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学导论期末复习资料

更新时间:2024-07-09 08:0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自然资源学期末复习资料

1. 全球性自然资源问题

1.大气圈――全球的共同资源○2.世界人口趋势――对自然资源的压力 ○3.粮食和农业, ○

4.生物资源 ○5.能源与矿物原料○6.水资源短缺○7.海洋和海岸带资源 ○

2.我国自然资源特点

– 自然资源总量大,类型齐全。 – 人均资源量少。

– 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资源组合结构不匹配。 – 资源质量不一,潜力可观。

3.我国面临自然资源稀缺的挑战

– 粮食安全-----粮食增产受限制

1.耕地限制 ○2.水资源限制 ○3.化肥投入报酬递减限制 ○

- 矿产资源短缺的危机(现状)

?总量较大且种类比较齐全

?主要矿产储量占世界的比例较低 ?人均占有量很低 ?资源分布不均衡 ?矿产质量差 – 生物多样性减少

– 资源承载力 一定范围内生境(或土地)所能持续供养的最大种群(或人口)

数量。

– 资源开发的环境影响:

1环境污染:大气污染 水污染 土壤污染 垃圾成灾 ○

2资源退化:土壤板结,土地肥力下降;耕地占用;水土流失严重;土地○

沙(荒)漠化、盐碱化;森林面积锐减;草地退化;

4.关于自然资源问题的论争

悲观派(新马尔萨斯主义者)持续地球世界观:地球资源是有限的,无限度的增加生产和消费将会给自然过程加上严重的负担,使空气、土壤、水的更新和自我维护不能正常进行,影响地球对生物多样性的支持。

乐观派(丰饶论者)人类征服自然观:地球具有无限的资源,因此任何妨碍短期经济增长的资源保护都是不可取的。如果一个地区的资源被污染或消耗了,人们总能通过技术进步找到替代品并控制污染。 5.自然资源学:主要是研究人类与自然界中可以转化为生产、生活资料的物质与能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6.研究对象: 单项和整体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时空变化、开发利用及其后果、保护及管理等。

7.研究范围:

时间维——过去,现在,将来。

空间维——地方,区域,国家,国际,(地球,星际宇宙) 论题维——生态,经济,政治,伦理,法律,技术。 8.我国自然资源科学研究发展

萌芽阶段:20世纪初-新中国成立; 起步阶段:建国后开始到七十年代;

发展阶段:七十年代末至今。 9.自然资源学的框架结构

10.我国自然资源学面临的使命 1.资源学科本身的建设

2.参与国家重大项目的论证及研究

3.普及宣传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思想 4.促进国际交流与国际合作 11.自然资源:人类能够从自然界获取以满足其需要与欲望的任何天然生成物及作用于其上的人类活动结果。 12.自然资源的类型:

(1)根据自然资源地理特征(矿产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 (2)根据自然资源用途(工业资源、农业资源、服务业资源) (3)根据自然资源再生性质 (可更新资源、不可更新资源) (4)根据自然资源空间分布 (地表资源、地下资源、海洋资源) 13.两种综合自然资源分类

(1) 可更新资源(流动性、收入性资源): 正常情况下能够通过自然力以某一增

长率保持或增加蕴藏量的自然资源。(例如太阳能、大气、森林、鱼类、农作物以及各种野生动植物等)

不可更新资源(储存性、资本性资源) :地壳中储量固定,经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如金属矿物,煤,石油等。

耗竭性资源

(2) 非耗竭性资源 14.恒定性资源与临界性资源

恒定性资源 指按人类的时间尺度来看是无穷无尽并且也不会因人类利用而耗竭的资源(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原子能、气候资源和水资源)。

临界性资源 指在正常情况下可通过自然过程再生,但如果被利用的速度超过其再

生速度,也可能耗竭的资源(土地资源和森林、草原、动植物等生物资源)。 15.部门资源分类 ●气候分类

●生物分类

通常包括七个主要级别:界、门、纲、目、科、属、种 ○两界系统(动物界、植物界)

