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本科会计教育问题研究

更新时间:2024-06-25 17:0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提供各专业全套毕业设计

我国本科会计教育问题研究

学科专业:会计学

研究生:陈海涛 指导教师:邵瑞庆 教授

摘 要

人类进入21世纪,也进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教育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成为我国举足轻重的战略性、先导性产业。会计学科是一个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的专业学科,正面临着知识经济所带来的巨大挑战。研究经济环境变化对本科会计教育的影响,实现我国本科会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这一课题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

会计是门应用型学科,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应该在本科会计教育阶段更加重视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今年我国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这是我国会计与国际接轨走出的一大步,这对我国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又提高了,尤其是其职业判断素质;另外,频繁发生的会计丑闻也暴露了我们会计教育中诚信教育的薄弱;我们所培养的大量会计本科毕业生常常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也告诉我们在教育目标的定位以及教学体系的设置上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都要求我们应当对当前的本科会计教育进行改革。

会计教育的改革需要会计教育界、会计实务界的共同参与,但尤其需要会计教育界的努力,要实现本科会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会计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本文主要围绕如何实现本科会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这一课题展开的。

全文共分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从四个方面阐述面对新的环境会计教育改革的必然性;接着进行文献述评,概括前人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及不足之处;再简单叙述了本文研究的意义以及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二部分:主要从三个方面谈谈对本科会计教育基本认识,即会计教育的概念、会计教育的层次以及本科会计教育的特点。

第三部分:主要阐述我国本科会计教育的现状,并主要分析了当前本科会计教育存在的几大问题,即:(1)会计教学水平在高校间的差异很大;(2)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未予重视;(3)会计诚信教育不够重视;(4)会计毕业生存在结构性失业现象;并且又从会计教育目标等其他几个方面谈了当前本科会计教育存在的问题。

第四部分:主要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当前本科会计教育问题的成因。

I

第五部分:主要介绍了美国会计教育的发展概况,并从中总结出对我国的会计教育改革的启示。

第六部分:主要阐述对我国本科会计教育问题改革的思路与建议,包括合理定位会计教育目标、重构本科会计教育体系、强化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加强会计的诚信教育以及完善会计办学的退出机制等内容。

关键词:本科,会计教育,问题,职业判断能力,诚信教育 答辩日期:2006年7月8日

II

The Research on the Accounting Education of

Undergraduate Course in China

ABSTRACT

The education is playing a more important role in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life when the human being enters the 21st century and the knowledge economy age, and become an important strategic leading industry. The accounting has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faces the great challenge brought by the knowledge economy. To research the influence on the accounting education of undergraduate course from the changes of economic environment and realize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accounting education of undergraduate course in China have the profound realistic significance. This issue deserved our deep research.

Accounting is an applied subject; the higher education of our country has already entered a stage of popularizing development, and should more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education of applied accounting talented person at the stage of undergraduate course. The new business enterprise accounting standard is promulgated in our country this year, this is a big step about the accounting of our country in line with the world, this request to the ability of the accountant in our country raises, particular the ability of the accountants' professional judgment; Moreover, the multifarious accounting scandal also exposed the weakness in our accounting education of good faith. A great deal of accounting graduate can't satisfy the need of company, this phenomena also tell us the problem existing on the education goal and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teaching system, these request us to reform the current accounting education of undergraduate course.

The accounting reform demands the participation of accounting educators and the accountancies, and particular the effort of accounting educational circles, to realize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the accounting education of undergraduate course, accounting educator is duty-bound. This thesis is mainly on how to realize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the accounting education of undergraduate course.

This research is divided into six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emphasized the inevitability of accounting education reform facing the new environment, and generalizes the achievement and shortage achieved by the past people in this aspect, then describes the meaning of the research briefly and the thinking way and

III

method of the research.

The second part mainly tells the basic understanding to the accounting education of undergraduate course, includes the concept of accounting education, the layer of the accounting education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ccounting education of undergraduate course.

The third part mainly concerns the current condition of the accounting education of undergraduate course, and mainly analyzes several great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accounting education of undergraduate course, including:(1) The difference of accounting teaching level between each high school is very large; (2) The education of accountancy’s judgment ability has not be valued; (3) The education of good faith also has not be valued; (4) Accounting graduate exists structural unemployed phenomenon; Then introduces other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accounting education of undergraduate course.

The fourth part mainly analyzes the reason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accounting education of undergraduate course.

The fifth part mainly introduced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American accounting education, and concludes the meanings of accounting education reform for our country.

The sixth part mainly concerns the thinking way and suggestion about the reform of the accounting education, including the reasonable goal of accounting education,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accounting education of undergraduate course, the strengthening of the accountancy’s judgment ability and the education of good faith, the perfection of the withdrawing mechanism of accounting education, etc.

Chen Hai-tao(Accounting)

Directed by: Shao Rui-qing (Professor)

Keywords: undergraduate course, accounting education, problem, professional judgment ability, education of good faith Date:July 8, 2006

IV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 1

1.1 问题的提出...................................................................................................................... 1 1.2 文献综述 .......................................................................................................................... 4 1.3 研究的意义...................................................................................................................... 9 1.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0 第二章 对本科会计教育的基本认识 ............................................................................. 11

2.1 会计教育的概念 .......................................................................................................... 11 2.2 会计教育的层次 .......................................................................................................... 11 2.3 本科会计教育的特点 ................................................................................................. 12 第三章 我国本科会计教育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 15

3.1 会计教学水平在高校间差异很大 ........................................................................... 15 3.2 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未予重视 ...................................................................... 17 3.3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未得到足够重视 ...................................................................... 17 3.4 会计毕业生存在结构性失业现象 ........................................................................... 18 3.5 其他问题 ........................................................................................................................ 19 第四章 当前本科会计教育问题的成因分析 .............................................................. 26

4.1 社会需求上的原因 ...................................................................................................... 26 4.2 高校自身的原因 .......................................................................................................... 27 4.3 企业的原因.................................................................................................................... 27 4.4 会计教育管理体制上的原因 .................................................................................... 28 第五章 美国本科会计教育发展概况及对我国的启示 .............................................. 30

5.1 美国本科会计教育的发展 ........................................................................................ 30 5.2 对我国本科会计教育的启示 .................................................................................... 33 第六章 关于我国本科会计教育改革的思路与建议 .................................................. 35

6.1 合理定位本科会计教育目标 .................................................................................... 35 6.2 重构本科会计教育体系 ............................................................................................. 36 6.3 强化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 ............................................................................... 44 6.4 加强会计的诚信教育 ................................................................................................. 46 6.5 完善会计办学的退出机制 ........................................................................................ 48 结 论 ............................................................................................................................ 49 致 谢 ............................................................................................................................ 50 参考文献 ........................................................................................................................ 51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人类社会已经迈入了以知识经济为主要特征的21世纪。在21世纪,知识经济将成为新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支撑点,世界各国的经济、科技以及综合国力的竞争都将日趋加剧,而这种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和智力的竞争,最终体现为教育的竞争。《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的地位。”越来越多的情形表明,21世纪将是一个教育的世纪,教育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将变得越来越重要,成为我国举足轻重的战略性、先导性产业。“人乃万物之灵、教育系立国之本”,教育的改革及其发展问题,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大局,其成败得失影响重大而深远。

会计学科是一个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的专业学科,正面临着知识经济所带来的巨大挑战,知识经济使得会计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会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进而对21世纪会计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我国的会计教育应如何适应21世纪知识经济社会的需要,培养造就大批高水平、高素质的会计人才,是会计理论界、实务界和教育界都十分关心的话题。会计史学家查德菲尔德(Chatfield)曾经说过:“会计的发展是反应性的”,“会计主要是应一定时期的商业需要而发展的,并与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①面对21世纪会计环境出现的巨大变化,以及会计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会计教育必须对此做出正确的反应,我们必须改革教育体系和教育模式,更新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以满足21世纪知识经济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要,进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

1.1.1 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强化了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

西方一些学者在20世纪70年代初将高等教育按照总体规模的发展依次分为英才高等教育(elite higher education)、大众高等教育(mass higher education)、普及高等教育(universal higher education)三个阶段②。美国学者马丁·特罗提出:高等教育入学人数低于适龄人口的15%时,属英才高等教育阶段,达到15%-50%时,属大众高等教育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在2002年是13%,2003年是17%,2004年是19%,2005年达到了21%以上③,按照西方的这一标准,我国高等教育已经

①②

Chatfield,A History of Accounting Thought, Krieger Publishing Company,1977. 谢安邦.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68. ③

新华网:《教育部部长:高等教育开始迈入大众化发展阶段》,

1

开始进入了大众高等教育阶段。精英教育阶段培养社会精英,毕业的大学生尤其是本科生应该是一专多能的人才,在各个岗位上应该是走在最前面起带头作用的人。而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所培养的本科生则应该是以普通劳动者的心态给自己定位。就本科会计教育而言,过去讲本科会计生能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较高职位的会计管理工作,并能进入高校从事会计教学,而现在则不然,现在的状况是各高校会计专业应当着力培养应用型的会计人才,而且那些过去有行业特色的会计专业更应该发挥自己的优势,培养可以在特定行业从事较高职位的会计工作的优秀会计人才,这也是一种细化的社会分工下对特定的应用型会计人才提出的需求。

1.1.2 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加强了对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要求

财政部在今年2月15日正式对外发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这39项企业会计准则的正式发布,标志着我国已初步完成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制定任务,成为我国会计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重要的里程碑。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自2007年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执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并且规定执行38项具体准则的企业不再执行现行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新的会计准则虽然只是对上市公司作了强制性要求,而没对其他企业做强制要求,但作为一个发展趋势,以及与国际惯例接轨迈出的一大步,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全面实行是迟早的事,新企业会计准则对会计实务的指导并非如会计制度一样,是非具体的,这对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的要求提高了,由于各企业的具体情形不一,在会计准则中,针对同一会计事项,有时会提供多种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由企业自行选择。有的情况下,在这多种处理方法之间并无绝对的优劣之分,因此,在准则中对各种方法的选用标准并不做具体的规定。会计人员只能在工作中运用自身的职业判断,选择适合于本企业具体情况的会计处理方法。随着企业经营方式的多样化,经营范围的扩大和社会、法律、金融等环境的日趋复杂化,同类会计事项的个性将日益丰富,会计准则也趋向于为企业提供更大的会计方法选择范围,会计职业判断发挥的作用也将日益重要。

1.1.3 频繁发生的会计丑闻使人们更加意识到会计诚信教育的重要性

会计的诚信教育与会计专业教育本身是分不开的,会计诚信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但是并没有在会计教育界引起足够的重视。最近几年在我国以及国外频频发生会计造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6-03/19/content_4318821.htm,2006-3-19.

