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勘探实习报告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4-21 04:2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报告 成绩 指导 老师 (签名)

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

地震勘探教学实习报告

姓 名: 汤 kexuan 班 级: 061091 学 号:

专 业: 地球物理学 指导老师: 张玉芬、张兵、卞爱飞 实习地点: 河北-秦皇岛

实习起止时间 2012 年07月 28日至 2012 08月 3日

地震实习报告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 3

§1.1本次实习的目的、要求及其实习内容 ................................... 3

1.1.1实习目的及要求 ................................................. 3 1.1.2实习内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测区的自然地理、交通与经济条件 ..................................... 4 §1.3物探工作完成情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1 实习日程安排及组织情况 ......................................... 6 1.3.2 仪器装备 ..............................................................................................................6 1.3.2 完成工作情况 ................................................... 7

第二章 工区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及仪器简介..................................................................................8

§2.1工区的地质地球物理特征........ ......................................... 8 2.1.1 地层........................................................................................................................8 2.1.2 物性特征................................................................................................................8

§2.2 地震资料采集系统简介.... ........................................... 9

2.2.1 地震仪器 ....................................................... 9 2.2.2 仪器的操作 .................................................... 10

2.2.3 一致性检测和干扰波调查..................................................................................10 第三章 浅层初至折射波法勘探.. ............................................... 10

§3.1浅层地震初至折射波法野外工作方法 .................................. 10

3.1.1测线布置及观测系统 ............................................ 10 3.1.2激发与接收条件的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3 数据采集..............................................................................................................12

§3.2浅层地震勘探的资料整理及解释...............................................................................错误!未定义书签。

3.2.1记录质量的评估与初至的拾取...........................................................................错误!未定义书签。

3.2.2 时距曲线的绘制..................................................................................................14 3.2.3 确定交点、计算有效速度Ve并延长时距曲线的可解释区间........................15

§3.3浅层折射波资料的定量解释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1 t0差数时距曲线法的基本原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2 t0差数时距曲线法定量解释步骤 ................ 错误!未定义书签。7 3.3.3 成果分析及评价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 浅层地震反射波法野外工作方法 ......................................... 19

§4.1干扰波的调查及最佳接收窗口的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1 干扰波的调查及压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2 最佳接收窗口选择 .............................................. 20 §4.2多次覆盖地震资料的野外采集 ........................................ 20 4.2.1 测线布置..............................................................................................................20 4.2.2 观测系统..............................................................................................................20 4.2.3 观测系统的类型..................................................................................................22

1

地震实习报告

4.2.4数据采集.................................................................................................................23 第五章 三维地震反射波资料的解释..... ......................................... 23

§5.1资料概述 .......................................................... 24 5.1.1 工区概况、资料来源和地质、地震特点..............................................................24 5.1.2 工作任务和目的......................................................................................................25

§5.2 垂直时间剖面的对比与解释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1 垂直剖面特征描述................................................................................................25 5.2.2 垂直剖面波对比的原则和方法............................................................................26 5.2.3 断层对比................................................................................................................27 §5.3 等T0构造图的绘制....................................................................................................28

5.3.1 等To图的概念 ................................ 错误!未定义书签。8 5.3.2 绘制等T0构造图的方法和步骤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4 三维资料成果分析和解释........................................................................................ 29 第六章 结论和建议 ........................................................... 30 §6.1 成果及结论..................................................................................................................30 6.1.1 成果结论..............,...............................................................................................30 6.1.2建议和意见...........................................................................................................30 致谢..................................................................................................................................................31 参考文献:.................................................................. 31

2

地震实习报告

第一章 绪论

地震勘探是物探领域使用最广泛,分辨率最高的方法,所以地震勘探对学物探的我们来说有一种神奇的吸引力。经过半个月的等待,终于迎来了我们的地震教学实习。尽管听说这次实习图件绘制复杂,资料解释困难,但这并没影响我们的热情,我们已经准备好了。

地震勘探是利用地层与岩石的弹性差异来探测地下地质构造,寻找有用矿产资源的一种极重要的地球物理勘测方法。在勘查精度、分辨地质体的能力以及勘探范围(浅、中、深)等方面都有其突出的优越性。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岩石、矿物(地层)之间的弹性差异而引起弹性波场变化产生弹性异常(速度不同),用地震仪测量其异常值(时间变化)并根据异常变化情况反演地下地质构造情况的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地震波传播过程中,当遇到弹性分界面时,将产生反射、折射和透射,接收其中不同的成分的波,获取其运动学、动力学特征,可以分析岩石、地下构造的信息。

