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科学与美术融为一体

更新时间:2023-11-08 08:0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将科学与美术融为一体

作者:穆媛媛 来源:博兴县寨郝中心幼儿园 点击:

166 时间:2011-10-24

幼儿科学与艺术进行整合教育教学活动,是当前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一个即鲜明又重要的教育教学主题。这不仅让幼儿园摆脱了以前分科教学的弊端,而且将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融为一体,以“真实、美丽、实践”探索为一体的基础,从幼儿性格、思维、想像、观察、探索等各方面的能力及特点出发,选择幼儿直接感知的科学与艺术现象,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探索兴趣。 我们幼儿园自开展本课题以来始终遵循将科学与艺术进行整合教学的宗旨,进行实践,让幼儿参与活动,接受教育,培养孩子的科学与艺术兴趣。通过实践证明:孩子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能够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探索性、能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寻找出更多适合自己的途径。因此,我结合本课题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将科学与美术融为一体的教育教学方法,让幼儿在科学中学习美术、在美术中探索科学。

一、教师给幼儿提供丰富的美术材料, 激发幼儿的探究科学的兴趣

如果将科学与美术整合进行教育教学我想可以用“多姿多彩”这个成语来形容,对于3-----6岁的孩子来说什么事物都会让他们感到新鲜 ,从自己身边的一点一滴,到天空中的一切事物,再到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如:(电视、电脑、冰箱)等家用电器,以及其它事物对它们都会有很大的吸引力,还有一年中出现的自然现象如:天上为什么会有云、为什么会打雷下雨、为什么会下雪等,只要是与科学现象有关的,都会吸引着幼儿的注意力、好奇心,使他们感到很神奇。让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来,感受到美术与科学的教育,必须要让孩子有良好的心态和宽松的环境供他们进行操作、观察、游戏及探索。

1、教师要为孩子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培养幼儿对美术和科学的兴趣

通过研究实践表明大多数的幼儿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中进行积极的探索与操作,但是环境对幼儿非常重要,其操作探索行为会受到较大的影响,作为教师要做到用自己对科学与美术的探索的精神,来感染身边的每一个幼儿,为其创设一个和谐、宽松、适宜让幼儿具有安全感的心理环境。应尽可能使幼儿与自己之间形成一种较好的关系,要做到让这种关系成为幼儿与自己之间没有任何隔阂的关系,还要让孩子把教师当成最亲最熟的朋友来看待,有时候幼儿不仅需要成人回答他们的各种疑问,更需要成人对他们的好奇、好问的探索加以支持、鼓励、表扬,他们的态度就会表现的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尝试、探索。宽松和谐的气氛能活跃幼儿的思维和好奇心,增加他们探索的欲望,这样孩子探索新事物的兴趣就会更高。如:前几天我和孩子们一起到前院里翻地,我们班的几名孩子就好奇的问我:老师!为什要把地翻起来才能种东西呢?我对孩子们说:因为地太硬了,如果我们不把地翻好,种上种子就长得不好,但是,如果把地翻好了在种上种子,小苗苗就会长的很旺盛,这时候,我发现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好像是在猜想着什么,回到教室后,我鼓励到他们自己猜想一下,将不翻地种下的种子和翻了地种下的种子长出的小苗苗画出来比较一下,孩子们画的都很认真,有的孩子还根据自己的作品,讲出了故事,这不仅让孩子产生了探索的兴趣,还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及绘画能力, 每次户外活动时,我都会让孩子们找出本次活动的亮点,用不同的操作方法进行探索。幼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探索观察,孩子们的发现也越来越多,他们用手中的绘画代替了写字,将自己观察到的一点一滴都画出来,这样增强了孩子们对科学与美术的兴趣。 进一步提高了幼儿的绘画能力、激发了幼儿的探究科学的欲望。