2

假丑闻,如美国的安然、安达信、世通丑闻,以及我国的银广夏、黎明股份、红光实业、郑百文等会计丑闻不但给会计实务界又敲响了警钟,也给会计教育界一个提醒,即应该如何在会计人才的培养阶段就进行并加强会计诚信的教育,使会计专业的学生牢固树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帐”的信念,在以后的会计工作中能够真正的遵循准则来做帐,不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抵制住各种诱惑,经受住各种威胁与考验。这也提示了在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中也要将诚信教育或职业道德教育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来学习。

1.1.4 全球一体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也提出了国际化以及复合型的高级会计人才的需求

全球经济一体化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与重要特征。全球一体化将给我国的会计教育带来巨大的挑战,跨国公司的大量进入及其本土化经营,将大大增加对高技术人才及熟悉世界贸易规则的金融、管理、贸易、法律、会计等方面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的需求。许多国家看好中国教育市场,采取多种措施吸引中国学生出国留学,不仅如此,国外机构进入我国合作办学的条件也将放宽。这些高等教育机构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并在我国境内直接与我国现有学校竞争,必将对我国高等教育形成挑战。同时,会计教育市场的争夺,这对我们来讲,无疑又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通过引进来的办法,有利于我们学习先进国家的经验,并且结合我国的国情,促进我国会计教育,尤其是高等会计教育的发展。

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越来越依赖于知识的积累和人们对有效信息的运用,依赖于人的智慧和创新。影响会计的主要因素较集中地涉及到知识经济、信息技术、经济体制改革等,而知识经济是第一位的。知识经济给会计环境带来的主要影响包括:一是知识的过时及报废率越来越高,二是会计人员所处的工作环境越来越复杂。计算机网络和会计手段的现代化,要求会计人员具备高素质、综合能力;而且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使得风险加大,会计数据的安全性值得重视。在知识经济中,随着社会的日益知识化,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的服务型经济将逐渐居于主导地位,从而更加显现并强调会计与会计教育的重要性。

要顺利而科学地完成会计教育改革这一浩大的系统工程,我们必须要有科学的指导原则,必须确立正确的改革方向,必须确定合理而科学的具有可操作性的会计教育目标,从而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会计教育改革道路。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分析会计环境的变化对会计工作及会计教育的影响,探讨会计教育自身存在的特点,以此

3

为出发点,分析我国目前会计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借鉴美国会计教育改革的经验,提出会计教育改革的思路与建议,以对我国本科会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研究有所裨益。

1.2 文献综述

人类社会迈入21世纪的当今,世界经济环境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我国的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面临着许多挑战与机遇。会计教育自身存在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社会经济的发展又要求培养出高素质的适应新形势的会计人员,这也对本科会计教育提出了许多的要求,会计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会计教育界和实务界尤其是教育界的一些会计教育工作者开始更加关注起会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也有许多的研究成果形成。

1.2.1 本科会计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的本科会计教育目标不是很明确,教育行为往往实现不了预定的目标。强培东(2005)认为“目前,我国关于会计教育目标问题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会计教育界培养出来的会计人才与会计职业界的需求相脱离,会计教育面临着一系列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政治环境、科学文化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会计制度在从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会计职业界对会计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目前会计教育面临的问题主要是会计教育界培养出来的会计人才与会计职业界的需求相脱离,这与我国会计教育目标不明确有着直接关系。”

涂江红(2002)在2002年对我国14所高校会计专业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得出的

结论是:“我国高校会计教学整体水平一般;教师素质一般,但也并非海外教授所言‘糟糕’;课程设置已与西方接轨,并得到学生认可;教材难如人意;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方式机械呆板;学术氛围散淡;考试方式僵化;实习效果一般;作业布置形式化”。

还有一个方面就是各类高校都在办会计专业,吴水澎(2005)谈到:改革开放以

后,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至今几乎达到“全民办会计”的地步。③从学校类型来说,不仅财经院校、综合性大学办会计专业,连师范院校、工科院校、农林院校等都设置

强培东.会计教育目标的重建[J].会计之友,2005,8:32-33. ②

涂江红,王同青.我国会计教育现状分析[J].宁波大学学报,2002,4:78-80. ③

吴水澎.对会计教育改革与发展几个问题的再认识[J].财会通讯,2005,2:11-12.

4

了会计专业;从学校性质来看,不仅公立全日制学校办会计专业,许多电大、成大、函大、职大、私立学校也大部分是因会计专业催生出来的;从院校的专业设置来说,不仅商学院、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工程管理学院设置会计学专业,有些院校的数学等系也设置会计专业。这也是当前我国会计教育的现状。

认为当前的本科会计教育存在许多的问题,归结起来多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1)会计目标的定位太过笼统

20世纪70年代末将会计教育目标确定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四个现代化需要的社会主义财务会计以及科学研究专门人才。”20世纪80年代初,国家财政部推行本科会计教育改革,确定的目标基本上也是依据上述模式。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迁,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社会进入信息时代,我国会计理论与实务实行了重大改革,会计教育界对高等会计教育目标进行了积极的反思,上述观点开始受到质疑,其主流地位发生了动摇。但是会计教育的目标并没有形成共识,一种观点认为本科会计教育应该成为通才教育,另一种观点认为会计教育目标应定位于为实际工作部门培养从事会计工作的专门人才。康金梅(2002)在《论我国高等会计教育目标改革》提到,按照国家规定,我国高等会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能在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经济管理部门、学校、研究机构从事会计实际工作和本专业教学研究工作的德才兼备的高级会计专门人才。这样的目标定位显得很笼统,教育行为往往难以达到。①

(2)会计教师队伍素质本身存在许多问题

封美霞(2004)在论述会计教育存在的问题时指明会计教师队伍素质整体水平不高,“首先,我国高校会计类学科教师大多来自非师范学校,在教学方法上不够规范;其次,教师的学历层次偏低,其中约70%为本科,25%左右为硕士以上,且高学历的教师流失现象严重,较为普遍地形成了‘本科教本科’的现象;第三,教师的业务素

质不高,具体表现为知识老化、理论脱离实际、相关学科知识薄弱等。”穆大常(2004)

在谈到这种现象时也指出,中老年教师断档,骨干教师流失现象严重,部分教师知识陈旧,轻视教学。细究其原因,一是由于文化大革命十年会计教育停办,造成中年会计教师断档,文革前毕业的老教师大都离休、退休,各校几乎青一色的是恢复高考后的大学毕业生、研究生,年龄最大的也就是45岁左右,大部分为3O岁左右的青年教师;二是教师待遇偏低而社会上相应会计职业待遇较高,造成高学历的人员不愿从教,而

①②

康金梅.论我国高等会计教育目标改革[J].成人高教学刊,2002,2:49-50. 封美霞.高等会计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苏商论,2004,4:136-137.

5

已从教并成为骨干教师的又有部分弃教从商,即使在校从教的骨干教师也大都兼有第二职业,致使会计教师相当一部分没有把主要精力用在教学上;三是我国高校教师职称评定历来重视科研成果,忽视教学效果,从而引导多数人倾心于编书、写论文,而真正下功夫研究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师为数甚少。①

(3)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

陈和平(2004)认为“绝大部分高校片面强调英语和计算机能力以及各种资格证的做法,造成学生急功近利的心态,不利于潜移默化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养成。加之社会对英语和计算机以及各种资格证的片面追求,严重冲击了学校的教学。热衷资格证的做法导致学校师生忽视了会计教育的本来目的。”同时“会计理论课程所占比重较大,而会计实践课程所占比重较小;会计理论课程中则是会计基础课程所占比重较大,会计前沿边缘学科理论所占比重较小,同时国内会计理论课程所占比重远远高于国际会计理论课程所占比重。”②阎达五、王化成(2000)在《关于面向21世纪中国会计教育改革的几个问题》中也谈到,存在的问题有专业设置不规范,专业界限划分过细,培养出的人才知识结构比较单一,与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要求不符。课程设置缺乏理论依据,课程之间存在重复现象,有些必需的教学内容则重视不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分析决策能力。教材的编写存在偏差,对会计制度解释较多,理论分析很少,这使得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难以提高,往往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4)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落后

教学方法单一,多是“填鸭式”课堂讲授教学,没有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也没能科学地运用案例教学,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大多数院校,上课时以讲授代替了问题讨论,在考试时以一些记忆性的问题和选择题代替了分析性的问题。如果翻开会计教材,就会发现,每一个问题和每一道作业题都有一个无需证明的正确答案。这种教学方法,会误导学生认为:“会计是同数字打交道,而不是和人打交道”,“每一个问题都有唯一正确答案”。而实际上会计处理的是复杂的人际关系,会计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存在着很多不确定因素。会计教学的重点应该是培养学生处理非确定局面时所必需的思路和技巧。封美霞(2004)指出我国会计教育方法基本上沿用“满堂灌”的传统方法,把课堂教学变成了准则、制度的应用讲解,忽视了理论比较分析归纳。教师照本宣科,学生囫囵吞枣,他们上课埋头

①②

穆大常.论我国会计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7(3):36-38.

陈和平,王洁萍.本科会计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方向[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4,4(1):21-23.

