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重点专业建设方案: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
更新时间:2024-05-22 23:0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 高职专业群建设方案推荐度:
- 相关推荐
**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一、专业建设项目组
组 长: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主任、副教授,工程师) 副组长: (南宁强国科技公司总经理 工程师)
(**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讲师)
成 员: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副主任、博士、教授)
(**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讲师、工程师)
二、项目建设背景
(一)行业概况
在全球推进信息化进程的大环境下,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以及产业格局调整的需要,通过信息化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加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国家一项重要的发展战略。电子信息产业是引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先导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正朝着从低端制造业向高附加值的高端制造业转移,以及产业基地从东部向西部转移的趋势。**作为西部地区,并占据大西南出海通道有利位臵的省份,面对西部大开发、中国-东盟经济合作、《**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钦州保税港区获得国家批准设立等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已具备了承接电子信息制造业区域转移的条件,**电子信息产业也因此赢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为充分发挥**产业基础的集聚、辐射和带动效应,把电子信息产业打造成千亿元支柱产
业,**积极承接东部电子产业转移,加快电子产品自主创新,进一步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自治区信息产业局采取以基地化发展产业的举措,已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产业格局。目前,**电子信息产业形成了以桂林至北海高速公路为主轴,以桂林、北海、南宁、柳州等区域中心城市为支撑的信息产业经济带,年均增长速度达25.2%。《**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在空间布局上,北海作为北部湾经济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业的城市之一,其电子信息产业群已经从弱到强,借助中电北海产业园搭建的发展平台,已有50家电子信息企业相继落户北海。2009年,在全球经济总体低迷的情况下,北海电子信息产值超百亿元,占了**电子信息产业一半左右。预计到2010年,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将突破200亿元;到2015年,总产值和进出口分别达到800亿元和80亿美元。通过加强与东盟国家的产业合作,与国内电子信息产业的区域合作,加强桂台、桂粤合作,采取有力措施,成为辐射东南亚地区、泛珠三角、西部地区的电子元器件和材料的生产、流通和出口中心 ,**电子信息产业也必然迎来辉煌的时刻。
另外,**作为全国水利大省,“十一五”期间,也是**水利信息化建设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水利厅也将以下几个方面作为**水利信息化推进的工作重点:1.狠抓防汛基础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2.填补水库报汛空白区;3.大力建设水利基础信息传输网络;4.努力推动实用系统的建设和应用;5.积极推进防汛决策支持系统研发应用;6.加强水利信息管理和电子政务的建设和应用。
无论是产业结构调整和承接产业转移还是各行各业的信息化建设,**的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已经迎来一个大好的发展时期。 (二)人才需求调查分析
随着《**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北部湾经济建设中,**积极承接东部电子产业转移,加快电子产品自主创新,进一步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把电子信息产业打造成千亿元产业,人才
和科技创新越来越成为关系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成败的重要因素。 通过走访和调研北部湾经济区电子信息产业群相关企业,根据企业情况分类,人才需求主要以下几种类型:1.电子生产企业生产和管理人员;2.各类电子仪器仪表运行、维护人员和电子消费售后服务人员;3.研发企业小型电子产品开发人员。
同时,学院新校区所在地“中国东盟经济园区”,入驻企业将达到200多家,其中电子制造企业有近10家,需要电子信息技术方面的人才约2500人,这将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实施工学结合、订单培养、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有利条件,也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提供了保障。
另外,在水利信息人才需求方面,目前**水文部门以抓洪水和水质两个预警预报系统建设为龙头,以水文信息化推动水利现代化、信息化建设。全区已建成柳州洪水预警预报系统、桂江水质预警预报系统、西江中下游洪水预警预报系统(一、二、三期),以及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南宁、玉林和梧州水情分中心,己建成的自动遥测站达269个。目前,正在抓紧实施西江中下游洪水预警预报系统(三期)、国家防汛指挥系统桂林、钦州水情分中心,以及郁江和柳江水质预警预报系统建设。水利信息化已成为2010年水利工作发展的十大主要目标之一。随着水利信息化工作的深入开展,对水情预警预报系统设备的运行维护人员的需求量将越来越大。 据调查及专家分析,未来五年随着泛北部湾经济格局的完善及水利信息化的发展,我区在电子信息方面人才需求达30~40万。而我区各所本科、大专院校每年培养的电子信息技术方面人才不足5000人。因此,如此庞大的人才缺口,将给具备现代电子技术的高技能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前景,我区经济建设对电子信息技术类高职人才需求必将呈现一个上升的态势。 (三)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现代电子技术的应用知识,面向北部
湾区域经济建设和**水利信息化建设,面向电子信息产业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从事电子产品生产、调试、安装,电子产品工艺管理以及小型电子产品的开发、设计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四)就业岗位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培养学生面向的岗位主要有: 1. 电子生产企业电子产品的生产管理、技术管理工作岗位; 2. 电子生产企业电子工艺管理岗位; 3.电子产品安装、调试和维修; 4.小型智能电子产品开发的工作岗位; 5. 水文水资源信息采集、数据监测的工作岗位。