2、提供富有的美术材料,让幼儿在玩中探索科学

爱玩是每个幼儿的天性,科学与艺术整合教育教学活动的安排形式也必须体现孩子们的玩中学、玩中探索、玩中创造的特征。让幼儿玩好必须得有充分的材料,通过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不断地让他们动手操作、探索、动脑、思考,才能使幼儿去感知生活中有关美术的美,并获得科学的知识,同时也获得了探索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探索精神。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尽量注重教育过程,即通过幼儿对美术材料操作,让他们经历一个操作、发

现、 合作、交流、创造、探索的完整过程。让幼儿在亲身尝试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和成功,得到愉悦的情绪体验,从而激发幼儿不断探索科学的兴趣。 如:在制作国旗活动中,我首先让幼儿认识了国旗的形状、颜色还了解了国旗上面五角星的数量等 在活动中我给幼儿提供了各种需要的材料,首先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给幼儿充分的探索时间,并适时地进行启发提问。最后孩子们得出结论:国旗是长方形、红颜色、有五颗星星正不正好将美术与科学进行了结合吗。这样使幼儿感受到自己能力的存在及获得成功后的喜悦,从而更激发了幼儿对美术与科学活动的探索兴趣。

二、教师要尊重幼儿的好奇心,培养幼儿的认识问题的意识

记得爱因斯坦曾经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 因此,美术与科学活动中,教师要处处尊重幼儿的好奇心,因为好奇心是点燃孩子们智慧燃烧的火花,是创造的种子,是促使幼儿进行不断探索创作的动力。尊重幼儿的好奇心也是培养幼儿问题意识的根本之源。如: 为什麽太阳白天出现,而月亮和星星只有在晚上出现等,甚至有时候幼儿还会提出一些我们成年人意想不到的问题,孩子的这些提问是他们不含任何杂质的心声,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是幼儿新的认识需要与自己已有的心理水平不相适应地具体表现。因此教师应持有鼓励和表扬的态度,认真回答孩子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不要抹灭孩子天真的提问,更不能不耐烦的训斥孩子,如果这样会使孩子们产生不想提问的心理,更让他们失去了探索问题的兴趣,对周围的一切失去应有的好奇,甚至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另外,孩子提出的问题,我们要给他明确的答案,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引导他们进行探索,我们教师要本着只以一个引导者的身份,去引导孩子自己探讨,自己想象、自己解决, ”所以对幼儿提出的问题也并非有问必答,我们可以尽可能地引导孩子,得出自己想要的答案,启发他们进一步探索、合作、交流、学习,鼓励幼儿用自己的知识经验,通过观察和探索思考找出答案,从而培养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师应注重教育教学形式的选择,激发幼儿创作、探索的兴趣

良好的教育教学形式,不仅能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还能提高幼儿操作的兴趣,因此在本课题的实践教学中,我注重使用美术与科学教学的组织形式,根据幼儿的需要和年龄,灵活使用各种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注意到直观性,内容力求每一个活动,都丰富多彩,并富有游戏性。

这就要求教师在心里和感情上都要将自己做到以一个幼儿的角度来对待,想办法熟悉每个幼儿的性格,了解它们的内心,教师不应对幼儿有太多的要求,更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幼儿。如:在科学活动中幼儿对蜗牛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就利用每一次的户外活动让幼儿自由地对蜗牛进行探索,并将自己的发现与全班的孩子一起分享,课后幼儿在本子上画起了小蜗牛,还将捉到的小蜗牛放到了自然角中,随时进行了观察,我也顺势做了引导,让幼儿进一步探索蜗牛,教师要做好幼儿探索中的“引导者,激发幼儿的想象力,有时候想象比获得知识之更重要。

让幼儿学会观察、感受生活中的美,聆听大自然的各种声音,探索大自然中的各种事物,共同发现艺术的美丽与科学的秘密,不仅提高了幼儿的艺术感受力,而且丰富了幼儿的科学的体验。-

幼儿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自身的活动体验,对周围物质一切事物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的主动探索过程。 孩子可以从中获取更广泛的艺术魅力与科学经验。 教师尽量多给孩子创造实践的机会,鼓励幼儿自主探索。 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一些问题,解决问题,在科学与艺术的整合教育教学中,努力构建让孩子成为实践主体的教学策略,改变以往的教育教学方法 ,通过实践表明,讲科学与美术融为一体不仅增加了幼儿在科学方面的探索兴趣,还培养了幼儿美术操作方面的的能力 。

