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技术规范》试题及答案

更新时间:2023-12-07 01:4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A.湿热灭菌法 B干热灭菌法 C低温灭菌法 D.辐射灭菌法 E以上都是

临床护理技术规范(基础篇)单选题

11.下列不需要灭菌处理的物品是(C)

A.各类穿刺针 B.口腔诊疗牙钻 C.喉镜 D.硬式内镜、腹腔镜 E.结核患者使用后的支气管

第一章 护理技术操作原则

纤维镜

12.病区盛放消毒溶液的容器灭菌时间是(C)

1.实施护理操作前应遵循查对制度.核对患者的身份,不包括下列哪项(E)

A姓名 B年龄 C.性别 D.住院号 E.血型号

2.尊重患者的选择权.向患者/家属解释实施护理操作的是(E )

A目的 B程序 C.并发症 D.风险 E.以上都是

3.取放无菌物品时应面向无菌区,手臂必须保持在(D) A.胸部 B.胸部以上 C.头部以下 D.腰部以上 E.腰部

4.下列哪项不符合无菌操作原则(D)

A.环境清洁、干燥 B.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开放置

C.无菌持物钳只能夹取无菌物品 D.一份无菌物品未使用完毕时可以供他人使用

E.无菌包在未被污染、未打开的情况下有效期为7天 5.以下哪项情况无菌包可以继续使用(D)

A.被无菌生理盐水打湿 B.放在地面 C.包装有霉点

D.密封容器的筛孔禁闭,在有效期内 E.外包装指示带没有变色

6.无菌包的开启,应注意(E)

A.检查有效期 B.是否潮湿、破损 C.打开包布时不可触及包布的内面

Dv不可跨越无菌区 E.以上都是

7.注射治疗时,抽出的药液必须在(A )内使用。 A.2h B 4h C 6h D.8h E.24h 8.无菌容器盛放的无菌物品,一经打开,使用时间最长不得超过(E) E. 24h

9.根据灭菌技术原则,一般情况下选择灭菌技术时应优先选择(A)

A.高压蒸汽灭菌技术 B.低温环氧乙烷灭菌技术 E.辐射灭菌技术

10.属于物理灭菌法的是(E)

1

A.每天灭菌1次 B.每周灭菌1次 C.每周灭菌2次 D.每2周灭菌1次 E.每月灭菌1次

13压舌板、开口器等用物,最好采用(B)

A.环氧乙烷灭菌 B.高压蒸汽 C.2%戊二醛浸泡

D.煮沸消毒 E.紫外线照射消毒 14.铺好的无菌盘有效期为(B )

A.2 h B.4 h C.8 h D.24 h E.48 h 15.开启的无菌溶液需在(A )内使用。

A.4 h B.6 h C.8 h D.24 h E.48 h 16.小剂量独立包装皮肤消毒液启用后,更换一次时间是(D) A.8 h B.24 h C.1/2W D.1w E.直至用完

17.下列物品和器械不可用压力蒸汽灭菌的是(A)

A.结核患者用后的支气管纤维镜 B.扩阴器 C.探针 D.牙钻 E.敷料

18.小剂量单包装皮肤消毒液,启用后使用不得超过(B ) A.3d B.7d C,l0d D.14d E.30d 19.干式无菌持物筒每(B )更换一次,一旦污染随时更换。 A.2 h B.4 h C.12 h D.24h E.48 h 20.结核患者使用后的支纤镜可选择2%戊二醛浸泡(E )小时灭菌。

A.1/2 B.1 C,2 D.4 E.10 2l.每批物品灭菌处理完成后,应做好登记,记录内容包括(E)

A.灭菌包的种类、数量 B.灭菌温度、日期 C.作用时间

D.操作者姓名 E.以上都是 22无菌物品存放间温、湿度应控制在(A) B.室温24℃左右,湿度不超过60% C.室温25℃左右,湿度不超过80% D.室温24℃左右,湿度不超过70% E.室温25℃左右,湿度不超过70% A 按无菌时间顺序排放

B 放置于无菌储物间的开放式存放架内

A 2h B 4h C 6h D 8h A.室温25℃左右,湿度不超过60%

C.2%戊二醛浸泡灭菌技术 D.过氧乙酸喷雾 23.消毒供应中心无菌物品的放置,不正确的是( C )

