耀之事!不久,又授他右武侯将军。

经过长期的战争考验,张士贵的勇武和忠诚,被知人善任的秦王李世民所赏识。武德六年(623)二月,张士贵随李神通击败徐元朗后,驻军于曹州(今山东定陶西北),李世民征召并授他为秦王府左库真、骠骑将军,成为秦王集团的重要成员之一。武德九年(626)六月四日,玄武门事变发生,李世民率部诛杀了其兄太子李建成、其弟齐王李元吉,夺得了太子地位。张士贵因参与这一事变有功被授予太子府太子内率,主其兵仗,总具府事。八月,李世民即皇帝位,张士贵又被任命“于玄武门长上统率屯兵,俄转右卫将军,还委北军之任”。北军是保卫宫城的军队。可见,李世民对他是何等信任。 张士贵担当重任后,仍然忠心耿耿,为唐王朝的巩固、稳定而屡建新功。贞观七年(633) ,岭南龚州(治今广西平南县)一带“东、西玉洞獠反”,右屯卫大将军张士贵被任命为龚州道行军总管,改封虢国公并检校桂州都督去平叛,张士贵不畏路遥山险,转战千里,冲锋陷

阵,平定了叛乱。回朝后,太宗慰劳他说:“闻公亲当石矢,为士卒先,虽古名将,何以加也?朕尝闻,以身报国者,不顾性命,但闻其语,不见其实,于公见之矣!”相继让他担任右屯卫大将军,守卫北门。

贞观十九年(645)二月,唐太宗亲率大军十万东征高丽。年已61岁的张士贵为第一军总管,“率军渡辽,破玄菟等数城大阵,”在攻克辽东城、驻跸山等战役中,他身为大将,独当一面,部下白袍小将薛仁贵冲入敌阵,奋勇杀敌,受到唐太宗褒奖。班师之日,张士贵军担任后卫,保障了唐军安全撤退。 贞观二十二年(648) ,唐太宗准备再次讨伐高丽。诏命雅州(今四川雅安市)、邛州(今四川邛崃)、眉州(今四川眉山)打造舟船。官府强行征发徭役,山民苦不堪负,九月,“雅、邛、眉三州獠反”. 64岁的张士贵又被任命为茂州(今四川茂县)都督,会同右卫将军梁建方,征调陇右、峡州兵二万人,平息了这次反叛。回朝后被拜为金紫光禄大夫、扬州都督府长史。永徽二年(651) ,又升任左领军大将军。

唐高宗显庆二年(657) ,一代名将张士贵逝世于河南县(治今河南洛阳市西郊涧水东)显义里,享年72岁。朝廷赠荆州都督,陪葬昭陵。

(姚学谋)

张须陀

张须陀(565~616) ,隋代弘农阌乡人。隋炀帝时任齐郡(在今山东省境)丞。自大业八年(612)起,张须陀先后镇压了王薄、郭方预等起义军,残杀动辄数以千计。后官至齐郡通守,领河南道(东尽海边,西距函谷,南滨淮河,北薄黄河)十二郡黜陟讨捕大使。又镇压卢明月起义军。后为荥阳通守。大业十二年,发兵进攻瓦岗军,与李密、翟让作战,在荥阳大海寺,中义军埋伏而亡。

(贾同然)

姚 懿

姚懿(590~662) ,字善意,隋末唐初陕州硖石(今陕县东)人,祖籍吴兴郡武康(今浙江省湖州市德清),是唐朝名相姚崇之父。

姚懿出生在一个官宦家庭。父姚祥,隋怀州长史兼检校函谷关都尉。他为姚祥幼子,弓马纯熟,喜读经史,少年胸怀壮志,做事坚毅果敢。隋末,炀帝纵情声色,穷奢极欲,滥征徭役。隋大业三年(607) ,陕州崤县(治今陕县菜园乡南县村,唐武德三年更名为硖石县)因徭役赋税负担过重,农民苦不堪负,聚众反抗,官吏逃走。时年18岁的姚懿,召集地方豪杰,利用父亲部曲,平息了动乱,被任命为崤县令。

大业十三年七月,隋太原留守李渊,起兵南下攻取长安。九月,右领军大都督李世民渡过黄河,派人去争取姚懿。姚懿认为李渊志向远大,将有天下,就劝说陕州州将道:“洛阳王世充不是真命天子,天命在唐,我们应该应天命顺人心才是!不然,陕州恐怕难逃战争祸殃了!”于是,姚懿和州将一起快速从小道拜谒了李渊。李渊高兴地接受了归降,赏赐给他们文书和金银布帛。陕州人民免了一场战乱。

唐武德二年(619) ,割据于马邑(今山西朔州)的刘武周勾结突厥南进。十一月,秦王李世民率军北伐,姚懿“预经纶之肇事,奉光华之旦景”,带兵随同北征,“扫虞田之氛雾,披晋野之荆棘,矢不虚发,策无遗筹”参加筹谋,屡立功勋。唐武德三年七月,秦王李世民统兵十万东征王世充。由于陕州硖石地处进军中原的要冲,其他水路北有黄河,南有洛河,陆路北有北崤道,南有南崤道。姚懿被任命为骠骑都尉,水路行军副总管,主管河道漕运和

陆路驿递,传输军用物资。他尽力征调劳役、畜力、车船,一力统筹,确保了前线所需。不久,朝廷又升迁他为左卫亲府右郎将,品级为正五品上。军旅中,他博览群书,“军行有赋,文实在兹,师之馀日,手不释卷”.

