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和老子的资料

更新时间:2024-02-09 20:50:01 阅读量: 经典范文大全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篇一:有关孔子、老子的名言名句

有关孔子的名言名句:

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 。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见得思义。

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

老子的名言名句: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3.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4.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6.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7.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8.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9.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10.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11.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12.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3.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14.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15.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16.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17.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18.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19.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20.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21.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22.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23.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24.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25.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26.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7.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28.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29.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篇二:孔子与老子的思想的区别

孔子与老子的思想的区别?

孔子和老子分别是我国本土宗教道教和儒家的代表人,二人是师徒关系。我国到现在已经又到了百家争鸣的时期,对这两位学术带头人的思想不能不深入研究有所比较。

有一个不好的学术倾向,儒家的贬道,道家的贬孔,这个没有必要也不应该。孔子是老子是师徒关系,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当师傅的也不一定就比徒弟高明,青出于蓝而甚于蓝。承认师徒关系没有其他的意思。

著作的多少,也不一定代表谁的水平高。老子的著作五千言,但是后劲十足。

再者关于被统治阶级利用的问题,也不是孔子本身的错误。基督教现在也被美帝国主义利用,正说明其本身有很大的利用价值。就好比美女走到街头,被歹徒奸污,咱不能说谁让你长得漂亮!

老子和孔子我们都需要还原他的真面目,思想的初衷,这也是回到文化的源头那里汲取营养,获得文化复兴的动力和源泉。

第一 孔子的培养目标“君子” 老子培养的目标“圣人”。

第二 孔子的思想核心克己复礼为“仁”,老子的三宝为“慈”“俭”“不敢为天下先”。 仁慈是一回事,孔子得到了慈,对仁的论述,落实细节就比较多。

第三 孔子和老子都注意受众的要求

孔子说上语可语中人以上,可与言未与言则失人,不可与言而与言则失语,智者既不失人,也不失语。教育的对象要可教。

老子说,太上下知有之。上士闻道,勤而行之。尽管如此,吾言甚易知,甚易行,但是,天下无人知行。

孔子的境遇是累累如丧家之犬,老子也是累累兮若无所归,只能被褐怀玉。他们都不被当时的时代所认可接受,都是怀才不遇的人。

第四 关于消费观 孔子主张志于道者,而耻,恶衣恶食则未足与议,君子谋道不谋食,赞赏的是一箪食一瓢饮颜回。老子注重节俭,治人事天莫若啬,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人们都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第五 对于贫富两极分化社会不公现象

孔子说,不义而富贵,与我如浮云。老子主张的分配原则是,天地合以降甘露,民莫自令而自均。主张损有余以补不足。告诫富贵而骄,自遗其咎,金玉满堂,莫子能守。

第六 孔子是公认的圣人,然而孔子以培养君子为己任。老子要培养的是圣人,招生就比较困难,所以孔子有三千弟子,72贤人。老子可能招不到一个生员,这也许是老子的无奈,宁缺勿滥。

对孔子明显的误解。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学习需要不断复习才能掌握。学了知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这里既有学习方法,也有学习态度。

这里的习不是温习,而是实习,应用。学到的东西不断地在实践中运用应用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三人同行必有我师焉。是说三个人走在一起,就一定有个人身上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我的体会是这样,只有学习了孔子的思想,才能够进入老子的思想。抛开了孔子儒家,想要直接了解老子的思想是非常困难的。

篇三:辨析孔子与老子思想观念的差异

辨析孔子与老子思想观念的差异

孔子和老子是古代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们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其代表作《论语》和《老子》中。孔子的思想核心是:重视“仁”、强调“礼”,主张“中庸之道”;老子的思想核心是“道”,主张“道法自然”,提倡自然之道,尊重自然,回到自然的状态,老子的思想中处处渗透着“自然主义”。

孔子和老子生活的春秋时期,正处于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期,垂死的奴隶主阶级日益腐朽,荒淫无耻,穷奢极欲,醉生梦死,政治日益腐败。新兴地主阶级正在崛起,经济实力强大,开始夺取国家政权。社会动荡,战争频仍。孔子和老子生活在这样的年代里,社会的黑暗、战火的弥漫、失势奴隶主贵族的哀叹、广大人民痛苦的呻吟,都震撼着他们的心灵,引发他们的深思,这一切,都成为他们政治思想产生的深厚土壤。在对社会黑暗现实冷静分析的基础上,他们都阐发了深邃、丰富的政治思想.虽然他们都是伟大的思想家与哲学家,而且生活的时代背景相似,但是由于思想核心以及个人经历的不同,在思想观念上存在着很多的差异,下面将会更加详细地进行阐述。