科学与艺术的整合教育教学,是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探索力及审美能力。进行幼儿科学与艺术整合教育活动,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幼儿创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审美能力、想象力和探索能力,所以我们应该更深的了解科学与艺术整合教育教学的重要性。

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科学活动中的运用

作者:周丽娜 来源:淄博市张店区实验幼儿园 点击:

118 时间:2011-6-22

幼儿园科学启蒙教育是指孩子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物质世界进行感知、观察、操作来发现问题,寻求答案的探索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幼儿获取广泛的科学经验,发展智力,满足好奇心,并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有能力取得功,得到愉快的情绪体验,产生学科学的兴趣和对大自然的关注和热爱。

而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多媒体——投影、电视、录像、电脑等具有生动形象、感染力强、易于激发幼儿兴趣的优势,并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弥补幼儿直接经验的不足,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得手段运用与目标培养达到更和谐、更高效,从而引发幼儿的求知欲,开启思维的闸门。那么,如何根据科学启蒙教育本身的特点以及幼儿的年龄特征和个体差异,

效能。如在《可爱的小蝌蚪》这一活动中,小朋友在观察小蝌蚪的基础上,对它的外部特征和生活习惯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但蝌蚪形态小,身体的特征用肉眼难于观察清楚,给幼儿的观察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了突破这个难点,借助多媒体,我把小蝌蚪放大近五十倍,让幼儿清楚地观察到小蝌蚪的身上有嘴巴、眼睛,并知道圆圆的并不是蝌蚪的脑袋,而是它的头和身体,它们是连在一起的一个整体,其中眼睛前面是头,后面是身体。幼儿一个个睁大眼睛,看得那么认真、仔细,有效地解决和突破了教学中的难点,满足了幼儿的兴趣和求知欲。又如:《电话响了》,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幼儿难于理解春天里动物们的变化。教师难于表达清楚,教师可用多媒体制作故事课见。形象生动的展现在幼儿面前,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也是原来的枯燥内容变得更加的直观易懂。

三、运用电教媒体,突破时空界限,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

幼儿对事物的认识首先来源于周围生活。幼儿园的花草树木,街道两旁的高楼大厦,家乡的名胜古迹,春天的草长莺飞,秋天的红枫落叶,这些幼儿都可以通过观察、参观、游戏等手段去感知认识。但现在的幼儿求知欲更加旺盛,他们渴望去海底寻宝,到外星球探险,一切新鲜的事物都会引起他们无穷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这是“人类认知活动必不可少的主观前提,是探究和学习的原动力、内驱力”电教媒体的合理运用很好地突破了时空界限,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扩大了幼儿的认知范围,使幼儿看到许多日常生活中不易见到的大自然景象,认识了许多不常见的事物,让幼儿在与教学内容交流的同时,扩大想象的范围,激发幼儿想说的欲望,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在综合活动《有趣的种子》中,通过观看“种子的自然传播”录像带,幼儿惊奇地发现原来有的种子会自动爆裂,有的种子依靠风或依附在动物的皮毛上进行传播,他们的好奇心一下子被激发起来。接着又通过网络寻找更多关于种子的知识趣闻,如:世界上最大的种子是椰子,它也像莲蓬一样靠水来传播;可以吃的种子有那些?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幼儿边看边说,边看边做,知识面拓宽了。

四、灵活运用电教手段,再现情境,突破教学难点,巩固幼儿的学习兴趣。

语言教学其中的主要目的是丰富幼儿语汇。从幼儿的认知过程来看,幼儿对事物的认识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在直接感知的基础上进行的,词本身是抽象的概括,对幼儿来说,词汇的理解和运用是个难点,而运用电教媒体,以其明显的直观性、再现性,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对于帮助幼儿理解词义,加深记忆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如丰富词汇“模糊”、“清晰”,练习说反义词,为使幼儿更容易感知、理解,老师灵活运用投影将画面慢慢地演示由模糊到清晰的过程,反之再让幼儿观察。通过直观的感知、比较,幼儿印象比较深刻,达到了丰富幼儿语汇的目的。