武德四年七月,唐军一举消灭了王世充、窦建德两大集团后,屡立战功的姚懿遭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被降职为建安府折冲都尉。32岁的姚懿心灰意冷,淡泊名利,谢职不就,带领全族筑室于硖石东北重岗之曲(在今陕县张茅中学附近)躬耕垄亩,教读子孙。隐居生活一过就是几十年。

唐高宗李治登基后,为表示对开国功臣的尊崇,又任命姚懿为忠武将军、晋州高阳府折冲都尉、封长沙县男。姚懿认为“时为偃武,志本崇文”,上表要求参加明经科举考试,以显文治之才。于是朝廷又改任他为常州(今江苏常州市)长史。姚懿以患病为由,上表抗疏不就。不久,朝廷再次任命他为持节硖州诸军事硖州刺史。年过六十的姚懿接受任命,赶赴硖州(今湖北宜昌市一带)。姚懿久在民间,深知民情与时弊,到任后,“举六查,按百城,导济江门,茂育云泽。”得到老百姓的赞誉。又被授予银青光禄大夫。

唐高宗龙朔初年(661) ,地处临近吐鲁番的边疆重镇崔州(今四川西昌地区),邛部蛮族酋长作乱。朝廷决定派年高德劭、文武兼备的姚懿持节任嶲州都督,安定西南。嶲州,在京师长安西南3654里。州内蛮汉杂居,地当通南昭之要道,又处唐西南之边陲。71岁的姚懿,受命于边疆危难多事之秋,不以年高为辞,不畏路遥道险,毅然接受符节,千里迢迢走马上任,投入到紧张的平叛当中,正面的训导官吏,公正处理汉族同少数民族间的关系;严格整训军队,以武力为后盾,做好各种应变准备。“结之以诚不以言,震之以威不以暴”。由于处理得当,兵不血刃,骚乱很快平息。

由于长途奔波和军务劳累,73岁的姚懿一病不起。龙朔二年(662)十二月一日病逝于嶲州都督府。龙朔三年七月,归葬于硖石安阳公之原其父姚祥的墓侧(在今陕县菜园乡南阳村东)。唐中宗神龙年间,因子姚崇拥立之功,被朝廷追赠为幽州都督。唐玄宗开元三年(715) ,又被朝廷追赠为吏部尚书,谥曰“文献”,其神道碑今被转移在陕县县城南刘秀峰上。

(姚学谋)

上官仪

上官仪(605~664) ,字游韶,唐朝陕州(今三门峡市湖滨区)人。父亲上官弘为隋江都宫副监时,家居扬州。大业末,上官弘为将军陈棱所杀,仪当时尚幼,被父亲部下藏匿得免。

唐太宗贞观元年(627) ,上官仪举为进士,授职弘文馆直学士,后升为秘书郎。太宗每做文章,都让他看稿,为其润色;每举行赐宴,上官仪应诏参加,是太宗的御用文人之一。上官仪参与《晋书》修撰之后,转任起居郎。

唐高宗即位后上官仪升任秘书少监。高宗龙朔元年(661)加封银青光禄大夫、西台侍郎同东西台、弘文馆学士,曾参与废武则天皇后事,并替高宗草拟废后诏书,因此同武则天结下怨仇。武则天专权后,褚遂良等元老大臣被杀、被贬,朝中公卿俯仰武后,而上官仪则刚正不阿,从而加剧矛盾。上官仪自恃才华对人简慢,被当时一些文人所嫉恨。

高宗麟德元年(664) ,废太子、梁王李忠谋反事泄,为武后侦知,对梁王党大加镇压。许敬宗上书奏称上官仪和梁王谋反有联系,仪与其子上官庭芝同时被逮下狱而死。中宗时,被追赠为中书令、秦州都督、楚国公,以礼改葬。肖像列入凌烟阁,牌号是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兼弘文馆学士、楚国公。

上官仪长于南方寺院中,受南朝文化的熏陶和宫体诗影响,“文并绮艳”。他提出“六对”、“八对”之说诗歌对仗原则,对唐代诗律格式的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他的作品受到当时显贵达人的青睐,纷纷仿效,并称其诗作体例为“上官体”。上官仪诗作多为“应制、奉和、应诏”之作,歌功颂德,粉饰升平,形式上追求程式化。《全唐诗》收录其诗一卷。

(席天民 沈实勇)

