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基础与前沿-期中考试

更新时间:2024-01-29 17:5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语文学科基础与前沿-期中考试

语文学科基础与发展前沿

The Language Discipline Foundation and Development Frontier 【课程性质】

“语文学科基础与发展前沿”课是一门集中国语言文学专业下辖各主干课程为一体、并兼展望各二级学科专业科研最新成果、发展动向的学科基础课。本门课程将汉语言文字学中的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等课程加以组合而成。这些课程不论在中文系的本科教学中还是在各专业研究生的专业教学中都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的必修课程。

【学分要求】 2学分

【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内容设计以培养具有宽厚的理论素养、较强的研究能力、较强大的教学发展潜力的教育硕士为目标,选择对建构学生科学、完善的学科框架十分必要并对其未来成为研究型、高水平语文教师具有重要作用的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基础课程组合为本课程基本内容。由语言文字和文学两大部分组成,分为6大板块、12个专题。其中语言文字部分将针对中学语文教学中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新课标中关于“注意口语的特点、能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和交际目的恰当地表达”、改变中学语法教学不成体系的弊端,从文字、语法入手,讲解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供学科前沿的重要研究动向。

在文学部分,特别注重对文学理论的掌握,奠定较为雄厚的文学理论基础,进而结合基础语文教材,对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经典进行比较分析,形成融多种语文教材版本在内的共通性的教学目标分析、设计,以及课程篇章要目,并以此作为本课程的基本框架。此外,对文学理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以及外国文学等学科发展前沿和研究热点问题进行整理、总结,以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提高其学术水平,使学生能够有针对性地了解文学发展前沿,把握伴随中学语文教学发展的文学热点问题,根据这些问题的情况设计出几个教学模块,然后按照不同模块设计教学的内容与要点。

【教学方式】

网络课程学习与集中面授、研讨相结合的方式

【考核方式】

平时网上测试、学期末进行学期小论文写作,二者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

【学习建议】

首先,结合教学内容阅读与课程关系密切的文献,深入研究和理解课程中的重要问题;

其次,结合平时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在教学内容中找到对自己有帮助的部分深入学习,不必面面俱到。

专题讲座

专题一 汉字研究

一、古文字

相传汉字是黄帝时一个叫做仓颉的史官发明的。现代的学者已经没有人相信汉字由一个圣人发明的说法了。汉字是汉民族的祖先应记录和交际的需要集体发明并且在长期的使用中完善起来的一个符号体系。

考古工作者在距今八千年至六千年的出土文物上发现了为数众多的刻划符号,有些符号与后代的文字相似,汉字应当就是在这一历史时期内产生的。

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系统的汉字,是在河南安阳小屯发现的殷墟甲骨文。稍晚有殷商与西周时期的金文,再晚一些的有战国文字。

小篆又叫篆书,本来也是战国文字的一种,但是它被延用到秦汉时代。

隶书出现于战国晚期的秦国,秦汉时期延用下来,汉代成为一种普遍应用的主要书体。 秦汉统一以后,汉字由隶书发展出草书、行书,汉魏之际产生了楷书。直到今天,楷书是我们使用的主要书体。

学术界所称的“古文字”,指的是“先秦古文字”,即秦代以前的所有文字。以前有人分析历史上汉字的构形特点,认为隶书表现出明显的符号化特征,由篆到隶的变化过程称为“隶变”,隶变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岭。相传隶书是秦始皇时程邈发明的,那么秦代就是古今文字转变的时代。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后,考古工作者从战国时期古墓中发现了大批的隶书竹简,还有几件写着隶书的木牍,表明战国时秦国人广泛使用隶书抄写公文、著书立说、写书信。这一发现不仅证明了程邈造隶传说的不可信,还使古文字研究中增添了一项新的内容——战国秦隶研究。

小篆的形体后来是被归入古文字中的,现在看到的小篆,除了少量的战国和秦代器物上的篆文外,汉代碑刻中的篆文也为古文字研究者所关注。大量的小篆字形是通过传抄、传刻途径传下来的,集中地收录在汉代人的著作《说文解字》里。

A. 甲骨文

甲骨文是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系统的汉字。它存在和应用于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当年的商王十分迷信,相信天上主宰万物的神(称为“帝”)和冥冥之中自己的祖先随时都在监督和干预着人世的各种活动。因此,无论是战争、祭祀、农业生产,还是狩猎、王子王孙出生、商王患病、风云雨雪等自然界变化,甚至商王做梦,都要向鬼神征询,征询的主要手段

就是占卜。

商代人占卜的方法是通过烧灼使龟甲和兽骨上显现出裂纹,根据这些裂纹的形状来判断吉凶。占卜的目的是要预测一些事情的发展结果,预知一些做法的妥当与否。为了在事后对占卜的准确性进行验证,商人便在甲骨上的裂纹(称为“兆”)旁边刻上文字,记录下这次占卜的时间、主持者、占卜内容等。由于商人占卜的内容十分广泛,这些为验证占卜而刻写的“卜辞”就记录了当年人们社会活动的方方面面,保留到三千多年以后被发现并挖掘出来,就成为人们研究当年的社会状态的珍贵文字材料。

这些商代人占卜用过并刻写了文字的甲骨埋藏在地下,直到十九世纪末年才被学术界发现。清朝末年,任国子监祭酒(相当于国立中央大学的校长)的王懿荣是一位在小学和金石学方面有着很高造诣的学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王懿荣在一个古董商人手中的古物中见到了甲骨,看到上面刻写的文字,立即意识到这是一些非常古老的文字,并试着认出了其中的一些字。于是尽数地收购所见的甲骨,又嘱咐古董商人继续为他搜求。经过王懿荣、刘鹗、罗振玉等学者不懈地搜集、收藏,并把这些珍贵的材料印刷成书,甲骨材料终于成为了可以被学术界用来进行多领域研究的文献。

从1899年到现在已经是一个多世纪过去了。甲骨经历了从私人盗掘到国家组织的科学发掘,甲骨的出土地——河南安阳市的小屯村也已成为举世闻名的世界文化遗产遗址。出土的甲骨计有十几万件。人们利用甲骨上面的文字记载进行研究,在历史学、文字学、语言学等领域取得了极大的成就。

经研究,甲骨文中出现的古汉字有单字大约4500个,其中约三分之一已经认识。甲骨文字的构形基础是对客观事物形象的描绘和对其特征的表现,例如:“月牙形,“

”象太阳形,“

”象”

”象细身长尾之狗,“”象四蹄有鬃的马,“”象牛头,表现直角的特征,“

象羊头,表现弯角的特征。甲骨文字正、反写无别,“合文”是甲骨文字的又一特点。

但是,甲骨文仅仅是当年人们在特定的场合使用的一种字体,当年普遍使用的是用毛笔写在竹简或木简上的。《尚书·多士》记载周成王告诫殷商旧有的官员说:“惟尔知,惟尔先人,有册有典,殷革夏命。”说明商代已经有了“册”和“典”。甲骨文中的册作索编联的竹简形,“典”作

,象用绳

,象双手捧着编联成册的竹简。这些简册上的字是用毛笔书写的。

人们在殷墟出土的甲骨上已经见到了用毛笔书写的字。商代金文所反映的基本上是当年人们用毛笔书写的文字的状态,用甲骨文字与商代的金文进行比较,可以发现甲骨文是当年人们在长期的契刻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一种适于用刀子刻写的字体。其特点是:

1. 变圆弧形笔画为方折形笔画; 2. 变块形结构为线形结构; 3. 尽量简化字的结构。

因此,有的学者称甲骨文为当年的一种俗体字。 B. 金文

“金”指的是青铜,“金文”就是铸造或者刻写在青铜器上的铭文。世界上各个独立发展起来的文明,大都经历过青铜时代。中国进入奴隶制社会以后,青铜器开始发达起来,考古所见的青铜器,从商代、西周、春秋、战国,一直到秦汉时代都有大量的使用。但就器型的豪华、纹饰的精美而言,商代晚期至西周是其极盛时代。贵族使用的青铜器主要用于宗庙祭祀和筵享的场合,称为“礼器”。常见的礼器有钟、鼎、簋、鬲、甗、盨、簠、豆、盘、匜、壶、卣、觚、角、觥、铙、钲、镈等。铭文大多数是铸刻在这些礼器上,因礼器以钟和鼎为代表,所以这种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旧时称作“钟鼎文”。其实,古代青铜器上的铭文除了见于礼器以外,还见于兵器、车马器、量器以及其他杂器,以“钟鼎文”为名难以概括所有的青铜器铭文(考古发现的古器物文字,还有金器、银器、铁器上的铭文),因此,近代学术界把这些主要见于青铜器上的铭文称为“金文”。

现在所见到的金文,最早的是商代晚期铜器上的铭文,这些商代的铭文往往比较简单,至西周时期,青铜器上所铸的铭文达到了全盛,可以见到不少长篇巨制,降至战国时期,铜器铭文逐渐衰落。因此,通常所说的金文往往是西周时期的文字,比殷墟甲骨文略晚一些。

青铜礼器上所铸刻的铭文的内容,最多见的是有关祭祀的,如“作××宝尊彝”,意思是制作祭祀××用的珍贵器皿,这表明了古代礼器的最主要功能。也有一些铭文记载了作器的日期(某年、某日),作器的缘由(或受周王的封赏,或在战争中有所俘获),还有一些铭文记载了一些作器者认为值得纪念的事(交易、诉讼、参与重大活动,接受赏赐奴隶、土地,踏勘得到的土地等)。因此,金文所记载的内容比甲骨文丰富,运用金文研究历史,尤其是研究古代的语言文字,比运用甲骨文更方便、直接一些。

青铜器上的铭文,最少者一字,多者可以是几百字的长文。著名的大盂鼎铭文291字,而毛公鼎有铭文497字,是迄今所见青铜器铭文中最长的一篇。随着田野考古工作的进展,不断有铸有重要铭文的铜器出土。例如,1976年陕西省扶风县出土的墙盘,铭文284字,作器者历数自己的高祖在武王时,乙祖在成王、康王时,及亚祖和父亲的事迹,对于西周早期的历史和青铜器的断代研究,都有很高的价值。再如1980年陕西省长安县出土的多友鼎,铭文278字,记载夷王时代一次抗击狁进犯的战争。而1978年河北省平山县出土的中山王鼎有铭文469字,文辞优美,史料重要,是迄今所见最长的战国时期铭文。

从字形看,周代的金文继承了商代甲骨文字的体系:也是以描摹事物的形象和表现其特征作为构形的基本原则,字形也是正反无别,“合文”现象比甲骨文减少了许多。金文多数是当年人们用毛笔写出底本,照样制成泥范再翻铸出来的,反映的是当年毛笔书写的字形状态,笔画丰满,块面形结构和笔画的粗细变化都是当年人们用毛笔写字的习惯。

《金文编》正编收有2420个单字,晚出的《金文形义通解》收有2655个单字。由于新

发现铜器的出土和考释研究的进展,现在人们所知道的金文早已超过了这个数目。

C. 战国文字

战国文字指的是上起春秋末年,下迄秦统一中国这一历史时期内所有的出土或传世古器物上的文字。甲骨文和金文的分类标准是文字依存的材料,而战国文字的分类标准是时代。因此,从逻辑上看,战国文字所概括的内容与甲骨文和金文有重合之处。实际情况是,战国文字这一概念中也包含有战国时代的金文。

战国文字的研究开始得很早,二千多年前的西汉时代,人们为了研读古文写本的儒家经典,便开始了对战国文字的研究,所谓“古文”就是战国文字中的一种。但是,与考古学相结合,对战国文字进行科学的研究,是晚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才开始的。

现代的战国文字研究创立的时候,学者们面临着几个大的问题。一是战国文字所依存的材料种类繁多。由于时代相对较近和战国时代的经济发展,出土的战国时期遗物的种类比起商周遗址所出古物要多得多。战国文字或写,或刻,或铸,或嵌印,载于众多品类的古物上。常见的有铜器、铁器、金器、银器、玉器、石器、陶器、木器、漆器、竹简、木牍、绢帛、货币、玺印、封泥等。二是战国文字材料多比较零碎,往往是几个字的题识,因此对战国文字的研究又被称作“题铭学”。三是从字形来看,战国时期的文字大多比较潦草。这是因为从春秋末年开始兴起的平民教育使读书写字之事走出了贵族的圈子,使用汉字的人数空前增加,平民书写汉字往往更重实用的缘故。四是战国文字的形体并不统一。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写法可能大不相同。这是因为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割据影响了文化的交流,同出一源的汉字到战国时期已经发生了形体分化。

以上四种情况使得战国文字的研究比起甲骨文、金文的研究来更加困难。一些战国文字材料虽然早就出土传世,却长时期无人问津。

二十世纪初叶,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一篇文章中将战国文字分为两部分:西土文字与东土文字。后来,唐兰先生表达了相同的主张,将战国文字分为秦文字和六国文字。战国文字二分法使人们对战国文字的认识得到深化,直到今天仍有它的应用价值。五十年代末,李学勤先生在一篇文章中将战国文字分为五种类型,每种类型以一个国家代表。这种划分方法后来被学术界接受并改进,形成“战国文字五系说”:秦系、楚系、齐系、晋系、燕系。比起“二分法”来,“五系说”对战国文字的分析更为精密科学。“五系说”的提出,不仅为战国文字的考释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而且大大提高了人们对战国时期文化分布的认识。

经过学者们的不懈努力,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大部分战国文字材料都已经得到释读。九十年代发生的一件大事是新的战国文字材料的发现,战国文字的研究出现了一个新的局面。1993年10月,在湖北省荆门市郭店一号楚墓中,发掘出一批战国时代竹简,共800多枚。经整理,知道有包括《老子》、《太一生水》在内的十四种儒家、道家著作。这些著作,有的与传世著作相合,有的是已佚失多年的古书。在此之前人们见到的楚简大多是遗策(即随葬

物品清单),而郭店楚简使世人第一次见到了二千多年前人们阅读的古书。丰富的字形材料、长篇的论述,与传世典籍相同的章节都给古文字的考释提供了极有利的条件。不仅如此,这些二千多年前古书的再现使人们对古代的思想史和学术史进行了重新的思考和讨论,战国文字研究牵动了多种学科研究的蓬勃发展。郭店楚简之后,一批又一批数量更多、内容更丰富的楚简、秦简被发现,战国文字的研究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热潮。

二、古文字的结构

我国最早的一本分析汉字结构的书是东汉许慎所作的《说文解字》,简称《说文》。贯穿《说文》全书的是一套古代文字的构形理论,这套理论在以《说文》为中心的传统文字学里,始终是人们研究的重点。