电教手段的运用在语言教学中为突破故事的重点、难点,深化理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大班故事《小蝌蚪找妈妈》,主要是通过故事巩固认识青蛙的外形特征和生长过程。利用实物实地观察,受时间等条件的限制无法进行,而借助电教手段的再现性功能,幼儿再次仔细观察青蛙,了解其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幼儿接受得较快,达到了突破重、难点的目的。

综上所述,电化手段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适应了幼儿的认识特点,它直观、生动、形象,为幼儿创设悦目、悦耳、悦心的情境,充分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正因为孩子们喜欢这种教学方式,在幼儿园教学中就显示了极大的优越性。这种教学手段的运用引发了幼儿的求知欲,激发了情感,拓宽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因此说:运用电化教学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不但是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而且也是科技启蒙得最好手段之一。对幼儿的学习是非常大的。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

[2]师范教育司组织编 写:《现代教育技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11月;

[3]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在\全国中小学实践教学与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现场会\上的讲

多媒体课件在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中的运用

作者:沈清华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点击:

1090 时间:2009-7-24

我们认为,幼儿园多媒体课件是一种采用多媒体技术交互式、综合处理文、图、等信息媒体,来整合教学信息、表现教学内容的教学系统。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创设自主学习、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学习情境,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的兴趣。从某种意义上说,多媒体课件是帮助幼儿系统地建构知识及幼儿主动探索学习的桥梁与工具。

一、幼儿园多媒体课件的类型

多媒体课件的设计目的是为了实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课件设计中最重要的东西,并非在软件的应用上,而是在教学内容的表达上,在我们对课件设计的理解以及设计制作的水平上,在于我们自身的美感以及对教材的把握上。

目前幼儿园的多媒体课件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教学型。这类课件主要供教师开展教学或幼儿自主复习巩固知识时使用,以传递教学信息、解决教学重点难点为主。二是娱乐型。这类课件主要满足幼儿的娱乐需求,一般以电脑游戏和动画故事为主。第三种是综合型,是前两类的结合。它将教学信息、学习内容融于娱乐活动中,通过故事或游戏来学习有关知识,如科学、语言、数学、艺术等方面,这类在目前幼儿园多媒体课件中占大部分

二、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美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的优势

(一)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孩子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获取,使他们思维积极,想象丰富,调动了学习兴趣,从而促使他们全面和谐发展。 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教师出示范例-讲解范例-幼儿模仿-教师讲评,对幼儿来说,枯燥的形式缺少审美的感知,幼儿的作品往往千篇一律,依样画葫芦,而多媒体声色并茂、动静结合、高度智能化等强大的技术,使传统教学中无法或难以表达的内容,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幼儿的面前,幼儿在其中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兴趣来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情感,获得满足,激发表现美、创造美的兴趣。

(二)发散性思维,培养创造力。

当今的社会日新月异,对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会模仿,不懂创新的人要被淘汰,多媒体教学在幼儿创新意识的培养中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利用多媒体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一特征,制作一个动画课件,通过声音的感受和图象的清晰,为幼儿提供创设了形象、直观的和谐情境,使幼儿思路开阔,想象丰富了,创造力也随之调动了。

总之,多媒体辅助教学有着广阔的前景,只要我们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根据美术教学的要求,精心设计课件,适当运用,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多媒体教学在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的具体运用

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运用电脑多媒体教学,对激发幼儿对美术的兴趣,陶冶幼儿情操,

以及培养幼儿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一)引发幼儿创造的兴趣和愿望

幼儿的注意力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不稳定,特别是小班的孩子,易受情感支配,很容易分散。小班的孩子刚进入幼儿园,什么都是以激发兴趣为主,教他们画画,就要让他们感受画画的乐趣,喜欢画画,愿意画画。而且小班的孩子对色彩鲜艳,动态的画面更感兴趣。因此,在很多的美术教学活动中我都采用多美媒体课件地方法指导孩子画画。