C.采用密封的储物柜存放

D.存放间温度25左右℃,湿度<60%

E 拆去外包装的无菌物品和复用的无菌物品可分类放置

24.无菌物品存放架应( A )

A 距地≥20Cm,距墙≥5Cm,离天花板50Cm B.距地≥20 Cm,距墙I>20Cm,离天花扳50Cm C.距地≥20Cm,距墙≥20Cm,离天花板100Cm D.距地≥50Cm,距墙≥5Cm,离天花板50Cm E.距≥50Cm,距墙≥5Cm,离天花板50Cm

25.患者使用的餐饮具、便盆等生活物品,须遵循的原则是( C )

D.一次性 E以上均不是 26.医务人员的工作衣应( D ) A.出洗前在病房清点清楚

B.在病房清点运至指定地点清洗、消毒 C.医院集中清洗

D.置于专用袋,密封包装运输至指定地点清洗、消毒 E.以上均不是

27.消毒物品优先选用的消毒法是( B ) E.浸泡

28.以下哪项不是配置好的消毒剂标识内容( C ) A.配置时间 B.有效时间 C.消毒效果 D.配置人签名 E.消毒剂名称及浓度

A.公开 B.有家人陪伴 C.私密 D.患者熟悉 E.以上均不是

164.评估者应重视患者的(A )感觉。

A.主观 B.客观 C.本体 D.自我 E.潜意识

165.护理评估时应保证评估资料的( E )

A.完整 B.客观 C.真实 D.整体性 E以上均是

166.对下列哪些患者应每天测量体温4次( E ) A.入院后24h B.手术前l天 C手术后3天 D.分娩后3天 E.以上均是

167.遇有发热患者采取降温措施后( B )需重测体温。 168.测量体温前( B )避免进食、冷热饮、灌肠、坐浴等影响体温的因素。

A.15min B.30min C.45 min D.1h E. 1.5h

169.对哪种病人需每天测量4次体温 ( C )

A.体温不升 B.高热 C.入院24 h D,危重病人 E.早产儿

170.对哪种病人需要密切观察体温的变化 ( D ) 产儿 E.出院前1天

171.关于护理评估下列哪一项不正确( C )

A.评估对象包括患者、家属、操作者、环境、设施、用物等

B.在进行护理技术操作前应进行评估 C.入院患者护理评估记录在入院48h内完成 D.评估者要重视患者的主观感觉

E.常用的评估方法有交谈法、观察法、量表评定法等 172.以下( A )的患者不宜测腋温。

A.腋下有创伤 B.精神异常 C.心肌梗死 D.婴幼儿 E.呼吸困难

173.以下( B )的患者不宜测口温。

A.腋下有创伤 B.精神异常 C.心肌梗死 D.手术患者 E.极度消瘦

174.以下( C )的患者不宣测肛温。

A.精神异常 B.腋下有创伤 C.腹泻 D.极度消瘦 E.婴幼儿

175.测量腋温时,将体温计放在腋窝,嘱患者屈臂过胸,夹紧体温计,测量( D )

A.3min B.5 min C.8min D.10min E.15 min

176.测量口温时,嘱患者闭唇含住体温计,用鼻呼吸,测量( A ) 2

A.循环利用 B.环保 C.一人一用一消毒 A.15min B.30 min C.45 min D.1h E 4h

A.紫外线 B.热力 C.辐射 D.化学 A.入院后24 h B.手术前1天 C.手术后3天 D.早

第三章 护理评估技术

159.任何护理技术操作及护理措施的实施都必须从何时开始( B )

A.无菌技术 B.评估 C.诊断 D.查对 E询问

160.患者入院后应及时进行全面、整体的评估,评估记录应在何时完成( D )

A.4h B.8h C.12h D.24h E.本班 161.每项护理技术操作( D )必须进行评估,评估应反映病情的动态变化。

A.前 B.结束 C.前、后 D.前、中、后 E.中间

162.评估的对象不包括( E )

A.患者/家属 B.操作者 C.环境 D.用物 E经济

163.应在安静、安全、舒适的环境进行评估,必要时应在( C )的环境下进行。

A.3min B.5min C.8min D.10min 185.体温不升时,在( )以下纵格用( D )写体温不升。 E.15min

177.测量口温时,应将口温计水银斜置于患者的( B )处。

A.舌下 B.舌下热袋 C.口腔前庭 D.舌面上 E.面颊内侧

178.测量肛温时,应用石蜡油润滑肛表前端缓慢插入肛门内( ),测量时间为( C )