与汉代隶书以后的后代文字相比,先秦古文字的基本构形原则显示出质的差异:后代文字是由固定的点划构成的符号,一个字中,点划的数目、长短、相互的位置,都是固定的,以此形成字与字间的区别,点划不允许随意增加或减少,字也不允许反写,如:

王≠主≠玉 土≠士≠干 人≠入

而先秦古文字则是以描摹事物的形象、表现事物的特征为其基本的构形原则。以所描摹的事物形象的不同或所表现的事物的特征的不同形成字与字间的区别。因此,只要所描摹的属于同一事物的形象,所表现的事物特征相同,对于字而言,是不拘泥于笔划的多少、字形的反正的,例如,在甲骨文里:

= (马) = (犬)

孙常叙先生把汉代隶书以后的后代文字称为“符号表意文字体系”,把先秦古文字称为“形象表意文字体系”。

面对“形象表意文字体系”的文字,人们学习认、写汉字的关键不在于记住笔划固定的符号,而在于把握一个字所反映的事物形象或其特征。这是古文字基本构形的原则。古人对文字分类归纳,总结出一套古文字的构形理论来,这就是传统文字学中的“六书”。

A. 六书

先秦时期的古书上就已记载有“六书”的说法。《周礼·地官·保氏》说:“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艺??五曰六书。”“保氏”是周代掌管教育的官名,他以六艺教育国子(公卿大夫的子弟),“六书”是所教的六艺之一,可见在春秋战国时代,已经有了分析汉字结构的六书理论。但是《周礼》上没有讲“六书”的内容是什么,现在我们看到的对“六书”内容进行阐发的,都是汉代人。我们把他们的主要说法列在下面,进行比较:

1. 班固《汉书·艺文志》:

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 2.《周礼》郑玄注引郑众说:

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 3. 许慎《说文·叙》:

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比较一下,可以知道三家所说的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形声”又叫“象声”、“谐声”;“指事”又叫“象事”、“处事”,都是名称的不同。剩下的问题就是顺序上的不同。由于旧时的文字学家一般都认为六书的顺序代表着其中的每一类字在历史上出现的先后,所以文字学家也很重视六书的顺序。

许慎以后,文字学家大都是在上述汉代三家说法中选取自己满意的名称,制定自己的顺序,各行其是,颇不一致。清代以后,逐渐趋向统一。一般人对于六书的名称大致采用许慎的,对于六书的顺序则采用班固的。这样,后代通行的六书名称和顺序如下: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对于“六书”的进一步解释,我们只能在许慎的《说文解字·叙》里看到。许慎在《说文·叙》里说:

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六书”中的每一种以八个字为定义,并举二字为例,精炼、工整,但有些方面表述并不是很明确。后代学者关于“六书”有很多的解释,其中争论最多的是“转注”,众说纷纭,至今未有定论。但是,有一点学者们达成了共识。从宋元到清代,文字学家们对“六书”进行研究,逐渐认识到,“六书”中前四书的运用产生新的字形,被称为“造字法”,后二书的运用不产生新的字形,被称为“用字之法”,这就是所谓的“四体二用”说。

B. 造字法

“造字法”只是一种习惯的说法,它们实际上是人们从古代文字中归纳、总结出来的构字规则。

“六书”中除去被称作“用字之法”的转注和假借,“造字之法”还剩下四种: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下面分别举例说明:

1. 象 形

古人看到客观外界实物,用简单的线条把他们勾画下来,后来逐渐使它们与语言中相应的词对应,成为象形字。这就是许慎所说的“画成其物,随体诘诎”。如(甲骨文):

(日) (月) (水)

(火) (鱼) (龟)

有时候,不是为了描摹其形状,而是为了表明其特征。如(甲骨文):

(牛) (羊) (豕) (犬)

当事物的形状和特征都不足以将它与其他的字明显区别开时,还可以附加一些相关的事物,以加强其表现概念的鲜明性,如:

(元) (以上金文)

(身) (果) (瓜) (眉)

(州) (以上甲骨文)

(雨) (齿)

象形,是早期文字的基本造字方法,以后的文字,除了为数不多的指事字以外,大都是以象形字为构字材料的。

2. 指 事

有些事物概念是抽象的,用象形的办法不易表现,而用简单的笔划却很容易表现。以简单的笔划凑在一起,虽不象什么形,却能使人一看就知道是什么意思,这就是许慎所说的“视而可识,察而见意”。如(甲骨文):

(一) (二) (三) (四)

(上) (下)

指事字的特点是使用点划符号构成字。有一些概念涉及具体事物,便先画出某物之形,再用点划在已有形上指示其位置,这样的字也属于指事字,有人称之为“象形兼指事”。如(篆文):

(本) (末) (朱) (亦)

(刃) 3. 会 意

(肘) (要/腰)

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象形字会合到一起,以表现一种行为、一种性质及一种抽象的意义,叫做会意。这就是许慎所说的“比类合谊,以见指

”。如:

(伐) (以上金文)

(寇) (既) (即)

(解) (以上甲骨文)

(执) (耤)

(閒) (旦) (显) (寒)

(以上金文)

(安) (以上甲骨文)

(幽) (尽)

C. 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与古代的词义

前面说过,古代汉字的形体结构所反映出来的意义,文字学家称为字的“本义”。这个“本义”实际上是该字所记录的词的早期意义,习惯上,词汇研究者也称之为词的本义。因此,观察和分析古代的字形,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与之对应的词的古代意义,还有助于我们了解掌握许多有关的古代文化信息。例如,看到古文字“日”象太阳形,我们就知道“太阳”是“日”字的本义,而表示一天的时间单位词是它的引申义。看到古文字“月”象月牙形,我们就知道“月亮”是“月”字的本义,而表示一个月的时间单位词是它的引申义。

“其”字甲骨文作

,象簸箕形,“簸箕”就是“其”字的本义。后来“其”字被用来表

示同音的语气词或指示代词“其”,这种现象在“六书”中称为“假借”,而“簸箕”的意义,人们又造了了个“箕”字。“其”与“箕”的关系,称为“古今字”。

古书,尤其是先秦时期成书的古书,记录了上古时期的语言,其所用的词义,经常是词的本义,或者说,上古汉语应用中的词义经常是和字的本义相合的。例如,《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缘木求鱼”后代成为一个成语,意思是做事情违背规律,不可能成功。字面的意思是爬到树上去找鱼。“木”字现代作“木质”或“木料”之意,用来理解“缘木求鱼”很不切合。甲骨文“木”字作古书上的“木”字,经常是作树讲的。

有些词的意义古今似乎没有什么变化,借助古文字字形,我们才知道,其内涵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

例如,金文“车”字作

,象单辕马车,衡下有二轭形,这证明了先秦时代的马车都是

,象一棵树之形。实际上,先秦

单辕,这一点已经被考古工作者的实物发掘所证明。先秦车制的弄清,对于了解古书中记载的通常是一车驾二马或驾四马,对于理解御者驾车时为什么总是处在中间位置,理解“匹”、“骈”、“骖”、“驷”等字的意义,都有帮助。

《庄子·徐无鬼》里有这样一段记述:

郢人垩慢(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斲)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斲)之,

垩尽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究。

对于“斤”,现在的注本一般注为“一种斧子”,或“斧子类工具”。但是,仔细品读这一段文字就会发现,那个叫做“石”的匠人并不是像劈削木料那样站在“郢人”的侧面,挥动“斤”的。甲骨文中有一个“

”字,古文字学家对它原先有许多猜测,唐兰先生正确地将

之释作“斤”以后,不仅解决了像“兵”、“析”、“斫”等一系列从“斤”的甲骨文字的释读问题,而且从“

”的字形观察分析可以知道古代有关“斤”的许多问题:古代的“斤”是

”字中的箭头形笔画表现的是“斤”的侧视刃。

一种横刃的砍伐工具,类似今天的锛子,“

而《庄子·徐无鬼》中的那段描写也就更生动自然——“匠石”与“郢人”是面对面的站着表演这一绝技的。

指事字与象形字一样直接反映古代的词义,只要细心观察就可以看出来。《荀子·天论》:“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这里的“本”指的是农业,古时候常用“本”来代表农业,提倡“强本抑末”。根据古代的字形可以知道,“本”字的本义是树根,“末”字的本义是树梢,因此可知,古人把国家比作一棵大树,农业就相当于大树的根,要想树木茂盛,当然应该保护树根了。

《汉书·张骞传》:“骞从月支之大夏,竟不得月支要领。”“要领”现在是一个词,读yào lǐng,指问题的要点。实际上,“要”字本应读作yāo,篆文作“”,象双手叉腰,以手指示腰的部位。是“腰”的本字。“要领”指衣服的腰和领子。古时穿长衣,抓住衣服的腰和领子,衣服就自然平直。因此,“要领”引申指事物的关键部位,又引申指问题的要点。现代汉语“重要”、“要害”的“要”,都来自于古代的“腰”。

会意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象形字会合到一起以见义的。分析古代的字形结构,同样能够探知古代的词义。

例如:

“执”有二项意义:

①拿着。《左传·成公二年》:“韩厥执絷马前。”

②捉拿。《左传·僖公五年》:“遂袭虞,灭之,执虞公。”

以前有的工具书就按这样的顺序排列其词义的先后。但是“执”(“執”)字甲骨文作意义为一个词的本义的话,“执”这个词的本义也应该是捉拿。

象人带手梏被捉拿之形,可见“捉拿”应是“执”字的本义。如果从文字材料所记载的最早

古书上,“閒”字有时又作“閑”,但它们不是异体字,二字有区别。区别在哪里呢?从字的构成看,“閒”字从门从月,古文字象月光从门缝中透进来。“缝隙”是它的本义;而“閑”字从门从木,古文字象门内的栅栏或屏风,“门内栅栏或屏风”是它的本义,引申为栅栏、界限。因此,在古书上说间隙义时不能作“閑”,说防范义时也不能作“閒”。

D. 形声字的结构与古代的词义

“形声”是传统的“六书”之一,也是四种造字法之一。由于形声字克服了记录同源分化词和同音词时产生的混淆不清的弱点,因此它出现后便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从整个汉字发展的历史来看,形声字的数量不断地迅速增加。在商代的甲骨文里,就已经出现了不少形声字,经整个周代,形声字的数量越来越多。到《说文解字》成书的时代,形声字已经占有了绝对的优势。《说文》所收的九千多个字中,有80﹪多都是形声字。在现代的汉字里,形声字已经占有了90﹪以上。也就是说,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中,10个字中有9个是形声字。了解形声字的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在本讲中专门讨论形声字。

形声字从结构上来看,都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代表该字构成时(产生时)的意义范畴,叫形旁,又叫形符、义符;另外一部分代表该字构成时的读音,叫声旁,又叫声符。如:

*松:形旁是“木”,声旁是“公”; *柏:形旁是“木”,声旁是“白”; *词:形旁是“言”,声旁是“司”; *裂:形旁是“衣”,声旁是“列”; *通:形旁是“辵”,声旁是“甬”。

分析形声字的术语,传统用“从××声”,“从×”表示形旁为×,“×声”表示声旁为×。如“松”就是“从木公声”。

从现代的使用来看,形声字的形旁有的与我们使用的意义有关,这是因为这些字基本保留了它的原始意义,如上面说的“松”、“柏”、“词”、“通”。

有的与我们使用的意义无关,或关系很小,这是因为这些字经几千年的使用,字义已经发生了变化。如:

粗、精、郭、穿、镜、杯

现代形声字的声符关系到我们的识字读字,由于汉字使用的几千年中,汉语发生了变化,所以今天形声字的声旁并不都与字的读音一致。

读音一致的如:

湖、楼、坪、圆、和(只占形声字中很小比例) 有的声异韵同: 刿、汗、衡、笏

有的声韵相同,而调不同: 柏、花、坏、纪、简 有的声、韵、调都不同: 割、含、都、湫、揭

有人通过统计和公式计算,得出现代汉字形声字声符的表音度为66.04﹪。这种情况给我们现代人识读汉字带来一定困难,但是在古代,形声字和它的声符的读音都是相同或相近的。因此,古书上常见到相同声符的形声字互相通假。

专题讲座

专题二 古文字与文言文的阅读

A.形声字与词义

在现在所使用的汉字里,80%以上都是形声字,因此,考察形声字的结构与古代词义的关系就显得十分重要。

形声字的形旁代表该字构成时(产生时)的意义范畴。由于形旁表义的粗疏性和宽泛性,我们单凭形旁是不能确定一个形声字的本义的,比如,从“木”的字有几百个,拿来一个从“木”的形声字,我们只能知道它的本义是树木范围内的,而不能进一步知道它的本义是什么。但是,如果和古书上记载的语言材料结合起来,形旁却能给我们提供一定的线索,发挥其积极作用。

如果我们已经知道某一词(字)所具有的几个义项,可以根据形旁推定哪一项为本义,一般地说,词(字)义与形旁符合的为本义,如:

*發:

①大风从西北起,折木发屋。 (《史记·项羽本纪》) ②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史记·刺客列传》) ③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 (《韩非子·显学》) ④一发饮羽,狼失声而逋。 (《中山狼传》) ⑤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 (《论语·为政》) ⑥王何不发将而击之? (《战国策·齐策》) ①“发屋”指掀开屋顶; ②“发图”指打开地图;

③“发于卒伍”是说从士卒中产生; ④“一发”指射箭一次;

⑤“亦足以发”指足以阐明、发挥; ⑥“发将”指派遣将领。

这些意义中哪项为本义?参照字形,發,从弓,声,是以“弓”为形旁的形声字。因此可知“射箭”是其本义,派遣、产生、打开、掀开等都是在“射箭”这一本义的基础上产生的引申义,而发挥、启发等则是其较远的引申义。

*遇:

①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庄子·养生主》) ②吏不敢以非法遇民。 (《商君书·定分》) ③盖追先帝之殊遇。 (《出师表》) ④吾之不遇鲁侯。 (《孟子·梁惠王下》)

⑤孔子时其亡也往拜之,遇诸塗。 (《论语·阳货》) ①“以神遇”指用精神与刀接触;

②“非法遇民”指非法对待百姓; ③“殊遇”指特殊的待遇;

④“遇鲁侯”的“遇”指臣遇知己的君主而得行其道; ⑤“遇诸塗”指在路上相遇。

从此字的字形看,“遇”从辵,义与走路的行为有关,所以,“在路上相遇”是其本义,其他的都是引申义。

B. 右文说

形声字的声旁本来是表声的,但是从很早起,人们就发现,一些形声字的声符和这个字的意义有某种关联。到汉代许慎作《说文》时,就用“亦声”来解释,就是许慎认为这些形声字中含有意义的声符是兼职的,既表义,也表声。如:

