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安全储粮

更新时间:2024-03-13 21:3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农户科学储粮专项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农户科学储粮专项管理,规范项目建设行为,更好地实施农户科学储粮专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国务院关于当前稳定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意见》(国发〔2009〕25号)精神,依据《“十二五”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建设规划》(发改经贸〔2011〕587号)要求,在总结专项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专项遵循农户自愿申请、共同出资的原则,采取中央投资补助、地方财政资金补助和农户自筹相结合的投资方式。严格控制单仓造价。 加快建立技术服务体系,逐步建立政府支持农户科学储粮的长效机制,将储粮装具推向市场。

第三条 专项建设的农户标准化小型粮仓原则上每户一套。对部分粮食主产区种粮大户提出的建仓需求,可结合实际开展新型储粮设施建设试点,重点建设一批示范性的小型钢板筒仓。

第四条 国家粮食局根据《“十二五”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建设规划》和各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报送的年度实施方案,编制和报送年度投资计划和财政资金预算。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根据下达的年度投资计划和财政预算安排,会同省级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落实地方财政资金,并负责组织实施专项建设。

第二章 建设内容与资金筹措

第五条 专项的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为符合项目选点要求的农户配置新型储粮装具(彩钢板组合仓、钢骨架矩形仓等,以下简称“粮仓”);为规模化生产的农户和农场建设大容量储粮装具(以下简称“大农户储粮装具”);建立农户科学储粮技术服务体系。

第六条 专项投资中,中央投资补助比例按30%左右掌握,省级财政资金补助原则上不低于30%,其余40%左右由农户自筹资金解决。有条件的地(市)、

县政府可以自愿安排部分地(市)、县级财政资金补助。大农户储粮装具投资构成比例根据实际情况另行确定。

第三章 实施条件

第七条 专项建设在自愿的基础上优先安排在前期准备工作扎实、积极性高的产粮大县,兼顾有需求的老、少、边、穷等县。项目县的选择要根据本省建设规划,分片集中安排。安排项目的乡镇政府和行政村应具有较好的组织协调能力。

第八条 东北地区(含内蒙古东部)参与项目的农户,其常年储粮数量应在5000公斤以上,其他地区应在1000公斤以上。自愿提出申请参加项目的农户要与县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签订协议,并承诺所购粮仓不得转让或者变卖。

第四章 管理职责与程序

第九条 国家粮食局负责项目监督检查和项目实施后效果评估。 第十条 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制定本省项目建设年度实施方案,协调落实地方财政资金补助;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监督检查和竣工验收;负责建立农户科学储粮技术服务体系。

地(市)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受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委托,协助做好项目落实、监督检查和验收等工作。

县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提报项目农户的粮仓需求类型;负责与农户签订项目补助协议,落实农户配套资金;负责粮仓建设进度和质量监督工作;负责农户科学储粮技术培训;负责填报农户档案资料等。

第十一条 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于每年7月底前将下一年度建设计划、实施方案以及地方财政资金补助安排意见(或承诺函)以正式文件报送国家粮食局。每年年底前书面报告专项建设工作总结。

第十二条 粮仓供货商或施工企业需通过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统一组织的公开招投标方式选定。供货商或施工企业的选择要满足本省项目布点和实施的实际需要,尽量方便运输,方便农民提货,节省成本费用。对质量优、成本低、

服务好、诚实守信的中标企业,在完成中标合同后可按规定优先选用。中标供货商或施工企业名单由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于签约后1个月内书面报送国家粮食局备案。

第五章 设计施工与技术服务

第十三条 专项拟建粮仓应符合《农户小型粮仓建设标准》(LS/T8005-2009)的各项要求,并采用经国家粮食局审查鉴定的标准化设计图纸。专项所建粮仓要按照要求进行统一标识(详见附件1)。

第十四条 各省(区、市)需要对已通过鉴定的标准化仓型进行修改、完善的,应向国家粮食局提出申请进行审查鉴定。拟采用粮仓的仓型确定后,由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将有关规格型号、性能指标和核定造价(概算)等报国家粮食局备案。各地必须按照确定的标准图纸组织招标建设。

第十五条 国家粮食局指定相关科研机构作为全国农户科学储粮专项总体技术支持单位,协助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制定粮仓标准和技术规范,设计通用图集,审核仓型及造价,对专项建设进行技术指导、监督检查和验收抽查。同时,根据农户需求情况对粮仓及技术装备进行改进、完善、配套和创新,不断适应农户需要。

各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可依托总体技术支持单位,或在总体技术支持单位协调下选定一家粮食科研设计单位作为本省(区、市)专项建设技术支持单位,负责本省(区、市)专项的技术服务等工作,与粮食仓储企业等建立省、地(市)、县三级农户科学储粮技术服务体系。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与专项技术支持单位签订技术服务合同。

各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需选定一家监理单位,负责粮仓制造和安装等质量监理。

第十六条 年度下达的单仓造价为最高控制价,通过招标如有节余,应全部用于增加农户规模,不得减少地方财政资金补助比例。国家粮食局可根据原材料、劳动力及运输成本变化情况,适时对单仓造价进行审核。

第十七条 供货或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签订的施工或供货合同和标准化设计图纸组织施工、生产和供货,并配合做好售后服务和技术指导。供货或施工单位应对所供粮仓统一编号,按农户登记,以备检查;并按照专项统一标识要求,对所供粮仓刷涂(张贴)永久性统一标识。

第六章 资金管理

第十八条 农户科学储粮专项资金按项目专账管理,专项资金拨付按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有关规定执行。地方财政补助资金未能按时到位且影响专项整体实施的,取消该省(区、市)当年的建设计划。农户自筹资金的管理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

第十九条 为保证专项实施,可按国家有关规定,适当安排部分装具设计、监理、技术服务等项目实施所需的相关费用,所安排的费用由地方财政资金解决。 第二十条 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应严格按照财政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使用项目资金,专账管理、专款专用。对截留、挪用项目资金的省份,一经发现,除按国家有关规定追究责任外,将不再安排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建设计划。

第七章 监督检查

第二十一条 国家粮食局纪检监察部门对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各省(区、市)粮食系统纪检监察部门要及时了解项目实施情况,配合做好监管工作。

第二十二条 专项实行受益公示制。项目县应对受益农户和补助金额等在乡镇或村范围内张榜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第二十三条 项目县应按要求对粮仓进行登记、编号,建立农户储粮新建粮仓档案。档案使用国家粮食局统一编制的软件填写、汇总、上报。档案内容包括:农户姓名、身份证号码、地址、联系方式、粮仓型号、购置数量、补贴金额、合同编号等。

第二十四条 县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应做到逐户现场检查,监督工程建设质量和技术服务工作;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应会同地(市)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进行抽查。

第二十五条 项目进度实行季度报告制度。各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应于每季末5日前将项目执行和完成情况报送国家粮食局(详见附件2)。主要内容包括:资金到位和拨付情况、粮仓供货或施工单位招标情况、制造和安装进度、技术服务开展情况等。国家粮食局根据项目进展情况组织专家组进行现场检查。 第二十六条 项目的设计、施工、设备购置、技术服务等都要依法订立合同。各类合同需明确质量要求、履约担保和违约处罚条款,以及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十七条 对未按期完成施工、供货任务,或施工、设备质量存在较大问题的中标企业,除按合同依法追究责任外,取消其三年内参与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及粮食仓储物流设施建设的投标资格并予以公告。

第八章 验收与总结

第二十八条 专项具备验收的基本条件为:粮仓性能指标符合《农户小型粮仓建设标准》,粮仓全部逐户到位并投入使用,能够满足农户安全储粮需要,项目资金按要求办理结算和竣工决算,建立完整的专项粮仓电子档案。 第二十九条 专项验收按以下程序和要求办理: (一)县级验收

县级验收由县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组织,必须做到逐户现场验收。原则上,应于年底前完成专项建设任务,并于来年第一季度末完成县级验收,同时向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提报验收申请报告及农户科学储粮专项验收报批表。验收申请报告主要包括项目实施情况、验收结果、资金使用情况等内容,并提报农户电子档案(详见附件3)。对于验收不合格的粮仓,应责成有关单位在10日内完成整改。

(二)省级验收

省级验收由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组织地(市)级粮食部门,采取随机抽查方式对全部项目县实行现场验收,抽查数量原则上为实施项目农户总数的1%-5%。省级验收后要形成书面验收结论。

省级验收主要包括专项计划完成情况、成本控制与资金管理、技术服务体系建立情况、粮食减损效果、经济效益分析等内容。省级验收完成后,以省为单位向国家粮食局报送验收总结报告。

项目县未按要求完成农户科学储粮专项粮仓档案管理软件信息录入工作的,不得通过省级验收。

(三)国家粮食局抽查验收

国家粮食局在专项建设期内随时督查,并在省级验收完成后组织抽查验收。 第三十条 各级验收后要形成专项工作总结,对专项建设做出效果评估,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同时按有关规定进行资产处理。

第三十一条 对按时完成专项建设任务且效果显著的省级、地(市)级和县级粮食局,由国家粮食局给予表彰。对不能按要求完成建设任务的,由国家粮食局按有关规定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建议,要求调整投资计划和收回中央投资补助,并不再安排下一年度投资计划。

第九章 附 则

第三十二条 各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可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根据本办法规定制定本省(区、市)专项管理实施细则,并报国家粮食局备案。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实施,原《农户科学储粮专项管理办法(暂行)》同时废止。

附件:1.农户科学储粮专项统一标识 2.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建设进度季报表 3.农户科学储粮专项验收报批表