姚 崇

姚崇(651~721) ,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出生,陕州硖石县(今陕县东部硖石乡)人。本名元崇,字元之。武则天时因突厥叱利元崇叛逆,忌讳与其同名,故命以字行。后又避唐玄宗开元年号,遂改名崇。

姚崇12岁时即成为孤儿,少年时代虽为人豪爽,崇尚义气,但不知读书。按照唐时制度,已故五品以上朝廷命官推恩可以赐予子孙官爵,叫荫袭。姚崇之父姚懿曾任嶲州都督,属正三品官,儿子可袭官从七品上,于是在姚崇20岁时(670)方离家到京城长安求官去了,也就从此年开始,姚崇始发愤读书。上元二年(675) ,他被人举荐做了孝敬挽郎。因其才华横溢,文思敏捷,仪凤二年(677) ,在唐高宗主持的制举考试中,应下笔成章科举,制举高第,遂授官濮州(今山东鄄城县)司仓参军(掌管租调、公廨、庖厨、仓库、市肆之事)。垂拱元年(685)又调任郑州(今河南郑州)司仓参军。天授元年(690)调洛阳(当时称为神都)任司刑寺(即大理寺)司刑丞,参与审定刑狱。武则天天授年间(690~694) ,重用酷吏,大兴告密之风,唐宗室和公卿大臣不少人被无辜杀害,冤假错案数不胜数,大臣每次上朝都是提心吊胆,搞得人人自危。姚崇任司刑丞后,持法公正,反对罗织罪名和滥用刑法,因而保全了许多人的性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冤假错案的继续大量发生。万岁登封元年(696)先升为夏官郎中,旋因处理北方契丹大举侵扰河北之纷繁战事有功,武则天十分赏识他的军事才干,便由郎中擢为夏官侍郎(正四品官)。不久,圣历元年(698) ,为了防止残害朝臣的悲剧重演,姚崇当面向武则天痛陈重用酷吏、鼓励告密,只能导致朝臣反逆案件日益增多,并以自身和全家百余口性命向武则天担保,只要不再滥杀无辜,朝廷内外的官员,不再会有反叛者。武则天听后很高兴,当即赐银千两,以表奖姚崇的忠贞。 大足元年(701)三月,姚崇任凤阁侍郎(即中书侍郎),参知政事。四月,赴并州(今山西省阳曲县以南,文水县以北的汾河中游及其以东地区)以北检校各军州兵马,以整顿边防,加强战备。不久兼知夏官(即兵部)尚书。同年随武则天由洛阳回京师长安,又兼任相王李旦王府长史。后因得罪权臣张易之兄弟,长安四年(704) ,姚崇被贬为司仆卿(即太仆卿,掌管上舆马和畜牧业),出为灵武(今贺兰山东麓,宁夏中卫、中宁县以北,盐池县以西地区)道大总管,后改任安抚大使。赴任前举荐张柬之为相,为日后诛杀张易之兄弟,恢复李姓统治奠定了基础。神龙元年(705)正月,武则天患病,宰相张柬之等人欲乘机发动宫廷政变,除掉张易之、张昌宗,拥立中宗李显复位。恰在此时,姚崇从灵武道回到京城,遂与张柬之一起参与了这一密谋计划,并成功地付诸实施,张易之兄弟及其党羽被杀,武则天被迫退位,由大明宫迁往上阳宫,中宗终于复位。姚崇因功被封为梁县侯,实封二百户。 中宗复位后上朝听政,文武百官无不欢呼雀跃,唯独姚崇呜呜咽,流涕不止,遂引起了张柬之等人的不满,当日姚崇即出为亳州刺史。后又历任宋州、常州、越州、许州刺史。 景云元年(710)六月,韦皇后与安乐公主合谋毒死唐中宗,专擅朝政,并欲步武则天之后尘。临淄王李隆基与太平公主等人联合发动了宫廷政变,诛灭韦氏党羽,拥戴相王李旦即位,是为睿宗,李隆基因功被立为皇太子。唐睿宗早就熟知姚崇的政治才干,即位后立即把他从许州召回,任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姚崇辅佐睿宗与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宋璟齐心合力,基本上革除了中宗时期的弊政。

景元二年二月姚崇与宋璟因在对待李唐宗室内部诸多问题的处理上与睿宗政见不一,且又触动了太平公主的地位和利益,姚、宋二人遂同时被罢免宰相(尚书加同中书门下三品即为宰相)。姚崇免去相职后被贬为申州(今河南信阳市)刺史。此后,姚崇又历任徐州、潞州(今山西长治市)刺史,迁为扬州(今江苏扬州市)长史、淮南按察使等职,后又迁同州(今陕西大荔县)刺史。在地方任职期间,他忠于职守,政法简肃,吏治较为清明,人们曾为他建立德政碑,颂扬功德,由此可见其政绩卓著,深得民心。

