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一次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展评课活动

更新时间:2023-04-11 18:25: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千淘万漉虽辛苦一吹尽黄沙始到金

一次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展评课活动撷珠

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教育局教研室一汪春杰一一(邮编:36800)

摘一要一高中新课改十年后,广大数学教师在课标把握二目标设计二教学实施二教学手段二教学方法等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还存在着一些值得反思的现象和问题.本文就2013年安徽高中数学青年教师优秀课展示暨观摩活动中呈现的亮点和一些比较突出的现象及问题进行了简单的梳理.

关键词一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教学手段;小组合作;教学评价

一一2013年11月中旬,安徽省高中数学青年教师优秀课展示暨观摩活动在淮北实验高级中学举行,活动全面展示了课改十年来我省高中数学教师群体的一些思考与探索,亮点频出,可谓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 ,既为全体参与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从多个层面为大家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启示:

1一准确把握课程标准,以学定教

本次活动地点是淮北实验高中,这是当地一所生源较好的省级示范高中,学生基础较好,学习能力较强,思维敏捷,但展评课的课题均选自学生尚未学习的模块,大多数选手在教学中都能合理利用教学有利因素,注意克服教学不利因素,不仅使得课堂教学十分流畅自然,充满启迪,师生双方不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而且使得课堂教学有了足够的深度.

如‘平行关系的判定“这一课题的教学内容,课标及本次展评活动使用的北师版教材中并没有对判定定理的证明作出教学要求,但定理本身是一个条件和结论都十分简洁的 好 的命题.来自亳州一中的一位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认识到平面外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A.相交,B.平行,非A即B,巧妙引导学生想到反证法,十分自然.

课后,很多评委和观摩老师对这一做法进行了探讨,即课堂教学中如何准确和正确把握课

标?大家认为,课标是教学的最低要求,不是最高要求,教学要满足学生的差异性需要,可以根据学情进行适当增补提升,澄清了大家对课标的

一些不正确的认识.这显示了这节课作为展评课应有的价值.

2一教学目标体现多维度和多层次性要求

教学中教师既能注意到目标维度的多向性,

也能注意到目标的层次性,多维呈现,逐层落实.教学中除了注重传统的 双基 落实外,还密切联

系实际,充分利用身边的教学资源,高度关注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和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的获

得和形成,有效提升课堂教学价值.教学中,教师随手拿起茶杯略倾斜,引导学生就杯中的水面,

对椭圆的形状进行直观感知;随时引导学生对教室中的灯管二墙面二地板二天花板二门等物体间存在的空间关系进行直观感知,从而抽象出一些基本的空间关系,十分直观地展示了数学知识发生的过程,也很好地说明了数学知识抽象二模型化特征和广泛的生活联系

.

在和学生探讨直线

和平面平行关系的判定

时,教师画图如下:

提问:你们认为它

们是平行的吗?学生答:也有可能相交.教师再

5

2014年第2期中学数学教学

问:你相信自己的眼睛吗? 这一问达到了一箭双雕的效果:既为探讨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做了铺垫,也十分自然地揭示了数学直观的不可靠,大大提升了教学的价值.

3一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及其综合使用

教学中,教师大多能熟练操作实物展台和多种教学应用软件如几何画板二PPT等,以及大量

的自制教学用具,如绘制椭圆和抛物线的简易绘图仪,演示空间关系的小工具等,克服了单一教学媒体和传统教学手段的种种不足.

在和同学们共同探究长方体面上对角线形成的异面直线关系时,一位教师利用电脑软件,将长方体的棱和面逐个 擦 去,最后只留下这两条对角线,没有了辅助平面,刚才那种强烈的 异面 感顿时消失,说明了异面直线作图时必须借助辅助平面以及如何借助辅助平面,教学效果十分良好.

4一注重学习方法的多样性指导和多元化培养

(1)注重小组合作探究的多样性和实效性.教学中教师十分注重小组合作学习机制的建立,对如何开展合作进行了精细指导,突出合作的实效性.教学中,或者四人组合,或者双人组合,或者不确定组合,临时指定,结成学习小组,互帮互助,共同提高.

关于小组合作学习,课改十年来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在教学实践中容易出现两个极端,即过于强调和过于淡化教师话语权,从而使得课堂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尤其是过于淡化教师的主导作用成为众多教育工作者诟病小组合作学习机制的理由.本次活动中,来自淮北一中的一位教师做了一次很好的尝试,即将课堂分环节交给学生,在这里, 分 是教师主导,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去 分 学习环节, 交 后即由学生自主二合作探究,按照教师的要求和规定的程序,依次完成探究任务.教学中,他将本课(课题‘平行关系的判定“)的教学目标融进三个主要活动,即探究 如何安装灯管,使之与黑板平行 ,探究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探究例习题.每个活动均有明确的探究任务和目标,有探究方法的指导,有探究结果的展示与评价.教学中有一个让人击节叫好的细节

:

探究活动一在空间

四边形ABCD(如图)中,

E二F分别是边AB二AD

中点,探究EF与面BCD

是否平行?

