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合肥市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项目

更新时间:2023-05-03 09:57: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7年度合肥市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项目

主编 宋执荣

◎学情通报1

◎部分优秀作业展示

◎温馨提示

高中语文2班简报

第1期 2017年9月19日

◎学情通报1

截至9月19日,以下学员登陆次数超过30次,值得点赞!

姓名登录次数最后登录时间层级4 所属班级

马燕93 2017/9/19 安徽大学附属学校高中语文2班

刘恒芳79 2017/9/18 肥东一中高中语文2班

余玲君61 2017/9/18 肥东一中高中语文2班

管星星54 2017/9/19 肥东一中高中语文2班

郭翠53 2017/9/19 肥东二中高中语文2班

丁菊香52 2017/9/15 庐州卫生科技学校高中语文2班

胡正之49 2017/9/15 合肥市第十七中学高中语文2班

王巧云47 2017/9/18 肥东一中高中语文2班

张宇露45 2017/9/10 合肥市第三十四中学高中语文2班

高伦清41 2017/9/6 肥东众兴中学高中语文2班

万慧38 2017/9/17 肥东一中高中语文2班

吴健雄38 2017/9/19 合肥市第十七中学高中语文2班

尹胜37 2017/9/18 肥东二中高中语文2班

黄玉娟35 2017/9/17 合肥市第十七中学高中语文2班

李启华33 2017/9/15 肥东一中高中语文2班

马立峰33 2017/9/14 肥东二中高中语文2班

孟晓昊32 2017/9/18 肥东县石塘学校高中语文2班

朱守贵32 2017/9/19 合肥市小庙中学高中语文2班

张义武31 2017/9/13 肥东众兴中学高中语文2班

汪龙存31 2017/9/17 肥东一中高中语文2班

阚建国31 2017/9/18 肥东二中高中语文2班

郑云霞30 2017/9/19 肥东一中高中语文2班

◎部分优秀作业展示

信息化技术下语文阅读在语文课堂的回归

到了高中阶段二年级,语文的阅读不能再停留在原有的语文阅读水平上了。在我的印象中,我们高中生的语文阅读并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这既有学生学习不到位的原因,也有原有阅读基础的影响。此次研修,让我对此问题又有了新的思考。

但是,若要切实地提升高中生的语文能力,必须要通过有效的语文阅读,不仅仅在理解与应用的层次上,更要达到“审美与探究”的水平上。这样的矛盾促使我

们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应做出改变,在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的引导下,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高中语文教学,我认为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在高二阶段要持续抓,根据学情有针对性地抓。通过此次校本研修,对于信息化技术下“如何促进高中语文阅读的有效教学”的问题,我作了以下的思考:

首先,不能局限于固有的语文阅读侧重应试的教学模式,我们的语文阅读不能按照“教学生学会如何答题”的思路来教,这样只会适得其反。相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侧重让学生通过信息手段如何理解作品,学生如何能跟作家交流甚至共鸣,这是信息化技术下语文阅读有效性的体现。

其次,我们教师的引导作用,不能停驻在课堂。教师也要提升阅读水平和语文的感悟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传道授业解惑”。在信息化教学的今天,我们教师应当利用网络资源,在博客、论坛等平台上表达自己的阅读感悟,与同学们共同探讨。虽然这对我们的教师也是一个挑战,但挑战同时意味着突破。

最后,落脚点应该是学生。学生不能只阅读教材的课文,我们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利用各种条件,在分配好学习时间的前提下,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在这方面,教师应当给予指导,推荐合适的阅读书目。

如此,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在信息化技术下才能真正地实现“有效教学”。我想,语文的阅读能力切实提升以后,学生定会获益良多。

这也正是阅读教学在语文课堂有效回归的一种体现吧。

安徽大学附属学校马燕

近年来我校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整合过程中作了很多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教师们在实践中寻找整合点,大胆开展实践活动,真正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