开元元年(713)七月,唐玄宗平定了太平公主之乱后,就想到姚崇是个人才。十月,乘在新丰(今西安市东北新丰镇)进行讲武检阅军队之机,召姚崇入朝议论国是,欲加重用。姚崇针对时弊向玄宗进奏《十事要说》,大意是:实行仁政,不贪边功,法行自近,宦官不参与朝政,拒绝租赋外的贡献,戚属不任台省官,对朝臣要以礼相待,纳谏从善,杜绝营造佛道的寺观,以两汉外戚专权为鉴戒等。玄宗听后,欣然接受。次日,使正式拜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实即宰相职务),旋封梁国公,又迁紫微令(即中书令). 姚崇出任宰相之后,没有辜负玄宗的信任。他辅佐朝政,革故鼎新,大力推行社会改革,兴利除弊,先从整顿制度入手,裁撤冗职,铨选官吏,各当其才;抑制皇亲国戚和功臣的权势,注意发展生产,为“开元盛世”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和经济基础。因此,大诗人杜牧称赞姚崇“首佐玄宗起中兴业”.

唐自中宗以来,贵戚争相营造佛寺,滥度人为僧尼。有些富户强丁也乘机削发为僧,借机逃避国家徭役赋税。开元二年正月,姚崇上奏提出减少寺院,裁减僧尼,得到玄宗的支持,很快还俗者达1.2万多人。接着,又下令禁止滥造佛寺,这就大大抑制了中宗以来滥度人为僧尼和大肆营造佛寺的弊风,减少了劳动力的流失,保证了国家田赋的正常收入和徭役的正常需要。

姚崇严格要求官吏,撰有《持称诚》、《辞金诫》等五诫,要求官吏廉洁,加强修养,并向官吏提出了道德规范上的具体要求。他主张行法公正,不避权贵,即使是皇亲、近臣犯罪,也决不宽贷。他坚持任人唯贤,以荒年为口实,赞助玄宗罢免了中宗以来的“斜封官”(通过非正常渠道任命的官),如员外、试、检校官等一律免职,并规定自今以后,非有战功及别敕,不得注官。经过大力整顿吏治,结束了长期以来任官驳杂,冗官滥吏充斥官府的混乱局面。

姚崇还奏请玄宗,解除了诸王的政务与兵权,使之失去了兴兵作乱的权柄,清除了长期以来导致政局不稳的隐患。他主政期间还挫败吐蕃军的入侵,维护了唐朝疆域的完整。 开元三年,山东(今华山以东)地区发生严重的蝗虫灾害。在“天命论”和崇佛思想的影响下,老百姓对蝗虫无可奈何,只能烧香磕头,求助神灵,不敢捕杀,满朝文武也都一筹莫展,唯独姚崇上疏积极主张捕杀蝗虫。他引经据典,极力说服玄宗,并提出灭蝗的办法。当时朝臣众口一词认为蝗虫是天灾,不宜捕杀,玄宗也一时犹豫不定。姚崇力排众议,坚决主张捕杀蝗虫,终于,玄宗采纳了姚崇的主张,下令灭蝗,并派出御史,名为“捕蝗使”,分赴各地督促灭蝗。次年,山东地区再次发生严重蝗虫,姚崇一如既往,立即派出“捕蝗使”,促令各地捕蝗救灾。姚崇督责捕蝗,始终如一,因此捕蝗取得了很大成绩,把蝗灾减少到了最低限度。虽然山东地区连年发生蝗灾,但也没有造成很大饥荒,姚崇功不可没。

开元四年十一月,姚崇因患疟疾,卧床不起,每有军国大事,玄宗都令刚担任宰相的源乾曜去征求姚崇的意见。不久,姚崇以年老多病为由,多次提出辞相,并推荐广州都督宋璟自代。最后玄宗答应了他的请求,任宋璟为宰相,加封他为开府仪同三司(从一品)。姚崇与宋璟共事多年,深知其德行和才能,他的举荐,颇受史家好评。宋璟继任为辅相,建言行事,绳愆纠过,对朝政多有裨益,与姚崇并称为开元贤相。

姚崇辞相后,玄宗命他五日一朝,仍然入阁参与朝议,恩遇更加优厚,遇有重大的军国之事,仍然要咨询姚崇。开元八年,又给他授官太子少保。次年九月,姚崇病故,终年71

岁。赠扬州大都督,谥曰“文贞”。临终前,他作了遗令,告诫子孙不要厚葬,并严禁为他“追福”而大量挥霍浪费财物。开元十年,姚崇葬于伊阙万安山之南原(今河南伊川县彭婆乡许莹村北)。开元十七年朝廷追赠姚崇为太子太保。

姚崇是唐代杰出的政治家,他与宋璟等人辅佐玄宗,前后三任宰相,皆兼兵部尚书,直到至德元年(756) ,唐玄宗因安史之乱逃到成都,当得知唐肃宗任命房琯为将时,他喟然长叹道:“此不足以灭贼也”。又说:“若姚崇在,贼不足灭也”。并称赞他的“宏才远略”。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姚崇也是难得的军事家。宋代大史学家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盛赞姚崇为唐朝的四大贤相之一,“唐代贤相,前称房(玄龄)杜(如晦)后称姚(崇)宋(璟) ,他人莫得比焉。”毛泽东在阅读了《新唐书·姚崇传》之后,批注道:“大政治家,唯物论者姚崇”,评价可谓高矣。