三、专业建设基础与优势
(一)专业基本情况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2001年开办。到2011年7月止,该专业已有8届毕业生近700人走上工作岗位,目前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在校学生有232人;现有专业教师13人,其中,专任教师8人,兼职教师5人,专兼职教师比例为1:0.75。8名专任教师中副高以上职称3人,双师素质教师6人,博士1人;现有校内实验实训场所12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5个;毕业生就业率均达到93%以上。 (二)专业优势
1.专业建设有良好的基础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自开办以来一贯重视专业建设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主动根据电子信息行业以及**区域经济建设人才培养需要,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及时调整专业人才培
养方案,为社会培养了一批面向**北部湾区域经济建设,面向电子信息产业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学院重点建设专业,2006年,该专业被教育厅确认为首批“自治区级高等教育优质专业”;2009年被列为全国水利示范性院校建设的重点建设专业,2011年被批准为**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立项项目。经过10年努力,专业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
2.课程建设已取得了初步成效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坚持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深入企业调研,根据专业从事的工作岗位群的任职要求,与企业共同制定专业课程体系。以项目为载体,以训练为手段,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为目标对专业课程进行项目化改造,目前已经完成了4门专业课程的整体设计,其中专业核心课程《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学习网站的开发和设计已经完成,并已经投入使用3年时间,该课程课件荣获**第六届高校教育教学软件大赛一等奖、第八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一等奖,2008年被评为自治区级精品课程。课程改革成果获2009年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三等奖。 3.有一支专、兼结构合理、教改科研经验丰富,技术服务能力强的教学团队。
教学团队现有专业教师13人,其中,专任教师8人,兼职教师5人,专兼职教师比例为1:0.75。8名专任教师中副高以上职称3人,双师素质教师6人。
专业教学团队理论与实践经验丰富,积极承担教改科研工作目前承担自治区级、院级教改项目10多项,建成自治区级优质专业一个,自治区级精品课程一门,获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一项、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一等奖一项、**高校教育技术教学应用大赛特等奖一项、**高等教育教学软件大赛一等奖一项。
积极与企业合作,主持或参与的技术开发、技术服务项目达20多项,
先后承担了大坝裂缝和温度监测的光纤传感技术研究与应用、亚热带碾压混凝土坝温度监测的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研究、循环索防雷传输器研制等10项国家、水利部、地方、企业纵横项目的研究工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省级科技进步奖1项,**高新技术产品2项,自治区科学技术研究成果1项,其他研究成果也已发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4.有良好的实验实训教学条件 (1)校内实训条件
建有电子信息综合实训基地,目前基地建筑总面积1623 m2 ,设有12个实验实训场所,涵盖了“原材料检测——电路设计(模拟电路、数字电路、检测技术)——制版——焊接——模块或整机的调试与仿真——维修”等与现代电子企业要求相一致,与工作岗位能力相接轨的实训内容。同时还设有“信息产业部电子技能第八职业技能鉴定站第十三考点”,主要负责“印刷电路制版工”等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设备总值达358.552万元
(2)校外实训条件。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与强国科技有限公司、永昶电子(北海)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这些实训基地为专业的实践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撑,也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5.学生自主学习创新能力强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一贯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组建学生电子科技协会和学生创新活动小组学生课外专业学习活动小组,充分利用学生的课外时间,在老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指导学生进行项目开发和组织学生参加校内技能竞赛、校外全国、全区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以及开展社区便民电器维修服务等活动的形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取得了优良成绩。近几年,参加技能大赛和电子设计大赛达350多人次,在参加以往的比赛中获奖情况为: 2008年**
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专选本一等奖1项,专科组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2009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到市区参加便民电器维修服务和志愿者服务达160多人次,学生的服务态度和技术水平受到了社区居民的好评。 6.社会服务能力强
(1)2006年,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被信息产业部确认为 “信息产业部电子技能第八职业技能鉴定站第十三考点”,主要负责“印刷电路制版工”等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
(2)教师社会技术服务能力强,先后与科研机构和研发企业合作研究开发项目7项。 (三)存在不足
1.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管理的体制机制要进一步完善。。 2.与企业开发课程的深度和广度不够,职业标准与课程衔接 3、企业兼职教师数量和参与教学学时比例还要提高,兼职教师聘任和补贴制度要进一步完善,专任教师到企业实践的相关制度和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