○三界系统(动物界、植物界、原生生物界(包括细菌、藻类、真菌和原生动物) ) ○五界系统(原核生物界 、原生生物界、动物界、植物界、菌物界 )

○六界系统(病毒界、细菌界、蓝藻界、真菌界、植物界、动物界——原核总界和真核总界+病毒界)

●土地分类

1.耕地(灌溉水田、望天田、水浇地、旱地、菜地)

2.园地(果园、茶园、橡胶、可可、咖啡、油棕、胡椒、药材等) 3.林地(有林地、灌木林、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 迹地和苗圃) 4.牧草地(天然草地、改良草地、人工草地) 5.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城镇居民点、农村居民点、独立工矿用地、盐 田、特殊用地)

6.交通用地(铁路、公路、农村道路、民用机场、 港口码头)

7.水域(河流水面、湖泊水面、水库水面、坑塘水面、苇地、滩涂、沟渠、水工建筑物、冰川、永久积雪)

8.未利用土地(荒草地、盐碱地、沼泽地、沙地、裸土地、裸岩石砾地、田坎、其他) ●矿产分类

能源矿产资源(煤、煤成气、石煤、油页岩、石油、天然气、油砂、天然沥青、铀、

钍、地热)

金属矿产(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轻金属、贵金属、放射性元素、稀有金属) 非金属矿产(研磨材料、绝缘材料、填料与涂料、过滤与漂白原料、精密仪器及装

饰原料、化工原料、冶金辅料与陶瓷原料、建筑石料)

水气矿产(地下水、矿泉水、二氧化碳气、硫化氢气、氦气、氡气 )

16.自然资源的基本属性----共性

稀缺性、地域性、整体性 、多用性 、变动性、社会性 17.资源价值的相对意义

人类社会、经济、知识技术决定着资源的价值,资源的价值具有相对性,随时间(代)、地点、使用人群而异。 18.稀缺的生产要素(资源)

?经济学的生产要素: (1)人力资源——劳力;

(2)资本资源——固定资本、流动资本; (3)土地——自然资源。

?物质财富和无形服务

△自由财货:在零点价格上的供给仍大于需求

△经济财货:相对于零点价格上的需求来说数量有限,需要有一个正的价格。 19.自然资源稀缺的经济学含义

?绝对稀缺:对自然资源的总需求超过总供给。

?相对稀缺:自然资源的总供给尚能满足总需求,但由于自然资源的分布不均衡或其

他原因造成的局部稀缺。

?自然耗竭: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超过了资源基础的最终极限。 ?经济耗竭:自然资源的开发成本超过其价值时发生的“耗竭”。 20.自然资源稀缺性分析

**自然资源稀缺—自然资源相对人类需求在数量上的不足。

**自然资源稀缺的原因:自然极限;人类的不合理利用、不适当管理;人口增长过快;经济-社会结构的不适应;科学技术的欠缺。

**全球和区域尺度上的自然资源稀缺 21.全球性资源稀缺的本质 ※储存性资源

1.多数矿产资源探明储量的增加速度超过(至少持平于)消费量增加的速度。

2.公布探明储量均比实际情况保守。 ※流动性资源 (粮食)生产、(农业)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全球生态圈正在遭受威胁!!(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水体富营养化、生物多样性锐减、土地退化??) 22.地区性资源稀缺本质

(1)资源分布与经济发展差异造成的资源稀缺 ◎资源地理分布不平衡

◎经济发展阶段和开发历史不同

◎人均资源消耗不同

这种资源分布、消费和生产在空间上的不平衡导致的区域性资源稀缺是绝对的,不可避免的。

(2)地缘政治造成的资源稀缺

这种原因造成的资源紧缺是局部的、短期的。世界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必会使之终结。