(石 耘)

宋之问

宋之问(约656~712) ,一名少连,字延清。虢州宏农人(一说汾州人),宋之问早岁便得诗名。高宗上元二年(675)中进士,任考功员外郎。武则天临朝时,官尚方监承。武后幸洛阳龙门,令从官赋诗,左史东方虬诗先成,武赐锦袍,及之问诗成,武称其诗愈高,夺虬锦袍以赏之问,之问诗名更炽。他与其同时的诗人沈佺期,媚附武后的宠臣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及太平公主等权贵。神龙元年(705) ,武则天病重退位,中宗复位,二张被杀,之问遂被贬泷州(今广东省罗定县)从军。不久,之问逃归洛阳,匿于张仲之家。后因告发张仲之与附马都尉王同皎等谋杀武三思事,被起用为鸿胪寺主簿。景龙(中宗年号)中,再转为考功员外郎。时中宗增置修文馆学士,宋之问与杜审言等首膺其选。但未久,又因知贡举(主持科举考试)受贿,贬越州(今浙江省绍兴县)长史。睿宗继位,再贬钦州(今广西省钦州),玄宗先天元年(712) ,赐死于贬所。

宋之问前期所赋,是歌功颂德之作,文辞华靡,内容空泛,是典型的宫廷诗。然而,他和沈佺期的律诗,格律严整,体制完备,使五律七律形成了定格,学者称为“沈宋体”。清代钱良择《唐音审体》云:“律诗始于初唐,至沈宋而其格始备。”律诗形式的定型,在诗歌发展史上是有重大意义的,使近体诗与古诗有了明确的界限,是“词章改革之大机”. 宋之问在几次放逐之后,由于生活感情的变化,诗风有了转变,内容较为充实真切,艺术上也有了进步。有些记行述感之作,很为后世批评家所推崇。如宋氏被贬泷州途中所作的《度大庾岭》: “度岭方辞国,停轺一望家。魂随南翥鸟,泪尽北枝花。山雨初含霁,江云欲变霞。但令归有日,不敢恨长沙。\(按长沙,用汉代贾谊典故。贾谊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因“长沙卑湿,自以为寿不得长”,很悲观。)宋之问死后,他的友人武平一曾为纂集,成10卷,但已散失。友人武平一将其诗编为《宋之问集》.

(蔺万盈)

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664~710) ,唐陕州人,上官仪之孙女,其祖父死时尚在襁褓之中,随母亲郑氏入宫役使。她天资聪颖,卓有文才,下笔成章。14岁时被武则天发现,加以任用。以后,逐渐被委以重任,参与处理国家政务。有一天,犯错该杀,武则天爱惜她的才干,黥面了事。唐中宗复位,益加宠信,景龙二年(708)由婕妤拜为昭容,专管草诏制命,深被信任。

中宗君臣游宴频繁,赋诗唱和,婉儿常代替中宗、皇后和长乐、安乐二公主作诗以赛群

臣儒士,并且评判裁决诗作优劣。有一次,中宗在昆明池设宴,令群臣做诗,命昭容选其中一首做曲。她将沈佺期、宋之问的两篇诗作相比较,选中宋之问的《奉和晦曰幸昆明池应制》,评价是:“落款两句‘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象飞鸟遇崖奋翼直上,最有力量,较沈佺期为优。”沈佺期也很佩服。婉儿曾提请中宗扩大书馆,增加人员,以延揽人才,被中宗采纳,为发展唐朝文化做出了一定贡献。

景龙四年,临淄王李隆基起兵发动政变,捕杀韦皇后及其党羽,上官婉儿同时被杀,罪名是淫乱宫廷。时年46岁,同时被剥夺昭容尊号。睿宗景云年间(710~711)又追为昭容,谥号惠文。

婉儿的诗作对仗工整,遣词华丽,成为当时文人学习的范文,朝廷内也趋之若鹜,对唐初律诗有一定影响。玄宗开元元年(713) ,唐玄宗李隆基让宰相张说负责收集整理上官昭容的诗文及其他著述20卷,并让其作序。其所辑婉儿诗文集今佚。《全唐诗》存其诗32首。