教学实习考虑到我们水平有限,以及反射波法处理、解释的复杂性,本次实习以折射波法为主。

§1.1 本次实习的目的、要求及其实习内容

1.1.1 实习的目的及要求

本次实习的目的是将所学的课堂理论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巩固和加深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地震勘探野外工作的整个流程。其中包括现场踏勘、施工设计、数据采集、资料整理、资料处理、地质解释及报告编写等。初步进行野外工作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刻苦求实的工作作风和实际动手能力,以及综合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的组织生产和管理生产的能力得到初步的训练。

1.实习目的

1、巩固和加深学生对校内课堂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

2、初步了解地震野外工作方法技术和装备,初步进行野外生产各工种工作技术的基本训练; 3、学会浅层折射资料的整理和解释;

4、学习浅层反射地震勘探野外观测系统的设计和最佳窗口的选择;

5、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作风,严肃认真的态度和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精神。 2.基本要求

1、学会熟练地使用和维护地震仪器和装备。实习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工区一部分物理点的测量工作,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 2、学习和掌握多种地震分支方法的野外基本工作方法和技术,并能处理野外出现的一般故障问题。

3、结合实际工区的资料,初步了解地震工作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4、学习并掌握地震野外资料的一般整理、处理和反演、图示方法。

5、根据工区实际地质条件和实测的物探资料,编写实习报告,初步掌握物探资料的解释方法和

3

地震实习报告

地震成果报告的编写方法,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表达能力。

6、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作风,严肃认真的态度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1.1.2实习的内容

(1)了解工区地质、地球物理概况;

(2)浅层地震仪原理、操作步骤和维护方法; (3)测线布置及观测系统设计;

(4)浅层地震折射波野外采集技术(人手一组,每组采集4炮); a、干扰波调查;

b、仪器一致性检测(检测检波器性能); c、追逐相遇时距曲线资料的采集; d、初至拾取、折射资料处理解释; (5)浅层地震反射波野外采集技术; a、多次覆盖观测系统的设计;

b、反射法野外资料采集(不做解释);

(6)三维地震资料的解释(无水平切片,用二维方法解释三维资料)。

图1-1-2 实习内容一览表

内容 目的 人员分配 每人必会 每组一组数据 每人一组数据,解释时附带手工解释图 每人必会 仪器操作练习 学会地震仪Geode的使用 一致性、噪声检测 检测检波器性能,掌握噪声信息 折射波数据采这时我们实习的主要环节,目的在于掌握折集与处理解释 射波数据采集处理分析方法流程 观测系统设计 掌握反射波多次覆盖观测系统的设计方法 反射波数据采集 学会反射波多次覆盖数据采集方式(条件、大组进行 能力有限,不做处理) 每两人解释一个剖面绘制一等to构造图,每六人解释一全套三维资料 掌握三维数据资料的解释方法(无水平切三维资料解释 片,用二维的方法解释三维) §1.2 测区的自然地理、交通与经济条件

本次实习区域在我国北方唯一的不冻港所在的美丽的海滨城市—秦皇岛市。 秦皇岛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9°30′~119°50′,北纬39°50′~40°10′,东接辽宁,北临承德,西依唐山,东连渤海,海岸线长113公里,水域面积一万多平方公里。是我国北方著名的旅游和避暑胜地,旅游业十分发达。

秦皇岛境内地貌类型多样,山地、丘陵、平原、海岸带从北向南呈梯状分布。山地属燕山山脉东段,分布于抚宁县、卢龙县北部和青龙满族自治县全境,海拔多在200m—1000m之间,海拔1846m的都山师燕山山脉东段主峰和秦皇岛境内最高峰。深林主要分布在山地。农田主要分布在丘陵,主要的农作物是玉米、高粱、小米。北戴河海滨总体为侵蚀丘陵地形,北戴河镇西北部的东联峰山海拔152.9m,有多条河流入海,自东往西依次有汤河、新河、戴河、洋河、

4

地震实习报告

饮马河。其中汤河全长20km,入海口位于海港区汤河口,离实习站北侧约3km;新河全长15km,在鹰角亭北侧入渤海;戴河长约35km,流域面积290km2,在戴河河口入海。在沿海地区未见有流沙分布。秦皇岛市交通发达,以水陆、陆路为主,是连接东北与华北的交通枢纽。陆、海、空交通都极为方便。京哈、京秦、大秦铁路横贯东西;其港口是我国北方最重要的不冻天然良港。