农户科学储粮实用知识

一、农户常用储粮方法 1.常规储藏法

常规储藏是农户最常采用的粮食储藏技术,主要包括入仓时降水、降杂,储藏期间防潮、防霉、防虫、防鼠和粮情检查等环节。 粮食入仓时可采用日光暴晒降水、风扬过筛除杂,使粮食达到干和净;可通过选择防潮性高的装具,储藏期间开仓取粮或检查粮情应选在气候干燥的时段,以免因环境相对湿度高而引起粮食吸湿增水;如发现虫害最好采取日晒、高温密闭、缺氧等物理方法防虫治虫;农户储粮鼠害问题比较突出,保持储粮周围环境干净、整齐可取得有效的防鼠效果,同时也可配合粮仓周围放置器械防治鼠害。 2.玉米穗藏法

穗藏即带穗玉米的储藏,又称果穗储藏,是我国东北农户普遍采用的比较经济有效的储藏玉米的方法。果穗储藏的好处:一是果穗堆放其空隙度大,利于通风、降水;二是玉米穗轴对玉米粒有继续供给养分的作用,可以促进玉米成熟,改善品质,更利于储藏;三是穗储时玉米胚部没有外露,可以很好地防止虫霉侵蚀,增强玉米储藏稳定性。不足之处是玉米在过低温度下储藏会影响其发芽率而失去种用价值。玉米收获后整穗装入具有通风降水功能的露天穗藏仓,东北地区玉米入仓水分为不高于25%,经过150~170天穗储后,水分可降至14.5%~15%。果穗储藏期间须加强检查,注意发生生霉现象。 3.偏高水分粮通风储藏法

在温度较高、湿度较大的地区。粮食收获时若遇到连续阴雨天气无法充分晾晒,就容易发芽、生霉。入仓前应采用丙酸盐类防霉剂及时处理,入仓后结合机械通风,可降低粮食水分,防止霉变,确保储粮安全。

4.热密闭储藏法

该方法是利用夏季高温曝晒小麦,粮温升高后趁热入仓,达到杀虫效果。晒麦时要掌握迟出早收、薄摊勤翻的原则。上午晒场晒热以后,将小麦薄摊于晒场上,使麦温达到42℃以上,最好是50~52℃,含水量最好在11%以下。到下午4点钟左右把粮食收拢堆成一堆,热闷0.5~1小时趁热入仓。用晒热的席子、草帘等覆盖粮面,再覆盖塑料薄膜密闭。入仓麦温度若在46℃左右需要密闭2~3周,然后可以揭去覆盖物降温,但要注意防潮、防虫。也可以不去掉覆盖物,到秋后再揭。热密闭最好一次入满仓,以免麦温失散,影响杀虫效果。 5.自然缺氧储藏法

自然缺氧储藏是在密闭的环境中利用粮食、害虫及微生物的呼吸作用,消耗环境中的氧气,使害虫处于缺氧状态而窒息死亡。新收获的粮食呼吸旺盛,而陈粮的呼吸较微弱,因此,自然缺氧储藏法只适用于新收获的粮食。

将新收获的粮食尽快晒干、扬净,在收获后一周内完成入仓密闭工作。自然缺氧储藏要求有严格的气密条件,因此必须使用气密性高的储粮装具,特别是一定要确保进出粮口的气密,如发现密闭不严或仓体破损要及时修补。

二、农户储粮装具的科学使用 1.储粮装具的主要种类

按材料分,农户常用的储粮装具主要有金属板仓、金属网仓、高分子材料仓和砖混仓等四类。

(1)金属板仓: 以金属板为主要原材料加工成的农户小型粮仓,典型仓型包括彩钢板组合仓、双层彩钢板保温仓、热浸镀锌( 铝) 钢板仓等。适用于各地农户储存安全水分的稻谷、小麦、玉米等原粮。 (2)金属网仓: 以金属网为主要原材料加工成的农户小型粮仓,典型仓型包括无骨架钢网式圆仓、有骨架钢网式圆仓、钢骨架矩形仓、木骨架金属网仓等。主要适用于东北地区和内蒙古东部地区农户储存水分低于25%的玉米穗。

(3)高分子材料仓: 以高分子材料为主要原材料加工成的农户小型粮仓,典型仓型包括聚乙烯板组装仓、玻璃纤维增强塑料仓、PVC 软体仓等。适用于各地农户储存安全水分的稻谷、小麦、玉米等原粮。 (4)砖混仓: 采用砖、混凝土或预制钢筋混凝土板为主要原料建造成的农户小型粮仓,典型仓型包括砖混普通仓、砖混梯下仓、水泥板组装仓等。适用于西南地区农户储存安全水分的稻谷等原粮。 2.储粮装具的选用

农户选用储粮装具主要看其是否具有良好的防潮、防虫、防鼠性能,同时还要考虑进出粮方便、使用寿命、价格等多种因素。目前农户小规模储存小麦、玉米和稻谷等粮食的仓型主要有六种,农户可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粮食品种的储藏要求合理选用。

(1)彩钢板组合仓: 采用单层彩钢板材料制作,能够层叠安装和收拢的农户小型粮仓。容积为1.5立方米,可储存安全水分小麦1500 kg 或稻谷1100kg。

(2)热浸镀锌钢板仓: 采用热浸镀锌钢板材料制作,能够层叠安装和收拢的农户小型粮仓。容积为1.5立方米,可储存安全水分稻谷1000kg。

(3)骨架钢网式圆仓: 采用金属支架和金属网制作而成的圆形农户小型粮仓。容积为14立方米,可储存东北地区高水分玉米穗7吨。

(4)钢骨架矩形仓: 采用金属钢骨架和金属网制作而成的矩形农户小型粮仓。在东北地区推广使用的容积为12立方米的仓型,可装高水分玉米穗6吨;容积22立方米的仓型,可装玉米穗10吨。 (5)木骨架金属网仓: 采用木骨架和金属网制作而成的农户小型粮仓。仓容量为1.4立方米,可储存安全水分小麦1吨以上。主要在新疆自治区使用。

(6)砖混普通仓或砖混梯下仓: 采用砖混结构修建的农户小型粮仓以及利用居室内楼梯下部的空间建造的砖混农户小型粮仓。主要在南方地区使用。

3.装具使用前的准备工作

无论采用哪种装具储粮,装粮前均应保证装具清洁、干燥、无虫。装具使用前应进行如下处理:

(1)清理:对储粮装具先内后外进行清扫,扫净残存的粮食、杂质。

(2)杀虫:对于发现感染害虫的装具,要进行杀虫处理后方可装粮。

(3)干燥:经清理和杀虫处理过的装具,应充分晾干或晒干后方可装粮。

(4)封存:经处理后的装具要尽快装粮,在装粮之前要将装具封好,防止外界害虫再次感染。 三、农户常用储粮注意事项 1.粮食安全储藏的基本条件

粮食的安全储藏基本条件是:(1)良好的粮质。即粮食籽粒要饱满,破损粒少;粮食干净,杂质少;粮食干燥,含水量低;粮食中没有害虫。(2)性能良好的粮仓。储藏粮食的粮仓或装具要具有良好的密封、隔热、防潮和防鼠性能。(3)整洁的储粮环境。放置粮仓的房间要保持整洁的环境,屋内不堆放杂物,地面不留散落的粮食,屋顶不漏水,地坪不返潮,屋内通风及干燥条件良好。达到以上三条储粮的基本条件,结合平时的日常管理就可以保证粮食的安全储藏。 2.入仓时要达到“一干、二净、三饱满”

要保持粮食在储藏期间的质量稳定性,必须在入仓时达到“一干、二净、三饱满”的基本要求。一干:即粮食要干燥,水分低,达到安全水分标准。需通过晾晒,使粮食充分干燥,达到手握干滑,口咬脆响的要求。二净:即粮食要干净,无虫杂。杂质和不完善粒越少

越好。储藏前可通过风扬、风车、筛子等清理除杂,除去粮食中的害虫、各种有机和无机杂质,以减轻虫霉感染,均匀粮食品质,增大粮堆孔隙度,利于散发湿热。三饱满:即粮食籽粒成熟、丰满,未熟粒、不完善粒少。粮食的收割要适时,脱粒方法要恰当。 3.粮食储藏害虫的来源途径

一是粮食收获时就感染了害虫。有些害虫将虫卵产在还未收获的水稻、小麦、玉米、豆类等农作物的穗上,孵化出来的幼虫随即钻进粮粒内部取食生活、生长、发育,并随着收获的粮食进入仓内。在入仓前的曝晒中,绝大部分害虫已被晒死,只有少数幸存的个体,在储藏1~2个月内不易被发现,经过子子孙孙地繁殖,粮食中害虫的数量便会不断增加。

二是人为因素。仓内原来存放的粮食有虫,未进行过整理清消或杀虫处理,又入新粮;或对已腾空的仓房、装粮工具、器材和运输工具等清消不彻底。结果是本来无虫的粮食被已经生虫的粮食感染,使得整仓粮食生虫。

三是粮食储藏期间感染了害虫。粮食储藏期间感染害虫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装粮的粮仓密封不严,使外界的害虫飞入或钻入仓内,储粮害虫通常大小只有几毫米,即便是细小的缝隙它们也可以轻松地进入。第二个原因是粮仓外部环境中存在着害虫,在以往储存或堆放过粮食的地方一般都有害虫。因此,要避免粮食储藏期间害虫的感染,最重要的是粮仓要严格密封,不给外界害虫侵入的机会;同时放置粮

仓的房间要搞好清洁卫生,不留残存的粮食、食物和其他杂物,不使害虫有滋生、藏身的场所。 4.储粮害虫的防治方法

(1)日晒杀虫法:在无风炎热的夏季晴天,太阳直射可使粮温高达45~50℃,上午9点钟以后,将生虫的粮食薄摊在晒场上曝晒,厚度不超过10cm,下午3点钟后可将粮食收拢,然后热闷l~2小时,对绝大多数粮粒内外的仓虫,如玉米象、米象幼虫和蛹等均可被杀死,其杀伤效果可达99.5%~100%。