例如:在教孩子如何画直线条,和弯曲的线条是,我选用了现有的课件《扭扭宝宝》。这个课件动态的演示了直线条变成了绳子,变成了蚯蚓,又变成了波浪,小鱼在海里游。形象而又生动的画面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和画画的兴趣。调动了孩子的主动性。

又如:小班美术《盖棉被》活动目标是在情景中感受冬天的景象,并乐意用棉签蘸上颜料顺着一个方向来回涂色。在这个活动中我设计了两个ppt.第一个ppt的运用起导入的作用。老师将各种冬天的景象如:下雪,圣诞节的气氛做成ppt.引入话题:老师说:冬天了,我们给小动物设计一些暖暖的棉被吧!怎么设计呢?”接着播放第二个ppt.出示几幅棉被的图片,让孩子说说你喜欢哪一条。教师在电脑上演示怎样均匀的涂色。在电脑上画的好处是能让每个孩子看清楚,而且节约时间。

(二)帮助有效的进行主题整合

孩子喜欢的美术教育活动,不仅仅是教会孩子一些技能,更多的是知识的丰富和积累。二期课改的理念体现了各学科的整合,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达到这一目的。做到知识的整合,各学科领域间的整合。

如中班的主题《我爱我家》的二级主题中《画妈妈》这个活动的目标是通过说说画画妈妈,让孩子感受到妈妈的爱,关心妈妈,爱妈妈。可见,这个活动不仅仅是让孩子会画妈妈,更多的是爱的情感的激发。

因此在活动的准备中我采用多媒体课件,将妈妈和宝宝的的照片做成ppt让孩子直观的看到了妈妈。让孩子说说自己的妈妈长得什么样?有的孩子说:“我妈妈的脸瘦瘦的,有的说我的妈妈胖胖的。”

孩子还观察到了妈妈的发型,有的孩子说:“我的妈妈是长头发,我的妈妈头发是卷的而且是染发的。”孩子边说我边将妈妈的基本特征画下来。在画的同时有的孩子会说:我的妈妈也是这样的。”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再现不在身边的妈妈变的具体形象了。一个原本枯燥乏味的活动变的生动并且富裕了情感的寄托。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主题《秋天里》有一个活动是美丽的菊花。目标是让孩子感受秋天的美,认识一些常见的花。并尝试用线条进行绘画。现有的资源来看没有那么多品种的菊花。于是,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在网上收集各种有代表性的菊花做成ppt.让孩子欣赏。在欣赏过程中孩子会发出惊叹声:哇,好漂亮呀,像烟花,像妈妈卷头发。这是什么花呀?在孩子们的疑问中我告诉他们这些都是菊花,而且有着不同的名字。在介绍完一些尝试之后,老师就演示如何用线条画出美丽的菊花。孩子饶有兴趣的看着,当他们一幅幅美丽的作品完成之后,我马上拍摄下来并从电脑上播放出来。看到自己的作品在电脑里播放出来时,别提有多开心了。

现在的美术活动不只是一节单纯的美术活动,渗透了主题目标中的许多的知识经验。如:中班主题《在动物园里》就要求幼儿画一画动物。动物虽然深受孩子们的喜欢,但是由于动物里孩子的生活较疏远,如何表现动物的肢体动作,把动物的基本特征表现出来还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在具体活动中,多媒体的运用是不可缺少的。

如:美术活动《调皮的猴子》这个活动。

我先收索关于猴子生活的视频,包扩猴子爬树,又是怎么睡觉的,猴子有什么本领等。先让孩子看看猴子们在干什么?孩子们说:“它们在爬树,它们趴着睡觉,它们蹲着吃香蕉。”当孩子们对小猴满怀着热情时,我将如何画小猴利用投影仪掩饰了一下。当孩子们看