A.4--6Cm,3min B 3~4Cm,5min C.3~4Cm,3min

D.5~7Cm,3min E.4~6Cm,5min

179.高热患者物理降温后重测的体温,应用( A )在体温单表示。

A.红色\○” B.蓝色“0” C.蓝色“●” D.红色“●” E红色“×”

180.测量体温的操作要点中,下列哪项不对 ( D ) A.测量腋温的时问为5~l0min

B.测量肛温时,将肛温计的水银端轻插入肛门3~4Cm C.测量口温时,嘱患者闭口用鼻呼吸

D.有影响测量体温的因素时,应当推迟15min测量 E.测腋温前避免使用湿毛巾擦拭腋窝 181.测量体温法不正确的是( C )

A.检查体温计是否完好,将水银柱甩至35度以下 B.测腋漏时应当擦于腋下的汗液 C.肥胖患者不宜测腋温

D.测口温前勿进食过冷、过热食物 E.婴幼儿可采取颈部或腹股沟测量体温

182.给病人测体温时,如有影响测量体温的因素时,应当推迟测量体温的时间是( C ) E.2h

183.测量肛温时,应将肛温计的水银端轻轻插入肛门( C )

A.1~4 Cm B.2~4 Cm C.3~4 Cm D.4~5 Cm E 5~6 Cm

184.高热物理降温后重测的体温应( B )

A.画于体温单中降温前体温的同一时间栏内,并用实线连接。

B.画于体温单中降温前体温的同一时间栏内,并用虚线连接。

C 画于体温单中降温前体温的下一格时间栏内,并用虚线连接。

D 画于体温单中降温前体温的下一格时问栏内,并用实线连接。

E.以上都是错误的

3

A 36℃,红笔 B.35℃,红笔 C.36℃,黑(蓝)笔

D.35℃,黑(蓝)笔 E.空格.黑(蓝)笔

186.消毒体温计时,可选用( B )的含氯消毒剂浸泡。 A.250mg/L,30min B.500mg/L,30min C.250mg/L,60min

D.500mg/L,60min E.500mg/L,45min 187. 消毒体温计时可选用( C ) ,

A.95%酒精浸泡30min B.75%酒精浸泡60min C 75%酒精浸泡30min

D.95%酒精浸泡60min E.75%酒精浸泡20min 188.消毒体温计时,可选用( E )

A.500mg/L过氧乙酸浸泡l0~30min B.1000mg/L过氧乙酸浸泡60min

C.1000mg/L过氧乙酸浸泡45min D.500mg/L过氧乙酸浸泡60min

E.1000mg/L过氧乙酸浸泡l0~30min

189.存放体温计时,应晾干放于清洁储物盒备用,储物盒消毒( B )

A.1次/日 B.1次/周 C.1次/月 D.1次/季度 E.1次/2周

190. 对有敷科包扎或覆盖的伤口,在测量患处皮温时,应打开敷料( )后再测量皮

温。有局部烤灯治疗时,应停止照射( A )后测量皮温。 A.30min,30min B.60min,60min C.60min,30min

D.30min,60min E .30min,45min 191.测量皮温时,室温要求为 ( B ) E.25~36℃

192.测量皮温时.皮温计的测温探头以自然重力置被测部位,测量( B ),读出皮温值

A.3min B.5min C.8min D.10min E.15min

193.测量皮温时,对照皮肤部位选择患肢对侧对应位置或同侧皮肤( D )内。

A.5Cm B.10cm C.15Cm D.20Cm E.30Cm 194.测量皮温时,对照皮肤的肢体如行功能锻炼/行皮肤清洁需( E )后测量。

A.10min B.15min C.20min D.25min E 30min

195. 测量皮温值时,应作好( E )

A.定人员、定量程、定时间、定部位、定力量 B.定仪器、定量程、定规格、定部位、定力量

A.15 min B 20 min C.30 min D.1 h A.20~30℃ B 20~32℃ C.22~32℃ D.26~33℃

C.定仪器、定时间、定部位、定力量 D.定仪器、定量程、定时问、定力量 E.定仪器、定量程、定时间、定部位、定力量 196.正常皮温值是( ),皮温差( B ) A 30~35℃,1~2℃ B.33~35℃,1~2℃ C.32~36℃,1~2℃ D.30~35℃, 3~4℃ E.32~36℃,3~4℃