(2)冷冻杀虫法:在寒冷季节,可采用室外薄摊冷冻的方法杀虫。方法是:首先准备好一定面积的场地及能防露、霜、雪等的覆盖物,然后选择晴朗、干燥且寒冷的夜晚,将生虫的粮食,自仓内搬到场地,薄摊冷冻。在冷冻过程中要勤翻勤扒,以便各部分受温均匀。晚上温度在- 5~-10℃时可连续冷冻2~3个晚上,经冷冻的粮食最好在日出前趁冷搬入仓内,覆盖密闭,以保持较长时间的低温。 (3)过筛除虫法:根据粮粒和虫体大小,选择合适筛孔的清理筛进行过筛除虫处理。筛除害虫时应与储粮场所隔离,对筛下物要做焚烧、深埋等处理。该方法只适宜在低温季节进行,且不能彻底清除粮食中的害虫和粮粒内部的害虫。对麦蛾等有飞翔能力的害虫不宜采用此法。

5.玉米穗藏防潮防霉方法

东北地区为我国储粮生态区域的冷湿区,秋季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充足,冬季气候严寒,降雪天多,湿冷漫长。玉米收获在秋季,

此时白天的温度较高,空气的相对湿度较低,收割后要进行剥皮、田间日晒、通风降水,半个月的后熟期过后,水分降到25%以下再带棒入仓保管。玉米穗入仓时,要分阶段进行,晾干一层再装下一层。在雨雪天气,需要用草帘等物苫盖,这样粮堆内相对较干,不易生霉、变质。

6.储粮鼠害的防治措施

(1)装具防鼠:鼠害是造成农户粮食储藏损耗的主要原因,选用的储粮装具必须有较好的防鼠性能。如钢板仓和地下仓等装具都具有较好的防鼠害效果。

(2)环境防鼠:要求保持储粮周围环境干净、整齐是避免老鼠孳生的有效措施,在粮囤周围和顶部不要乱堆杂物。

(3)化学防鼠: 采用国家允许使用的杀鼠药剂治鼠,但要注意其它牲畜及人员的安全。

(4)器械防鼠: 采用市场上出售的鼠夹、鼠笼、鼠胶、驱鼠设备等器械防治鼠害。

7.使用灭鼠剂时应注意的问题

选用灭鼠剂一定要购买国家规定可以使用的鼠药,如溴敌隆、大隆和杀它丈等,应到防疫站或爱卫会购买鼠药,一定不要从小商贩那里购买国家禁用的剧毒鼠药。注意事项:(1)不能同食物、饲料混放,以防人畜误食中毒。(2)要按规定用量投放毒饵,且要投到安全隐蔽的地方。灭鼠期间要照顾好幼儿,管好禽畜,数天后将鼠药

全部收回,集中处理,并组织人员收集和掩埋鼠尸。(3)发现有人中毒应立即送往医院救治。

8.农户储粮禁止使用磷化铝片熏蒸杀虫

磷化铝是一种剧毒熏蒸剂,磷化铝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湿气)后产生有毒的磷化氢(PH3)气体,磷化氢的穿透力较强,因农户储粮设施密封性能较差,熏蒸作业时距人、畜达不到安全熏蒸距离,因此在农户储粮中禁止使用磷化铝片熏蒸杀虫,以免发生人畜中毒。 9.稻谷储藏的注意事项

(1)保证入库质量:稻谷水分大、杂质多、不完善粒多的稻谷,容易发热霉变,而不耐久藏。因此,提高入库稻谷质量,是稻谷安全储藏的关键。稻谷的安全水分根据品种、季节、地区、气候条件等有所不同,一般籼稻谷在13%以下,粳稻谷在14%以下。杂质和不完善粒越少越好。稻谷耐高温性差,曝晒会造成加工的时碎米多、出米率低、成色差,所以稻谷应以晾晒或烘干为主,避免高温曝晒。在日光下晒稻谷要摊厚一些,并勤翻动,以防局部高温影响品质。

(2)适时通风:新稻谷由于呼吸旺盛、粮温和水分较高,应适时通风,降温、降水。特别一到秋凉,粮堆内外温差大,这时更应加强通风,结合深翻粮面,散发粮堆湿热,以防结露。有条件的可以采用机械通风。

(3)低温密闭:充分利用冬季寒冷干燥的天气,进行通风,使粮温降低到10℃以下,水分降低到安全标准以内,在春季气温上升前进行压盖密闭,以便安全度夏。

10.小麦储藏的注意事项

(1)严格控制水分:由于小麦吸湿性能力强,小麦储藏应注意降水、防潮。应充分利用小麦收获后的夏季高温条件进行暴晒,使小麦水分控制在12.5%以下,再行入库。入库后应做好防潮措施,并注意后熟期可能引起的水分分层和上层“结顶”现象。

(2)热入仓密闭储藏:小麦趁热入仓密闭储藏,是我国传统的储麦方法。通过日晒,可降低小麦含水量,同时在曝晒和入仓密闭过程中可以收到高温杀虫灭菌的效果。对于新收获的小麦有促进后熟作用。可减弱小麦呼吸强度,有利于长期安全储藏。另外,热入仓密闭储藏所使用的仓房、器材、用具等均需事先杀虫。

(3)低温密闭储藏:小麦虽能耐高温,但在高温下持续储藏长时间也会降低小麦品质。因此,可将小麦在秋凉以后进行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充分散热,并在春暖前进行压盖密闭以保持低温状态。低温储藏是小麦长期安全储藏的基本方法。小麦保持一定的低温,对于延长种子寿命,保持品质有一定的好处。

小麦还可以处于冷冻的条件下,保持良好的品质,如干燥的小麦在-5℃的低温条件下储藏,有利于生命力的增强。因此,利用冬季严寒低温,进行翻仓、除杂、冷冻,将麦温降到0℃左右,而后趁冷密闭,对于消灭麦堆中的越冬害虫,有较好的效果。低温密闭可以长期储藏,但要严防与湿热气流接触,以免造成麦堆表层结露。 11.玉米储藏的注意事项

(1)分等级:分水分不同入仓。玉米入仓时要做到按含水量不同、按等级不同分开储藏。为安全储藏打下初步基础。水分含量高的玉米入库前应进行烘干。

(2)低温密闭:根据玉米的储藏特性,适合低温、干燥储藏。其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干燥密闭,一种是低温冷冻密闭。南方地区收获后的玉米有条件进行充分干燥,在降低到安全水分之后过筛入仓密闭储藏。北方地区玉米收获后受到气温限制,高水分玉米降到安全水分是很有困难的,除有条件进行烘干降水外,基本上可采用低温冷冻入仓密闭储藏。其作法是利用冬季寒冷干燥的天气,摊凉降温,粮温可降到-10℃以下,然后过筛清杂,趁低温晴天入仓密闭储藏。 12.大豆储藏的注意事项

(1)充分干燥:大豆含有较高的油脂和蛋白,相比其他粮食更不容易储藏。大豆脱粒后要抓紧晾晒,降低水分。需要长期储藏的大豆水分不得超过12.5%,超过安全水分就容易霉变。

(2)适时通风:新入库的大豆籽粒间水分不均匀,加之后熟作用,呼吸旺盛,大豆堆内湿热积聚较多,同时正值气温下降季节,极易产生结露现象。因此,大豆入库3~4周应及时通风,散湿散热,以确保储藏安全。

(3)低温密闭:在严冬季节将大豆进行冷冻,采用低温密闭储藏,既可以隔绝外界温、湿度的影响和害虫感染,又能防止浸油、赤变现象的发生,有利于保持大豆的品质。 13.稻谷产生黄粒米的原因

稻粒的胶体结构松弛,对高温的抗性较弱,每经一次高温,就会引起品质变劣,产生黄粒米。稻谷收获后因遇雨未能及时晾干就会产生黄粒米。稻谷水分在18%以上,气温在20~30℃时,堆放1周就有10%的黄粒米产生。

稻谷在贮藏期间,无论仓内仓外,稻谷含水率越高,发热次数越多,黄粒米的含量越高,黄变也越严重。

一般情况下,黄粒米的发生,晚稻比早稻严重,这是因为晚稻收获时节,气温低、阴雨天多、稻谷降水困难的缘故。但是,在北方一些地区稻谷成熟时,有时也会遇到连阴雨天,如不能及时脱粒、干燥,稻谷也会发生严重的黄变。 14.农户储粮发霉的处理措施

粮食发热霉变后,首先要查明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以处理。处理的原则是“安全、经济、有效”。对发热霉变的粮食可采取以下措施:

(1)因储粮害虫集聚而引起的发热霉变,应采取曝晒、过筛除虫等办法处理。

(2)由于下层粮食浸水、受潮等引起的发热霉变,则要采取倒仓措施,将底部发热霉变的粮食取出单独处理,同时检查仓底和铺垫情况,及时处理存在的问题。

(3)对于发热霉变的粮食,应根据品质劣变情况确定取舍及用途。发热霉变的粮食经过处理后,应单独存放,尽快处理。

内蒙古自治区粮食局农户安全储粮知识专栏

第一部分 粮食储藏基础知识

1、什么是原粮?

亦称 “自然粮” , 一般指未经加工的粮食的统称。如稻谷、小麦、大麦、玉米、大豆、高粱、谷子、蚕 豆、豌豆、绿豆等。原粮一般都具有完整的外壳或保护组织, 防虫、防霉及耐储性能方面都比成品粮高。

2、什么是成品粮油?

由原粮、油料加工而成的符合一定标准的粮油制成品的统称。如小麦粉、大米、小米、玉米粉、大豆油等,成品粮油耐储性能差,保管难度较大。

3、什么是油料?

油料指制取植物油脂的原料的统称。各种油料的最基本共同点是脂肪含量高,且多为不饱和脂肪酸所构成的甘油酯。如 大豆、葵花籽、花生、芝麻等。

4、什么是粮食安全水分?

