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川县果畜结合经验与思考Word 文档

更新时间:2023-06-05 00:37: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洛川县推进果畜结合的经验与思考

洛川县苹果产业管理局

2012年2月

洛川县地处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总面积180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4万亩,其中苹果面积50万亩。辖7镇5乡1个街道办、365个行政村,总人口22.06万,其中农业人口16.1万。洛川县先后被确定为全国优势农产品(苹果)产业化建设示范县、全国优质无公害苹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县、无公害农产品出口示范县和全省“一县一业”示范县、百万头生猪建设示范县。 依照此次农业部调研组的调研需求和县委关于“三问三解”的要求,我局组织有关人员深入全县就洛川推行果畜结合以来基层群众的看法和所取得的成效及以后的发展开展了深入细致的调研活动,先后走访了52个行政村及238户群众。现根据调查情况就洛川县推行果畜结合的经验、成效及今后的展望进行初步探讨。

一、推行果畜结合是洛川苹果产业发展的必由选择

洛川苹果自1947年引种以来,至今已有65年的发展历史,全县苹果面积达50万亩,农民人均3.1亩,居全国之首。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苹果产业发展,先后作出了建设优质苹果生产基地、全国苹果专业县、苹果产业强县、建设现代果业等决定,加强技术创新,加大标准化生产普及力度,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推进产业化经营,探索出一条一县一业果业特色发展路子,建成了一批高标准、专业化的生产示范基地,建立了储运营销网络和市场信息体系,初步形

成了产、贮、加、销产业化发展格局,苹果产业的经济效益日渐凸显。洛川苹果成为陕西苹果产业发展的一面旗帜,创造了以苹果产业兴县富民的辉煌。2011年苹果总产量74.5万吨,总收入26亿元,农民人均苹果纯收入760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7978元的95%。苹果成为洛川县域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

但在产业发展特别是苹果生产上,过去那种以化学投入品为主导的现有生产方式越来越难以为继,加之市场对食品安全的高度重视,增施有机肥,发展有机苹果已成为洛川全县上下的共识,而果畜结合则是必由之路。目前洛川苹果面积已占总耕地的79%,农民人均果园3.1亩,产业总体规模和人均经营规模已达到一个较高水平,数量上的扩张空间有限,必须走内涵式的增长道路,不断提升质量效益。但从实际情况看,现有果园肥力低下,严重依赖化肥和化学农药,已成为果品质量提升的重要障碍。通过我县原来实地调查测算,洛川县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不足1%,明显偏低,而国外主要苹果生产国家的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在3%以上,日本、新西兰果园有机质含量高达4%-8%。从调查的238户情况看,在百万头生猪大县建设之前,果园经常性施入有机肥的仅有11户,且都为养猪户,购买有机肥的只有3户,其余户都以化肥为主。随着地力的不断下降可以说,本已瘠薄的黄土高原难以继续承受以化学物质为主的生产投入模式,

洛川县委、县政府在多次召开专题会议酝酿讨论后深刻认识到,要进一步提升苹果产业的质量和效益,必须走内涵式的增长道路,必须加快以畜牧业为支撑的有机化生产,走以果畜结合为核心的有机果业,这是洛川转变果业发展方式的最佳路径。2008

年在被确定为百万头生猪建设大县以后,县委、县政府确立了发展果业的循环战略,明确提出以沼促畜、以畜促果的发展思路,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建设现代果业的决定》、《洛川苹果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畜沼产业的实施意见》及《洛川县百万头生猪大县建设规划》,确定了苹果产业和畜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新的决策和发展思路明确了洛川现代果业建设的发展方向,使洛川苹果产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形成了全县上下齐抓共管、推进有机果业建设的新局面。洛川从此跨上了推进“果畜结合、科学发展”艰难的探索发展之路。

二、创新发展模式是果畜结合具有持续生命力的基础

发展畜牧业,实行果畜结合,在现阶段必须有新的发展模式,过去那种以单家独户为主的分散养殖,单纯沤积有机肥的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现在苹果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为此,洛川县坚持以百万头生猪大县建设为,实施果、畜、沼相结合,大力推行规模养殖,企业引领养殖的新的发展模式。

1、强力推进百万头生猪大县建设。近年以来,洛川县紧紧抓住省市重点支持的机遇,着力于打造绿色有机果品,提升苹果内在品质,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力推进生猪大县建设。一是注重规划编制。在省农业厅的指导下,编制了《百万头生猪大县建设规划》、《洛川生猪产业园区规划》及万头示范村、生态果园建设等11个专项方案。力争到2015年将洛川打造成国家级生猪示范产业园区,园区每年向社会供商品猪23万头,三元仔猪20万头,带动全县生猪出栏100万头,成为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的果畜结合生态示范县。二是推行规模化养猪场粪污的“减量化、