197.皮温差( B )时,提示局部肢体血运差,有血管危象发生。

A.>l℃ B.>2~3℃ C.<2~3℃ D.≤2~3℃ E.>4℃

198.测量患者的脉搏时,应选择合适的测量部位,避免( E )等部位测量。

A偏瘫侧 B.形成动静脉瘘侧肢体 C.术肢或伤口

D.脉管炎 E.以上均是

199.测量患者的脉搏时,测量时间为( ),心率失常、危重患者测( )。脉搏细弱 触摸不清时,听心率( A )

A.30s.1min,lmin B.30s,lmin,30s C.15s,Imin,Imin

D.15s,30s,1min E,15s,30s,30s 200. 为下列哪种病人数脉搏要数足l min( C ) E.昏迷患者

201. 发现患者脉搏短绌时必需( B ) A.1名护士边听心率边测脉率,计时lmin

B.2名护士同时测量,1人听心率、1人测脉率。计时min

C.2名护士同时测量,1人听心率、1人测脉率,计时30s

D.1名护士边听心率边测脉率,计时30s E. 以上都不是

202. 测量呼吸时,护士保持诊脉手势,观察患者胸部或腹部的起伏,测( ), 危重患

者、呼吸困难、婴幼儿、呼吸不规则者测量( A ) D.Imin,30s E.15s,30S

203.测量呼吸时,应注意观察患者的( D )对呼吸造成的影响。

A.呼吸频率、节律、声音、呼吸困难程度、有无体位改变、有无情绪改变

4

B.呼吸频率、幅度、声音、呼吸困难程度、有无体位改变、有无情绪改变

C.呼吸频率、节律、幅度、类型、呼吸困难程度、有无体位改变、有无情绪改变

D.呼吸频率、节律、幅度、声音、类型、呼吸困难程度、有无体位改变

E.呼吸频率、节律、深度、声音、类型、呼吸困难程度、有无体位改变

204.血气分析结果:PH<7 35,PaC02升高,BE正常,提示患者有( B )

A.代谢性酸中毒 B.呼吸性酸中毒 C.混合性酸中毒

D.呼吸性碱中毒 E.代谢性碱中毒

205.血气分析结果:pH>7 45,PaCO2降低,BE正常,提示患者有( D )

A代谢性酸中毒 B.混合性酸中毒 C.呼吸性酸中毒

D呼吸性碱中毒 E.代谢性碱中毒

206.血气分析结果:PH<7 35,PaCO2正常,BE负值升高,提示患者有( A )

A代谢性酸中毒 B混合性酸中毒 C.呼吸性酸中毒

D呼吸性碱中毒 E代谢性碱中毒

207.血气分析结果:pH>7.45,PaC02正常,BE正值升高,提示患者有( A ) 中毒

D呼吸性酸中毒 E代谢性酸中毒

208.血气分析结果:pH<7.35,PaC02升高,BE负值升高,提示患者有( B )

A.代谢性碱中毒 B.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 C.呼吸性碱中毒+代谢性碱中毒 D.呼吸性酸中毒 E.代谢性酸中毒

209.血气分析结果:pH>7.45,PaC02降低,BE正值升高,提示患者有( B )

A.代谢性碱中毒 B.呼吸性碱中毒+代谢性碱中毒 C.呼吸性酸中毒十代谢性酸中毒 D.呼吸性酸中毒

210.许女士,52岁,安眠药中毒,意识模糊不清,呼吸微弱,浅而慢,不易观察,护 士应采取的呼吸测量方法是( E )

A.以l/4的脉率计数 B.测脉率后观察胸部起伏次数 C.听呼吸音响计数 D.用手感觉呼吸气流计数 E.用少许棉花置患者鼻孔前棉花飘动次数计数

A.婴幼儿 B.老人 C.心律失常 D.高血压 A代谢性碱中毒 B混合性酸中毒 C.呼吸性碱

A.30s,1min B.1min,1min C 30s,30s E.代谢性酸中毒

211.测量血压的注意事项哪项不正确( C ) A被测肢体与心脏、血压计“0”点在同一水平 B.运动后须休息30 min方可测量 C.血压听不清或异常时立即重新测量 D.偏瘫病人必须测量健侧肢体 E.住院患者每周测压1次 212.血压测量的时机是( E )