阎达五,王化成. 关于面向21世纪中国会计教育改革的几个问题.

http://www.accgo.com/cgi-bin/output/doc_read.asp?classno=5352&Aid=3273,2005-8-22.

6

记笔记,考前突击背重点,忽略了学生自学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手段基本上还是一块黑板加一支粉笔,虽然有的教师也应用了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但更多的只是将黑板和讲稿换成了投影,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①卞继红(2004)指出:目前,我国会计专业的主要教学手段仍然是教材、粉笔和黑板,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尚未普遍使用。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会计教育界就已经开始考虑在高校教学中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但由于教育观念滞后以及教育经费的制约,使得计算机辅助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手段在会计教学中没有得到广泛的运用和推广。②

1.2.2 本科会计教育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般的有关会计教育存在问题的阐述基本都是从以上几点来入手分析的,相应的解决对策也从这几个方面来分析提出。

(1)针对会计教育目标存在的问题,陈晓园(2003)认为“我国的会计目标要根据我国教育的特点和国情来确定。当前我国会计专业本科生数量尚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对会计人才的要求,因此在现阶段,我国本科教育尚可保留较多的专业教育成分,在21世纪初期培养会计专门人才是符合中国国情的。”③吴革(2003)认为通才教育的目标是一种理想的选择,但是据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我国企业界现阶段对会计人才的能力要求一栏中,有90%的单位选择了实际操作能力,而为教育所津津乐道的创造能力仅屈居第三。因此,认为现阶段不能彻底实行通才教育。④

(2)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穆大常(2004)认为应有良好的激励机制,要提高教师的待遇,另外也认为应鼓励教师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更新知识,其途径首先是号召和鼓励教师攻读更高学位;其次是分批把教师送往重点院校进修提高;再次是支持教师参加各种学术交流;第四是组织教师参加社会实践。⑤其中组织会计教师参加相关专业的社会实践尤其重要,这样可以改变若干年来会计教育落后实际会计工作的被动局面,及时给予学生最新的知识信息,使培养的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教师通过社会实践可以使实际操作能力得以提高,从实际经济工作中搜集资料,更新和充实教学内容,以便能以生动的来自实际的案例引导和启发学生,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课程设置上,我国会计专业应尽快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调整课程设置。

①②

封美霞.高等会计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苏商论,2004,4:136-137.

卞继红,张雷. 论21世纪中国高等会计教育面临的变革[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78. ③

陈晓园.对高等会计教育目标定位的探讨[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24(3):77-78.

吴革.美国高等会计教育目标的改革及借鉴[J].中国工会财会,2003,8:46-47. ⑤

穆大常.论我国会计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7(3):36-38.

7

在我国每门课的课时大都超过国外,刘永泽(2004)认为,如果维持课时量大的现状,可以减少教师讲授的时间,增加学生自学和讨论时间。关于教材建设方面,他还认为,各高校没有必要选用一种教材,因为任何一所高校,在会计课程的各个领域,都会形成自己的特色,都会有自己的研究成果。认为这符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陈和平(2004)从课程开设角度谈起,认为应当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和行为科学、

交际沟通能力训练,在增设相关课程的同时引入导师制度;增设会计导论课程,其目的在于对会计学作总体介绍,让初识会计的学生对会计的环境、历史、发展、未来及所面临的问题都有一个总的认识;整合交叉、重复的课程内容,在学时安排上予以调整。在教材建设上,他认为应改革教材结构顺序。认为长期以来,我国会计教材都是按业务流程顺序进行编写的,学生要学完一门课程后才会对一项工作有全局性的认识,不利于对课程的了解和提高学生的兴趣,对此,在教材的绪论中对一门课程的最终目标应有一个便于理解的、贴近实际的描述,让学生知道自己所学的这门课程是要做什么、能做什么。②

(4)在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的改革方面,董淑芳(2005)认为在信息时代,学生对准则、制度、规范的掌握可以不需在课堂上,完全可以在网络上,通过生动的事例进行掌握,利用设计的程序对一些特定的经济业务自动完成,不再需要学生大量反复记忆。③刘永泽(2004)认为,应增加案例教学,因为这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分析、判断能力。要扩大多媒体教学的范围,提高多媒体教学的质量,但是同时也提到,案例教学与多媒体设备的使用需要解决几个问题:老师学生有没有主动性,还有,学校能否提供教学所需的条件,这也涉及教学资金的投入的问题。④吴水澎(2005)也提到,除课堂讲授外,还应有案例分析、角色扮演、信息分析、公司实习、科学的应用等基本能力的培养,以及引导独立思考的学术训练方式等等。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所培养的会计人才,其专业知识及技能修养能满足不断变化着的经营环境所提出的要求。这里提到的技能一般是指分析性(批判性思考)、写作能力、语言交流能力和决策能力、职业的品行、计算机技能、外语水平、人际关系、团队合作等等。⑤

在近十年里,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对如何改革现在的会计教育进行了许多的研究,也取得较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应该说,对会计教育的研究属于应用型研究,不论是对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材选用、教学方法和手段

①②③

刘永泽,孙光国.我国会计教育及会计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对策[J].会计研究,2004,2:75-81.

陈和平,王洁萍.本科会计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方向[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4,4(1):21-23. 董淑芳. 关于现代会计教学改革问题的思考.会计之友,2005,8(A):34-35. ④

刘永泽,孙光国.我国会计教育及会计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对策[J].会计研究,2004,2:75-81. ⑤

吴水澎.对会计教育改革与发展几个问题的再认识[J].财会通讯,2005,2:11-12.

8

等的探讨,还是对实施会计教育的教师队伍素质、考试制度等的研究,都是为了将其应用在教学环节与实践中。这样,就要求这些研究成果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但综观最近几年来的研究成果,更多的是做了一些理论性研究,即讨论的问题大都是“应该如何”,而“具体如何去做”这样的问题回答得少,因而付诸实践的研究成果也不多;另外过去对会计教育问题的研究往往没有深入分析问题的成因,只是就事论事,不能指出深层次的原因,就不能找到问题的真正症结所在,于会计教育的改革将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短视做法;再者,会计工作质量的优劣是与会计人员的诚信品质、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分不开的,而一直以来我们的本科会计教育都不是很重视这两方面的教育与培养,在相关论述会计教育改革的文章中也很少提及,因此本文也将探讨会计诚信教育与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对会计信息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在本科会计教育中搞好这两方面的教育与培养。

1.3 研究的意义

1.3.1 促进本科会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使培养的会计人才能够满足新的经济环境变化和发展的需要

要培养真正适应新形势的会计人才,就要不断提高会计教学的质量,现今存在的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改革,但理论的指导必不可少,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探索、研究,有助于揭示会计教育的规律,解决会计教育存在的问题,促进会计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本课题的研究可以起到促进会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之作用。

1.3.2 有效提高会计教师队伍素质

会计教师是会计教育诸因素中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只有不断提高会计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才能使本科会计教育质量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会计教育实践表明,优秀会计教师的匮乏,直接影响到会计教育质量的提高。造成这一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尚未真正找到一条高效率地造就大批优秀会计教师的途径。如果仅凭会计教师自身在长期的尝试性的教育实践中苦心摸索,积累经验,这样做的教育实践代价将是很大的。通过本课题研究将有助于提高会计教师队伍素质,一是有助于提高会计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二是有助于提高会计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三是有助于激发会计教师的自主意识和创造精神。

1.3.3 完善和发展会计教育理论

9

新的经济环境下的会计教育将不同于传统的会计教育,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等方面都将产生很大的改变,在这些方面的研究将有利于会计教育理论的完善与发展。

1.3.4 促进会计理论和方法的发展

当会计教育理论很好的指导了会计教育的实践,培养的会计人员尤其是那部分立志从事会计研究的人员将以更科学的方法来从事会计的学习与研究,会计教师们也将以一个良好的教风、学风来从事会计的教学与研究,因而会促进会计理论与方法的发展。

1.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本论文将探讨会计教育本身存在的特点,分析我国本科会计专业教学的现状,指出当前本科会计教育存在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然后一一分析这些问题,并从各个方面包括高等教育的体制上分析问题的成因,另外本文还将介绍美国会计教育发展的概况,并从对美国会计教育的改革的经验教训分析中指出对我国会计教育改革的启示。在最后分析指出要解决本科会计教育存在的这些问题需要从哪些方面做出什么样的对策,同样也将从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的改革上谈这一问题的解决对策。

本文在研究上采用文献法、调查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在参考以前人员研究成果时主要采用文献法,以及在需要了解美国会计教育情况时也将部分采用文献法。对于我国当前本科会计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的研究采用调查法。中国和美国会计教育存在的差异及在如何借鉴美国本科会计教育经验与教训的研究上采用比较法。

10

第二章 对本科会计教育的基本认识

2.1 会计教育的概念

在谈会计教育的概念之前,先来谈下教育是什么,现在举国上下都在谈教育改革,但教育究竟是什么?在《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1985)一书中对教育是这样表述的,“从广义上说,凡是能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涵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如果我们套用教育的概念去解释会计教育的话,也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上分别给出解释,广义上的教育是所有能增进人们知识的技能的活动,而就会计而言,也是如此,我们知道古代的账房先生从事的就是会计的工作,他们的做账知识的得来基本都是跟随前辈直接在工作实践中学习而来,没有正规的学校教育,包括新中国建立后的许多年,会计专业教育不很普及,文革期间大部分高校、中专学校又停办了会计专业,很多会计人员也是采取这种方式获取会计知识然后成为一名正式的会计人员的。这样的一种会计学习从广义上说也属于会计教育的范畴。而在狭义的教育里,教育仅仅指在学校接受的正规的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就当前而言,我们国家各行各业年轻的会计人员基本都是经过正规的学校会计学习然后走上工作岗位的,他们在学校里接受的教育也就是我们这里所要谈的狭义的会计教育,而这其实是现阶段我国会计教育的主要形式,在本文随后所要谈到的会计教育都是指学校会计教育。这样我们给会计教育下个定义的话,可以这样说:“会计教育是学校会计教育工作者根据社会各方面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会计理论与实务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各方面所需要的会计人才的活动”。这一概念的学校会计教育包含专科、本科等几个层次。