(席天民 沈实勇) 杨贵妃

杨贵妃(719~756) ,小字玉环,号太真,唐玄宗李隆基之宠妃。她天生丽质丰艳,且“善歌舞,通音律,智算过人”,因而深受玄宗之宠爱。 杨玉环,祖籍弘农华阴(今河南灵宝境),其父蜀州司户玄琰早丧,幼年随叔父玄璬迁居蒲州永乐(今山西永济县境),养于叔父家。开元二十二年(734)选入寿王李瑁(玄宗的儿子)府为妃。开元二十四年玄宗的惠妃病逝,时后宫佳丽数千,竞无一人能悦玄宗之意。开元二十八年(740) 10月,高力士奏称,杨玉环姿容绝代,宜蒙召见。玄宗一见,为之倾心,但又碍于她是自己的儿媳,不便直接纳入宫中,为掩天下人耳目,便暗示杨玉环上书自请出家,脱离寿王府而为道姑,号曰“太真”。天宝四年(745) 7月,正式册封杨玉环为贵妃。从此,“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白居易《长恨歌》)宫中呼为娘子,仪礼实同皇后。杨玉环受宠,其父玄琰被追赠为“太尉、齐国公”,母李氏封“凉国夫人”,擢叔父玄璬为光禄卿银光禄大夫。玉环的三个姐姐帝呼为姨,皆赐第宅并封为“国夫人”之号,大姐韩国夫人,三姐虢国夫人,八姐秦国夫人。堂兄杨铦官鸿胪卿,杨琦官侍御史,杨钊赐名国忠,天宝十一年为右丞相,所谓“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长恨歌》) . “列土”即分封土地。杨氏一家,并承恩泽,出入宫廷,势倾天下。

每年十月,杨贵妃陪伴玄宗于华清宫游冶,杨铦、国忠及诸姨五家车骑,队队一色,锦绣万花,所过之处,遗钿堕舃,狼藉于道,香闻数十里。帝与妃幸兴庆宫,妃舞霓裳羽衣,唱李白词章,传为千古佳话。杨贵妃喜食荔枝,且必新鲜,于是驿马传送,颠坑仆谷,奔驰数千里,至京而味不变。“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诗)快马奔驰,尘土飞杨,真是“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苏轼《荔枝叹》)杨家兄妹皆为显贵,杨国忠被擢为宰相,操纵朝纲,政事败坏。天宝十四年,玄宗的宠臣,重兵在握的平卢、河东、范阳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叛乱,率叛军南渡黄河攻取洛阳,天宝十五年秋,又攻破潼关,玄宗仓皇逃蜀,行至马嵬驿(今陕西兴平县西),军士哗然而止,怒请诛杀杨氏兄妹。禁军大将龙武将军陈玄礼等诛杀杨国忠后,军士仍不解,要求杀死杨贵妃。众怒难犯,玄宗无奈,命高力士引杨贵妃自缢于道旁的佛堂之中。“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娥眉马前死。 (《长恨歌》) ”贵妃时年38岁,当时用紫褥裹尸,葬于驿西道侧。玄宗自蜀还,至马嵬,欲祭奠改葬,被谏止,遂密令置棺椁葬于他处。马嵬之变中,韩、秦国夫人被杀。虢夫人逃至陈仓,被陈仓县令捕杀,杨家遂亡。

杨玉环的家世,历来有两种说法。一为《旧唐书》载:“玄宗杨贵妃,高祖令本,金州刺史,父玄琰,蜀州司户,”宋乐史著《杨太真外传》说得更具体:“杨贵妃,小字玉环,弘

农华阴人也,后徒居蒲州永乐独头村。高祖令本,金州刺史,父玄琰蜀州司户。”二为《中国人名大辞典》载:“杨太真杨元琰女,小名玉环。”二说之异,是其父杨玄琰和杨元琰之别。杨元琰之说似不确,有学者作过考证,79岁的杨元琰死于开元六年(718) ,而杨玉环则生于开元七年,这个时间差足以说明玉环非元琰之女。再者杨玉环受宠,一门荣升,兄弟姐妹皆受封,而杨元琰的二子仲嗣、仲倡史书却只字未提,杨玄琰与杨元琰混为一人,可能是姓名相近,祖籍相同所引起的误会。

(蔺万盈)

杨 凭

杨凭,字虚受,一字嗣仁。唐代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境)人。幼年丧父,其母抚养凭及其弟凝、凌三人,训导有方,兄弟三人当时极负盛名。唐代宗大历中(766~779) ,三人接连中进士,时号“三杨”。杨凭擅于属文书辞,喜交往,尚气节,重然诺,与穆质、许孟容、李鄘相友好,互相敬重,时人歆慕,号称“杨穆许李”。杨凭举进士后,历事节度府,召为监察御史,不乐任,遂免去。累任太常少卿及湖南、江西观察使。其性简傲,接下脱略,人多怨之。后入拜京兆(今陕西省西安市)尹,与御史中丞李夷简不和,李上奏章弹劾凭任江西观察使期间,犯有贪赃及其它之事而未被惩处。唐宪宗下诏让刑部尚书李鄘与大理卿赵昌联审此事。其时,凭在京城永宁里建造第宅,功役丛烦,耗费弥巨,又暗藏妓女小妾于永乐别舍,谤议甚嚣,因而李借此罗列罪状,欲置凭于死地。及下狱,置对数日,未得其状。翰林学士李绛奏称,杨凭虽贪赃但不应同叛逆之人一样论处。唐宪宗谅凭治理京兆有政绩,只贬官,不治罪,于是调任临贺(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县境)尉。后改任杭州长史,官终太子詹事。

杨凌,字恭履,凭之次弟。凌最善文藻,卒于侍御史职。子敬之。

(蔺万盈)

