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从口入”与“食物相克”-教学教案

更新时间:2024-06-07 20:4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理解本文的逻辑结构的一般形式,即提出谬论——分析并用实例批驳谬论——确立正确的观点。

2.领悟本文论述有序、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写作特色。

3.学习本文用大量的事实进行举例论证,充分说理,全面批驳“食物相克”的错误论点的表现手法。

4.体会在驳论论证中运用说明的表现手法及其效果。 5.学习本文通俗易懂、简洁明快的语言。 教学建议 写作特点

采用举例论证这一常用的论证方法,列举真实、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例来证明论点是本文的写作特点之一。

议论文中说明所起的作用在本文中有所体现,这也是本文的写作特点之一。 论据充足且有科学根据,是批驳错误论点的强有力的武器。 批驳论点的方法

批驳论点就是批驳敌论的基本主张和意见。表现在文章里是中心论点,表现在言论中是主要言论,表现在思想上是主要思想。

批驳论点是驳论中大量的经常运用的方法,因为在敌论中大量的是以观点的形式出现的,所以它成为一种主要的批驳途径。批驳论点,可以运用直接批驳和间接批驳两种方法。 直接批驳,就是直接指出敌论论点的荒谬和错误。为达到此目的,可以引用确凿可靠的事实加以证明,也可以从理论上进行证明,从而指出敌论论点是站不住脚的。

间接批驳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归谬法,一种是反证法。归谬法,又称为引伸法。它是首先承认敌论的观点是“正 确的”,之后按其逻辑进行引伸和推论,最后暴露出论敌观点的谎谬和错误,达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目的。所以归谬法是巧妙利用敌论论点的“破绽之处”,有意让它发展下去,在引伸的过程中使其错误和荒谬明显地暴露出来。在行文意义上,犹如驱马于绝壁,或登高万里撤梯,使敌论处于十分危险难堪的境地。因而能使文章写得生动活泼,对敌论的驳斥辛辣有力,富有揶揄色彩。

反证法就是通过证明与敌论相对立的观点是正确的,从而也就证实了敌论是错误的反驳手法。在逻辑学上,它运用了排中律,就是说在真与假、是与非之间不能都肯定或都否定;不是同意“这个”就是同意“那个”,要保持思想的明确性。 组织学生搜集整理驳论素材

人们都希望遵循科学、规律地生活,但是在实际生活中,类似本文的错误观点是普遍存在着的。可以组织学生从生活和学习的不同角度挖掘,并摆出错误的看法、主张或观点,然后整理分类,有选择性地作为批驳的“靶子”、写作的素材。 《“病从口入”与“食物相克”》教学过程设计示例 一、导入新课 二、预习课文

学生各自默读课文,自学生疏的词语,领会文章内容并做如下练习:(先给学生适当的时间各自完成对词语的阅读和理解,然后老师再打字幕或出示小黑板指正) ①给下面加粗的字注音

a、痉挛(luán) b、譬(pì)如 c、迄(qì))今 d、呕(ǒu)吐 e、愈(yù)多 f、病菌(jūn) g、着(zháo)凉 h、侵(qīng)犯 ②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a.致病:招致、导致。

b.因素:构成事物本质的成分。 c.忽略:不注意。 d.日益:更加。

e.相克:互相抵制,相克与相容意义相反构成反义词。

f.过敏:有机体对某种药物或外界刺激的感受性不正常地增高的现象。 三、研读课文

学生齐读课文第1-3段,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分析概括段意,并回答问题:

①批驳“敌论”的突破口有三种,即批驳论点、批驳论据和批驳论证,本文是属于哪一种?

明确:本文批驳“敌论”的突破口属于第一种,即批驳论点。文章首段就摆出错误的观点:“食物相克”。

②文章的第2、3段与第1段有什么关系?怎样理解? 明确:如果说文章的第1段是设置的“靶子”,有的放矢的“的”,那么,第2、3段就是箭,即有的放矢的“矢”。第2段单刀直入“这种想法不对”;第三段概括不能从表面现象论是非。

让5名学生依次朗读课文第4—8段,然后通过讨论,分析并回答下面两个问题,老师适时指导并修正。

③分别概括这几段的段意,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明确:

第一部分,摆出错误的论点:“食物相克”(1) 第二部分,概括不能从表面现象论是非(2)(3) 第三部分,阐述致病的真正因素往往被忽视(4—8) ④用一句话总括这几段的意思,说明它们之间运用的是什么论证方法。(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主动回答并互相纠正,最后得出明确的答案)

明确:这几段主要是阐述致病的真正因素往往被忽视,主 要是运用举例论证。

⑤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最后3个自然段并概括段意。

明确:9、10两段是批驳食物“相克”论;11段是在前面批驳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观点:普通食物中没有“相克”,致病源不全是“病从口入”。

四、归纳小结(先让学生主动谈学习本文的体会,教师指导并归纳)。

明确:本文是一篇科普小论文,论证过程逻辑性强,文章的层次清晰,条理分明,通俗易懂、简洁明快,是一篇典型的驳论论文。 五、课后作业(略) 探究活动

从文中选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可以到图书馆查找报刊资料及上网查找相关资料进行参考。以下三个课题可供参考。

1.调查研究“病从口人”的多方面致病因素。 研究方法:

①多方面搜集材料。 ②多角度分析因素。 ③全方位概括总结。

2.“食物相克”的说法究竟是否成立。 研究方法: ①学科渗透。

②反向立论。 ③大胆假说。

3.引起食物过敏的主客观因素及预防措施。 研究方法:

①单项纵深突破。 ②多项组合分析。 ③对照比较探索。 ④划分归类研究。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3v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