2.2 会计教育的层次

我国会计教育主要包括专科(高职)、本科、硕士、博士四个层次。各个层次都有其定位:

专科层次主要培养“专用型”会计人才,能在各类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等部门从事会计工作,具有较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首第1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

11

本科层次主要培养“通用型”人才,所培养的会计人才是具备管理工作、经济和会计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管理和会计实务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硕士研究生层次主要培养“开拓型、外向型”人才,能在各类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构中从事财务、会计、审计部门的综合管理工作,或者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从事相关的教学研究工作,并具有继续深造的学术基础。

博士研究生一般按研究方向或领域设置了若干方向,主要培养的是在科研院所从事会计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研究的高级教学与科研人才。

但是实际的状况是我国许多高校在会计教育层次上的界限比较模糊、不够分明。也就是说,大专和本科、本科和研究生的教学内容只有广度的区别而缺乏深度的差别,各教育层次也没有各自明确的培养目标,无法满足社会对多种层次会计人才的需要。本文将研究重点放在本科教育层次上,主要研究本科会计教育层次存在的问题。

2.3 本科会计教育的特点

在这部分里着重谈本科会计教育不同于其他专业本科教育所自有的特点,而并非意图谈本科会计教育区别于其他层次会计教育的特点,因而说这些特点很多也适用于其他层次的会计教育,现将本科会计教育的特点概括如下:

2.3.1 会计专业的办学成本弹性比较大

不考虑会计办学质量高低的话,可以说会计专业的办学成本可大可小。一些研究型及研究教学型大学,比如人民大学、厦门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在会计办学上都有很多年的历史,积累了深厚的底蕴,其高校里会计专业的实力应当说非常强,师资队伍素质很高,名师辈出,这些类型的高校每年也要花大的财力力图引进高级会计人才加盟,主要是高学历的,或有留学背景的能适应会计研究与教学的会计教师。可以肯定地说,这类高校的会计办学成本是很高的。而在九十年代初兴起的会计热下,很多本来没有会计专业的高校也纷纷办起了会计,需求导向是主因,当然会计办学成本的弹性空间也带来了这些高校可以组织起会计教学来,原有的教师通过参加些培训或者自学就能转行教会计,或者再招聘些会计本科毕业生,这样一个会计专业就办起来了。会计的办学不需要购买高昂的实验设备、复杂的实验材料,不需要引进专家,照样可以服务于广阔的会计需求市场,对于急功近利的会计办学而言,何乐而不为呢!当然通过这种方式办起来的会计专业其实力是不强的。

12

2.3.2 会计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非常侧重实用

本科会计教育以培养掌握高级会计技术的人才为主要目标,本科会计专业的学生经过四年的系统学习应该能够熟练掌握会计的记账技术,一进入工作岗位即能很快适应并进行会计的记账等工作。这一点是本科会计教育与其他管理类专业教育最大的不同,其他管理类专业例如企业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上定位为培养企业单位的高级管理人才,但实际上毕业生在进入工作岗位上并不能真正的直接成为高级管理人才,这一点显然不如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更加具体。

2.3.3 会计教育非常注重实践教学

本科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其在进行会计教学时非常注重实践教学,这与许多侧重理论学习的专业比如历史、哲学、数学、生物等是不同的,本科会计教育培养出来的会计人才要求一毕业就能直接从事实务的工作,而不是埋头搞研究。会计是实用性很强的专业,对学生的培养更侧重实务能力的培养,所以在进行会计教学时更注重的是实践教学,对会计教师的要求也是应该有会计实践经验,并且实务能力较强。而对理论性的学科而言,则没有这么多的要求。

另外,需要强调的是,本科会计教育在进行实践教学中离不开会计实验室。本科会计教育虽然仍属于社会科学类教育,本科会计专业的学生不用像自然科学类专业的学生一样经常到实验室做自然科学实验,但是由于本科会计教育注重培养会计实务操作人才,而非会计理论研究人才,因为对其的实践能力要求很高,由于很多单位出于种种考虑不愿接收会计本科学生进行实习,这样会计本科学生只能在课程学习中将其会计业务的实习锻炼放在校内进行,表现在在会计模拟实验室进行会计模拟训练,因而会计的学习应当说也是离不开实验室的,只不过在实验里做实验不是为了得到某个实验数据,而是要从中熟悉会计业务的流程及得到会计业务的锻炼。

2.3.4 会计教育重视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

会计工作离不开职业判断,这是由会计工作的特点决定的。严格地说,会计不是一门严密的科学。会计人员对已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处理时,允许较多地使用职业判断和人为估计,如会计核算原则中的重要性、谨慎性、实质重于形式等原则的运用。而且在对同一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处理时,往往会有若干种可供选择的方法,如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有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等,选择的方法不同,核算的结果就不一样。另外,在新的会计准则颁布实行后,对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

13

力要求更高了,没有统一的科目,没有统一的处理模式,这就要求会计人员灵活运用会计的知识来处理各种经济业务,特别是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加、跨国公司的增多、涉外业务的普遍发生,对会计人员的要求更高了,在处理这些复杂业务时更多的需要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而这就要求在会计教学时不能只重视会计制度的讲解以及简单会计业务的分析等,而应重视训练、培养学生在面对各种复杂业务时的判断能力。

2.3.5 会计教育与诚信教育紧密相联

任何行业都讲诚信教育,而会计行业与诚信教育的关系尤其紧密。这与会计工作的特点分不开的,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处理时需要较多的职业判断,并且今年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也赋予了会计人员更多的职业判断,在会计核算过程中有了更多的选择权。这样做的结果,一方面会使会计信息更真实、更相关、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但另一方面也给人为操纵会计信息留有了更大的空间。会计人员要提供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财务报告,企业的利害关系人要通过这些报告了解企业的获利、偿债能力等,以便做出适宜的决策。因为会计人员的最主要的工作是为企业的这些利益各方不断提供着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等的报告,他们的工作成果直接影响着这些利益方的决策,因而对会计人员诚信的要求显得更高。如果没有会计职业道德的强力支撑,其结果不仅不能达到会计改革的初衷,可能还会使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更为严重,社会经济秩序更加混乱。会计的诚信教育的目标不是靠一门职业道德教育课就能解决的,而应当贯穿于整个会计教育的始终,让会计专业的学生真正树立起“不做假帐”的信念。

14

第三章 我国本科会计教育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进行会计教育改革,推进会计教育发展,是来自于形势发展的要求。当今的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互联网以及知识经济的浪潮风起云涌,新的科学技术和经济形势以不可阻挡之势迎面扑来。这一形势造成的直接结果是:一方面,世界各国正在自觉地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以便抢占先机,迎合世界发展变化的新浪潮;另一方面,世界发展的上述趋势,也使得各国之间以增强综合国力为重心的竞争加剧,甚至是“白热化”。实践已充分地表明,各国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和智力的竞争,也就是教育的竞争。正如有人说,“经济只能保证我们的今天,科技可以保证我们的明天,教育才能保证我们的后天”①。这里所说的教育,当然包括会计的教育与发展在内。改革与发展我国的会计教育,需要从分析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入手。

3.1 会计教学水平在高校间差异很大

当前我国会计教育的总体状况是怎样的,水平如何,不能一概而论,但从总体上说,近十年来还是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的,但也存在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在成就方面最突出的表现是我国的会计教育有了很大发展。改革开放以前,在综合性的大学中只有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设置会计学专业。改革开放以后,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至今几乎达到“全民办会计”的地步。笔者查阅了2005年的《中国会计年鉴》看到,设置会计专业的高校可谓形形色色。从学校类型来说,财经院校是肯定有会计专业的,综合性大学也基本上都有会计专业,就连师范院校、工科院校、农林院校等都设置了会计专业;从学校性质来看,不仅公立全日制学校办会计专业,许多电大、成大、函大、职大、私立学校也有会计专业;从院校的专业设置来说,不仅商学院、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工程管理学院设置会计学专业,有些院校的数学等系也设置会计专业;从学历的层次来看,我们不仅有中专、大专、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学历教育,有的学校还设立博士后流动站;目前又有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还成立了国家会计学院等等。在全国一千多一点的全日制公立大学中,就有将近900所的学校设置会计专业。②

但是,设置会计专业的各高校间会计办学水平的差异还是比较明显的,突出表现在财经类院校与非财经类院校间,国家重点高校与地方性普通高校间,而水平的差异表现在很多方面,最主要的是师资方面。下面对几所高教会计专业的师资做一个简单

新浪网:《中国经济大讲堂之成思危-自主创新与中国现代化》,http://finance.sina.com.cn/g/20051010/18082021044.shtml。 ②

吴水澎.对会计教育改革与发展几个问题的再认识[J].财会通讯,2005,2:11.