一 人生态度

老子和孔子都是生于乱世,因而对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都十分不满。孔子和老子都是入世的,但在为人立身处世的态度上却有所不同。

孔子立足于现实社会,把“仁”看作人生最高追求,同时又是处理人我关系、群己关系的基本原则。“仁”的最基本的思想就是“爱人”。孔子由于历史的局限,是按尊卑、贵贱、亲疏的顺序去爱人,他竭力维护“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有序的封建制度,孔子认为人一旦能够克制自己而使言行都合于礼,天下的人就会称许你是仁人。只有行仁守礼,才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

老子立足于宇宙、自然,认为人生的总原理应该是顺其自然的,因而他提倡“无为”,摒弃“有为”。他认为“无为而无不为” ,反对政府及统治者的“有为”之政,对封建社会所认为的善之德目,如圣、智、仁、义、礼以及其他伦理道德规范,一概采取否定的态度,老子认为人们是生而平等的,无贵贱之分,万物是自然生长的,每个人也应当能按照自己的本性发展而不受外界力量的阻碍。老子强调“无为”的结果是“无不为”。

孔子和老子在人生态度上相比,孔子表现出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认为人应该努力提高个人修养,严格按照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规范约束自己言行,提倡积极进取的入世态度,要求人们在社会中实现自我人格完善,实现拯救无道现实的理想。老子则表现出绝妙的人生智慧,他洞悉社会发展规律,并施之于人生,为人们更好地完善自己的个性,提供了无穷财富。同时两人又各有局限性,孔子重集体、社会利益则不免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老子重个性发展则不免淡化了个人对社会发展的责任。

二 战争观念

老子和孔子都是生活在春秋时期。那时诸侯争霸,战争十分频繁。贤哲们虽然讨厌战争,但生活其中,为现实环境之所趋,莫不相继致力解决之道。有关战争和战争准备等军事问题是他们不得不涉及的话题。孔子和老子的传世著作或言论中谈及军事的话题很多,内容也很广泛。孔子和老子在战争观上有相同的观点:反对暴力、拥护正义战争、主张“慎战”。但在方法论上却有明显的区别。

孔子十分强调军事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孔子看来.贤人教育人民多年才能作战,倘不教育人们,训练人民,一旦国家遇有战事,仓促把人们送往前线,那只能是白白送死。在治军问题上,孔子主张治军以礼。反对“不教而战”, 除了“六艺”中的射、御等与军事相关的技术外,孔子更重视对军队的道德教育。因为,军队是培养勇士的地方,“勇”是士兵的基本品质之一,而一个人的勇敢源自于什么呢?孔子认为勇主要是来自于对“义”的

追求。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勇,既可能受制于求“利”的驱动,还可能受制于人为的煽动。勇敢有可能助纣为虐,所以,勇敢必须以道义为基础。而孔子所谓“义”,一方面是指仁义,另一方面是指礼义,只有懂得“义”,战士们不仅勇敢,而且还会“死而无怨”。

与作为教育家的孔子不同。老子提倡的是“愚民”政策。老子认为各种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是互相依存的。并且认为对立的双方会互相转化,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等等。这种自发的朴素的辩证思想,是老子学说的精华所在。应用在军事上,产生了一系列军事辩证思维方法。老子根据“反者,道之动”的辩证原理。提出“柔弱胜刚强”的反命题。老子还以“水”来比喻说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道理。老子说:“善胜敌者,不与”,善于胜敌的人,不与敌人短兵相接。这与孙子的“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者,善之善者也”的意思是一样的,要求从战略上取胜。

总之,笔者通过粗略比较,发现孔子和老子在战争观上有着相同的观点,两人都反对暴力,拥护正义战争,主张慎战。但在方法论上却有明显的区别。孔子强调仁义为本、教民而战的思想;老子则提出“慈故能勇”、“柔弱胜刚强”、“进道若退”等军事辩证思维命题以及“善胜敌者,不与”、“以奇用兵”等战略战术思想,给历代军事思想以深刻的影响。

三 教育思想

(一)教学内容

孔子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和六经。礼、乐、射、御、书、数,是指孔子教学的主要科目;《诗》、《书》、《礼》、《乐》、《易》、《春秋》,是孔子使用的基本教材。孔子教学内容的核心是“礼”。他强调封建伦理道德教育,强调儒家三纲五常礼仪宗法秩序的教育。