4.经费投入尚需增加,根据技术发展的需要,在原有实训条件的基础上,尚需增加一批具备新工艺、新技术的实验实训设备和仪器,内涵建设有待加强
四、专业建设目标
(一)总目标
根据国家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对电子信息产业人才的需求,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增强特色为重点,以合作办
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在原有专业建设取得的一定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校企对接,完善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电子信息产业高端技能型人才需要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取得突破;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改造与培养电子信息产业产品生产、产品设计、生产工艺(装配/调试/检验)、维修、售后服务等岗位任职能力要求相一致的课程体系;打造一支“双师”结构合理、技术服务能力强的教师队伍;建设集教学、生产、科研和社会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校内实训基地,积极探索建立“校中厂”、“厂中校”实践教学基地,形成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体制、机制。把专业建成特色鲜明的、社会服务能力强,能为北部湾经济区千亿元电子信息产业和水利信息化建设需要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产业支撑型专业。 (一)具体目标
1.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
加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管理职能,共同完善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运行机制、“校中厂、厂中校”实习实训基地的管理机制、“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运行管理机制、兼职教师聘用制度,教师向社会提供技术服务激励机制等机制,逐步形成校企双方“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办学体制。
2.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课程体系建设 (1)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以**北部湾经济区千亿元支柱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为依据,进一步加强校企深度融合,将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融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依托北部湾经济区快速发展的电子信息产业,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继续实践“校企合作,工作过程导向,产、学、研、教一体,项目贯穿、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取得显著成效。
(2)课程体系建设
以电子产品设计、生产、应用维护能力培养为核心,认真开展社会需求调研,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按照技术领域和企业岗位任职要求,突出高水平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将原有课程体系改造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全新的课程体系。
(3)开发基于网络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开发具有一定规模的专业教学资源库,为高职院校同类专业师生、企业和社会学习者提供资源检索、信息查询、资料下载、教学指导、学习咨询、就业支持、人员培训等服务。 3.加强课程改革,转变培养方式
选择4-5门专业核心课程,与企业合作按照电子行业职业标准,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对课程教学内容、教材,实训条件进行改造,按照“产、学、研、教一体,项目施教”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以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和实施作引领,带动专业其他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进一步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
充分发挥学生电子技术专业协会和自主学习创新中心的作用,利用第二课堂,除了引导学生参加校内外常规的技能竞赛活动外,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研发项目的相关辅助工作,带领学生参加企业技术服务,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
与企业合作开发专业教学资源库,共同开发虚拟流程、虚拟工艺、虚拟生产等数字化教学资源,搭建校企数字化传输课堂。
4.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积极探索建立“校中厂,厂中校”实习实训基地,采用政府投入、企业捐赠、校企共建等多种途径,建立和拓展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使专业1/3的教学任务在企业完成,培
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实现学习与企业现场操作的无缝对接。学生获取高级职业资格证书与专科学历证书“双证率”达到95%以上。 5.教学组织模式改革
(1)按照人才培养的规律和企业的生产安排采取“多学期,分段式”灵活组织教学,使学校的教学过程和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进一步推动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对人才的无缝对接,从而整体提升专业发展水平,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撑。 (2)课程教学采用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教学组织模式,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继续发展的能力。 6.质量保障体系
突破传统教育只注重学校内部体系的局限,坚持内外结合,建立健全主体多元化的教育评价体系,注重社会对所需人才的评价。进一步完善教育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完善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教学质量信息平台,凸显职业教育教学过程的职业性和开放性,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7.师资队伍建设