说文》:

“娶,取妇也,从女取,取亦声。” “

,色好也,从女美,美亦声。”

“叛,半反也,从半反,半亦声。” “志,意也,从心,从之(之),之亦声。”

《说文》“亦声”所涉及的还仅仅是这类形声字中的一小部分。以后,“声符含义”的现象逐渐被人们发现。晋代的杨泉在他的《物理论》里有“在金石曰坚,在草木曰紧,在人曰贤”的说法。到了宋代,人们把这形成一种理论。《梦溪笔谈》卷十四记载:“王圣美治字学,演其义为右文。古之字书,皆以左文。凡字其类在左,如木类其左皆从‘木’。所谓‘右’文者,如‘戔’,小也,水之小者曰‘淺’,金之小者曰‘錢’;歹而小者曰‘殘’,见之小者曰‘賤’。如此之类,皆从‘戔’为义也。”

王圣美对这些例子的解释并不准确,裘锡圭在《文字学概要》里指出这些字属于两个表义系列:“浅”、“贱”属于浅小意;“钱”、“残”属于残损意。但他借此来说明声符含义的目的还是达到了。

王圣美以后,陆续有人进行阐发,大都是以声符含义现象为材料的。

因为左右结构的形声字,形旁在左、声旁在右者居多,所以人们把声旁称为“右文”,这

种认为声符含义的理论就叫做“右文说”。

主张“右文说”的人认为:凡字,其类在左,其声义在右。这说法未免以偏概全。形声字的声符未必都含有意义,如前所述,形声字有着两个不同的来源——同音假借字附加形旁形成的形声字和记录同源词的字附加形旁形成的形声字。一个字,它所代表的词的各项引申义分化,附加形旁而形成的一组字,这组字所代表的就是同族词,同族词的意义都是有关联的。因此可以说,记录同源词的字附加形旁所形成的一组形声字,它们的形旁表示义类,声符表示了读音和语源意义。

举一个例子来说明问题:

支,《说文》作支,云“去竹之枝也。”就是离开了竹干的枝条。“支”是“枝”的古字,因枝的形态多歧岔,所以凡是以“支”为语根分化、派生的同源词,都有歧异、分蘖之义。

①大道以多歧亡羊。 (《中山狼传》)

②故合者不为骈,而枝者不为跂。 (《庄子·骈拇》) ③四肢六道,身之体也。 (《管子·君臣》)

④长蚑,肃蛸也,身小而足长,故为长蚑。 (《古今注·鱼虫》) ⑤

,三足鍑也。 (《说文》)

⑥帝使军士二千人著软材平底木屐前行。 (《晋书·宣帝纪》)

古书上和“歧”通用的有个“岐”字,代表的是同源词。“歧”指分歧(岔)的道路,“岐”指分岔的山脉。此外,“跂”从足,指脚上多长出来的脚趾;“肢”从肉,指人体的分支;“蚑”从虫,是长脚蜘蛛,因身小足长而得名;“”,从鬲,是歧足的大口锅;“屐”,古代带齿的木鞋。

但是,以“支”为声符的字还有:

,挽船绳也。

:,轻毛兒。

:疾也。

:马强。

:多也。 鳷 :鸟也。 忮 :恨也, 伎 :伤害也。

:快也。

:行兒。

这些字,也是从“支”为声符的,却没有分歧、岔出之义。原因很简单,后面的这些字是属于另一个来源——同音假借字附加形旁所形成的形声字,它们与“支”这个词没有什么血缘关系。

“右文说”的主张者不知道形声字有两个不同的来源,他们看到了前者,便无限地将其夸大,把它的适用范围扩大到一切字(“凡字??”),结果走向自我否定,使自己的理论失去了意义。同时,另有一些人是反对“右文说”的,他们仅举后者来攻击“右文说”,认为形声字的声旁仅仅是个声音的标志,不代表什么意义,彻底否定“右文说”。(梁东汉《汉字的结构及其流变》)

沈兼士《右文说在训诂学上之沿革及其推阐》(《庆祝蔡元培先生六十五岁论文集》)对“右文说”的原理及其作用作了一个全面的阐述,是有关“右文说”理论的总结性论述。

“右文说”的正确运用,可以为训诂学提供一个新的手段。清代的许多杰出学者已经是这样做了。譬如在读书中遇到一个“秾”字,根据上下文,它的意思如为多、厚,便可讲通,但古书上找不到这样的直接解释,训诂学家便广泛地搜集它的同族词分化形声字:

脓 :肿血也。 :长毛犬。 浓 :厚。 :厚酒。

:厚衣。

:露多。

因此可以推论,从“农”声的字往往有多、厚之义,“秾”解释为植物的多、厚也就找到证据了。

今天,从语言学研究的角度来看,运用“右文说”的原理,可以帮助我们理清词族,弄清一个词义的来龙去脉,对我们进一步理解古代的语言,读懂古书是有好处的。

从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直到“五四”时期白话文兴起以前,我国人民一直使用的书面语言主要是那种以先秦口语为基础,经历代语言巨匠加工而形成的古汉语文学语言——文言,也就是说,几千年内产生的书籍上记载的几乎全是这种文言文。

这么长的历史时期内形成的文言文,从整体上看,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在早期的汉语里,单音词占有绝对的优势,有人对先秦著作中的语言进行统计,结果是单音节词占80—90﹪,复音词仅占10—20﹪.以后,随着时代的发展,复音词逐渐增加,到现代的白话文里,已经是复音词占80—90﹪了。换句话说,就是在越早的文言文里,一个字表示一个完整意思的现象就越普遍。

2.在早期的汉语里,使用词的本义的现象十分普遍,前面讲过,根据古汉字的形体结构分析得到的意义,称为字的本义,学术界一般也视为词的本义。也就是说,在时代越早的文言文里,使用字的本义的现象便越多见。

3.即使在文言文里见到的所使用的意义不是字的本义,如果掌握了字的本义和词义引申的规律,文言文中所用的意义也往往可以据本义推出。

下面以中学语文课本所选的文言文中的实际例子说明这一问题。 1. 归

此字原作“歸”,《说文》:“女嫁也。从止从婦省,声。”“归”的本义是女子出嫁,先秦作品中还常使用,如《诗经·周南·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大道之行也》:“男有分,女有归。”引申为回到家里,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又引申为回到原地,晏殊《浣溪沙》:“似曾相识燕归来。”

2. 幽

此字金文作,象把细丝拿到火光上去看,显示周围的环境是黑暗的,本义是黑暗。如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引申为昏暗的环境或感觉;苏轼《江城子》:“夜来幽梦忽还乡,”引申为深而静;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曲径通

幽处,禅房花木深。”这样的小径亦可称为“幽径”,梅尧臣《鲁山山行》:“幽径独行迷。”植物深、密、静亦可用“幽”字形容,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韦应物《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

3. 镜

从金,竟声。本义指照人面容的镜子。古代镜子都是用青铜铸成的,玻璃镜子是很晚才出现的。如《邹忌讽齐王纳谏》:“朝服衣冠,窥镜。”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陆游《书愤》:“镜中衰鬓已先斑。”

4. 鉴

“鉴”字原作“鑑”,《说文》:“鑑,大盆也,??从金,監声。”“鉴”原是一种装水的容器,多用青铜铸造。古人用鉴装水来照自己的面容,以发现脸上的污垢,因此“鉴”字往往有明亮之意。又引申为动词,意思是察见自己的缺点。如《国语·吴语》:“王其盍亦鉴于人,无鉴于水。”古代的统治者主张“以史为鉴”,宋代司马光主编的长篇史书叫《资治通鉴》,就是帮助治理的古往今来借鉴的意思。“鉴”后来用改变韵母的方式派生出新词“镜”,用来指同样功用而形制不同的另一物品。据以上意义,朱熹《观书有感》中的“鉴”字及全诗都能得到很好地理解:“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水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5. 窥

《说文》:“窥,小视也。从穴,规声。”“窥”本义是从小孔中看,因此字从“穴”。《邹忌讽齐王纳谏》:“朝服衣冠,窥镜。”镜子面积小,因此往镜子里看也叫“窥”。引申为偷看,又引申为觊觎行为。贾谊《过秦论》:“君臣固守,以窥周室。”姜夔《声声慢》:“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6. 召、招

二字均读zhāo,古代也是同音字,但意义不同。“召”字从口,刀声。指用语言召唤;“招”字从手召声,指招手的行为,引申为以招手召唤人。《鸿门宴》:“范增起,出,召项庄。”是范增公开地大声召唤来项庄。同篇“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是沛公要带樊哙溜走,不想让别人知道,因此打手势示意樊哙出来。

7. 玦

玦是古代的一种玉器,其形为环形而有缺口,有断绝之意。“玦”字从玉,夬声,与从水夬声的“决”字同音,古人佩带玦是表示或提醒自己做事果决善断之意,但“玦”也有绝断之意。《国语·晋语一》记晋献公让太子申生率军去伐东山。临行为太子身上佩带“金玦”,本是勉励太子遇事有决断之意,但大臣狐突却认为这象征着献公父子关系绝裂。《鸿门宴》: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配玉玦以示之者三。”就是以通常的决断、决心之意示意项王下决心。

8. 永

“永”字篆文作永,金文作“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9. 尽

“尽”字原作“盡”,甲骨文作

,象手持刷子刷洗器皿,以此示食物已尽,表示事物,象有分汊的长长的江水,本义是指江水之长。《诗经·周

南·汉广》:“江之永矣,不可方思。”就是说长江很长。引申为时间的久长。曹操《龟虽寿》:

不存在了。如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引申指抽象事物不再存在,李清照《如梦令》:“兴尽晚回舟”。

10. 走

“走”字现代是行走的意思,但古代是奔跑的意思。金文“走”字作,正象一人甩开臂膀奔跑之状。古书上“奔走”连文,也是因为“奔”和“走”是同义词。杜甫《石壕吏》:“老翁逾墙走,”是说老翁逃避官兵抓夫,跳墙逃跑了。有时“走”所处的语句,似乎不是奔跑,也不要翻译错了。《触龙说赵太后》:“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疾走”指的是快速跑动,而不是快走。

11. 穷

“穷”字原作“窮”,从穴,本义指用手探到洞穴的最里边部分,或进入洞穴走到尽头。《说文》:“穷,极也。”就是这个意思。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用的是此字本义。宋濂《送东阳马生序》:“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用的则是引申义。“穷”有“尽”的意义,“穷冬”指达到极点的冬天,最冷的季节。

12. 寇 此字金文作

,象一所房屋内有人居住,另有外来者手持棍棒殴打居住者,本义为入侵、

强暴。《墨子·公输》:“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御)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用的正是本义。后来又引申指入侵者。

13. 郭

“郭”字今天多用为姓氏字,古代是“城郭”的“郭”本字。“郭”字从“邑”,从“邑”

之字在古代多与城邑、国家名称有关。“郭”的本义是为保护城墙在城墙外修的外围城墙。《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用的正是本义。

14. 阻、险

“阻”字从“阜”,“阜”字本象险峻的高山,因此,从“阜”之字古代都与险峻之山的形势有关。“阻”本义是道路崎岖。《蒹葭》:“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

“险”字也从“阜”,本义与“阻”相同,也是崎岖之意。《愚公移山》:“吾与汝毕力平险。”

15. 箪、豆

“箪”字从竹,指一种用竹子编制的小型容器,古人经常用之装米饭,送给在外边劳动的人。用饭食慰劳军队也用这种容器盛。因此,《孟子·梁惠王下》说:“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豆”,古代是一种容器,器形类似今天的高脚盘子或高脚杯。“豆”是个象形字,甲骨文作

,象豆中有食物形。古代通常用豆盛菜肴。孟子《鱼我所欲也》:“一箪食,一豆羹,

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16. 约

“约”字从“糸”,古代凡从“糸”的字意义都与丝线、绢帛、绳索有关。《说文》:“约,缠束也,从糸勺声。”“约”字的本义是用绳索捆扎。《触龙说赵太后》:“于是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约车”就是用绳索把马捆扎在车上,可以直接译作“驾车”。

用绳子捆扎是把两件、或几件物品约束在一起,“约”又引申为约束、引申为约定。赵师秀《约客》:“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7. 欠

“欠”字甲骨文作“便有妇人惊觉欠伸。”

18. 奋

“奋”字原作“奮”,据《说文》,“奮”的本义是鸟将翅膀展开而飞,古书上“奋飞”连文。《诗经·邶风·柏舟》:“静言思之,不能奋飞。”引申指人伸展胳臂,挥动手臂。林嗣环《口技》:“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

,象一人张大口打呵欠,是呵欠的“欠”的本字。林嗣环《口技》:

19. 蕃

“蕃”字从“艸”(“草”的本字),本义指植物茂盛,《说文》:“蕃,艸茂也,从艸,番声。”就是这个意思。引申为多。周敦颐《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是说可爱的花非常多,而不是茂盛。引申为增多之义。《勾践灭吴》:“今寡人不能,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

20. 华

“华”字原作“華”,篆文作华,《说文》:“華,荣也。”“华”、“荣”都是草木所开的花。“华”还有一个原始字,就是去掉它所从的“艸”的花,整个是一朵花的象形,有花瓣、花萼、花茎。因此,“華”就是“花”的本字,古书上就如此使用,如:汉乐府《长歌行》:“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杜甫《丽春》:“百草竞春华”。“花”是很晚才产生的字,“花”字出现后,“华”字便只用于花朵的引申义,如“才华”、“华而不实”等。王安石等所游的褒禅山又称“华山”,本来就是“花山”之意,因此当他看到碑刻上有“花山”字样时,悟到“华山”之“华”应读如“花”。《游褒禅山记》:“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华”由花朵义引申为美好、锦绣之义,李商隐《锦瑟》:“一弦一柱思华年。”“华年”指锦绣年华,亦即青春时代。花朵、花瓣往往有多种颜色相间,“华”又引申为不同颜色相间、斑驳之义,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华发”指黑白相间的头发。今天我们仍说“花白头发”。

21. 素

《说文》:“素,白緻缯也。”古代用蚕吐的丝不作任何洗染加工织成的绢称为“素”,因此,“素”有白色义,又有天然的、未经加工的意义。李贺《李凭箜篌引》:“江娥啼竹素女愁”,“素女”犹如现在说的“纯洁女子”,不过古代往往用“素女”来称传说中的仙女。李贺的诗中也是这样。

22. 夕

“夕”字在甲骨文中最初写作

,象一弯月牙形。殷墟甲骨文中“月”和“夕”是同一

个字,古人用月牙的象形同时代表了两个概念:一个是月亮,另一个是月亮出现的时间——晚上。后来才分化为二个字,直到今天的字形上,仍然能看出二字之间的关系。晏殊《浣溪沙》:“夕阳西下几时回?”

