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设计小班歌唱活动

更新时间:2024-06-18 23:0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谈如何设计小班歌唱活动

[摘要] 幼儿园歌唱活动是幼儿最喜欢,最易接受和最自然的一种艺术活动。小班进入幼儿园后初步有了想把歌曲唱好的愿望,如何设计好小班歌唱活动,才能更好的促进幼儿歌唱能力的发展呢?我从小班幼儿学习特点的分析,选材得当,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活动过程的设计,小班歌唱活动的体会这几方面来进行论述。

[关键词] 小班幼儿 歌唱活动 教学设计

歌声是幼儿的亲密伙伴,幼儿用它表达自己的喜悦,兴奋,激动等等。当他们高兴时就会听见他们用那欢乐,柔嫩,清脆的天真童声唱起歌来,甚至手舞足蹈边唱边跳,来表达自己轻松,愉悦的心情。小班的幼儿刚接触歌唱活动,要怎么为他们设计一次好的歌唱活动呢? —、小班幼儿学习特点的分析

1、3~4岁的小班幼儿认知水平有限,爱模仿

爱模仿是小班最明显的学习特点,因为他们缺少足够的生活经验,常常喜欢模仿老师或同伴的行为,所以在歌唱活动中要为小班幼儿树立良好的模仿榜样,在幼儿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在良好的示范下进行歌唱活动。

2、3~4岁的小班幼儿认知水平有限,他们的思维具有一定直观行动性 思维直观行动性是指以直观的、行动的方式进行思维,其思维只能在动作中进行,常常表现为先做后想或边做边想。他们的思维离不开事物的直接感知,并依赖自身的行动。

二、选材得当,符合幼儿年龄特点

3~4岁的小班幼儿年龄小,生活经验有限且动作发展先于语言,思维又具有一定的直观行动性,他们的认识很大程度上要依赖行动,所以这就要求选材时应注意歌曲内容要简练、重复多且动作表现性强。鉴于以上原因,我选择了《蓬蓬头》这首儿歌,《蓬蓬头》是一首欢快的歌曲,歌词生动有趣,歌曲的欢乐性和重复性深受幼儿喜欢。幼儿可以通过歌曲内容做动作,并从中体验洗澡的乐趣。 三、小班歌唱活动的设计 (一)目标的制定

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小班幼儿的现有水平,从三个方向提出活动目标:(1)初步理解和表达简单歌曲的形象、内容和情感。(2)学习基本的歌唱技能。(3)初步体验歌唱活动的快乐。 (二)教学的准备

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就要为小班幼儿精心准备教具。在选择道具时应要选择新颖的、具体形象的、便于操作的、趣味性强的教具,在学习新歌《蓬蓬头》时,我为活动准备了有关活动的直观道具:许多小朋友在洗澡的图片、小脸盆、沐浴球、布娃娃。这些教具可以让幼儿较快地去记忆和理解歌曲,同时也可以激励幼儿大胆、积极地去参与到活动中来,活动的效果自然也好了。 (三)教学方法的采用

在歌唱活动《蓬蓬头》我运用了游戏法来开展活动:

爱游戏,是幼儿的天性。高尔基曾说过:“儿童通过游戏。非常简单,非常容易地去认识周围的世界”。因为在松弛、欢快的游戏情境下,更容易激发幼儿的主动性、想象力和创造欲;《纲要》也指出“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设计有

趣的游戏情节,可以让幼儿乐于学习。小班幼儿刚进入幼儿园,正处于歌唱兴趣的第一阶段—“有趣”的最初阶段,如果教师只是遵循歌唱教学规范,按规定的环节机械地把每个环节硬凑在一起会让活动失去生动的气息,因此教师可以巧妙地设计有趣的游戏情节让幼儿一边游戏一边唱歌,从而激发幼儿学习的欲望;以游戏贯穿歌唱教学活动中,增强幼儿的积极性。游戏化不仅体现在歌唱教学这个样特殊的身份,而且体现在它的一切活动形式、方法都比较自由、灵活、丰富多彩,具有游戏和类似游戏的特征,使幼儿体验到和“玩”一样的感觉,自觉自愿地、不知不觉地投身于活动之中,在唱唱、玩玩之中去感知音乐。首先运用动作表演法让幼儿用身体动作来参与活动,帮助幼儿记忆歌词,然后在幼儿熟悉歌词后运用游戏法来学习歌曲,在活动中我把歌曲内容设计成一个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歌曲。

(四)教学过程的设计

在歌唱活动中,每一个环节都是层层递进的,从导入环节、理解歌词环节、学唱歌曲环节到巩固歌曲环节。每一个环节都要条理清晰且适合教学内容和小班幼儿的实际需要。

1导入环节:在歌唱活动《蓬蓬头》我利用展示动作导入来引题,同时为幼儿创造恰当的氛围,使幼儿积极活动。

2理解歌词环节:理解歌词是幼儿学习唱歌曲的重要一步,理解了歌词的内容让幼儿学起歌来更轻松,更能表现歌曲。

3学唱歌曲环节:(1)范唱:教师根随音乐旋律演唱。(2)练唱旋律:旋律是歌唱的灵魂,没有旋律就无法进行歌唱。如果在歌唱教学中无法使幼儿充分熟悉了解歌曲的旋律,那么幼儿就会唱跑调。所以我们要让幼儿有较多的时间来熟悉歌曲旋律。根据小班幼儿的记忆特点,我们可以在活动前先让幼儿熟悉歌曲旋律,这样有助于幼儿更快的学习歌曲。(3)跟唱:以句跟唱的形式。(4)练唱:在活动中设计了 “小娃娃洗澡”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表演唱。游戏规则是:请幼儿找一个小伙伴,给幼儿每人一个沐浴球,引导幼儿回忆妈妈用沐浴球给自己洗澡时的动作,然后鼓励幼儿在伴奏下模仿洗澡的动作给同伴“洗澡”,大家表演一遍后,小伙伴的角色互换一下在进行一次或几次游戏。游戏规则简单明了。幼儿在同伴的合作游戏下不仅体验游戏的快乐,而且学习歌唱的积极性也得到很好的保持。

