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计时双基练16 抗日战争

更新时间:2023-12-22 19:1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计时双基练16 抗日战争

(时间:30分钟 满分:7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2016·河南郑州高三质检)“权力真空出现,??为了在国内斗争中占得上风,军人集团常常在中国挑起事端,寻衅滋事,侵夺中国权益,以能为日本谋取国家利益来增加自己内斗的砝码。”材料表明日本不断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是( )

A.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成性

B.日本制定“大陆政策”,全面侵华蓄谋已久 C.日本政府内部的派系争斗 D.日本军国主义思想的发展

解析 考查了学生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材料反映了日本政府内部的派系争斗导致其竞相挑起事端,获取侵略权益,以为自己在日本谋取国家利益服务。应选C。

答案 C

2.(2016·重庆调研)颂扬淞沪会战的歌曲《歌八百壮士》:“中国不会亡,你看那民族英雄谢团长;中国一定强,中国一定强,你看那八百壮士孤军奋守东战场??”歌词所反映的事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发生在抗日战争的防御阶段 ②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③是中日民族矛盾激化的产物 ④反映了正面战场的抗战情况

A.①②③ C.②③④

B.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淞沪会战时间为1937年8月至11月,这一时期是抗日战争的防御阶段,故①正确;抗日战争的最大胜利为台儿庄大捷,发生在1938年3月至4月,故②错误;七七事变爆发后,中日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日本侵略上海是侵略的扩大,故③正确;淞沪会战为国民党组织的正面抗战,故④正确。

答案 B

3.(2016·石家庄质检二)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抗日战争是一场全民族抗战,下列史实按其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叶挺出任新四军军长 ②蒋介石出任中国战区最高统帅 ③民族工业由华中向西南地区转移 ④李宗仁指挥台儿庄战役

A.④①②③ C.①④③②

B.④①③② D.②①④③

解析 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叶挺出任新四军军长是在1937年,李宗仁指

1

挥台儿庄战役发生在1938年,伴随着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的失利,华中地区大片领土沦陷,民族工业由华中向西南地区转移,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之后,蒋介石出任了中国战区最高统帅。应选C。

答案 C

4.(2016·四川省乐山市高三模拟文综)抗战期间,八路军宣传部门给日军战俘送去樱花图片,上面写道:“远海那边的故乡,樱花正盛开,家中亲人盼你生还,而不是挂着勋章的骨灰盒。”这一行为( )

A.有利于瓦解日军的战斗意志 B.表明武士道精神已趋于衰落 C.极大改变了中日力量的对比 D.表明大部分日军有思乡情节

解析 抗战期间,八路军宣传部门不断研究日军的战场心理。他们通过查看日军的信件、日记,与日军俘虏进行交流,发现大部分日军出身贫苦,来华作战多是受了欺骗或是被强制性驱使,天长日久逐渐产生了厌战情绪,情感也极其脆弱。八路军给他们送去樱花图片,日军许多士兵看后伤心落泪,思念家乡的情愫无法自抑。这种做法有利于瓦解日军的战斗意志,故A项正确。B、C、D三项材料无法体现。

答案 A

5.(2016·增城调研)1942年10月10日,蒋介石在重庆举行的国庆大会上宣布,美、英等国已“表示愿自动撤销在华治外法权及其他有关权益”,“我国近百年来所受各国不平等条约之束缚,至此已可根本解除”。据此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美、英等国愿意撤销不平等条约的原因是中国的崛起

B.美、英等国愿意撤销不平等条约的目的是支持中国的抗日战争,维护反法西斯大局 C.至此近百年来的不平等条约将被彻底废除 D.中国至此将成为一个在国际上备受尊重的大国

解析 抓住材料时间予以分析,1942年中国处于抗战相持阶段,还没有崛起,故A项错误;美、英等国愿意撤销不平等条约是因为中国坚持抗战,有力配合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故B项正确;抗战期间主要废除的是治外法权,“至此近百年来的不平等条约将被彻底废除”说法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材料只能反映抗战期间中国国际地位提高,不能说明中国至此将成为一个在国际上备受尊重的大国,故D项错误。

答案 B

6.(2016·青岛质检)《中国的近代化》一书写道:“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造成促进‘心理统一’的强大压力,并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这里描述的是( )

A.国民革命调动了各阶层人民的革命热情

2

B.土地革命调动了各阶层人民积极性 C.抗日战争使中国文化中心发生转移 D.抗日战争使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增强

解析 据“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可知材料所指事件为抗战时期的后撤,据“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可知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增强,故D项正确。

答案 D

7.(2016·河南郑州高三质检)《宜昌大撤退铭文》记载,1938年民生实业公司总经理卢作孚临危受命,抢运近10万吨物资设备和3万人员如期转移入川,有人后来将“宜昌大撤退”比喻为中国实业史上的“敦刻尔克大撤退”。中国本次大撤退的主要作用是( )

