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方法学习心得

更新时间:2023-08-23 04:5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篇:教师教学方法学习心得

紧张而充实的两天学习,不仅给我带来了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更重要的是让自己感到震撼,同时让我觉得自己学习的脚步太慢太慢,所谓的“三说”与“八说”这两个词对我来说好新鲜。觉得自己似乎已经跟不上教育时代的潮流了。

在这次培训中我参加了“八说”这个环节,准备时我认真阅读领悟了“八说”的内涵也与以往的说课要求进行了比较,总觉得自信满满,后来通过方老师的点评后,方知自己对教材还有许多没有吃透,再通过方老师对“八说”彻底、生动而清晰的讲解之后我恍然大悟,哦,原来是自己在处理教材时思路狭隘,比较死板,不能够很好的灵活运用教材,总是依赖于教参,自己的思考不够所导致的。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在上每一节课时,都要像方老师所说的先问问自己,这节课让学生学什么,怎么学,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只有这样我想才能加深自己对教材的处理,同时也会慢慢的把方老师所讲授的一些教育思想与理念更好地融入到自己的教学之中来。

那么在今后的教学中自己的课堂应该调整哪些环节,怎样调整,这是我接下来要认认真真做的事情。我想只要努力,用心便能做好,说不定还真能找出一种适合自己课堂的教学模式呢!

在“三说”的这个环节中,其实,开始我认为“三说”与我们的教学有什么关系,只要上好自己的那节课不就行了吗?后来听了李xx的课深深地吸引了我,她通过知识树的形式向我们展示了说“作文”这个专题,她做的知识树不仅漂亮,而且能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来给大家做生动的讲解,也使我学到了一些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好方法。

后来方老师对“三说”即“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的精彩讲解更使我大开眼界,原来“三说”这么重要,你可以说一个单元、可以说一册书、可以说一个学段、甚至可以说小学的整个学段。这样可以让我们更好的,更系统的理解把握教材,甚至可以做到教学资源的整合,这样我们的教学才会游刃有余啊!但是要做好这一切的根本就是要把握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我们教学的路线图,相对应的也要用心钻研教材,这是每一位教师备课时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教师要对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内容烂熟于心,不仅如此,对于教材的结构、教材在整个学段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应做到心中有数。其实我们平时对课标并不重视,那是因为我们对课标的思想观念还比较模糊认识不够,我相信通过这次培训大家对课标的认识会有很大的转变,今后我也要多研读课标。

当今课程改革的浪潮此起彼伏,但构建高效课堂是最终的目的。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是提高教师驾驭教材的水平和处理教材的能力。而知识树的绘制不仅使我们加深对课标的理解、教材的准确把握,而且会有效提高我们灵活处理教材、合理整合教材的水平,为有效教学的实施和高效课堂的构建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促进我们教学水平和教学技能得到提高。

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教学资源的挖掘与利用,不能仅限于书本,要巧妙的运用我们身边的一些教材。同时,在教学中要抓住一些考点。但无论如何都要落实语文教学中的三维目标,不能顾此失彼。

教育没有止境,学习亦是如此,今后的我应努力向前,多学习多交流,这样才能成长。

第二篇:高校教学方法与教师教学艺术学习心得

我的教学方法与教学艺术

王华珍

安徽三联学院英语系

5月25日和5月26日为期两天的高校教学方法与教师教学艺术(文科)培训课程,以问题为导向,主讲人结合多年深刻积淀、通过案例讲解等方式,介绍先进科学的教学方法并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巧妙艺术的加以运用。主讲教师邹逢兴教授、顾沛教授、李子奈教授、周旺生教授分别从如何当好大学教师?如何上好一门课?如何上好一堂课?如何把教学当作一门艺术?如何处理科研与教学的关系?讲授了怎样加强教学研究,提高课程教学水平的课题。

第一、教学方面

一、认真备课,做到深入细致,平时认真研究教材,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重点、难点。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非常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教学,在教学中注意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努力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多挖掘教材,多思索教学法。

二、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

三、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

四、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

五、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把传授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第二、大学教学模式改革与有效课堂的创设机制。