15

的比较,这些高校有财经类高校,有非财经类高校,有国家重点高校,也有地方性普通高校。①

8所高校会计专业教授、副教授人数对比表

高校名称 厦门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山西财经大学 山东财政学院 福州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山东理工大学 临沂师范学院 教授人数(会计学) 15 13 16 13 3 1 0 0 副教授(会计学) 11 19 29 22 11 7 4 1 表格中选取的高校只是我国开设会计专业高校的极少的几所,样本的选取存在不尽合理的地方,但是对这几所样本高校的会计师资比较还是可以发现一些问题的。在上面的表格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财经类院校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的会计师资力量还是比较雄厚的,而非财经类院校的会计师资要差些,但是国家重点高校的会计师资还是可以的,比如说厦门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但是一些地方性高校的会计师资则较薄弱,如山东理工大学、临沂师范学院。

财经类院校一般都比较重视会计专业的发展,有良好的人才引进机制能够吸引优秀会计教育人才的加盟,还有一般这些高校的会计办学历史较长,积累了丰富的会计办学经验,也培养了优秀的会计师资,一些国家重点高校如厦门大学、人民大学其会计办学的历史也是较长,同样其会计师资也是相当的强大,这些高校在长期的会计办学中已经发展的相当有实力,多数高校都有了会计硕士点甚至是博士点,强大的会计师资对促进本科会计的发展上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一些地方性高校多是上世纪90年代初会计热兴起时或更晚才刚刚开始会计办学的起步,因而其师资等各方面都是相当弱的,所培养的会计毕业生的水平也不是很高,在会计就业市场上不占有优势。但也不能否定这些高校在会计办学上对当地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至少这些高校的毕业生在服务当地的经济发展上还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的。

各样本高校的会计学教授与副教授人数均来自各高校网站对其会计师资的介绍。

16

3.2 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未予重视

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是指会计人员面临不确定情况,依据一定的职业规则和自身的经验,对某一事项所做出分析、判断、选择和决策的能力。长期以来,我们的会计制度留给会计人员选择和判断的空间很小,加上会计人员除了记账以外的职能很有限,所以养成了许多会计人员依样画葫芦的习惯,而一旦这一环境改变后,如会计法规变得越来越灵活,会计职能越来越多,会计环境也变得越来越不确定,很多会计人员就变得不知所措了。

在传统的会计教学模式下,不重视会计专业学生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主要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依据。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按部就班地一部分、一部分地讲授课本知识,等到课程结束时学生也不一定能够形成对该门课的一个总体认识。在这种会计教育模式下,尽管教会了学生理论知识,但却忽视了教会学生如何应用这些知识。同时存在的现象是,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理论课时多,实践课时少,忽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从高校会计课教学计划来看,各门会计课程中实践课时远远小于理论课时。即使学生学会了学好了怎样编制分录、怎样编制报表,但在如何利用这些生成的信息帮助解决日益复杂的企业与会计问题方面仍显得不足。

我国目前的会计教学内容一般均是把会计作为一种已成定论的东西灌输给学生,提供的是有固定模式的会计知识,很少教授学生认识各个会计问题底层可能蕴含的经济本质、蕴含的会计理论的争议及可供选择的一系列方法等。从目前我国大学会计课程所使用的教材上看,教材编写侧重规则条文和制度讲解,会计教育者似乎觉得有责任使教材设计覆盖不断增加的会计原则和标准,而不是培养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在会计环境剧烈变迁及日益复杂的社会中,会计人员面临的经济数据越来越多、越来越零散,很多信息均需会计人员自行发掘、获取和组织,不能依靠一套现成的固有模式取得、分析,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灵活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3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未得到足够重视

在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较为严重,而会计信息失真与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有很大的关系。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主要应通过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来完成,目前在会计专业教育中,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属于薄弱环节,各高校几乎均未开展系统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导致学生对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南昌高专学报》2005年第2期上,在《高校会计专业学生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现状分析》一文中,作者杨萍对我国部分高校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

17

在问到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主要依靠什么时,20%左右的学生认为依靠会计自律;50%左右的学生认为依靠教育;20%左右的学生认为依靠个人学习;10%左右的学生认为主要依靠社会舆论监督。说明大部分会计专业的学生是认为通过会计职业道德的教育对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是最有帮助的。

在问到学生对会计职业道德的认知程度如何时,认为很高的学生人数为零;认为较高的学生人数为5%;认为一般的学生人数为30%;认为较低的学生为65%。可见,绝大多数在校学生对会计职业道德的认知程度较低。

在问到学生接受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情况如何时,选择系统接受的被调查学生人数为零;选择少量接受的学生人数为30%;选择未接受的学生人数为70%。从调查数据中看来,绝人多数在校学生没有接受系统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在问到是否需要开设专门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课程时,被调查的学生中,50%认为很有必要;30%认为必要;20%的学生认为不必要。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学生认为有必要在会计专业教学课程体系中开设专门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课程。

在问到所在院校开展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情况如何时,被调查者的学生中,选择“已系统开展”的学生人数为零,选择“部分开展”的学生人数为20%;选择“未开展”的学生为80%。因为调查并非对我国开办会计专业的高校进行全面的调查,但从这些调查数据中,依然可以认为,目前我国高校的会计专业尚未开展系统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①

通过对这些调查数据的分析,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在会计教学体系中属于薄弱环节,因而说有必要开设专门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对会计专业学生进行专门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以此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会计职业道德水平。

3.4 会计毕业生存在结构性失业现象

现代经济学理论认为,失业分为三种:总量失业、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 总量失业,是由于劳动力总供给大于总需求而引起的失业。摩擦性失业,是由于人们在不同地区、职业或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变动职业而引起的失业。结构性失业,主要是由于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地区结构等)发生了变化,现有劳动力的知识、技能、观念、区域分布等不适应这种变化,与市场需求不匹配而引发的失业。

结构性失业并非一定指从劳动力的供应总量上来讲多于需求量,有时候,劳动力的供给量很大,但同时需求量也很大,但是在特定的区域,对特定的需求部门来讲,

以上有关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现状的调查数据均引自杨萍在《南昌高专学报》2005年第2期上发表的《高校会计专业学生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现状分析》一文。

18

劳动力的供给相对偏多,失业便会伴随发生。结构性失业存在的一个矛盾现象是,一方面,某类劳动力的供给量很大,但却不能满足市场上对这种劳动力的需求,另一方面,市场上对某一劳动力的需求很大,但是面对广大的供给市场,却难以找到合适的劳动者。究其原因,是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并不完全的配比,这并非指数量上的,而更多的是指质量上的。拿会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来说,我们的本科会计毕业生经过四年的学习,应该说掌握了比较深厚的会计知识,但这种知识可能更多的是书本上的理论的知识,而于会计的实际工作而言,企业更加重视的是应聘人员的实践经验与能力。另外,本科四年的会计教学讲授的多是过去的陈旧的知识,而知识的更新换代很快,加之这些年会计制度、会计准则的变化很大,很多会计专业毕业的学生并不能满足一些企业对高级会计人才的需求,因而即使面对广大的会计供给市场,企业在招聘会计人员时,依然觉得少见合格的会计人才。这种状况的存在必然带来会计毕业生的结构性失业现象的存在。

3.5 其他问题

3.5.1 本科会计教育目标问题

会计是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会计专业的毕业生面对广大的会计需求市场,然而,市场虽广大,但对会计人员的具体要求却不尽相同,这就涉及到我们在进行会计教育时如何进行教育目标定位,这是深化会计教育改革的首要问题。会计教育改革要富有成效,就必须要结合时代特点并立足中国实际,确定相应的教育目标,为会计教育改革指明方向。

(1)20世纪后期的我国本科会计教育目标问题

会计是企业经济管理和社会经济活动的组成部分,会计教育的目标必定要与各个历史时期的经济环境相符合。在我国,不同时期对会计教育的要求也是不同的。

20世纪70年代末,高等教育恢复了会计专业,当时的教学方案将教育目标确立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四个现代化需要的社会主义财务会计以及教学科研专门人才。”这一目标定位的特点在于,会计专业的就业方向应是实务工作、教学、科研三兼顾,人才培养类型上注重专门人才。20世纪80年代初,国家财政部推行本科会计教育改革,试点院校是上海财经大学和中南财经大学,确定的会计教育目标基本是依据上述模式。上海财大所确立的教育目标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会计学高级专门人才,要能够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胜任会计教学和会计科研工作。”中南财大确立的教育目标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我国社

19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面向各级主管部门和企业,同时兼顾有关教学及科研方面的需要,完成会计师基本训练的财务与会计专门人才。”这一目标定位在整个80年代都居于主流地位。同时其他高校会计教育目标都以此为模式。这符合当时的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对会计专业人才的要求,也适应当时计划招生,统一分配的教育体制,毕业生主要分配于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从事会计工作及在大中专院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迁,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社会进入信息时代,我国会计理论与实务实行了重大改革,会计教育界对高等会计教育目标进行了积极的反思,上述观点开始受到质疑,其主流地位发生了动摇,在人才培养类型方面,提出了“发展通才教育”的思想,会计本科毕业生应成为应用型和通用型人才。另一方面对会计本科生的就业导向提出了质疑,在会计教育目标上产生了争议:一种观点主张会计本科教育应为通才教育;第二种观点认为会计教育目标应定位于为实际工作的部门(企事业单位)培养从事会计工作的专门人才;第三种观点认为,应培养多层次的,既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又具有扎实专业知识;既能实际操作,又具有一定理论水平的高层次专门人才。这些见解的分歧,正是会计目标转向的问题,高等会计教育中不同层次应确定不同的教育目标,而且不同时期应有明确的目标定位。

(2)21世纪我国本科会计教育目标问题

21世纪人类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作为与劳动和资本并列的第三个生产要素发挥着愈来愈大的作用。会计工作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对传统会计理论及相关体系也提出了挑战。知识经济给会计工作和会计教育带来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具体表现在:

①生产的知识化。高新技术生产的蓬勃发展使得生产组织与管理不断的创新,从而带来了会计工作多变性和多样化,对会计人员综合控制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②产品的知识化。资本的无形化,给会计传统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方法等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会计处理变得更加灵活,会计选择的空间更大,选择的余地更多。要求会计人员具备较高的判断、分析与抉择的能力。

③产业的知识化。企业的不断创新,企业中的新业务、新情况和新问题大量涌现,使得会计处理和会计规则经常处于变动和更新之中。这样带来的一个结果是会计教育界培养的会计人才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滞后性,难以适应实务界的新的变化。

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各种变化,学校的会计教育应培养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中能服务于各类企事业单位的会计人才,这就需要我们的学校在进行会计教育时应有明确的目标指引,否则我们的会计专业的学生也将无所适从。现在很多高校的会计专业学生

20

存在的一个普遍学习定位是把通过CPA考试作为学习的唯一目标,而过早的忽视甚至放弃基础课程和一些公共课程的学习,因而限制了学生个人知识面和其他能力的培养,影响到会计人员的整体质量。