23. 朔

《说文》:“朔,月一日始苏也。从月,声。”阴历的一个月是根据月相来定的,“月一日

始苏”是说月亮从阴历初一开始出现发光部分。那么,“朔”的本义是阴历的每月之初。但是,“朔”字在古代有“北方”之义,如《木兰辞》:“朔气传金柝”,杜甫《咏怀古迹(三)》:“一去紫台连朔漠”。这是为什么?原来“朔”字从“”得声,“”是“逆”的本字。“朔”的“北方”义来自“逆”。古人建房,门、窗皆向南面,即以南方为“正”,那么北方自然为逆了。于是“逆”这个词就有“北方”之义了。不过这个“北方”之义在书面上落在了“朔”字上。

“朔”有“北方”义,又有反方向之义,又引申为向反方向的运动。河流自上游向下游流动,如果人们乘船从下游向上游驶,或沿着河边向上游走,都称作“朔”,后来人们造了一个从水的“溯”来分化这一意义。《蒹葭》:“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24. 北

“北”字甲骨文作

,象二人背对背之形,是相背的“背”的本字,只不过古人以南方

为正,北方自然为背面了,于是“北”又用来表示与南方相对的方向,人们又造了一个从“肉”的“背”字来表示后背之义。“北”字古代还有失败的意思,如《过秦论》:“追亡逐北,伏尸百万。”这个意义来自“相背”之义。人上战场时,都是面向敌人的,当他背对敌人时,就是打了败仗,要逃跑了。

25. 称

“称”字原作“稱”,《说文》:“称,铨也。”就是“称”的本义是称量物体的重量,这一意义今天我们还在使用。古人称东西使用的工具是“衡”——是一种两臂等长,类似今天的天平的工具。当重量被称出时,衡的两个力臂应是同时抬起来,呈水平状。因此,“称”的引申义为“对举”,又引申为“对等”。王安石《伤仲永》:“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这一意义,现在我们仍然说“相称(chèn)”。

26. 骈

《说文》:“骈,驾二马也。”古代一辆马车驾二马称为“骈”。“骈”字的意义来自并列的“并”。古代“并”字有二人或二物并列在一起的意思。韩愈《马说》:“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这里的意思与驾车无关,是说千里马得不到用武的机会,二匹或三匹地并排死在槽枥之间,是很多的意思。

27. 罔

《论语·为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字,一般都注为“罔然无所得。”实际上,“罔”是渔网的“网”的派生字。“网”甲骨文作

,是渔网的象形字。后来,“网”

字被加上个“亡”标音,原来象网眼形的部分稍有变形,整个字就变成了“罔”。不过“罔”字产生以后,人们习惯于用它来表示另一个意义为“不清楚”的同音词,这个词所派生出来

的现在还可找到许多。如:看不清楚叫“茫”;眼睛失明看不见叫“盲”;植物上所生的细毫的尖端,不易看清叫“芒”;东西不见了叫“亡”等。这些词的本源是“罔”字无所见、无所得意思的来源,而渔网的“网”字后来又加“糸”,写作“網”。

28. 荷

陶潜《归园田居》:“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负荷的“荷”hè,甲骨文作人肩扛着工具之形。后来假借去写如何之“何”,为了表明意义,加上一个“口”,作

,象一,这

个字后来“人”形与工具形分离了,就写作“何”了。而原来的负荷之义又借荷花的“荷”字表示了。

29. 唱

《陈涉世家》:“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文中的“唱”是唱歌的“唱”,表示的却是倡导之义。唱、倡本来同出一源。古代唱歌有独唱,更多的情况是领唱,有人相和。《荀子·乐论》:“唱和有应,善恶相象。”“唱”字又作“倡”,《诗经·郑风·萚兮》:“叔兮伯兮,倡予和女。”由领唱之义引申为倡导之义,古人认为统治者应指导百姓,起倡导作用,因此,《荀子·正论》上说:“立者,民之唱也。”《陈涉世家》中的“唱”正是这个意思。后世分化,专以“倡”字表示倡导的意思。

30. 湄

《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说文》:“水草交为湄,从水,眉声。”“湄”字的意义来自“眉”,眉毛与眼睛的形势如同水与草的地理形势,因此把水草之交称为“湄”。

31. 益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益”字篆文作益,象水从器皿中溢出之形,是“溢”的本字,意义引申为增多,本文用其引申义。

32. 辇

《触龙说赵太后》:“老妇恃辇而行。”“辇”字,金文作大概是最初的辇,后来设计成专供人推的轻便小车。

33. 封

,象二人推着一辆马车,这

《烛之武退秦师》:“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封”是“封疆”之“封”。古时赏赐或

卖给人一块土地,要先到这块地上去踏察,确定它的四面边界,然后在边界上堆起土堆,在土堆上栽上树,这个行为就叫“封”,所堆的土堆也叫“封”。引申之,则边界也叫“封”。金文“封”字作

,前者象一人伸出二手在土堆上栽树,后者象一只手在土堆上栽树,

都是形象地表明“封”这一过程。

所封之地有一定规模,就是“邦”,“封”、“邦”古代同音,是同源词。金文“邦”作

将“封”字的右边人形或手形换作了“邑”,表示它是一个国家,而不是“封赏”这个行为。

34. 梁

《庄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梁”讲为房梁,是它的引申义。《说文》:“梁,水桥也,从木从水,声。”桥梁是此字的本义,《庄子》中用的正是其本义。

35. 阴

“阴”字原作 “陰”,从“阜”,本义与山的形势有关。《说文》:“陰,闇也。水之南山之北也,从阜侌声。”“山之北”应当是“陰”的最初意义。《兰亭集序》:“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指的是位于会稽山北的兰亭。

36.质

“质”原作“質”,从貝,本义与钱财相关。《说文》:“以物相赘”,就是用钱物相抵押的意思。引申为用人作抵押,就是人质。《触龙说赵太后》:“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37. 贺

《勾践灭吴》:“吊有忧,贺有喜。”“贺”字从“贝”,因此其本义与现代不同。《说文》:“贺,以礼相奉庆也,从贝加声。”意思是奉送礼物以表示庆贺。

38. 资

“资”字从贝,本义就与钱财有关。《说文》:“资,货也。”“资”的本义就是财物,引申为据有财物,屯积财物。《勾践灭吴》:“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又引申为以财物赠人,再引申为赠送之义。《隆中对》:“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专题讲座

专题三 言语交际问题

零、导言

言语交际就是人与人之间利用语言做工具而进行的彼此间的联系和交往,是人际相互交往的一种最主要的形式。

言语交际的主要矛盾统一于特定语境中,那么语境究竟为何物?它在言语交际中有何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为什么要采用“交际环境”这个名称?由于“语境”这一术语,已在语言学、心理学、逻辑学界广泛使用且理解各异,因此有必要在深入探讨言语交际规律之前,专就语境的实质及其在言语表达和理解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集中讨论一下,并说明从什么角度、按什么含义来交替使用“语境”和“交际环境”这两个术语的。

“语境”是什么?目前学界对它的解释和使用相当灵活,随意性很大:有的专家指同英语Context对译的“上下文”;有的又把言语文际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交际场合及交际双方的有关因素(如交际目的、对象,交际双方的身份、职业、经历、思想、性格、处境、心情等)都包括在内;还有的把言语表达的眼神、表情、手势、姿态等也列入语境的范围。科学上的术语,理应有严格的单义性,但对“语境”一词的如上理解和用法,在公开发表的各种修辞论著中可以说是自由得很,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为了从概念和用法上作出科学的区分,有人主张把同英语Context对译的“上下文”称作“语境”,或曰“语言环境”(linguistic Context)。

形成交际环境的主客观因素及其联系。作为交际环境的语境,是由一系列同言语交际密切相关的主客观因素构成的。语境不是脱离言语而存在的纯客观环境,而是围绕—定言语交际活动由一系列有关的因素临时组成的.鲁迅小说《祝福》中的短工和“我”、尽管在同样的社会环境和交际场合谈到样林嫂的死,但一个说“老了”,一个说“死了”。这也说明影响两人当时采用不同言语形式的语境因素主要不是客观环境,而是他们的身份、经历、思想、教养等主观因素不同。正是这些不同的主观因素构成他们采用不同言语形式的语境。

形成交际环境的主客观因素及其联系。如果割裂语境和言语的关系,单把他们谈话的客观环境当作语境,则无法解释语境和各人言语表达的关系了。语境之所以是语境,就因为它是言语的环境,因而它总是同人们的言语交际密切相关并且相互依存,制约着表达一方的言语行为,并为交际对象正确理解话语的内容补充情境意义。一切有可能形成语境的主客观因素,若失去了和言语交际的联系,便丧失了充当语境的条件。

形成语境的主客观因素是一个互相联系、协调统一的整体。既然形成特定语境的主客观因素和一定言语形式的采用及其表达效果密切相关,那么其中各种主客观因素之间也不是彼此孤立、互不相干的,而是围绕一定的言语活动相依相连,形成协调统一的整体。惟其如此,一定的语境才有其相对的独立完整性——围绕言语交际的中心话题,形成相对完整的语境系统,对言语表达和理解起着协调的作用。

形成语境的主客观因素是一个互相联系、协调统一的整体。语境中诸多因素的联系,既表现为主客观因素之间的统一,也表现为各种客观因素在—定言语活动中相互作用和各种主观团素在言语表达者自身的协调统一。一定语境下主、客观因素的联系,主要是围绕着言语交际的目的协调统—起来的。

一、认识角色关系的划分

第一类: 综合性划分。主要表现为亲友之间( 含辈分、夫妻、朋友、恋人) 的交际, 同事( 同行) 之间的交际, 上下级( 含上级与下级、领导与群众、师生、主雇) 之间的交际, 宾主( 含主人与客人、经营者与顾客) 之间的交际。此外, 还有一些顺应关系和对立关系人们之间的交际等等。

第二类: 单一性划分。表现为从不同职业性质去划分, 或从不同情感色彩及情感程度的角度去做进一步的划分, 或作其他的某种单项的划分等。

二、言语交际的心理因素 1、交际主题的意义

言语交际要围绕着一个情感意识的中心进行, 这个“情感意识的中心”就是交际的主题。语言和言语, 无论是口头上还是从书面意义上说, 它都不是万能的, 能够说出或写出的内容总是有限的。而任何特定思想的表达都是通过表现伴随它的情感而实现的。明确交际主题的意义就在于只有明确了情感意识的中心, 才能形成有明确交际主题的交际行为。

2、交际心态与言语编码和解码的关系

心态在人际交往中主要表现为交际时的情绪状态。一般来说,不同的心态往往导致不同的言语编码, 同样, 不同的心态也影响言语的解码。这是因为, 人们用言语表达出的是自己已经明确了的“ 情感意识”。而人们所接受的言语信息, 是通过“ 还原”和理解的过程才完成的。说者与听者的心态都是十分重要的。

3、思想、性格、气质与言语表现形式的一致性与差异

言语交际中, 人的思想、性格、气质几乎是不能截然分开的, 这三者往往同时在起作用。它集中体现着一个人的个性心理特征。这种带有倾向性的、本质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正是一个人兴趣、爱好、能力、气质、性格的总和。所以, 它有时是以个人的独特风格表现出来的。思想、性格、气质与言语形式的一致, 可以达到理想的交际目的。

三、交际场合

1、交际场合制约着言语的表达与理解

任何一次交际都是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这种时空的限定, 常常使每次交际都或多或少地带有匆忙的色彩。正因为如此,人们在交际之前, 总要选择一个共同关心的话题, 使之既便于表达,也便于理解。有目的交际, 总是在合适的时空中进行的, 因为交际的场合直接影响着交际的效果。可见, 任何交往都是受时空制约的。相反, 不注意交际的时间和空间的选择, 在不该交际的场合中进行了不该进行的交际, 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2、交际环境、交际对象的选择对言语的理解有制约作用

交际环境既可以强化对言语交际的理解, 也可以产生这样或那样的误差。环境是特定的, 而人际间交往的目的, 对情景的判断是各不相同的, 交际环境就会对言语理解有很大的制约作用。同样, 不同的交际对象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方法, 思维的差异, 往往严重地影响着言语的交际效果。

四、交际背景

1、言语交际本身是一种文化现象

言语交际的社会性决定了人际交往总是有一定的文化背景的。文化体现了人类掌握自己同自己、自己同社会和自然界关系的程度。同时, 文化也是人类实践能力、方式以及所获得成果的总和。由于任何言语交际都蒙上了浓厚的文化色彩, 所以在一定的时间、空间里,人与人之间的交际, 实际上是一种文化交际。

2、言语交际离不开文化背景

人际交往大都是生活所需, 事业所需, 精神所需, 物质所需, 正是这些需要, 使人们的交际各成一个交际圈, 而这个圈中核心的内容,就是文化。既然人际交往是一种文化交往, 那么每个参与交际的人都有区别于他人的文化背景, 这种区别有言语风格方面的, 有举止动作方面的, 有特定交际环境方面的。

3、加强文化修养对于言语交际的重要性

一个人的文化修养是靠文化活动获得的, 人只要踏进社会也就踏进了文化圈, 社会的文化现象就开始在他身上发生作用, 这就是有意无意地接受文化的熏染和陶冶, 并形成文化心理, 这种文化心理的积淀将对一个人的人生观、处世态度发生深刻的影响。文化修养又直接影响着交际的态度和方式。

五、言语交际的基本原则

关于言语交际的基本准则人们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言语交际必须遵循“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一种观点认为言语交际必须遵循“合作原则”和“得体原则”。

1、合作原则

所谓“合作原则”,是指言语交际过程中,你所说的话应该符合你所参与的交际目的或方向。(不要人家说东你说西,应该做到沟通无碍,理解无阻。)能称得上一次交谈的语言活动,不会是由一系列互不相干的话语组成,相反,交谈应该是成功的语言交际活动。一次成功的交谈是参加交谈的人共同努力的结果。要使交际成功,参加的人必须有一个共同的交际目标,或者至少有一个被双方或多方都接受的大方向。这个目标或方向常常是在谈话的一开始时就明确的,例如双方准备通过交谈商定一次会议的时间,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协商双方的行动等等;当然,这个共同的目标或方向也可能在交谈过程中产生。

合格原则有三条准则:质量准则是指努力使所说的话是真实的, 既不说虚伪的话, 也不说缺乏证据的话。数量准则是指交际者要在信息的数量方面满足对方的期望,以实现言语交际中信息交换、信息共享。关联准则是要求交际者既以自己在前后话对中发出的语句互相关联, 更要做到与对方语句和谐衔接。