安全水分是指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可以保持粮食安全储藏的水分,粮食中的水分几乎都是结合水时,才能保证储粮的安全。

5、内蒙古自治区玉米的安全水分是多少?

国家规定玉米安全储藏水分小于或等于14%,内蒙古自治区玉米安全水分一般小于或等于14.0 %。

6、什么是玉米?

俗称苞米、棒子、玉茭、苞谷,是粮食的主要品种,属原粮。在我国,玉米种植分布很广,产量约占粮食总产量的 20%-27%。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玉米主产区,近年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70%以上。单个农户家庭种植的玉米,从几亩到几十亩,甚至是上百亩的都有。收获时,每户玉米产量为几千斤到几万斤,甚至是几十万斤。

7、什么是科学保粮?

科学保粮就是用科学的方法保管好粮食,按照粮食的变化规律,做到安全储藏,避免或减轻鼠、雀、虫、霉危害造成的损失,抑制或减缓粮油品质劣变速度,减少粮油的损失损耗, 降低保粮费用,减轻劳动强度,保证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等所采取的一些安全、经济、简便、有效的保粮方法和措施。同时,还要认真贯彻“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保粮方针,分别采取清洁卫生、物理机械、化学药剂、温控储藏等措施,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进行综合防治,确保储粮安全。

8、现阶段玉米质量标准是哪些?

第二部分 玉米安全储藏知识

9、玉米什么时候收割最好?

玉米在完熟期收割产量最高。此时秸杆变黄,叶片枯萎,果穗茎白色干枯松散,籽粒坚实发亮呈现本品种色泽。如果玉米是籽粒和青储兼顾,可采取后熟措施,占杆扒皮,或割杆放到的办法,降低玉米水分,充分吸收秸杆、径叶、穗子的养分,继续输送到籽粒中,提高容重,增加产量,还可以利用带绿色的径叶青储,成为奶牛的饲料。

10、农户玉米储藏的方法有哪些? 内蒙古自治区玉米收获时,水分高、自然温度低,农户玉米储藏以穗储为主,粒储为辅。玉米穗储具有孔隙度大的优点,有利于自然通风降水与防霉。经过冬季的自然通风,到来年 4—5 月份,玉米水分可降至 14%左右。

粒藏。进行长期储藏的玉米粒的水分应在 14.5%以下,储藏过程中应做好防潮措施。粒粮入仓应出风、过筛、清理杂质。 作为种子粮,水分在 20%以上的玉米,在低于 0℃的环境中储藏时,应做好防冻工作,否则玉米胚芽受冻,发芽率降低,失去种用价值,同时应做好通风降水工作。

干燥密闭储藏。玉米经过晾晒或烘干,水分降至 14%左右, 进行散装密闭储藏,一般可以安全度夏。

低温冷密闭储藏。玉米水分降至 14%左右,于冬季进行通风冷冻处理,压盖密闭储藏,有利于保持粮食品质,防霉,防虫。

粒藏玉米应注意粮食水分和温度的变化,时常检查粮堆的温度。当粮堆温度有升高,

应及时查找原因并进行处理。

穗藏玉米。在内蒙古自治区基本采用果穗储藏的方式储藏玉米。果穗储藏时,籽粒的胚部隐蔽,暴露的顶部有角质层和完整果皮的掩盖,可以很好的防止虫霉侵蚀,加之果穗储藏具有堆孔隙大(约占玉米体积的 51%)、通风性能良好的特点,果穗储藏玉米的带菌量和呼吸强度较粒藏玉米小,储藏稳定性增加,玉米很少发生虫害。 玉米的耐储性差,而高水分玉米的安全储藏更难。玉米收获到农户家里,不要急于入仓。把品种不同、质量不同、水分不同的分开。利用收获后天气较暖的一段时间,将玉米穗摊开,堆放在朝阳的地上晾晒降水,并经常翻动,分层入仓。 当水分降低到25%以下,再进入粮仓储藏保管。

11、玉米储藏的特性是什么?

玉米储藏有以下几个不利因素:原始水分高,呼吸旺盛,成熟度不均匀,吸湿性强,带菌量大,玉米的胚大,富含脂肪,易发生酸败;其中水分是影响玉米安全储藏的主要因素。

玉米籽粒构成及分类。玉米由胚乳、胚、种皮和根冠等几个主要部分构成。玉米籽粒的颜色有黄色、白色、红色、紫色等,因品种而异,最常见的为黄色和白色。籽粒形状、大小和透明度等随品种类型而不同,如马齿型品种粒大,扁平近长方形;硬粒型品种粒小,近于圆形,透明度好。玉米籽粒中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和多种维生素。玉米籽粒中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 A、维生素 B1、维生素 B2 含量均较多。

对于角质型玉米来说,其胚乳全部为角质胚乳,坚硬呈半 透明状,胚乳中含有较多的糖分及水分,成熟时因水分蒸散而种子皱缩。

对于粉质型玉米来说,其胚乳全由粉质淀粉组成,籽粒乳白色,无光泽。 玉米的物理特性。主要包括散落性、导热性、吸附性、吸湿性等,这些性质直接影响玉米的正常储藏与保管。

玉米的储藏特点。第一,玉米胚大,生理活性强。玉米的胚部几乎占全部粒体积的三分之一,占全粒重量的 10-15%。玉米胚部大的特点给储藏带来很多不利。玉米胚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约含有全粒30%以上的蛋白质、可溶性糖和脂肪,适合霉菌生长和繁殖。由于具有这些亲水物质,所以吸湿性强,呼吸旺盛。玉米吸收及散发水分主要通过胚部进行,达到安全水分的玉米,胚部含水量小于全粒或胚乳,而水分大的玉米,其胚部含水量则大于全粒或胚乳。第二,原始水分高。在北方,特别是东北三省一区,收获季节气温低,加之果穗外有苞叶,使玉米在田间不能充分干燥,新收获的玉米水分一般在 20%—35%之间,最高可达 40%以上。即使秋雨少、日照好、成熟度高的情况下, 玉米水分也在 17%-22%左右。第三,成熟度不均匀,粒度差别大。 玉米生长时,

由于果穗的顶部与基部授粉时间不同,致使同一果穗上下部分籽粒成熟度不一致。加上目前杂交玉米成熟度不均匀、粉质多、角质少、组织松散、生理活性强,储藏稳定性 自然降低。第四,玉米易生虫。玉米胚部营养丰富,可溶性糖含量较高,在脱粒时易受损伤,产生破碎粒,还有未熟粒等因素,容易感染害虫,受害虫侵蚀。第五,玉米胚部带菌量大、易霉变。 玉米粒内所含脂肪及水溶性糖主要集中于胚部,胚部含脂肪高达 30%,占整粒脂肪含量的77%-89%。酸败首先从胚部开始, 并且胚部组织松散,易感染微生物。

玉米经过一段储藏期后,因其带菌量比其他禾谷类粮食高得多,因此容易吸湿、生霉、发酸、变苦等。不论常温、常湿或高温、高湿,其变化都与胚部酸度增加速度较快有关,这是玉米较其他粮食难以储藏的主要原因。

12、农户怎样安全储藏玉米?

(1)适时收割,降水储藏。玉米要适时晚收,使茎秆中残留的养分继续向籽粒中输送,充分发挥后熟作用,增加产量, 提高质量,改善品质。一般在完熟期收获,其特征是植物叶片变黄,苞叶呈白色而松软、散,籽粒变硬,并呈现本品种所固有的粒型和颜色,一般在 10 月 1 日以后开始收获,即不冻死不收获。

玉米收获前后的关键问题是降水,分收获前降水和收获后降水两种方式。收获前降水的主要措施是站秆扒皮晾晒,可降低水分 3~6%,增加成熟度,提高容重,可增加亩产 5~7%。 站秆扒皮晾晒时间要适时,既不能过早,也不能过晚,过早影响灌浆,降低产量;过晚失去站秆扒皮的意义,最佳时间在腊熟末期,籽粒形成一层硬盖时进行,方法是用手捋苞叶扒开, 籽粒全部露在外面,接受光照,充分干燥,但在扒皮晾晒时,不要用力过猛,以免折断穗柄。收获后降水方法:一是田间晒铺子,晒棒子,玉米割倒后放小铺子,扒光棒子,下边垫一层玉米秸秆,既能防潮湿,又有利于降水;二是玉米果穗入场后进行,降水办法较多,具体办法是栈子降水,码趟子降水,入楼子降水,拴绳搭杆降水等,千方百计降低玉米含水量,确保玉米安全越冬。

(2)选择适宜的储藏方法。第一,田间扒皮晒穂。田间扒皮晒穂即站杆扒皮晒穂, 通常是在玉米生长进入腊熟期、 末期 (定浆期)包叶呈现黄色,捏破籽粒种皮籽实呈现腊状时进行。田间扒皮晒穂的时间性很强, 要事先安排好劳力, 适时进行扒皮。 扒皮时把果穗上的包叶拔掉,让玉米果穗暴露在外,充分利用日光曝晒(晒 10-20 天左右) ,使果穗的水分迅速降低。田间扒皮晒穂的玉米,可使玉米水分比未扒皮晒穂的降低 5%-7%, 容重增加 5%-6%,并能促使玉米提前 7-8 天成熟,使其营养成分逐渐增加,籽粒饱满,硬度增强,脱粒时不易破碎,品质明显改善,质量等级大大提高。实践证明,由于北方玉米生产及气候的特殊性,田间扒皮晒穂是促进庄

稼早熟、增产增收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降低玉米水分的一个重要途径。

第二,果穗储藏。玉米的耐储性差,而高水分玉米的安全储藏更难。玉米收获到农户家里,不要急于入仓。把品种不同、质量不同、水分不同的粮食分开。利用收获后天气较暖的一段时间,把玉米穂摊开,堆放在朝阳的地上晾晒降水,并经常翻动,分层入仓。当水分降低到 25%以下,再进入粮仓储藏保管。