本科会计教育有关通才教育目标的定位是一个高起点的定位,这种定位并非不好,但是不一定适应各个高校的情况,各个高校有各自的特色,会计办学在长期发展中一定也有了自己的特色,过去我们国家是分行业的会计制度,高校在会计教学中侧重服务于某行业会计人才的需求,然而2001年国家统一会计制度颁布后,取消了会计制度的行业划分,在制度的引导下,各高校力图培养通用的会计人才,通用会计人才是空泛的概念,因为我们知道,行业会计制度虽然取消了,但是各个行业自身业务上的特点并没有消失,在会计核算上的特色也是不会消失的,会计核算更多的是对某一行业各类经济业务的再现,然而在通才教育的定位的指导下,各高校在会计教育目标定位上削弱了特色的会计教育,这样,造成培养出来的会计人才与可能与各行业实际的需求相脱节。这些问题都说明我们有必要面向市场需求重新确立会计教育目标。

3.5.2 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问题

优秀会计人才的塑造是通过系统地学习多门基础与专业等知识形成的,而知识的取得主要来自课程学习,课程的开设影响着学生的知识结构,对于任何专业来讲都是如此,会计也不例外。课程是指什么,课程简单地说就是指课业及其进程。宋代学者在《朱子全书·论学》中提到的“宽著期限,紧著课程”中的“课程”一词就包含有学习的范围和进程的意思。狭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了培养目标而列入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及其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开设顺序的总和。课程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核心,培养目标的确定和表述是进行课程选择的基础,而课程设置又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途径和手段。培养目标是学校教学的质量标准,而课程体系是否合理,则直接关系到所培养人才的质量,换句话说就是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是直接相关的。

我国大学会计教育的课程体系一般由公共基础课程(主要包括语言类、计算技术类、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类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其他选修课程、实践课程等四类课程构成。其中:大学本科会计学专业基础课程主要指构筑会计学专业理论框架、提供会计学专业技能和方法的经济管理相关课程。如:管理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统计学等;会计学专业核心课程指涵盖系统的会计学专业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知识的有关课程。主要包括:会计基础、财务会计(中、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会计信息系统、审计学等;会计学专业选修课程是上述两者之外的经济管理(含会计学)其他有关课程。如:

21

运筹学、金融学、银行会计学、预算会计等。大学本科会计学专业课程构成的设置直接反映了在高等教育中会计学科建设的完善程度、会计理论框架的系统性程度,最终影响会计学专业高等教育的效果和未来会计专业人才的专业素质和综合技能。

但是目前我国会计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存在一定的不足:

(1)我国高校现行的课程体系一般采用提前制定、固定实施的操作方式,这种方式一般提前制定整个4年的课程体系,在实施期间体系固定不能变动。由于课程体系是预先制定,因此4年中该专业知识的更新和扩充无法反映在该课程体系里;同时固定实施也使得课程体系不能适应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变化而及时完善。

(2)关于第一门会计课程的设置问题。据美国会计教育变革委员会(AECC)的一项专门研究表明,第一门会计课程的设置对学生兴趣和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因此,它主张第一门会计课程应使学生从总体上把握会计在经济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更注重使用会计信息,而非编制信息。这种观点得到了许多会计实务界人士的支持。而我国目前会计专业的首门课程大多是《会计学原理》或《初级会计》,其内容主要以讲授簿记方法为主,如编制记账凭证、过账、改错、试算平衡等,立足点基本是在编制信息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反映会计入门难,没有兴趣。另外,会计核心课程设置不规范,部分专业课程内容重合,例如,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在变动成本法、本量利分析、短期决策等方面存在较多的重复;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在货币时间价值、长期投资决策、存货管理等方面存在严重重复等。

(3)公共基础课程中以“两课”为主,对人文自然等课程重视不够仍是我国高校会计学及其他专业课程体系中共有的不足。这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知识面的拓展及缜密思维和数据分析能力的提高。21世纪的经济是高新技术迅速发展、技术比重提高,由工业社会向知识经济社会迅速转化的经济,其中以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革命是其核心,它给人类社会的生产与生活、教育与学习、休闲与娱乐、经济与文化均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对会计工作和会计教育也已产生了重大影响。这对将从事会计信息处理、会计数据分析和经济管理工作的会计专业本科学生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随着人的因素在会计中占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人的潜在能力及其发挥情况将成为会计核算与管理的重点,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与实施将占据重要地位。另外从当代科学的发展情况看,分化与综合两种趋势并存,各门学科在越分越细、向纵深方向发展的同时,不同学科之间的横向交融与沟通日趋增多,形成许多边缘性、综合性学科,如环境会计、社会责任会计等,而现在大部分高校都没有将这些会计课程作为专业选修课来开设。

22

(5)会计职业的特征要求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中做到客观、公正、廉洁、自律。在会计专业学生的本科学习阶段,应当开设职业道德方面的课程,会计的教育不仅是专业知识的教育,重要的还要包括职业道德的教育,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或说诚信影响着会计信息的质量,影响着社会上各类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判断与决策,因而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不可忽视,在本科阶段尤其应重视,我们从杨萍的《高校会计专业学生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现状分析》一文中,看到在被调查的我国的高校会计专业中均没有开设职业道德教育课程①,调查是抽样的,不可能反映我国各高校会计专业在开设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上的全貌,但是仅从调查的结论来看,我们完全可以相信我国本科会计教育阶段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状况不容乐观,这是我国高校本科会计学课程体系建设中普遍存在的不足。

3.5.3 会计教师队伍素质问题

合格优秀会计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优秀的会计教师队伍,会计师资队伍的建设是高校会计教学的关键环节。然而,目前我国的会计师资队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会计专业教师的职业素质问题

我国会计专业教师普遍是会计专业大学生、研究生毕业后直接进入教师队伍的,由此构成的教师队伍,就专业水平来讲可能不低,但由于缺乏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师范性质的专业教育,因此往往缺乏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大大影响了教育效果。我国对于新进高校教师实行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在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之前需要通过《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等几门课程的考试,并且还要通过测试达到所要求的普通话水平等级,这种形式很好,就像很多行业都要有个上岗证一样,但是,很多行业的上岗证的考核虽然也仅是要去通过几张试卷的测试,但这种测试却是对其长时间所学专业的一种考核,而高校教师资格认证的考核却远非如此,对于非师范专业的毕业生而言,本身在大学或研究生期间没有学习过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之类的课程,只是在其教师工作上岗前的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匆匆学习完这几门课,接着就去参加考试,这样的考试即使是都通过了,最终拿到了教师资格证,但是于其实际的教育理论知识增长并不多,对其教学水平的有利影响也是微乎其微的。

(2)会计教师的专业水平问题

过去,由于高校师资紧缺,经常有本科生留校任教的,也有从外部招聘优秀本科毕业生进校执教的。这几年由于我国大学的入学率提高,研究生的招生数量也较前些

杨萍. 高校会计专业学生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现状分析[J].南昌高专学报,2005(2):76-77.

23

年有大幅度增加,研究生毕业后进入高校的不在少数,因而,现在我国各高校大部分专业新进老师都以硕士生、博士生为主,就普遍现象而言,可以说基本消除了本科学历老师教本科生的现象,但就会计教育而言,这种现象却依然存在,由于近年来经济的发展对高等会计人才需求的增加,会计教育也呈高速发展的态势,会计师资人才短缺,许多新开设会计专业的非财经类院校,比如理工类院校、师范类院校和部分综合类院校,只得从会计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中招聘教师,虽然并非认为本科毕业生就不能胜任大学教育,但面对高速发展变化的经济环境,其知识储备可能很难跟上这一发展变化趋势,试想,如果一个会计老师自己都跟不上发展的形势,不能把握住发展的方向并掌握前沿的理论知识,又如何能培养出优秀的本科毕业生呢?

(3)会计教师的继续教育问题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会计领域也是如此,新学科、新知识不断涌现,会计教师的继续教育也很重要,每一个会计老师都应该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理念,任何一门知识的学习都是终身的,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更应做到。但是,往往有许多老师不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常年教授的是陈旧的知识,这样又如何能教授给学生先进的知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呢?就会计教师进修学习而言,目前,由于受种种因素的制约,这种继续教育也是不尽人意,有些教师攻读学位也不愿意离岗、离职,大部分是在本单位边工作边攻读学位,学习效果难免打折扣,较之于跨校离职学习乃至出国进修学习,远不可同义而语,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担心离职学习影响经济收入以及职称晋升等,这些现实问题的存在,影响了会计教师的继续教育的开展及其效果。

(4)会计教师的实践经验问题

目前我国的会计师资队伍从学校到学校,从书本到书本的多,很少有从实务中转行搞教学的,有些地方也不允许教师到企业兼职,硬是把会计教师禁锢在书斋里,这种作法其实不妥,国外大学教师兼职的现象很普遍。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须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①《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强调高等教育对学生实践能力或者说实务能力的培养,而会计是一门实务性很强的学科,如果会计老师的实务能力很弱或者说毫无实践经验、不懂实务,那这样的会计教师就不是合格的教师,不合格的老师又如何能能够担当起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任呢?而我国许多高校这样的不合格

谢安邦:《高等教育学》,第37-38页,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4

的老师不在少数,因而目前我国的会计教师补上会计实务这一课很有必要。

(5)会计师资队伍人员流失、教师轻视教学问题

会计师资队伍人员流失、教师轻视教学问题的现象也很严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会计教师待遇相对偏低而社会上相应会计职业待遇较高,造成高学历的人员不愿从教,而已从教并成为骨干教师的又有部分弃教从商,即使在校从教的骨干教师也大都兼有第二职业,致使会计教师相当一部分没有把主要精力用在教学上;另外,由于我国高校教师职称评定历来重视科研成果,忽视教学效果,从而引导多数人倾心于编书、写论文,而真正下功夫研究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师为数甚少。