1.教材方面:教材选择应具有生活性、开放性、实践性和人文性,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更为宽广的平台。在教学中以学生为本,教学以学生的发展(包括知识、能力、个性、情感、创造性等)为出发点。

2.学生方面:大多学生的自主学习动机差,基础差,习惯于填鸭式教学和题海战术的学生,习惯于“上课听老师讲,课后围着习题转,考试之前拼命干”的残缺式的学习方法。个人认为,要提高课堂效率,必须从授课过程来进行分析。教学过程主要可以分为四大要素: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学生。要提高教学效果,应该实现四者的和谐统一。一只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时代早已过去,现在的教学中,老师应广泛利用网络资源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并能根据教学内容合理配合多媒体教学,在使用多媒体制作课件教学时要特别注意课件的整体性、逻辑性和美观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完成知识的学习。

3.教师方面:--老师 (teacher): 权威身份—单向地传授知识(知识成果); --学习促进者(learning facilitator): 学习伙伴—鼓励学生主动学习(技能成果);

--人师(mentor):典范,朋友,导师,教练—个人的潜能发展(态度成果)。 大学教师要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对学生要有亲和力和感召力;讲课内容丰富精彩;课程设计新颖别致;教学方法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采用着眼于探索、发现、思辨、合作、讨论、交流的教学法和教学组织方式。课堂氛围轻松活泼,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预习任务,以“赏识教育”为主导,推进优等生,鼓励后进生和贫困生,营造一个和谐、积极、热情、热爱学习的班集体。

通过此次培训,参培学员们提高了对高校课程的认识,加深了对高校课程理念的理解,掌握了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明确了高校课程教学的思路,对于提高中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增强教学实效,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参加培训的教师们一致认为此次培训,受益匪浅。

第三篇:教师教学方法学习心得

紧张而充实的两天学习,不仅给我带来了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更重要的是让自己感到震撼,同时让我觉得自己学习的脚步太慢太慢,所谓的“三说”与“八说”这两个词对我来说好新鲜。觉得自己似乎已经跟不上教育时代的潮流了。

在这次培训中我参加了“八说”这个环节,准备时我认真阅读领悟了“八说”的内涵也与以往的说课要求进行了比较,总觉得自信满满,后来通过方老师的点评后,方知自己对教材还有许多没有吃透,再通过方老师对“八说”彻底、生动而清晰的讲解之后我恍然大悟,哦,原来是自己在处理教材时思路狭隘,比较死板,不能够很好的灵活运用教材,总是依赖于教参,自己的思考不够所导致的。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在上每一节课时,都要像方老师所说的先问问自己,这节课让学生学什么,怎么学,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只有这样我想才能加深自己对教材的处理,同时也会慢慢的把方老师所讲授的一些教育思想与理念更好地融入到自己的教学之中来。

那么在今后的教学中自己的课堂应该调整哪些环节,怎样调整,这是我接下来要认认真真做的事情。我想只要努力,用心便能做好,说不定还真能找出一种适合自己课堂的教学模式呢!

在“三说”的这个环节中,其实,开始我认为“三说”与我们的教学有什么关系,只要上好自己的那节课不就行了吗?后来听了李xx的课深深地吸引了我,她通过知识树的形式向我们展示了说“作文”这个专题,她做的知识树不仅漂亮,而且能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来给大家做生动的讲解,也使我学到了一些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好方法。

后来方老师对“三说”即“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的精彩讲解更使我大开眼界,原来“三说”这么重要,你可以说一个单元、可以说一册书、可以说一个学段、甚至可以说小学的整个学段。这样可以让我们更好的,更系统的理解把握教材,甚至可以做到教学资源的整合,这样我们的教学才会游刃有余啊!但是要做好这一切的根本就是要把握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我们教学的路线图,相对应的也要用心钻研教材,这是每一位教师备课时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教师要对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内容烂熟于心,不仅如此,对于教材的结构、教材在整个学段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应做到心中有数。其实我们平时对课标并不重视,那是因为我们对课标的思想观念还比较模糊认识不够,我相信通过这次培训大家对课标的认识会有很大的转变,今后我也要多研读课标。