根据玉米的储藏特点,对于高水分玉米的保管最好采用果 穗储藏。首先,果穗堆放其空隙度大(约占玉米体积的 51%),利于通风、降水。其次,玉米穂轴对玉米粒有继续供给养分的作用,可以促进玉米成熟,改善品质,有利于储藏。另外,穂储时,玉米胚部没有外露,可以很好的防止虫霉侵蚀,增强玉米储藏稳定性。

第三,脱粒储藏。将已脱粒的玉米薄摊在晒场上晾晒降水。春晒是北方地区处理高水分玉米的黄金季节。正常年景的大面积春晒应在 3 月初至 5 月末(原始高水分玉米应在不迟于4月上旬铺地晾晒)。在铺晒时,要根据水分情况,先晒水分高的, 后晒水分低的。晾晒玉米的厚度在 5-15厘米。铺晒的玉米每 天应翻 4-6 次。晾晒经验为:光照强、风力小时,向阳打垄, 光照差、风力大时,顺风打垄。

第四,专用储粮装具。在自家院内,四周通风,在不接近建筑物的前提下,建储粮装具。粮食收割到农户家里,不要急着入仓,堆放在朝阳的地方。把品种不同、质量不同、水分不同的玉米分开。经过晾晒水分降低到25%以下,温度在-5 摄氏度以下,可以入仓储藏保管。晾干一层玉米棒,入仓一层玉米棒。玉米棒入仓时,要在储粮装具内中间部位,留出通风、降温空隙,缩小高水分与低水分之差。

冬季将高水分玉米装入专用储粮装具内,在自然风的作用 下,可以促使装具内玉米水分不断降低。经一定时间自然通风后,玉米水分可降低 3-10%,可实现冬季玉米安全储藏。既解决安全储藏问题,又达到降低水分的目的。

实践证明,装具储粮不仅降水效果十分明显,为高水分玉米安全储藏提供了新的途径,而且在节约能源、降低费用、减少晒粮工时、减轻劳动强度、延长储藏时间、降低粮食损耗、保持粮食品质、提升出粉率、提高粮食售价等许多方面都有十分显著的效果。

(3)加强玉米的储藏管理。玉米储藏的重点是防鼠、防霉、防虫。

防鼠。农户储粮存在严重的鼠害损失,预防难度较大。 鼠害不禁造成粮食数量的损失,而且还传播各种疾病。鼠害的防治方法主要有生态法、生物法、物理法、化学法等。在实际 储粮过程中,农户储粮应选用具有防鼠性能的粮仓,结合其他防鼠措施有效的控制鼠害,以确保粮食数量不减、质量良好,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防霉。玉米属晚秋作物,收获时原始水分较高,防止玉米霉变的关键因素为控制玉米的水分。秋季收获玉米时,应抓住秋季相对温暖干燥的天气,及时将玉米从田间收获回家,剥皮晾晒降水。经过晾晒初步降水后的玉米穗,存放于具有通风、 防潮、防鼠措施的仓内。在春冬交替季节,气温回升,应采取有效的通风措施,降低玉米水分,防止玉米发霉。春季应加强穗储玉米的检查工作,如此时玉米水分高应适当摊开晾晒,防止霉变。

防虫。根据储粮害虫的习性和传播途径,主要采取的防治手段如下:

①清洁仓具。经常、全面、彻底地做好清洁卫生工作,不但有防治害虫的作用,而且对抑制微生物发展,提高粮食卫生标准,都有着积极意义。

②隔离方法。将有虫粮食与无虫粮食,有虫器材与无虫器材严格分开储藏,同时采取必要的物理防治、机械防治和化学药剂防治手段。

③改善储粮条件。改善储粮条件是保证储粮安全的一个重要措施。要求做到不漏不潮,既能通风,又能密闭。保持储粮仓低温、干燥、清洁,使害虫不利于生长与繁殖,并消灭一切洞、孔、缝,使害虫无藏身栖息之地。

13、玉米为什么会发霉?

由于玉米具有胚部大、营养物质丰富、呼吸旺盛、带菌量多等特点。当水分、温度、湿度超过安全储藏标准时,就会使其在储藏中比其他粮食更容易发热霉变。轻者品质下降,重者完全丧失食用价值。

玉米在收获前就可能被黄曲霉素污染和带毒。玉米籽粒形成期遇干旱或害虫侵害严重时,均易感染黄曲霉。黄曲霉具有强致癌性,是一种肝脏毒素,与肝癌有密切关系。玉米上常见的真菌为黄曲霉毒素和镰刀菌毒素。

在穗储中,常见发热霉变的部位一般在粮面下 50 厘米处,或在底层与仓壁返潮处。这主要是玉米入仓水分较高或者在储藏期间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使局部水分增高,霉菌在适宜条件下大量繁殖而造成的。

在粒储中,常见发热霉变的部位在粮堆上层的 30~60 厘 米处。

14、玉米发霉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玉米发生霉变的主要因素是水分。一些微生物可以进行危害活动的条件是不高的, 引起粮食发霉的大多数霉菌在温度 10 ℃以上,粮食水分在13%~15%、空气相对湿度75%就能生长。

当温度接近 20℃时, 微生物活动加强, 会使粮食迅速变质。 当温度在 20~30℃之间,粮食水分在 15%以上就会大量繁殖。 在高水分情况下,甚至 0℃以下也能导致粮食霉变。

如果把粮食水分控制在 14%以下、湿度控制在 70%以下时, 霉菌就难以生长繁殖。

在冬季寒冷干燥的气候条件下,可以采用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的办法,对粮堆进行通风,降低粮堆的温度和湿度,达到预防、延缓和消除霉变发热及虫害活动的目的,也可以采用翻动的办法来降低粮堆的温度和湿度。

15、玉米霉变经过哪些过程?

初期变质。初期变质是微生物活动开始加强的过程。在此阶段,玉米将出现颗粒鲜艳,散发出甜味,有出汗现象。

变色:玉米逐渐失去原有色泽,接着变灰发暗。玉米胚部变色,俗称“起眼” 。 轻微异味: 如玉米的酒味,一般玉米的轻微霉味, 俗称 “宿气” 、 “闷热气”等。

玉米发潮:粮粒表面潮润,有“出汗”、“返潮”现象,散落性降低,用手搓或插入粮堆有涩滞感。

粮粒变软:粮粒软化,硬度下降。

粮温失常:粮温失常可能有发热趋势或已经发热。

发现以上征兆,及时采取通风、晾晒、降温、降湿等措施, 即可防止粮食生霉,减少损失。

生霉是微生物在粮食上大量生长繁殖的过程。 继初期变质之后,储粮中的湿热逐步积累,粮温可以每天 2~3℃或更快的速度上升, 出现明显的发热现象。 同时, 微生物大量繁殖起来, 玉米胚部及碎粒断面霉变部位出现白色菌丝, “俗称生毛”,有轻霉味。在霉变一周以后,会产生各色孢子,多数为灰绿、黄绿、蓝绿或黄褐、棕色、 红色等,集中在胚部十分明显,变为毛状或绒状,“俗称点翠” , 有辛辣气味。通常所说的粮食 “生毛” 、 “点翠”就是生霉现象(见图 1 和图 2) 。

生霉的粮食已经严重变质,有很重的霉味,具有霉斑,变色明显,营养品质劣变,还有霉菌毒素污染的可能。随着粮温上升,绿色菌落逐渐变为灰色或黑色,整个籽粒也渐变为黄褐色。当玉米散发出甜味时,若及时处理还可食用,当发展到点翠阶段,则食用品质锐减,严重者不能食用。由生毛到点翠仅需几天时间,一旦发热,不及时处理,就会腐烂。

霉烂。 霉烂是粮食霉变的后期阶段, 是微生物使粮食严重腐烂的过程。粮食生霉,其活力已大大减弱或完全丧失, 粮食也就失去了对微生物侵害的抗御能力, 为微生物进一步危害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若环境条件仍保持对微生物有利,粮食中的有机物将遭到微生物分解,使粮食霉烂、腐败(见图 3)。

16、玉米发热霉变后应怎样处理?

由于粮食质量差、含杂多,引起的劣质霉变,要进行“四分开” (新与陈、干与潮、有虫与无虫、不同储藏品种) 。

由于温差过大、水分过高引起的结露霉变,要对储粮仓进行通风换气,要适时地翻动粮面。

由于粮食含水量增高而引起的发热霉变,应采取日晒,降低水分。

由于储粮害虫集聚而引起的发热霉变,应采取熏蒸杀虫或曝晒、过筛除虫处理。

17、如何预防玉米霉变? 孔隙度的存在使粮堆气体的交换成为可能。孔隙度大,通 风阻力小,气体交换容易,粮堆内湿热易于散发,对自然通风、机械通风有利,但对低水分粮食长期储藏不利。孔隙度小,气体交换不足, 当某些部位湿热高时, 粮堆内就会湿热聚集不散,易引起发热、霉变。

因此,要尽可能地加大储粮部分的孔隙度,可解决粮食发霉问题。

采用穗储方式储藏玉米,玉米入仓前先晾晒降水,装仓后加强储粮仓的通风,可以有效的防治玉米的霉变。

18、人畜食用霉变玉米有哪些危害?

霉变玉米易产生各种毒菌霉素,人畜食用毒素含量超标的玉米后,会出现霉菌中毒现象,长期慢性中毒能够诱发肝癌、免疫和生殖机能下降等疾病,急性中毒还能产生恶心、呕吐、头晕、头疼、腹痛、腹泻等症状,甚至死亡。人畜长期食用低剂量的霉变玉米,毒素会在体内沉积,构成健康危害。特别是对动物而言,毒素会在动物肌肉组织中有很高含量残留,而正常烹饪过程不会对毒素有破坏,因此可以通过动物组织对人类健康构成危害。现在,社会已经注意到药物残留带给人们的危害,而毒素残留的危害远比药物残留危害严重得多,却还没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19、霉变玉米如何处理?