认知工具来促进学科知识学习和能力提高。

一、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基本方法

1、利用课件进行整合教学。课件使用的灵活性大,而且在实施教学前要作大量的准备工作。计算机本身就具有强大的教学功能。我们尝试利用这些功能进行教学实践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例如打字、进行数据分析、利用图表工具学习制作图画,利用计算器进行数学验算、利用画图工具来学习图形的认识等,均是充分挖掘了计算机中现有的工具进行学科教学。这样可以将更多的时间放在对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推断上,培养学生的分析应用能力。实践表明,学生通过整合教学,达到了学会用图表工具制作统计图的信息技术教学目的;还培养了良好的学习意识,激发了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2、利用计算机让学生对信息进行重整应用。在大量信息中快速提取有用的信息,从而培养学生能力和流畅的表达能力,达到对大量知识的内化。例如:可利用计算机画图配字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上网查找、下载资料,利用Word制作出学习汇报材料;通过多种形式收集资料。完成知识内化并激活。

3、利用信息技术模拟实际场景整合教学。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更为学生的探索和学习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许多在现实中很难做到的试验,可以通过计算机来模拟,从而给学生以真切感,促进学生掌握知识。

4、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合作学习。信息技术为更好地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实现协作式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和支持环境。如:提供丰富的研究资源、创设生动的研究情境、大大地扩充协作范围,提高协作的效率、改革学习的方式。《奥运知识积累》就是利用网络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生们先通过网上浏览、图书查阅、调查访问等各种形式收集有关奥运及申奥方面的信息,在此基础上收集、分析、整理有关信息,提出设想和建议,各小组展示成果,汇报收获,交流心得。

二、走出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误区

1、多媒体教学具有图文并茂、声情并茂、直观形象、优教促学等特点,因而在教学中被广泛应用。很多教师认为,要上好一堂课,不借助课件是难上好的,于是依赖课件上课最终成了一种习惯,没有课件就上不好课或不能上课。不仅如此,同行评课、上级视导,也常常将有无多媒体的应用作为评定一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依据。这样就使得多媒体在教学中畸形发展,不管材料是否合适而混淆学科界限、颠倒主次目标地一哄而上,使得电教满堂灌,大有一统天下而呈“垄断”之势。

2、教师要不断探索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新模式,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基于网络应用的研究性学习,搜索、创建、优化网络资源。教师应逐渐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习的引导者,由单向的教学实施者变为师生共学的组织者,要逐步发挥信息技术的资源功能,交流功能,支架功能和评价功能,要研究在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教学规律。

3.有的老师在制作课件时,惟恐体现不出这一优势,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所有材料事无巨细尽数罗列,这样课堂容量增大.而在使用时,受课时限制,只能加快单位时间传输的信息量教学进程明显加快,使学生应接不暇,最终导致学生对所学内容不理解,思维跟不上,笔记记不上.其次,有的教师为了把课件做得精彩,花费许多精力从各种渠道搜集了不少生动的画面,剪辑了丰富的影视材料,这对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都有鲜明的效果.但是遗憾的是,不少教师只管击键讲解,把学生放在一边,师生很少交流,致使学生失去兴趣,说话,打盹,睡觉等。另外,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应该面对全体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有些教师只关注中上等学生,特别是优生,对差生关心不够,如问题设置针对中上等学生,回答问题也只照顾中上等学生,整个课堂只是面向中上等学生,而把差生放在一边,这也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这样怎谈得上学生对课堂所

学知识很好的理解和掌握呢?

4、有了多媒体,教师课堂上的范读几乎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声情并茂的课文录音。课堂上学生读书的时间也越来越少,读书声也越来越稀少,以前的那种书声琅琅的语文课堂,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冲击下似已呈日薄西山之势。传统教育媒体主要指非放映性视觉媒体,如教科书、黑板、实物、模型等,现代教育媒体的出现是否表现传统媒体可以取消呢?时下一些教师为了展示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置教学内容、目的于不顾,令多媒体“赤膊”上阵,一味地赶时髦,以录像代讲解,以录音代范读,以屏显代板书,忽视了对传统教学媒体的再研究和再利用。甚至有的教师“鄙视”传统媒体,认为它们已“过时”。在教学中完全抛弃了黑板、粉笔,刻意追求形式的新奇,令人眼花缭乱,甚至有时教师在黑板上很容易写出来的信息,却偏要用鼠标在电脑屏幕上“画”半天,明明是一段教师或学生均可诵读好的诗文,或有现成的朗读带,却弃之不用,硬是要费九牛二虎之力将之剪辑、翻录到光盘中,然后用多媒体播放。其实设计再完美的课件,也不可能应付课堂上出现的突发情况。