秦皇岛地处中纬度,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无台风和梅雨,四季分明。夏季主导风向为南风或西南风,冬季为东北风。年平均降雨654.9mm,其中80%集中在暑期,故每年夏季多山洪发生。山洪期间,多以大石河、汤河、戴河等作为排泄渠道。地下水位夏季高,冬季低,总体趋势西北高、东南低。与地形起伏基本一致。北戴河地区受海洋气候影响较大,年温差变化比同纬度的北京要小得多,全年平均气温8.9—10.3°C,最冷月份(1月)-9.3—-5.4°C,最热月平均气温24.1—25.2°C。暑期海水温度24—25°C,沙面温度31—33°C,气温24.5°C。

我们的实习地选在站内操场,之所以选择这里而不出野外,是因为野外地形起伏不适合做地震,同时岩石出露不便埋检波器,而站内操场地势平坦,地表覆有第四系土壤,岩层界面清晰相对平稳,很适合做地震勘探教学。

实习站北临燕大,南接海湾,交通便利,景色幽雅,气候宜人。实习站与工区位置,可见下图。

图1-2-1 实习站交通位置图

5

地震实习报告

图1-2-2 工区位置图

§1.3 物探工作完成情况

经过两个星期的漫长等待,终于盼来地震实习。尽管半个月的实习已经很劳累,但出于对地震的美好印象,同学们热情高涨。

由于时间紧迫加上天气阴雨的影响,教学计划进展的并不顺利,部分安排更改时间或者等待天气变化。经过老师合理的调整加上同学们对自己认真负责的态度,各项工作还是顺利完成,学习目的基本达到。

实习期间,每人在保障组内任务完成的同时,也必须做好自己的工作,同时必须亲自参与熟悉工作的每一个环节。这几天时间里,同学们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克服了各种困难,各项工作顺利完成。

1.3.1 实习日程安排及组织情况

本次地震勘探教学实习时间为7月28日—8月3日共7天时间,室内教学与野外实践相结合,室内教学、野外实践各有四次,具体安排如下:

表1-3-1 日程安排表

时间 工作安排 地点 7月28上午 日 下午 7月29日 上午 下午 室内教学,讲授实习安排要求和地震勘探原理 教室 仪器(Geode96)的操作、测网布设练习 室内教学,讲授折射波法原理实施,多次覆盖原理,以及观测系统设计 检波器一致性检测,干扰波调查,折射波法数据采集 继续折射波法数据采集 初至波拾取方法教学 室内教学,讲授三位资料处理原则、报告编写要求 资料整理 三位资料的处理与解释,等to构造图绘制 资料整理、数据处理、图件绘制、资料解释 反射波法数据采集 报告编写、图件绘制 站内足球场 教室 站内足球场 站内足球场 教室 教室 教室 教室 教室、宿舍 教室 教室 7月30上午 日 下午 7月31上午 日 下午 8月1日 全天 8月2日 上午 下午 8月3日 全天 1.3.2 仪器装备

本次地震实习共使用两套地震仪器,一组一套,为Geode96浅层地震仪。每组具体配置如下:主机一台,笔记本电脑一台,测线1条,检波器24道,电源1个,锤子1个,电源线1根,数据线1条,两条电缆。两组配置相同。

6

地震实习报告

表1-3-2 仪器装备一览表

仪器 Geode地震仪 简介 GEOMETRICS公司生产的Geode浅层地震仪能够满足折射、反射地震勘探、井间勘探、面波调查等地震监测需要。仪器操作使用件实习指导书地震部分附件2 检波器的作用:把地表微弱的机械振动变成电信号,然后记录下来。因此,实质上它是一种机电转换装置(原理就是发电机原理)。 检波器可分为:速度检波器(动圈式)、位移检波器、加速度检波器。 将检波器与地震仪相连 用于地震数据的记录,存储 用于地震波的激发 数据线用于连接锤子和地震仪器 电源线用于连接电源和地震仪器 用于对地震仪器供电 用于测量距离排列检波器 数目 每组1台 38Hz检波器 每组24个 电缆(大线) 笔记本电脑 大锤 数据线、电源线 电源 测线 每组2根 每组1台 每组1个 每组每样各1根 每组1个 每组1条 1.3.3 完成工作情况