产生霉变的玉米应集中收购、专仓储存,及时送质检机构检测,经检验毒素含量超标的玉米,只能作为其他化工用粮定向销售,严防流入口粮市场和用于饲料加工。

20、储存玉米穗的好处是什么? 新收获的玉米由于玉米籽粒与穗轴之间还联系着,穗轴内的营养物质可以继续输送到籽粒内,使其达到充分成熟,且可在穗轴上继续后熟,促使淀粉含量增加、可溶性糖减少,改善玉米品质。可通过疏松的穗轴使籽粒不断散发水分,玉米穗储孔隙度大,便于空气流通湿气容易散发,高水分玉米经过一个冬季的自然通风可将水分基本降低到安全水分。采用穗储方式储藏玉米, 玉米入仓前先晾晒降水, 装仓后加强储粮仓的通风,可以有效的防治玉米的霉变。玉米穗储可使胚部受到穗轴的保护,提高种子发芽率。 第四部分 安全储粮通用知识

第三部分 安全储粮通用知识

21、影响粮食安全储藏的因素有哪些?

(1)温度对储粮的影响。储粮中的“三温”通常是指大气温度(简称气温) 、仓房内温度(简称仓温)和粮堆平均温度(简称粮温) 。影响农户储粮的温度主要是气温。由于粮食导热性较差,粮堆内空气流动又很微弱,因此粮温的变化有其特殊的规律。影响粮温变化的因素很多,但在粮食干燥无虫的情况下,粮堆内生物体的活动极其微弱,所产生的热量对粮温变化无显著影响,此时粮温变化以气温影响为主。 在正常情况下,稳定、安全的粮堆温度是随着气温、仓温的升降而呈现有规律性的变化。储粮生态系统中由于热量的集聚,使储粮(粮堆)温度出现不正常的上升或粮温该降不降反而上升的现象, 称为粮堆发热。 粮堆发热违反粮温正常变化规律,导致储粮生态系统内粮食出现异常现象,继而发展为粮食霉变,影响其品质。

(2)水分对储粮的影响。在储藏过程中,粮食水分主要受大气湿度影响。粮食含水量的大小是粮食储藏稳定状态的重要条件之一。储粮水分升高,对储藏安全构成威

胁,粮粒呼吸增强,易形成局部粮堆水分增加,成为虫霉繁殖点,使粮食发热霉变、品质劣变。因此,严格控制粮食水分变化是安全储粮的关键点。

(3)储粮微生物的影响。自然界中存在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分解能力特强的低等生物叫微生物。微生物包括真菌(含霉菌、酵母菌、植物病原微生物等) 、细菌、放线菌及病毒等类群,对储粮危害最大的微生物类群是霉菌。

一般粮食都带有微生物。储粮微生物包括细菌、霉菌、酵母菌等。在正常储粮条件下,这些微生物处于抑制状态,并不能对储粮造成危害而霉变。因为除了健全的粮食对微生物具有一定的抵御能力外,储粮环境条件对微生物的影响是决定粮食霉变与否的关键。只有当环境温、湿度条件适合,粮食水分增高时,微生物才能进行生长繁殖,粮食才可能发生霉变。

(4)鼠害对农户储粮的影响。鼠类在农田和农舍之间往返迁移,造成“春吃苗、夏吃籽、秋冬回家咬袋子”的现象。据调查,一个农户一年损失储粮少者 50~60 公斤,多者 100 公斤左右,有的地方高达 200 公斤以上。我国有 2/3 以上的农户不同程度地存在鼠害,1990 年以来,每年全国农村因鼠害造成的储粮损失达 30~50 亿公斤。

(5)储粮害虫对农户储粮的影响。储粮害虫一般指危害储粮及其制品以及包装物、装具、器材和仓、厂建筑物的昆虫,是储藏物害虫的一部分,习惯上把危害储粮的螨类也包括在其中。

储粮害虫对于粮食及其制品的危害性很大,有些害虫蛀蚀粮食,引起粮食重量损失;种子粮受害虫危害后,可能降低甚至完全丧失种用价值。

22、农户储粮为什么要搞好家庭清洁卫生?

环境卫生好坏,是精神文明的具体表现之一。害虫最喜欢脏、乱、差、潮湿的环境。任何一栋房子只要有人住着,那里就有害虫存在。害虫的来源,有人为来源、田间来源、自然来源等三个方面。除自然来源与起源有一定关系外,其余都靠外力的帮助而进入仓内,与传播有关,也与房间主人有关。

任何生物有机体,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正常生长、发育和繁殖。尤其是在缺乏食料与安定场所的情况下,生长、发育、繁殖必然受到影响。因此,坚持经常性的清洁卫生制度,是防治害虫的基础,是极其重要的防治方法。

23、晾晒粮食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先晒场再晒粮:选择晴朗的天气,在上午 9 时左右,待场地晒热后,再将粮食摊开,过早的摊开粮食,会因场地太凉,而影响晾晒效果或干燥不均匀。

薄摊均摊:在场地上把粮食均匀的摊成 5-15 厘米的薄层,粮层过厚干燥慢而且不均匀,对于储藏也不利。晾晒过程中要勤翻,一般每天要翻 4-5 次,翻动时要彻底,可配合逆风高扬,以加速水分的干燥蒸发,达到一次晒干的效果。

向阳起垄,垄沟交错:晒粮时要把粮食划成沟,并结合翻动把沟垄交错,垄的方向要和阳光平行,使粮面上没有阴影,粮食能够均匀地接受阳光。

降温入粮:晾晒好的粮食一定要先行降温,再入粮。粮温降低的程度,不得低于当时的露点。如果当时晒后的粮食水分仍然很高,次日仍需晾晒时,放在晒场过夜的粮食,夜晚需加盖东西,以免露湿粮食。

注意天气变化:在晾晒时,一定要收听当地的气象预报,组织好人力,以便在雨前收粮,避免损失。

24、储藏期间粮食的生命活动特征有哪些?

粮食在储藏过程中,一系列的生命活动集中表现在呼吸作用、后熟作用、发芽、品质劣变四个方面。

25、为什么储藏期间粮食会呼吸?

呼吸是生物体内活细胞所进行的氧化有机物质并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粮粒是有生命的,当然要靠时刻进行呼吸来维持生命,呼吸过程中,吸取氧气,放出二氧化碳,水分和热量,同时消耗自身的营养物质。

26、什么是粮食的后熟作用?

大多数粮食具有后熟作用。新收购的粮粒生理上还没有完全成熟,胚的发育也未结束,这时期的表现为呼吸旺盛,发芽率很低,耐储性差,工艺品质不良,经过一段时间的储藏,达到生理上的完全成熟,这个时期称为粮食的“后熟期” 。在后熟期内进行的所有生理变化过程称为后熟作用。

27、后熟作用对粮食品质有何影响?

完成后熟作用的粮粒呼吸作用减弱,稳定性加强,发芽率升高,品质改善。粮食的后熟作用实际是粮食的种用品质、食用品质、工艺品质逐步完善的一个生理过程,粮食的后熟作用在玉米、小麦中表现的尤为明显。

28、粮食储藏期间为什么会发芽?

完成后熟作用的粮食在合适的条件下会发芽。任何具有生命的种子,都具备这一种发芽能力。但在正常储藏过程中,由于没有适宜的温湿度条件,粮食处于休眠状态,不会发芽,也不许发芽,这是对安全储藏的基本要求。但是粮仓裂缝、进水,都会造成粮堆表层或局部结露生芽。因此,粮食在储藏期间要经常检查,避免粮食生芽。

29、新收获的粮食储藏初期为什么会出汗?

因为新收获的粮食还没有完成后熟作用,后熟期间的生理代谢非常旺盛,呼吸强度非常高,呼吸释放出大量的水分,同时粮食内部合成作用也会释放出水分,这些水分如果不能与外界代谢平衡,就会在粮堆内聚集,有时凝结在粮堆表面,人们把这一现象称之为粮食“出汗” 。

30、粮堆为什么会结露?

由于粮堆上下、内外存在温差,从而导致水蒸气压力差,高温部分水蒸气压力高,低温部分水蒸气压力低,从而压力高部位的水蒸气向压力低部分自然扩散,严重时会在低温部位造成结露(也就是空气中的水分子凝结在粮粒表面) 。粮食结露大多发生在气温聚然变化的季节,如春季和秋季。但在农户储粮中,由于堆垛较小,温差有限,这种现象不会很明显。

31、结露对粮食安全储藏有何影响?

粮食结露后,水分增加,呼吸增强,为仓虫、螨微生物大开绿灯,造成粮食发热、霉变、生芽的不堪设想的损失。所以粮食在储藏期间,要特别当心,防止结露。

32、防止粮食结露的方法有哪些?

防止粮食结露的办法,关键在于尽量降低粮食水分和杂质,减少粮堆各部位之间的温差,改善储粮条件,加强隔热、防潮性能等措施,都是防止结露的有效方法。

33、什么是粮食容重?

容重是单位体积的质量(重量) 。粮食容重是指 1 升容器中粮食的质量克数(g/L) 。

34、容重与质量有啥关系?

一般来说粮食质量越好,容重越高,质量越差,容重越低,容重与质量成正向关系。所以国家采用容重定等级,质量好,容重高,单价也高,不同的品种容重不同。

35、农户储粮前必须对粮食进行怎样处理?