无害化、资源化、效益化”治理。切实减少养猪场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改善场区和周围居民的生活环境,同时提高治理养猪场的经济效益,为洛川和渭北黄土高原苹果产业提供优质有机肥源,加快推进循环农业和无公害苹果产业化建设步伐。所产沼气通过集中供气系统,用于发电及向养猪场职工和周边农户提供生活用能;发酵后的上清液,通过沼液还田管网向苹果园提供优质有机沼肥;发酵后的沼渣与前处理分离的猪粪渣一起通过高温好氧堆肥发酵及营养调配,生产生物有机肥和苹果专用多元营养有机肥。三是注重畜牧产业安全。建设良种繁育体系,扎实开展动物疫病防控,推行了集中免疫、常期补针免疫、强制免疫等制度,建立了县有疫控中心、乡有畜牧兽医站、村有防疫员的县乡村三级动物疫情监测防控网,制定了《良种二元母猪引种工作方案》,保证了生猪生产良性发展。四是积极筹建生猪产业园区建设。在旧县镇建设集生猪加工、实训物流功能区、生猪研发、供种及养猪示范功能等为一体,以生猪科技城为主的洛川畜牧科技园区。编制了生猪产业园区总体规划和建设规划,努力把人才、技术、资金、项目等先进的市场要素向园区聚集,有机整合科研、推广和生产等优质资源,建设现代生猪产业技术体系。园区规划面积

6.5万亩,核心区占地26550亩,洛川畜牧科技城4000亩,其中门户形象占地100亩;旧县小城镇占地3250亩;生猪加工业功能区520亩;生猪实训功能区130亩;生猪研发功能区860亩;供种和养猪示范功能区21690亩。加大招商引资,力争三年内发展培育壮大骨干企业15个以上,配套建设大型饲料厂、屠宰场、肉联加工厂、有机肥厂,形成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带动周边地

区生猪产业发展。百万头生猪大县的实施,既开辟了一条果农增收的新渠道,又显著增强了洛川苹果的市场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经过三年的快速发展,目前全县建成600头商品代种猪场35个,建成万头生猪示范村(养殖小区)52个,建成3000头发酵床养猪场1个;组建养猪专业合作社41个。2012年末全县生猪存栏40.4万头,其中基础母猪存栏5.1万头,出栏51.3万头。

2、以沼气建设为纽带,大力发展生态果园。沼气池是提高牲畜粪便的转化效率和施用效果,为果园提供最为优质的有机肥源,洛川县在发展百万头生猪大县建设中大力推进沼气产业。一是大力推行果、畜、沼、窖、草五配套生态果园模式示范,推动果畜结合向纵深发展。二是加快推进以“专业投料、专业维护、专业抽渣、专业施用”为核心的沼气服务社会化,提高沼气设施利用率。三是依据规模养殖加速推进的趋势,调整沼气建设方向,加大大中型沼气工程的建设力度。四是加强沼气的综合利用,充分发挥沼渣施肥、沼液喷施在增强树势、防治病虫害方面的积极作用。五是在增施有机肥的基础上,重视果园生草、秸秆覆盖等措施,增强果园有机肥力的发挥作用。到2011年底,全县累计建成户用沼气池 27664口,入户率达72.8%,成为西北地区第一沼气大县,建成“果、畜、沼、草、水”五配套生态果园10万亩。沼畜业的健康发展为推进果畜结合和发展有机果业奠定了坚实支撑。

3、创新发展模式,推进果业持续发展。在大力发展生猪养殖的同时,洛川县通过深入大量的调研,不断总结,摸索出一些更加适合我县“果畜结合、科学发展”的新模式。一是龙头企业

带动型。如:以本香集团、华都、中菲和正大集团为代表的龙头企业,把养殖生猪产生的大量有机肥无偿提供给周围的果农,带动了周边果园有机肥的投入量。二是庭院模式。如:百益街王刚刚、王养锋等30户果农,把猪舍建在房前屋后的庭院模式,大力发展家庭适度规模生猪养殖,基本满足了自己果园的有机肥投入量。三是“畜—沼—果”生态循环模式。如:杨舒昌慧、菩堤明景、凤栖康达等养猪场,在600头商品代种猪场基础上配套建设型育肥场,并建立大型沼气工程,使猪场与果园通过沼气工程连为一体。四是“以粪订果”模式。如百益富百养猪场、凤栖金桥牧业有限公司等,建立自繁自育养猪场,把猪场的粪便通过不同形式无偿供给周边果农,将这些果园作为自己的有机苹果基地,与果农建立紧密的果畜结合关系。五是合同代养模式。如凤栖桥西村育肥场与正大公司建立的代养模式,正大公司承担技术、饲料及育肥猪的回收,养殖户负责圈舍和设施配套建设,产生的猪粪由农户自行投入果园生产。六是“田园模式”。如黄章乡荆杨礼、段继忠,把猪舍修在果园地头,边务果边养猪,猪粪就地生产利用,既节省了劳力,又减少了果园投入。通过模式的创新,盘活了生猪生产,推进了果畜结合,调动了群众发展生猪养殖业的积极性。