有些教师虽然在教学中把传统教学方法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相结合,但由于二者整合的科学性不够,课堂上常常手忙脚乱,使课堂教学过程显得比较混乱.如我校一位教师在用课件上示范课时,一会跑过来操作微机,一会跑过去在黑板上板书,一会走到学生跟前提问,顾此失彼.这样不仅没有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而且也使传统教学的精华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使教学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

肥东一中康宏东

让信息技术成为开启语文课堂的一把钥匙

语文教学不能只是强调它的工具性,它其实是一门具有浓厚人文特色的学科。

语文可以充分培养学生审美的能力,引领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品味美,去打开想象的大门,领略未知世界的奇异和精彩。那么仅依靠传统的教学手段将无法实现语文资源的充分、有效利用,无法实现语文课程人文内涵的挖掘。我们可以将信息技术作为一把钥匙,开启语文课堂的大门,使之成为语文教育的辅助工具和新手段。

一、运用信息技术打造人文课堂。

现代信息技术特有的优势,可以为语文课堂提供多样化的情境模式,创设生动活泼的氛围,课堂不再是冷冰冰的我说你听,而是灵动富有生机的。在指导学生朗读《雨巷》时,可以播放江南雨巷的画面,让学生结合这些画面进行朗读;朗读《再别康桥》时,可以播放蓝天浮云、岸边垂柳、有水草的潺潺小溪的录像或者幻灯片,伴以轻柔的欧洲田园风情的曲子。借助于这些声像资料指导学生朗读,可以使学生很快进入氛围,沉浸于诗歌展现出的画面之美、音乐之美、语言之美。还记得教学《林黛玉进贾府》时,我曾经给学生们播放了一段王熙凤出场的电视剧版视频,同学们看了之后对王熙凤的形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之后再结合文本分析人物形象就轻松多了。这样就使抽象的鉴赏变得直观美观,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所以信息技术的有效使用使传统的教学方式焕发了新的生命力。

二、运用信息技术打造高效课堂。

网络的普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可以最大限度的扩大课堂容量,丰富课堂教学资源。语文课堂想要精彩和高效,需要大量的知识储备、教学素材、课程资源。教师作为指导者和组织者,将这些资源有效整合,因势利导,引导学习独立思考、学会学习,课堂就不再是枯燥的知识传输。有了这些准备,才可以真正实现高效和有效,而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与使之成为现实。比如,利用信息技术可以进行各种快速阅读训练,可以有效开展各种创意主题活动。比如说在教学《烛之武退秦师》时,按照文本提示指出秦晋郑三国位置是分析课文必要

的环节,借助多媒体展示地图则不仅可以弄清楚三国位置,对春秋时期各国的形势也是一目了然,这样更有利于理解课文,了解烛之武临危受命、胆识过人的形象特征。

信息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正在成为教育手段的新趋势,使语文教育走向科学化、高效化的理想途径。教师要主动接受这种改变,强化信息技术意识,提高自己信息技术运用的能力,充分利用好信息技术这个辅助工具。

肥东一中李启华◎温馨提示

各位学员:

除了上网完成规定学时外,还要按时完成作业,发布研修心得,看帖

跟帖等。请根据情况多参加。

已有学员提交线下学员考核成绩作业。但是,本次培训的线下考核有

专用膜版,在打开学习网页的首页“公告”下方,就有下载模板。请根据

下载模板填写、盖章、上传。截图如下,供参考。

祝各位学习愉快,圆满完成学习任务!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5n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