《老子》中没有教育内容的明确反映,但老子提出了“绝学”。也就是说,道家的“绝圣弃智”、“绝学无忧”并非完全不要教育或反教育,只是不要儒家那种旨在强化“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教育,强调另一种教育—— 大自然的教育或“不言之教”。

(二)教学方法

孔子根据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提炼出颇具特色的方法论,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因材施教和循循善诱;而老子最具特色的教学方法是“不言之教”。他认为在教学中老师过于依赖于语言、文字。老子的“不言之教”渗透着自然主义的思想,是老子教育活动的理想境界。

(三)学习方法

孔子主张学习首先要通过闻见问。闻见不但是直接接触外界事物,还有阅读书籍,即“博学于文”。而且要把所接触的外界事物进行记忆,要“见而识之”。 其次,孔子非常重视学和思的关系,主张在学习过程中,把学和思结合起来,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最后孔子主张学行相结合”书本知识必须在实践中运用结合,才能发挥作用。

老子学习方法则与孔子大相径庭。首先,老子认为人的认识先应清静无为为前提,破除一切杂染。其次,老子否定了感性知识、实践经验的认识价值老子提醒人们要真正认识事物,应在事物的一定距离之外,向内心深求,直觉和内心体验才是人们获知的途径。最后,老子认为学习求知要辩证、变化、求新和不落窠臼。孔子的学习是以社会需求为目的的,因此学习过程向社会呈开放状;而老子的学习是自“守”的,它可以是封闭于自身,体现了非社会性,这也是自然主义的一种表现。

四 和谐思想

孔子的和谐思想是中国先秦哲学思想的精华之一。“人”的和谐是孔子和谐思想的核心价值。其中包括修身自省.实现个人身心和谐;克己复礼,用“仁”构建人际和谐;为政以德.调节人与社会的和谐;知命畏天,人与自然的和谐。

老子哲学思想体系的核心范畴是“道”。“道”既非物质性实体,也非精神性实体,在对立的两极不具有任何明晰性标志,而是一切关系的总和,是总的和谐关系。在人生的修身

立命上,老子以追求“自然”,“和谐”为最高价值;在人际和谐上,老子主张“天道无亲”,他认为“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对于社会事务而言,老子主张“无为而治”,老子“道”的本性就是自然。

孔子和老子在实现普遍和谐的路径上虽然都提出了独特的见解,并且殊途同归,但毕竟在思维方式和理论的诠释上存在一定的分歧。

实现普遍和谐的基本动力不同。在孔子看来,以血缘人伦为基础建立的家庭和谐是最基本的和谐,进而推广到社会生活和自然当中去;而老子认为自然和谐才是实现普遍和谐的起点和最高和谐。

实现普遍和谐的根本方式不同。孔子的和谐观虽然也是以自然和谐为本体基础,但他论述的和谐观念却是从人自身和谐开始的,他认为只有人身心和谐了,才会有人际和谐,进而推及社会和谐和自然和谐,这是一种由心及物的外推式和谐;而老子认为,自然,社会,人事都要遵循 “道法自然”的最高法则,这是一种由物及心的内敛式和谐。

实现普遍和谐的结果不同。孔子主张“中庸”,“中行”,他要求人们恰到好处地进行道德实践,找到自己与社会之间的平衡点,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因而这种由心及物的外推式和谐观是理性而积极的。而老子的和谐观由物及心的和谐观,人不但要顺其自然,而且完全回归自然,所以老子的和谐观可以解释为一种冷静而消极的处世哲学。

当然孔子与老子在生死观、义利观、女性观和音乐观等很多方面都有差异,其根本原因是他们哲学思想不同所决定的。孔、老是封建社会的产物,又构筑、维护着封建社会,随着封建社会的解体,儒道政治含意的一面成为反动,但其推崇的道德理想作为民族心理的深层承载,随着岁月的流逝,越发被后人反思、认识。确实,虽然儒、道都曾被封建统治者作为治国的思想,但影响中国社会的还是孔、老思想中的道德内涵。在当代中国,儒道思想的道德内涵愈益彰显,但这种道德内涵不同于古代是由社会光扬,而表现为个体回归内心自我约束,成功者从孔、老中寻求放松,失败者从孔、老中寻求自我肯定。由于孔、老都是当时社会斗争中的失意者,他们的思想更多是失意者的思想。因此,在竞争激烈的现实中,儒道思想更易成为人们缓解心理压力,寻求心灵解放的通道。

儒道思想在历史上强烈地影响过中国人,在被否定的年代也仍然影响过中国人,可以肯定地说,儒道思想还将继续影响中国人。而孔子、老子这两位思想鼻祖则在岁月的洗礼中越发光芒显露。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0kb.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