三、实施果畜结合是实现县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

“果畜结合”理念的树立和实施,推动洛川县域经济走出了一条以有机果业产业化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新路子,推动洛川苹果产业走上了转变发展方式和探索有机果业发展之路,实

现了苹果产业发展从数量型向质量型的根本转变,形成了“以畜促果,果畜互动”生态循环发展的新格局,为进一步做大做强洛川苹果奠定了坚实支撑。

1、推进果畜结合,增加了洛川果农的经济收入。果畜结合模式的实施带动了全县果品质量和效益的同步提升。洛川苹果优果率连续四年保持80%,实施果畜结合的示范园涌现出一批亩产超万斤、亩收入2万元的典型村户。随着果畜结合的大面积推广,果品质量大幅提升,果农增收效果明显。全县生猪产业提供有机肥约230万吨,节约化肥投入约7000万元,发展利用农村户用沼气2.7万口,增收节支2600万元,全县挂果的40万亩果园达到亩均1.3头猪。有机肥的投入使用,使苹果产量提高了5%以上,优果率达到90%以上,果业增收约1.8亿元。通过对238户的调查,未施入有机肥的户占27%,使用有机肥的占73%,其中施入量在2500公斤以上的占16%。平均每亩使用有机肥在2500公斤以上的户每公斤平均销售价格5.8元,比未使用有机肥的户没公斤提高了1元左右;而且每亩节省化肥、农药等投入150-300元(老幼果园不同),亩综合效益一般在1500-2000元(见附表)。2011年,洛川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978元,比上年增长12.7%,超过全国人均纯收入的平均水平,人均果畜纯收入占到农民纯收入的95%,农民收入呈现出稳定增长态势。实践证明,在果区发展生猪养殖,一方面可以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形成农民增收的良好局面,另一方面养殖生猪产生的有机肥投入果业生产,既带动了果业提质增效,又促进果农增收,提升了洛川苹果的市场竞争力。一般一头猪年产粪便2.28吨,相当于尿素15.4

公斤,过磷酸钙29.3公斤,氯化钾8公斤,价值69.10元。若一个果园养猪3头,相当于施用尿素46.2公斤,过磷酸钙82.9公斤,氯化钾24公斤,价值207.3元。若全县苹果均达到一亩三猪的标准,可减少化肥施用量2.3万吨(折纯),节省化肥投入1亿元。

未施入有机肥果农调查表(一)

亩施500-1000公斤有机肥果农调查表(二)

亩施1000-2500公斤有机肥果农调查表(三)

亩施2500公斤有机肥果农调查表(四)

2012年洛川县果畜结合调查汇总表

2、推进果畜结合,促进洛川苹果达到了符合高端市场对鲜食果品的标准要求。近年来,我们全面推广普及了以“大改形、强拉枝、减密度、增肥水”为主的新的标准化生产技术,颁布执行了《洛川苹果标准化生产管理技术操作规程》、《洛川县苹果分级标准》等4个地方标准,使苹果生产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百万头生猪大县建设的有效推进及沼气的大力发展,极大地改善了洛川苹果生产的肥料投入构成,使洛川苹果的生产条件和质量品质得到有效改观,洛川苹果先后取得英超联盟、加拿大、南非等七国出口认证。全县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的生产基地37万亩,其中出口示范基地5万亩,出口注册果园3万亩,通过认证的有机果品基地达到3.53万亩。

3、推进果畜结合,促进了果区生态经济大发展。果畜结合模式完全遵循生态循环的发展模式,按照既定发展目标,沼畜配套,发展养猪,所产沼肥可解决洛川全县50万亩果园有机肥源,

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净化基地生产环境,使果品质量达标。国家食品安全项目组专家对洛川苹果采后卫生指标的有害元素含量进行检测和监测,结果表明洛川苹果完全达到绿色苹果生产标准。优异的品质使洛川苹果先后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专供苹果、2010年广州亚运会专供苹果。