杨 凝

杨凝,字樊公,凭之弟。擢进士后,由协律郎三次升任侍御史,兼司封员外郎。因订正嫡生与庶生的封地,为当权者所忌恨,调吏部任职,又任右司郎中。后代理亳州(今安徽省亳县境)刺史。理政期间,开垦荒地,排池塘积水,围水造田,修筑堤坝,排除水患。其时,孟叔度横纵挠军,军治混乱,而杨凝居功自傲,宣武军哗变,凝逃回京师长安。闲居三年,重任兵部郎中,病死于痼疾。

(蔺万盈)

姚 合

姚合(775~855) ,唐中晚期著名诗人,唐朝陕州硖石县(今河南陕县)人,姚崇曾孙,一说姚崇曾侄孙。唐宪宗元和十一年(816)进士及第,在魏博节度使田弘正幕府任魏州从事,后任秘书省校书郎、武功主薄、万年尉,在御史台任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御史中承,后任户部员外郎、金州(今陕西省安康市)刺史,刑部郎中,唐文宗大和九年(835)出任杭州刺史,后入朝任谏议大夫、户部郎中、给事中,开成四年(839)八月初任陕虢观察使,终于秘书省少监位。

姚合生于唐朝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严重之时,其参政与诗歌创作的盛期为唐朝后期。唐朝后期正是宦官掌权、朝官朋党之争激烈、社会矛盾尖锐的时期。时人常推崇其较早的《武

功县中作》三十首等,从内容、形式、艺术上都反映了当时官场混乱、科场黑暗中精神失落的寒士的境遇、心情和追求,广为士人传诵,并成为学习的楷模。因其曾授武功主薄,故世称姚合为“姚武功”,称其诗为“武功体”,并有意模仿。姚合诗集留世的有十卷本的《四部丛刊》影印明抄本《姚少监诗集》,中华书局所编《全唐诗》收其诗500余首,内容多为送别、寄赠、闲适、题咏、游览、宴集、和答、酬谢,形式上五言诗近百分之八十。

姚合与当时著名诗人韩愈、王建、张籍、刘禹锡、白居易等经常交往酬唱;与贾岛更是关系密切,有时还以俸禄之半接济贾岛,诗风也较接近,世称“姚贾”。姚合还与一些青年诗人有密切交往,对青年诗人倍加关爱。如李频不远千里请其品评诗作,以此成名。开成四年姚合初任陕虢观察使时,正是弘农尉李商隐触怒前任观察使孙简,“将罢去,会姚合代简,谕使还官”.

尽管后人评价姚合诗“体似尖小,味亦微·”但由于他诗歌创作的成就和诗歌理论的影响,以极其爱才、惜才、护才、推才的仁德,在当时士林中享受有崇高的声望和地位,被世人称为“诗颖”、“诗宗”、“文星”,成为当时诗界领袖式人物。以姚合与贾岛为代表形成了晚唐苦吟诗人流派。至南宋“江湖派”、明末“竟陵派”也师法姚合。

(杜丙铎 刘安璋)

杨敬之

杨敬之,字茂孝,杨凌之子,唐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境)人。元和初(约806) ,擢进士第,任右卫胄曹参军,累迁屯田户部郎中。因李宗闵党,贬连州(今广东省连县境)刺史。唐文宗时,调任国子祭酒,不久兼太常少卿。适逢两子戎和戴,同日中进士,时称“杨家三喜”。敬之后转任大理卿、检校工部尚书,兼国子祭酒,卒于此任。 敬之善文辞,尝为《华山赋》,颇得韩愈、李德裕的赏识,一时传布士林。敬之雅爱学士,得其文章,则孜孜玩赏,人以为癖。有江东人项斯,先未被人知,以诗呈敬之,敬之阅后,大为推许,遂赋《赠项斯》: “几度见诗诗尽好,及见标格过于诗。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项斯在会昌年间中了进士,“说项”遂成为推荐贤能的名典。当代著名诗人柳亚子作律诗《感事呈毛主席》曾用此典。敬之在灞上(今陕西省长安县东之白鹿原)遇一福建的读书人濮阳愿,读其文章后,大为推崇,便在公卿间广为传扬,不料濮阳愿却染病而死,敬之则将他收殓埋葬。其爱士之情,深矣!