由于天气原因,原来的安排有所改变,但各项任务基本完成,学习效果基本达到。

表1-3-3 完成工作量情况一览表

仪器一致性工区 检测 干扰波调查 浅层折射波采浅层反射波法 集 三维地震资料的解释

7

地震实习报告

六人一小组分以小组为单位对24道检布置48道检波器进行一基地 致性检测,足球发现3个检场 波器工作不行分析。 正常,拿出做好标记 集基本完成,质等to构造图,量基本合格 任务顺利完成 各种成果图件汇总如下:

表1-3-4 图件一览表

以小组为单位,析解释一套三布置24道检波以大组为单器,每人一套波器,观察所(四炮)观测数得波形,对该据。一个上午一地干扰波进个下午,数据采演示 踪一套,绘制盖数据采集的每两人一组追射波法六次覆T7三套地层,位,进行了反识别T3、T6、维资料,追踪 数据曲线图 解释图 手工图 折射波法 7张 反射波法 三维资料解释 1张(折射界面图) 2张(测网布设和原理图) 14张(追踪地层,标定断层) 1张 1张(等to构造图)

第二章 工区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及仪器简介

§2.1 工区的地质地球物理特征

2.1.1 地层

北戴河教学实习区的底层属于晋冀鲁豫地层区、燕辽地层分区、秦皇岛小区,为华北型地层。

除普遍缺失上奥陶统至下石炭统、下中三叠统、白鹅系和第三系之外,就华北型地层而言,区内地层出露相对齐全:分别有上元古生界青白口系上部地层、下古生界寒武系和下奥陶统、上古生界上石炭统至二叠系、中生界上三叠统至侏罗系和新生界第四系。 此次实习的工区地表大多数第四系覆盖,植被稀少,工区内出露地层以奥陶系下统石灰岩为主,其中有燕山期辉绿岩脉(近东西向)。 (2)岩浆岩和变质岩

秦皇岛地区处于燕山造山带东段,东与太平洋板块相邻。造山带活跃的内力地质作用使得岩浆岩和变质岩分布十分广泛。从分布面积看,新太古代变质岩约占30%,新太古代和中生代侵入岩约占40%,震旦纪—侏罗纪盖层约占10%,第四纪松散沉积物约占20%。 资料表明,在盖层沉积中,绝大部分为侏罗纪火山岩,火山岩和变质岩约占全区面积的78%,

8

地震实习报告

这表明秦皇岛地区的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非常强烈。 (3)构造

实习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中朝地块燕山褶皱造山带的东段,东临太平洋板块,实习区的构造运动表现明显,既有升降运动的表现,又有水平运动的表现。按时间上可以将实习区构造分为古构造运动、新构造运动和现代构造运动。

新生代以后实习区差异升降和阶段性升降运动明显,造成实习区西北高,东南低的地貌格局,并造就了实习区总体水系流入东南,注入渤海。

2.1.2 物性特征

岩石物性差异是进行物探工作的前提,因此必须了解本区的各种岩矿石的物性参数。根据以往工作的资料,列举与工作任务有关的各种岩矿石参数(表2-1-2)。

表2-1-2 实习工区岩矿石参数表

相关地层岩性 第四系土层 石灰岩 辉绿岩 花岗岩 砂页岩 密度 (g/cm3) <2.0 2.7 2.9-3.0 2.62-2.72 磁化率(10-3SI) 0.909-1.300 0.003-0.195 3.32-45.8 0.025-0.183 0.006-0.142 电阻率(Ω.M) 40-90 260-320 速度(m/s) 4500-6500

§2.2 地震资料采集系统简介

2.2.1 地震仪器

本次实习使用的是GEOMETRICS公司生产的Geode96浅层地震仪能满足折、反射地震勘探、

井间勘探、面波调查等地震监测需要。A/D转换器和高速过采样技术达到了24位地震仪的精度。频带从1.75Hz到2000Hz,采样间隔20us到16ms。采集的数据包存在32位的叠加器中,然后传回到主机的硬盘或其他介质上。Gede包装坚固、防水、防震,有提手,重4.1kg,用12V的外接电池可连续工作10个小时;其工作原理如图2-2-1。

Geode地震仪工作时需与检波器、电源、电脑、触发器(大锤)相连接。多台仪器可以相互连接组成更多的道工作(图2-2-2)

9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85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