按照“内培外引,专兼结合”的思路,通过三年建设,建成一支以高水平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核心的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使专、兼职教师比例达到1:1以上,专业教师中90%具有“双师”素质,生师比为16:1,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达50%。 8、探索中、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参加**教育厅开展的“2+3”形式五年制高职教育试点工作。与中职校的专业教师和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制定中、高职衔接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探讨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中高职教育衔接、贯通的人才培养通道。
五、专业建设内容
(一)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 1.校企合作体制建设
(1)建立由系部和企业共同组成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系部与企业的合作事宜。
(2)加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建设,加大企业在专业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及时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要,主动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分方向的订单式培养、工学交替等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增强专业办学活力。 (3)成立由系部、企业人员组成的“学生顶岗实习管理领导小组”,按照企业岗位管理、培训和考核的要求对学生进行管理和培养。 2.校企合作机制建设
以水电职教集团作平台,调动企业参与高职院校办学的积极性,建立起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合作机制,实现互利共赢。 (1)建立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运行管理机制。
①学校与企业共同建设校企合作实习基地,并签订相关协议。 ②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实习大纲,落实实习任务,签订顶岗实习协议书,明确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的责任和义务,学生顶岗实习期间要购买人身保险。
③企业根据工作需要安排学生到相应岗位顶岗实习,企业对学生按照企业员工的要求进行管理,学生的实习成绩与其在工作中的绩效挂钩,企业和学校共同给出学生的实习评语和实习成绩。
通过管理机制的运行保障,企业提供学生至少每月轮岗一次实践机会;学生毕业后,到合作企业就业的,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并免去学生工作试用期,晋升机会优先。同时,企业可在实习学生中优先挑选优秀的员工;学校也通过与企业的合作,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做到了企业、学生、
学校三方共赢。
(2)校企深度合作,探索建立“校中厂、厂中校”实习实训基地的管理机制。
①厂中校 通过与电子制造企业的合作,由企业提供设备、培训师资等,学院提供人力资源,校企双方共同培训、共同管理生产,实行生产与实训教学同步、企业管理与学院管理同步,共同培养电子工艺方向学生,培养制造业一线优秀实用型人才,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及企业竞争能力,实现学院与企业良性互动。
②校中厂 通过与电子产品开发类公司合作,由企业提供场所及项目,学院提供科研力量及人力资源。让校企双方参与到教学、课程开发及生产性实训中,实行生产与实训教学同步、企业管理与学院管理同步,共同培养电子设计方向学生,培养水利信息化高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提高学生就业质量,实现行业与学院良性互动。
(3)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运行机制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根据行业特点,定期选派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到合作企业参与企业的生产和项目研发工作,规定每位老师每年至少参加1~3个月不等的企业脱产实践工作,学习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同时,将专业教师的实践技能及实践教学能力作为职称评聘的基本条件之一。到2012年新进专业教师必须有两年企业工作经历,并经过教师资格培训后方可上岗执教。保证双师素质教师的质量。 (4)与企业合作建立教师向社会和提供技术服务的激励机制 对为社会提供生产技术服务能力强的教师,在学历提升、晋升职称、出国培训、工资津贴等方面有相对优厚的待遇,保证双师素质队伍的稳定采取优惠政策。要求专业教师积极参加科研工作,以科研来带动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鼓励教师参加实验室建设及实验实训项目的开发,主动与企业联合申报科研课题,参加项目设计;鼓励教师参加高职师资培训、考取行业
职业资格证书,把技能考核作为职称评审的重要依据。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按照“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相一致”的要求,依托北部湾经济区快速发展的电子信息产业,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继续实践“校企合作,工作过程导向,产、学、研、教一体,项目贯穿、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将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教育分解到岗位基本知识学习和基本职业素质训练、顶岗实习、岗位专项能力训练、准就业实训等4个环节中,四个教学环节在学校和企业之间交替进行。在实施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时,以传感器及检测技术、电子产品设计制作项目和生产性工程实训为主,并将职业素质教育贯穿4个环节的教学的始终。
环节一:岗位基本知识学习和基本职业素质训练(校内一体化课程教学)是专业基本知识学习和基本技能训练阶段,时间为一学年,主要为素质教育课和部分专门课程学习。学生通过专业基本技能实训,完成电子元器件识别、简单电路的制作与调试、常规电子仪器使用和电工实训等项目训练,了解专业发展内涵,掌握专业基本技术和应用技能。
环节二:岗位认识实践(企业实践)是职业岗位基本技能训练环节,时间为3个月,主要为让学生通过实践,了解企事业的岗位设臵及岗位要求,了解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通过本环节的训练,使学生在后面阶段的学习中有目的、有方向的塑造自己,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环节三:岗位专项能力训练(校内进行一体化课程教学)为专业方向的专门技能学习环节,时间为7个月。在此环节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企业需求分为电子设计、电子仪器、仪表技术两个方向并分别进行针对性教学。重点实施电子产品系统综合性实训项目和毕业设计项目等。通过综合技能实训,完成电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创新能力以及职业道德与职
