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业大学植物生理学实验报告改冯玉珍 杨乐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4-04 08:2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植物生理学综合实验报告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学 院:园艺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专业年级:设施10-1 草学10-1

姓名学号:杨乐20102622 冯玉珍20100686

指导老师:李方安

完 成 日 期:2012年4月20日

多效唑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摘要: 以小麦品种绵阳31号为材料,为了研究不同浓度多效唑浸种对小麦幼苗形态和生理指标的影响。设对照0(CK),多效唑浓度为50、100、200mg/L对小麦种子浸种的4个处理,研究不同浓度的多效唑浸种对小麦幼苗的形态指标(株高、根长和发根数)与生理指标(发芽小麦呼吸强度的测定、幼苗根系活力测定、 叶绿素含量和丙二醛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多效唑溶液浸种处理后,小麦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呼吸速率有所变化,同时,小麦幼苗株高明显受到抑制;地上、地下部分干物质积累增加;根冠比、叶绿素含量增加;根系活力加强;丙二醛含量降低;抗性增强。说明多效唑溶液浸种有助于小麦壮苗、增强植物抗逆性,有利于小麦的生产,以100mg/L多效唑浸种效果最为明显。

关鍵词: 小麦种子 多效唑 生长发育 形态指标 生理指标

多效唑是一种三唑类化合物,是一种高效的植物生长延缓剂〔1〕。多效唑主要的生理特点是抑制茎的伸长,使顶端分生组织变短,抑制株高,缩短节间,促进分蘖,同时增加植物的抗倒能力;它还可增加叶绿素的含量,改变光合产物分配方向,促进花芽分化和果实的生长,低浓度PP333促进稻苗叶片的光合效率,高浓度抑制光合效率,促进气孔的关闭,提高抗旱能力;提高根系呼吸强度,增强根系的活力,使植株抗疫能力增强;PP333浸种能增强SOD 酶的活性,使丙二醛含量减少,可减轻低温对植株的伤害

〔2〕

多效唑的农业应用价值在于它对作物生长的控制效应〔3〕。具有延缓植物生长,抑制

茎杆伸长,缩短节间、促进植物分蘖、增加植物抗逆性能,提高产量等效果。但是多效唑应严格控制用药剂量,虽然施药浓度愈高控长效应愈强,但生长量也随之下降,控制过头恢复生长慢,剂量低又达不到控长效果。在使用中加水量少实际喷施浓度高或喷雾不均匀,重喷漏喷,使秧苗生长量也下降,应适量均匀喷雾。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小麦品种绵阳31,15%的多效唑,0.1%消毒液HgCl2

1.2 方法:

1.2.1 种子的前处理 精选小麦种子240粒。用0.1%HgCl2消毒10min,有自来水或蒸馏水各冲洗三次,用滤纸吸干水分。分别用0、50、100、200mg/ml的多效唑溶液浸种24小时。在250C的恒温箱中催芽三天,待长出幼芽后,测定幼芽的呼吸强度。 1.2.2 幼苗栽植与培养(水培法) 每组选各浓度处理的小麦幼芽60株。栽植在带有纱网的两个塑料杯中,每杯栽植30株,重复2次,在杯上注明专业、浓度、姓名、代号。将栽植好的小麦幼苗杯中注满清水,放在植物生长室培养两周,定期浇水。用于测定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

2、测定项目

2.1 发芽小麦呼吸速率的测定(广口瓶法) [5] 2.2 幼苗形态指标的测定

2.2.1 小麦株高、根长与发根数的测定:每浓度分别取小麦幼苗10株,用直尺测量小麦幼苗的株高及所有根的最长根长,计算各组的平均株高、根长及发根数。 2.2.2 小麦幼苗根/冠比的测定:用上面测定后的植株,除去其种子部分,把根、冠分开分别放在铝盒内,标上记号。然后在105oC杀青15-20min,在60-80℃下烘干5小时至恒重,待冷却后分别称量地上部分和根的干物质重量,计算根/冠比值。 2.3 幼苗根系活力的测定(TTC法) [6]

2.3.1 取长约1cm的根尖50根。用TTC还原法测定根系活力。 2.4 幼苗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测定(分光光度计法) [7]

2.4.1 取0.3*4cm的面积,采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叶绿素含量。 2.5 丙二醛(MDA)含量测定(TBA法)[8]

3、结果分析

3.1 小麦幼芽呼吸强度测定

表1 不同浓度多效唑对小麦幼芽呼吸强度的影响

处理浓度 呼吸强度

(mg/l) (CO2mg/株·h) 0(CK) 0.0667 50 0.0457 100 0.0333 200 0.0233

从表1数据中可知,随着浓度的增加小麦幼芽的呼吸强度呈递减的趋势,而且50、

100、 200 mg/l比对照组降低了15.2%、39.4%、60.6%。说明多效唑能减弱小麦幼芽的呼吸强度。并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并减弱的梯度是呈逐渐增强的。 3.2 苗形态指标的测定

表2 不同浓度多效唑浸种后幼苗的平均根长、平均苗高、发根数和根/冠比

处理浓度mg/L 平均株高/cm 平均根长/cm 发根数 根/冠值 0(CK) 4.75 14.91 8 0.36 50 3.32 23.97 7 0.53 100 2.84 26.82 6 0.65 200 2.46 25.95 6 0.71

