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主要国际贸易分工理论简介

更新时间:2024-03-12 00:5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当代主要国际贸易分工理论简介

虞小平

(湖北大学外国语学院, 武汉, 430062)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0444 (2001) 06- 0054- 03

国际贸易分工理论是国际贸易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的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的《国际贸易》教材就此主要介绍了亚当·斯密“绝对成本说”,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以及赫克歇尔- 俄林的要素比例说。这种靠山吃山, 靠水吃水的资源论用来解释19 世纪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国际贸易格局, 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因为我们必须承认, 土地、劳动力、资本等状况在决定各国的对外贸易上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 20世纪中期出现的第三次科技革命, 给国际贸易量、贸易的商品结构和地理方向带来了根本性变化。它们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发达国家之间相互贸易上升为主要贸易类型, 产业内贸易成为主要贸易形式, 二是公司内贸易迅速发展。面对国际贸易的这些新现象, 用传统的国际贸易分工理论来阐述贸易格局, 将无法解释生产要素禀赋相似的发达国家之间贸易量最大和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原因。因此, 本文拟对有关当代国际贸易分工的两种主要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做一简略的介绍, 以弥补教材在相关方面的不足, 帮助学习者对本学科的新发展取得较为全面的了解。

产业内贸易理论是20 世纪60 年代以来在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解释国际贸易分工格局的理论分支。

国际贸易从产品内容上来看, 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基本类型: 其一是一国进口和出口属于不同产业部门生产的商品, 即产业间贸易, 也称部门间贸易, 如出口农副产品而进口工业制成品, 或出口纺织品而进口计算机等; 其二是产业内贸易, 也称部门内贸易, 即一国既出口同时又进口某种同类型制成品, 如美国和一些西欧国家都是机动车辆的进口国, 同时也是出口国。

综合众多经济学家的观点, 造成产业内贸易现象的原因可以从供求两方面来考察。就供给而言, 大多数工业品的市场是垄断竞争性市场, 一方面, 各种产品类似并具有一定的替代性, 可以互相竞争; 另一方面, 它们又各有特色, 各自具有一定的垄断性。于是, 产品差别, 即企业产品所具有的区别于其他同类产品的主观或客观上的或大或小的特点, 成为普遍的现象。产品的客观差别可分为垂直差别和水平差别。属于同一类别的产品具有相同的根本特性, 而产品根本特性在其程度上的差别就是垂直差别, 也即同一种产品在档次上的差别。这种差别主要体现在产品的质量等级上。与此同时, 具有完全相同的根本特性并属于同一档次的同类产品, 又会有一系列不同的规格款式, 各规格、款式之间的差别就称为水平差别。工业制成品所具有的差异化或多样化程度要远远超过初级产品。每一类制成品不但在质量等级上而且在规格上都可以变换出无数的差别, 任何一个微小的变动, 甚至仅仅是一个商标的变动, 都可以使一种商品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所以, 同一种商品, 由于质量等级不同, 规格款式不同, 存在着根本特性一致下的不同层次, 这种造成垄断竞争市场格局的重要原因。 从需求来看, 消费者的偏好也千差万别, 这些差别也同样可分为垂直差别和水平差别。消费者偏好的垂直差别主要体现在消费者对同类产品中不同质量等级的选择上, 而水平差别则主要体现在消费者对同类、同一质量产品的不同规格或款式的选择上。消费者偏好的垂

直差别受其收入水平的制约, 表现为一种客观性, 而水平差别则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无关, 只是完全取决于消费者主观上的偏好。针对消费者偏好上这种不同层次的多样性, 需要有相应的产品多样化予以满足。

在同时考察两个或两上以上国家的供给和需求状况时, 我们会发现, 不同国家的产品层次结构和消费层次结构存在着重叠的现象。一方面, 由于不同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相近, 其产品层次结构和消费层次结构大体相同, 这种重叠便成为发达国家之间产业内贸易的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层次结构和消费层次结构也有部分重叠, 这种双向重叠使得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内贸易成为可能。

导致产业内贸易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规模经济。由于规模经济促进了各国在各产业内部发展专业化生产, 建立在产业内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产业内贸易便得以迅速发展。与此同时, 规模经济与产品差异化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正是因为规模经济的作用, 才使得众多的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形成一国内某种产品由一家或少数几个厂商生产的局面, 大型企业进而能发展成出口商。由于规模经济的制约作用, 每一国的大型企业只能生产出系列有限的产品来。于是, 各国生产的产品又各具特色。产品差异的存在, 既是促进企业走向专业化、大型化的因素, 从而能获得经营上的规模效益, 又为生产者的相互竞争提供了市场, 为消费者的多样化选择提供了物质保证。可以说, 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化之间的相互作用, 是导致产业内贸易的基础性原因。

应该指出的是, 在产业内贸易中, 各国的竞争优势主要表现为公司的特定竞争优势, 而不像产业间贸易那样, 首先表现为国家的竞争优势。公司的特定优势是一个公司相对于其他竞争对手所具有的垄断优势, 也即知识资产优势和规模节约优势。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只要拥有具有垄断优势的公司, 就可生产出差别产品在产业内贸易的国际市场上进行竞争。可见, 要理解产业内贸易现象, 离不开对公司作用的分析。

总而言之, 造成产业内贸易现象的主要原因包括产品差别、规模经济、消费者偏好差别以及国家之间产品层次结构和消费层次结构的重合。各个国家公司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对于产业内贸易的格局起着决定性作用, 而不是依赖于各国由于生产要素禀赋不同而造成的相对优势。当两国生产要素禀赋结构相似而无多少产业间贸易发生,是规模经济占重要地位和产品高度差异化时, 从生产规模化和产品多样化中获得的利益就会超过常规的比较利益, 产业内贸易便成为贸易利益的主要来源。这些利益明显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生产效益将依仗于规模优势而不断提高, 二是消费者可以从产品多样化或更便宜的价格水平中得到更大的满足, 从而提高社会福利效益。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经过一系列研究, 提出了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从而使对国际贸易的解释更具“统一性和说服力”, 形成了一个新的理论框架雏形。