业素质培养,掌握专业核心知识与综合技能,为从业做准备。
环节四;顶岗准就业实习(企业顶岗实习)为学生就业前的企业岗前培训环节,时间为第六学期。主要是针对用人单位对企业员工和具体工作岗位要求。学生通过顶岗实习,掌握胜任企业具体工作岗位的能力,进行员工基本素质的培训与服务社会的实践,完成从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变,最终实现就业。 2.课程建设 (1)改造课程体系
根据高职高专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要求,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针对电子信息类岗位群的工作任职要求,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构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如图4-6-1所示)。
培养目标 工作岗位 工作任务 职业能力 课程体系 培养生产、 、服建设务、管理第 的高一线技能人才 电子工程师 电子产品设计、开发、改造 电子产品检测、调试、维修 电子原材料检测、产品质量管理 生产调试员 产品质检员 具有制定产品市场调查方案能力。 具有电子电路设计、分析、创新能力。 具有程序设计、分析能力。 具有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 具有电子产品集成能力。 具有仪表仪器的使用能力。 具有电子元件检测、使用能力。 具有传感器使用能力。 具有生产组织及管理能力。 具有沟通与表达能力。 具有生产安全监督与管理能力。 1. 基本素质培养、专业基本技能训练模块 2. 岗位基本技能训练模块 3. 专业技能训练、职业素质培养模块 4. 岗位技能训练模块 测量员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图4-6-1 培养目标、职业能力及课程体系图
与四个课程模块对应的课程如表4-6-2所示。
表4-6-2专业课程模块表
序号 课程模块名称 基本素质培基本素质培养、养课程模块 1 专业基本技能训练模块 专业基本技能训练课程模块 2 岗位基本技能训练模块 课程组成 思想道德课、邓小平理论、高等数学、英语、体育、形势与政策、计算机文化基础 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现代电子元器件、电子设计自动化、电工实训、模拟电子技术实训、现代电子元器件实训、电子设计自动化实训 电子元件检测实训、半成品或成品检测、生产实训、电子产品调试与维修实训 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应用技术、自动检测技术、电子工艺技术、电子工艺管理、创新制作、微机应用系统设计EDA现代电子技术及对应的课程实训 电子工程师 测量员 4 岗位技能训练模块 产品质检员 生产调试员 生产操作员 小型产品开发、设计、改造实训,电子元件选用实训等 传感器的选用、安装、调试实训等 半产品性能检测实训、成品功能检测实训、QC实训等 半成品调试实训、成品调试实训、产品维修实训。 产品装配实训、包装实训等。 3 专业技能训练、职业素质培养模块 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建设计划入表4-6-3所示。
表4-6-3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建设计划表
序
项 具体内容 资金投入(万元)
号 目 参加专业建设相关培训、到相关企业、兄弟院校的调2012 2013 总计 1 改造课程研、参加各种研讨会。汇集、整理调研材料,与行业企业专家、教育教学专家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确8 6 14 体系 定课程体系及课程名称、课程内容 2 教育教学专家、企业专家及技术人员咨询费、研讨费 总计 5 13 3 9 8 22 (2)课程改革 ①课程标准制定
加大与对口院校交流,深入企业调研,与企业技术专家一起,按照“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相一致”的要求,制定出4门专业核心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制定流程见图4-6-2。
教学总时数 企业专家 能力目标 教学团队 调研 座谈 学生主动性、积极工作任务合理性 能力要求 教学方式适用性 教学方式、方法 典型工作任务 教学内容、教学资专任教师教学考核方式 效果反馈 图4-6-2 课程标准制定流程图
②专业核心课程建设。通过对强国科技有限公司、永昶科技(北海)公司等企业对高技能型专门人才需求的调查与分析,按照岗位能力的培养,“能力目标、项目载体、任务驱动、学生主体”的课程设计理念,对《模拟电子技术》、《自动检测技术》、《单片机技术》、《电子工艺管理》
等4门专业核心课程进行项目化改造,完成课程的整体和单元设计,并进行实施。
(3)特色教材编写。
根据4门专业核心课程的项目化改造,编写《电子技术项目与训练》、《单片机技术与项目训练》、《电子工艺项目与训练》、《检测技术与项目实训》4本校本教材。 (三)培养方式改革
按照电子产品从设计、生产、调试检测与维护的多个工作环节,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在教学中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
充分发挥学生电子技术专业协会和自主学习创新中心的作用,利用第二课堂,除了引导学生参加校内外常规的技能竞赛活动外,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研发项目的相关辅助工作,带领学生参加企业技术服务,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
与企业合作开发专业教学资源库,共同开发虚拟流程、虚拟工艺、虚拟生产等数字化教学资源,搭建校企数字化传输课堂。为高职院校同类专业师生、企业和社会学习者提供资源检索、信息查询、资料下载、教学指导、学习咨询、就业支持、人员培训等服务。 (四)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强化实践育人
与企业共同探讨,探索建立“校中厂,厂中校”实习实训基地,并制定有效的运行管理机制。改造和拓展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并按照校内学习与企业岗位任职能力要求相结合的要求,强化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将设备的先进性与生产实用性相结合,实现学生学习与企业现场操作的无缝对接。加强实训基地的内涵建设,把校内实训基地建成集教学、科研、培训和社会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实训基地。
创建“电子技术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中心”,制定中心管理和运行机制,
创造学生第二课堂学习环境和配备相应设备,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和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要求。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与企业合作,增加2-3个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使学生校外顶岗实习规模在原有基础上扩大一倍以上,所有学生毕业前的校外顶岗实习时间不少于6个月。
