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为先 - 育人为本

更新时间:2024-01-07 15:47:02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德育为先 育人为本

我们的教育方针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而现在看,德育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是一个重大的问题,更是一个薄弱的环节,所以德育工作,成为我们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从四个方面做好德育工作:一、养成教育,知行统一;二、课堂教学,学科渗透;三、实践活动,情感教育;四、拓宽途径,增强实效。只有做好各项工作,加强德育工作的认识,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式,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道德内化,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德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是教育工作中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小的方面,它关系着一个人的道德素养;大的方面,它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它在我们教育教学中已经成为一个永恒的主题。古人云:“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要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不仅需要“聪察强毅”的才,但更需要“正直中和”的德,道德是人才的核心内容。胡锦涛总书记在多次重要讲话中都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作为实施德育的主要场所,怎样适应素质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怎样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有关文件精神,是当今学校德育工作的崭新课题。

怎样做好德育工作呢? 一、抓养成教育,知行统一

中学阶段的德育要从基本的品德意识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入手,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因为人的品德都是从日常言行细节上体现出来的,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加强这些细节要求的指导,逐渐使之形成人格化自动习惯,这是个人品德养成的奠基工程。所以,我校首先引导学生学习《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开展竞赛、评比,认真领会规范要求,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日常行为准则,针对标准纠正自己的言行,尽显美的风采。但是,我们知道,处于青少年期的学生,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知”与“行”不能完全统一,这样应在“认知”的基础上“行”。教育家陶行知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如果一味强调学习、背诵,那就成了形式主义。为做到“知行统一”,我校从最简单的规则开始,比如:学生有乱扔垃圾的习惯,弄得校园和教室脏乱不堪,。要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就要想办法培养学生不乱扔垃圾的习惯。我们学校就规定了在预备铃声响之前,每个班都要把自己的卫生区拾捡干净;教室里,每位任课教师上课前都要看一下地上是否有纸屑。同时,课下派监督员监督有无乱扔垃圾的现象。没过多久,学生就改掉了乱扔垃圾的坏习惯。进入校园,你会看到整洁亮丽的美好环境。这种习惯,也会迁移到生活中,成为他们一个自觉的行为。 二、抓课堂教学,学科渗透

课堂是我们教师对学生教育的主战场。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进行学科渗透教育是学校德育主要途径之一。思想品德课是学生比较系统地进行直接和专门德育的一门课程,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中,思

想品德课有着其他途径不可替代的作用。一堂优秀的品德课,通过生动形象的材料和联系生活实际,以及学生的讨论、参与,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独立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课堂中能够明辨是非,懂识道理,掌握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此外,其他学科都应与思想品德课进行整合,每一个学习内容都有德育教育的体现。语文学科,在文质兼优的文章中,使学生在学习语言和文章过程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体育课,培养学生刻苦训练拼搏精神,学习奥运健儿为国争光的精神;自然课,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保护大自然的品质;数学课,培养学生科学思想方法;音、美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每门学科都能抓住其特点进行切实有效地德育教育。

三、抓实践活动,情感教育

传统的德育常常是外部强制和说教,这样,反而限制了学生的智慧和道德的发展。如何提升学生的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如何让德育工作内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实践活动是不可或缺的关键之措。搞好这道德实践活动,这就要求我们德育工作者要更好地利用开发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资源,从现实的道德生活实践体验中提炼道德情感、意志、态度和信念。

每个学期的开学和新生入学,学校都要组织学习“六爱塑魂”、“双爱好”、“十个一”精神,举行“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班会,孩子们并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自己的学习体会,感受做人就要做一个

品行优良的人,一个成绩优秀的人,一个热爱学校的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入学后的教师节,学校要求学生,看望和感恩这几年所有教过自己的老师,教育孩子要懂得感恩,懂得回报。“十一”活动,举行“祖国在我心中”演讲和“祖国颂”诗歌朗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了解祖国的悠久历史,培养民族自豪感。另外,利用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传统节日,开展一些有意义的主题活动,从中认识和学习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组织学生还参加一些公益性活动,感悟到从小要为社会、为国家承担一份责任,应尽一份义务。这样“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给学生开创一个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更好地为学生提供服务。

通过德育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和自主选择的道德实践机会,使他们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提高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促进自身的品德发展。

四、拓宽途径,增强实效

德育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同样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体现未成年人的主体地位。

1.“以人为本”,全面培养学生能力。

传统的德育过程,教师往往成为道德的权威,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德育方法简单粗暴。为改变这一现象,我校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把学生置于德育工作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的自我发展,获得思想的提升。如我校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全由

学生撰稿主持,学校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的活动也由学生主持。这样无形中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2.以活动为载体,发展学生个性。

我校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个体的差异性,以少先队实践活动为载体,寓德育于各种活动之中,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增长见识,展示个性,培养高尚品德。如在开展“现在我们怎样当学生”的大讨论活动基础上,举行征文、演讲比赛,深入开展“十个一”活动,全面培养孩子的整体素质;每学年坚持开展“学雷锋”故事会、诗歌吟诵会、艺术节等活动,丰富学生的学校生活,使学生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陶冶情操,健全个性,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发展。

中小学德育工作关乎广大青少年学生和家长的切身利益,关乎中华民族整体素质,关乎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做好这项工作,是我们每个教育者的职责,我们将努力寻求新方法,创新形式,扎实工作,不断推进学校德育工作上新水平,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奋斗。

德育为先 育人为本

李大庄二中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76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