(1)待储藏的粮食要做到“干、饱、净” 。即:

干:刚收获的粮食含水量较高,一定要把粮食晒干之后再储藏。干的粮食用牙咬会发出清脆的声响。

饱:粮食的籽粒充分成熟、饱满、完整。未熟粒、干瘪粒和破碎粒越少越好。 净:杂质少。可用手工、过筛、风力等方法,除去粮食中的泥块、瓦砾、瘪谷、草籽等杂物。

(2)仓房应具备:防止屋顶渗水。特别是下大雨时,要检查屋顶是否漏雨。另外,在阴雨连绵时也要注意检查屋顶是否渗漏。

粮仓的墙根和地坪处最容易返潮。所以粮堆下要加防潮层(可用干砂垫底,上铺砖坯) ,最好是将粮仓底部架空。

做好房内清洁卫生。保持仓内干净可以清除虫源、切断害虫的食物来源。 坚固,密闭性好,能防鼠。

(3)装具应具备:储粮用的装具要干净、结实。装粮前可在日光下曝晒杀虫,或者对各种器具进行消毒处理,可用 80%敌敌畏乳油 100 倍-200 倍稀释液喷洒灭虫(每平方米 0.3毫升) 。喷药后的器具须晾干,2 小时-3 小时后再使用。为了防潮,要在装具的下面垫 1 层-2 层塑料薄膜或防潮泡沫垫。 (4)做好隔离。虫粮和无虫粮要分开存放,以免害虫互相传播。

36、农户储粮仓型应具备哪些条件?

1、坚固牢实。粮仓地面、墙身、门、窗要坚固、齐全,能防老鼠进入。木制门窗可在门、门框上外包铝皮以防鼠咬。

2、隔热保温。隔热性能良好能减少高温季节时气温对粮食温度的影响,从而

使粮食保持相对较低的温度,有利于粮食的安全储藏。修石墙、双层墙或把粮仓建于室内背阳一侧,隔热性能好。

3、防潮防水。粮食籽粒易从潮湿的空气中或与其相接触的潮湿物体中吸收水分。仓房应建在地基高而干燥的地方,四周能排水。粮仓的底部最好能架空,并留有透气口,架空高度为 20 厘米-30 厘米。若底部没有架空,地坪应采用油毛毡等防潮材料。 仓底如果没有建造防潮层, 装粮前应先铺垫防潮层,如麦秸、稻草、谷糠等,防潮层厚度 20 厘米-30 厘米。防潮层的上面再铺垫苇席、竹席或旧麻袋等。 4、密闭性好。良好的密闭性能防止外界的害虫、老鼠进入粮堆,同时能防止粮食吸收外界的水分。

5、通风性好。通风可以排出粮堆中湿热的空气。特别是在冬季,采用干冷的空气通入粮堆,有利于粮食低温储存,提高储粮品质。

37、适合农户储粮的仓型有哪些?

(1)、铁皮仓。铁皮仓是以镀锌白铁皮或彩钢板为材料制作的储粮装具。铁皮仓由多层构成(一般为 3 层) ,以方便搬动和运输。铁皮仓直径一般为 900 毫米-1300 毫米,每层高度为470 毫米-480 毫米,可装稻谷 600 公斤-1200 公斤。其特点:材料不生锈,能防鼠,储存的稻谷不易生虫、发霉,经济、美观且节省空间。

(2)、通风降温降水丰产仓。正常年景下刚收获的粮食水分较高,一般在 18%以上。若遇到连续阴雨天气,则容易发芽、生霉和发热黄变。铁皮仓配备通风装置后,可以进行通风降温和降水处理。通风装置由通风机(风压 600Pa,风量 5m3/min,功率 200w) 、通风管道和连接管道等部分组成。

(3)、储粮池。挖一土池,长 2 米,高宽各 1 米,在原地坪上铺一层塑料薄膜,或涂刷一道防水砂浆。池子大小也可以根据地形而定。其特点:池内温度冬暖夏凉且比较稳定,对防治贮粮变质和虫霉危害很有好处。贮粮池宜建于地下水位低,通风干燥的室内。

(4)、仓房储存。主要用包装物、装具等储存,但必须做好通风、防鼠措施。

38、目前农户储粮现状如何?

目前,农户储粮大部分延续传统的储粮保粮方式。玉米储藏以穗储为主,约储存半年左右,一般在出售或使用时才脱粒。使用各式各样的玉米仓、玉米楼子、玉米栈子、玉米吊子或用茓子围囤储藏粮食,还有的玉米直接散堆在露天地上。大体分为有装具类和无装具类两种。有装具类分为:

(1)木制结构玉米仓。这种储粮方式,历史悠久。其主要结构是用四根(或六根)圆木作为撑腿,支撑着一个底部和四周有木制梁、板、杆、条围成的长方体装粮空间,并在侧面或端面设置进出粮门,长方体上方的人“字”架上加有防雨棚,可装玉米5000~20000 公斤(指折算成玉米粒)左右。玉米仓底面高出地面 1.5~2 米,撑腿放置于平面较大的方块石头上,并高出地面 0.2 米左右,以防腐烂。远处望去,好似一座阁楼,也有人叫它“玉米楼子”(见图 4)。

在装粮高度以下的空间内,将四周围起来,有的农户用来当作仓房、磨房;有的农户用来当作猪圈、驴圈、马厩和鸡舍等,进出仓的玉米穂装入筐、篮、袋等装具,通过仓体上的门,靠人力来完成进出仓作业。这种玉米仓的位置一般在农户住房的房山墙头上,长度方向顺南北,宽度方向朝东西,以便于通风降水,也有放置在其它位置的,但朝向不变。仓内除了装玉米之外,也存放其它袋装谷物和食物。由于具有易于透气的特点,在夏天的潮湿季节,有的农户还用来装刚收获的土豆,可有效防止发霉腐烂,做到了一仓多用。这种玉米仓的使用寿命在三十年左右,防雨用的稻草和秸秆(现在基本上都用瓦或彩钢板来取代)需每隔 3 年左右更换一次。此种仓型造价较低,很多材料可以就地取材。

(2)建筑式玉米仓。这种仓型是由传统的木制玉米仓发展而来的,其外形类似于木制仓,大部分农户将仓容量增大了,进出粮方式与木制仓相同,装粮量在 5000~20000 公斤 。此种仓用砖石、水泥、钢筋、木材、金属网、瓦等建筑材料修建而成,整个高度和民房相似。下半部用砖石砌筑(距地面高度 1.8 米左右) ,上半部是砌筑与木制相结合(高度 1.8 米左右)或是全部用红砖砌成多个“口”字型通风洞,其上下结合处,即粮仓底面(承重面)是用钢筋混凝土现场浇筑而成,仓顶是“人”字架上覆盖石棉瓦或水泥瓦、泥瓦的防雨棚,檐头较长,既可防雨又可遮光。

仓内除底面外,其余五个面均设有金属网,用来防鼠。底面用钢筋混凝土制作,可提高承载能力, 但与木制仓相比,自然通风效果差;侧面采用木条,并有一定的间隔, 可进行自然通风。 造价一般在 3000~6000 元左右, 使用年限可达 30 年以上(见图 5)。

(3)钢结构玉米仓。 这种玉米仓采用钢管、 钢筋、角钢、金属网等材料焊接而成。 装粮容积为长方体,其长方体的宽度不大于 2米,仓容量一般较小,装粮量在 3000~5000 公斤的较多。其特点是制造周期短,防鼠效果好,可以移动。仓底部距离地面的高度较低,在 0.5 米左右。整个仓体的六个面均用金属网维护,每个面均有钢管、钢筋、角钢作为骨架,顶部“人”字架上的瓦起防雨遮光作用。这种仓型体积小,

自然通风效果好,尤其是对高水分粮的降水作用更明显。但这种仓子的造价比较高,在2000~3000 元(见图 6) 。

(4)拴吊吊挂。 拴吊吊挂储藏方式,所用材料是根据当地特点, 就地取材,以木制为主。此种方式一般无防雨防鼠措施,其储存时间也较短,在春耕前就将粮食全部处理掉。拴吊吊挂方式的最大优势是玉米降水效果好,单从降水方面优于其它各种储粮方法。但粮食损失较大,因为没有任何防护措施,鸡吃鸟啄老鼠偷的现象比较普遍(见图7)。建议在采用这种方式时在底部应增设防鼠板等防鼠设施。

(5)玉米栈子。此种方式是一种临时储粮措施,各地农村均有使用,平原地区较多。其主要结构是用木材作为承重骨架,木条和玉米秸秆作为维护结构,制成的长方体或圆柱体空间,底部高出地面 0.2~1 米(见图 8)。这种玉米栈子无防鼠措施, 建议在采用这种方式时各面应增设钢丝网,增加防鼠功能。 无装具类分为:

(1)房顶散堆。有些地区农户的住房是平顶房,有的农户为了方便,把收获的玉米穂放到自家房顶上散积堆放,其堆放高度在 0.5 米以下的较多。此种储粮方式在降水量少,玉米产量不多的地区采用较多。

用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不用准备装具,在房顶光照好,通风好,有一定圆弧面的房顶排水好,有利于玉米降水。对防鸡吃、防鼠害比在地面存放也好得多,但无防雨、防鼠等措施。这种方式储粮适用于较坚固的房子,但也曾出现过将房顶压裂和老鼠在房顶盗洞,致使房子漏雨的现象。再者,上下搬运的高度较高,劳动量也较大。 为便于就地取材,有的农户还将玉米穂放在自家大门楼上,存放方式与放在房顶相同,其数量也是很少的。

(2)地面散堆(俗称地扒) 。在内蒙古大多地区还沿用这种最原始、最简单的地面散堆储粮方法。收获后的玉米穂直接堆放到院子里,有的堆放在房前的水泥地面上,有的在土地上铺一层砖或木板等物品,把粮食堆放在铺垫物上,还有的直接就放在土地上。上面无遮盖,四周无围拦,由于粮堆任凭雨雪浇,玉米穂直接与地面接触,非但没降水,有的甚至还增水。即便是降水,也只是上层表面,底部的玉米极易发生霉变,玉米胚部变黑的现象时有发生。农户散养的鸡鸭、牛羊和飞禽随意啄啃; 老鼠糟蹋的玉米量就更多了, 在粮堆内絮窝产崽的有,屎尿污染的有,搬走进洞的可能更多,粮食损失极其严重。

39、农户科学储粮发展趋势是什么?