A.住院患者每周测量血压1次 B.基础血压早上测量

C.调整升压药时服药前后测量 D.调整降压药时服药前后测量 E.以上均是

213.首诊患者测量血压应测双上肢血压,以( A )为准。 D.任意一侧 E.以上均不对

214.长期观察血压的患者,应做到的“四定”为 ( D ) A.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人测量 B.定时间、定部位、定人测量、定血压计 C.定时间、定人测量、定体位、定血压计 D.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 E.定人测量、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 215.选择肱动脉测量血压时,正确的做法是( E )

A.患者采取坐位或卧位体位 B.测量肢体与心脏、血压计“0”点在同一水平

C.袖带松紧以能放入一指为宜D.袖带下缘距肘窝2~3Cm E.以上均是

216.血压测量时,充气至肱动脉搏动音消失再升高( ),以( D )左右的速度放气。

A.5Cm,533.29Pa/s(4mmHg/s) B.10Cm,533.29Pa/s(4mmHg/s)

C.10Cm,666.6Pa/s<5mmHg/s) D 20~30Cm,533.29Pa/s(4mmHg/s)

E.20~30Cm,666.61Pa/s(5mmHg/s) 217.可使血压测量值偏高的因素是( D )

A手臂位置过高 B袖带过紧 C袖带过宽 D袖带过松

E.眼睛视线高于水银柱弯月面 218.测量血压时,应注意( A )

A.血压计袖带不能过宽、过窄 B.袖带要绑紧 C.被测手臂位置应高于心脏水平 D.被测手臂应低于正常水平

E.应进食后测量

219.发现血压听不清或有异常时,重新测量时应( C )

5

A.水银柱降至“1”点,间隔1~2min测量 B.水银柱降至“1”点,间隔15min测量 C.水银柱降至“0”点,间隔l~2min测量 D.水银柱降至“0”点,间隔15min测量 E.水银柱降至“0”点,间隔20min测量

220.选择腘动脉测量血压时,应将下肢袖带缠于大腿下部.其下缘距腘窝( B )

A.2~3Cm B.3~5 Cm C 6~10Cm D.10~15Cm E.20Cm

221.主动脉夹层动脉病患者测量血压应( A )

A.测四肢血压,以较高一侧为准 B.测双上肢血压,以较高一侧为准

C.测双下肢血压,咀较低一侧为准D.测四肢血压, E.测四肢血压,以平均血压为准

222.有关动脉血压测量最常选择的穿刺部位为( C ) A.腋动脉 B.颈内动脉 C.桡动脉 D.股动脉 E.锁骨下动脉

223.进行有创动脉血压测量时,应( A ),确保动脉导管的位置正确。

A.正确校准监护仪上的“0”点.压力抉能器保持与心脏同一水平

B.校准监护仪上的起始点,压力换能器与床头同一水平 C.正确校准监护仪上的“0”点,压力换能器应高于心脏约lCm

D.校准监护仪上的起始点,压力换能器应高于心脏约lCm E 校准监护仪上的起始点,压力换能器应高于床头约1Cm

224.进行有创动脉血压测量时,应避免在( E )者进行穿刺。 A.外伤 B.脉管炎 C.形成动静脉瘘侧肢体 D.桡动脉穿刺侧支循环试验阳性者 E.以上均有 225. 进行有创动脉血压测量时,应用( A ),防止血液凝固导致阻塞。

A.肝素生理盐水持续动脉点滴(2ml/h) B.生理盐水持续动脉点滴(5ml/h) C.肝素生理盐水持续动脉点滴(5ml/h) D.枸缘酸钠生理盐水持续动脉点滴(2ml/h) E.枸缘酸钠生理盐水持续动脉点滴(3ml/h)

226.在进行有创动脉血压测量过程中应严守无菌原则,置管部位换药( B )

A.每班1次 B.每天1次 C.每周1次 D.每14天1次 E.无须更换

227. 测量中心静脉压的目的下列哪一项错误( A ) A了解病人的出入量 B了解有效血容量 C.了解心功能

A.较高一例 B.较低一侧 C.双侧平均血压 以较低一侧为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2g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