到活泼可爱的小猴用简单的几笔画出来时,个个都很兴奋,他们都迫不及待的想试一试了。就这样神态各异的小猴在孩子们的笔下诞生了。

《可爱的熊猫》,熊猫是我们四川特有的珍稀动物,但是在我们阆中还是无法和熊猫近距离的接触,于是我们设计了一个课件,有各种姿态的熊猫,有各种精美的图片,有各种熊猫的优秀美术作品,幼儿可以大开眼界,轻松地掌握熊猫的外形特征,使孩子兴趣大增,画出了各具特色,各有千秋的图画。真是栩栩如生,充满童趣。多媒体课件就是这样能使活动变的开心,有乐趣。

(三)积累感性经验,提高审美意识

在美术活动中,教师除了唤起幼儿已有的经验,还应设法帮助幼儿扩展经验,包括组织幼儿参加有趣的文体活动和外出游览,广泛收集与主题有关的图片、录像、动画、美术作品等。通过欣赏、观察提高幼儿的审美意识,加深对绘画表现力的认知和理解,为幼儿积累丰富的想象创造条件,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比如:大班的美术活动《有趣的大树》,要求每组幼儿通过合作,利用多种材料制作四棵大树,从树上要体现出四季的变化。由于幼儿感知水平较低,对于四季变化很难理解,而且对已过去的季节特征已经淡忘,因此这次活动,对于幼儿来说有一定难度,若只凭教师口头描述四季特征及树的变化,必然会枯燥无味,引不起幼儿的兴趣,教学效果也不会很好,利用多媒体技术就好多了,我们利用多媒体把四季轮换制作成动画形式:春天,天气转暖大树开始慢慢的从枝头冒出小芽,并逐渐长成绿叶,绿叶很快长大,到了夏天枝叶茂盛。秋天,树叶颜色慢慢变黄,并从枝头一片一片飘落下来。冬天来了,树上只剩下光秃秃的树枝,天空撒下片片雪花,在枝头积了许多白雪??同时加上教师的贴切优美的讲解,使幼儿在几分钟之内就感受到了四季轮换及明显特征,丰富了关于四季树木的感性经验,提高了幼儿的审美意识,为最终的创作做好铺垫和准备,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各种方法和各种材料创作出了不同季节的大树,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四)使美术活动更具游戏化,生活化。

我们不能把美术活动局限为画画,手工制作,剪纸贴画都是美术活动。孩子把美术活动看成是游戏,那么我们就应当像游戏那样去教学,教他们观察,启发他们想象,鼓励他们勇敢地用自己的语言画出所看、所想、所爱。

《蔬菜娃娃》是利用各种蔬菜的形状的特征装饰成有趣的动物。怎样引导孩子们大胆的想象,充分地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思想,多媒体的运用实现了这个想法。

制作好的蔬菜娃娃不能防止太久,否则会变形,因此必须在活动中让孩子欣赏怎样制作。但是教师现场制作蔬菜娃娃看我定需要较多的时间,而且只能欣赏到一种作品的制作过程我就实现将制作的过程拍下来,剪辑好。并将制作完成的作品制作成幻灯这样幼儿可以直观的看到形态逼真的蔬菜娃娃。

最后,孩子们悬着需要的材料制作蔬菜娃娃。教师也将幼儿的作品拍摄下播放出来,一起享受着成功的喜悦,我门还进行了一次最佳创意奖的颁奖呢!

(五)提高教学的灵活性、随意性

传统的美术教学,教师示范往往是通过手绘,这种示范存在图像小,速度慢,教师背对幼儿易挡住幼儿视线等缺点。应用多媒体计算机演示,能较好的解决以上问题,图像大而清晰,色彩鲜艳。教师能直接与幼儿进行面对面的共同沟通交流,并及时掌握幼儿反馈的信息。幼儿看得清楚,听得仔细。如果幼儿有疑问,计算机可以再次演示,强化示范步骤,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并且节约示范用的时间,使孩子有了更多的练习时间。