继续在广东、**特别是学院所在地-中国东盟经济园区的企业中建设一批校外实训基地,进一步促进“顶岗实践、顶岗实习”的开展,争取增加2-3个长期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学生校外顶岗实习规模在原有基础上扩大一倍以上,所有学生毕业前的校外顶岗实习不少于6个月。
同时,与企业联合完善校外实训基地的管理机制,与南宁强国科技有限公司、香港华润集团南宁分公司等企业制订有利于工学结合、教学培训和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制度,保证校外实训基地充分发挥传技育人功能,使校外实训基地的建立、顶岗实习的组织、实习期间的学生管理和劳动报酬、工学结合课程的教学组织和考核、实习总结、鉴定和成绩评定等工作进一步规范化。
(五)教学组织模式改革
1.“多学期,分阶段”教学组织模式
按照人才培养的规律和企业的生产安排采取“多学期,分段式”灵活组织教学,使学校的教学过程和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进一步推动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对人才的无缝对接。即:安排第一、第二两个学期校内进行专业基本技能训练;第三学期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为期3个月的顶岗实践;第四、第五、第六学期进行专业专项技能训练;第七学期则安排半年的顶岗实习。
“多学期、分段式”教学组织模式强调岗位技能及职业素质的培养,有效保障学生学习内容与真实工作相一致,缩短学生就业适应期,加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2.课程教学的教学组织模式
课程教学采用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教学组织模式,即课内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课外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创新中心自主完成课程项目的设计。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继续发展的能力。
(六)质量保障体系
构建以学习能力、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评价核心,集成传统考试、职业技能鉴定、职业技能大赛、学习过程跟踪反馈等多种考核评价方式的优点的评价体系。吸收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质量评价,逐步形成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为引导、社会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采取以下形式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
1.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的两个阶段,企业对学生按照企业员工的要求进行管理,学生的实习成绩与其在工作中的绩效挂钩,企业和学校共同给出学生的实习评语和实习成绩,学生评价以企业意见为主。
2.职业技能鉴定。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部分课程考核以职业资格考核挂钩,利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使专业1/3的教学任务在企业完成,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实现学习与企业现场操作的无缝对接,使毕业生在获得学历文凭的同时,能够取得国家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学生获取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与专科学历证书“双证率”达到95%以上。
3.引入社会评价机制。定期收集毕业生反馈意见、用人单位反馈意见。建立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定期与毕业生及用人单位保持联系,征求他们对学校教学工作和毕业生质量的意见和建议,每年向社会公布毕业生就业率、专业对口率和企业满意率,人才培养质量接收社会监督。
4.学生校内课程学习考核以过程考核为主,以学生职业能力提高、职业素养养成、知识的应用能力为考核的主要依据。
(七)师资队伍建设
1.在现有一名校内、一名校外带头人的基础上,根据专业建设需要,在项目建设期内,选择1名教学工作突出的骨干教师,通过进修培训、国内调研、出国学习考察、参与企业生产、共同研发生产项目等按专业带头人来培养。专业带头人应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突出的教学实践能力、先进的高职教育理念;能掌握行业企业最新技术动态,把握专业技术发展方向,及时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能带领专业教学团队开展专业建设和生产服务。
2.引进1名能工巧匠、选拔2名成绩突出的教师作为专业“双师素质”骨干教师进行重点培养,创造出国进修和到国内著名高校进修条件,拓宽教师视野,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技术研发能力,积极参与学术交流与合作,提升整体教学与科研水平。骨干教师应具有较强的教学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协助专业带头人根据行业企业岗位群需要开发课程,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组织专业教学和实践实训教学。 3.“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1)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5年工作期积累实际工作经历不少于2年,熟练掌握职业岗位技能。培养一批基础扎实、技术过硬、具有“双师素质”的青年专业教师。
(2)新进专业教师原则上须具有一定的行业企业经历,到2012年,新增专业教师须具有2年以上行业企业工作经历。新进教师须经教师职业资格培训合格方可上岗。
4.建立 “兼职教师资源库”,聘请12名熟悉企业工作程序的技术骨干或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逐步提高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时比例,建立兼职教师补贴制度。 5.教学团队建设
根据专业及课程建设的需要,由企业专家、教学管理专家、专业教师,
共同组建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科研与技术服务项目三支团队,并依托团队做好专业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通过学历进修、技能培训、参加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培训等形式,促使团队成员在理论素质、专业技能和职业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得到提升;同时,以课程建设项目、生产科研项目及技术服务项目为载体,提升团队的协作能力及技术创新能力。 6.师资队伍建设模式如图4-6-4所示
师资来源 师资类型 培养途径 培养目标 专兼结合、“双师型”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教师能力 本科或以上 高校毕业生 中青年 骨干教师 企事业工程技术人员 行业领军能力的对象 专业教师 职业教育 技术培训 师德师风教育 教研与交流活动 专业知识的学习与进修 教学能力 实践动手能力 项目设计 专业技能培训 校外师资培训 社会技术服务 专业带头人 专业技能培训 和顶岗锻炼 图4-6-4 师资队伍建设模式图