迈克尔·波特在他的《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 一国兴衰根本在于能否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优势, 而取得国家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国家是否有合适的创新机制和充分的竞争能力。波特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对创新机制做了论述。 1. 微观竞争机制

国家竞争优势的基础是其企业内部的活力。如果企业缺乏活力, 不思创新, 国家整体竞争优势就如无本之木。企业经济活力的根本目标在于使其最终产品的价值增值, 而增值要通过研究、开发、生产、销售、服务等环节才能逐步实现。这就要求企业重视各个环节的改进和协调。在强化管理、研究开发、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等方面实行全面改革。比如, 研究开发产品时, 采用“精干体制”, 将设计、制造、销售、服务人员组成在一个班子里, 从头至尾密切配合, 摒弃传统的流水作业方式, 以缩短产品研制周期; 又如为满足消费者瞬息万变的需求, 采用柔性制造系统, 加快产品的更新换代。 2. 中观竞争优势

中观层次的分析由企业转向产业、区域等范畴。从产业看, 个别企业最终产品的价值增值不仅取决于企业内部要素, 而且有赖于企业的前向、后向和旁侧关联企业的辅助与支持; 从空间看, 各企业为获得理想的利润和长期发展, 需要在制订空间战略时, 合理分布企业的各个部门, 比如将企业的总部和研究开发部门设置于交通迅捷、信息灵通的大都市, 而将生产部门转移到成本低廉的地区或接近销售市场, 从而利用空间差, 达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灵活反映能力等目的。 3. 宏观竞争机制

国家竞争优势并非个别企业、产业竞争优势的简单加总。国家整体竞争优势的获得取决于生产条件、相关和支撑产业、需求因素、企业战略等四个基本要素以及一些辅助要素的整合作用。

生产条件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本和基础设施。根据它们的产生机制和所起作用, 可分为基本因素和推进因素, 前者指一国先天拥有或不需太大代价便能得到的要素, 如自然资源、地理位置、非熟练劳动力等; 后者指必须通过长期投资和培育才能创造出的要素, 如高质量人力资本等。对于国家竞争优势的形成而言, 后者更加重要。在特定条件下, 一国某些基本因素上的劣势反而可能刺激创新, 使企业在可见的瓶颈、明显的威胁面前为提高自己竞争地位而奋发努力, 最终使国家在推进因素上更具有竞争力, 从而创造出动态竞争优势。 相关和支撑企业是指主要作为生产原料和中间品供应者的国内企业, 其重要性不仅在于它们所提供投入品的价格直接关系到主导产业的生产成本, 而且, 它们与主导产业在空间分布上的邻近, 将有利于它们之间的信息和技术交流, 从而有力地促进企业的科技创新, 形成良性互动的地方化经济和集团化经济。

需求因素, 特别是国内市场的需求状况也对国家整体竞争优势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如果本国市场的需求大, 将有利于企业迅速达到规模经济。更重要的是, 如果本国消费者特别“挑剔”, 需求复杂且标准很高, 则会促进本国企业努力改进产品质量和服务。

最后, 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同样不可忽视。在现实经济生活中, 企业皆有各自的规模、组织形式、产权结构和竞争目标, 它们构成企业的管理机制。企业要在竞争中赢得优势, 必须根据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做出合适的选择。比如一些消费资料生产部门为适应客户千变万化的需求, 必须选择灵活的体制, 而一些大型生产资料生产部门, 则必须保持组织管理上的严格有序。波特强调, 强大的本国竞争对手是企业竞争优势产生并得以长久保持的最强有力的刺激。他反对“国内竞争是一种浪费”的传统观念, 认为国内企业之间的竞争在短期内可能损失一些资源, 但从长远来看, 则是利大于弊。

除了上述四种基本因素外, 一国所面临的机遇和政府所起的作用, 对国家整体竞争优势的形成也有辅助影响。国际竞争优势本身也具有系统性, 不同产业依靠产业间的联系和空间上的集聚可以形成自己特有的优势。

总之,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超越了传统理论对国家优势地位形成的片面认识, 首次从多角度、多层次阐明了国家竞争优势的确切内涵, 指出国家优势形成的根本点就在于竞争, 而不在于优势产业的确定, 从这个意义上说,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摆脱了传统理论的孤立性、片面性, 建立了国家竞争优势的概念体系和理论框架。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以国家为基本分析单位, 以国际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生产要素在国际间不能自由流动为分析的前提。但现实的市场是垄断竞争的市场, 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已成为普遍现象, 跨国公司的决策对贸易格局、投资格局的影响已不可忽视。面对国际易中的这些新现象,当代经济学家提出了种种新的见解, 他们应用规模经济、递增效益和市场结构理论来对产业内贸易做出解释, 而且, 人们已经开始致力于建立一种国际贸易和对外投资的一般理论, 以取代传统国际贸易和理论的地位, 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则试图从系统的角度建立国家贸易和国际分工中国家竞争优势形成的理论体系。

产业内贸易理论和国家优势理论并不是对传统贸易理论的全盘否定, 它与传统的比较成本理论和生产要素禀赋理论仍然存在着不可分割的理论渊源关系, 其主要观点和分析方法, 仍没有离开相对优势的分析范畴, 反而可以说是比较优劣势的分析方法在新情况下的具体运用, 是对传统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80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