当今课程改革的浪潮此起彼伏,但构建高效课堂是最终的目的。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是提高教师驾驭教材的水平和处理教材的能力。而知识树的绘制不仅使我们加深对课标的理解、教材的准确把握,而且会有效提高我们灵活处理教材、合理整合教材的水平,为有效教学的实施和高效课堂的构建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促进我们教学水平和教学技能得到提高。

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教学资源的挖掘与利用,不能仅限于书本,要巧妙的运用我们身边的一些教材。同时,在教学中要抓住一些考点。但无论如何都要落实语文教学中的三维目标,不能顾此失彼。

教育没有止境,学习亦是如此,今后的我应努力向前,多学习多交流,这样才能成长。

第四篇:教师教学方法学习心得

紧张而充实的两天学习,不仅给我带来了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更重要的是让自己感到震撼,同时让我觉得自己学习的脚步太慢太慢,所谓的“三说”与“八说”这两个词对我来说好新鲜。觉得自己似乎已经跟不上教育时代的潮流了。

在这次培训中我参加了“八说”这个环节,准备时我认真阅读领悟了“八说”的内涵也与以往的说课要求进行了比较,总觉得自信满满,后来通过方老师的点评后,方知自己对教材还有许多没有吃透,再通过方老师对“八说”彻底、生动而清晰的讲解之后我恍然大悟,哦,原来是自己在处理教材时思路狭隘,比较死板,不能够很好的灵活运用教材,总是依赖于教参,自己的思考不够所导致的。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在上每一节课时,都要像方老师所说的先问问自己,这节课让学生学什么,怎么学,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只有这样我想才能加深自己对教材的处理,同时也会慢慢的把方老师所讲授的一些教育思想与理念更好地融入到自己的教学之中来。

那么在今后的教学中自己的课堂应该调整哪些环节,怎样调整,这是我接下来要认认真真做的事情。我想只要努力,用心便能做好,说不定还真能找出一种适合自己课堂的教学模式呢!

在“三说”的这个环节中,其实,开始我认为“三说”与我们的教学有什么关系,只要上好自己的那节课不就行了吗?后来听了李xx的课深深地吸引了我,她通过知识树的形式向我们展示了说“作文”这个专题,她做的知识树不仅漂亮,而且能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来给大家做生动的讲解,也使我学到了一些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好方法。

后来方老师对“三说”即“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的精彩讲解更使我大开眼界,原来“三说”这么重要,你可以说一个单元、可以说一册书、可以说一个学段、甚至可以说小学的整个学段。这样可以让我们更好的,更系统的理解把握教材,甚至可以做到教学资源的整合,这样我们的教学才会游刃有余啊!但是要做好这一切的根本就是要把握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我们教学的路线图,相对应的也要用心钻研教材,这是每一位教师备课时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教师要对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内容烂熟于心,不仅如此,对于教材的结构、教材在整个学段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应做到心中有数。其实我们平时对课标并不重视,那是因为我们对课标的思想观念还比较模糊认识不够,我相信通过这次培训大家对课标的认识会有很大的转变,今后我也要多研读课标。

当今课程改革的浪潮此起彼伏,但构建高效课堂是最终的目的。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是提高教师驾驭教材的水平和处理教材的能力。而知识树的绘制不仅使我们加深对课标的理解、教材的准确把握,而且会有效提高我们灵活处理教材、合理整合教材的水平,为有效教学的实施和高效课堂的构建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促进我们教学水平和教学技能得到提高。

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教学资源的挖掘与利用,不能仅限于书本,要巧妙的运用我们身边的一些教材。同时,在教学中要抓住一些考点。但无论如何都要落实语文教学中的三维目标,不能顾此失彼。