质量准则有两条具体要求:a. 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b. 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即所说的话力求真实。即使这信息或许是不真实的,但至少发话者主观上没有发现,他是把它作为真实信息传递给对方的。而受话者的合作就表现在他相信发话者不会说明知是虚假的话。

如果没有这一信念的话,他就不会认真对待发话者的话语。格赖斯说过,在质量的准则方面,如果我做蛋糕需要糖,我不会希望你会给我递过来盐的;如果我要勺子,我不会希望你给我一个变戏法用的橡胶勺。因为质量的准则的存在,言语交际中才可能发生说谎——受骗的现象:对发话者而言是说谎,对受话者而言是受骗。这时发话者就违反了质量的准则,而受话者上当是因为遵守了质量的准则。

故意违反质量的准则的第一条就是提供相反信息。换言之,说话人提供的信息与其真正要表达的内容或意图相反。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大量反语(irony)现象往往具有这一特征,要弄清这些假话真说的隐含意义往往需要语境的检验。如:A 今天天真冷,不是吗?B 但是气象员说今天会暖和,他一定是在浴室里播报道!A和B在谈论当天的天气。毫无疑问,两人都很清楚当天的天气状况。B是用婉转的口气讲反语,其言外之意是笑气象员的天气预报不准确。

数量准则有两条具体要求:a. 所说的话应包含交谈的目的所需要的信息;b. 所说的话不应包含超出需要的信息。即应提供适量信息,既不能太少,也不能太多,太少则意图不明,太多则浪费精力和时间。所以只有遵循了量的准则的言语行为才是理想的行为。在数量的准则方面,如果我为你修车,我需要四枚螺丝,我当然希望你递来四枚,而不是两枚或六枚。

违反数量的准则首先是信息量不足,即说话人所说的话不包含需要的信息。如:A 你去哪儿了?B 出去了。在这个对话中,B的简单回答故意违反了量的准则,没有提供足够量的信息,想让A感到他不愿意详细作答,暗含了他不愿说出自己的去向,有“我去哪里与你无关”的含义。违反数量的准则的第二条是提供过量信息。过量信息是指说话人提供的超出对方话语所索取的那部分信息。如:(爸爸)小明这次历史考试怎么样?(妈妈)不好,他们尽考他一些他出生以前的事情。爸爸只需“不好”已足够,这里多余的信息暗示妈妈认为,孩子考得不好并不是孩子的过错,而是因为尽考一些孩子还没有出生时的事情,有抱怨考题有问题的含义。

关联说话要上下文关联,要贴切。即话语之间以及话语与话题之间应该相互关联。格赖斯说过,在关联准则方面,如果我要调和做蛋糕的面浆,我决不会希望你给我递过来一本书,或者一块布。“相关”是一个模糊概念,遵守相关准则意味着谈话不会任意转移话题,它要求发话者有谈话的诚意,受话者有集中的注意力。即使是一些表面上看起来无关的话,受话者也会努力参照语境寻找相关性。

按照合作原则的关联准则,问话人和回话人似乎应该问啥答啥,否则就会显得答非所问。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稍加留意,我们不难发现问东答西的情况实在是屡见不鲜。如:A 你觉得这场演出怎么样?B 剧院确实不错。A问B对演出的印象如何,B的回答让人觉得牛头不对马嘴,答非所问。有趣的是A完全能听懂B的明褒实贬的用意,B避而不谈对演出的印象,只对剧院表示好感,表明即使他不是对演出不满,至少也对演出印象不深。这一例子可以说明,在实际场合里,交际一方要善于洞察另一方转换话题的意图。

2、礼貌原则

利奇提出了“礼貌原则”,他的“礼貌原则”包括六条准则:得体准则、宽宏准则、赞誉准则、谦虚准则、一致准则、同情准则。后来的人又把“礼貌原则”做了重新划分,提出了“礼貌原则”的三条准则,即慷慨准则、谦虚准则、一致准则。多数人比较接受这种观点。

礼貌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一条重要准绳。作为一种社会活动,语言活动也同样受到这条准绳的约束。大多数情况,人们说话交际是由人们的社会关系决定的,一种语言行为必定是一种社会行为。在交际中我们就必须考虑社会所能接受的各种因素,使用恰当的语言,规避不礼貌的话语,避免在交际中引起不必要的不快与误解。

Grice提出的会话合作原则只是解释了话语的字面意义和实际意义之间的关系,解释了人们的会话含义是如何产生和如何理解的,但却没有说明人们有时为什么又故意违反合作原则的某些准则,在交谈中不用直接的方式表达自己,有时甚至是语东话西、拐弯抹角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思。后来,Brown、Levinson、Leech等人在Grice的会话合作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会话的礼貌原则。他们认为,人们在交际中不仅要遵循合作原则,同时也要遵循礼貌原则,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交际效果。也就是说,在交际中,说话人要注意遵循礼貌原则,说话人认为听话人也要注意遵循礼貌原则,并且说话人肯定听话人也注意到了这一点。

A:We’ll all miss Bill and Agatha,won’we? B:Well,we’ll all miss Bill.

在这个例子中,B只回答了A一半的问题,B的回答显然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数量准则。A说这句话的目的是要B对他的话“我们大家都想念Bill和Agatha”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但是B的回答只是部分地肯定了A的话,他只肯定了想念Bill,却故意不提Agatha,他的回答的真正含义是“我们并不想念Agatha”。他在答话中故意违反会话合作原则中的数量准则,没有直截了当地说“but not Agatha”完全是出于礼貌的考虑,他想给A留点面子,也不愿公开得罪Agatha。

A:How do you like my playing the saxophone? B:I don’t have an ear for music,I’m afraid.

在这个例子中,B的答话遵守了礼貌原则的赞同准则,他对A的演奏不以为然,但为了减少与A的正面冲突,故意违反合作原则中的关联准则,用答非所问的方法间接地表达了“我不喜欢”这个含义。

可见,礼貌原则和合作原则的关系是互为益补的关系。用利奇的话说,礼貌原则可以“援救”合作原则。在交际中,人们之所以经常故意违反合作原则,答案之一就是出于礼貌的需要。礼貌,按Brown & Levinson(布朗和列文森)的解释,是一个面子(face)问题。要给

谈话对方留有面子,当然也为了给自己带来某些好出。如得到别人对自己的好感等。例如,我们谈到的一个例子:

Dear Sir,

Mr. X’s command of English is excellent and his attendance at tutorials has been regular,yours,etc.

这位教授故意违反合作原则中的量的准则,他明知任用人看信后不会聘用这位学生,那么为什么他仍然乐意写这封徒劳的推荐信呢?显然,那是出自礼貌,出自对学生的尊重。这位教授恪守礼貌原则的得体准则和赞誉准则,给他的学生留点面子,同时也博得学生对他的感激。

六、汉语的话语结构系统 1、汉语话语的组合

单方一次发话为一个“ 话轮”, 双方往返一个回合, 称为“ 话对。”对汉语话语组合的简单理解是: 话句是言语交际的最小单位, 其中也包括作为话语使用的短语和独语句。而话丛、话段、话篇为超句统一体。其中, 话丛是由若干句子组成, 话篇又由若干话段组合而成, 这三级超句体都是各自以话题为中心, 以语义组合为手段, 逐级组合起来的。

2、汉语话语的分解

根据连贯性话语由最大交际单位到最小交际单位的大小话题,按实际意义切分出话篇、话段、话丛、话句等话语单位来, 直分到话句为止。话题实义切分法, 实质上是一种功能、意义的分析法, 它是以交际功能和语义组合为着眼点, 从语用平面来切分的。这种切分方法是基于我们对汉语话语“ 以话题为中心, 以语义组合为手段”的结构特点的认识。这种切分保持了复句和话丛、话段、话篇三级超句体在结构形式上的一致性; 组成复句的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关系同组成话丛的话句与话句之间的关系有一致性, 而话丛又同话段、话篇的组合结构具有一致性。这样, 下起话句, 上达话段和话篇, 其结构形式也基本是一致的。

3、话题与述题的关系

话题与述题的关系, 是语句内部语义组合的关系; 话句与话句之间的关系, 是它的外部的语义关系。事实上, 作为话语最小单位的话句, 在交际语言中绝不是孤立存在的, 除了简单的问答外, 一般都用两个以上的话句按照语义上的各种联系组合成一定的超句子统一体, 来满足思想表达的层次需要。复句是自然语言为适应人类思想表达、交流的需要而突破单句与单句的界限、向外扩展的一种自然表现。

4、话段与自然段的关系

从话段与自然段的关系看: 有时一个自然段只有一个句子, 但又自成一个意义段, 因而既是一个话句, 也是一个话段; 有时由几个话丛构成一个自然段, 同时又正好是一个话段; 有时一个自然段又不止一个话段, 可能由几个话段构成; 有时一个话段又不止一个自然段。由此可见, 话段与自然段的关系不是一一对应的, 有时是一致的, 有时并不一致。

5、话链的划分

话链是由交际双方围绕一个话题所产生的一个个相互衔接的话对构成的。因此在划分话链时, 也应当以话题作为切分点, 也就是说, 话链的划分不在于话对的多少和话链的长短, 而应以话题为中心来进行实义的切分。

6、话嵌在对话中的作用

话嵌在对话中的作用可概括为:第一, 有时可以充当应答语的条件和前提;第二, 有时可以用来试探虚实, 以决定对策;第三, 有时则用来拖延时间, 起稳定情绪的缓解作用。

7、语键

语键是言语交际学的概念。它存在于用来交际的话语各级结构单位中。语言体系中除关联词语之外, 短语、句子都可以充当语键。语键的作用是专门在各级主语结构体的接缝处起铆合作用。离开了话语结构, 一些语键( 如用短语、句子及关联词语以外的其他词语充当的语键) 就很难看清它的面孔。可见, 语键是话语结构中的客观存在物。各级话语单位的语键有纵向的, 也有横向的。我们既然站在言语交际学的角度来考察话语结构, 就该正视它的存在, 并力求对它的存在形式和结构功能作出解释。各级话语单位纵向组合中的语键有: 环扣、指代、次第、替换、插说、过渡等; 横向组合中的语键有: 重视、对举、方面、共时等。

七、汉语话语的衔接规律 1、话语衔接所包括的内容

话语衔接是指话语组合时形成的主要模式, 有显性的衔接方式和隐性的衔接手段。话语的显性衔接方式, 如词汇的、语法的、句子结构的、逻辑关联词语的等; 隐性衔接手段, 如语义的、情绪格调的、排序常规的、话题延续性的、共享的背景知识等。

2、话语单位之间的显性衔接方式

句际显性连接手段的研究, 是探索话语的连贯及线性扩展的规律的前提。句际显性连接方式仍然是通过对语言三要素( 语音、词汇、语法) 的有效利用体现出来的。

1)词汇衔接手段主要是利用词的同现关系、复现关系等来使话语连贯。

2)语法衔接手段主要靠话语的照应、替代和省略。 3)句子结构衔接手段有: 对偶和排比。 3、话语单位之间的隐性连贯手段

(一) 语义关联是指同义句式的连续使用, 上下义句同现和语义指向相同的一组句子依次排列。

(二) 情绪设置是指设置特定的氛围, 使话句在特定的情绪、格调、意境中相互感染、融为一体。特别是那些通过联想与想象使前后话句组合成同一意境、同一风格下的借代、比喻、夸张等修辞方式, 可以起到多种修辞手段综合运用的特殊效果, 也使两个话句联系紧密。

(三) 话题的延续性, 使各话句不再是孤立的, 不再是可以属于所有表达的未进入交际的处于备用状态的句子, 而是获得了相对明确的具体含义, 通过围绕中心话题, 实现其交际价值。

(四) 排序常规是指语言的线性性质决定了各话句必须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先后, 即使各话句意义完全相同, 也同样重要。

(五) 双方共享的会话的背景知识, 可以使话语取得内在联系。 4、话轮

在会话自然段中, 我们所直觉感到的是单方的一次表达, 是我们在形式上看到的会话的一个独立片段, 这就是会话在线性排列时的最自然的成分———话轮。它既可能是一个完整的话句, 也可能是话丛或话段, 还可能是不完整的句子。话轮是交际的一方充当表达者时连续说出的话, 其结尾以表达者和接受者角色互换或双方的沉默为标志。一个人的单向表达要注意自身上下句之间的关联, 注意单向话键的正确而灵活的运用; 两个人之间的会话更应该考虑双方话轮之间的关联和照应。

5、对话轮意义连贯的理解

日常生活中, 一些会话可能会朝着多种方向发展, 如理解性的、解释性的、探询性的、支持性的、感叹性的、评价性的等等。形式上的衔接和语义上的连贯, 保证了话语的交际价值, 从而揭示了话语内部的成分及其相互联系的规律。

专题讲座

专题四 语法系统与中学语法教学

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语法教学一直处在被淡化被忽视的状态。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厌教语法学生厌学语法成为当前语文教学的一个非常突出的现象。从语文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来看,忽视语法教学对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培养是极其不利的。语法教学在培养学生语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等各个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重视语法教学,给中学语法教学一个恰当的定位。

一、语法教学概述

对于教学语法的界定,理论界曾经有不同的观点,教学语法这个名称目前已经通行,但是同它对应的语法的名称却不完全一致。张志公认为与教学语法对应的是理论语法和描写语法。胡明扬在文章中则把教学语法和理论语法(有称专家语法)、习惯语法(又称参考语法)相对应。李临定在《教学语法和研究语法初议》中把教学语法和研究语法相对应。高更生、王红旗等人著的《汉语教学语法研究》中对教学语法是这样定义的:“教学语法是从研究者研究目的的角度命名的,如果遵循同一个角度,同它相对应的语法似乎应成为描写语法,因为描写清楚语法规律是它的研究目的。描写语法内部再区分为理论语法和参考语法两类。前者侧重在理论探讨,后者侧重在具体语言事实的研究。目前通行的专家语法的说法不够科学,因为它不是从研究目的的角度命名,显得不协调,而且教学语法不少也是专家写的。”

另外,关于教学语法的实用范围理论界也有不同的看法,张志公在为庄文中《中学教学语法新编》写的“序”中说:教学语法是和理论语法、描写语法相对应着说的,有人称它为学校语法。这个“学校”是 school 的意思,指中学和小学,不包括大学。王力先生也有这样的主张,他认为学生在中小学已经学会了学校语法,进了师范院校就不必再教学校语法,可见这里的学校语法指的是中小学的教学语法。也有的认为教学语法包括大中小学的语法,吕叔湘先生就是持这样的观点。高更生在《汉语的教学语法与语法教学》中提出:“顾名思义,教学语法指的是在教学时使用的语法”,“教学语法也可以分为大学教学语法和中学(包括小学)教学语法。”