4巩固新歌环节:幼儿熟悉歌曲后,在学唱歌曲的遍数最好不要少于6遍,这样才能帮助幼儿更好的巩固新学的内容。

5活动结束:听儿歌,做律动出场。 (五)、活动的反思:

(1)在活动中,教师的教态要自然、大方,教学语言要准确、生动、富有条理性。同时教师是幼儿学习的榜样,所以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幼儿的表现。教师自然的教态,夸张丰富的艺术表现可以对幼儿产生较好的感染力从而激发幼儿学习歌曲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反之,教师的语言条理不清晰,不温不火,幼儿的注意力就容易分散,对活动参与的积极性也会大大地较低。

(2)注意幼儿的主体地位,引导幼儿主动学习。《纲要》中强调教师应该成为幼儿学习生活的支持者、引导者。在活动中教师应多设计一些发散的问题,引导幼儿自己去思考去想象。用时教师还要注意观察幼儿表现,多给幼儿提供自主表现得机会。另外,当有幼儿感兴趣的偶发事件发生时,教师不一定要完全按原教案进行活动,可以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发掘偶发事件中的教育价值。

(3)教学环节安排要合理,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对活动时间要有适当的安排,小班活动的时间为15-20分钟。活动中的各个环节所需的时间要安排恰当,如:小班歌唱活动《蓬蓬头》的教学中可以对各环节作这样的安排:(1)、听音乐,做律动进场(1分钟);(2)、理解歌词(4分钟);(3)、熟悉旋律,学唱歌曲(5分钟);(4)、游戏:洗澡(5分钟),这样活动就会在安排下有序地进行。 四、小班歌唱活动的体会:

(一)、教师要以生动、直观的教学方式向幼儿传递故事内容,激发幼儿的歌唱的热情。

小班幼儿的认知水平有限,他们只对那些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事物和问题感兴趣。所以教师在向幼儿传递歌曲内容时,要以生动丰富的语气,让幼儿熟悉和理解歌曲内容,知道这个歌曲里讲了件什么事,从而激发幼儿的表演欲望。

另外,小班幼儿爱模仿,认知水平低,所以教师要引导幼儿大胆去创新,而不是千篇一律地教幼儿什么事物要用什么动作,鼓励幼儿大胆地进行创新表演,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体验到歌唱活动的乐趣。 (二)、教师要关注和重视幼儿的兴趣点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小班幼儿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喜欢向成人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意注意已经开始萌芽,容易进入情景。因此,教师要做的是,学会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创造性开展工作。在组织歌唱活动时要善于发现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从幼儿的兴趣点切入,再向歌唱活动的教育目标方向引导。以最直观生动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兴趣,然后从幼儿的兴趣点切入,向幼儿介绍歌曲内容,并让幼儿能够理解和接受。 (三)、创设轻松愉快的情景,让幼儿积极的参与歌唱活动

在活动中教师应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与气氛,同时也要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充分调动孩子参与唱歌活动的积极性,让孩子感受自然美,自发的模仿和学习,甚至以游戏贯穿整个教学活动,让孩子轻松的学唱歌曲。如在活动中创设了一个浴室的情景,运用情景语言把幼儿自然带入情景中,使幼儿成为情景中的主角,引导幼儿自然地从一个环节进入下一个环节。首先,幼儿做律动进场;在设计洗澡环节;让幼儿主动地,愉快地进行练习,鼓励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自己想象,自己创编动作。在活动中,幼儿在玩乐动轻松地学、主动地学快乐的学。

(四)、为幼儿的歌唱活动营造宽松和谐的游戏氛围

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是建立融洽和谐的师幼关系。比如:在开展歌唱活动时教师要看着幼儿的眼睛讲话或示范;用表情、动作等去调整幼儿的状态,达到以情育景的效果。活动中可以对幼儿说:“让我们试一试”、“当然可以”之类的话,在歌唱活动过程中多鼓励和支持幼儿进行大胆表演,使幼儿敢想、敢说、敢大胆表演。让幼儿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愉快地进行游戏。 (五)、引导幼儿创造性的歌唱,激发幼儿的歌唱的兴趣。

在我们唱歌的教学活动中,不光强调唱歌技能、技巧方面的训练,还应引导幼儿表现美、创造美。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幼儿大胆的创新,独立的思考。运有已有知识,创编简单歌词,能给幼儿更多的主动学习、积极探索和勇于创造的机会,这无疑对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学习信心,发展幼儿的创造能力大有好处

音乐是幼儿的伙伴,幼儿的发展需要音乐,愿每一个孩子都能愉快地放声歌唱,唱出最纯真的天籁之音。

参考文献:

[1]《幼儿园音乐教育》.许卓娅.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6. [2]《学前音乐教育》.王懿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 [3]《学前儿童音乐教育》. 黄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6

[4]《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 李文馥. 新《纲要》与幼儿艺术教育改革.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5] 《课程与教学论》.钟启泉、张华.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5q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