(八)提高社会服务能力
1.为小型电子产品研发企业提供技术支持。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校外实训基地之一的南宁强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现代智能电子科技产品、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及软件开发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有与国家水文、水利、气象等相关的基础配套设备、智能勘测设备、工业机电自动化生产调试设备、远距离数据图像传输监控设备、卫星GPS导航定位系统等。
目前本专业教师和学生参与开发的国内技术领先的水文测流产品,已
通过近万次公司内部试验,几百次的**水文站测试,并经过了两个汛期的考验,产品已达到水文测站一线工作者的使用要求,也符合国家相关的水文规范,并较好的完成了水文测验任务。建设期内,继续加强合作,为**的水文监测信息化提供技术和人才培养的服务。
2.生产与技术服务。按照学院“建一个专业,做一个实体,造一个品牌”的的指导思想,探索组建集社会服务、教学、技能培训等功能多样化的实体,面向社会承接电子产品研发、首样制作、PCB设计与加工、生产设备维护、生产技术支持、产品售后服务、电子元件采购与检测等科技服务项目;组成以专业教师为主,并有学生参与的生产与技术服务小组;在电路板加工、产品开发、加工工艺优化、产品检测等方面,向南宁电子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服务与支持,协助他们完成产品设计与开发等工作。通过生产与技术服务项目,让越来越多的专业教师具有企业经历,其生产经验将不断丰富,专业技能也将不断增强。
3.对口支援。利用专业良好的师资及实训设备优势,为**职业院校特别是南宁市高等职业院校提供师资进修培训服务、联合培养学生。 面向社会承担计算机辅助设计、电子元件检测、电子工艺技术等职业培训和考证。
充分利用专业良好的教学条件,通过举办师资培训班、经验交流会、师资互派等多种形式,促进**职业院校师资队伍水平的提高。
六、两年建设经费全额预算及年度执行计划
单位:万元
全额预算 内 容 合计 中央财地方财行业企学校自筹 81 小2012年执行经费 中央地方财政 25 行业企业 学校自筹 56 小计 2013年执行经费 中央财政 175 125 地方财政 25 行业企业 学校自筹 25 计 财政 206 125 政 政 业 总计 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 内部管理机制创新 381 250 50 18 16 2 8 8 0 10 8 2 12 8 4 6 4 2 6 4 2
人才培养方案改造与实18 14 2 2 8 7 1 10 7 1 2 施 评价体系建12 10 2 7 5 2 5 5 设 课程体系 重构、课程标16 8 8 8 4 4 0 8 4 4 准研制 优质核心课36 24 8 4 20 12 4 4 16 12 4 程建设 校内实训室170 120 20 30 100 60 10 30 70 60 10 建设 学生自主学19 5 4 10 10 3 2 5 9 2 2 5 习创新中心 校外实训基8 8 4 4 4 4 地 专业带头人 12 8 2 2 7 4 1 2 5 4 1 双师素质队24 18 4 2 13 9 2 2 11 9 2 伍 兼职师资 14 12 2 7 6 1 0 7 6 1 社会服务与22 7 15 8 3 5 14 4 0 10 辐射
单
表4-6-15 重点专业建设进度表
预期绩效、验收要点 项目建设内容 2012年 2013 预期绩效:逐步形成校企双方“人才共育、过预期绩效:体制机制运行良好,办学活力和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办学体制。专业服务不断增强。 体制体制机制创新 机制和人才培形成各项制度文件。 验收要点:1.会议记录;2.各项制度文件。 验收要点:1.校企合作协议书;2.教师社会服务相关材料。 预期绩效: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切入点,预期绩效:实施、总结人才培养模式,对品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启牌建设效果的评估和改进。人才培模式改革动专业品牌建设。 取得显著成效,人才培养质量、社会服务能养模人才培养模式创验收要点:1.人才培养方案的调研报告2.人力显著提高。 式创新 新 才培养方案论证报告;3.电子信息类岗位标验收要点:1.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5%以上准;4.品牌建设的方案;5.品牌建设协议书。 2.初次就业对口率达90%以上;3.工作称职率达到85%以上;4.品牌建设效果明显,新生报到率达到88%以上。 预期绩效:与企业共同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预期绩效:课程体系使学校的教学过程和企案,以工作工程为导向,以企业岗位技能要求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进一步推动学校人重构课程体系 核心改造专业课程体系。 验收要点:1.调研报告;2.会议纪要;3.课程分析报告; 3.人才培养方案文件。 课程改革 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对人才的无缝对接。 验收要点:1. 企业对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的评价佐证材料;2.人才培养方案总结报告。 预期绩效: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发4门优质预期绩效:优质核心课程的教学质量得到提专业核心课程,完善相关课程的项目化改造; 高,职业标准中应知应会的内容融入课程教发挥学生电子技术专业协会和自主学习创新学中;学生参加校内外常规的技能竞赛取得课程改革和培养中心的作用,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活动,激发学好的成绩。 方式转变 生的兴趣和潜能。 验收要点:1. 4门优质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课验收要点:1.4门优质核心课程的课程设计文件;2. 4门专业优质核心课程的教材;3.双件;2.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创新活动的记录。 证率达到95%;5.学生技能竞赛获得的荣誉证书。 预期绩效:制定实训室改造方案,完成设备采预期绩效:基地运行情况良好,实训基地建购,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教、学、做”成集教学、科研、培训和社会服务为一体的一体化教学场所改造初步完成,可开展相应的多功能综合性实训基地。 实训校内实训室建设 教学活动,制定相应的运行管理机制。 基地 验收要点:1.进一步开发、完善实训项目达验收要点:1.各个实训室建设论证性报告;2、到10项;2.有1项实际应用项目研究;3.设备采购清单;3.实验设备验收材料4.运行管对外技术支持和服务佐证材料。 理机制和场所使用记录。 学生自主学习创
预期绩效:购臵设备并安装、调试,完成学生预期绩效:中心成为专业及专业群学生自主
新中心 创新基地的改建,制定相应管理制度。 学习和创新设计与参加各类技能大赛的基验收要点:1.中心改建可行性报告;2.购买PC地。 机、竞赛套件等设备,提供设备购臵清单;3. 验收要点: 1.各类技能比赛的获奖证书;2.学生活动中心管理制度文件。 学生作品展示;3. 学生活动中心运行记录。 预期绩效:新增校企合作实习基地2个,安排预期绩效:新增校企合作实习基地2个,安有学生到企业实习、就业,校企共同管理、共排有学生到企业实习、就业,校企共同管理、同评价。 校外实训基地 共同评价。 验收要点:1.校企合作协议书;2.学生实习总验收要点:1.校企合作协议书;2.学生实习结报告;3.实习岗位安排表;4.学生的实习成总结报告;3.实习岗位安排表;4.学生的实绩单或就业协议书。 习成绩单或就业协议书。