小组探究后,展示情况如下(标识序号1二2二3二4是四位同学上黑板先后顺序号)

:

可以看出,1号学生的论证过程没有列出条件,也没有给出结论,2号和3号学生分别补上.1二2二3号学生完成了证明过程,但作为探究题,其解题格式不对,应当先下结论然后进行论证,4号学生进行了完善.学生经历这样一个过程,他们从中获得的经验是教师照本宣科的讲解无法给予的.由此可见,第一,关于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不是小组合作学习机制本身的问题,关键在于小组合作是如何实施的;第二,小组合作学习未必是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的唯一形式,但确实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形式.

(2)组织学生课堂说题二说课的尝试.学生 说 的前提是学生必须进行积极思考,对学习内容进行系统整理和内化提高,这是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另外一个有效的形式,值得认真总结和推广.教学中,教师大胆尝试让学生说思路,说过程,说方法,说反思(体会),进一步促使学生完

6中学数学教学2014年第2期

成知识的意义和能力的自我建构,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很有意义.

当然,展评中也暴露出一些值得我们反思的现象或问题,简要梳理如下:

1一教学准备不足

(1)学法指导不够,缺少突出教学重点和突破教学难点的策略设计.如开展小组合作探究,课前必须进行分组以及小组成员的分工和合作方式的指导,但很多选手在教学中临时分组,甚至没有进行分工和合作方式的指导,导致小组合作的效益未能实现最大化.

(2)教学目标预设有偏差.教学目标应当准确使用课标中列出的行为动词,准确定位课的教学目标和渗透课程目标,但绝大多数的选手在描述教学目标时,行为主体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游移不定,如下描述教学目标的方式十分普遍: 通过直观感知二操作提炼二本质确认的方法,使学生基本理解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前面 直观感知 等的行为主体是学生,后述 基本理解 的行为主体变成了教师,学的目标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教的目标. (3)教学情境的科学性值得进一步商榷.在进行抛物线的教学时,多数选手均引入了拱形桥二彩虹等,并不区分圆形拱和抛物线形拱,彩虹形状到底是否抛物线值得商榷(据有关资料介绍,彩虹是一个圆锥底面上的一段圆弧,参见网络htt p://www.g b9968511e45c3b3566ec8b51/article/81674/).

2一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脱节

(1)教学设计中有对学情的认识和分析,但教学中未能充分体现.如学习抛物线时,多数教师均要求学生类比椭圆进行学习,但学生并没有学习过椭圆.在讨论过定点与定直线相切圆的圆心的轨迹时,学生都已准确地答出 抛物线 ,但选手们依然固执地按照事先教学设计的思路,借助几何画板进行探究验证.

(2)教学中教师过多的干预导致教学目标达成情况不理想.很多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有让学生充分感知几何图形和空间关系的活动,但在教学

中并没有让活动充分展开.还有一些教师在学生自学或小组讨论时,一直不停地进行提示二催促,

导致学生不能安静二深入地进行思考和讨论.

3一教学问题、活动设计过于扁平化

主要体现在教学问题和活动设计的目标定

位在于获取问题的答案,对过程较少关注.如两种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的求解,老师安排了学生

对建系方案进行探究,但绝大多数只关注到最后

的建系方案,而对 为什么这样建系 没有进行展

开探究,而这一点,恰恰是课的教学难点.在对椭圆方程进行 代b 化简的必要性进行阐述时,选手们都强调了从追求方程的简洁美这个角度入手,但忽视了方程的对称美及其丰富的内涵.实际上,从椭圆图形的对称性可以很自然地联系到x二y两个变量地位的平等性,从而可以联想到方程关于x二y的对称性,仅有简洁并不能构成数学美的要征,简洁的形式背后丰富的内涵才能形成数学之美.

4一课堂教学评价方式不当

如一些选手对学生的回答一律使用 回答得很

好 ,然后追问 其他同学有没有不同的想法? ,实

际上,对一个 回答得很好 的问题,已经不存在继

续探究的必要了,这种即时评价相当于扼杀了其他

同学进一步思考和探究的欲望和勇气.

其它还有一些问题,如课堂教学严谨有余,

生动性不足,过于依赖多媒体教学,教学语言不

简练,存在较多的无效提问等等,不一一赘述.

本次活动虽已圆满结束,但留给我们的反思

和给我省中学数学教学工作带来的促进作用是

长久的,必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我省中学数学新

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稳步二深入发展.以上总结权作抛砖引玉,望同行多多指教.

(收稿日期:2014-01-03)

7

2014年第2期中学数学教学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0gl.html

Top