总起来说,当前我国的本科会计教育水平不高,另外,我们在会计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在计划经济时期所形成的惯性还没有得到根本克服和扭转,因此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基本上仍然是属于“记账、算账、报账、用账”的“管家型”人才。还有会计信息并没有被充分利用,企业的经济效益还比较低下,竞争力不强;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还比较严重和普通,极大地影响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会计人才也因其职业判断能力不强,导致对于急剧变化的经济环境反应比较迟钝,不能及时适应;会计工作难做、会计难教、会计难学的所谓“三难”问题,都同我国会计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有关。现在我们的会计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会计人才,远远不能满足21世纪我国所面临经济环境变化和发展的需要。针对会计教育所存在的这些问题与矛盾,解决的办法只能是通过会计教育的改革,解决现存的各种问题,开辟会计教育发展的新的道路,最终实现我国会计教育与国际的接轨。

25

第四章 当前本科会计教育问题的成因分析

上一章在对我国本科会计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中,我们看到了当前的本科会计教育确实存在许多需要改革之处。会计本科毕业生存在的结构失业的现象告诉我们,我们在会计教育目标的定位上存在问题,高校应当明确要培养什么样的会计人才以适应我国或者当地各类企事业单位等的需要,另外,由于很多高校师资力量的薄弱影响了学生的培养质量,造成了这些高校会计毕业生的专业水平不高,我们在课程体系设置以及教学模式方面存在的问题也同样对我们培养合格的适应社会需求的会计毕业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下面将对我国本科会计教育存在的这些问题的成因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4.1 社会需求上的原因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这是总结建国以来我国会计工作得出的一条极为重要的科学论断。改革开放之后,由其是我国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以来,各行各业蓬勃发展,会计作为一种商业语言因在各行业中必不可少,因而伴随着行业规模的扩大、企业数量的增多,对会计的需求量也大大增加了。

另外,在计划经济环境下,实行统收统支,企业缺乏竞争、激励机制,对于资金筹集、运用、经济效益大小等企业并不关心,企业会计属于“报账型会计”,因而对企业会计素质的要求并不是太高。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作为独立的法人,要明晰产权关系,引入竞争机制,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能不能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直接关系到企业命运。这样企业必然要关心筹资、投资、经营、精打细算,追求经济效益。这就必然要求企业应有大批懂管理、善理财的高级专门人才,对本科会计人才的需求相应大大增加了。

市场经济就是这样按照市场的供求规律进行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资源的配置。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本科会计教育运行机制的逻辑起点不是政府制定的计划,而是反映社会经济发展客观需要的会计人才市场的需求与供给状况。当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对高级会计人才的需求时,而如果会计人才的供给不足,用人单位就会用提高会计人才工资待遇的办法来吸引和招聘会计人才,这样就会刺激对会计人才的供给。

对会计人才需求的增加刺激了会计人才供给量的扩大,高校是会计人才的主要供给者,而面对社会对会计人才需求的大幅度增加,高校在培养会计人才上的各种包括硬件和软件的措施却跟不上发展,难以提供优良的教学设施、优秀的师资,虽然造就

26

了很多会计人员,但称的上会计人才的却不多。这实际上导致了会计教育的质量并没有跟上社会的需求。

4.2 高校自身的原因

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带来了高校会计办学的繁荣,然而这种繁荣未必就是有利的,许多高校对会计专业的热衷从根本上缘于经济利益的驱使。

原有的财经类院校的会计专业扩大招生规模,当然这包含整个国家宏观调控上的因素,但更因这种专业属社会上的热门专业所致,扩大招生规模本无可厚非,但是在教学设施、师资水平上不去的前提下盲目扩大招生数量只会带来培养质量的下降。上世纪九十年代在本科扩招以前,每个专业的招生规模都是不大的,会计专业当然也不例外,招生规模不大有自然有好处,小班上课,课堂效果很好,而现在由于招生规模的扩大,教师没有同比例增加,合堂上课成为常事,合堂上课由于教师很难顾及到每个学生,教学效率便很低。另外,现在提倡会计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更是要求小班上课才能有比较好的效果,否则只会流于形式。

在会计教育热下,会计教育的重复建设也很严重,很多非财经类院校也上了会计专业,当然不能抹杀这些院校在会计专业的学生培养上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有利作用,但是如果不顾条件的滥上会计专业,师资上不去,甚至很多原先并非搞会计教学的老师转而讲授会计,有没教过会计暂且不谈,试想会计工作经验没有的老师怎么能教出会计实务能力强的学生来呢?经常的情况是,会计专业毕业的学生到了工作岗位上不会开支票,这就是我们很多重复建设下的会计专业培养出来的会计本科毕业生的素质,不能不让人怀疑这样的会计专业还应否再继续办下去,把对会计人员的实务能力的培养推向企业说明了这样的高校在培养会计人才上的存在极大的缺陷。然而就企业而言,他们在会计人员的培养上又做出了什么呢?

4.3 企业的原因

本科会计教育的质量存在的问题更多的是高校自身的原因造成的,但并非说与企业就没有什么关系了。企业不愿负担对会计人员的培养成本等也是造成会计教育质量不高的原因之一。

企业在招聘会计人员时,经常规定的招聘条件是要求有两年以上工作经历,每个新毕业的会计专业学生在求职时看到这个条件都望而生畏,但是,这样的招聘条件其实是暗示着追求效益最大化的企业并不愿承担对会计人员的培养成本,刚走出学校的

27

会计毕业生工作经验是很少的,走上工作岗位后要有个再学习适应期,这时候会计毕业生主要做的是跟着公司原会计人员学习,从能对企业总体创造的效益而言,当然是很低的,因而企业不愿招聘这样的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会计人员。

会计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完会计课程后应该有机会专门到企业中去做,去实践所学过的会计知识,然而很少有企业愿意接收在校的学生去单位里实习,首先,出于保护商业秘密和唯恐扰乱正常生产经营秩序的考虑,企业单位大都不愿意接受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更不愿意将他们安排在主要业务岗位实习;其次,在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指导等教学条件方面,很多企业单位并不能积极主动配合,因此很难对实践教学做周密、细致的安排,实践教学过程往往缺乏稳定的指导;此外,由于实习单位规模偏小、实践时间有限等原因,学生可能只能接触到个别业务环节的实践,难以获得全面系统的经验,这些都限制了实践教学目标的实现。当然对大部分企业来说还是不想承担这部分培养成本,即使有的单位愿意接收在校学生进来实习,也只是走走形式,对学生而言真正的账务处理有时也很难接触到。

企业在招聘会计人员时希望招到有过实践或工作经验的人,但是自己却不愿给没有过实践或工作经验的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这看似符合自己企业追求效益最大化的目标,实则对整个社会的会计人才培养而言是两相矛盾的。

4.4 会计教育管理体制上的原因

高校与政府的关系历来是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关系,大学与政府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教育管理体制上。毫无疑问,政府的作用己成为当代高等学校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外部因素,问题的关键是政府对学校该管多少、如何管。我国的会计教育活动受国家财政部门的影响较大,作为会计主管部门的财政部,直接负责会计人员的培训、考试以及职称的评审等。此外,财政机关还亲自领导了一批高等和中等的财经院校,组织有关会计专业教材的编写和审核,对财经类专业学校会计教学体系、教育管理及教材体系进行评审和考核,对这类学校的领导班子进行调整和任免等。因此,政府行为直接影响到了学校的会计教育改革,使得高校的会计教育改革很大程度上都是为了满足宏观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不是会计人才市场的需求,会计教育的目标也就发生了错位。

另外,有些地方的高校的教学手段还比较落后,这与教育经费不足有很大的关系,而造成这一问题的深层原因也在于旧的教育体制。旧教育体制使教育经费来源单一化,造成教育事业的发展速度越快,国家的负担越重。如果不从根本上改革旧教育体制,仅仅在增加教育经费和提高教师待遇上下功夫,实际上仍然不能跳出国家包办教

28

育事业的老框框,因而也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困境。值得一提的是,由中央政府直接管理的占国有高校不到10%的所谓重点、名牌高校,凭借政府的扶持,以其雄厚的资金、师资、科研、设备等方面的优势几乎垄断了本来投资比重偏低的教育资源。在这种投资体制下,我国教育投资不均衡和不公平性十分严重。那么落后地区的高校或非重点高校在包括会计教育在内的高等教育的教学水平上将与重点高校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29

第五章 美国本科会计教育发展概况及对我国的启示

上面的两章对我国本科会计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阐述,对这些问题的改革我们可以借鉴美国会计教育及改革的经验,因为从目前世界各国来看,美国是当今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也是世界上会计教育、会计理论、会计实务最发达的国家。近百年来,其会计教育、会计理论的研究及其会计实务以至位居世界前列,在本章中就美国会计教育的概况作一简单介绍,然后分析美国会计教育的经验教训对我国会计教育的改革有什么有益的启示。

5.1 美国本科会计教育的发展 5.1.1 会计本科教育目标

在20世纪的绝大多数年代中,美国会计本科教育致力于知识的传授,即通过讲课传授会计计量、会计程序和会计核算形式。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AECC)认为传统的会计教育目标无法满足会计职业届的需要,在1990年9月发表的状况公告第一号《会计教育的目标》中明确指出:“学校会计教学的目的不在于训练学生在毕业时即成为一个专业人员,而在于培养他们未来成为一个专业人员应有的素质”①。会计教育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打好终生学习的基础。终生学习的基础包括技能(Skills)、知识(Knowledge)和专业认同(Professional orientation)。其中,技能包括沟通才能、智力才能和人际才能,知识包括一般性知识、组织和经营知识以及会计知识,专业认同是指会计毕业生应该认同会计专业,乐于建立会计人员必备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

5.1.2 本科会计教育课程体系

为了实现会计教育目标,AECC在状况公告第一号《会计教育目标》中规定,职业会计教育课程包括:一般教育(general education)、一般商业教育(general business education)、一般会计教育(general accounting education)和专门会计教育(specialized accounting education)四类课程。各类课程的开设目的和教学要求如下:

(1)一般教育课程。开设一般教育课程的目标的,主要在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其具有抽象逻辑思维、缜密分析和运用数据的能力;提高

赵雪枝:《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对我国的借鉴意义》,《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8(1).