预期绩效:通过国内外高校研修、参加国内职教理论培训或学术交流等途径培养专业带头人; 专业带头人符合学院对专业带专业带头人培养 头人的遴选标准。 验收要点:1.聘用合同及聘书;2.专业带头预期绩效:专业带头人在专业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兼职专业带头人参与专业建设。 验收要点1.专业带头人参与专业建设、教学工作的相关佐证材料。2.兼职带头人带领教师开展与人培养计划;3.国内外高校进修证明材料;企业的科研合作、工学结合课程开发的项目文师资队伍 双师素质队伍 4.参加国内职教理论培训或学术交流证明材料。 预期绩效:教师定期到企业参加实践锻炼预期绩效:逐步增加教师下企业参加实践的时间得到真正实施,教师的技术水平得到提高。 和人数,全面提高教师的实践水平和专业技术能验收要点:1. 教师挂职轮训制度;2.年度力 教师培养计划;3. 教师挂职实践申报验收要点:1.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90%以上;2.书;4.教师挂职实践报告总结;5.教师职业教师发表的科研、教改论文。 技能证书。 预期绩效:加大兼职教师聘请力度,完善兼职师资 兼职教师补贴制度,规范管理,兼职教师完善兼职教师的管理。 预期绩效:完成了专业“兼职教师资源库”建设,档。
全面参与专业建设,共同开展教学及研究。 验收要点:1. 兼职教师参与专业建设、教学工验收要点:1.兼职教师补贴制度;2.兼职教师聘请材料及证书;3.兼职教师参与课程、专业建设证明材料;4.兼职教师管理制度。 预期绩效: 建立“电子产品研发和技术服电子产品研务中心”,制定中心管理制度。 发和技术服社务中心 会服务 技能培训与考证 上。 预期绩效: 组织专业及专业群技能培训和预期绩效: 组织专业及专业群技能培训和考证考证工作。 工作。 验收要点:完成职业技能培训考证300人验收要点:完成职业技能培训考证220人次。 次。培训证书种类。 预期绩效:参加教育厅开展的“3+2”教育预期绩效:探讨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探和“2+3”形式五年制高职教育试点招生工索中高职教育衔接、贯通的人才培养通道。 中高职对接 作。 验收要点:招收一个“3+2”或者“2+3”形式五验收要点:招收一个“3+2”或者“2+3”年制高职教育班。 形式五年制高职教育班。 预期绩效:建立以行业企业为主导的职业预期绩效:根据质量评价体系,完善专业人才培教育第三方评价机制,建立专业人才培养养质量管理体系。 评价体系 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验收要点:1.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管理制度文件;验收要点:1.签定协议书;2.专业人才培2.会议记录。 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文件。 验收要点:向社会提供技术服务2项以目 验收要点:与企业合作完成2项以上技术服务项预期绩效:完善中心功能。 作的相关证明材料。2.专兼职教师比例达1:1。 七、预期效果
1.创新办学体制机制,增强办学活力
系部“校企合作领导小组”积极开展工作,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办学体制,通过定单培养、分方向培养、
短期培训和工学交替等灵活多样的方式,为企业提供急需人才,增强专业的办学活力。
2.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加强课程改革,建立“校中厂,厂中校”实习实训基地,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时比例达到50%,1/3教学任务在企业完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生“双证书”率达95%以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以上,企业满意率达98%。
3.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服务能力
依托优良的师资和实训条件,根据企业需要,增加职业培训、考证工作,每年为在校生和企业员工开展的“印刷电路制版工”等高级工工种的培训和考证不少于150人次;每位专业教师与一个合作企业建立长期联系,专业每年对口与2-3个企业达成合作协议。
4.对**高等职业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起示范作用。
通过开展项目建设,在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建设、实训室建设、共享型资源库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几个方面对同类专业产生骨干带头作用。为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等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实证和经验。
正在阅读: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里程表(二)》综合习题08-06
九年级英语Unit1--15作文经典范文10-20
现场采样质量控制01-16
2013年乌鲁木齐地区高三年级第一次诊断性测验理科数学试卷及答案01-09
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环评报告书03-16
浙教版八年级上数学第一单元测试试卷05-03
主要汽车主机厂配套企业04-03
兴隆县蘑菇峪铅锌银矿地下开采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计专篇01-29
关于设立小区非机动车车棚意见征询通知06-23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专业建设
- 高职
- 工程技术
- 重点
- 方案
- 专业
- 电子
- 信息
- 桥梁施工工艺
- 四年级上册数学学科第1-4单元集体备课讲稿
- 生物上册35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碳 氧平衡同步练习新版新人教版111
- 2015,2014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试题+答案+解析 - 图文
- 农场开展“三八”维权周活动情况总结与农场志愿者2018个人工作总
- 2-6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中关村中学)
- (2017-2022年)中国宾馆型床垫行业运行模式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目
- 中国计算机系统集成市场十三五规划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2016-2021
- 毕业设计(GSM-R)
- 中级职称答辩题库-防疫
- 基于STC89C52单片机的测温控制系统_毕业论文设计
- 《数学史》练习测试题库
-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学大纲
- 2018年中考物理复习提纲(强烈推荐)
- 农村完小新课程实施面临的困难与思考
- 上海市各区高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鉴赏专题0508167(含答
- 建筑公司新员工发言稿
- 高一政治下册教案第五课 - 图文
- 工程师年度工作总结
- 自然地理学名词解释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