二、中学语法教学简要回顾和意义探讨 (一)我国语法教学的发展进程 1.《汉语语法教学暂拟系统》

1951 年 6 月,《人民日报》发表了《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的社论,明确提出了“只有学会语法、修辞和逻辑,才能使思想成为有条理的和可以理解的东西”,随后还发表了吕叔湘、朱德熙的《语法修辞讲话》。由此开始,语法教学开始作为重点被列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适应语法教学的需要,讲分散的语法体系形成

有助于教学的教学语法体系,从1954 年开始,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汉语编辑室负责制定教学语法体系。经过多次的实验和反复的讨论,在征求了社会各界的意见之后,1956 年在青岛召开了“语法座谈会”,在这次会议上正式公布了《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以下简称《暂拟系统》)。《暂拟系统》是我国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教学语法体系,结束了以往的教学中语法体系比较混乱的局面,使学校语法教学有了统一的依据,是我国语法教学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2.《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

随着语法的不断发展和语法研究的的深入,《暂拟系统》的缺陷日益的显现出来,越来越不能适应新的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一种能适应语言发展和学校教学实际的语法系统来规范中学的语法教学。于是,在 1981年在哈尔滨举行了“全国语法和语法教学讨论会”,26 个省市的专家、学者、教师参加了会议,确立了修改原则。又经过多次的讨论和意见的修订,1984 年公布了《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从而取代了《暂拟系统》,为中学语法教学提供了新的依据。《系统提要》中确立了汉语的五级语言单位为:语素、词、短语、句子和句群。“《系统提要》特别重视短语的作用,用了相当多的篇幅讲短语,从短语的功能分类讲到各类中的小类,讲到短语的扩展等等,相当完备。这是大的方面。小的方面如词的定义、词的分类标准、短语的构成和功用、短语的分类、句子的分类、句子的分析等,《系统提要》也都有不同程度的修改,特别是《系统提要》掺进了大量‘专家语法’的内容,理论性、描述性的特点较浓,与语言的实际应用还有一定距离。

3.《中学教学语法实施意见》

北京市语言学会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国家教委课程教材研究所、语文报社于 1991 年 1 月在北京举办了“中学语法教学研讨会”。会议吸取了多方的意见,找到了存在于语法教学中的诸多问题,并成立了“中学语法教学研究”课题组,进行具体探讨。经过了三年的研究,最终形成了《中学语法教学实施意见(试用)》。这套《实施意见》比较注重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认知水平,对中学语法教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后来随着素质教育以及新课程改革的推行,语法教学开始逐渐的被边缘化,以至于导致了当前的语文教学当中语法被淡化被忽略的现状。

(二)中学语法教学的意义探讨

1.语法知识教学在阅读和写作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阅读和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有的老师认为语法对于阅读的帮助是十分有限的,学生不可能先去了解语言的组织规则和结构然后再去组织语言完成阅读和写作。他们认为孩子从学习语言开始就已经对母语的规则有所掌握,正如他们会准确地运用数量词,正确的表述如:一条鱼,一把刀等等。而学习了中国语言中大量语法知识的外国人却不能准确地运用,如果他们需要一把刀,他们很可能说成“给我一刀”。而以汉语为母语的孩子却不会犯这种错误,很多人认为这其实是受到语言环境的潜移默

化的影响,而不是因为学习了语法知识。从表面上看这种说法似乎是正确的,但是从学习的规律来看,却恰恰相反。我们对于任何新知识的学习都要遵循由感性认识上升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指导实践回归感性认识这样一个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正如上面的例子,学生通过日常的生活积累明白“一把刀”和“一刀”的意义是不一样的,于是我们可以在学生大量经验的积累之上告诉他们在汉语当中数词在修饰名词时需要一个量词才能正确的表达这个名词的意义。有了这种规律性的东西的指导,学生才能更加准确地把握语言和运用语言。掌握了这些规律,才能更好的表现语言的魅力,更好的指导我们的阅读与写作。

2.语法教学对于学生语感培养的重要作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使学生“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的要求。也正是因为新课标对“语感”的要求,使许多一线教师产生了错觉,认为有语感就大可不必谈什么规则了,更有许多人认为,中国古代的文人从来没有学过语法却依然可以赋诗作文,可见语法知识并不重要。实际上,经过我们的深入研究,“古人潜移默化获得正确、良好语感的成功经验有二:一是大量的阅读,二是阅读典范的语言材料,同时古人还牺牲了对科学技术专门的学习。”针对以上经验,联系现在语文教育的实际我们不难发现现在的中学生并不缺乏典范的语言材料,也可以大量的阅读,只是阅读的时间不能保证。新课标首次对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做出了规定——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 400 万字以上,高中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150 万。但是这仅仅是作为写在纸上的规定而已。在“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今天,语文学科的课时在一天天的减少。根据笔者的调查,笔者所在的省市初中生每周的语文课程平均为 7 节,这当中还有两节课是用于作文练习的作文课。上课唯其如此,更不用说学生课下用于语文学习的时间。高中语文也只是能保证上课的时间而已,学生课下的时间基本上都交给了数学、英语等其他的课程。因此,课标的规定也就只能是一种最高的要求,而不是最低的标准了。在这种情形之下,学生的语感自然不那么容易形成,即便是形成了那么一点语感也是模糊的和不准确的。那么什么叫做语感?学生到达怎样的程度才算是有了所谓了语感?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要对“语感”这个词在概念上进行一个界定。语感是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语言文字分析、理解、体会、吸收全过程的高度浓缩。

近年来,对语感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也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综合各家观点,给语感一个定义:语感是一种带有浓重的经验色彩的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运用语言的能力。它是一种理性的直觉。由此可见,语感的形成离不开理性的指导。语言中的理性也就是语言使用的规则即——语法。实际上,语感的培养并不排斥语法知识的学习,正确的语法教学时培养语感的一种很好的途径。语法感是语感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法规则是人们在以语感评判语言材料时预留于头脑中的“参照标准”之一。我们常常听到许多外国人说汉语时觉得很别扭,不太像是中国话,这是“因为我们心底里有一种像中国话的像的标准,而且会根据这个标准去修改上面的各个句子”。“从这里可以看出,语言是有规则的,??违背这种规则,就会使对方感到别扭甚至产生误解”。上面所说的“像中国话的像的标准”就是人们意识中模糊的语

法感。因此,在不可能有大量时间去积累语言知识的今天,通过语法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习惯,促进学生语感的形成是一个不错语文学习的方法。

三、中学语法教学的存在问题 (一)课程标准规定较为模糊

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本教育基础规范和质量的要求,因此,课标对于一个学科的教学具有指导性的意义和作用。教材的编写以及教师的教学都要符合课标的规定性要求。在 2001 年颁布实施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经过仔细的分析和查找,我们发现提及到语法知识学习的仅有以下三个个部分:

第一部分,新课标在课程目标的阶段目标部分对第四学段 7——9 年级(即初中阶段)的阅读目标规定如下:“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语言上的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第二部分,在作文的部分做了如下规定:“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第三部分,在附录中对语法修辞知识要点进行了规定,其中包括词的分类、短语的结构、单句、复句和常见的修辞格五部分内容,涉及以下的知识点:“一、词的分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叹词。 二、短语的结构:并列式、偏正式、主谓式、动宾式、补充式。三、单句的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四、复句(限于二重)的类型:并列复句、递进复句、选择复句、转折复句、因果复句、假设复句、条件复句。 五、常见修辞格: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另外,在教学建议部分还提到了这样一句话:“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但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

以上这些目标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课程标准对于语法知识在高中阶段的要求主要体现在能力和运用方面,这其实是符合语法知识教学的目的的。但是,课标并没有对于语言文字应用的具体的实施建议,只是在评价和附录中的选修课程举例当中对语言文字专题进行了简单的提及,指出在高中阶段的选修课程中可以设置语法专题。我们知道,选修课程在高中的设置本来就不成熟,更何况选修课程的设置一般会受到学校课程资源的影响,因此,课标中的这种建议也就只能作为一种建议存在着,学校的教师的执行程度我们可想而知。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当前的语法知识教学其实只是集中在义务教育阶段进行,高中阶段语法知识的学习变得可有可无。但是,与这一现象矛盾的是关于语法知识的考察却是在高考中。每年高考中的病句修改题、仿句等题目其实考察的都是语法知识。这种现象的存在其实也造成了在实际的教学当中的许多困难,使许多高中老师在紧张的教学当中还要挤出时间来去为

学生补习语法知识。课标的这种不太合理的规定,对当前的语文教学其实是不利的。

(二)教材中语法知识分散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所编写的 01 版的初中语文教材语法知识主要集中在附录的部分,在练习系统中也有少量的体现。在初中的六册教材当中,附录部分涉及到语法知识内容的一共有四册书。分别为七年级下册、八年级的上下册、以及九年级的上册。内容分别涉及了实词、虚词、短语结构、单句、复句等,教材中的语法知识点涉及有限。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每册的课文在25——30 篇之间,在这些课文中涉及到语法知识的只有不到 20 篇的课文,这些课文中有很多也只是粗略的提及,没有深入的分析。

由于《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将语言文字应用设置在选修课程当中,因此,在《高中课程标准 语文 必修(1——5)》中几乎没有关于语法知识的专门介绍。高中语法知识的介绍主要集中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当中。教材中涉及了汉语语法的特点,古今语法的区别,汉语语法的演变,虚词的运用,复句和关联词,病句修改等很多内容。这些内容对中学生来说还是很有用处的。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语文》中仅在第一册和第二册中有关于文言常用句式的介绍。

(三)教学方法单一,教师语法素质不高

从教学方面来说,根据调查的情况来看,很多老师认为语法知识的学习很重要,但是对语法知识真正利用起来的教师又只占了很少的一部分。笔者认为当前语法教学之所以出现了种种问题,除了语法自身比较难学枯燥之外,教学方法也是比较重要的一方面原因。当前的语法教学以静态语法教学为主。静态语法教学,是指“教学没有进入交际的语言结构”。通过调查,笔者了解到,在现阶段的语文教学中,语法知识并不是渗透在平时的讲课之中的,而是集中的讲解。讲解的内容就是教材所涉及的语法知识的内容,方法就是教师讲解为主,只是告诉学生什么样的词是名词,什么样的词是形容词等。

另外,教师素质也成为制约语法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因。对于语法方面的知识许多教师认为有用,也不是不想教,而是不能教。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师,老教师熟悉语法知识系统,但是教法太死板,学生不爱学;新教师自身就受到了淡化语法的影响,本来自己都对语法知识敬而远之,更不用说教学。教学中没有了主导,教学的效果可想而知。

(四)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评价是促进教与学的重要手段,是评判教学效果及学习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准。语法教学之所以流于被淡化被忽视的现状,与当前的评价标准不够统一,评价体系不够完善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以考试为主要评价方式的中国式教育当中,考什么就教什么是当前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考试不考自然就不教。根据中学教学的这个特点,中学语法知识的教学全部集中在初中阶段,但是在初中的考试当中涉及语法知识的部分其实很少,所占的分数也不算多。不

考则不重要,自然也没有学习的必要了。

高中教材中没有语法知识,但是在高考中有这方面的考察,例如病句等的分析,仿句,对一段话进行概括等等。但是教师也只是根据考纲,给学生讲解病句的类型等,并没有系统的对于知识的学习。针对目前的这种主要的评价方式来安排教学,这种情况在我国的中小学中还是普遍的存在着,因此要改变语法知识普遍不受重视的情况,改变评价方式和标准是应该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四、中学语法教学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

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学语法教学存在的各种问题,首先要明确的是语法教学的目标是什么,这一点在新课程标准中表述不明确。对于中学语法教学的教学目的建议性表述:

1.语法教学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法意识,养成正确运用语言文字的习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感情;

2.能准确的指出词语组合的优劣,准确地运用词语;

3.能够分辨单句和复句,单句能够准确的划分句子成分,找出句子的主干;复句能够分清楚句子之间的结构关系,准确判断复句的类型。

4.能够用语法知识来解决阅读中遇到的语言方面的问题,提升阅读的速度与质量; 5.在写作中准确地运用语言,能够判断出哪一个词或者哪一个句子能更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在写作中锤炼自己的语言。

(二)规范教学内容

在语法内容的选择上,我们首先要摒弃的就是

面面俱到,我们不能把所有的语法知识一股脑的推到学生面前,先不说这些知识是否有用,单单是在数量上就会造成学生很大的负担。《九年制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和 1995 年由“中学语法教学研究”课题组颁布的《中学语法教学实施意见(试用)》在教学内容上对语法知识做了规定。语法的基础知识包括了词类(实词和虚词)、短语和句子三个大项,没有涉及到语素和句群。其中词类中共涉及到了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助词、连词、叹词和拟声词。短语包括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补充短语、主谓短语等主要类型。句子分为单句和复句。上述规定内容在内容的选择上是十分有用而且必要的,只是在相关内容的解释方面过于复杂和繁琐,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在附录部分提到的语法知识内容,在教材中的反映依然是在附录中的条条框框。例如,在介绍副词的时候,副词的作用是:“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时间、频率、范围、语气、程度等。”然后跟着举一个例子。这种词语——用法——举例的形式在教材中是很多见的,这种方法虽然比较直观,但是缺乏生动性,而且没有练习系统加以巩固,语法知识本来就有抽象性的特点,教学内容中又没有形象化的东西来帮助学生理解,学生的畏难情绪自然无法避免。而且在对词语的讲解时,我们不能仅仅关注这个词本身的特性。我们需要做的是使学生明白词语和词语之间的差别,理解在不同的语境之中使用哪个词语更贴切更恰当,更能表现作者的情感。另外,在语法教学内容的安排序列上,应该做适当的调整,应当根据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来安排语法知识的序列。

(三)改进教学方法

1.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进行语法知识的学习

语法之所以被淡化,一个重要原因是很多学生认为语法知识的内容远离生活的实际。它既不能像识字写字一样是每一个人必备的基本知识,又不能像阅读写作一样提供学生以美的享受或者人生的思考。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不符合语法规范的现象存在,让学生找到生活中的各种不符合语法规则的现象,既可以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规范我们的生活,正确使用语言和文字,这是一件一举两得的好事。

2.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法感”

阅读教学其实是培养学生语法感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我们可以让学生在对课文的分析时运用语法的知识进行分析。“语法感”用吕叔湘先生的解释就是“对一种语法现象是正常还是特殊、几种语法格式之间的相同相异等等的敏感。例如鲁迅先生著名的短篇小说《孔乙己》,在课文的最后有这样一句话:“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一课的课后习题当中有关于这句话的这样一个问题:既然是“大约”,为什么又说“的确”,这是否矛盾?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在对这个题目解释之前,我们首先可以对这个句子进行分析。这句话的主干是:孔乙己死,的确是用来修饰死这个动作的,而大约修饰的是孔乙己死这件事情,这样看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孔乙己死了这是一件确实的事情,大约的意思表现的则是人们对孔乙己的漠不关心,死或者活着都于周围的人无关。这样一解释,学生就十分清楚了,也就可以很容易的理解在当时孔乙己是没有任何地位的,是属于最底层的人,这也就是造成他悲剧的一个重要原因。

3.在作文教学中渗透语法知识,规范学生语言

作文教学是当前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老师和同学在作文上都花费了大力气下了大功夫。一般来说,中学生的作文训练量为每周至少一篇作文。在学生进行作文训练的同时,对学生进行语法知识的渗透,使学生既学会了作文又规范了语言,何乐而不为呢?