A.滞碍日军对沿海地区的资源掠夺 B.保存争取抗战胜利的物质力量 C.改变中国工业结构的地理布局 D.奠定民族资本主义黄金发展的基础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在抗战中的经济发展。随着日军侵占中国的华东、华中地区,当地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向西部撤退,保存了抗战的物质基础,B项符合题意;日军对沦陷区进行大规模的经济掠夺,并没有因为“宜昌大撤退”而放松,A项错误;抗战时期民族企业的内迁,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工业结构的地理布局,C项错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发生于抗战之前,D项错误。

答案 B

8.不同时期的中国教科书对美国有不同的解释,反映了中国对美国的研究及中国人认识美国的历程。下列哪一项反映的是抗战时期中国人心中的美国形象( )

A.西方列强,积极侵华 B.政治典范,民主楷模 C.战略伙伴,强大盟国 D.霸权主义,超级大国

解析 “西方列强,积极侵华”属于晚清时期中国人对美国印象,故A项错误;“政治典范,民主楷模”属于国人在辛亥革命前对美国政治民主的赞赏,故B项错误;抗战后期,由于美国对日本投放原子弹,加速了日本的投降,“战略伙伴,强大盟国”符合抗战时期国人对美国的印象,故C项正确;“霸权主义,超级大国”是美苏争霸时期国人对美国的印象,故D项错误。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0分)

9.(2016·徐州质检)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对“九一八”事变,当代国人仍需要

3

反思。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侵略中国东北,使之完全变成殖民地是日本帝国主义诞生后就制定了的目标,在1931年,已经不单单是军部激进派的要求,资本家、地主、政党、政府都有同样的要求。??1931年9月18日夜,关东军自己炸毁了沈阳北部柳条湖南满铁路路轨,硬说这是中国军干的,立即攻击中国的兵营。同时,按照预定计划向满铁全线展开进攻,次日,已经占领了沿线全部城市。

——井上清、铃木正四著《日本近代史》

材料二 若将军制改革之大事一任军部处理,在吾国策上将产生极大不安??因而强烈要求实行裁军。

——《大阪朝日新闻》1931年4月19日社论

警告政府不要在中国东北行使武力,建议运用外交手段解决满蒙问题。

——《大阪朝日新闻》1931年9月17日社论

对那些为使几万在满同胞的生命财产免遭暴戾支那之残害而持续战斗的帝国特派满洲军队以及长期遭受奉天政府侮辱和迫害的在留居民表示感谢和慰问。

——《大阪朝日新闻》1931年10月15日布告

材料三 此刻必须上下一致,先以公理对强权,以和平对野蛮,忍辱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际公理之判决。

——1931年9月23日蒋介石在南京市党员大会上演说词

现在政府既以此案件诉之国联行政院,以待公理之解决,故希望全国军队对日军避免冲突。

——1931年9月23日国民政府告全国军民书

材料四 从九一八第二天始,中国人民便走上了反抗的道路。九月间,上海有十万大中小学学生的大罢课,有三万五千日本码头工人的大罢工。九月二十六日,上海有十余万人的反日大集会。全国各地,从上海到成都,从平津到广州,所有的学生都卷入反对日寇进攻东北的热潮中。全国民众,尤其是城市的市民群众,热烈地参加了抵抗日货和禁止和日人交易的杯葛运动。广州及香港等地日商日厂所有的中国工人,自动一律停工,宁可挨饥受饿。十月初,上海八十万工人组织抗日救国联合会,派代表要求南京立即出兵抗日,要求政府发给枪械参加抗日。

——《九一八前后的中国》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 (2)据材料二,分析日本国内舆论有何变化?

(3)据材料三、四,归纳中国政府与民众面对侵略分别采取的措施(或行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政府的措施带来怎样的后果?

4

(4)综合上述材料,从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性和中国政府对外来侵略的态度两个视角谈谈九一八事变对中国人的启示。

解析 第(1)问,从“侵略中国东北,使之完全变成殖民地是日本帝国主义诞生后就制定了的目标”可以概括出既定国策的答案,再结合所学知识从日本国内经济、军事角度分析作答。第(2)问,从“要求实行裁军”“建议运用外交手段解决满蒙问题”可归结出政府前期的态度,从“对那些??表示感谢和慰问”的信息去概括政府态度转变的表现。第(3)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三、四中分别归纳中国政府与民众的态度;第二小问联系所学不难回答。第(4)问属于开放型试题,回答时联系所学知识从日本侵略和反对外来侵略两个视角去分析作答,日本视角可以从日本国内军国主义抬头,政府视角可以从纵容将会自食其果等角度分析。

答案 (1)既定国策;军国主义膨胀;经济危机影响。

(2)由主张反战裁军,外交手段解决争端,变为支持战争,为侵略辩护。 (3)政府:不抵抗;依赖国联解决。

民众:积极抗日;组织罢课、罢工;抵制日货;成立抗日救国联合会等。后果:国土沦陷;民族危机加深。

(4)启示:增强忧患意识;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和右翼势力的增长;理性处置争端,政府应承担起保土安民责任,对法西斯势力的退让和纵容必将自食其果。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7p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