4、推进果畜结合,促进了社会各项事业的繁荣发展。果畜结合为洛川经济社会发展和果农收入稳定增长提供了重要支撑保证,同时带动了以生态为主题的农业旅游业商贸物流、包装印刷等蓬勃发展,以一业带多业,对县域经济结构调整产生深刻影响,推进果畜结合将成为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建设和谐洛川的坚强基础。全县2011年生产总值达148亿元,较上年增长5.8%,年均增长9.9%,其中县属32.46亿元,较上年增长8.2%,年均增长11.8%。二、三产业的比重分别提升了4.8、1.4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达到2.66亿元,较上年增长14%,其中地方收入1.69亿元,较上年增长14%。

四、推行果畜结合是洛川苹果产业持续发展的推动力

农业发展已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推动果畜业发展必须按照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用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农业,灵活运用工业化的成功经验,大力推进良种化、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从而实现果区畜牧业的快速发展。

1、坚持以建设百万头生猪大县为突破。按照百万头生猪大县建设目标,集中优势资源,在果畜结合上率选突破。建成沼气示范工程项目和生物有机肥示范工程项目,力争到2015年处理猪粪20万吨,生产生物有机肥和苹果专用多元素有机肥10万吨;

沼液及液体有机肥通过管道直接进入果园2万亩。果畜两大产业紧密结合,果业产业化发展有质的飞跃,使洛川成为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果畜结合示范产业带。

2、坚持走自繁自育的规模化发展之路。尊重市场经济规律,避免过去工作方法上的“人海战术”,不搞户户养猪,不求有园皆畜,推动以规模仔猪繁育场为龙头,以规模养殖大户为支撑、以村为单位的万头生猪自繁自育养殖模式,具体是村建一个存栏基础母猪600头、年出栏商品仔猪10000头的商品代仔猪繁育场,配套发展50-100个存栏规模50-100头、年出栏100-200头育肥猪的规模养殖户。这样既可保证面积在3000亩左右的果业专业村基本实现一亩苹果3头猪的有机肥源建设标准,又可避免分散养猪给农民带来的管理技术、疫病控制等兼业经营风险,实现专业化经营,创造最大 效益。

3、坚持以企业为主的产业化运作模式。在果畜产业的结合上,应将省内外相关大型龙头企业作发展的重要力量,引导、支持其参与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形成与农户紧密型的生产合作关系。重点推广以“整进整出、专业育肥”为特征的正大模式,以“自繁自育、适度规模”为特征的“本香模式”等较为成熟的龙头企业带农户模式,支持大型肉食品加工企业在果区建立规模化种猪繁育场和专业育肥场,支持有专业基础的民营企业进入生猪良种繁育体系。政府应为龙头企业的发展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把产业发展的模式由过去的政府推动农民变为企业带动农民,加速果畜产业结合步伐。

4、坚持把沼气作为果畜产业的重要结合点。沼气上联畜牧

业,下联种植业,是实现果畜两大产业结合的重要连接和养殖面源污染问题,提高了牲畜粪便的转化效率和施用效果,为果园提供最为优质的有机肥源,又可让农户享受上清洁的沼气能源,摆脱农村传统燃料的烟熏火燎,是既生态又经济的好路子,一口8立方工右的沼气池每年可给农户带来综合效益约1000元。因此,在大力发展果区畜牧业的同时,应切实抓好果畜沼的结合,建立果、畜、沼、窑、草五配套生态果园模式示范,以点带面,推动果畜结合向纵深发展。

“十二五”将是我县苹果产业跃上新台阶的重要时期。我们将坚持“果畜结合、科学发展”理念,继续围绕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万头生猪示范村建设、服务体系建设、产业链建设,强力推进百万头生猪大县建设,注重把50万亩苹果与100万头生猪发展结合起来,依靠10个果畜龙头企业、100个果农合作社的带动,推进果畜一体化建设,集中抓好生猪养殖场周边果园有机苹果生产基地建设,加快输肥管道入园建设,配套建设养猪专业合作社,加快畜牧产业园区建设,努力在推动有机果业发展的新征程上取得新进展新成绩。

五、推行果畜结合的问题和建议

洛川推行果畜结合的发展模式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效,有力地促进了洛川苹果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百万头生猪大县建设仍然处于初始发展阶段,陕西省政府三年的扶持政策已经结束,后续发展困难较多;二是养殖生猪产生的肥料的处理基本处于空白,肥料的转化模式单一;三是沼气建设上级下达标准和县上的需求有较大差别。今后我们将继续大力

探索果畜结合发展的新路子,推动洛川苹果产业和全县县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并恳请农业部能够给予大力扶持。一是能在百万头生猪大县建设上继续给予政策、资金倾斜;二是能够列支专项项目资金扶持有机肥厂的建设;三是在沼气建设上能够以大型沼气为主。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2q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