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松江二模作文分析

更新时间:2024-03-18 12:4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8年松江二模作文讲评

【原题回放】

生活中,我们自以为是某个事件的关注者,其实,我们往往不明就里,只凑了个热闹,没过多久就忘记了,成为事件的忽视者。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阅卷随想】

本次作文提出了生活中的一个浓缩现象,秉承上海卷秋考的命题思路,既强调思辨,又兼顾学生的生活实际。

如何参与社会生活是即将成年的高中毕业生的必修课。作为一个公民,应该明确以何种基本姿态投入到社会舆论中去,以何种方式关注社会热点。在现实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个社会事件受到普遍关注,成为社会热点,但随即公众的热度消退也非常迅速,很多问题不了了之,舆论又被新的热点占领,这样的现象合理么?

解读这道题,首先要抓住两对关系:“关注者”和“忽视者”,“自以为”和“其实”。“关注”是表面上的,是“始”;“忽视”是本质上的,是“终”。顺着材料的指向,考生可以思考:为什么“关注者”会成为“忽视者”;“关注”是必要的么;如何做一个“真正的关注者”等。

“关注者”成为“忽视者”的原因,材料中有所提示——“不明就里,只凑个热闹,没过多久就忘记了”。“不明就里”就是不做深究,可能因为两个原因,其一是人们缺乏独立思考和辨别的能力,习惯性地“不求甚解”;其二是有等待被“告知”真相的惰性。“凑热闹”是“关注”的动机,是看客心理和旁观者心态;或是想取得一种“参与感”,获得谈资;或是害怕失群落伍而人云亦云。在这种情况下,“没过多久就忘记了”成为必然。以上原因往往都是能力、习惯使然,还有一些原因是出于主观上的“恶”,比如自私利己者认为“事不关己”,只要个人没有损失便甘做吃瓜群众,缺乏同理心和社会责任感;甚至有人是以起哄、炒作为目的制造话题,无底线地发表言论、吸引注意力,使社会舆论变得污浊和扭曲。当然,主观原因之外还可追溯一定的客观原因,如当今时代下,信息体量大、种类多、碎片化导致人们无法长时间关注一个事件,似乎永远有新的更重要的事件出现吸引公众注意;网络信息良莠不齐,众多假信息使关注者不敢轻信,选择忽视来明哲保身。

在分析上述原因过程中,实际上已经同时对“关注”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对“什么是真正的关注”“如何做一个真正的关注者”等问

题做出了回答。因此,在本次作文中,归因显得尤为重要。

但考试中暴露出的最大问题也在于此:考生往往从主客观其一分析原因,所析原因也往往单一。很少有同学能够主客兼及;在分析主观原因时也鲜有分析出多重原因的。还有同学直接从“怎么做”入手展开论述,大谈要抓住本质、长期坚持等等, 缺乏论述的针对性。更有一些同学通过“三级跳”的方式索性脱开了材料的限制,大谈“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必要性”“专注做一件事就是要深入其中”“戒除浮躁心态”“不要凑热闹,要管好自己”等等。

浓缩现象类作文对考生提出的另一个要求是联系生活,考生一旦无法将材料所指现象准确地与日常生活的所见所闻关联,往往会感到无话可说或是分析无法深入。可喜是,在阅卷中看到了各类的“事件”,“红黄蓝”虐童事件、复旦投毒案、罗笑笑事件、江歌案、杭州保姆纵火案、小悦悦事件、马航失联事件、王宝强离婚事件、叙利亚遭袭事件、“诗词大会热”事件等等,这反映了学生平时对于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积累。不少同学不仅仅停留在对事件的泛泛谈论,而是对始末、本质有着自己独到的分析。但是,许多同学引述事件的意图仅停留在证明“开始关注进而忽视”这个表象,未能结合事件本身指出“关注变忽视”的原因,仍然反映出思维力上的不足。假设某位视野开阔、平时又注重思考的同学,在立意时脑海中划过上述种种“事件”,而不是挤牙膏式地勉强举例,那么他或许可以从多样的“事件”中甄别出哪些是指向社会公共道德的,哪些是指向公民私人生活的;哪些是看上去关乎切身、有代入感的,哪些是看似“远在天边”、与己无关的;哪些是暴露社会弊病的,哪些是弘扬社会正气的。那么,诸如“制造炒作话题式的关注”、“精致利己式地关注”等等判断都不是无本之木。由此可见,引导学生学会关注生活、联系生活仍然是作文教学的基础内容之一。

此外,笔者还想基于这篇作文谈一点对于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想法。在上述归因顺利完成之后,不应停止对该现象的思考。好的说理文中,说理者应该有倾听的气度、交流的期待、不盲从的品格,从而产生一种理性的说理姿态。本次作文材料中,在“自以为”和“其实”、“关注者”和“忽视者”这两对关系的指引下,考生基本都顺着所谓“材料的意图”走,将这种现象看成“问题现象”,急于从中找到“问题症结”、给出“解药”。然而,真的是这样吗?“关注”作为一种社会行为,本身没有再思考的余地了么?如果说理者愿意倾听,那么他会听到来自“对方辩友”的声音:“关注”是必须的么?如果说理者懂得反思,那么他会听到来“自己另一半大脑”的质疑:并非所有“事件”都必须关注,“值得关注”是条件。如果说理者不盲从,那么他会在“明白就里”、“不凑热闹”、“持续关注”之外,补充这样的思考: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42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