(蔺万盈)

杨於陵

杨於陵,字达夫,唐虢州弘农(今灵宝市境)人。汉太尉杨震之后裔。父杨太清死于安禄山之乱,於陵时刚六岁,随家迁到江南以避战乱。长大后,好学有志,十八岁中进士,出任润州句容(今江苏省句容境)主簿。当时韩滉在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负责江南事务,杨於陵以主簿去谒见,韩滉发现於陵有奇才,遂招为婿。於陵任职期满,转鄂岳府当从事,升侍御史。韩滉入朝任宰相,权势一时显赫。杨於陵避嫌辞官,回家隐居,在建昌(今江西省南城县境)筑屋读书。贞元三年(787)韩滉卒。贞元八年杨於陵入朝任膳部员外郎、考功吏部三员外判南曹。宰相亲信写调集文书不合乎程式,於陵驳回,得罪宰相,被支使出朝,任宣武军抚慰。不久转任右司郎中,改任礼部郎中,出朝为绛州刺史。未行,德宗让他留任中书舍人。此时,京兆尹李实仗恃恩宠,横暴无道。杨於陵和许孟容不入浊流,被李实诬陷,降任秘书少监。李实势败,杨於陵出任华州刺史、潼关防御使、镇国军节度使、浙江东道都团练使和观察使等职。时浙江饥荒,於陵请出米30万石,赈救贫民,政声极好。后任京兆

尹。

京兆地区军民混杂,影响地方政府收入。杨於陵奏请改革得恩准,每五名丁男中只能出两丁入军,三丁、四丁都以条律为准。后由京尹入朝任户部侍郎。元和元年(806)以考察官员的良策,犯颜直谏的文章饮誉朝廷,被宰相牛僧儒所憎恶,贬任岭南(今五岭以南地区)节度使。时监军使许遂振恣横干扰岭南军政。杨於陵洁身廉正,许遂振却上书诬告。宰相裴度在宪宗面前代其申辩。元和五年回朝任吏部侍郎。四年间,监察奸吏、补官、调出调入和平级异调都做得公正合理。时人称赞於陵廉正。吏部尚书郑余庆遵循旧制,杨於陵则建议不能办事的机构不能设置,为宪宗所采纳,废除了三考官制,官吏的考试目测、平常的调动都完全由吏部负责。杨於陵还请求修改历法,革除不称职的官员。宪宗赞许并提杨於陵任兵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判度支。后王师讨伐淮西割据时,杨於陵让亲信任供军使,负责征集唐(今河南省唐河县境)、邓(今河南省邓县境)的军队粮食供给,但未能保证供应,军队战败,宪宗怒责杨於陵贻误战机,贬任柳州(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马平县境)刺史。后为户部侍郎。穆宗即位后,任户部尚书兼东都留守。杨於陵多次上书要求解官回家,都没有被批准,授任太子少傅,封为弘农郡公,尚书左仆射。穆宗赐他土地,於陵坚辞不受。於陵器量方峻,进止有度,节操坚明,始终不失其正,时人尊仰。死于大和四年(830) 。特赠司空,谥号贞孝。於陵有四子,嗣复最显。

(蔺万盈)

杨虞卿

杨虞卿,字师臬,唐虢州弘农(今河南省灵宝市境)人。元和五年(810)中进士,参加博学宏辞科考试。到元和十五年,官至监察御史。长庆元年(821) ,唐穆宗即位,初逸游荒恣,不理政事。杨虞卿上书讽谏,分析了当时唐王朝所面临的内忧外患,困难境地,官未司其职,帝不主国政等一些要害问题,申求穆宗振兴唐王朝。诚意真情,博得穆宗赏识,派他到西北边防慰劳诸军。回朝后晋升侍御史。不久又转任礼部员外郎、史馆撰修。

长庆四年八月,由史馆撰修改为吏部员外郎。大和二年(828)南曹令史李宾等六人,卖假的官吏任命书,赴任者有65人,李等共得赃16, 730贯。杨虞卿收集了详细的情况,逮捕李宾等人,押送御史台审讯。李宾等供认不讳,并揭发杨虞卿部属听典温亮曾接受他们送给的2, 000贯赃款,允不予告发。穆宗命给事中严休复、中书舍人高钺和左丞相韦景休等充任三司,推案追究此事。温亮逃跑。虞卿奴仆也曾得300贯,虞卿便把他押去受审。李宾等伏法后,杨虞卿也因部下不廉被免官。李宗闵、牛僧儒任宰相时,重新起用杨虞卿,授官左司郎中。大和五年六月拜谏议大夫,充弘文馆学士判院事。大和六年任给事中。大和七年李宗闵罢相,杨虞卿被贬出京,任常州(今江苏省常州市)刺史。大和八年李宗闵重入相位,起用杨任工部侍郎。大和九年四月杨改任京兆尹,六月,京城盛传郑注为唐文宗烧炼金丹,需要很多小儿心肝,密诏军卒执行。居民大惊,奔走呼告,把孩子们都锁在屋子里不让外出,议论沸腾。御史大夫李固言素来嫉妒虞卿朋党,就上奏流言出自京兆府。文宗大怒,捕杨虞卿入狱。虞卿弟杨汉公,儿子杨知进等八人,自囚阙下,击鼓喊冤,文宗方赦免杨虞卿,贬为虔州(今江西省赣县境)司马,再贬虔州司户。死于任所。

(张一)

杨汉公

杨汉公,字用义,杨虞卿胞弟。始任兴元府(今陕西省南郑县境)李绛手下幕府,李绛因罪死,未受株连,升任户部郎中、史馆撰修,后改任司封郎中。大和九年(835)受杨虞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95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