(3)经济原因造成的资源稀缺

◎贫困国家和地区消费者的(有效)需求不足,供给缺乏刺激,加重资源稀缺。 ◎贫困国家和地区资金缺乏使之环境与贫困不能兼顾。 ◎贫困国家和地区的财政补贴难以缓解资源紧缺问题。

◎靠出口本国资源和初级产品的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经常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和矛盾是问题的根本 (4)环境问题造成的资源稀缺

◎自然因素引起的环境问题造成的自然资源短缺 ——人类无法进行控制,只能调整自身适应自然规律。

◎人类不合理利用和管理自然资源造成的环境问题引起的自然资源短缺 ——必须采取政府干预与市场管理相结合的方式正确对待资源价值,调整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23.资源基础=元素丰度(克拉克值)×地壳的总质量

元素丰度为某化学元素在单位地壳中的平均含量 地壳的总质量常用1km或1mile深的地壳总质量

24.探明储量:是指已经查明并已知在当前的需求、价格和技术条件下具有经济开采价值的矿产资源藏量。

25.条件储量:是指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不能开发利用(开采)的已查明的储藏量。 26.远景资源:是指尚未查明的藏量,但可望在不远的将来在仅作了少量勘察和试探性开发

的地区发现它们。

27.理论资源:是指那些被认为具有充分有利的地质条件,但迄今尚未勘察或极少勘察的地区可能会发现的矿藏。 28.最终可采资源:探明储量、条件储量、远景资源和理论资源的总和统称为最终可采资源。

第三章 矿产资源

1.固体矿产资源:在地壳内或地表由地质作用形成具有经济意义的固体自然富集物,根据产出形式、数量和质量可以预期最终开采是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包括查明矿产资源和潜在矿产资源 )。

查明矿产资源:是指经勘查工作已发现的固体矿产资源的总和(包括储量、基础储量和资源量 )。

潜在矿产资源:是指根据地质依据和物化探异常预测而未经查证的那部分固体矿产资源。 2. 矿产勘查工作程序:预查、普查、详查、勘探

3. 固体矿产资源地质可靠程度:预测的、推断的、控制的、探明的 4. 可行性评价:概略研究、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

5. 可行性评价结果:经济的、边际经济的、次边际经济的、内蕴经济的 6. 矿产资源及储量的分类分级依据

1(E) 开发经济意义 2(F) 可行性论证程度 3(G)地质研究程度

7. 流动性自然资源可得性度量:通常以资源在一定时期内可生产有用产品或服务的能力或

潜力这个概念为基础,衍生出多种概念: ?最大资源潜力 :指在其他条件都很理想的情况下,流动性自然资源能够提供理论产品或服务的最大理论潜力。

?持续能力 :可更新资源实际上能长期提供有用产品或服务的最大能力,即不损害其充分更新的利用能力。

?吸收能力 :实际上是指环境的自净能力,它是指环境对被排入的废弃物及能量进行同化、消纳和吸收的能力,是通过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作用来实现的。 ?承载能力:指一定范围内的生境(或土地)可持续供养的最大种群(或人口)数量。

8.

9. 矿产分布规律

一、空间上的分布规律-----成矿区域 1.板块构造与成矿作用

(1)与离散型板块边界有关的成矿作用 (2)与汇聚型板块边界有关的成矿作用 (3)板块内部的成矿作用 2.地槽、地台和成矿作用

(1)地槽区成矿作用 (2)地台区成矿作用 二、时间上的分布规律-----成矿时代 1.太古代 2.元古代 3.显生代 10.中国大地构造

? 位于西伯利亚地台和印度地台之间,大体呈东西向展布;东临太平洋,为西太平

洋中新生代地槽活动带,陆壳与洋壳交接地带呈北北东向展布,上述两组构造交叉,构成我国大地构造具有近东西向和近北北东向分区的特征。

? 从板块构造的观点来看,中国处于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带,近东西向的特提

斯----喜马拉雅地槽活动带横亘其间;东部则受太平洋板块俯冲带的影响。因此,我国大地构造的发展与板块的碰撞和俯冲有密切关系。

11.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

1贫矿多,富矿少 ○

2小矿区多、大矿区少,但大矿区所占储量比例并不低 ○

3矿产种类多 ○

4共伴生矿多,独立矿少,质量差,成分复杂 ○

12.矿产资源的分类 从形态上划分:

固态--如煤、铁矿石、石灰岩等 液态--如石油、地下水等 气态--如天然气、煤成气等 从品种上划分:

13.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

1、小企业多,生产集中度低 ○

2、布局不合理,矿中矿、矿叠矿多,管理难度大 ○

3、效率低,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低 ○

4、主要矿产资源保障力度减弱 ○

5、矿山环境历史欠帐严重 ○

(1) 煤炭生产对土地资源造成的影响:地表塌陷

(2) 煤炭开采对水资源造成破坏:地下水位下降,形成地下水降落漏斗;

煤矿废水引起地表水体的污染

(3) 煤炭开采对大气造成的破坏:大气污染,加剧了全球气候变暖 6、缺乏规划、宏观失控○

7、政府和部门不依法行政 ○

第四章:土地资源

1.土地资源: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一定时间内可为人类利用的土地。 2.土地的基本功能:①养育功能②承载功能③美学功能 ④资产功能 3、 土地资源的基本属性 1、自然属性

①土地面积有限性②土地利用的永续性③土地位置的固定性④土地质量的地域差异性 2、经济属性

①供给的稀缺性②用途的多样性及其变更的困难性③土地利用的报酬递减性④土地的资产增值性

4.土地类型:地表各组成要素(包括气候、地质、地貌、水文、土壤、植被以及人类活动作用的结果等)遵循地域分异规律,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所形成的性质均一的土地单元,是包括各种自然要素在内的自然综合体。

5.土地类型着重体现土地的自然综合特征

◆一方面土地类型的发生发展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综合性或整体性,即各种自然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

◆另一方面土地类型的地域分异受到自然环境的地带性与非地带性分异规律的控制。

*对土地类型的调查研究必须从自然环境的综合性与区域性、相似性与差异性入手。 6.土地分级系统: 土地分级一般可分为三个基本单位

? 景观学派分级系统:相-----限区-----地方

? 英澳学派分级系统:土地点-----土地单元-----土地系统 8. 土地类型分类的基本原则

(1)发生学原则 (2)地域分异原则 (3)多级序原则 9.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着重于土地的社会经济特性的调查。

◆主要内容:调查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空间分布、土地利用结构及权属关系、土地利用水平、土地利用潜力及存在问题。

◆主要任务:查清调查区域内各类土地的界线并反映在图上,编制土地利用现状图,查清调查区域内各类土地的数量、结构,最后对土地利用现状加以分析。

10. 土地资源评价:根据土地资源的特定利用目的,对土地性状进行评估的过程 11.现代土地资源评价的目的 (1)为土地税收服务

(2)为调整承包土地和征地补偿费提供依据 (3)为土地交易服务

(4)为估计土地经营好坏服务 (5)为土地利用规划服务 12.土地评价原则

1. 针对性原则

2. 综合分析和主导因素相结合原则 3.比较原则 4.实用性原则 13. 土地评价类型

?从评价的对象出发

农用地评价(耕地、林地、草地和园地等的评价)

非农用地评价 (交通用地、城镇用地、工业用地和旅游用地等的评价) ?按评价的内容分

土地潜力评价、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经济评价

14.城市土地定级:是指在特定的目的下,对城市土地质量、使用效益及其在空间上分布差异状况的评定,并用等级序列表示其差异或优劣程度的过程。 15. 城市土地定级目的:

1为合理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服务 ○

2为土地资产提供一个重要的量度标志,使不同地域的土地质量或收益具有可比性 ○

3为评估土地出让或转让价格、土地基准地价,计算土地出租抵押金额提供基础资料 ○

4为征收土地税、费提供科学依据 ○

16.城市土地定级的方法 (1)多因素综合评定法

通过对城市土地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所表现出的各种特征进行综合分析,揭示城市土地的使用价值或价值及其空间分布的差异性,评定城市土地的质量等级。

(2)级差收益测算评定法

级差收益测算评定法的基本思路是通过级差收益确立土地等级,从土地产出即企业的利润入手。

(3) 地价分区定级方法

地价分区定级方法的指导思想是直接从土地收益的还原量——地价出发,根据地价水平高低一致性在地域空间划分地价区块,制定地价区间,从而划分土地级别。

土地自然适宜性评价土地生产潜力评价土地经济评价评价类型定性评价评价土地评价方法定量评价评价对象评价目标单项评价综合评价农用地评价林业用地评价牧业用地评价城镇用地评价旅游用地评价评自价然保护区用地交通用地评价17. 18.土地规划:在一定的规划区域内,根据当地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和农业生产各业之间合理地分配土地,确立或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在空间上配置各种用地,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综合规划措施体系。

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土地利用专项规划○3土地利用规划设计 19.土地利用规划类型:○

20.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体系及其内容: (1)体系:

?全国规划----省级规划----市级规划----县级规划-----乡级规划 (2)内容:

①在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适宜性评价和土地需求量预测等的基础上,根据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的要求,提出规划期间土地利用的目标和任务,制定土地利用的方针。 ②协调各项用地的需求,制定各部门、各类用他的调整控制指标,并确定重点建设项目的用地规模和范围。

③进行土地利用规划分区,确定各区的土地利用原则、限制条件和管理措施。 ④制定实施规划的政策和措施,并对规划措施的可行性及效果进行评价。

(一)准备工作(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三)土地适宜性评价(四)土地需求量预测 (五)规划方案的编制(六)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七)编写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报告 21.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1区域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分析 ○

◆地貌和气候特点、土壤类型及理化特征、植被类型及另布、水资源供需状况、矿产资源概况、旅游

资源及开发利用前景等。

◆人口数量及构成、人口密度.城市数量、性质和分布,总产值、总收入和人均产值、人均收人,主

要农产品产量、人均拥有量和商品量等。

2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变化分析 ○

◆各类土地面积变化,人均拥有土地变化及农用土地质量变化情况;

◆各个一级地类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以及其中二级地类所占比重及其分布,了解主要地类的结构特点和布局差异。

3土地开发利用程度分析 ○

与同级或上级行政单位比较分析土地开发利用程度及其差异性;主要用地实际利用水平。

4土地利用效果和效益分析 ○

分析区内土地利用的效果和效益情况及提高土地利用效果和改善土地利用效益的途径。

2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

(1)规划必须和其他土地管理措施相结合 (2)要组织必要的规划实施情况检查 (3)要加强土地监测和土地统计工作

23.土地资源管理:国家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技术方法,为提高土地利用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维护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土地所有制,调整土地关系,监督土地利用,而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综合性活动

24.土地资源管理目的:(一)维护土地所有制(二)调整土地关系(三)合理组织土地利用(四)贯彻和执行国家在土地开发、利用、改造等 方面的决策

25.土地资源管理的手段:(一)行政手段(二)法律手段(三)经济手段(四)技术手段

26.地籍管理是国家为取得有关地籍资料和全面系统研究土地的权属、自然和经济状况而采取的以地籍调查(测量)、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和土地评价等为主要内容的措施。 27.地籍管理的内容

1.地籍调查2.土地分等定级3.土地统计4.土地登记5.建立土地档案和地籍管理信息系统

28.土地利用管理:(一)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二)编制土地利用计划(三)土地的开发管理 (四)土地利用监督

29.土地整理:在一定区域内,依据土地利用整体规划,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技术手段,对土地利用状况进行综合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质量和利用效率,改善生产、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7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