教育没有止境,学习亦是如此,今后的我应努力向前,多学习多交流,这样才能成长。

第五篇:《高等学校教师教学科研方法》之学习心得

《高等学校教师教学科研方法》之学习心得

作为一名刚刚进入高校教师岗位的年轻教师,身份已经完成了从一名博硕士研究生到大学教师的转变,此时,就必须对高校教师的工作职能和相关职责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通过对《高等学校教师教学科研方法》的学习,使我获益匪浅、收益颇多,总结心得和体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全面、科学地认识教学工作在高校中的地位

中国学界根据国内大学的性质、种类、层次和规模不同,将国内的大学分为研究型大学、研究教学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和教学型大学四类。这种分类并不是说研究型大学就只需科研而不用教学,而教学型大学就只需教学而无需科研,此分类只是说明了某一类大学在教学或科研方面的侧重点不同而已;无论是对何种类型的大学来说,教学和科研都是极其重要的两个内容。教学是教师向学生传授前人已经完成的科研成果,属于集体性双边活动;科研则是个人或部分参加者总结、探索和发掘新知识的活动。这两个内容也是矛盾的两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相互依赖,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在两者关系上要协调处理。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己所在学校的特点,正确定位,教学科研工作要切合学校发展的整体思路和规划,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发展和调整。主要从事教学工作的老师,为了更好地搞好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不仅必须进行本学科的科学研究工作,而且还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必要的研究,主要从事科研工作的教师,他同样要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不仅要讲究科研方法,同样要探索教学方法。为了更好把握教学方法和科研方法,了解教学科研方法的基本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高等学校的教师大多数既从事教学又从事科研,他们既区别于单纯搞教学的中学教师又区别于单纯的科研机构研究员。大多数的专业课的教师既有很重的授课任务,还要编写教材和开展与教学有关的其他工作,同时还承担着繁重的科研任务,指导一些刚进实验室的研究生和本科生。教学科研的双重任务给教师带来很大的压力,其中最主要的是要处理好教学与科研这对矛盾。将对立转变成相互联系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

2、教学工作是科研工作的基础

一个人经过多年的学习后,成长为一名能在高校中从事科研的高校教师,与其多年来在学校里所学到的基础知识和正确的学习、科研方法是密不可分的,因此,高校里的教学工作可视为科研工作的前提,为科研活动提供系统的理论基础。 教学工作有助于教师将科学知识系统化,并为自己的科研活动整理思路,因此,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也可把教学活动视为一种研究过程。对于我们这些新进入高校、从事教师工作的年轻人来说,其体会尤深。当我们将自己曾经系统地学习过、研究过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教给学生和向学生讲解时,必定会对自己熟悉的理论再思考,很多时候都要在问问自己是否真的完全懂了,也许还会有一些自己未曾深入思考过的问题,也会设想学生可能会从什么角度提出哪些问题,自己又会如何解答才能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和接受,此刻自己就会作更翔实、更细致的思考。这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会有针对性地对教学内容有所侧重,也会思考能够唤起学生兴致和注意力的要点在哪里,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索,势必使自己对所要教授的知识更加融会贯通,促进自己加深对基础理论的理解,从而也使自己的研究活动有了更好的基础。