4.让文言文知识教学成为语法知识教学的有力抓手

由于文言文无论在教材中还是在中高考的考察中都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文言文的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始终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文言文的很多语言现象又与现代汉语的语法知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我们可以抓住文言文教学这片重要阵地,在文言文教学中渗透现代汉语的语法知识,做到古今的融会贯通。这样既能解决了文言文中一些特殊的现象又能将语法知识深深得植入学生的头脑之中,不失为“一箭双雕”的好办法。

(四)改变评价方式一、中学语法教学的意义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在教学活动当中起着主导的作用。“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可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起的关键性作用。教师素质的高低关系到教学质量的好坏和教学效率的高低。对于语法这种比较抽象的知识,需要的更是素质比较高的教师来进行教学,才能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我们在上面提到了要采取多种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要把语法知识教学渗透到阅读和作文教学当中去等教学方法,如果没有实施这些方法的高素质的教师,那么这些就都是空谈。

(五)提高教师的语法素质

在传统的语法教学当中,我们的评价方式是比较单一的。在语法知识的练习题当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题目: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性,指出下列句子哪个是单句哪个是复句,单句划分句子成分,复句指出分句间的关系。对于这种枯燥的题目,学生认为是毫无用处的,也不利于学生语法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要转变这种传统的评价方式。事实上,现在的高考题目当中对语法知识的考察 已经趋向于多元化了。

专题讲座

专题五 古代文学的基本特质

从事古代文学教育,要了解古代文学所涉及文体的基本特征,从而有区别、有侧重、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是从事语文教育的基础。中国古代文学有着与西方文学不同的特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领域:

一、诗歌重抒情而轻叙事

这一点与西方的诗歌是不同的。西方文学有着发达的史诗系统,如《荷马史诗》等。但中国古代却没有,蒙古族和藏族的史诗也是最近才整理出来的。我们这里所说的是经典意义

上的中国文学,暂不包括少数民族文学。中国诗歌重视感情的表达,而轻视对事件的叙述,这是一个基本倾向。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因为在《诗经》形成之初,它所奠定的“赋、比、兴”的表达基础,决定了中国诗歌的艺术追求和整体特点。比就是典型的比喻,兴就是感兴、起兴。比兴主要表达的是景与物的内在牵连,这种牵连是来无影去无迹的,不是靠着一种倾诉,也不是靠着一种故事逻辑去感动人,而靠的是一种点到为止的人生体验。赋的铺陈,在汉赋里面经过全面发展,不再作为叙事的手段,而是作为体物、状物的手段。而比兴本身所重视的情感表达,又不足以产生叙述性文体。即使赋在诗歌里面担负着叙事的功能,但这种叙事并非侧重于事件的表达。如柳永的《雨霖铃》也有叙事的片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这里有一个隐含的叙事,从表面上看是铺陈景物,实际上是在叙述一个相别的过程,在过程中不写事,而在过程中写人的感觉。这就是中国诗词常用的手法:在诗歌里不是把叙事的倾向减弱了,而是放在了对叙事流程中人的感觉的关注上。这样的话,中国诗歌是把“赋比兴”中叙事的成分剔除掉或者弱化了。

赋比兴是中国诗歌的表达基础,它弱化了中国古代诗歌叙事的技巧。当然在早期的时候,中国诗歌也有叙事的传统,比如说《诗经》里有周民族史诗,也有《载驰》、《氓》这样带有叙事性的篇章,《九章》中多数篇章是屈原流放过程的见闻和感想。这种叙事到了汉朝继续发展,发展到了著名的《孔雀东南飞》、《陌上桑》等文学作品。虽然汉代也曾有过“诗缘事”的主张,但叙事性在魏晋时期很快又衰弱了。原因是这个时候小说开始形成,小说形成以后,诗歌文体中的叙事成分被移植到小说之中,从而形成了诗歌的抒情传统。

陆机《文赋》中总结说“诗缘情”,即把言情作为中国诗歌的一个追求。这句话呼应了上古时期《尚书·尧典》里的“诗言志”说。言志和言情,一个是表达自己的志向,一个是表达自己的情感,它们成为中国诗歌表达的重要内容。当诗歌缘事的传统被削弱后,诗人们常用情、事、理三者混融作为诗歌表达的手段。很多诗歌都有这样的特点:将抒发情感、事件片断、人生哲理融会在一起,如《春江花月夜》通过月起月落的时间流程,表达了彻悟人生和宇宙的思考,“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它不是依靠逻辑的力量,而是依靠感情的力量,去表达人生无常的感慨。《古诗十九首》的“盈盈一水间,默默不得语”,说的是两个人离那么近说不着话,一种隔阂所带来的遗憾。秦观《鹊桥仙》中的“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写的是分别的旷达和安慰。元稹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更是一种刻骨铭心的体验。大家都会说的“天涯何处无芳草”,它是苏轼的名句,这句与“枝上柳绵吹又少”相连,既有情感的体验,也有一定的哲思。

情、事、理的融合,形成了中国诗歌一种特有的美感。一些著名的长篇诗歌,如高适的《燕歌行》、杜甫的《北征》、《自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白居易的《琵琶行》、《长恨歌》、吴伟业的《圆圆曲》等,都是情、事、理融为一体的。

二、小说重情节而轻人物

中国传统小说重视情节的叙述,而相对忽略对人物性格的刻画。这是由于中国小说,在明清时期,多出于说书系统的缘故。而说书系统过分重视故事性,在对人物性格的处理上,要么采用类型化,要么采用固定化或脸谱化。而且发达的史传系统,侧重刻写历史人物,而小说又有一部分是从史传系统中分化出来的,在形式上采用纪传体,但似乎更注重故事情节的刻画。例如先秦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中,有很多小寓言、小故事,像自相矛盾、买椟还珠、南辕北辙、杞人忧天等,并不追求人物形象的塑造,而是强调故事本身所蕴涵的哲理。而在唐传奇中,虽然开头要叙述主人公的来胧去脉,但这并不是服务人物性格的刻画,只能被看作借鉴了传记体的手法。因为此后的故事中,那些主人公虽然有一定的不同,但在这些故事的叙述中,对人物本身的关注是远远逊色于对事件流程的关注的。到了元明时期,如《三国演义》一类的小说中的人物,还是采用类型化、脸谱化处理,人物自生下来到去世,性格基本没有变化,如诸葛亮从小就聪明,曹操从小就奸诈,刘备一直仁厚。在人物形象上,《三国演义》、《水浒传》、《杨家将》、《岳家将》等作品中,都会出现一个聪明睿智的军师,也有一个暴躁而粗鲁的武将,这样的模式使中国古典小说缺乏一种更深刻的人性关注,而呈现出很多模式化的倾向。直到《金瓶梅》、《红楼梦》等世情小说的出现,这一现状才有所改变。

三、戏曲重写意而轻情节

中国古典戏曲与西方戏剧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中国戏曲追求的是一种写意性,而西方戏剧追求的是写实性。西方的戏剧重视三一律,即要求时间、地点和人物要有一致性。而中国戏剧则更强调写意性:

一是程式化。中国古典戏曲在表达人物的愤怒、高兴、欢乐、悲哀或者无奈等情感时,总有一些规定的套路。如表示上楼时,一抬腿就意味着到了楼上;手拿马鞭子在舞台上转一圈,表示走了很远。几个士兵拿着旗在舞台上走了几圈,意味着行走了千山万水;用一面大旗在舞台上晃来晃去,就表示飞沙走石、天昏地暗;生气的时候一捋胡子;悲伤的时候一甩水袖,这是中国戏曲特有的程序,是带有舞蹈意味的表达。在中国戏曲里,什么样的动作表达什么样的情感,是有一个内在的约束的。优美的、感伤的、欣喜的、激烈的种种情感,都有其对应的套路,这就造成了动作的程序化。

二是抒情性。戏曲本是典型的叙事文学,是通过讲故事来征服观众的。但中国戏曲在表演的过程中,不特别注重对故事流程的真实性进行刻画,而侧重于故事流程之中人的内心活动的表达。在戏中常会看到这样一个场面:两个人在对白后,突然一个人转过身来就开始唱,说对方的这一席话说得他内心感动,泪水涟涟之类。这稍微的一转身,就把自己的感情完全表达出来了。这段唱词只是他的内心活动,而不是与另一个角色的对话;而另一个角色便在那里等着对方的内心斗争完,再继续交流。这种独立于故事流程之外的人物独白或者独唱,实际上也是脱离了故事时间性和情节性的抒情的。我们看西方戏曲有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国戏曲也有矛盾冲突,但中国的更多的是感情的冲突而不是故事的冲突。中国戏曲有几大模式:如忘恩负义、嫌贫爱富、因果报应、报仇雪恨等,都充满了教化力量和道德宣传,所以从故事性上看,确实存有很多的不足,但无论是中国古代的,还是现代的观众都喜欢一部戏翻来

覆去地看,一段一段听,却百听不厌。其原因正是在于中国戏曲的写意性,意就是自己内心情感的表达,即追求的不是写实,而是写意。

三是虚拟性。西方戏曲在表达的时候讲的是真实,演员是按照生活的真实来塑造人物形象的。而中国戏曲是按照道德和理念来叙述故事的,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等。这就导致了中国戏曲不像西方的有那么多的悲剧,而是按照观众的心态和道德的逻辑来建构故事结构。这使得中国戏曲较多脱离了现实生活,而具有故事虚拟性。特别是脸谱化地处理人物性格,最能说明这一点。脸谱完全不按照现实生活的逻辑来画,而是有意识地用类型化的手法来处理人物。比如说红脸表示侠肝义胆,黑脸表示刚直不阿,花脸表示狡诈多断,清脸表示神情俊朗,还有鼻眼间画一点的丑角,人物脸谱就代表着人物的性格,这与现实生活是截然不类的。这是人物的虚拟性。还有场景的虚拟性,刚才已经提到,中国古典戏曲中有很多虚拟性的舞蹈,用它们来标志生活场景。

四是综合性。西方话剧是一种表演的艺术,中国的戏曲也是一种表演的艺术,但中国的戏曲要比单纯的话剧、对话更具有综合性。西方话剧、歌剧、舞剧手法分明,而中国戏曲本身就是歌、舞结合在一块,如《牡丹亭》、《桃花扇》、《长生殿》等,不仅唱词如诗,而且舞蹈优美,其中的有些对白、道白也是非常经典的。中国戏曲吸收了中国小说的情节故事,吸收了中国说唱文学的语言对白,吸收了舞蹈表演,吸收了音乐技法,吸收绘画的脸谱之美,成为古代最具有综合之美的文学形态。

四、文论重参悟而轻分析

西方文论靠的是逻辑的力量和推理的过程,因而其文论重思辨。而中国文论重参悟而轻分析,在表述话语上常常点到辄止。如金圣叹评《三国演义》,脂砚斋评《红楼梦》,在其写得精彩处用“妙”,“神笔”等几个字就概括了,而不是如西方文论那样要分析出为什么这么神、为什么这么妙。中国古人不追求以逻辑服人,而重视心有灵犀者之间的点通,并且在审美上,常常追求“知其妙不知其所以妙,谓之自然巧妙”的效果,即知道它好,但不知道它为什么好,这才是真好。这就把论辩过程给省去了,而带有评点的色彩。

中国艺术讲究感悟,感悟完全是一种心领神会的沟通。它不追求说服对方,不依靠严密的论证,而强调的是一种觉悟,即重知音、重意会、重神通。知音就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一种交友方式,好朋友之间用不着整天在一块,倾心而谈,关键的时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有一种自然的默契。中国文论使用简单几句富有哲思的品评,就能总结作者所表达的意思,如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他把中国诗歌分为二十四种风貌,如高古、雄浑、冲淡等,并不重理论的分析,而是使用很形象的语言来概括。通过审美来审美,用形象来概括形象,这是中国诗歌在交流和鉴赏方面所追求的极致。这种参悟靠的是境界相同的人之间的共鸣。

受这种方法的影响,中国古典文论中有很多术语,如妙赏、风骨、神韵、肌理等,都是带有形象感的总结,其追求的是一种参悟式的理解。只有在阅读了很多作品之后,我们才能

感到这些总结的精辟,用刘勰的话来说就是“操千剑而后识器,听千曲而后晓声”,所以,要想学好古代文论,必须先读好古代作品,否则是不能体会到那些独到的体验和概括。因为那些概括是不同时期作者参悟作品的总结,而不必然是理论的推导,只就文论谈文论,对西方的文学理论还可以,但对中国文论来说,只能是隔靴骚痒,触不到痛处。

专题讲座

专题六 古代文学教育的基本素养

在研究生阶段就要学会独立思考,能从大家习以为常的地方发现问题,并主动寻找答案,再用规范化的语言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从而实现由文学爱好者到文学教育者的转变。但作为一名合格的文学教育者,应该具备哪些素养呢?