30

写作水平,建立听、讲技巧,使学生明白研究的步骤,积累一定的历史、国际和跨文化知识,提高对科学与美学的欣赏品味并能运用适当的价值进行决策。

(2)一般商业教育。开设此类课程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学习财政、市场、经营、组织行为等一系列课程,使学生了解企业、政府机构和非盈利组织的活动及部门设置特点,了解总经理如何整合和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在一般商业教育中,应特别重视会计的导论性课程。为此,会计改革委员会在1992年6月发表了状况公告第2号《会计学的第一门课程》来探讨这一问题。该公告建议会计学的第一门课程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基础会计》,而是《会计学导论》。

(3)一般会计教育。开设此类课程的目的,在于在本科教育阶段,主要应当以信息的辨认、衔接、沟通与使用为中心,表现出会计作为一种信息发展和沟通过程的本质,让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并能够灵活运用。课程的基本内容应该包括如下四部分:第一,组织中的决策和信息;第二,信息系统的设计运用;第三,财务信息与公开报告,包括查账证明;第四,会计职业界的知识。

(4)专门会计教育。只有在获得一般会计、组织和商业知识之后,才能进行专门会计教育。因此,专门会计教育应该主要是获得学士学位以后更改水平的教育和通过后续教育所进行的教育活动。进行专门会计教育,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从事专门研究及在职继续进修的会计教育,即在前面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探讨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税务、信息系统、审计、政府与非盈利组织会计以及国际会计等较为高深的课程。

5.1.3 美国本科会计教育的组织

美国大学积极响应会计职业团体和会计公司关于会计教育的建议,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他们通过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来培养具有符合市场需要才能的毕业生。近年来,为了贯彻技能教育的要求,美国的会计教学组织在以下两方面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一是在教材编写和教学内容的组织卜,改变了传统的方法,教材中所附的习题或案例的答案不再是唯一的,而是变得非常多样化,以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表达、交际和合作等多方面的能力。会计教材不再是作为教学材料的主要依据,而仅仅只是作为若干教学材料的一种,诸如《华尔街日报》、《财富》杂志、《商业周刊》等也成为教学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除此之外,美国AICPA于1996年提出了注册会计师应当掌握15项与信息技术有关的高新技术的建议。美国密歇根大学在这方面率先实践,对

31

会计专业本科生,要求学习6门与信息技术有关的课程。

二是在教学方法上,传统的以教师授课为主的教学方法正逐步被“教师授课为辅、学生参与为主”的教学方式所取代。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学生则通过小组协作、案例研究、模拟操作、文章研讨等方式,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通过课堂教学达到锻炼能力的目的。改革后的新方法与传统会计教育方法的区别。如下表所示:

传统教学方法与新方法的差异比较表

比较项目 教育目标 技能课程 传统方法 强调注册会计师考试 着重强调技能课程 新方法 注重更加广泛的目标 更加广泛地强调普通教育、经营及组织知识 课程联系 每门课程都是孤立讲授,课强调税收、管理会计、财务会计、程之间缺乏联系 授课方式 实例解答 交往能力 强调讲授规则 强调计算出一种正确答案 信息系统和审计之间的关系 强调学习过程,即学会怎样学习 着重分析多种结果的可能性 ①

注意到交流与人与人之间强调贯穿于会计课程中的写作、相处的技能 描述和人际交往的技能 主动接受知识 在会计课程中使用各种各样的电算化手段 学生地位 技术手段 被动地接受知识 没有用到电子计算机 教学要求 对会计的介绍主要集中于对会计的介绍将重点放在会计财务报告、日记账和过账等 在社会和某一组织内的作用,越来越强调把会计信息用于决策 5.1.4 美国本科会计教育的师资要求

美国高等院校联盟(简称AACSB)规定:“大部分的大学教师,必须具有最近取得的相关会计实务工作经验”。且大学专职教师至少必须有40%在最近5年内拥有60天以上的相关会计实务经验。美国的许多大学允许会计教师每周有一定时间外出自由谋

汤湘希.美国会计教育概况及其对我们的启示.财会通讯,2003(10):76.

32

职。这些措施对于增加教师的阅历和实践经验,提高业务能力都很有帮助。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自1989年成立以来,各项改革措施的实施得到六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大力支持,他们每年向该委员会提供400万美元的资助。反过来,会计教育界每年向会计职业界输入大量人才。会计教育与会计职业界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促进了会计教师的实务能力的增强,会计教育质量得以提高,这样培养出了高水平的会计职业人员,也能够更好的实现会计人员为社会经济服务。

5.2 对我国本科会计教育的启示 5.2.1 会计人才供需方加强沟通

美国会计教育这么多年来的一系列改革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必须疏通会计人才供求双方的联系渠道,使会计人才的供给者——会计教育部门能够根据会计人才的需求状况,订立教育目标,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会计人才。

美国会计教育改革之所以见效迅速,最根本的原因是,美国会计教育在职业界和教育界的配合下,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机制,即会计人才的供给(教育)与需求存在紧密的联系:职业界把对会计人才的需求通过一定的渠道反映到教育界当中,教育界把职业界的需求作为学生的培养目标,并取得了职业界的支持。会计职业团体不定期地对会计教育状况进行评估,以改进会计教育,使会计人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这一点出发,就不难理解何以美国的会计教材写得生动,教学方法更加多样化,富有趣味性。因为不这样做,就达不到教学目标,生产出来的“产品”就不为社会所接受,那么就没有人申请会计专业,最终结果可能是会计专业的“死亡”。

反观中国的会计教育,会计人才需求方和供给方之间的联系则弱得多,虽然近几年来市场机制在会计人才的供求上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使教学质量高、学生素质好的会计专业受到欢迎,但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会计教育部门很大程度上是凭自己的感觉来决定怎样教育学生。于是就出现了会计专业一哄而上,课程设置五花八门,培养的学生难以适应多样化的社会需要等诸多问题。因此,在会计教育部门和会计人才的需求方之间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使学校的培养目标符合实际需要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考虑到我国的国情,可以多渠道地建立会计教育部门与实务部门之间的联系。首先,当前可以更多地以政府部门作为中介,建立起教育部门和人才需求方之间联系的桥梁。政府部门(如财政部会计司或国家教委)邀请教育部门和实务部门举办会计教育研讨会,或由政府部门牵头进行一些调查研究都是建立联系的好方式。其次,可以考

33

虑发挥会计职业团体的作用。中国会计学会、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对于会计教育一向非常关注,并且与实务界具有广泛的联系,它们可以在沟通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再次,各个大学的会计系可通过举办系友联欢,邀请实务部门座谈、授课等形式,主动与实务部门接近,力争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5.2.2 会计教育应重视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在确立符合实际的培养目标的前提下,应当从师资队伍、硬件配置、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对现存的会计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以实现会计教学目标。我国会计教育的目标应重在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而不是仅仅让学生记住一些课本知识和规章制度。再进一步,大学教育应当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对教学的各个要素——师资队伍、硬件配置、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改革。

对我国会计教育来说,以上各个要素中,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比较容易控制的变量,也是目前会计教学比较薄弱的环节。在课程教学上,会计教学内容往往注重会计制度的讲解,而不是基本原理,使得学生往往难以面对复杂多变的实际情况。其次,在教学方法上,传统的以教师授课为主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仍然居于主导地位,案例教学、课堂讨论等应用得很少,学生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经费不足,改善硬件条件不能一步到位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先进行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增加信息技术方面的课程,注重基本原理的讲授,让学生积极参与,都是行之有效的措施。

34

第六章 关于我国本科会计教育改革的思路与建议

基于前面对当前我国本科会计存在问题的分析,以及借鉴美国本科会计教育改革的经验和教训,笔者认为应对我国现在的本科会计教育进行改革,改革应从哪些方面进行呢?“发达的经济工作、科学的管理工作强烈要求先进的会计教育制度和人才为之服务,而先进的会计教育制度和人才培养又反过来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管理水平的提高。??而会计教育程度又取决于会计教育目标的正确定位、会计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的完善以及会计教育方法的科学化。”① 本章主要从会计教育目标、会计课程体系以及会计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入手,结合上一章所介绍的美国会计教育改革的有关情况,对我国的本科会计教育改革作简单探讨。

6.1 合理定位本科会计教育目标

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直接涉及到课程的设置,决定着课程的深度和广度,决定着培养人才的层次,因此,研究会计教育问题,必须首先明确会计教育目标。

根据21世纪高等会计教育所面临的经济、文化等客观环境及我国的实际情况,高等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般原则:第一是要有适应性。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归根到底取决于社会发展对会计人才的需要。第二要有预见性。虽然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也是一个伴随经济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动态目标,但人才培养的时效性要求目标的确定能够适应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对会计人才质量和规格的需要。第三要有科学性。教育具有其内在发展规律,会计学科发展也有自身的内在规律,培养目标的确定要符合会计学科发展和高等教育的要求。第四要有层次性。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复杂多变的体系,不同地区、不同的经济环境下经济发展的水平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会计人才的培养要满足不同经济和社会层次对会计人才的需要,会计目标的确定也要考虑这种差别。第五要有可操作性。目标的确定要与会计所处的社会、经济、科技及会计本身的技术手段和方法相一致,任何人为的拔高或降低会计目标的行为都会损害会计教育的功能,影响会计职能的发挥,造成会计人才浪费。

专业原则: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曾对会计教育目标的构建提出了三个与掌握专业知识相关的原则:一是与专业有关的知识掌握程度;二是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的能力;三是从事专业工作的态度与方法。同时还要求在会计教育目标中,充

王光远.中国会计教育的回顾与展望.21世纪新概念教材高等院校本科会计专业教材总序.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3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5o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