在大学教科书中有大量的定理、定律等理论,这些都是在科研活动中经过了无数次实践的检验。这些理论编入了大学教科书,变成了我们的教学内容,同时也是我们进行更深层次科学实践活动的理论基础。然而课本知识是死的,科学研究是活的,如何将课本知识在课堂里教活是我们教学始终追求的目标。例如在一些专业性非常强的基础理论课中,如材料分析方法,就应该以科学研究的实践知识作支撑,不仅仅局限于书本中出现的知识点,以避免学生在大四学年进行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进入实验室时,犯一些不该犯的错误。比如不能正确地解析和区别透射电子显微镜与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图片所反映出来的信息,在解析谱图时,把溶剂峰当成了产品峰,甚至出现概念性的错误,1HNMR为500MHz,认为13CNMR也是500MHz等等。这些在学生身上出现的问题,其根子都源于教师身上,即由于教师自身经验的缺乏而无法讲清楚。通过这样的知识传递,教师本身理论水平也得到了巩固和提高,甚至有了新的认识。通常我们说,教师的知识传递过程,相当于从自己的容器里舀水给学生,如果该教师只有一杯水,同时要舀一瓢水给学生,就显得很力不从心。如果教师是一缸水,舀一瓢水给学生就是很容易的事。实际上,教师课讲得好与不好,主要是他自己吃透了没有,他自己就懂那么多,又如何能表达清楚呢?所以当我们自己讲授一次后,对一些基础理论会有新的认识。例如,在讲述聚合物增韧原理一节时,其中提到银纹-剪切带理论,作为教师,就要通过查文献,弄清该理论的核心机理,在何种条件下可以应用此种理论来解释共混体系韧性的变化,利用此理论,我们可以从什么方面、选用何种助剂对原有材料进行改性以满足要求的性能指标,最后通过何种手段进行分析和表征,这样一个从理论到分析再到应用的过程,就能使学生听起来有较为深刻的认识,也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3、科研工作是教学工作的促进和补充 高校教师从事科研工作,需要时刻追踪本专业相关领域在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进展,把握科技发展的脉搏,让自己做到与时俱进;若一名高校教师只是纯粹地进行教学工作,将会面临这知识结构的老化,知识的更新速度更不上科技发展的步伐,所授课程也会给学生一种与时代脱节的感觉,从而丧失学习的兴趣。因此,作为授人以渔的教师工作者,就需要用科研工作来充实并革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缺少科研的教学如营养不良的婴儿,光读书或光教书,意识不到书中理论的要害。只有通过做科研,才能在实践中找到真正的感觉,并用这种感受去开导学生,引导学生;也只有通过一定的科研工作,才能驱使自己进一步学习深造,并用学到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理论去丰富学生、指引学生。社会在发展,知识也在日新月异地更新,高校的教学内容就应该具有明显的时效性和实用性,而教材常常是滞后于知识的更新;因此,高校教师只有通过科研活动,不断吸收新知识、创造新成果,并把这些新知识、新成果充实到教学内容之中,才能使教学内容具有科学性和超前性;只有通过科研工作的深入,教师才能了解当代科技发展的方向、最新动态与趋势,了解到本专业及相关领域的发展方向与最新成果,并及时反映到课程教学的内容中,使教学内容跟得上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如果教师缺乏科研积淀,上课就容易照本宣科。因此,教师应当深入市场,深入行业前沿,加强了解,深入科研。科研可以使人深刻,科研水平提高之后,可以充实教学内容,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钱伟长院士认为,教师的提高主要不是靠听课,而是要靠做研究工作,这是主要的方法。他说:不搞科研,忙着捧书本上讲台是上不好课的,因为你没有自己的观点,不会选择内容。科研反映你对本学科清楚不清楚,教学没有科研做底蕴,就是一种没有观点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由此可见,科研是提升教师业务水平在本学科领域深入发展、掌握学科前沿的条件。一名称职的教师,不能不搞科研。教师没有科研为积淀,没有学术交流为拓展,课堂效果再好,也只能维持浅层次的教学,难以满足学生进一步求知的需要。

此外,科研工作还可以更好地培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学生们可以通过参加学校、省以及国家等层面设置的大学省创新训练计划、大学生挑战杯等活动,进而参与到教师的科研工作中来,在实践中将课堂上所学到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方法一一将以验证,更有利于各类知识的融汇与贯通,并进一步得到科学的、有创新性的、前沿的知识;通过这样的科研活动,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成为知识与技能并重的高素质大学生。

总而言之,教学与科研是高校教师的两项基本任务,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教学与科研应当相互促进,教研相长,二者不可割裂。只研不教是空洞的,只教不研是粗浅的;离开研究的教学,会导致经验主义的弊病,离开教学的研究,就会陷入形而上学的泥潭。我们要想搞好教学工作,必须进行适当的科研活动,以保证知识的新颖性和正确性。并且一个好的科研工作者,也应该是一个出色的教育工作者,通过教学,使科学实践活动中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同时,通过教学温故知新,使教学中的基础理论和知识能启发和指导我们的科学实验活动,达到理论指导实践的目的。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50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