一、古代文学教学的知识素养

所谓知识素养,就是对本学科的一些基本知识做到成竹于胸,这是文学研究的最基本前提。具体来说,基本的知识素养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文献功底。文献是进行研究的对象。比如说,有的同学喜欢李白,那么《李太白全集》就是他的基本文献;有的同学喜欢苏轼,那就要读苏轼的全集;有的同学仅仅喜欢研究苏轼的诗,但也要读苏轼的全集。因为我们要研究某一位作家的某个局部,就首先要研究这个人的全体。现在有些同学的文献功底还有欠缺,论文开题报告中所列的文献都是照着网上论文的文献抄来的,这实际上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做法。如果真正想做学问,就需要自己亲自去查找。像有的同学想要研究《文心雕龙》,他首先就要查《文心雕龙》有几种版本,每种版本的特点分别是什么,哪个版本是我们最常用的,这都要做到心中有数。有的同学喜欢《楚辞》,就首先要读洪兴祖的《楚辞补注》。其次,朱熹的《楚辞集注》也要翻一翻。如果要成为一名教育者,还要读《山带阁注楚辞》、《楚辞音义》等相关文献。除此之外,我们还要知道《楚辞》翻译的版本,《楚辞》研究的大家都有哪些。这都是基本的文献训练。有的同学喜欢唐宋文学,就首先要读唐宋文学的作品集,像《唐人选唐诗十种》等,都要读,仅仅会背《静夜思》、《登幽州台歌》这样的诗是远远不够的。

第二,基本概念。基本的概念主要指古代文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些合称、并称等,像初唐四杰、大历十才子、前七子、浙西六君子等,这些流派都包括哪些人,我们都要做到脱口而出,因为这些是建构自己知识体系的一个前提。作为一名古代文学的研究生,至少能够做到将先秦到清朝重要的作家,大致按照时代的先后顺序说下来,说出一百个,这都是最基本的常识。另外,我们也常提到一些特有的术语,比如风雅颂、诗六艺、盛唐气象、建安风骨、

山水诗派、田园诗派等。这些概念大家本科阶段都曾经背过,但到了研究生阶段,就要能够讲出一番新意来。有的同学一提到山水诗派,就说孟浩然的诗风是自然,王维的诗风也是自然,陶渊明的诗风还是自然,这就说明我们的知识的匮乏。在本科阶段可以这样去背诵,但是到了研究生阶段却不行,我们要能够分清孟浩然和王维的区别;同属豪放词派,也要分清苏轼和辛弃疾的区别。总之,要分清两个风格相似的诗人,他们的差别在哪里。举例来说,孟浩然一生想入仕,但又郁郁不得志,因此不得不寄情于山水,他是用世俗的眼光来看待自然的,诗中流露出等待机会的情感态度;王维则受佛学影响较深,诗中流露出忘记尘俗的宁静和安逸。苏轼豪放,是因为他心中有一种旷达的情怀;辛弃疾则是一位大英雄,抒发的是英雄的豪言壮语。再比如说,前七子和后七子有共同的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但他们的观点也不是完全相同,李梦阳和何景明就曾在如何学习古人的具体方法上发生过争论。公安派的三袁兄弟,都持“代有升降,法不相沿”的主张,要求文学要创新,反对复古。但时代稍晚的袁中道则对袁宏道前期的主张做了些修正,重新提出要向汉魏唐诗学习,注意法度。像这些深层次的差异,我们要在研究生阶段分辨清楚,不要模棱两可,含混不清。

第三,基本常识。在学习中,我们会遇到一些由概念而产生的知识结构。举例来说,唐代分期为初、盛、中、晚,我们就要知道每个时期的起迄点在哪一年。如果了解得更深刻一些,还要知道为什么这样划分。比如说,大历年间的诗歌失去了盛唐时期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由雄浑转向淡远,因此成为中唐的起始点,诸如此类。还有一些基本常识,存在多种不同的观点。比如说陶渊明的寿命,有人认为是56岁,也有人说是63岁,还有人说是76岁,各有各的依据。我们首先要对这些观点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还要知道哪些常识是大家普遍采用的,根据何在。这都属于知识结构的基本常识。即使我们不能把中国文学史的所有知识全部掌握,但最起码,我们要明白自己研究对象的特点。以李白为例,李白的出生地、去世原因、丧葬地点以及他的一些作品都是存在争议的,我们就要把这些有争议的问题研究清楚。这些看上去不是基本概念,但它恰恰是研究的一个切入点,很多研究都是从这些有争议的地方开始的。从远古到明清,甚至到近世,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都有大量的问题存在争议。不论我们选择什么研究对象,都很有可能遇到这种困惑。这时候,我们一定要把基本的常识弄明白。

第四,时代背景。这在古代文学教育中的地位格外重要,只有了解研究对象所处的时代氛围,才能进行全面地把握。有的同学写文章喜欢用这样的开头: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唐朝末年,军阀混战;元朝末年,军阀混战;清朝末年,军阀混战。把不同朝代的末期都描述成一样情形了,这就是缺乏一些基本常识的表现。

而我们在分析一个作家的时候,还要有一些基本的思路:第一,从作者的生平进行研究。从作者的生平入手,就像阅读他的简历一样,他在哪里出生,在哪里读书,何时参加科举,认识哪些朋友等,这要求我们对作者一生的经历了解得清清楚楚。第二,要从研究对象的思想倾向入手。中国古代文人,有些始终充满儒家的入世色彩,也有些一直怀抱道家的超脱情怀,还有一部分人则在得意时充满儒家思想,在失意时到道家的思想中寻找解脱。所以说,从思想倾向入手,也是了解作家的一个重要途径。第三,从作品入手,分析作者每篇作品产

生的时代背景。拿大家都熟悉的《赠汪伦》来说,要了解这首诗,首先就要知道汪伦是何许人也,他为什么会让李白如此看重。据史料记载,汪伦非常倾慕李白的才华,就给李白写了一封信:“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一看,“十里桃花”、“万家酒店”,十分兴奋,就去了。可是到了之后才发现,所谓“十里桃花”,是说当地十里之外有个桃花潭;“万家酒店”则是一个姓万的人开了一家酒店。虽然被愚弄,但李白还是被汪伦的盛情所感动。两人游玩数日,临别时李白留下这首诗,成为文学史上的一个趣谈。还有一些诗,像《送孟浩然之广陵》,大家都可以查阅李白的生平,看看李白和孟浩然是在哪一年遇上的,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再围绕着这首诗写出一则小故事。也许这样的文章,前人写过了,不会有什么新意。但经过这样一种训练,我们就能体会到文学研究的一个基本方法——通过考证古人的交游来了解一篇作品。

像《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文章都可以这样去做。我们要从事学术研究,就要具备还原故事的能力,比如说,读《送孟浩然之广陵》,就要想到,李白在何时何地赠给孟浩然这首诗,为什么他要给孟浩然写这样一首诗,他对孟浩然是什么态度,两个人的年龄相差多少,这些问题都应该是在读书的时想到,久而久之,通过这种途径加深自己的学术底蕴,每读一本书都可以提出无穷的问题。列出一个好题目,就意味着文章成功了一半,因为组织材料来证明是比较容易的。所以,一个好的教育者,不在于他能解决多少问题,而在于他能提出多少问题。

总的来说,大家一定要有一些基本的常识。要知道,中国古代文学不仅仅是文学作品本身,不仅仅是“春眠不觉晓”,也不只是“鹅鹅鹅”。大到整个中国古代文学的知识体系,小到某一篇作品背后的社会背景,这都是我们所必须要掌握的。只有具备了这些常识,在读书的时候才能够左右逢源,不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从中寻找出有益的论文选题。

二、文化素养

古代文学教育者的文化素养,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

第一,历史和地理知识。就历史知识而言,我们要知道研究对象所处的时代,大致生活在哪个皇帝的时期。以司马迁为例,他的生卒年大致和汉武帝相当,也就是说,汉武帝驾崩的时候,司马迁的寿数也快要到尽头了。所以,《史记》有一些武帝之后的记录,就是后人补加的。只有了解大量的基本常识,大家在写文章的时候才能够使用精确的语言。比如说,春秋时期,往往使用周王纪年,有时候也用鲁国十二公纪年,那么,我们就要对周王和鲁国十二公非常熟悉。再比如说,研究《论语》,就要知道《论语》版本的流传情况,知道“张侯论”是怎么一回事。“张侯论”是《论语》的一个版本,是汉成帝的老师张禹根据《鲁论语》和《齐论语》整理出来的,在经过东汉郑玄作注后,成为我们现在通用的版本。

以唐代诗人为例,李白曾供奉翰林,翰林是什么职务?贺知章曾经担任太子宾客,太子宾客又是几品官职?杜甫,白居易,陈子昂,他们都当过拾遗,拾遗是几品官职?汉代辞赋

中有大量的述行赋,杜甫也有《北征》和《自京赴奉贤县咏怀五百字》等类似的作品。根据这些作品,我们可以推知作者是从什么地方出发的,目的地又在哪里。像这些,都是历史、地理和文献学的基本常识。

当我们静下心来研究某个作家的时候,如果把和他相关的作品读得滚瓜烂熟,将其中的每一个问题都琢磨透彻,学问自然会有很大的提升。即使是看上去很简单的作品,其中不乏知识点,以《静夜思》为例,“床前明月光”,这里的“床”是我们平时睡觉用床吗?不是。那么,“床”在中国古代有几个义项?第一个义项,当然是指我们睡觉用的床,但古人却一般称之为“榻”;第二个义项,指的是胡床,相当于我们现在说的马扎。胡床是在东汉时期传进来的,魏晋时期就已经非常普及。所以,《孔雀东南飞》中说阿母“捶床便大怒”,捶的是胡床;“对床夜语”,也是对这胡床说话,都不是我们睡觉用的床。再举个例子,温庭筠有一首词“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小山”是什么?有的人认为是屏风,也有人说是屏风上画着一座小山。“懒起画蛾眉”,什么叫蛾眉?这都涉及到名物考证,都是历史知识的一部分。

要从事古代文学研究,还要懂得基本的地理常识。举例来说,《孔雀东南飞》提到“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过去有外国学者问中国学者,“孔雀为什么往东南飞呢?”中国的学者回答说,因为“西北有高楼”。当然,作为外交辞令回答是可以的。但作为一名学者,就要思考孔雀为什么要往东南飞。首先可以确定的是,这句诗用的是起兴的手法。但所有的起兴都是有根据的,为什么要以东南为方向?有学者就根据这句话展开研究,先翻阅《庐江县志》,明确了汉朝时代庐江的位置,然后根据刘兰芝回到娘家后,当地的县令向她求亲这个线索,推测出刘兰芝娘家的位置。最后他发现,刘兰芝从焦仲卿家回娘家是朝着东南方向走的。所以说“孔雀东南飞”,是孔雀用来比喻刘兰芝万般无奈地回娘家,“五里一徘徊”说的是她不忍心离开。总之,具备了地理知识,解决这些问题就如同探囊取物一样容易。

第二,天文知识。我们在读《尚书》等古书的时候,会发现其中记载了很多奇怪的天文现象,这是因为中国古代的天文学非常发达,一般老百姓都懂得不少天文知识。再比如说《诗经》里有一首《七月》,提到大火星往西走,天就开始转凉,现在的人多不知道这个含义,误以为“七月流火”就是指七月份的天气十分炎热,如同火烤一般。《诗经》里面还有一些说法,像“三星在户”,我们要知道“三星”指的是参星,而不是三颗星;“在户”,户是门前的意思。杜甫有句诗形容相见之难——“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因为参星和商星此出彼落,永远没有相见的机会。再比如说,《诗经》中还记载“日再旦”,意思是太阳出来了以后又下去了,过不久又出来了,这其实指的是日食。根据农历历法,日食基本上发生在农历的正月初一,月食则基本上发生在农历正月十五,这是地球自转和公转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我们在读书的时候看到书中记载有日食或者月食,就应该知道那天不是正月初一,就是正月十五。这些都是基本的天文学常识,如果不了解,就很难理解古人的意思。

第三,民俗知识。在研究古代文学的时候,往往会出现很多有关民俗的描写。像上巳节俗称“三月三”,很多诗作中都会涉及。再比如说,“元宵节”在唐朝初年才普及到全国的,

那个时候的往往称为上元灯节,每逢正月十四、十五、十六都要放假,大家晚上一同放烟花、吃元宵,所谓“上元开宵禁”。从那以后,晚上开宵禁就变成一种习俗。这说的主要是一些节日,另外还有一些日子也非常重要,像古诗中经常会出现“人日”的说法,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中国古代从正月初一到初七都有一个小占卜,顺序依次为“鸡、狗、猪、羊、牛、马、人”,正月初一称为鸡日,如果这一天阳光万里,天气晴好,说明今年适合养鸡;如果初二天气好,就适合养狗,以此类推。而如果正月初七天气很好,就说明今年不会有瘟疫。所以在古代,正月初七对老百姓来说来讲是非常重要的。现在农村一般都比较重视正月初五,叫“破五”,这实际上是唐朝以后佛教对中国节日的改造。

总之,这些知识对我们研究古诗文,读懂古代文学作品,都是非常有帮助的。而要掌握这些知识,就需要我们平时不断地积累。

三、学术素养

所谓学术素养,就是从事学术研究必须具备的基本修养。那么,研究古代文学,必备的学术素养有哪些呢?

第一,文献阅读能力。良好的文献阅读能力,能使我们把一篇文章读明白。具体来说,只要我们读到某篇文章,就要把其中的字义和典故研究清楚。比如,骆宾王的《咏鹅》中有一句“曲项向天歌”,什么叫项?为什么不说“曲脖向天歌”?因为,项指代的是脖子后边,脖指代的是脖子前面。东汉的董宣被光武帝称为“强项令”,说的是脖子后边很硬,不肯低头,而不叫“强脖令”,脖子前边硬是有病。再比如说,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妇孺皆知,实际上,这首诗的意境来自于屈原的《远游》:“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陈子昂对其重新进行了解构。作为研究生,就要对这些知识做到心中有数。

除了文章中的字义和典故外,现在接触的很多成语,像视死如归、自相矛盾、掩耳盗铃、南辕北辙等,也都应该知道它们的出处。讲到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先秦的很多寓言故事中,做傻事的都是宋人和郑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这是因为两个国家商人众多。周朝的文化不及商朝,拿乐器来说,商朝的笛子有七个音阶,周朝编钟才五个音阶,有一个音阶——商音,还弃之不用。周朝虽然灭掉了商朝,但周人面对商人的文化优势,却有一种抵触心理,因此他们要在舆论上打击商人,这是舆论战。由此可见,周朝遗留下来的典籍中,对商朝的责骂和诽谤并不一定都是真的。所以,我们读书的时候一旦遇到问题,即便不是大问题,也要详加考虑,以锻炼自己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逻辑思维能力。就是说写文章的时候要有基本的逻辑概念,也就是文章应该写哪些内容。好比我们给人指路,从东北师大到火车站该怎么走。我们应该先说东北师范大学位于什么地方,火车站位于什么地方,具体应该怎么走,这是基本的方法。但很多同学却不这样去写,就像有人问电扇怎么开,他就从电扇原理开始讲起。其实,只要说按哪个键就可以了,何必浪费口舌讲电扇原理。有些同学的硕士论文就常犯这样的毛病,总是喜欢从头说起,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14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