从表2的数据中可以看出,多效唑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小麦幼苗根的伸长生长具有促进作用,而对苗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减缓植株伸长。各种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处理浓度为50、100、200 mg/L时,幼苗株高比对照分别降低了30.1%、40.2%、48.2%;多效唑对根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当处理为100mg/L时,对根的伸长生长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根长达到26.82 cm,比对照增加79.8%。之后,随处理浓度的增加对根生长的促进作用开始减弱,50、200mg/L平均根长分别大于对照60.7%、74.0%。根冠比值也随多效唑浓度的提高而增加。所以适宜浓度多效唑浸种处理小麦种子能够提高小麦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干物质的积累,防止小麦徒长,促进小麦根系的生长,使小麦植株发育矮壮,增加其抗倒伏能力。多效唑对小麦的发根数影响不大。 3.3 幼苗根系活力的测定

表3 不同浓度烯效唑浸种对小麦幼苗根系活力的影响

处理浓度mg/L 根系活力(μgTPF/株·h)

0 0.1088

50 0.1209 100 0.247 200 0.550

结果表明,多效唑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促进根系活力,如表3,用适宜浓度的多效唑处理小麦种子后,能够增强小麦幼苗根系活力,增强根系吸收水分、矿质元素的能力,获得充足的营养,有利于小麦茁壮成长,提高成活率,从而在农业生产上能够提高产量。

3.4 幼苗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表4 不同浓度多效唑对小麦幼芽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处理浓度 叶绿素a含量 叶绿素b含量 总的叶绿素含量 (mg/l) (mg/cm2 ) (mg/cm2) (mg/cm2) 0 (CK) 24.46 8.89 33.34 50 29.94 9.51 39.45 100 31.53 6.37 47.90 200 24.90 7.74 32.64

从表4可知,随着浓度的增加小麦幼苗叶片中叶绿素a的含量有所增加,在100 mg/l时,chla含量为最大;而chlb的含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总含量都成增长幅度,在100 mg/l时,增长幅度为最大,达到47.90mg/cm2 。说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多效唑能增加小麦幼苗叶片叶绿素的含量。增加小麦幼苗叶片的光合作用,提高有机物质的合成和干物质的积累。 3.5幼苗叶片中MDA含量的测定

表5 不同浓度多效唑对小麦幼芽叶片中MDA含量的影响 处理浓度 (mg/l) 0(CK) 50 100 200

丙二醛(MDA)含量(umol/gFW) (室温) (高温50℃) 0.0066 0.0091 0.0055 0.0066 0.0046 0.0056 0.0057 0.0064

由表5可知,随着浓度的增加丙二醛的含量呈现递减的趋势,并且与对照组相比,在室温下50、100、 200 mg/l分别为对照组的0.84、0.76、0.40倍;在50℃下50、100、 200 mg/l分别为对照组的0.48、0.43、0.43倍;相对而言,在室温的情况下,MDA的含量要比高温下处理含量要低些。说明高温处理对植物膜有伤害作用,降低了小麦的抗逆性。但增加多效唑的浓度有利降低丙二醛的含量。在100 mg/L时,表现较显著。

4、结论

经过实验表明,多效唑溶液浸种处理小麦种子后,对小麦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呼吸速率有所变化,同时,小麦幼苗株高明显受到抑制;地上、地下部分干物质积累增加;叶绿素含量减少;根系活力加强,抗性增强。说明多效唑溶液浸种有助于小麦壮苗、增强植物抗逆性,有利于小麦的生产,以100mg/L多效唑浸种效果最为明显。多效唑在农业生产上应用很高,但是多效唑应严格控制用药剂量,虽然施药浓度愈高控长效应愈

强,但生长量也随之下降,控制过头恢复生长慢,剂量低又达不到控长效果。

参考文献:

〔1〕吕双庆,李生秀;多效唑对旱地小麦一些生理、生育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

报;2005年01期

〔2〕杨文钰;烯效唑对小麦生长发育的调节机理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2年

〔3〕龚玉莲、陈坚毅、曾碧键;多效唑在植物组织培养中应用前景的探讨;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0,103-105;

〔4〕熊庆娥;植物生理学实验教程;[M];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8月

致 谢:

本次实验能够顺利的完成,要感谢李方安老师整个实验过程中对我们实验的细心指导,同时感谢全班同学对本次试验的大力协助。

强,但生长量也随之下降,控制过头恢复生长慢,剂量低又达不到控长效果。

参考文献:

〔1〕吕双庆,李生秀;多效唑对旱地小麦一些生理、生育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

报;2005年01期

〔2〕杨文钰;烯效唑对小麦生长发育的调节机理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2年

〔3〕龚玉莲、陈坚毅、曾碧键;多效唑在植物组织培养中应用前景的探讨;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0,103-105;

〔4〕熊庆娥;植物生理学实验教程;[M];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8月

致 谢:

本次实验能够顺利的完成,要感谢李方安老师整个实验过程中对我们实验的细心指导,同时感谢全班同学对本次试验的大力协助。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3v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