以前在讲评幼儿作品时,特别是泥工作品,由于体积较小,教师在结合作品评价时,一些细节问题幼儿很难看清楚,但有了多媒体中的大屏幕,这一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美术活动泥工《螃蟹大联欢》,我事先从网上搜索了一些可爱的小螃蟹动画,制作成一个小小的动画片,上课时播放给孩子看,孩子们看到后非常兴奋,纷纷的说:“这些小螃蟹

真可爱;它们在跳舞,他们在唱歌,他们在做游戏。”我这样告诉小朋友:“小朋友说得对,寒冷的冬天已经过去,天气越来越暖和,这些小螃蟹为了欢迎春姑娘的到来,正在开联欢会呢!你看,他们又是唱,又是跳,玩得可开心啦!小螃蟹还邀请小朋友也去呢,我们每人做一只小螃蟹送他们去开联欢会好吗?”小朋友带着满怀的热情,积极地用他们手上的材料制作着,孩子们深深地沉浸在自己的创作中,动脑筋想办法,每个孩子做出的小螃蟹都是最出色的作品,因为这是他们用心做出来的,里面有他们的智慧和心血。我非常珍惜地把它们摆在桌子中间,让孩子们参观学习。最后,孩子们拿着自己的小螃蟹在教室里手足舞蹈,享受着成功的喜悦。

多媒体手段带给我们许多的便利,但带给孩子更多的是知识、信息,我将会更加努力探索,让孩子受益更多,让孩子在信息化时代接受更多的信息化教育!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实践运用中,还使我深深体会:开展多媒体辅助教学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制作教学软件,必须掌握动画制作软件或多媒体写作工具软件的运用,能较熟练地制作动画、填色、配音,建立交互。同时,由于制作软件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并且在反复实践反复修改下软件才会趋向完善,所以教师只有敬业爱岗才能顺利开展多媒体辅助教学。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作者:谢国珍 来源:广饶县大王镇中心幼儿园 点击:

1560 时间:2009-4-2

[摘要]

多媒体技术就是利用电脑把文字、图形、影象、动画、声音及视频等多种媒体结合起来,创造一个高质平台,优化教学效果,使教育教学现代化。它作为现代社会中一种便捷、有效的方式,不仅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传统方法,而且让人们更加形象的认识到所学的知识。在我们学前教育领域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在幼儿园课堂教育教学改革中展示了其独特魅力,为幼儿学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视觉、听觉的交互式的环境,发挥出了运用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良好水平。

[正文]

现代多媒体技术能够综合运用“形、声、色、光”的效果,不但使图片色彩鲜艳,而且放大了好几倍,动画效果好,游戏气氛浓厚,能够使孩子们在自然、宽松、和谐的良好氛围中获取信息、学到知识。多媒体技术作为教育教学中一种便捷、有效的方式,在我们学前教育领域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老师讲、幼儿听,几张图片反复讲述、重复讲述的老模式、老路子,在充分体现了师生互动的基础上,在视觉、听觉的交互式的环境中,以幼儿为主体进行教学,不仅孩子们的兴趣空前高涨,老师也在活动中体验到了互动的快乐。

多媒体技术最大特点在于能将单纯的文本信息转换成文字、图形、影象、动画、声音及视频等,创设出生动、形象、逼真并富有感染力的情景,把幼儿的各种感观充分调动起来,增加孩子的活动兴趣,使孩子在宽松的氛围中,达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例如:我们在为幼儿进行《风娃娃的心愿》的教育教学活动时,把故事制作成课件,让幼儿通过直观的图像结合教师的讲述、幼儿看画面自己进行讲述等多种形式相结合,通过教师逐步引导,把故事推向深入,让幼儿增强了对故事深层次的理解;并且通过强烈的对比,让幼儿知道了风对人们既有好处,又有害处。整个活动过程幼儿一动也不动,睁大了探究的双眼,全神贯注的观看,不断的思考,在优美、和谐的音乐,在教师的讲述过程中,风吹过树林、吹过庄稼地、吹过池塘、吹过小朋友的身边,孩子们被故事吸引着,被感动着,通过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83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