粮食产后损失是一个世界性问题,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调查资料表明,全世界每年霉变的粮食损失为 3%,虫害损失为 5%,部分国家可能达到 30%以上。西方发达国家对粮食产后系统重视较早,由于这些国家农业人口少,规模化经营,农场收割、清理、干燥、储藏设备先进,同时,储藏期短,一般不超过 6个月,因此发达国家粮食损失较少。

西方发达国家对于减少粮食产后损失高度重视,在适于农户储粮的装置方面,国外开发了一系列适用于农户储粮的装具。包括:农户储粮的防虫储粮袋、喷镀金属的塑料储粮袋、拆叠式粮仓、小型气调储粮箱等储粮装具,而且,粮食产后技术服务体系也十分完善,粮食损失率一般控制在 3%以内,美国仅为 1%。

我国目前玉米农户储粮全国平均损失损耗为 8%,水稻为5%;“东北三省一区”玉米平均 10 %以上,水稻平均 5.7%,远远高于发达国家水平。近几年,我国的农村粮食储藏也向标准多功能储粮仓的科学化、标准化、集约化方向发展,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相结合,辅以储粮害虫、鼠患的综合生态防治,向着绿色储粮方向发展。

40、目前新型农用储粮仓有哪些?

目前,针对农户储粮存在严重的鼠害和霉变损失等问题,科研人员研制了新型储粮装具,装具具有防鼠、防霉、通风降水等多种功能。试验仓型有圆形和方形两种,仓体结构为可拆卸式,安装灵活方便;粮仓主体是钢丝压花编制筛网,筛网孔径为6mm×6mm。适于储存玉米穗和安全水分的玉米粒,也可用于水稻储存,可以有效的防止老鼠、家禽、家畜等损害污染粮食,还可以有效防止粮食霉变。 (1)无骨架多功能圆形安全储粮仓

仓体的设置本着经济适用、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制造简单、使用方便的原则。该仓解决了玉米穗(粒)在较长期储存过程中防鼠、防霉变和通风降水等问题,防鼠性能良好,通风降水效果明显,既经济、实用,又能保证粮食安全,试验仓型储粮损失为0。 在相同周长、材料的条件下,圆形仓装粮量最大,可充分利用空间,而且仓的受力情况好,拆卸后易于收藏。圆仓直径超过 1.5 米时,中间要垂直设置自然通风道,以解决自然风穿透力的问题。直径超过 3 米的圆仓,除在中间垂直设置自然通风道,还要在下部设置环形机械通风道,强制通风(见图 9) 。 仓体可拆卸,收藏节省空间,易于保管。

a 主要指标

仓容:3~5 吨,仓体铁网孔径:6×6mm,粮仓主体使用寿命:≥10 年,使用成本:≤10 元/吨·年。 b 安装注意事项:

①选址。首先要进行粮仓的安装选址工作,应选择开阔平坦并且地势较高的地方,将仓址周围的卫生打扫干净,对地面进行初步平整。

②做仓底。在选好的位置上需作好粮仓底座,底座材料可以就地取材,用红砖、 原木或条石等材料码成风洞。选择红砖做仓底时,先将红砖沿长边竖立于地面,码成风洞。风洞适宜高度为 100mm-300mm,风洞上平铺红砖(或木板),砖与砖间应留有10mm 左右缝隙。以保持底部自然风通过,为确保粮仓底座表面平整,在做底座的过程

中应注意平整地面,粮仓底座的面积应略大于粮仓底面积。

③安装仓体。在作好的粮仓底座上安放下段粮仓,将圆仓的接口扣好,外形整理整齐,放置底层防鼠网。底层防鼠网应与仓壁搭接,搭接高度以不低于 50mm 为宜。装粮前,应先将防鼠网与仓壁定位,利用铁丝将防鼠网与仓壁固定好。安好防鼠网后,将通风道竖立在仓底中间的位置上。粮仓用于储存玉米粒时,应用细筛网将通风道包裹好,否则玉米粒会堵塞通风道,达不到通风效果。装粮时,注意沿四周均匀装粮,将防鼠网与仓壁网压紧、 压实。 注意防鼠网与仓壁网间不得留有粮食,装粮同时注意处理防鼠网与仓壁的连接,并适当固定防鼠网,确保粮仓底部防鼠网与仓壁网能够连接严密,防止老鼠从底部进入粮仓。底部粮仓安装完毕后,应先装粮,后安装上段粮仓。粮仓安装与装粮同时进行。

④装粮。装粮过程中,应保持仓内粮面高度一致,防止粮仓因受力不均匀而倾斜。安装上段粮仓时应注意与下段粮仓的连接,上下两段仓的搭接高度保持在 150mm 左右较适宜。注意上下段粮仓的接口应错开,两段粮仓壁重合部分之间不得留有粮食,上下两段粮仓连接处应严密。

⑤封顶。粮仓装满后,必须当天及时封顶, 盖好顶部防鼠网,并且用铁丝将防鼠网与粮仓连接严密,防止老鼠在封顶前进入粮仓。封好顶部防鼠网后,应在防鼠网上苫盖防雨布。选择透气防水的帆布,做粮仓顶部的防水苫盖较好。防雨布苫好后,应用铁丝将防雨布与粮仓固定好,防止大风将防雨布吹掉。 (2)双网式农户储粮径向通风干燥两用仓

该仓采用双钢网仓壁, 仓座为抗压通风孔板, 上配可灵活移动镀锌铁皮伞帽, 整仓穿防雨帆布拉锁外衣, 具有粒储和穗储功能, 有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干燥双重功能(图 10) 。

主要指标:单仓容积:1 吨、3 吨、5 吨,使用成本:≤15 元/吨·年减少农户储粮损失 5%以上,动力:220V。 (3)钢骨架矩形储粮仓

矩形仓宽度一般不超过 1.5 米,以解决自然风穿透力的问题,防止粮食霉变。长度方向可根据储粮量与场地情况做适当延长。高度方向一般不超过 2.0 米,主要考虑装粮时的劳动作业强度问题(见图 11 和图 12)。

防鼠性能良好,通风降水、效果明显,既经济、实用,又能保证粮食安全,试验仓型储粮损失为 0。仓壁可拆卸,多节连接,便于安装和保管,占地省,节约空间,使用方便。主要材质为角钢或钢板压制 C 型钢。仓体顶部仓盖单面斜坡,方便开启,用于装粮;低面为仓体正面,正面下部两侧各有一个出粮口;仓体距离地面240 毫米。容积主要有12立方米和22立方米两种, 可分别装玉米穗2.6 万斤和 1.4 万斤吨。 安装注意事项:(1)储粮仓安装时务必进行地面硬化。地面夯实后,铺设 100毫米厚沙砾层,上面打 150-200 毫米厚混泥土或者铺设一层红砖。

(2)在装具下方,用红砖将四周码成风洞,并用红砖铺底,留出适当的缝隙,使自然风能够穿过, 缝隙大小应以玉米穗不能漏出为宜。 同时, 装具距建筑物应留有适当的距离, 以利于通风降水。

⑶仓体的四周用 6×6mm 的金属网围住,上盖与下底用 3×3mm 的金属网封闭,以解决老鼠进入其内损害粮食的问题。

(4)为达到自然降水的目的,装具要迎风摆放,使自然风易于穿透粮层。在易发霉处设置木制的垂直或水平通风道,以玉米穗不能掉入为宜,起到降温、降水的作用。 (4)机械通风仓

科研人员还研制了新型机械通风仓,除具有防鼠防霉等功能以外,还具有强制降水的功能(图 13、图 14、图 15) 。 机械通风仓原理:根据粮食水分平衡原理,利用大气为干燥介质,在自然或风机压力作用下,经仓底风道,径向穿过粮层,调整粮层温、湿度,经仓壁排气网排入大气,带走水分,达到干燥降水的目的。机械通风以民用电 220V 为动力,操作维护简单,能耗低。

第五部分 鼠、虫、霉、污处理

41、老鼠的危害有哪些?

鼠害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鼠害是一种世界性的农业灾害,其危害几乎涉及所有的农作物及其整个生育期。

一年之中,有两个明显的危害季节:一是春季 3~4 月作物播种期,处于冬后复苏饥饿状态的鼠类,肆意盗吃春播作物种子,糟蹋幼苗,咬断咬伤幼苗造成缺苗断垄。二是夏季 6~7月春播作物生长期,主要啃食茎叶、禾株、未成熟果穗及果实、块茎等。

据不完全统计,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全国鼠害发生面积超过 2000 万公顷,1987 年鼠害面积高达 3933 万公顷,城乡共损失粮食 1500 万吨。九十年代,全国每年因鼠害造成农村粮食作物田间损失达 30 多万吨, 农作物产量损失在 5%~10%左右,重灾地区高达 30%以上。

鼠害对农户储粮的影响。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既危害田间作物,也是农舍的主要害鼠,这些鼠类在农田和农舍之间往返迁移,造成“春吃苗、夏吃籽、秋冬回家咬袋子”的现象。

鼠害对农民健康的影响。我国常见的鼠传疾病有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以上 3 种鼠传疾病在我国甲、乙类 25 种传染病中的病死率顺序, 均在前 10名之中。 据了解,老鼠传播给人类的细菌有 14 种、 病毒 31 种、 立克次体病 5种、寄生虫病 7 种。 有史以来, 死于老鼠传播给人类疾病的总人数,远远超过历次战争死亡人数的总和。

42、防治鼠害有什么方法?

鼠害的防治方法主要有:生态法、生物法、物理法、化学法等。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3l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